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重难点的解决策略
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96074871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83.png)
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策略【摘要】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常见问题包括缺乏注意力和集中精力、技能水平参差不齐、情绪波动影响教学效果、教师方法不当导致学习效果欠佳、缺乏家长配合和支持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相应策略比如增加互动性、个性化指导、情绪管理技巧、多元教学方法、家庭作业和家长沟通等。
通过有效策略的实施,可以提高幼儿音乐教学的效果,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虽然多,但只要教师们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策略,便能有效解决,并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关键词:幼儿音乐教学活动、常见问题、解决策略、注意力、技能水平、情绪波动、教学效果、教师应用方法、家长配合、支持、教学效果。
1. 引言1.1 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策略在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了解并解决这些问题是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需要面对的任务之一。
在幼儿音乐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包括缺乏注意力和集中精力、技能水平参差不齐、情绪波动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应用方法不当导致学习效果欠佳、缺乏家长配合和支持等。
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将会对幼儿的音乐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策略来解决。
比如针对缺乏注意力和集中精力的问题,可以通过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对于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可以采取分层教学和个性化辅导的方式来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针对情绪波动影响教学效果的问题,可以通过情绪管理和心理疏导来帮助幼儿调节情绪;对于教师应用方法不当导致学习效果欠佳的问题,可以通过专业培训和不断学习来提升教学水平;针对缺乏家长配合和支持的问题,可以加强家校沟通和合作,让家长更加参与到幼儿音乐学习中来。
幼儿音乐教学中的问题虽然多,但只要教师们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策略,便能有效解决,并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和改进教学方法,我们相信可以为幼儿的音乐学习打开更加美好的未来。
音乐教学中重难点的解决策略
![音乐教学中重难点的解决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c216bf05e009581b6ad9eb44.png)
音乐教学中重难点的解决战略之五兆芳芳创作教学重点指教材中最主要的内容,在知识结构中起纽带作用的知识,他包含根本概念、根本理论、根本技巧等.教学重点是知识的关节点,在知识结构中起着纽带的作用.它具有根本性、纪律性、全局性,因而重点占教材知识总量的比例较大.所谓教学难点是指那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深奥、庞杂,学生学习比较困难的知识.另外,距学生生活比较远的内容.教学重点容易被确定,而教学难点不容易被发明.教师在教学中不该对重点与难点混合不清,教学难点有局限性、差别性、局部性的特点.确定了教学重难点后,教学设计中才不至于“喧宾夺主”.如安在课堂教学中突破重难点是我们教学中的关头.一、综合课教学中突破重难点的几种教学战略每节音乐课都有重、难点.一节音乐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与对重、难点的掌控和处理上.音乐课中的重、难点大体集中在节拍、节奏、音准、歌词处理歌曲表示等方面.只有这些问题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快的解决才干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1、直不雅形象视觉对比按照从理性到理性的认识进程,增强直不雅教学是帮忙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办法之一.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掌握的知识形象化.例如新华一校刘洋老师切分节奏的突破.刘彤《雪花》中的小脚丫设计.2、节奏模仿趣中掌握众所周知,节奏被称为音乐的“骨架”,没有了节奏,音乐这座大厦就会坍塌.在课堂教学中,歌曲中节奏重难点特别多.有时生硬的讲授底子不奏效我们不如打个样子.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深.像我们良多老师在外校上课,不了解情况还不让见学生,不知道这个班的学生节奏掌握怎么样?这是最好的办法.我去年在将军一校上了一节二年级歌曲《打花巴掌》……3、比方说明化难为简运用学生熟知的、形象的具体的事物来比方生疏的、抽象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来比方深奥的道理,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在教学进程中,有时一个巧妙的比方,可以很快帮忙学生理解一些难懂的概念、纪律和办法.例如《小船》中的结束句,旋律上行,打破了以往的纪律.象没唱完,三年级孩子是第一次遇到所以不是下来再上去,就是下来.和爸爸妈妈的爱结合起来怎么回事?无穷尽……又如一年级《咏鹅》中两个乐段旋律变更时,学生习惯于 B 乐段模仿 A 乐段,我们教孩子鹅低头在水里玩,在 B 时抬头啦.还有跳音记号比方成站不住啦!换气记号比方成鱼儿张开嘴巴换气啦……4、姿体语言手势效应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可以不必言语,而借助于脸色、手势之类的动作达到交换思想的目的,有时甚至会“无声胜有声”,这就是人类的无声语言──“体态语”的妙用.手势语具有丰厚的表达力,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把手势语用得简明、自然、准确.例如《唱脸谱》中结束中拖腔“喳”解决.让学生随着你手势(画旋律线)演唱,唱准之后再放下你的手.还有一字多音的解决;跨度大的旋律等;五年级混杂拍歌曲《阿喽喽》的演唱也需要我们给强弱拍的手势等等.5、回归自然走进生活一位哲人说过,“音乐是人类生活中永恒的主题,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音乐艺术几近无时不有、无时不在”. 音乐教学“生活化”,就是在音乐教学中,要让音乐教学的内容向社会延伸,让社会生活进入音乐课堂,让教学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气.例如《姐妹上场院》中秫秸、扬场等生活知识,农村孩子也许会懂,但城市孩子一定要讲,一定要解释,只有这样,唱时才干劲头十足,表示出热闹的劳动局面.还有节奏难点的解决最奏效.成语解决ⅹⅹⅹⅹ6、新旧联系知识迁移学生新知识的取得,必须是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如果学生对新知识课题缺乏需要的知识根本,就难以理解新知识.有些已学过的知识,由于时间太长,应用未几,一时学生不知运用,这也是正常的.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先回想旧知识,然后再导入新知识.例如学习拍号及强弱纪律,掌握了一个节拍可以迁移出要学习的拍号.7、频频对比分辩正误有些内容相近或相似,容易使人混合,使人误解.解决的办法是新旧联系,频频对比,从阐发比较中分辩正误.例如歌曲教学中类似节奏×·×与××的区别,先加快速度对比,掌握之后再提速练习最后掌握.;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对比等等.8、化整为零分离解决由于难度大造成的难点,要采纳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分离难点的办法来解决对难点较多、难度较大的难点,可设计若干台阶,让学生一个一个地爬上去,最后使难点得以解决.例如《打花巴掌》,包含了所有的节奏型××、×·×……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太难解决,我们无妨把它分离开来.新课前趣味性地接触所有的节奏型完成混合的问题,唱段里稳固节奏形××、×·×,唱段里进一步解决××××,这样一节课就能很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了.9、语文借鉴学科整合有些重难点与我们学科关系不大,游离与音乐性之外,但没能实时解决也会成为绊脚石,会影响我们整节课的教学效果.地域差别、学生条件的差别,难点也不尽相同.例如一年《过新年》不认识鞭炮、欢乐、锣鼓等几个词组学生不认识,教学中往往时会了旋律,但唱不出来.刘彤老师组内教研时下课了也唱的稀里胡涂…;还有讲音乐要素中的乐句和乐段可以结合语文课的知识进行阐发等等.三、欣赏课教学中突破难点的几种战略音乐欣赏是以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法及其它帮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勾当.在小学音乐课中欣赏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拥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美国音乐教育家默塞尔与格连在《学校音乐教学心理学》一书中指出:“音乐欣赏课可以说是音乐教育中,设法引起儿童对音乐的快乐喜爱,并使这种快乐喜爱更深、更有智慧的一种力量.”它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能力和音乐记忆力,又能够丰厚学生对音乐的联想力和想象力,还能增强学生对情感的体验能力及音乐直觉能力,从而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开阔音乐视野、丰厚情感世界.正如达尔克洛兹说的:“欣赏是艺术中最令人神往和欣慰的,我们可以在其中体验人类创造音乐的配合情感.”1、对比甄别表格介入比较是人们通常运用的一种认识事物的办法,有比较才干有辨别,才干认识事物的实质特征.对比法听是听的深入,也是音乐欣赏中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倾听中的对比有节拍、节奏、速度、力度、音色、气概、形式等方面的对比,可以在同一作品中进行对比,也可以对不合的作品进行对比.如欣赏《苗岭的早晨》难点是乐段的区分.我们无妨在课堂中要求学生听出乐曲有哪些变更,一一列举后揭示答案,所以这段乐曲由三个乐段组成.岭的早晨多媒体课件因其集图、文、声、像等突出的综合表示功效,体现了直不雅教学法的优点.借助多媒体手段帮助英语教学,不但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难为易,突破时空限制,并且刺激学生的各类感官,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的心理状态.