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 诗经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硕 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 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 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 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 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 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 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 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 谁之永号?
(5)战争徭役诗
战争诗:有些诗表达了自豪乐观 的情绪;有些诗表达了同仇敌忾的决 心;更多的是表现对战争的厌倦和对 和平的向往,充满忧伤的情绪。 徭役诗:不仅写徭役的承担者征 夫士卒的痛苦,还有以徭役为背景, 写夫妻离散的思妇哀歌。
8、《诗经》的艺术成就
(1)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大致表现为: 一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深刻性,如《豳风·七月》; 二是讽刺丑恶现象的尖锐性,如《鄘风·相鼠》、《魏风·硕鼠》; 三是模写人、事、物的形象性,如《大雅·生民》、《卫风·氓》。
(2)赋、比、兴的 表现手法
赋、比、兴的运用,既 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 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 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宋代朱熹在《诗集传》 中说: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 所咏之词也”;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 之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 也”。
(3)丰富多彩的语言形 式
甲、四言为主的句式。 乙、丰富多彩的词汇。 丙、恰切多样的修辞格。 丁、灵活多变的押韵形式。 戊、重章叠句的复沓方式。
(4)意象与抒情
意象:借助客观物象表现主 观情意创造出来的形象,称之 为意象。 《诗经》中的意象创造多 为触景生情、感物兴怀。 抒情:《诗经》是抒情的艺 术。 抒情的方式多种多样,有: 以景引兴、借景抒情;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呼天抢地,以达情意; 隐约曲折,婉转含蓄; 纯真自然、直率激切。
6、《诗经》的流传与研究
《诗经》虽经历了秦始皇“焚书坑 儒”之劫,但以其口耳相传、易于记诵 的特点,得以保存,在汉代流传甚广, 出现了今文的鲁、齐、韩三家诗。三家 诗在西汉被立为博士,成为官学。 鲁诗出自鲁人申培;齐诗出自齐人 辕固;韩诗出自燕人韩婴,三家诗兴盛 一时。 鲁人毛亨和毛苌的古文“毛诗”晚 出,在民间广泛流传,最终压倒了三家 诗,盛行于世。后来三家诗先后亡佚, 今本《经诗》,就是“毛诗”。 有关《诗经》的研究,代不乏人, 著作很多。
少数民族祭祀舞蹈
(2)农事诗
《诗经》时代,农业生 产已占有重要地位。 《诗经》中的作品,不 仅在道德观念和审美情 趣上打上了农业文明的 烙印,而且产生了一些 直接描写农业生产生活 和相关政治、宗教活动 的农事诗。
(3)燕飨诗
《诗经》中以君臣、亲朋 欢聚宴享为主要内容的燕飨诗, 表现了周代礼乐文化的一些侧 面。 《周礼》把礼分为五类: “吉礼”,用于祭祀;“凶 礼”,用于丧葬;“军礼”, 用于军事;“宾礼”,用于朝 聘会盟;“嘉礼”用于婚嫁、 笄冠、飨燕、立储、宾射等等。 《诗经》中的燕飨诗,根据 反映礼仪Baidu Nhomakorabea容的不同,又分为: 飨礼诗、燕礼诗、乡饮酒礼诗 三种。
5、诗作的来源与编集
《诗经》的编集,在先秦古籍中无明确记载。历史上有 广泛影响的“献诗”、“采诗”、“删诗”之说,透露了 《诗经》作品的来源和编定的一些消息。 采诗说,班固、刘歆最早提出; 删诗说,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出; 献诗说,今人陆侃如,否定以上两说,据《国语》等书 的记载而提出。郭沫若认为周王朝太师和乐工,在采来、献 来的诗作中,整理编选而成。
