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珍《社会保障理论》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现代政府与社会保障制度)【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现代政府与社会保障制度

2.1 复习笔记

一、政府通过社会保障干预分配的合理性

1.风险、保险市场失灵与社会保障

(1)风险与社会保障

保险学通常将风险定义为不确定性,是一种负面的不确定性,即结果与预期之间的差距。

个人和社会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有风险就有风险管理的需要,商业保险是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而当商业保险力所不及或市场失灵时,社会保障制度就成为必要。

(2)保险市场失灵的表现

①商业保险能力不足。在个人风险形成为社会风险的情况下,私人保险市场是无能为力的。

②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市场失灵。所谓信息不对称,就是交易双方中的一方利用另外一方掌握不到的信息为自己谋求最大利益。

③风险选择。风险选择是保险人对投保人的选择。个人的风险并不是都能转嫁给保险人的,保险人为了防止逆选择,也为了企业能盈利,对被保险人和保险标的是要进行严格选择的。

2.社会发展与社会保障制度

(1)政府提供社会保障不仅是因为保险市场失灵,还基于人们对风险产生的原因的认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个人面临的许多风险是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造成的,所以政府应该为居民提供相应的保障就成了一种价值观念。

(2)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为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经济的发展、生产率的提高、社会剩余产品的增加为政府提供社会保障提供了可能。反过来,快速变迁的世界又给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3)全球化削弱了某一国家独立制定其政治制度的能力,当然包括制定其本国社会福利制度的能力。

(4)工业化和城市化增加了人们对政府保障的要求。

工业化和城市化引起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家庭抗风险的能力减弱从而增加了人们对政府保障的要求。

3.政府的政策目标与社会保障

(1)政府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再分配来干预社会经济生活也是由它的社会政策目标决定的。社会政策目标是许多因素的一个综合反映。

(2)因为收入分配的现状与中国政府的基本目标不一致,从中国共产党十六大以来,合理的收入分配受到高度重视。

4.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与社会保障

政府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干预再分配领域的理论基础之一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再分配作用有利于社会福利最大化。该理论对社会保障制度、福利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影响很大:(1)指出政府的目标是社会福利最大化;

(2)回答了社会福利增加的来源,一是国民收入的增长,一是国民收入的均等分配;

(3)指出了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路径是政府干预再分配。

5.有效需求管理与社会保障

政府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又一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一定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而总有效需求不足会导致开支不足、失业增加、进而陷入有效需求不足的恶性循环。凯恩斯指出可以通过财政政策扩大有效需求(1)政府可以建设公共工程以扩大就业,以便扩大有效需求;

(2)当然政府还可以通过建立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制度来扩大有效需求。

6.人力资源管理与社会保障

(1)社会保障制度能够减轻由于经济动荡、自然灾害、疾病、伤残和个人不幸带来的脆弱性,分散个人和家庭的经济风险,保护人类的生产和再生产,也就是保护社会人力资源。

(2)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再分配、通过分散风险对促进人口再生产、提高人口质量和保护人力资源作用是巨大的。

二、公平、效率与社会保障

1.公平是人类共同的偏好

2000多年前,中国的思想家孔子就向往一种“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孔子表达了追求公平的愿望、追求公平的手段及公平带来的社会和平的景象。尽管世界上不同的文化和宗教或许在许多重要的方面有所不同,但它们都关注公平和公正。

2.公平的内涵

(1)公平的定义

从分配的角度讲,公平可以分为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

经济公平指的是公平三要素,即机会公平、过程公平(规则公平)和结果公平。

社会公平则是指人们对公平的判断和感受。

(2)经济公平的内涵

①机会的公平

一个人的成就,应该是他努力以及才能的结果,而不是由其所拥有的背景决定,这就是机会的公平。一个人的天生条件(包括性别、人种、出生地和家庭背景)以及他所拥有的社会关系等因素,不应该决定此人在经济上、社会上以及政治上的成就。

②过程的公平

竞争中应该有规则来保证过程的公平,竞争的规则对于社会成员来说应该是同一的,所有的人都遵循同一规则参与经济活动。

③结果的公平

收入结果的公平涉及的是社会成员在公平起点和公平过程后的与个人贡献相应的收入状况,由于各成员的禀赋及贡献的大小不一致,收入自然有差距。只有在机会公平、过程公平且规则合意的情况下,结果的差异才是公平的。

3.公平的重要性

公平是打断不平等链条的有效手段,不平等的危害如下:

(1)机会不均等阻碍长期经济繁荣和发展的总体进程。

①不平等不仅会复制不平等,还会通过健康水平、教育、职业的流动性等中间变量最终影响个人的收入分配和发展的机会;

②就社会而言,不平等通过健康水平、教育水平等中间变量影响长期的经济繁荣和发展。

(2)收入不平等使主观福利下降

改革开放使城乡间和城乡内部的相对收入差距在扩大,人们对社会的分配状况不满意,从而使主观福利下降,即通常所说的幸福指数下降。

(3)收入不平等引起直接和间接效率损失

收入的差异过大尤其是包含着明显的机会和过程的不公平、不公正的话,效率会直接和间接地受影响。

4.公平与效率的对立统一

(1)效率的含义

效率是指在人们的偏好和现有的技术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配置效率是指资源的最优配置状态。帕累托最优是人们判断经济总体运行效率与社会福利大小的一个重要准则。

(2)公平与效率的对立统一

①公平与效率的对立

效率与公平有时会是一对取舍的关系,换言之,追求公平有时可能会损失效率。

a.当税率过高以至于伤害资本和劳动的供给,配置效率受损失;

b.当税收和转移支付的制度设计是反再分配的(穷人负担较重的税负获得较小的转移支付而富人的情况相反)时,则既损害公平又损失效率;

c.当转移支付制度不能激励人们努力工作时,既损失效率对纳税人也不公平。

②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公平与效率并不总是一对矛盾,在许多情况下公平与效率是一致的,或者说公平可以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