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伯拉罕(Abraham K,1877~1925)

琼斯(Jones E,1879~1958)

克莱因 费尔贝恩

二、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的代表人物
(一)克莱因(Melanie Klein,1882~1960 )

出生于维也纳,1900年前后在维也纳大学 学习艺术与历史。 1914年,第一次接触弗洛伊德的著作,便 对精神分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1917年,开始接受费伦茨的分析治疗。 1922年,加入柏林精神分析学会。 1925年,赴伦敦讲学,并移居伦敦,在英 国精神分析学会一直工作到1960年去世。 主要著作《儿童精神分析》于1932年出版 ,其他著作还有:《精神分析的进展》( 1952)、《精神分析的新方向》(1955)、 《感恩与嫉妒》(1957)、《儿童分析记 事》(1961)等。
(三)克恩伯格(Otto Kernberg,1928- )
出生于奥地利。 1947年,开始学习医学和精神病学,深 受克莱因理论的影响。 1961至1973年,在堪萨斯州的托皮卡精 神分析研究所工作。 1973年,担任纽约国家精神分析研究所 综合诊所主任,同时兼任哥伦比亚大学 精神病学系主任及培训分析师。 1976年,被任命为康奈尔大学医院的分 部院长至今。
第十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
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概述 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的主要理论
第三节 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的简要评价
第一节
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概述
一、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的产生
(一)弗洛伊德的客体关系思想 最早提出了“客体”(object)概念 通过驱力的释放来理解客体及客体关系




人类的客体开始于母亲 母婴之间的二元关系 要求母亲本身也要拥有一个健康、完整的自我
(四)心理治疗观
精神分析治疗的首要目标是通过减少原始自我 的三元分裂,达到人格的整合。 要消除症状,改变旧有的关系模式,还必须打 破构成病人内部世界的封闭系统,使其能够受 到外部现实的影响。 对古典精神分析的治疗技术与观念进行了扬弃 抛弃了躺椅技术;以病人的利益为中心 病人与分析师之间的关系也是治疗极为重要的 方面
二、纯粹性客体关系理论(费尔贝恩)
(一)客体关系 理论基础

力比多主要不是寻求快乐,而是寻求客体。

将现实原则看作决定行为的首要和基本原则 客体关系

个体与所需要的父母之间失败的人际关系 令人拒绝的客体-令人兴奋的客体 反力比多自我-令人拒绝的客体相 力比多自我-令人兴奋的客体相 中心自我-理想客体。
客体关系的发展
第一阶段(婴儿出生后的第1个月):婴儿处于混沌状态 第二阶段(2~6、8个月):“好”的意象和“坏”的意 象彼此分隔开来 第三阶段(6、8~18、36月):自体和客体意象的分化 第四阶段(3~6岁):儿童具有一个完整的、比较现实 的母亲表象,实现了客体恒常性 第五阶段(儿童后期):超我整合已经完成,超我和自 我间的对立或冲突减弱
(二)人格结构观——自我是人格的核心
自我是人格的核心或动力中心,是先天的 自我具有天生的结构完整性


动力性的自我结构或动力自我 中心自我 力比多自我 反力比多自我

自我的动力性多重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构(内心状态)


(三)人格发展观
人格发展的实质就是自我的客体关系的发展 人格发展的首要因素是母婴关系

三、整合性客体关系理论(克恩伯格)
(一)客体关系及其发展 客体:个体内部关于一个人(通常是个体生命早 期重要的人物,如母亲)的、有情感投注的心 理意象(mental image)。 客体关系:对人际关系进行内化的产物。

客体关系单位 客体意象:客体意象是个体知觉、加工和内化早 期人际关系经验的产物 自体意象:个体知觉、加工和内化他过去的各种 自体概念的产物 联结两者的情感:正、负
2.抑郁样心态 含义:对所丧失的幻想和事实感到悲哀,或是 因为对所爱的人有攻击性而感到负疚或悔恨。从 第5或第6个月开始,直到1岁左右。 特点:开始把母亲知觉为一个独立的整体客体, 此时的客体关系是与整体客体的关系,占优势的 机制是整合、矛盾、抑郁性焦虑和负疚感。
(三)游戏治疗
1.解释与移情分析 解释:解除潜意识的焦虑;推动游戏顺利进行。 移情分析 2.游戏治疗的环境设置 环境设置应保持时间和空间的稳定性 玩具应具有安全性和个人使用性 玩具与环境和病人的适宜性