同时,对学生主体性的阐扬、创新意识的培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着事半功倍之效.三年级的的欣赏《森林的故事》烂砍盗伐的音响配乐.3、会问善问精巧设问“问”就是在听前或听后,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给学生提一些复杂的带启发性的问题.当扮演破坏音乐意境时我们最好采纳精巧设问的战略,因为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例如《在钟表店里》是一位什么样的爷爷?乐曲是怎样告知你的?这是一位快乐的老爷爷,因为乐曲情绪欢畅……这是一位忙碌的老爷爷,因为乐曲速度是快的;这是一位了不起的老爷爷,因为乐器模仿了各类各样的钟表声,它们都被老爷爷修好了……让音乐和内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4、奇思妙想再现情境“想”就是学生在聆听音乐中,按照音乐展开联想和想象.由于音乐艺术不同于文学和美术,它由情而动,有感而发具有抽象性、多解性、模糊性等特点.在欣赏不合类型的音乐作品中,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成长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打枣》给了音乐之后,让学生想象爷爷的神态;孙女的脸色,创编他们之间的对话等等吸引学生去听音乐.再者在教学中调动多种感官介入,培养创造性操纵能力,当学生通过听觉、视觉及想象、联想,对所欣赏的作品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后,可让他们动手、动口、动脚,使欣赏进程提高到另一个高度.还有《百鸟朝凤》、《野蜂飘动》等;对情节性较强的音乐欣赏《龟兔赛跑》等.5、畅所欲言谈说感触感染“说”就是让学生说出聆听作品后的感触感染.音乐没有固定的答案,按照音乐欣赏的心理阐发理论,音乐欣赏的理性认识其实不是表示在欣赏者对乐曲作出某种抽象之结论上面,而是表示在把这种理性认识融注于对乐曲的音响感知、情感体验和联想想象之中,使得这些心理要素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达到更深更初级的阶段.6、引吭高歌颂出主旋音乐欣赏是以听为主的,但唱主题是欣赏作品的根本.因为音乐主题是作品的焦点,是乐思形成和成长的根本要素.一是听前唱主题.如欣赏《瑶族舞曲》,在听前可以先引导学生一起唱谱例,也就是每个乐段的主题,在学唱时,首先对每个主题音乐的节奏、特点、情绪等进行阐发,然后再进行学唱.教师要求学生边唱、边记、边对音乐进行初步的情感体验.待学生欣赏作品时,不但对主题的出现和变更很是敏感,并且对作品的分段也不感应困难.二是在听后唱主题.学生欣赏完音乐作品后,对这个音乐作品已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此时,再让学生学唱主题,可以让学生加深这个音乐的理解.如欣赏《唱脸谱》,可以先让学生欣赏,了解了乐曲的内容、气概后,对这首歌曲已经很熟,此时再安插学生唱这首歌便会声情并茂了.总之,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从来没有固定的模式.一节课中我们会遇到良多重难点,战略得当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多的的时候需要将它们协调起来,采取最得当的办法,化难为易,让重难点地解决成为课堂的一大亮点.相信列位老师会做的比我好.。
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d872bcf9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e7.png)
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策略1. 注意力不集中:幼儿年龄较小,注意力较难稳定,容易分散。
解决策略可以采取以下几点:选取富有趣味性的音乐教具和教材,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提供丰富多样的音乐活动,使幼儿能够在多种活动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设置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幼儿感到放松和愉快。
2. 学习兴趣不高:有些幼儿对音乐教学活动没有兴趣,不愿意参与。
解决策略可以采取以下几点: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根据他们的喜好选择相应的音乐活动;提供鼓励和奖励机制,让幼儿感到参与音乐活动的价值;将学习与游戏相结合,增加趣味性。
3. 自控力不足:幼儿常常难以自我控制情绪和行为,容易冲动和过度活跃。
解决策略可以采取以下几点:设置合理的活动安排,将高能耗的活动与低能耗的活动交替进行,让幼儿在高能耗后能够适当放松;提供动手动脑的活动,让幼儿有更多参与的机会,通过参与来释放能量;建立规则和纪律,让幼儿明确行为准则,并适时给予奖励和惩罚。
4. 学习效果不佳:有时候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解决策略可以采取以下几点:针对幼儿的个别差异,根据他们的学习水平和兴趣特点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个别辅导和反馈,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和不足,鼓励他们不断进步;提供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不仅注重成果的评价,还注重幼儿的过程和参与。
5. 教学资源不足:有时候幼儿音乐教学活动的场所、教具等资源有限,影响教学效果。
解决策略可以采取以下几点: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尽可能发挥教具的功能;寻找新的教学资源,积极与家长、社区等合作,争取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注重创造性思维,通过巧妙设计能够在有限资源中实现多样化的教学效果。
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常见的问题能够找到相应的解决策略,关键在于了解幼儿的特点和需求,并与实际情况相结合,针对性地提供解决办法,努力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音乐教研中的重难点(3篇)
![音乐教研中的重难点(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a549141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b8.png)
第1篇一、引言音乐教研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音乐教研工作也在不断改革和发展。
然而,在音乐教研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重难点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将针对音乐教研中的重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二、音乐教研中的重难点1. 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音乐素养是指个体在音乐领域所具备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审美能力。
在音乐教研中,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是重中之重。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以下难点:(1)学生音乐基础薄弱:由于我国地域广阔,教育资源分布不均,部分学生音乐基础薄弱,导致音乐素养难以提高。
(2)音乐教育师资力量不足:音乐教师数量不足,且部分教师音乐素养不高,难以满足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需求。
(3)教学手段单一: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度低,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音乐教学内容的创新音乐教学内容是音乐教研的核心。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以下难点:(1)教学内容陈旧:部分音乐教学内容过于陈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音乐教学内容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导致学生难以产生共鸣。
(3)教学内容与时代脱节:音乐教学内容未能紧跟时代发展,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3. 音乐教学方法改革音乐教学方法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关键。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以下难点:(1)教学方法单一: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讲授法,缺乏创新。
(2)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教学评价体系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的实际能力。
(3)教学资源匮乏:音乐教学资源不足,难以满足教学需求。
4. 音乐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音乐教育评价体系是衡量音乐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以下难点:(1)评价体系不科学:部分评价体系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的实际能力。
(2)评价方式单一:评价方式过于依赖考试成绩,难以全面评估学生的音乐素养。
(3)评价结果反馈不及时:评价结果反馈不及时,难以指导教师改进教学。
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常见难题及应对策略
![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常见难题及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e2dfa275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67.png)
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常见难题及应对策略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形式,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小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常常会面临一些难题。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常见难题,并提供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困难小学生在学习音乐理论知识时,往往会遇到困难。
