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与城市交通问题浅析-以上海市为例
上海市交通情况调查报告
上海市交通情况调查报告上海,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其交通状况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上海市的交通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
一、交通基础设施1、道路网络上海市拥有较为发达的道路网络,包括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主次干道等。
然而,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道路的承载能力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部分地区的道路拥堵情况较为严重,尤其是在早晚高峰时段。
2、公共交通公共交通在上海的交通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地铁网络不断扩展,目前已经有多条线路贯穿城市的各个区域,为市民的出行提供了便捷。
此外,公交车线路也较为密集,但在一些偏远地区,公交服务的覆盖仍有待提高。
3、桥梁和隧道黄浦江将上海分为浦东和浦西两部分,众多的桥梁和隧道连接着两岸。
然而,一些重要的过江通道在高峰时段常常出现拥堵,影响了交通的顺畅。
二、交通流量1、早晚高峰早晚高峰时段,道路上的交通流量急剧增加。
主要的拥堵路段集中在市中心的商业区、学校周边以及连接市区与郊区的主干道。
车辆行驶速度缓慢,通勤时间大幅延长。
2、节假日在节假日期间,旅游景点周边的道路流量明显增大,交通拥堵情况较为突出。
同时,进出上海的高速公路也会出现车流量高峰,导致通行速度下降。
三、交通管理1、交通信号灯上海市的交通信号灯设置较为合理,但在一些复杂的路口,信号灯的配时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以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
2、交通执法交警部门加大了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但仍有部分驾驶员存在违规驾驶行为,如闯红灯、违法停车、超速等,这些行为不仅影响了交通秩序,还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
3、智能交通系统上海积极推进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通过交通监控摄像头、路况信息实时发布等手段,为市民提供出行参考,但系统的覆盖范围和准确性还有提升的空间。
四、交通事故1、事故发生频率虽然上海市的交通安全状况总体较好,但交通事故仍时有发生。
事故主要集中在道路拥堵、驾驶员违规驾驶以及恶劣天气等情况下。
2、事故原因人为因素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如酒驾、疲劳驾驶、分心驾驶等。
上海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汇报人:
01
02
03
04
05
06
交通拥堵区域:市中心、商业 区、居住区等人口密集区域
交通拥堵时间:高峰时段, 如早高峰和晚高峰
交通拥堵原因:道路容量不足、 车辆数量过多、公共交通不足 等
交通拥堵影响:影响市民出行、 增加通勤时间和成本、降低城 市运行效率等
增加公共交通 线路和班次, 提高覆盖面和
便利性
优化公共交通 票价制度,降
低出行成本
加强公共交通 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运载能力
推广公共交通 文化,提高市
民出行意识
建设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推广智能出行方式,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共享单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化交通信号灯配时,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加强智能交通系统的研发和推广,提高交通管理部门的监管和调度能力来自地铁系统发达,覆盖面广
公交车线路完善,方便出 行
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 限制私家车进入市区
建设大量的自行车道和步 行道,提倡绿色出行
政策背景:为缓解交通拥堵问题,纽约市采取限制私家车进入市区的政策 实施方式:通过收取拥堵费、限制停车位等措施减少私家车进入市区 成效分析: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了公共交通使用率 借鉴意义:限制私家车政策可作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借鉴意义:对于上 海等交通拥堵严重 的城市,可以借鉴 伦敦的拥堵收费制 度,通过经济手段 调节交通流量,缓 解城市交通压力。
东京: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 纽约:严格的交通管理措施 伦敦:拥堵收费制度 巴黎:鼓励绿色出行
汇报人:
陆家嘴地区:由 于商业和金融中 心的地位,陆家 嘴地区交通拥堵 尤为严重。
关于上海城市综合交通发展的分析
关于上海城市综合交通发展地分析在上世纪末,上海制订地城市经济发展地总目标是:到年,初步形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地框架,为崛起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奠定基础.到年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初步确立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地地位.目前,前一个目标已经基本达到,上海作为远东乃至亚洲重要经贸中心之一地地位基本确立.这其中离不开上海城市对内对外综合运输地巨大贡献.为了能够在年左右借助于世博会和奥运会地契机,实现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地目标,上海乃至长三角地综合交通还需要有进一步大力发展.回顾上海城市综合交通地发展历程,我们会发现过程地艰难和成果地喜人.上海是一个人口和产业特别密集地特大城市,中心区多平方公里之内平均每平方公里超过万人,人均道路面积只有平方米,只有国内同类城市地到,国外同类城市地到十几分之一,市域交通地捉襟见肘.城市道路拥堵状况严重困扰了城市进一步发展.今后人口虽然可以有所疏解,但第三产业将有很大地发展,人多路少地基本情况不会改变,这是考虑上海城市交通问题地一个基本出发点.经过长期不懈地努力,九十年代以来,上海城市交通地建设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地成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市域交通水平稳步提高.轨道交通建设步伐加快,上海已建成地铁和高架线路公里,初步形成十字加西半环地网络骨架.日客流量达万人次.为其逐步成为公交出行地重要方式迈出了坚实地一步;市区道路总长度公里.中心城已建成“三横三纵”道路骨架和“申”字形高架网络;地面公共交通持续发展,服务供应水平日益提高,线网覆盖面扩大,布局进一步完善;现有公交运营线路近千条,公交汽、电车辆,日客运量万乘次;出租车已达万辆,日客运量万乘次;市域轮渡现有客渡条,车渡条,日客运量为万人次;渡江车辆为万辆次,随着大桥、隧道等越江交通地增加,正在实行结构调整;陆岛交通主要为通往本市崇明和长兴、横沙等岛屿地长江轮渡和跨海通浙江舟山诸岛地海渡,日乘客运输量为万人次,过江车辆为万辆次;城市公共交通总体服务水平达万乘次日..先进技术普遍推广应用.交通行业普遍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或局域网,一些跨区域经营单位已拥有广域网;上海航运市场交易、关检和单证处理已初步实现与国际接轨;陆上运输网上服务中心已开通,物流信息平台和电子商务系统正在筹建,公路集装箱运输和卡管理系统、长途客运联网售票系统、驾驶员计时培训系统等均已投入应用;“上海交通信息网”已开通,“一卡通”已在地铁和公交线路上使用;公交车辆装备升级换代,绿色能源已投入使用,上海正在建设和汽车加气站,出租车万余辆已改用燃料,公交车余辆已改装燃料.为了与上海社会经济发战略目标相对应,根据上海城市布局、土地使用与交通规划紧密结合地原则,上海市提出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建设目标:建立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地先进地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增设大型关键交通设施和交通干线,完善交通系统,改善交通组织,增加客货运输能力,提高交通服务水平,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高效、便捷、舒适地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内部交通.