二、作品解读
•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宾主宴饮 之乐,主人宴客,嘉宾满堂。 而企图表达的思想是:主人 向宾客请教大道——“示我周 行”,宾客则报主人以忠 告——“视民不恌”,意为 “应心胸豁达,善待子民”, 以此形成威望,而令天下君 子学习仿效——“君子是则是 效”。主人感激,娱之以乐, 享之以酒,——“鼓瑟鼓琴, 和乐且湛”,“我有旨酒, 嘉宾式燕以敖”、“我有旨 酒,以燕乐嘉宾之心”,并
二、作品解读(翻译)
• 1、鹿儿呼伴呦呦叫,同在野地吃艾 蒿。我有满座好客人,鼓瑟吹笙来相 邀。席间吹笙又鼓簧,献上礼品满竹 筐。客人忠心爱护我,为我指明大方 向。 2、鹿儿呼伴呦呦叫,同在野地 吃青蒿。我有满座好客人,品德优秀 名声高。教民宽厚别轻薄,君子学习 又仿效。我有佳肴和美酒,贵客欢饮 共逍遥。
第一节
诗经· 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选自《诗经·小雅》
一、背景知识:《诗经》概述
1、《诗经》的名称
原称作《诗》、《诗三百》、 《三百篇》。《庄子》中最早称为 经“丘治诗、书、礼、乐、易、春 秋六经”,但未将其联为一体成为 书名。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的策略,设五经博 士,方将此称为《诗经》,《史 记·儒林列传》:“申公独以《诗 经》为训以教。”
2、《诗经》的体制
《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共305篇。 风160篇,分十五国风; 雅105篇,分大雅(31)、小雅(74)二雅; 颂40篇,又分周颂(31)、鲁颂(4)、商颂(5)三颂。
风,即音乐曲调;十五国风, 即各地区的乐调。 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 王畿的乐调。 颂,宗庙祭祀之乐。
3、《诗经》中的诗作
(6)婚姻爱情诗
反映婚姻爱情生活的诗作, 在《诗经》中占有很大比重, 既有反映男女相慕相恋、相思 相爱的情歌,也有反映婚嫁场 面、家庭生活等的婚姻家庭诗, 还有表现不幸婚姻给妇女带来 痛苦的弃妇诗。这些作品主要 集中在“国风”之中,是《诗 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 精彩动人的篇章。
情歌:《诗经》中的情 诗,广泛反映了那个时代男 女爱情生活的幸福欢乐和挫 折痛苦,充满坦诚、真挚的 情感。 婚姻家庭诗:《诗经》 中反映结婚和夫妻家庭生活 的诗,虽不如情诗丰富,但 也很有特色。 弃妇诗:在男女不平等 的夫权社会,婚姻的幸福对 妇女来说,常常只是一个美 好的愿望而已。《诗经》有 很多表现婚姻不幸的哀歌。
者
《诗经》中的诗作者,有的 有主名,有的无主名,有的有 争议。大体分两类,十五国风 和小雅的一部分是下层民众, 颂和大雅多出贵族文人之手。
4、产生的地域和时代
地域大体包括今天的陕西、 山西、山东、河南、河北、湖 北等。 诗作产生的时代,大约公元 前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六世纪, 即西周初年(一云商代末年)至 春秋中叶,约500年间。
7、《诗经》的内容与分类
可以说《诗经》是一轴巨幅 画卷,当时的政治、经济、军 事、文化以及世态人情、民俗 风习等等,都有形象的表现。
(1)祭祖诗
我国古代祭祀活动十分 盛行,不少民族都产生了 赞颂神灵、祖先的祭歌。 保存在大雅和“三颂”中 的祭祀诗,大多是以祭祀、 歌颂祖先为主,有的叙述 部族发生、发展的历史, 有的赞颂先公先王的德业, 总之是歌功颂德的作品。 但这些作品,有着一定的 历史认识价值和文学审美 价值。
(4)怨刺诗
怨刺诗主要保存在“二雅”和国风中,也称变风变雅。 大雅中的怨刺诗,大多出自身份和社会地位较高的作者,深怀对社会现 实和周王朝命运的忧虑,以诗向统治者进言,以期起到规谏箴戒的作用。 小雅中怨刺诗的作者,在等级社会中处于较低的甚或受压抑的地位。因 此,小雅中的怨刺诗,不仅指斥 政治的黑暗,悲悼周王朝国运已 尽,忧国哀民,而且感叹自身遭 遇。 国风中也有一些与“二雅” 性质相同的作品,但与“二雅” 中哀怨悲愤的情感不同,是辛辣 犀利地对统治者加以揭露和嘲讽。
思考与练习
1.分析这首诗的文化内涵。 2.分析这首诗的写作特点。 3.为什么说《诗经》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 文学的优秀传统,是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 创作方法的一个源头?