他们可能对音符的读法、音程的概念、节拍的掌握等感到困惑。
这可能是因为音乐理论知识相对抽象,与他们平时的学习内容有较大差异所致。
针对这一难题,教育家可以尝试以下策略:首先,注重理论知识的启蒙教育,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或游戏,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
其次,定期进行知识的复习和归纳总结,巩固学生的理论基础。
最后,鼓励学生多听音乐、多唱歌,通过实践中感受和掌握音乐知识。
二、音乐演奏技巧的培养问题小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演奏技巧的困难。
无论是打击乐、钢琴、吉他还是其他乐器,需要掌握特定的演奏技巧。
对于初学者来说,技巧的培养是一个需要时间和耐心的过程。
针对这一难题,教育家可以采取以下策略:首先,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坚持日常练习,逐渐提高演奏技巧。
同时,适度分解乐曲,针对性地练习难点,逐步攻克技术难题。
此外,引导学生参加集体乐团或合唱团,与他人合作演奏,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音乐表达能力的培养挑战音乐不仅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小学生在表达音乐时,往往会面临情感表达不准确、不自信等问题。
他们可能不知道如何将内心的情感融入到音乐中,缺乏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针对这一难题,教育家可以尝试以下策略:首先,通过欣赏经典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倾听、体验音乐带来的情感冲击。
其次,鼓励学生通过写作或绘画等形式,表达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最后,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或演出,给予他们展示能力的舞台,增强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四、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难题音乐欣赏是培养孩子对音乐感知和审美能力的重要环节。
然而,小学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理解难度、鉴赏能力不足等问题。
七年级音乐教研重难点(3篇)
![七年级音乐教研重难点(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83ec7ca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91.png)
一、引言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音乐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七年级音乐教研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关键环节,肩负着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激发学生创造力的重任。
本文将从七个方面分析七年级音乐教研的重难点,以期为音乐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七年级音乐教研重难点分析1. 学生音乐基础薄弱七年级学生刚刚步入初中,他们的音乐基础相对薄弱,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
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重难点:(1)了解学生的音乐基础,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2)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使全体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得到提升。
2. 音乐教学资源不足七年级音乐教学资源相对有限,如教学设备、教材、音乐资料等。
这给音乐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影响教学效果。
重难点:(1)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2)积极开拓校外资源,丰富教学内容;(3)创新教学方法,提高音乐教学效果。
3. 音乐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当前七年级音乐教学评价体系尚不完善,评价方式单一,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进步。
(1)建立科学合理的音乐教学评价体系;(2)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成长;(3)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全面评价学生的音乐素养。
4. 音乐教师专业素养不足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到音乐教学质量。
部分音乐教师缺乏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重难点:(1)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强音乐教师培训;(2)鼓励音乐教师参加各类音乐比赛和交流活动,提升教学水平;(3)加强音乐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5. 音乐教学与生活实际脱节音乐教学与生活实际脱节,学生难以将所学音乐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降低了音乐学习的实用价值。
重难点:(1)结合生活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音乐现象,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3)培养学生音乐创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895c3388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d3.png)
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策略【摘要】幼儿音乐教学活动在幼儿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一些常见问题。
其中包括教师缺乏音乐专业知识、教材选择不当、课堂管理不到位、缺乏互动性以及家长参与不足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精心选择适合幼儿的教材、改进课堂管理方式、增加互动性教学活动以及积极引导家长参与等策略来解决。
通过提出解决方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升。
针对常见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策略是提升幼儿音乐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学、常见问题、解决策略、教育专业知识、教材选择、课堂管理、互动性、家长参与、总结1. 引言1.1 介绍幼儿音乐教学活动的重要性幼儿音乐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启发幼儿的音乐天赋,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音乐表现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幼儿可以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信心。
音乐教学活动还可以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音乐观念,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热情,使他们在音乐学习中愉快地成长。
音乐教学活动还有助于促进幼儿的语言和社交能力的发展,通过唱歌、跳舞和演奏乐器等活动,幼儿可以增强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社交技能。
音乐教学活动还可以帮助幼儿发展自己的节奏感和听觉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专注力和记忆力,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音乐教学活动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引导幼儿参与音乐教学活动,可以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1.2 探讨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常见的问题在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常见的问题主要包括教师缺乏音乐教育专业知识、教材选择不当、课堂管理不到位、欠缺互动性、家长参与不足等方面。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幼儿音乐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需要及时解决。
音乐教学中解决重难点的策略
![音乐教学中解决重难点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bab5a5da81c758f5f61f6795.png)
音乐教学中重难点的解决策略歌曲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歌曲教学中的难点,一般是指学生较难掌握和表达的某些乐句,甚至是某个节奏、某个音、某个字,它只是歌曲中的某一个片段。
在歌曲教学中,教师需要围绕歌曲的重点,关注歌曲中的难点,进行层层深入的教学。
笔者在音乐课堂上对如何有效解决难点问题,实现有效教学作了一些尝试。
一、通过肢体语言解决旋律难点肢体语言就是运用四肢和躯干的协调合作来代替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在歌曲教学中,教师要恰到好处地运用肢体语言,引导学生通过组织、美化、节律化的简单动作表现音乐优美的旋律和鲜明的节奏,体会音乐跌宕的情绪,从中获得清晰的形象,最重要的是对解决歌曲中的难点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如人音版第六册歌曲《花喜鹊和小乌鸦》中有一句乐句:“他.能说成|一朵|花0 啊哈|哈―|”。
这一乐句前后都是一字一音,中间部分是一字多音,有前紧、中松、后紧的节奏特点。
学生习惯把中间部分的“一朵花”唱快,经过反复练唱之后,还是无法掌握,这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难点之一。
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运用肢体动作来区分音乐旋律,让学生唱到“一朵花”的时候用拍手的动作拍出“XXX”的节奏,虽然学生只是通过拍手的方式拍击简单的节奏,教学却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学生只练习了两遍就全部掌握了歌曲的旋律,而且学习的积极性也有效提高了。