为此,规划部门提出上海市综合交通中近期发展战略.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城市疏解和调整土地使用地战略;.提高道路交通系统容量和运送能力地战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大力发展城市有轨交通地战略;.适度控制车辆发展和车辆使用地战略;.加强交通管理地战略.上海作为一个建筑和人口密集地特大城市,又将发展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道路系统必须要有相适应地道路容量和运送能力,为车辆出行提供高效、通畅地服务.因此,需要建立与城市布局和功能相适应地由快速干道、主要干道、次要干道和支路组成地高效、通畅地城市道路系统,满足不断增长地城市交通需求,促进上海市城镇体系地有序、合理、持续发展.年以来,本市新建、改建了大量地道路,特别是年以来进行地大规模道路建设取得了明显地成就,本市道路网络地总容量大幅度上升.从年到年,全市道路里程增加了公里,道路面积增加了万平方米,新增地道路设施承担了大量新增地交通量,有效地遏制了交通状况地恶化.但是机动车增长速度持续上升,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车辆增长地速度.上海市旧城区地交通总体上已经达到饱和,路网格局不可能作很大变动,因此需要完善系统,适当增加路幅,局部地区有控制地规划建设高架道路.主城道路系统地基本形式是:内环线以内以“三横三竖”主干道为骨架地方格网型,内环以外主要干线为环形放射型配合方格网络地区道路;主城形成方格网和环形放射结合地复合型网络;市域内构成“三环十射”地快速道路网.浦东、浦西之间地交通联系随着浦东新区开发开放地不断深入,越江交通系统将进一步加强,规划年外环线内地越江设施工程共有处,其车行道总数为条.城市交通结构是一个具有关键性质地问题,在既定地道路、线网、管理水平下,决定交通效率高低地核心是道路资源在种交通方式之间地分配,即交通结构.在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和小汽车四种主要交通方式中,对应同样地客运量,公共交通所需使用地道路面积比其他方式少数倍,这充分说明公共交通对道路资源来说是一种最为经济地交通方式.世界各大城市,几乎无不把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压缩小汽车交通需求,作为城市交通地主要战略.鉴于上海人口密集、人均交通用地面积较低、市中心区地公交车流密度已经很高、而客运需求很大地实际情况,上海市综合交通规划提出:以“公共交通优先”作为城市客运交通地基本政策.加快大容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地建设,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公共交通为基础地客运网络.在中心城,控制私人小汽车和摩托车,逐步取消燃油助动车,自行车成为地区内部地辅助交通工具.近年来上海地车辆拥有量在行政和经济手段地双重控制下仍然出现了比较迅速地增长,城市交通日趋拥挤.至年底,全市机动车拥有量已达到万辆(不包括沪牌照地万辆机动车) ,同年相比,新增机动车万辆,增长%,为历史最高.这是经济活动发展和经济水平提高地结果.一个城市地汽车拥有量,不仅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发展规模、全国汽车产业政策,同时还受制于整个城市道路设施地容量和城市交通地发展政策.经估算,即使所有地规划道路网络系统全部建成,整个市区也只能承担-万辆机动车拥有量地使用水平.而按照目前地机动车地发展趋势,远远超出这个范围.因此,今后一方面必须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地建设,同时更应从交通发展战略上予以重视.为满足国际化大都市不同出行目地、出行距离、经济社会水平地出行要求,车辆拥有量将进一步发展,使用出租车、私人小汽车、单位通勤车地出行将进一步增长,对单位公务车地出行应从政策上予以控制.为此,车辆总数地发展应是适度控制下地发展,汽车交通发展速度要与城市道路建设速度相适应,与城市各个区域交通条件相适应,应实施“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适度控制小汽车交通”地政策.下面针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并适度控制小汽车交通”地发展方针作一些较为深入地分析.城市客运已日益成为城市交通地主要部分,它们大约使用了中心区道路面积地%. 随着人口和产业活动地增加,人地交通愈来愈频繁,这是不可避免地.但是人们地交通采用什么交通工具,对城市交通所产生地压力却是截然不同地.据测算,如果采用公共交通所需地道路面积为,骑自行车就要-,坐小汽车要-,甚至步行也比乘公交多倍.因此,只进行道路建设,还不能最终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世界各大城市无不把交通政策提到问题地首位.据推算,当上海地汽车拥有量达到万辆(外来车另计)时,如果其分布仍像现在一样,中心区占很大比重,即使几个环路和几条高架路都建成了,届时地交通情况也不能比现在有多少改善,甚至更坏.因此上海必须采取地交通政策,或称交通战略是:以优先发展城市公共客运为主导,逐步缩小自行车地使用范围,在中心区控制小汽车交通地增长规模,严格限制摩托车地发展.这个交通战略地中心是优先发展公共客运交通,包括公共汽电车和大容量城市有轨交通.因为没有强大便捷地公共客运体系,就谈不上城市交通地现代化,就不可能缩小自行车地使用范围,更谈不上控制小汽车地发展规模.小汽车地发展有其必然性.而且在大城市地郊区和市区地外围地带,应该多发展,因为那些地方空间比较宽阔,又不可能有密集地公交网.但在中心区,不管人们多么喜欢小汽车,限于条件,只能控制.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地客观规律,连美国也是如此,更不要说人口密度比美国大好多倍地上海了.自从年伦敦修建第一条地铁以来,世界上许多大城市纷纷建立快速轨道交通系统(比如巴黎在年、柏林在年、纽约在年、东京在年相继修建了自己地第一条地铁线),在公共运输中发挥着主力军地作用.目前开通地铁地城市已达多个,其中二战后开通地有多个.并且它们地小汽车拥有率长期高于目前我国大城市地水平.伦敦总长公里地地铁每天平均运量达多万人次.巴黎地区有公里地轨道交通系统,其中市郊铁路每天客运量在万人以上.日本东京城市圈约有快速轨道交通线多公里,仅东京市内公里长地环线高架铁路——山手线,每天客运量就高达—万人次.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墨西哥城计划在年使地铁长度达到公里;汉城、新加坡、台北、香港等地都建有比较完善地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经济转轨国家地大城市华沙、布达佩斯等也是如此.快速轨道交通对于减轻大城市空气污染、缓解交通拥挤、提高通勤速度,都起到了很好地作用.建设快速轨道交通设施是根据国际经验,提高公共运输供给能力和效率,完善大城市立体交通系统地必由之路.快速轨道交通在客运方面共同地优点是容量大,准点快捷、安全舒适,人均占用道路少,能根据不同路段地地面交通和土地供应状况,从地面、高架、地下三种通行方式中选择一种,尽量少与其它建筑物和运输方式争夺用地.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特别要求把城市交通建设地重点转移到轨道交通地建设.在如此高度密集地大城市里,单靠地面公交解决交通问题是不可能地.如果说解决上海城市交通地根本出路是建立一个强大便捷地公共客运体系,那末,这个体系地骨干就是城市有轨交通.未来五年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将以构筑“十字加环”及若干条放射线组成地轨道交通网络构架为目标,建设公里左右地轨道交通线,使上海公共交通逐步从目前以地面公共汽电车为主体、出租车与轨道交通为辅助地状态,过渡到年以地面公共汽电车为主体、轨道交通为骨干、出租车为辅助地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有机结合地交通体系,最终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主体、地面公交为辅助地换乘便捷地立体化城市公共交通新格局.未来轨道交通网络经专家论证已初步确定: 将由条地铁、条轻轨和条郊区轨道线路组成.形成中心城区地地铁、轻轨系统和中心城与新城之间地轨道交通系统两个层次.其中条地铁总长度为公里,条轻轨总长度为公里.另外,搞好城市交通是一项复杂地系统工程,加强管理力度和提高管理水平是重点.在既定地交通设施和交通结构水平下,加强交通管理是提高整个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地重要手段.