三、作品分析
• 诗人虽写宴饮,重点却非在描绘吃喝,诗人企图借宴饮这一特殊 场合,彰明朋友间应以正直大道互砺、应以高尚德行共勉的主题。 而宴会上的琴瑟合鸣,营造出一种热烈和睦的气氛,烘托出主宾 皆是高尚文雅之人。因此可以这样认为:这也是一首歌颂人伦的 诗;比起《关雎》歌颂男女两性情谊,《鹿鸣》歌颂的人伦关系 范围更广、意义更深远些。而借助饮食酒宴来宣传思想、深化友 谊这一中国饮食文化特色,在这首距今三千年左右的诗中也得以 表现。 • 写法上,《鹿鸣》同样体现着《诗经》基本表现手法的综合运 用。三章均以“兴”的手法开头,“食野之萍”、“食野之蒿”、 “食野之芩”之呦呦鸣鹿,引出酒食丰美、鼓瑟鼓琴的宴饮盛会。 同时,“食野之萍”、“食野之蒿”、“食野之芩”各句,又借 喻宴饮嘉宾物质上的丰盛、精神上的愉悦,是一种巧妙的“比”。 全篇铺写宴宾时融洽热烈场面,则为“赋”法。
3、鹿儿呼伴呦呦叫,同在野地 吃野蒿。我有满座好客人,鼓瑟弹琴 来相招。席间鼓瑟又弹琴,宾主和乐 兴更高。我有美酒敬一杯,贵客欢饮 乐陶陶。
二、作品解读
• 宴饮是一种仪式。纯粹满 足生理需求的吃喝已不十 分重要,而十分突出的是 吃喝这种特定形式所表达 的意义。换句话说,在宴 饮之中,精神性的内客压 倒了生理性的内容。宴欢 这种仪式最能典型地说明 我们生存中两种生存层面 的结合:生物性层面和精 神性层面的结合。
9、《诗经》的地位和影响
1、《诗经》奠定了中国诗 歌艺术创作的优良的民族文化 传统。 2、《诗经》确立了中国诗 歌创作和批评的艺术原则。 3、《诗经》打下了中国诗 歌语言形式的基础。 《颂》、《雅》中的思想糟 粕及其呆板的形式对后世文学 也产生过不良影响。
二、作品解读
• 《鹿鸣》是古人在宴会上所 唱的歌。朱熹《诗集传》云: “此燕(宴)飨宾客之诗也。” 又云“岂本为燕(宴)群臣嘉宾 而作,其后乃推而用之乡人 也与?”也就是说此诗原是君 王宴请群臣时所唱,后来逐 渐推广到民间,在乡人的宴 会上也可唱。朱熹这一推测 该是符合事实的,直到东汉 末年曹操作《短歌行》,还 引用了此诗首章前四句,表 示了渴求贤才的愿望,说明 千余年后此诗还有一定的影
三、作品分析
• 诗分三章,每章八句,各章主旨依次为: • 首章写嘉宾来访,主宾友谊忠挚。诗的开头以“呦呦鹿鸣”起 兴,其中“呦呦”、“悠悠”同声,“鹿”、“禄”谐音,含福 禄长久之意。“食野之萍”,言食物广多。而请嘉宾到来却非为 酒食,“人之好我,示我周行”。第一章写主人敬宾如此。 • 次章第一句为押韵将“萍”换为“蒿”,句意无大变化,而更 强调嘉宾的人品高尚,所谓“德音孔昭”。而“视民不恌”,可 理解为这既是嘉宾的品行,又是嘉宾的忠告。于是主人更加要款 待嘉宾:“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可见这种款待也不仅仅 是只敬酒食。第二章既写主又写宾。 • 末章开头也是只在韵脚处换一字“芩”,描绘出一派主宾在音 乐声中情投意合、其乐融融的欢乐气氛,“鼓瑟鼓琴,和乐且 湛”。最后一句“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与第二章尾句 句式相似,以长句拖长音韵,延续乐趣。第三章仍然写主又写宾, 重在主宾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