二、由简到繁解决节奏难点音乐情绪是以一定的节奏律动来体现的。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节奏则是音乐的脉搏,是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也是音乐最基本的表现手段之一。
如人音版三年级下册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是一首曲调活泼、欢快的儿童歌曲,是四二拍一段体结构,歌曲采用拟人的手法,把春雨、春风、春雷、春水比作会唱歌、会弹琴、会打鼓、会鼓掌的人,把春笋比作指挥家。
教学的难点之一是引导学生掌握节奏。
笔者采用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教学。
首先听辨、比较并拍出“XX0X|XX.|”“XX 0X|X O|”这两种节奏,比较二者的相同与不同之处,然后代入口语练习“同学 0你|好 0|”“同学 0啊|你好.|”,接着代入歌曲歌词练习“滴答 0滴|答 0|”“哗啦 0啦|哗啦.|”,同时加入相应的力度。
高中音乐教研中的困难(3篇)
![高中音乐教研中的困难(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781bcbc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34.png)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音乐教育在高中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然而,在高中音乐教研过程中,我们面临着诸多困难。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高中音乐教研中的困难。
一、师资力量不足1. 音乐教师数量不足:目前,我国高中音乐教师数量与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部分学校音乐教师紧缺,导致教学任务繁重,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2. 教师专业素质不高:部分音乐教师专业素质不高,对音乐教学的理解和把握不够深入,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3. 教师培训机会有限:音乐教师培训机会有限,难以跟上音乐教育的发展步伐,导致教师教育教学水平难以提高。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1. 课程内容单一:部分高中音乐课程内容单一,缺乏创新和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程结构不合理:音乐课程在高中阶段所占比例较小,与其他学科相比,音乐课程时间较短,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3. 课程评价方式单一:音乐课程评价方式单一,主要依靠考试成绩,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教学资源匮乏1. 教学设施不完善:部分高中音乐教室设施不完善,音响设备、乐器等教学资源不足,影响教学效果。
2. 教学资源更新缓慢:音乐教材、教学软件等教学资源更新缓慢,难以满足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需求。
3. 校际资源共享困难:校际之间音乐教学资源难以共享,导致部分学校音乐教学水平难以提高。
四、学生音乐素养参差不齐1. 学生音乐基础薄弱:部分学生音乐基础薄弱,对音乐知识了解有限,难以适应高中音乐教学。
2.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部分学生对音乐学习缺乏兴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3. 学生参与度低:音乐课堂参与度低,学生主动学习、交流的机会较少。
五、音乐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1. 评价标准单一:音乐教育评价主要依靠考试成绩,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2. 评价方式不合理:评价方式单一,缺乏对学生音乐素养、审美能力等方面的全面评价。
幼儿园音乐教案:如何处理幼儿音乐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
![幼儿园音乐教案:如何处理幼儿音乐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fffbd3d4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51.png)
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处理幼儿音乐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幼儿的特点是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注意力短暂,幼儿音乐教学中常常出现一些困难和问题。
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同时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案。
本文将介绍如何处理幼儿音乐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
一、注意力难以集中幼儿的注意力非常短暂,当他们觉得某一件事情很无聊或者不感兴趣的时候,注意力就会分散。
这时,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让幼儿感受到音乐的乐趣性和魅力。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唱歌、跳舞、玩游戏等方式来增强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2、减少讲解的内容,增加互动的环节。
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自然地融入音乐教学中来。
3、使用具有吸引力的教具。
比如一些花哨的鼓、彩虹般的颜色,尤其是教具中包含音乐元素的,像铃铛、手铃、小鼓等等。
4、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参与,让家长在家中也可以让孩子同样感受到音乐教学的乐趣。
二、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强,在音乐教学中出现交流障碍的情况时,教师应该采用过渡话题来激发幼儿的兴趣。
比如,在讲解节奏时,教师可以开启一个话题,比如给幼儿讲解自然现象,有关动物们的知识,通过让他们拍打手掌、跳跳舞、旋转或用眼神的交流方式,帮助他们完成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表达。
三、教学内容对幼儿来说过于单调和枯燥教学内容对幼儿来说过于单调和枯燥,这可能会让他们感到沮丧和枯燥。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合理地控制情境和语调,增加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不同的音乐,让幼儿更容易上手,同时鼓励他们自由发挥,尝试不同的声音、节奏等。
四、幼儿认知能力有限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记忆能力都较为有限,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教师应该采用多媒体和视觉教学的方式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音乐。
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使用图片、图表、视频等辅助工具,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音乐知识。
五、幼儿难以长时间保持自律幼儿难以长时间保持自律,这可能会导致音乐教学成果受到影响。
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2d76c001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e0.png)
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策略幼儿音乐教学是幼儿园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能够有效地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但在幼儿音乐教学中常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教师们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来应对。
本文将针对幼儿音乐教学中的常见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幼儿不愿意参与音乐教学活动在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有些幼儿可能没有音乐天赋,或者还没有完全适应音乐教学的学习方式。
对于这些幼儿,教师需要采取以下策略:1. 激发幼儿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声音、图像、颜色、姿态、动作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参与学习。
2. 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教师要根据不同幼儿的兴趣爱好,设计多样化的音乐教学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参与学习。
3. 建立安全、温馨的学习环境:教师要为幼儿营造一个安全、温馨的学习环境,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二、幼儿无法理解音乐概念1. 视觉化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制作视觉教具、图片、图表等,将抽象的音乐概念转换为形象的概念,让幼儿更容易理解。
3. 引导学生自我探究:教师可以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鼓励幼儿主动探究、发现,通过反思和讨论,引导幼儿逐步理解音乐概念。
三、幼儿学习音乐时间过长或过短在幼儿音乐教学中,有时幼儿会出现学习时间过长或过短的情况,这时,教师要采取以下策略:1. 合理安排课时: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情况合理安排课时,控制学习时间,避免学习时间过长。
2. 灵活掌握教学进度: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掌握教学进度,适当调整课堂内容和时间分配,使学习时间得以控制。
3. 鼓励幼儿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在课外提供音乐教育活动,鼓励幼儿自主学习,以增强学习兴趣和动力,避免学习时间过短。
四、幼儿音乐表现力差有些幼儿在音乐教学中,表现力比较差,难以准确地表达音乐情感。