加强交通管理包括:建立现代化地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建立综合性地交通管理权威机构,保证上海城市交通发展地协调统一和交通政策地贯彻落实;监督交通法律和法规地设施;加强重大交通项目地管理和设施配套,提高道路系统能力;在各种交通方式中,给予公交车辆道路使用优先权;加强中心区地交通组织,积极创造条件进行机、非分流,局部地区实行单向交通、货运车夜间运输等措施;加强自行车等个体非机动车辆地执法管理和交通疏导,通过对道路功能划分,限制其出行比重.总之,为了实现到年把上海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初步确立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地位地目标,上海必须大力发展城市综合交通.由于上海作为特大型城市地现状,“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适度控制小汽车交通”应该作为城市交通规划和建设地重点.在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中,突出轨道交通地优先地位是提升上海综合交通发展水平地要点.轨道交通地发展除了能够解决城市交通供需地矛盾问题,而且修建城市轨道交通设施、消除城市结构性缺陷地过程,可以成为城市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获得更快经济增长地过程.如果再考虑到城市结构升级对于吸纳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地作用,那么,此举对于推动城乡经济增长地作用将更为显著.。
上海交通现状与发展对策
上海交通现状与发展对策上海是一座现代化大都市,也是中国最重要的交通中心之一。
它拥有完善的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系统,但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交通挑战。
本文将探讨上海交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对策。
一、上海交通现状(一)公路交通上海公路交通拥堵严重,特别是在高峰时段。
城市道路狭窄,车辆数量众多,导致交通堵塞。
此外,缺乏高速公路的环绕路是一个巨大的瓶颈,使得周边城市的交通也经常出现拥堵。
(二)铁路交通上海铁路交通是中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上海的铁路交通密度很高,拥有多个火车站和高铁站。
但是,在高峰时期,火车站周边交通堵塞情况严重,需要改进。
(三)水运交通上海港是中国最大的港口之一,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港口服务近300个国家和地区。
尽管上海拥有强大的水运业,但其内河运输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四)航空交通上海拥有两个主要的机场: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和上海虹桥国际机场。
两个机场都是中国最繁忙的机场之一,但在航班时刻上的安排还需推进。
二、未来的发展对策(一)建设更多交通设施上海需要建设更多的公路和高速公路,充分利用现有的铁路和水路资源。
另外,建设新的机场和改进现有的机场,开通更多的国际和国内航线是必须的。
在陆路交通方面,建设新的高速公路和养护现有的道路,以便更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二)深化数字化技术领域发展在智能化交通方面,上海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比如在“智能交通”、“智慧路网”等方面的实践突破,可建议对这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应用数字技术为交通服务。
(三)优化城市规划上海可以通过优化城市规划,改善过去的设计不足,并在规划过程中考虑交通因素。
我们需要更加科学和精确地预测未来城市发展步伐及其带来的影响,加大对交通设施建设、道路建设、交通解决方案的建议与投入。
上海是中国最重要的交通中心之一,完善的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系统为其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支持,但仍需进一步进行完善。
我们可以通过加强数字技术研究、优化城市规划,以及建设更多交通设施等措施来推进上海交通的未来发展。
关于上海城市综合交通发展的分析
关于上海城市综合交通发展的分析在上世纪末,上海制订的城市经济发展的总目标是:到2000年,初步形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的框架,为崛起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奠定基础。
到2010年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初步确立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
目前,前一个目标已经基本达到,上海作为远东乃至亚洲重要经贸中心之一的地位基本确立。
这其中离不开上海城市对内对外综合运输的巨大贡献。
为了能够在2010年左右借助于世博会和奥运会的契机,实现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的目标,上海乃至长三角的综合交通还需要有进一步大力发展。
回顾上海城市综合交通的发展历程,我们会发现过程的艰难和成果的喜人。
上海是一个人口和产业特别密集的特大城市,中心区90多平方公里之内平均每平方公里超过4万人,人均道路面积只有2平方米,只有国内同类城市的1/2到1/3,国外同类城市的1/5到十几分之一,市域交通的捉襟见肘。
城市道路拥堵状况严重困扰了城市进一步发展。
今后人口虽然可以有所疏解,但第三产业将有很大的发展,人多路少的基本情况不会改变,这是考虑上海城市交通问题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九十年代以来,上海城市交通的建设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市域交通水平稳步提高。
轨道交通建设步伐加快,上海已建成地铁和高架线路65公里,初步形成十字加西半环的网络骨架。
日客流量达65万人次。
为其逐步成为公交出行的重要方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市区道路总长度5204公里。
中心城已建成“三横三纵”道路骨架和“申”字形高架网络;地面公共交通持续发展,服务供应水平日益提高,线网覆盖面扩大,布局进一步完善;现有公交运营线路近千条,公交汽、电车18000辆,日客运量724万乘次;出租车已达4.29万辆,日客运量212万乘次;市域轮渡现有客渡19条,车渡5条,日客运量为54万人次;渡江车辆为450万辆次,随着大桥、隧道等越江交通的增加,正在实行结构调整;陆岛交通主要为通往本市崇明和长兴、横沙等岛屿的长江轮渡和跨海通浙江舟山诸岛的海渡,日乘客运输量为2万人次,过江车辆为750万辆次;城市公共交通总体服务水平达1057万乘次/日。
精选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现状1、道路车辆过多,行车速度缓慢一组数据表明,早在2009年北京市主干道高峰时间道路饱和度接近1.0,上海、南京、成都等城市也在0.8以上;北京市居民上班平均耗时50~70分钟,广州、上海、深圳、天津等城市在40分钟以上。
2、行人、车辆随意乱行,法制意识不高部分行人或司机为了自己通行方便,不按照交通规则,随意的扰乱交通。
行人占用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占有机动车道、机动车随意掉头、机动车违法转弯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而且还很大程度的阻碍了交通的正常通行。
这都缘由于大家法制意识不高,认识不到随意乱行的危害性和后果。
3、交通问题恶化,连带后果严重许多城市交通拥堵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已经成为常态,并可能进一步恶化,一些二线和三线城市正迅速进入“拥挤的时代”。
交通拥堵直接造成交通运行缓慢,进而造成时间上的浪费和汽车燃油成本增加,还提高了汽车排污量,对环境造成污染;此外,交通拥堵,使交通事故增加,交通事故和交通拥堵的发生,形成恶性循环。
二、我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原因分析1、道路容量严重不足由于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造成了长期以来中国的城市人均道路面积占有量严重不足,调查了解当前中国32个百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城市道路的人均面积有27个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道路建设一直在上涨交通拥堵仍然这么严重,造成这个问题的直接原因就是道路空间严重不足。
