兼爱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
3、一词多义
•以
以不相爱生(因为) 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用) 人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连词,表并列)
•之
是以仁者非之(代词“它”) 此何难之有焉(助词,宾语前置标志) 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助词 “的”)
• 恶 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wù,憎恨) 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è,坏的,不好
假使天下人都能相爱,爱他人如爱自己,还有不
孝的吗?把父兄和君看作和自己一样,何以施行不 孝?还会有不慈?把子弟和臣看作和自己一样,何 以行不慈?因此,不孝不慈都没有了,还会有盗贼 吗?把别人的家看作是自己的家,谁还去偷?把别 人身上的东西看作和自己身上东西一样,谁还去抢? 所以偷抢的盗贼没有了,还会有大夫相乱其家,相 攻其国的事吗?把别人的家看做和自己的家一样, 谁还去扰乱?把别国看作与自己的国家一样,谁还 去攻打?所以象大夫相乱其家,诸侯相攻其国的事 都没有了。假使天下的人都能相爱,国与国不相攻, 家与家不相扰乱,盗贼没有了,君臣父子都能忠孝 仁慈,这样天下就能治理好了。
3、墨子“兼相爱,交相利” 给你有何启示?
兼相爱学说给人的最基本的启发是,人应 该从只知道自爱而不知道相爱、只知道自利而 不知道利人的偏狭中超脱出来,由此营造一个 和谐的社会、温馨的群体以及令人备感舒适的 人际关系。
有的人在人家安静学习或休息时间时大声 谈论,有的人为了求快,打饭或买东西时喜欢 插队---这些人就属于那种自爱而不知道相爱的 人。
所以圣人从事治理天下,怎么 可以不 禁人民之间相互憎恨,而劝 导人民之间相爱呢?所以天下能相 爱,天下就治。要是互相憎恨,天 下就乱。因此墨子说:“不可以不 劝人民相爱。”也就是这个道理。
全文可分四段: 第一段(1自然段)指出议论的焦点,
提出圣人治天下当知“乱之所自起”。 第二段(2、3、4自然段)从三方面分
析题
看题目及课文思考,什么叫做 “兼相爱,交相利”?
即不分亲疏厚薄地互相关爱、互 相使对方得利。
自主学习
一读——正音正字, 疏通文句。
译文
圣人从事治理天下,必须知道乱从哪里来,才 能治理。如果不知乱从何起,就不能治理。譬如医 生给人治病,一定要知道病的起因,才能治疗,如 果不知道病的起因,就不能治疗。治理混乱,又何 尝不是这样呢?一定知道乱从哪里来,才能治理好, 不知道乱从何起,就不能治理。圣人从事治理天下, 就不得不考察乱的起因了。
别论述乱“皆起不相爱”的观点。即:一、 臣、子之不孝,君、父之不慈;二、盗贼 之横行;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
第三段(5自然段)假设、对比,说明 “天下兼相爱”,“则天下治”。
第四段(6自然段)作出“天下兼相爱 则治,交相恶则乱”的结论。
文言知识梳理
• 1、通假字 • 贵必敖贱(“敖”通 “傲”)
我曾经考察过产生混乱的起因,起因于人与人 之间不相爱。臣对君不忠,子对父不孝,这就是乱。 子自爱而不爱父,所以损害父亲而自得利益。弟自 爱而不爱兄,所以损害兄而自得利益。臣自爱而不 爱君,所以损害君而自得利益。这就是所谓的乱! 反之,父对子不慈,兄对弟不慈,君对臣不慈,这 也就是所谓天下之乱了:父自 爱而不爱子,所以损 害了子而自得利益。兄自爱而不爱弟,所以损害了 弟而自得利益。君自爱而不爱臣,所以损害了臣而 自得利益。这是什么原故呢?都是因为不相爱。 返回
的)
• 独 今诸侯独知爱其国(仅仅,只)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独自)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难道)
合作探究
1、在墨子眼中,“天下之害”有哪些具体体 现? (见课文第一段)
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用什么方法可以 消除?