教师需要采取以下策略:1. 利用情境教学法:教师可以结合情境教学法,创设适合幼儿的情境和情景,让幼儿自然地表达音乐情感,增强其音乐表现力。
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e427a993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24.png)
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幼儿园音乐教学是培养儿童音乐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就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1. 技术性问题幼儿园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的技术水平不够,无法做到科学有效的教学。
一些教师不懂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不会用谱子谱曲,缺乏教材的选择、分类和应用等技术知识。
同时,教师自身乐感和唱歌能力存在差距,影响了教学效果。
2. 知识性问题许多教师缺乏系统、全面的音乐教育理论知识,教学意识和教学技能不足,不懂得如何针对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进行音乐教学。
教师缺乏专业的音乐教学思维,不会选好乐器和教材等资源,未能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音乐素养和情感经验。
3. 教材适应性问题幼儿园的音乐教材缺少系统性、连贯性,并且没有时代性的更新,对当今社会所需的新型儿童音乐素养缺乏关注。
一些教材是落后的、陈旧的,难以适应现代幼儿园音乐教学市场的要求,教学效果受到限制。
4. 实际操作性问题幼儿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往往存在单调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缺乏带给幼儿新鲜感、创意思维和实际生活的示范性体验。
同时,教师在教学时,一味追求效果,缺乏及时的反馈和应对,未能很好地关注幼儿个性化的需求。
二、解决策略1. 技术性策略幼儿园要制定最低音乐教学标准,并向教师提供全方位的培训和指导。
同时,配备专业教师进行辅导,帮助教师克服教学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教育局与音乐教育专业组织合作,进行专项教材研发,通过运用辅导教材,提高教师的技术水平。
2. 知识性策略幼儿园要加强音乐教育师范生的培养,通过引导和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提高音乐素养与音乐实践基本技能,建立健全幼儿园教师音乐教学体系。
为教师定期提供师资培训和针对性的专业长效教育,帮助教师掌握音乐教学新理念与新方法。
3. 教材适应性策略幼儿园要注重音乐教材的更新和改进,尽可能将儿童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与音乐结合起来,将音乐教育与新兴科技的优势结合起来,打破单一形式的教育,增强幼儿对音乐成分的识别、辨别和表达能力,培养和提升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
小学音乐疑难题整理归纳
![小学音乐疑难题整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b1678bab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cb.png)
小学音乐疑难题整理归纳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疑难问题。
本文将对小学音乐教育中常见的疑难问题进行整理和归纳,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节奏感问题节奏感是音乐学习中的重要基础,但很多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节奏感不强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采用身体动作辅助:通过让学生们用身体语言来表达音乐中的节奏感,如拍手、敲打节奏器材等,可以帮助他们更直观地感受到节奏。
2.多种节奏练习:设计一些有趣的节奏练习,如模仿动物的脚步声、雨滴的声音等,让学生们在玩乐中培养节奏感。
二、音准问题小学生在音准方面往往存在一些困扰,如唱歌偏不准、音高上下不稳等。
为解决这一问题,以下方法可以帮助他们提高音准:1.矫正错误发声方法:多给学生们进行正确发声方法的讲解和示范,引导他们正确运用气息和声带来唱歌。
2.耳朵训练:开展一些耳朵训练活动,如唱名字游戏、听音辨位等,培养学生们对音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三、乐理知识难题小学音乐教育中,乐理知识是学生们必须要学习的内容,但也是他们较难接受和理解的部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考虑以下方法:1.启发学生兴趣:通过引入一些有趣的乐理知识故事、音乐人物的讲解等方式,激发学生们对乐理知识的兴趣,灵活运用游戏化教学,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知识串联:将乐理知识与学生们实际学习的乐曲相结合,引导他们在乐曲中感受和应用乐理知识,增强学习的实际性和可操作性。
四、音乐欣赏问题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但有时学生们往往难以理解音乐的意境和情感。
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欣赏音乐:1.情感引导: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引导学生们根据音乐的节奏、旋律、表情等表达方式,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
2.多样化音乐欣赏:为学生们提供不同风格、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作品,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培养他们的跨文化理解能力。
音乐教研面临的问题(3篇)
![音乐教研面临的问题(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8cc157f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7b.png)
第1篇一、引言音乐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培养具有音乐素养、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音乐教研过程中,我们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音乐教育的发展。
本文将针对音乐教研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二、音乐教研面临的问题1. 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目前,我国音乐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高,但仍有部分教师存在专业水平不高、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意识等问题。
此外,一些地区音乐教师数量不足,尤其是农村地区,音乐教师短缺现象严重,影响了音乐教育的普及。
2. 课程设置不合理音乐课程设置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体现音乐教育的特点。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学校音乐课程设置不合理,如课程内容过于单一,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课程评价方式单一,难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3. 教学方法陈旧传统音乐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需求。
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仍采用“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佳。
4. 音乐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音乐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尤其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差异明显。
城市学校音乐设施较为完善,而农村地区音乐设施简陋,严重影响了音乐教育的发展。
5. 音乐评价体系不完善音乐评价体系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音乐评价体系存在评价标准单一、评价方式僵化等问题,难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6. 音乐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度不高音乐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音乐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度不高,导致学生难以形成跨学科的知识体系。
三、解决策略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水平,开展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提升教师的创新意识和教学方法。
同时,加大对农村地区音乐教师的培养力度,解决农村地区音乐教师短缺问题。
2. 优化课程设置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音乐教育特点,合理设置音乐课程,注重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简述音乐教学的问题及策略
![简述音乐教学的问题及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f1666158c77da26924c5b08d.png)
简述音乐教学的问题及策略一、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我国的小学音乐教育过程中,有些学校对于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的认识并不清晰,并没有深入挖掘音乐教育自身的功能,也没有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的艺术性,反而是将小学音乐教育与其他小学教育的学科简单结合,甚至是将其艺术性完全抹杀,这不符合我国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的宗旨,更远远偏离了实施小学音乐教育的目标。
还有些学校将音乐教育看作为一种手段,将音乐的益智功能当作实施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