首先,我国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比如以上海为例来对比,上海的道路面积仅占城市总面积的3.6%,而纽约市的道路面积却占城市总面积的25.4%,伦敦为16.6%,东京为14.1%。
第二,中国的大城市的城市建设正处于发展扩张过程中,从中心到郊区,新增的道路建设,主要是在新开发的市区和近郊地区,因此没有有效的办法,以缓解城市中心交通压力。
再次,我国的部分城市中违法、违规占用道路和人行道的问题都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在道路两旁往往会被各种摊贩的,市场和停车空间的占用,其中有道路由空间严重不足变得更加紧张。
上海城市公共交通问题的研究.doc
上海城市公共交通问题的研究城市公共交通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基础设施。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城市公共交通有了飞速发展,但随着经济社会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上海城市交通拥堵、群众出行不便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城市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提高交通资源利用效率,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
交通拥堵问题是城市发展的一个“瓶颈”,严重浪费着社会资源。
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是当务之急。
发展信息化,一体化公共交通从根本上解决城市道路拥堵问题要根据具体情况分阶段进行,因为其中面临两个难点:一是利益问题,二是技术问题。
上海情况是人口众多,人均资源贫乏,这决定了上海在交通方面的政策倾向应是公交优先。
通过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人们日益增长并多样化的交通出行需要。
在上海的公共交通领域中引入了竞争机制,让不同的公共汽车公司、不同的运输模式之间互相竞争。
这种竞争促使了各交通公司认真仔细地调查了解市民多样化的交通需要,降低成本和价格。
在此基础上,政府监管部门和公交公司一起,合理设计公共交通的运行线路,延长早晚的运营时间,增加班次,缩短乘客的等待时间等方式大力发展地铁、轻轨等多种交通工具,增加乘客的选择余地。
消费者是理性的,会在现行的价格和收入条件下作出最利于自己的选择.正因为没有考虑到使用私人轿车的巨大外部性成本,他们才会做出购买轿车并过度使用的决策.我们并不能批评或从道义上要求私家车主不要购买和使用私家车,而应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解答.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预言并分析了这种现象,并提出对造成外部性的人征收一笔“庇古税”,就可以将外部成本内部化.英国伦敦从2003年2月开始,对进入市中心的车辆征收5英镑的进城费,就是一种庇古税,很好地缓解了市中心的交通堵塞.准确地讲,不应当说这是限制私人轿车的发展,相反是克服了市场的缺陷,将消费者以前没有考虑的外部成本进行了内部化,真正地发挥了市场的作用。
上海城市道路交通问题和对策
上海城市道路交通问题和对策交通技术随着科学的日益进步,得到长足的进步,但交通问题却始终困扰着城市的发展,成为最难解决的城市问题之一,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与市民的关心。
80 年代以来,城市规划、交通等部门和众多的学术团体都为大城市交通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目前,高速公路、快速轻轨、地铁等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智能化交通的试验与开发已得到了相当大的进展,交通的高速化、智能化已成为20 世纪交通科学技术的重要特征,人们的时空观念得了深刻的变化。
就上海而言,21 世纪发展成为远东地区经济、金融、贸易的中心之一;上海处于长江流域和我国东部沿海开放区,是两条经济主轴“T 形”结构的交点,经济的基础和地理的优势,使上海处于我国经济起飞的龙头地位。
因此上海城市交通的发展,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亦是区域发展的要求,众所周知,上海交通难问题的症结主要在城市中心区,它的交通问题已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
本文特别就上海近年来城市中心区道路交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展开讨论。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最大的港口和重要的经济、科技、贸易、金融、信息、文化中心,交通十分发达,以两个扇面射向大陆内外。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城市道路建设、结合市区改造的投资力度加强,建设规模以空前的速度发展。
尽管城市道路有了较大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机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车辆增长过速,本来可望得到缓解的城市道路交通,近几年又出现了新的堵塞,高峰时间越来越长。
随之道路交通运行中的交通事故、拥堵、秩序、环境等问题逐渐凸显,长期以来缓解道路交通问题的改善实践证明,单纯依靠土木工程设施的建设增加供给能力,只能造成“拥挤——建设——更拥挤——再建设”的恶性循环" 因而更应关注交通管理科学技术的应用" 借此调节并优化交通供给与交通需求" 实现供需的动态平衡'。
首先,我们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具体有以下问题:现阶段的快速发展与建设时期,城市总体规划、交通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环境处于发展的波动期,影响规划的各类因素也在动态变化,因此城市及其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已有的规划及建设计划很难保持一致。
上海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上海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城市之一,人口密集、经济繁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一直是困扰市民和相关部门的难题。
新时代上海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新时代上海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若⼲问题的探讨新时代上海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若⼲问题的探讨顾冬晨当今的城市发展实践已经开始显⽰,城市时代给中国城市社会尤其是上海这个⼤都市所带来的机遇是千载难逢的。
随着⼯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再加上中国顺利加⼊WTO以及2008 年的北京奥运、2010年的上海世博等重⼤国际项⽬的申办成功,我们可以看到今后⼀段时期将是上海经济的快速增长时期,也是上海城市发展的绝佳时机。
城市化是⼀把“双刃剑”。
在我们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化也带来了诸多难题和困扰。
⼈⼝爆炸,农⽤⼟地被吞噬和退化,贫穷、交通堵塞等城市问题,现在都变得更加严峻。
当我们试图对我们的城市作些改变时,为何⼜如此⽆能为⼒?“现⾏的城市化道路是否可⾏?我们的城市能否存在?”因此,在上海的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加深对下列问题的研究是⾮常必要的,⽽且是急需的。
⼀、“城市化”的概念⼗六⼤第⼀次把“城镇化”写到了⽂件⾥,那么对于“城镇化”的概念我们该怎么样来理解呢?“城镇化”我们通常称为“城市化”,因为“镇”也是城市的⼀种类型。
西⽅城市规划学术界普遍认为20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城市化是20世纪的重要现象。
他们理解为城市化是描述区域⼈⼝在城市集中的程度,其潜在的含义是城市产业与农业地区产业在争夺劳动⼒和居住⼈⼝的过程。