1999年,担任国际精神分析学会主席。 主要著作:《客体关系理论和临床精神分析》 (1976)、《内部世界和外部现实:实用性的客 体关系理论》(1980)、《严重人格障碍》( 1984)、《精神分析理论、技术及其应用的当代 争论》(2004)等。
第二节
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的主要理论
一、过渡性客体关系理论(克莱因) (一)客体和客体关系

(二)客体关系、情感和驱力的整合


婴儿与母亲相互作用中所体验到的强烈情感可以浓缩转 换成两个基本的动力系统,一个是以爱欲情感为特征的 力比多驱力,另一个是以恨为特征的攻击性驱力。力比 多驱力和攻击性驱力并不是由单纯的情感累积而形成的 ,还通过与重要客体建立各种关系而形成的。 客体关系、情感及驱力三者之中的每一种成分,都是以 包含其他两种成分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三者几乎是三位 一体的,每种成分都包括了心理和生理、意识和潜意识 、先天和养育等多个维度。


客体:不仅是本能驱力的客体,而且还是相对于婴儿自 身的客体,是婴儿心灵中具有可依赖性、爱、贪婪、仇 恨和嫉妒等心理特征的人格。 客体关系: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联系的方式,或者说每 一个“我”与外在于他的“非我”之间的联系。 部分客体关系 整体客体关系
(二)心理发展观——偏执--分裂样心态和抑郁样心态
(二)费尔贝恩(William Ronald Dodds Fairbairn, 1889~1964)


出生在苏格兰 1907年,进入爱丁堡大学哲学系学习。 1919年1月,他开始为做一名精神分析 师而接受为期四年的医学训练,并阅读 了弗洛伊德和荣格的著作。 1925年秋,他在自己的私人诊室里开始 了精神分析的治疗。 主要著作:《人格的精神分析研究》( 1952)。
1.偏执-分裂样心态

含义:把人看成全好或全坏的心态,这一心态大约存在 于从出生到3、4个月左右。 来自母亲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母亲的乳房就被分裂 为“好”与“坏”两种客体。 自我也被分裂为“好我”与“坏我”。 分裂是这一时期重要的防御机制。 特点:婴儿还没有“人”的意识,他的客体关系是与部 分客体的关系,占优势的机制是分裂过程和偏执焦虑。
(三)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治疗


边缘性人格障碍理论:边缘性病人有一个虚弱的自我, 虚弱的自我有三个核心特性,即现实检验有缺陷、有使 用原始防御机制的倾向、身份感紊乱。 移情焦点治疗 基本假设:个体早年形成的歪曲的客体关系在治疗情 境中会以移情的形式出现在患者与治疗师的关系中, 通过对这些歪曲的客体关系进行持续地解释,病人的 歪曲的原始客体关系就可以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主要手段:移情分析。
一、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的贡献
促使精神分析运动由驱力模式向关系模式发展。 促进了精神分析运动由传统精神分析向儿童精神 分析的发展。 推进了心理治疗理论与技术的新发展。

二、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的局限

概念不够确切,容易使人误解。

理论建构的推测成分较大,缺少系统的观察证据。

治疗师必须主动积极地介入治疗 ①探究并指出病人对治疗师的负移情,这种负移情 阻碍了与治疗师建立工作关系; ②面质病人的那些削弱自我并降低现实检验的病态 防御机制; ③处理治疗情境,防止病人将移情感受见诸行动。
第三节 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的简要评价
一、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的贡献 二、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的局限
(二)由驱力模式向关系模式的转变

费伦茨(Ferenczi S, 1873~1933)

第一个强调了分析师的人格和行为极大地影响病人 与分析师的关系,并进而影响治疗 提出一种积极疗法或母爱式的治疗技术 对前生殖欲发展阶段的研究 直接提出了某些客体关系的观点,而且直接推动了 客体关系学派的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