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 导学案(学生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蒹葭》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诗经》相关文学常识;熟读成诵。

2.能力目标: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把握“追求者”和“伊人”

的形象。

3.情感目标:体味诗歌的音韵美、画面美、人性美、主题美,培养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

1.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画面美。

2.把握主人公形象,感受诗歌人性美。

【学习难点】感受诗歌音韵美、主题美。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1课时

(一)了解并识记《诗经》有关文学常识(参照课后思考第二题)

《诗经》是我国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的诗歌篇,又称“”或“”。内容上分为、、三个部分,表现手法分为、、,合称《诗经》“”。其中“国风”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的创作风格。《诗经》的句式以为主,多采用的形式。

(二)自由朗读全诗,感受音韵美

1.学生自由朗读;指名学生朗读。

2.探讨音韵美(提示:从本诗呈现的特点入手。)

(1)

(2)

(3)

(三)赏读课文,感受画面美

1.掌握重点字词含义(见预习学案)

2.分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①诗歌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生活?又写的是一天中的哪个时间呢?写出判断的依据。

②你认为诗中描写的这个季节通常应给人什么样的感受呢?

③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请按下边的示例写出。

示例:芦苇——丛生茂密。

④现在你能否说说诗歌通过这些景物营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境(氛围、境界)?

3.展开联想、再现诗歌意境

蒹葭(芦苇)、白露、秋霜、河畔道路、秋水、晓雾

请同学们借助上述几种景物,把在你脑海中形成的画面用4~5个句子描绘出来。

(要求:只写景,不写人。)

(四)研读课文,感受人性美

1.思考:上述境遇中,主人公在做什么呢?表达出怎样的心情呢?(小组讨论)主人公的活动(找出依据):

心情(提示:可通过文中词语推断,并概括):

①②

2.思考:主人公的形象如何?依据是什么?(小组讨论)

依据:

依据:

(五)品读课文,感受主题美

思考:本诗作者究竟要表达一个什么主题?(小组讨论,可参照课后思考第一题)

拓展思考:人生中有许多美好的事情是值得我们执著追寻和向往的,你能再举几个例子,扩充一下“伊人”的内涵吗?

(六)朗读课文,感受诗意美。

(七)背诵全诗,默写全诗。

(八)拓展作业:阅读《诗经君子于役》,完成后面的练习。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1.第一节中勾画典型的农村晚景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节中反衬主人公不平静心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点明全篇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