城市化不是⼀项短期运动,⽽是⼈类⽣产和⽣活⽅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它不仅表现为乡村⼈⼝向城市⼈⼝转化、城市⼈⼝的增加、城市地域的扩⼤,也包含着城市不断完善、城市质量不断提⾼的发展过程。
如果仅从表⾯理解“城市化”就是城镇个数的增多和城镇⼈⼝的增长。
仅以⼀定地域内城市⼈⼝占总⼈⼝的⽐例来衡量城市化⽔平,就有可能出现只求数量与速度⽽忽视质量和城乡协调发展的偏向,甚⾄掉⼊“城市化的陷阱”,最终失去城市化的吸引⼒,甚⾄有⼈要求离开城市返回乡村。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城市化过程是社会⽣产⼒的变⾰所引起的⼈类⽣产⽅式、⽣活⽅式和居住⽅式改变的过程。
上海交通发展现状简析
上海交通发展现状简析1. 上海交通的重要性及其现状1.1 上海交通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1.2 上海交通的现状及其挑战2. 地铁发展与扩建2.1 上海地铁的发展历程2.2 目前上海地铁网络的规模和运营情况2.3 上海地铁在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方面的作用2.4 上海地铁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挑战3. 公交交通的现状与问题3.1 上海公交交通系统的特点3.2 公交车在上海城市交通中的地位和作用3.3 公交交通所面临的挑战和改进方向4. 城市自行车系统的发展4.1 上海城市自行车系统的建设背景4.2 上海城市自行车系统的发展现状4.3 城市自行车系统在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上的作用 4.4 上海城市自行车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5. 交通拥堵与智能交通系统5.1 上海交通拥堵问题的原因分析5.2 智能交通系统的概念和特点5.3 上海智能交通系统的现状和应用5.4 智能交通系统对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作用6. 高速铁路与航空交通6.1 上海高速铁路网络的建设和发展6.2 上海高铁对城市交通发展的影响6.3 上海航空交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6.4 高速铁路与航空交通在上海的互补作用7. 上海交通发展的科技创新7.1 上海交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7.2 上海在智能交通、电动车辆等领域的创新成果7.3 科技创新对上海交通发展的影响和未来展望8. 环保与可持续交通发展8.1 上海可持续交通发展的重要性8.2 上海在减少交通污染方面的措施和成效8.3 可持续交通发展对上海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总结与回顾:上海交通作为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一直致力于改善城市交通发展。
通过深入探讨上海交通的现状,我们可以看到地铁、公交交通、城市自行车系统等重要交通方式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和挑战。
智能交通系统、高速铁路、航空交通等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科技创新和环保与可持续交通发展是推动上海交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通过全面了解上海交通发展现状以及各种交通方式的优势和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探索未来交通发展的可能性。
大城市停车问题对策——以上海为例
大城市停车问题对策——以上海为例上海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陆锡明施文俊陈必壮上海1997年人均GDP已达3000美元,机动车总量82万辆,与1992年相比,机动车拥有量翻了一番。
在此期间,频繁投资数百亿元于道路交通建设,使道路设施的容量增加50%。
但与此同时停放车设施增长却相对缓慢,引起了令人担忧的机动车辆停放混乱无序等社会问题,经过多年努力效果仍不理想。
为此需要从更高层面上加以研究并采取有力的对策措施。
与动态交通相比,停放车往往处于全面滞后状态。
这已成为大城市难以医治的通病。
上海亦是如此,具体表现在5个方面:∙“自备车位”不足,侵占其它用地;∙配建停车位不足,且大量挪为它用;∙公共停车场缺乏,而使用率又很低;∙路内停车有增无减,影响周围交通;∙公交运营过程中车辆停放矛盾突出。
1、规划层面的战略思想针对上述所存在的5个问题,根据停车需求趋势的预测,我们认为停放车系统规划要制定鲜明的战略思想和目标体系。
从上海实际情况出发,确定了4个战略。
1)“自备车位”发展战略棗“拥车者有其位”。
借鉴日本等国家一些城市的经验,必须实行购车者“自备车位”法规。
规定每一辆机动车(摩托车除外)必须在住宅(单位所在地)500米至2公里范围内确保一个自备车位,车位在形式上并不规定自建或租用。
这就要求所有车辆拥有者,必须提供汽车停放场地的有效证明,方可申请牌照。
而且,该车位必须是路外停车位。
2)“社会性车位”发展战略棗“行驶与停放平衡增长”,动态车辆行驶与静态车辆停放必须相辅相成或协调增长。
做到这一点要解决好3个突出问题:a) 车位密度适当提高b)停车设施显著调整c)公共停车场库布局因地而易3)“专业运输停车位”战略棗“兼顾交通秩序与运输需要”,在停放车规划中,我们还要考虑那些特殊车种的停车需求,即出租汽车、公交车、货车的停车需求。
4)停车位规划指标调整战略棗“兼顾经济发展与道路容量”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配建停车设施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在停车供应中均占主要比例,因此我们需要坚持配建停车场的建设。
上海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上海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摘要人口不断增长和汽车数量的增加,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在上海交通拥堵的问题尤为突出。
本文分析了上海交通拥堵的成因,包括城市规划不合理、公共交通不完善、私家车数量过多等。
同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包括加强城市规划、着力发展公共交通、控制私家车数量等方面,来缓解上海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关键词:上海城市交通、拥堵、成因、对策前言伴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城市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上海作为全国著名的大都市,交通拥堵问题在其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不仅严重影响了上海人民的出行方式和生活质量,同时也对上海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为了缓解上海的交通拥堵问题,本文将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Part 1 成因分析1.1 城市规划不合理城市规划是决定城市基本布局的重要因素,城市规划不合理不仅会导致交通拥堵,同时也会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在上海的城市规划中,很多地方缺乏充足的道路和停车位,这使得人们不得不选择私家车出行,并造成了交通拥堵的问题。
1.2 公共交通不完善公共交通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同于私家车出行,公共交通能够一次性同时运输大量人群,大幅度减少通行的车辆数量,缓解了道路拥堵的压力。
但是,上海现有的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设施并不完善,线路较少,运力不足,需要人们花费更长的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这使得很多人选择了开车出行,从而导致了交通拥堵问题的加剧。
1.3 私家车数量过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很多人都选择了购买私家车,导致了私家车的数量急剧增长。
据了解,上海市现有私家车约为340万辆,这是交通拥堵的一大主因。
Part2 对策建议2.1 加强城市规划加强城市规划是解决上海交通拥堵问题的关键之一。
在城市规划中,应该着重考虑道路设计和停车位的规划,确保道路畅通,同时增加足够的停车位,避免私家车乱停乱放等不文明行为。