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音乐教师便将音乐课堂开展为小学生的娱乐课堂,忽视了其音乐性与艺术性的重要方面。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一)注重音乐审美,培养学生情操注重音乐审美能够在小学音乐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因此,教师在创设优美的音乐情境时,应该注意教学内容与生活体验的联系,给予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
例如,在《新年好》这一课的教学中,授课教师可以提前布置教室,在教室里挂满气球、拉花等道具,准备活泼的音乐,让学生感受新春的氛围。
教室中的和谐情境与音乐的旋律和谐统一,更加有利于学生音乐审美的建立,进而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
与此同时,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表达应该流畅通顺,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与艺术美。
在为学生示范演唱的过程中,教师要以音乐特有的表现美展示音乐的艺术魅力,从而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审美感受。
(二)注重生活的体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情感内涵,努力揭示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师在启发学生时,要善于利用学生的相信能力,使得学生在获取音乐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例如,在欣赏《洗手绢》后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提出与之相关的问题,如“你在家是否会做家务?自己会做什么家务?”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使得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主题——爱劳动,这在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的同时,鼓励学生劳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实施难点与解决策略
![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实施难点与解决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cf5c0323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1c.png)
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实施难点与解决策略引言幼儿园音乐教育是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难点。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实施难点,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旨在帮助幼儿园教师更好地开展音乐教育工作。
一、幼儿音乐兴趣的培养难点幼儿园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
然而,由于幼儿个体差异的存在,教师常常会遇到以下难点。
1.1 幼儿兴趣的多样性每个孩子对音乐的兴趣都不尽相同,有的喜欢唱歌,有的喜欢跳舞,有的喜欢演奏乐器。
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满足每个孩子的兴趣,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2 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局限性由于幼儿园音乐教育的课时有限,很难覆盖所有音乐形式。
因此,教师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引导孩子接触不同类型的音乐,以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
解决策略:1. 创设多样化的音乐教学环境,提供不同类型的音乐乐器和音乐作品,让孩子们自由选择。
2. 鼓励孩子们参加音乐表演、比赛等活动,增加他们对音乐的体验和兴趣。
3. 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游戏、音乐故事等形式,将音乐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增加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二、幼儿园音乐教学方法的选择难点幼儿园音乐教学方法的选择是音乐教师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幼儿的音乐素养和兴趣培养有着不同的影响。
2.1 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
然而,对于幼儿来说,这种教学方法往往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难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2 探索性教学方法的挑战探索性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鼓励幼儿通过探索和实践来发展音乐能力。
然而,这种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经验,同时也需要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时间。
解决策略:1. 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根据幼儿的年龄、兴趣和能力,灵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
2. 引导幼儿通过音乐游戏、音乐欣赏等活动,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的归纳与总结
![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的归纳与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f9861ae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72.png)
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的归纳与总结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音乐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越发受到重视。
音乐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课外生活,还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然而,在实际的音乐教学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已成为幼儿园教师们亟待解决的课题。
问题总结:1. 教学内容单一:部分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内容过于单一,主要依靠师生之间的简单互动,缺乏多种乐器的使用和多样性的音乐元素。
2. 教师缺乏专业知识:一些幼儿园教师在音乐教学方面缺乏专业知识,往往只是简单地播放音乐或者给幼儿唱儿歌,缺乏对音乐教学的深入探索和研究。
3. 老师和学生缺乏互动:在一些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扮演着“活动组织者”的角色,幼儿则是“被动参与者”,缺乏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
解决策略:1. 多元化教学内容:针对教学内容单一的问题,可通过引入各种不同类型的乐器,如小提琴、钢琴、鼓等,丰富音乐教学活动的内容,让幼儿在多元化的音乐世界中感受并学习音乐。
2. 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幼儿园应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在音乐教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水平,例如邀请专业音乐老师来指导教师,或者组织教师参加相关的专业培训课程。
3. 打破师生界限,促进互动: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充当“指导者”的角色,引导幼儿自主发挥,通过一些音乐游戏和互动活动,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
结语:通过对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的归纳与总结,我们可以看到,提高教学多样性、加强教师专业培训、促进师生互动等措施都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前音乐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而这些解决策略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也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感。
希望在未来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各幼儿园能够更加重视音乐教育,为幼儿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音乐学习环境。
在音乐教学活动的内容上,可以进一步扩充多样性。
小学音乐教学重难点策略
![小学音乐教学重难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1d8001c5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20.png)
小学音乐学科重难点教学策略音乐课是人文学科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主要途径之一,是根底教育阶段一门必修课。
它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开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
一、依据原那么小学生感知事物较笼统,往往只注意外表现象与个别特征,时空特性知觉也不完善,随着教学过程深入,知觉有意性与目性明显开展。
这个时期,无意注意起重要作用,但有意注意迅速开展,并且逐渐在学习与从事其他活动中占主导地位。
1、兴趣性原那么小学音乐课教学设计要注意儿童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向学生展露新奇、有趣音乐、律动,能使学生产生很大兴趣,从而激发学生产生积极了解音乐与感受音乐需要与动力。
2、需要性原那么三~五年级学生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但他们认知能力,感知、理解、表现与创造音乐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这个年龄段学生已不满足于唱游教学浅显表现方式,因此,中、高年级音乐教学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着重从听觉入手,融知识技能与音乐形象于一体,强调感性知识与技能技巧运用,以满足学生高层次需求。