墨子认为天下的一切灾难,人间的一切邪 恶,包括盗窃、杀人、战争、怨仇、嫉恨、诈 骗等等违法犯罪现象都是不相爱带来的恶果。 而要改变社会,包括调解社会矛盾和由乱变治 等,即要பைடு நூலகம்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之”。
既以非之(“以” 通“已”) • 天下之难物于故也(“于” 通“迂”) • 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辩”通
“辨”) •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要” 通“腰”) • 教驯其臣(“驯” 通““训”) • 破碎乱行(“碎”通 “萃”)
• 2、古今异义 •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 • 古义:用来…的,拿来…的;今义:因果关系的连词。 • 士闻鼓音,破碎乱行 • 古义:人群分散;今义:破成碎块。 • 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 • 古义:从,跟从,跟随。而,连词“来”;今义:连
墨 子
教学重点
对墨子兼爱 思想的认识和深 入理解。
返回
墨子,名翟,
战国时鲁国人
(或说宋国人),
墨家学派创始
人。
墨子
(公元前468~公 元前376年 )
他是一位哲学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 人和集大成者。墨家学派不仅是一个思想 文化团体,而且还是一个有组织、有纪律、 有纲领的社会团体。
墨家集团兴盛时人数多达数百人,如 楚国欲攻打宋国时,墨子就派学生禽滑厘 带领300多人保卫宋国。墨家集团的成 员人人皆可“赴火蹈刃,死不还踵”,是 一支非常能战斗的队伍。
即使是天下做盗贼的也是这样。盗只爱
自己的家,不爱别人的家,所以偷盗别人家 而自得利益。贼只爱自身而不爱他人。所以 抢夺他人身上东西而自得利益。这是什么原 故呢?都是起于不相爱的缘故啊!
即使是大夫互相侵扰其家,诸侯互相攻
打其国也是这样的。大夫各自爱自己的家, 不爱别人的家,所以扰乱他人的家而使自家 得利。诸侯各自爱自己的国家,而不爱别的 国家,所以攻打别国而使自己国家得利。天 下各种乱事,全是这些了,细察它们的起因, 都起于不相爱。
写作特点
• 1、平实质朴少文采。但其中流露出的伟大的 智慧和崇高的救世精神,却是异常震撼人心 的。
• 2、层层深入,逻辑性强,条理井然。 • 3、善于运用具体事例来说理。如最后一
段。
墨子又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史上与孔、 孟、老、庄齐名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社 会活动家,他出身于平民世家,一生没有 脱离生产劳动。他和他的弟子们始终过着 勤劳俭朴的生活,立足现实,崇尚和平, 以自苦利他为己任。
墨子与鲁班还是两位同时代的著名的 科学家和发明家。
有一次,墨子率弟子到卫国游说,车 中“载书甚多”,他的弟子弦唐子感到奇 怪,问墨子带书何用。墨子说:“过去周 公每天早上要读一百篇书,晚上还要接见 七十个读书人,所以他知识渊博,政绩显 著,我上没有治理国家的责任,下没有耕 种土地的任务,怎么敢不读书呢?
3、一词多义
•以
以不相爱生(因为) 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用) 人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连词,表并列)
•之
是以仁者非之(代词“它”) 此何难之有焉(助词,宾语前置标志) 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助词 “的”)
• 恶 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wù,憎恨) 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è,坏的,不好
假使天下人都能相爱,爱他人如爱自己,还有不
孝的吗?把父兄和君看作和自己一样,何以施行不 孝?还会有不慈?把子弟和臣看作和自己一样,何 以行不慈?因此,不孝不慈都没有了,还会有盗贼 吗?把别人的家看作是自己的家,谁还去偷?把别 人身上的东西看作和自己身上东西一样,谁还去抢? 所以偷抢的盗贼没有了,还会有大夫相乱其家,相 攻其国的事吗?把别人的家看做和自己的家一样, 谁还去扰乱?把别国看作与自己的国家一样,谁还 去攻打?所以象大夫相乱其家,诸侯相攻其国的事 都没有了。假使天下的人都能相爱,国与国不相攻, 家与家不相扰乱,盗贼没有了,君臣父子都能忠孝 仁慈,这样天下就能治理好了。
3、墨子“兼相爱,交相利” 给你有何启示?
兼相爱学说给人的最基本的启发是,人应 该从只知道自爱而不知道相爱、只知道自利而 不知道利人的偏狭中超脱出来,由此营造一个 和谐的社会、温馨的群体以及令人备感舒适的 人际关系。
有的人在人家安静学习或休息时间时大声 谈论,有的人为了求快,打饭或买东西时喜欢 插队---这些人就属于那种自爱而不知道相爱的 人。
所以圣人从事治理天下,怎么 可以不 禁人民之间相互憎恨,而劝 导人民之间相爱呢?所以天下能相 爱,天下就治。要是互相憎恨,天 下就乱。因此墨子说:“不可以不 劝人民相爱。”也就是这个道理。
全文可分四段: 第一段(1自然段)指出议论的焦点,
提出圣人治天下当知“乱之所自起”。 第二段(2、3、4自然段)从三方面分
析题
看题目及课文思考,什么叫做 “兼相爱,交相利”?