上海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上海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一、引言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金融和交通中心,交通拥堵问题一直是该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汽车拥有量的快速增长,上海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变得日益严重。
本文旨在分析上海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解决该问题提供参考。
二、上海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分析2.1 城市化进程加快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上海的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密度不断增大。
大量人口涌入城区使得道路承载能力不足,导致交通压力增大。
2.2 汽车拥有量快速增长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居民购买私家车。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上海汽车保有量已超过600万辆。
汽车数量激增导致道路供需失衡,并且私家车出行需求占据了主导地位。
2.3 交通网络不完善尽管上海的交通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由于城市发展速度较快,交通网络建设滞后于城市发展的需求。
缺乏高效的交通网络,使得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更加突出。
2.4 公共交通不完善尽管上海拥有发达的地铁、公交和出租车等公共交通系统,但由于人口众多和需求大,公共交通系统仍然无法满足所有人的出行需求。
此外,公共交通线路分布不均衡、换乘不便等问题也加剧了拥堵现象。
2.5 道路规划和管理不科学上海城市道路规划和管理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道路规划缺乏整体性和科学性,没有充分考虑到人口流动、出行需求等因素;另一方面,道路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如停车难、违法停车等现象较为普遍。
三、上海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对策建议3.1 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加大对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系统的投入力度,在关键区域增加线路和班次,并完善换乘设施。
此外,在推动无现金支付、智能调度等方面引入新技术,提升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和舒适度。
3.2 优化道路网络规划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交通需求,合理规划道路网络,提高道路承载能力。
同时,加强对道路建设的监管和管理,确保道路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上海交通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上海交通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人口密集地区,交通问题一直是当地居民关心的焦点和热点话题。
下面将就上海交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一些解决方法进行分析。
首先,上海交通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是交通拥堵。
由于上海的人口基数巨大,车辆数量庞大,加上道路设计不合理等因素,导致车流量过大,尤其在高峰时间段,交通出现拥堵现象。
这使得上班、上学以及其他出行需求的人们经常面临着长时间的交通堵塞和耗费。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是改善公共交通系统。
上海已经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如发展地铁网络、增加公交车辆和优化线路等,以便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工具。
此外,政府还可以进一步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例如通过提供更多的公共交通优惠、加大宣传力度等,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量。
其次,上海交通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交通事故频发。
上海交通密度高,道路狭窄且繁忙,时常发生交通事故,给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解决交通事故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加强交通管理与执法。
政府应加大交通执法力度,加强交通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推动安全驾驶和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此外,需要加强交通信号设施的建设和使用,以提高交通安全性。
最后,上海交通问题的第三个方面是缺乏交通绿化。
由于道路建设和车辆增长,一些地区缺乏绿化带和公共空间,令城市环境不够宜居。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增加绿化带和公共空间。
政府可以加大对公园、绿地等绿色空间的建设和维护力度,提供更多的休闲、运动和娱乐场所,以丰富居民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上海交通问题的确存在着拥堵、事故频发以及缺乏绿化等挑战。
然而,通过改善公共交通系统、加强交通管理与执法以及增加绿化带等措施,可以减轻交通压力,提高交通安全性,并改善城市环境,从而为上海居民提供更舒适便捷的出行环境。
上海市公共交通拥堵现象整治分析
上海市公共交通拥堵现象整治分析标题一:上海市公共交通拥堵现象概述在城市化进程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公共交通作为城市生活的重要部分,其功能不可或缺。
然而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上海市公共交通拥堵现象逐渐凸显,对市民的出行和城市管理带来了挑战。
本文将通过梳理上海市公共交通拥堵现象的背景、特点、原因等方面展开分析。
首先,本部分将介绍上海市公共交通拥堵现象的背景。
上海市是中国的经济、科技和文化中心之一,也是我国的一座国际化大都市。
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快速推进,上海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也受到了普及和发展的重视,其交通体系逐渐完善。
然而,随着城市人口和车辆的不断增加,上海市公共交通拥堵现象也不断加重,致使市民出行受到影响,城市管理面临挑战。
其次,本部分将阐述上海市公共交通拥堵现象的特点。
上海市公共交通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公共交通方面,上海市拥有快速公交系统、地铁、公共汽车等多种运输方式,同时还有旅游、出租车和私家车运输等。
其中,市民使用最为广泛的是地铁和公共汽车。
由于人口、市场和地理等原因,上海市公共交通拥堵现象表现为高峰期出行人口数量大、出行时间长、交通出行方式单一等特点。
再次,本部分将分析上海市公共交通拥堵现象的引起原因。
上海市的公共交通拥堵现象的引起原因是多方面的,它涉及的主要因素有:城市化、人口增长、地缘因素、环境因素、城市化与城乡规划不协调等。
对于公共交通拥堵现象的原因分析,人们可以通过调研、对比、统计等方法实现,并制定出实际可行性的措施。
标题二:上海市公共交通拥堵现象的影响公共交通拥堵现象为城市化进程带来了无法忽视的影响。
本文将基于上海市公共交通拥堵现象的当下状况和发展趋势,探讨其对于城市生产管理和市民日常生活的影响。
首先,本部分将介绍上海市公共交通拥堵现象对于公共生产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交通是城市在经济、信息等各方面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而公共交通的拥堵现象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生产经营。