3、实践性原那么音乐教学原那么是要一切学生必须通过自己实际唱奏甚至作曲来体验音乐,培养学生自身乐感,以此提高其音乐素养。
4、创造性原那么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开展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重要表达。
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
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音乐欣赏、表现与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表现欲望与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学生个性与创造才能,使学生想象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与创造性人格得到充分与谐开展。
二、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念指导下,在进展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由主要教育因素组成较为稳定教学步骤、环节与流程。
它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中介与桥梁。
不同教学实践、不同理念、不同学科所构建教学模式也不同。
笔者在探索与实践中提炼总结出来适于小学三―五年级学生音乐课教学模式。
中小学音乐课堂唱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中小学音乐课堂唱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32577950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3e.png)
中小学音乐课堂唱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中小学音乐课堂唱歌教学在我国教育的各个层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能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情感,增强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提高学生的社会文化素质和艺术素养。
但同时也存在许多关于音乐教学的问题,如教师的缺乏、学生的抵触情绪和课堂持久度等。
因此,要想提高学生唱歌的技能和素养,我们需要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首先,改善唱歌教学的实施。
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注重唱歌的情景教学,借助动画、影视片段、音乐会等,利用视觉和听觉的艺术氛围,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受美的陶冶。
此外,要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专业技能,创设更多的学习机会,帮助学生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教师应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为了让学生更加乐意参与,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尊重,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再次强调学生之间的连结性。
此外,教师还要在特定版块内开展音乐教学,让学生在尊重课堂纪律的前提下,自由地开展音乐活动。
最后,我们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唱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习的质量,而不仅仅是数量,引导学生自由发挥,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参与多样化的课外活动,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学生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综上所述,中小学音乐课堂唱歌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教师的缺乏、学生的抵触情绪和课堂持久度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
需要更加有效地利用情景教学、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策略。
有效的实施这些解决策略,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唱歌技能和素养的提高。
中小学音乐教研中重难点(3篇)
![中小学音乐教研中重难点(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b4e0553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0a.png)
第1篇摘要: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音乐教研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中小学音乐教研的角度,分析了当前教研中的重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引言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提高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
中小学音乐教研旨在通过教学研究,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
然而,在实际教研过程中,存在一些重难点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解决。
二、中小学音乐教研中的重难点1. 音乐教学方法的创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
如何在教学中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是中小学音乐教研中的一个重要重难点。
2. 音乐教材的选用与整合音乐教材是音乐教学的基础,其选用与整合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
然而,当前音乐教材种类繁多,如何根据学生特点、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材,并将其进行有效整合,是一个难点。
3. 音乐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音乐教学评价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检验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音乐教学评价体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4. 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音乐教师是音乐教学的主导者,其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然而,当前部分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有待提高,这也是中小学音乐教研中的一个重难点。
5. 音乐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音乐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音乐教师往往面临资源匮乏、利用不足的问题,这也是一个重难点。
三、解决策略1. 加强音乐教学方法的创新(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网络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2)开展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新型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重音乐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2. 优化音乐教材的选用与整合(1)根据学生特点、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教学中重难点的解决策略教学重点指教材中最主要的内容,在知识结构中起纽带作用的知识,他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等。
教学重点是知识的关节点,在知识结构中起着纽带的作用。
它具有基础性、规律性、全局性,因而重点占教材知识总量的比例较大。
所谓教学难点是指那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深奥、复杂,学生学习比较困难的知识。
另外,距学生生活比较远的内容。
教学重点容易被确定,而教学难点不容易被发现。
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对重点与难点混淆不清,教学难点有局限性、差异性、局部性的特点。
确定了教学重难点后,教学设计中才不至于“喧宾夺主”。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突破重难点是我们教学中的关键。
一、综合课教学中突破重难点的几种教学策略每节音乐课都有重、难点。
一节音乐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与对重、难点的把握和处理上。
音乐课中的重、难点大体集中在节拍、节奏、音准、歌词处理、歌曲表现等方面。
只有这些问题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快的解决才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1、直观形象视觉对比根据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加强直观教学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
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掌握的知识形象化。
例如新华一校刘洋老师切分节奏的突破。
刘彤《雪花》中的小脚丫设计。
2、节奏模仿趣中掌握众所周知,节奏被称为音乐的“骨架”,没有了节奏,音乐这座大厦就会坍塌。
在课堂教学中,歌曲中节奏重难点特别多。
有时生硬的讲解根本不奏效我们不如打个样子。
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深。
像我们很多老师在外校上课,不了解情况还不让见学生,不知道这个班的学生节奏掌握怎么样?这是最好的办法。
我去年在将军一校上了一节二年级歌曲《打花巴掌》……3、比喻说明化难为简运用学生熟知的、形象的具体的事物来比喻生疏的、抽象的事物。