即不分亲疏厚薄地互相关爱、互 相使对方得利。
自主学习
一读——正音正字, 疏通文句。
译文
圣人从事治理天下,必须知道乱从哪里来,才 能治理。如果不知乱从何起,就不能治理。譬如医 生给人治病,一定要知道病的起因,才能治疗,如 果不知道病的起因,就不能治疗。治理混乱,又何 尝不是这样呢?一定知道乱从哪里来,才能治理好, 不知道乱从何起,就不能治理。圣人从事治理天下, 就不得不考察乱的起因了。
别论述乱“皆起不相爱”的观点。即:一、 臣、子之不孝,君、父之不慈;二、盗贼 之横行;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
第三段(5自然段)假设、对比,说明 “天下兼相爱”,“则天下治”。
第四段(6自然段)作出“天下兼相爱 则治,交相恶则乱”的结论。
文言知识梳理
• 1、通假字 • 贵必敖贱(“敖”通 “傲”)
我曾经考察过产生混乱的起因,起因于人与人 之间不相爱。臣对君不忠,子对父不孝,这就是乱。 子自爱而不爱父,所以损害父亲而自得利益。弟自 爱而不爱兄,所以损害兄而自得利益。臣自爱而不 爱君,所以损害君而自得利益。这就是所谓的乱! 反之,父对子不慈,兄对弟不慈,君对臣不慈,这 也就是所谓天下之乱了:父自 爱而不爱子,所以损 害了子而自得利益。兄自爱而不爱弟,所以损害了 弟而自得利益。君自爱而不爱臣,所以损害了臣而 自得利益。这是什么原故呢?都是因为不相爱。 返回
的)
• 独 今诸侯独知爱其国(仅仅,只)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独自)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难道)
合作探究
1、在墨子眼中,“天下之害”有哪些具体体 现? (见课文第一段)
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用什么方法可以 消除?
墨子认为天下的一切灾难,人间的一切邪 恶,包括盗窃、杀人、战争、怨仇、嫉恨、诈 骗等等违法犯罪现象都是不相爱带来的恶果。 而要改变社会,包括调解社会矛盾和由乱变治 等,即要பைடு நூலகம்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之”。
既以非之(“以” 通“已”) • 天下之难物于故也(“于” 通“迂”) • 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辩”通
“辨”) •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要” 通“腰”) • 教驯其臣(“驯” 通““训”) • 破碎乱行(“碎”通 “萃”)
• 2、古今异义 •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 • 古义:用来…的,拿来…的;今义:因果关系的连词。 • 士闻鼓音,破碎乱行 • 古义:人群分散;今义:破成碎块。 • 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 • 古义:从,跟从,跟随。而,连词“来”;今义:连
墨 子
教学重点
对墨子兼爱 思想的认识和深 入理解。
返回
墨子,名翟,
战国时鲁国人
(或说宋国人),
墨家学派创始
人。
墨子
(公元前468~公 元前376年 )
他是一位哲学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 人和集大成者。墨家学派不仅是一个思想 文化团体,而且还是一个有组织、有纪律、 有纲领的社会团体。
墨家集团兴盛时人数多达数百人,如 楚国欲攻打宋国时,墨子就派学生禽滑厘 带领300多人保卫宋国。墨家集团的成 员人人皆可“赴火蹈刃,死不还踵”,是 一支非常能战斗的队伍。
即使是天下做盗贼的也是这样。盗只爱
自己的家,不爱别人的家,所以偷盗别人家 而自得利益。贼只爱自身而不爱他人。所以 抢夺他人身上东西而自得利益。这是什么原 故呢?都是起于不相爱的缘故啊!
即使是大夫互相侵扰其家,诸侯互相攻
打其国也是这样的。大夫各自爱自己的家, 不爱别人的家,所以扰乱他人的家而使自家 得利。诸侯各自爱自己的国家,而不爱别的 国家,所以攻打别国而使自己国家得利。天 下各种乱事,全是这些了,细察它们的起因, 都起于不相爱。
写作特点
• 1、平实质朴少文采。但其中流露出的伟大的 智慧和崇高的救世精神,却是异常震撼人心 的。
• 2、层层深入,逻辑性强,条理井然。 • 3、善于运用具体事例来说理。如最后一
段。
墨子又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史上与孔、 孟、老、庄齐名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社 会活动家,他出身于平民世家,一生没有 脱离生产劳动。他和他的弟子们始终过着 勤劳俭朴的生活,立足现实,崇尚和平, 以自苦利他为己任。
墨子与鲁班还是两位同时代的著名的 科学家和发明家。
有一次,墨子率弟子到卫国游说,车 中“载书甚多”,他的弟子弦唐子感到奇 怪,问墨子带书何用。墨子说:“过去周 公每天早上要读一百篇书,晚上还要接见 七十个读书人,所以他知识渊博,政绩显 著,我上没有治理国家的责任,下没有耕 种土地的任务,怎么敢不读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