城市交通规划案例分析
城市交通规划案例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问题变得日益突出。
如何合理规划城市交通,提高交通效率,减少拥堵,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城市交通规划案例,探讨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交通规划。
一、上海市交通规划案例分析上海市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其交通规划备受关注。
上海市交通规划的核心目标是打造“四个中心”:全球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上海市采取了一系列的交通规划措施。
首先,上海市加大了对公共交通的投入。
建设了地铁、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设施,提高了城市的交通运输能力。
同时,上海市还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通过推出交通卡等优惠政策,鼓励市民放弃私家车,减少交通拥堵。
其次,上海市注重发展智能交通系统。
通过引入先进的交通管理技术,提高交通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实现交通流量的优化调控。
例如,上海市采用了电子收费系统,实现了高速公路的快速通行,减少了交通堵塞。
此外,上海市还注重发展非机动交通。
建设了自行车道、步行街等非机动交通设施,鼓励市民骑自行车、步行出行,减少对机动车的依赖,缓解交通压力。
通过上海市的交通规划案例,我们可以看出,科学合理的交通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公共交通、智能交通和非机动交通等。
只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才能有效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二、新加坡交通规划案例分析新加坡作为一个小国家,其交通规划备受瞩目。
新加坡的城市交通规划以“四个C”为核心:连通性、容量、便利性和可持续性。
通过这些核心原则,新加坡成功解决了交通拥堵问题。
首先,新加坡注重发展公共交通系统。
新加坡的地铁系统覆盖了整个城市,形成了一个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网络。
市民可以通过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到达任何地方,减少了私家车的使用,降低了交通拥堵。
其次,新加坡采用了拥堵收费系统。
根据交通拥堵情况,对进入市区的车辆收取拥堵费,以鼓励市民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城市发展中的城市交通问题-以上海市为例李硕,0923211017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空间不断扩张,人口和汽车数量的不断增长,城市交通问题越来越突出。
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城市交通问题愈演愈烈,出现了诸如交通堵塞,交通事故频发,交通污染严重等交通问题,这对于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不利影响。
城市交通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
本文以上海为例,通过分析上海的交通问题,探讨了城市交通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交通问题的解决措施,以期促进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发展;交通问题;产生原因;解决措施1背景交通运输对城市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据统计,我国现有总人口12.95亿,其中北京、上海、天津等特大城市的人口已经超过1000 万或接近1000 万;而据联合国人口预测,到2010年和2020年我国人口将分别达到13.73 亿和14.55亿。
而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扩大及人口城市化趋势则导致城市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交通问题,尤其是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
交通堵塞,交通污染以及交通事故成为城市交通发展的三大顽疾。
要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加强对城市的了解和研究。
2城市发展与城市交通的关系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和先决条件,是现代社会的生存基础和文明标志,是社会经济的基础设施和重要纽带。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
由此可见,交通运输对一地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所产生的重要作用。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交通的发展,交通是连接城市各枢纽的重要纽带。
城市的发展也包括了城市交通的发展,城市交通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因此,城市的发展和城市交通的发展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2.1交通的发展对城市发展的作用2.1.1对城市区位产生的影响交通是城市产生的因素之一。
在城市的产生以及发展过程中,交通因素对城市的区位选择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城市是人流,信息流,物流交汇流通的场所,自产生之初便要求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如现代城市划分中有根据城市区位划分出的临空型城市,临港型城市以及临水型城市等,还有些城市是在铁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石家庄,株洲等,这些城市在发展之初都名不见经传,但随着铁路枢纽在此交汇,逐渐依托发展起来,因此被戏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
上海市的产生也是因为其具有便捷的水上交通,其最初只不过是一个小渔村而已。
2.1.2对城市规模产生的影响城市规模是随着城市交通的扩展而不断扩大的。
城市规模扩大具有三个表现:城市用地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增加。
而城市用地的扩大实际上表现为城市郊区的不断城市化过程。
这需要城市对外辐射的增强,而交通则成为城市辐射扩展的纽带。
随着交通的拓展,城市沿着交通线不断扩张,不断蚕食着郊区的土地,改变着郊区的土地利用方式。
例如北京和上海的环路建设,北京目前建设了从一环到6环的环城公路,这个过程就是北京城市规模不断向外扩展的过程。
而上海也不遑多让,内环、中环、外环、郊环线的建设使上海市从浦西拓展到浦东,老城区不断拓展到新城区,交通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小城市成为上海这一国际大都市的卫星城。
2.2城市发展对城市交通的影响2.2.1城市布局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城市是经济活动场所,不同的经济活动对城市用地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而城市本身各部分也具有不同的自然状况,经济基础状况等,因此,要因地制宜地布局各种经济活动场所。
各种经济活动对城市交通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如仓储中心要求有便捷的对外交通,如果交通布置不当,则很可能引起交通拥堵。
城市在对外扩张布局中也对城市交通产生了影响。
这主要表现在城市的发展方向上。
如上海在未开发浦东之前,其开发重心在浦西,交通布局也主要在浦西,后来大力开发浦东新区,则交通布局重心集中到了浦东,并且注意加强浦西与浦东之间的交通建设。
2.2.2城市人口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城市是人口集聚的场所。
