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包产到户到包干到户(演示版)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学》
从包产到户到包干到户
1
中国最大经济学奖花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 (2008)
首届由100多位国内权威经济学家评选出的“中国经济理论创新 奖”揭晓,杜润生暨中国农村发展研究组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理论以最高票当选,并获得50万元奖金。该奖项是目前 国内奖励金额最大的经济学奖项。
3
推荐理由
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主要成员在改革初期深入农村进行广泛调研, 发表了大量有关包产到户的论文和研究报告,并把报告直接送到中央 领导人办公桌上,为中央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他们为1981年10月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供了系统全面的第一手农村调查数据,在这次会 后中央印发了关于农村改革的第一个“一号文件”正式肯定了农村土 地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结束了包产到户30年的争论。之后,他们又 参与了80年代另外几个中央关于农村“一号文件”的起草制定过程, 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最终确立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杜润生领导的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和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积 极支持和引导在安徽、四川发起的农村改革向全国铺开。杜润生在 1980年秋在中央长期规划会议上,提出先在贫困地区试行包产到户, 并主持起草了1982年到1986年的五个重要的“一号文件”,正式肯定 了土地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结束了包产到户长达30年的争论。
“发展”是一个新词儿,据说是何维凌翻译过来的。
5
1981年2月11日,农发组成立。成立会在北大招待所召开。由王耕今主持,北大经 济系主任胡代光也应邀参加。邓力群和国家农委副主任杜润生(1913年生)都出席 并讲了话。杜润生,是中国农村改革之父,是农发组最强力的支撑者,也是青年 们的导师。
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主要成员,较早从正面论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论, 发表的关于包产到户的重要论文和研究报告主要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参选理论编号:CETIA08-011 候选理论名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论 主要贡献人候选人(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郁昭、杜润生暨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陆学艺、陆子修、
吴庭美、吴象、余国耀、张广友、周诚、郭崇毅,等等
2
理论概述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以集体经济组织为发包方,以家庭为 承包主,以承包合同为纽带而组成的有机整体。在这种制度下, 土地所有权仍属集体,农户 只有使用权,实行土地使用权与所 有权适度分离、农户家庭承包经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仍然 是公有制经济,并没有改变集体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它坚持 基本生 产资料集体所有制,坚持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核心 是一个“包”字,因此在实践中人们常称之为“包产到户”或 “包干到户”。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是,所谓“包 产到户”是指 分配功能仍由集体行使,农民收获后将产品全部或部分交给集 体,由集体根据承包任务完成情况分配;而“包干到户”则是 指农民只需完成上交任务, 其余产品都归自己支配,按照群众 的说法就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
杨勋(1981)的《怎样看待包干到户——安徽滁县地区农村调查》;
王小强、周其仁(1981年3月)的《包产到户所体现的经济原则和中国农村商品经 济发展的特殊道路》,
陈一谘等(1982年4月)的《农村wenku.baidu.com展的问题和趋势—“双包到户”后的滁县地区6 农村经济调查》等。
中央书记处书记,邓力群
社科院农经所,王耕今
张广友,吴象,郭崇毅,陆学艺,吴庭美,周诚,余国耀等都较早的
从正面阐述了包产到户的性质、必然性、利弊得失、成功经验等,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论的确立提供了理论支持,他们大都参与过80
年代五个“一号文件”的制定,也为包产到户在农村的普遍推广贡献
了力量。
4
那些人与事:脚踏实地的农发组
在北京,有一批上山下乡回城青年,热衷于讨论经济、政治、思想、新学、 农村、改革,着眼于未来,中国向何处去。这里有从河南回来的陈一谘、 邓英淘、罗小 朋、王小强等;从陕西回来的王岐山等;从山西回来的王晓 鲁、白南风、林春、李银河等;从内蒙回来的翁永曦、张木生、白南生等; 从东北回来的朱嘉明、陈锡 文、周其仁等……
王贵宸、魏道南(1980年1月)的《联系产量的生产责任制是一种好办法》;
王贵宸、魏道南、陈一谘(1980年8月)的《关于安徽包产到户情况的调查报告》;
陈一谘(1980年8月)的《为什么经济水平较高的水阳公社也搞了“包产到 户”?》;
王贵宸、魏道南(1980年9月)的《论包产到户》;
杨勋(1980年7月)的《论包产到户—一个重要的理论政策问题》;
农发组横空出世:1980年9月开始组建,1981年2月成立
对于组建,至关重要的人物有三位。一位是杨勋(1932年生),北大经济 系农经老师,“文革”期间曾入狱两年;另一位是王耕今(1911-2007), 社科院农经所副所长。再一位是陈一谘。1980年9月,他们在王耕今三里河 国家计委宿舍的家里,陈一谘提出由农经所和北大经济系联合组织一批人 研究人民公社问题,先去安徽农村实地调查。此时,他刚从那里做了三个 月调查归 来,后写成《农村的曙光,中国的希望—关于安徽农村实行“包 产到户”的考察报告》。杨勋反响热烈,愿意全力以赴。她建议组织教师 和学生利用暑假搞调查;王耕今也热情支持。就在王耕今家的餐桌上,农 发组的蓝图被描画出来了。他们知道,此时,那些对农村有深刻关怀的青 年,学了新知识,经过思想交锋,已经蓄积了能量,正跃跃欲试呢。
7
8
建国之初的农业合作化步伐为什么加快了?
盲目模仿苏联的集体农庄体制 城乡和工业农业之间的矛盾-统购统销-国家要从上亿个农户那里统派购
粮油和棉花等工业原料,成本太高-怎么办?-加快农业合作化的步伐。
中央在1951年就作出搞农业互助合作问题的决定,在党内发了文件,并在1952 年专门成立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准备用10~15年的时间,在全国实现 农业合 作化。但在1955年下半年开始,在毛泽东同志亲自推动下,农业合作化运动骤 然加快,到1956年4月,入社的农户已达90%,全国基本实现农业合 作化。1958 年,又在全国实现人民公社化。人民公社一大二公,在经济上基本是集体农庄 模式,后来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核算单位比集体农庄的规模 要小。 在政治上,实行政社合一,又搞了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把亿万农民管起来了, 比集体农庄要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