用浅显的道理来比喻深奥的道理,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
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一个巧妙的比喻,可以很快帮助学生理解一些难懂的概念、规律和方法。
例如《小船》中的结束句,旋律上行,打破了以往的规律。
象没唱完,三年级孩子是第一次遇到所以不是下来再上去,就是下来.和爸爸妈妈的爱结合起来怎么回事?无穷尽……又如一年级《咏鹅》中两个乐段旋律变化时,学生习惯于B乐段模仿A乐段,我们教孩子鹅低头在水里玩,在B时抬头啦。
还有跳音记号比喻成站不住啦!换气记号比喻成鱼儿张开嘴巴换气啦……4、姿体语言手势效应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可以不用言语,而借助于表情、手势之类的动作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有时甚至会“无声胜有声”,这就是人类的无声语言──“体态语”的妙用。
手势语具有丰富的表达力,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把手势语用得简明、自然、准确。
例如《唱脸谱》中结束中拖腔“喳”解决。
让学生随着你手势(画旋律线)演唱,唱准之后再放下你的手。
还有一字多音的解决;跨度大的旋律等;五年级混合拍歌曲《阿喽喽》的演唱也需要我们给强弱拍的手势等等。
5、回归自然走进生活一位哲人说过,“音乐是人类生活中永恒的主题,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音乐艺术几乎无时不有、无时不在”。
音乐教学“生活化”,就是在音乐教学中,要让音乐教学的内容向社会延伸,让社会生活进入音乐课堂,让教学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
例如《姐妹上场院》中秫秸、扬场等生活常识,农村孩子或许会懂,但城市孩子一定要讲,一定要解释,只有这样,唱时才能干劲十足,表现出热闹的劳动场面。
还有节奏难点的解决最奏效。
成语解决ⅹⅹⅹⅹ6、新旧联系知识迁移学生新知识的获得,必须是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
如果学生对新知识课题缺乏必要的知识基础,就难以理解新知识。
有些已学过的知识,由于时间过长,应用不多,一时学生不知运用,这也是正常的。
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先回忆旧知识,然后再导入新知识。
例如学习拍号及强弱规律,掌握了一个节拍可以迁移出要学习的拍号。
7、反复对比辨别正误有些内容相近或相似,容易使人混淆,使人误解。
解决的办法是新旧联系,反复对比,从分析比较中辨别正误。
例如歌曲教学中类似节奏×·×与××的区别,先放慢速度对比,掌握之后再提速练习最后掌握。
;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对比等等。
8、化整为零分散解决由于难度大造成的难点,要采取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分散难点的办法来解决。
对难点较多、难度较大的难点,可设计若干台阶,让学生一个一个地爬上去,最后使难点得以解决。
例如《打花巴掌》,包含了所有的节奏型××、×·×……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太难解决,我们不妨把它分散开来。
新课前趣味性地接触所有的节奏型完成混淆的问题,唱段里巩固节奏形××、×·×,唱段里进一步解决××××,这样一节课就能很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了。
9、语文借鉴学科整合有些重难点与我们学科关系不大,游离与音乐性之外,但没能及时解决也会成为绊脚石,会影响我们整节课的教学效果。
地域差异、学生条件的差异,难点也不尽相同。
例如一年《过新年》不认识鞭炮、欢畅、锣鼓等几个词组学生不认识,教学中往往时会了旋律,但唱不出来。
刘彤老师组内教研时下课了也唱的稀里糊涂…;还有讲音乐要素中的乐句和乐段可以结合语文课的知识进行分析等等。
三、欣赏课教学中突破难点的几种策略音乐欣赏是以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它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
在小学音乐课中欣赏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拥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美国音乐教育家默塞尔与格连在《学校音乐教操作能力,当学生通过听觉、视觉及想象、联想,对所欣赏的作品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后,可让他们动手、动口、动脚,使欣赏过程提高到另一个高度。
还有《百鸟朝凤》、《野蜂飞舞》等;对情节性较强的音乐欣赏《龟兔赛跑》等。
5、畅所欲言谈说感受“说”就是让学生说出聆听作品后的感受。
音乐没有固定的答案,根据音乐欣赏的心理分析理论,音乐欣赏的理性认识并不是表现在欣赏者对乐曲作出某种抽象之结论上面,而是表现在把这种理性认识融注于对乐曲的音响感知、情感体验和联想想象之中,使得这些心理要素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达到更深更高级的阶段。
6、引吭高歌唱出主旋音乐欣赏是以听为主的,但唱主题是欣赏作品的基础。
因为音乐主题是作品的核心,是乐思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要素。
一是听前唱主题。
如欣赏《瑶族舞曲》,在听前可以先引导学生一起唱谱例,也就是每个乐段的主题,在学唱时,首先对每个主题音乐的节奏、特点、情绪等进行分析,然后再进行学唱。
教师要求学生边唱、边记、边对音乐进行初步的情感体验。
待学生欣赏作品时,不光对主题的出现和变化非常敏感,而且对作品的分段也不感到困难。
二是在听后唱主题。
学生欣赏完音乐作品后,对这个音乐作品已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此时,再让学生学唱主题,可以让学生加深这个音乐的理解。
如欣赏《唱脸谱》,可以先让学生欣赏,了解了乐曲的内容、风格后,对这首歌曲已经很熟,此时再安排学生唱这首歌便会声情并茂了。
总之,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从来没有固定的模式。
一节课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重难点,策略得当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多的的时候需要将它们协调起来,采用最得当的方法,化难为易,让重难点地解决成为课堂的一大亮点。
相信各位老师会做的比我好。
小学音乐课中的重难点如何解决时间:2013-3-25 22:52:34 来源:浏览:362次所属学校:溜滨小学作者:苏丹歌曲的重难点,尤其是歌曲学习过程中难点的出现是有规律性的,规律性,将对我们的音乐教学带来许多帮助。
所谓歌曲教学中的重点,是指为完成标,在歌曲教学中应着重体现的方面,如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意义,感受歌曲的艺感情地表达情趣与风格等。
而歌曲教学中的难点,一般是指在歌曲教学中,学生较达的某些乐句,甚至是某个节奏、某个音、某个字,它一般只是歌曲中的某一片段我在音乐课堂上对如何实现有效教学、有效解决重难点作了一些肤我认为:要达成教学的有效性必须从科学制定教学目标、重难点,以及解决重难点夫。
只有有效解决重难点才能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能力得到发展。
对歌曲难点的有预设,如在备课中发现可能出现的难点并进行必要的准备;二要在课堂教学动态发现问题进行解决,在教学过程中,从合适的角度切入,采用模仿、比喻、对比、迁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重难点的处理,是我们备课、上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愿我们多预中可能出现的困难,从而使教学更加顺利地开展,实现有效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综歌曲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如何歌曲教学的重点,突破歌曲教学的难点,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问题。
歌曲教学中的重点,一般是指未完成教学目标,在歌曲教学中着重体现的方面,(引导学生体会歌词的意义,感受歌曲的形象,有感情的表达等),而歌曲教学中的难点,一般是指在歌曲教学中,学生较难掌握、表达的某些乐句,甚至是一些节奏、音准,咬字吐字,它一般只是歌曲中的某一片段。
对于歌曲中的重难点,我们可以从旋律、节奏、歌词、呼吸等方面去解析它:一、从旋律上看:变化音、大跳音程、过高或过低的音、装饰音可能是难点。
二、从节奏上看:前十六、后十六节奏容易混淆、切分节奏、附点节奏、弱起节奏、变化较频繁的节奏组合。
三、从呼吸上看:1、速度较慢的乐句,不利于气息控制。
2、快速的换句,需要急气息。
四、从歌词上看又有:1、旋律或节奏不变但歌词字数改变。
2、较密集的歌词中清晰的吐字是难点。
3、衬词中的“啦”句。
4、一字多音。
五、其他重难点:1、多声部歌曲的轮唱、合唱部分是难点、重点。
2、篇幅较长的歌曲,在旋律、歌词记忆上是难点。
3、有较多力度、速度变化的歌曲等。
在实际教学中,重难点的出现有时是单个出现,有时是组合出现。
具体教学中,也可能会有新的问题出现,需要教师机动灵活,及时调整。
对歌曲的难点处理,备课时要有预设,在备课中发现学习时可能出现的难点并进行必要的准备,我们要在课堂教学动态生成中随时发现问题进行解决,而解决难点也要采取“化解和渗透”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从合适的角度切入,采用模仿、比喻、对比、迁移等方法,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重点和难点的分析和处理,是我们上课和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愿我们准确科学判断教学中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困难,从而采取相应措施,使教学活动更加顺利的开展。
摘要: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创造性潜能,提升创造力;传承民族优秀文化。
何为一节好课,如何上好一节小学音乐课成为很多音乐老师时刻思考的问题。
笔者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摸索、实践,从四方面对这一问题做简要阐述。
关键词:课堂导入重点难点扎实教学情感升华正文:“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出自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我之所以喜欢“生如夏花”这个词正是因为夏花具有绚丽繁荣的生命,它们在阳光最饱满的季节绽放,如同我所教的学生们一样,像飞翔着的生命的精灵,允吸着阳光雨露,小学阶段也正是这些精灵茁壮成长的重要阶段,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要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同时能够让音乐来净化其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让他们体会“do、re、mi、fa、sol、la、si”的美妙和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