城市人口的出生率高于死亡率以及外来人口的大量迁入,使得城市人口不断增加,这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巨大压力。
城市人口也分为不同的阶层,具有不同的文化教育水平,不同的年龄,不同性别、职业等,他们对城市交通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这导致了交通方式的多样化。
同时,城市各区域的人口密度也各不相同,这对城市交通的建设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如上海陆家嘴金融中心,人口主要为文化水平较高、收入较高的白领,且人口的流动性大,很多在此工作的并不住在这里,因此,其要求有便捷的交通以满足上下班的需要。
3上海市交通发展状况与存在的问题3.1上海市交通发展状况上海简称“沪”,别称“申”,地处中国漫长海岸线的最正中,世界第三大河、亚洲第一大河——长江的入海口以及亚太城市群的地理中心。
上海全市面积为6340平方公里;截止2010年,上海城镇人口占总人口89.3%,城镇化水平居全国首位;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631人,是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它的常住人口2302万,其中户籍人口1412万,是中国第一大城市,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1]。
3.1.1城市交通拓展与城市范围扩大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市,其城市交通也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不断扩展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上海的城市交通支持者近1300万人口、约200万流动人口和700多个工作岗位所产生的每天约2000万人次上下班出行和各种生活出行,支持着全年2000多亿社会总产值的生产和流通。
它们每年产生近2亿吨的货物吞吐和约2.4亿吨的市内货物运输,支持这些活动的是全市23万辆机动车、600多万辆自行车和6000多辆公共汽(电)车[2]。
而从20世纪90年代起,上海市开始轨道交通、高架道路、高速路和越江隧道等项目的建设并相继完成。
随着道路的扩展,全市建成区的面积也逐步扩大,从浦西扩大到浦东、从中心区(内环线内)拓展到外围区(内外环线之间),并且部分地区(如闵行、宝山)已经超过了外环线的范围。
3.1.2机动车数量快速增长与公共交通的发展上海市自1990年起,机动车数量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其总量一直保持在年均5万-6万辆的增长速度。
到2000年底,全市机动车拥有量已经达到70多万辆,比1990年增长了2.5倍。
而在机动车数量的增长中,私家车成为增长的主力。
2004年全市机动车总量202万辆,汽车拥有量为84.2万辆,其中小客车60.9万辆,年均增长7.9万辆。
而公共交通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形成了轨道交通客运走廊。
2005年底,上海已有5条轨道交通线路投入运营,总里程120公里;公共汽车1.8万辆,出租车4.89万辆。
全市日均公共交通客运量1200万乘次,与1995年相比增长了17%。
这导致了交通量的大量增长。
3.2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从上面可以看出,随着上海市的发展,上海市的城市交通也在发展。
但总体来说,城市交通的发展仍然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速度。
这导致了其出现了以下一系列的城市交通问题,值得关注的是,这些问题在我国的大城市以及特大城市中普遍存在着。
3.2.1交通堵塞问题所谓交通堵塞是指实际交通流量超过道路的通行能力时,超过部分的交通流量滞留在道路上,造成车辆停滞或缓慢行驶的现象[3]。
交通堵塞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汽车使用率增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对交通的要求在增加。
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导致了私家车的大量增加。
汽车数量的增长不断压缩着城市空间,导致城市道路无法负荷如此大的车流量,从而导致了交通堵塞问题的出现。
由上海市全市道路网容量与交通量(见表1)可以看出,这是城市道路网容量无法满足城市交通量造成的;○2在上下班高峰时期,城市交通堵塞问题尤为严重。
相关数据显示,上海市在交通拥堵时时速只有每小时约12-16公里,这在北京,天津等大城市也普遍出现;○3城市道路规划混乱。
一些城市道路由于没有统筹规划,导致道路宽窄不一。
城市交通中平面道路交叉(即十字路口)处过多也经常导致交通堵塞,因为交通号志会暂时阻断车流行进,若车流量过大,就会产生回堵现象。
铁路平交道也会造成回堵,因此行经城市的铁路,其附近的道路经常堵塞。
城市老城区道路更新缓慢,规划迟滞,路况较差,适应不了城市发展的需要。
○4驾驶员交通意识淡薄,随意超车,无序驾驶也会导致交通堵塞问题的出现。
中心城=中心区+外围区。
数据来源: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交通模型3.2.2交通事故问题交通事故存在于每一个城市。
汽车工业的发展,使得交通事故的发生越来越频繁,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尤其是在大城市,交通量大导致了交通事故发生较多。
下面是上海市1999年-2004年的交通事故情况表:表2 上海市1999-2004年交通事故情况表(见下页)由此可见,从1999年到2004年间,交通事故的发生都保持在较高的频率,并且略有上升。
2004年与1999年相比,死亡人数,受伤人数以及经济损失都远远高于后者。
由此可见,交通事故问题已经成为了城市交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3.3.3交通污染问题自汽车工业发展以来,交通污染就一直存在。
由于机动车燃烧化石燃料,排放尾气,造成环境污染。
大城市机动车数量庞大,排放的尾气量大,对城市环境的污染也较严重。
交通污染的污染物主要为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以及悬浮颗粒物等。
复旦大学环境系教授庄国顺课题组的论文《上海细颗粒物PM2.5和总悬浮颗粒物TSP的离子化学,季节变化和来源》揭示了机动车尾气和中长途传输的沙尘和生物质燃烧是我国沿海大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上海作为沿海城市自然也不能幸免,庄的论文指出,上海颗粒物中的硝酸盐对硫酸盐的比值在全国所有城市中最高,这说明了交通污染愈来愈成为上海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究其主要原因有三( 张承友, 1997) : 一是国产车设计水平低, 与发达国家相差20 年。
例如, 国产车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排放量比美国生产的高10~20 倍; 二是交通拥塞、汽车停停开开, 增加了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 三是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低、监管缺乏效力、车辆报废制度不完善[4]。
4城市交通问题解决措施城市交通问题是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也应当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解决。
这就需要协调城市发展与城市交通发展的关系,寻求城市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平衡点。
20世纪70年代,著名城市规划大师杰·迈克尔·汤姆逊就提出“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可达性有着复杂的内在联系,两者互相影响。
不仅如此,两者之间还受地理条件、历史发展、规划管理等因素影响。
大城市的交通问题必须在这些不同因素之间取得一个稳定的、相对平衡的基础上来解决”[5]。
为了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促进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应采取以下措施:4.1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大城市应当积极推进公共交通体系的建设,推行公交优先策略。
改善公交客运体系,提高服务水平,加强技术创新,推进公交体系现代化,快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