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卧位通气演示文稿
俯卧位通气操作流程PPT课件
![俯卧位通气操作流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4e4134d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32.png)
神经损伤
不正确的卧姿或长时间保持同一 姿势可能导致神经受压或损伤。
预防措施建议
01
02
每2小时协助患者更换体位,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使用减压垫
在患者受压部位放置减压垫, 减轻局部压力。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避免呼 吸道受压或扭曲。
、高效地进行俯卧位通气操作。
患者安全性的提高
02
在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严格遵守安全规范,确保患者的生命
安全和身体健康。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03
俯卧位通气操作需要多个医护人员协同完成,团队成员之间的
紧密合作和有效沟通是确保操作成功的关键。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俯卧位通气操作可能会引 入更多的智能化技术,如自动化设备、机器人辅助等,提 高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治疗过程中缺乏及时调整,导致患者不耐受。
失败案例分析原因和改进方案
改进方案
在实施俯卧位通气前,充分评估患者的耐受性和病情严重程度。
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氧合指数变化,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经验教训和心得体会分享
经验教训 俯卧位通气并非适用于所有呼吸衰竭 患者,需根据患者病情和耐受性进行
监护仪、血压计、听诊 器等监测设备
吸痰装置、急救药品及 器材等
03
操作步骤详解
体位调整与固定
01
02
03
体位选择
患者取俯卧位,即面部朝 下,胸部和腹部贴紧床面 ,双臂弯曲放在头部两侧 或身体两侧。
头部调整
避免颈部过度伸展或屈曲 ,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使 用U型枕或软垫支撑额头 和下颌。
俯卧位通气ppt课件
![俯卧位通气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f3dffbf18583d0486459ab.png)
精选ppt课件
18
俯卧位通气改善氧合的机制
• ARDS肺部病理表现为不均一性和重力依赖性肺泡
和肺间质水肿。
• 临床研究发现 ARDS 患者在俯卧位时能减少 11%
的肺内分流,并能改善肺重力依赖区的通气血流 比例,使塌陷的肺泡复张,并且俯卧位通气对非 重力依赖区的分流不会产生大的影响,即使把患 者从俯卧位恢复到仰卧位后,其氧合仍能继续得 到改善。
1.氧疗
推荐意见2:氧疗是纠正ARDS患者低氧血症的基本手段(推荐级别:E级)
➢ 治疗目的是改善低氧血症,PaO2>60~80mmHg ➢ 根据低氧血症改善的程度和治疗反应调整氧疗方式,首先使用鼻导管,当需
要较高的吸氧浓度时,可采用可调节吸氧浓度的文丘里面罩或带贮氧袋的非 重吸式氧气面罩
➢ ARDS患者往往低氧血症严重,常规的氧疗常常难以奏效,机械通气是最主要
4
1974年Byran首先发现麻醉患者俯卧位可以
改善氧合状况。 1976年Piehl等首次报道了俯卧位通气在呼
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 此后多年间受到肺血流分布无论仰俯卧位
均受重力作用这一理论影响,众多学者致力 于其它通气方法的研究,对于俯卧位通气研 究甚少。
直到最近十多年来,对俯卧位时重力与肺 血流分布的关系重新认识,特别是在急性呼 吸窘迫综合症研究中,俯卧位通气才又受到 人们重视。
精选ppt课件
26
俯卧位通气临床操作
精选ppt课件
www.nejm.or2g7
精选ppt课件
28
精选ppt课件
29
精选ppt课件
30
精选ppt课件
31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俯卧位通气护理PPT课件
![俯卧位通气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50ceeb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9a.png)
注意患者体位变化, 避免过度牵拉和扭曲 ,预防关节脱位和肌
肉损伤。
定期检查管道和器械 的固定情况,确保其 稳定可靠,预防脱落
和意外拔管。
俯卧位通气期间监测指标管
03
理
呼吸功能监测指标选择
01 呼吸频率与节律
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呼吸频率和节律,以评估呼吸 功能状态。
02 血氧饱和度
通过监测血氧饱和度了解患者的氧合情况,及时 调整治疗策略。
系统讲解了俯卧位通气的操作流程,包括患者评估、体位摆放、通气参
数设置等,并强调了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和并发症预防措施。
03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了俯卧位通气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并邀请了具有丰
富经验的医护人员分享他们的实践经验和心得体会。
学员心得体会交流环节
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课程学习,对俯卧位 01 通气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掌握了相关的操
01
02
03
头部位置调整
适当抬高头部,保持下颌 微抬,有助于减少舌根后 坠,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道分泌物清理
定期为患者进行吸痰操作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避免堵塞气道。
胸部物理治疗
采用振动排痰、叩背等胸 部物理治疗方式,有助于 促进痰液排出,改善肺通 气功能。
皮肤压疮预防和处理方法
减压措施
使用气垫床、水垫等减压 用品,减轻局部组织受压 ,降低压疮风险。
康复锻炼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如呼吸 功能训练、肢体功能训练等,有助于 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俯卧位通气在特殊人群中应
05
用策略
老年患者俯卧位通气调整方案
评估患者耐受性
对于老年患者,需评估其身体状 况和俯卧位通气的耐受性,避免
俯卧位通气小讲课护理课件
![俯卧位通气小讲课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981cef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98.png)
俯卧位通气护理的未来展望
技术发展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俯卧位通气护理将不断发展和完善,未来可能会引 入更多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护理效果和安全性。
临床应用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俯卧位通气护理将更加广泛应用于各 类呼吸疾病患者的治疗中,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CHAPTER 05
俯卧位通气小讲课护理 课件
• 俯卧位通气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 俯卧位通气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 俯卧位通气护理的实践与经验分享 • 常见问题与解答
CHAPTER 01
俯卧位通气概述
俯卧位通气的定 义
• 俯卧位通气是指在医疗护理过程中,让患者采用俯卧姿势进行 呼吸,以达到改善氧合、减少肺部并发症等目的的一种通气方式。
肺部手术后患者:为了促进术 后恢复,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其他需要改善氧合的患者: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CHAPTER 02
俯卧位通气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俯卧位通气的方法
定义
俯卧位通气是一种通过改 变患者体位,利用重力作 用改善肺通气和氧合效果 的护理措施。
适用人群
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 吸衰竭、ARDS等呼吸系 统疾病的患者。
俯卧位通气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总结词:注意事项
详细描述:在进行俯卧位通气时,需要注意保护患者的眼睛、鼻子、耳朵等脆弱部位,避免受压或受 伤。同时,要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防止呼吸道分泌物阻塞。此外,还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不良反应或并发症。
THANKS
[ 感谢观看 ]
CHAPTER 04
俯卧位通气护理的实践与经验分享
俯卧位通气护理的实践经验
患者评估
俯卧位通气操作流程PPT课件
![俯卧位通气操作流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37e8b4a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11.png)
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
改进建议 在实施俯卧位通气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确定是否适合进行该治疗。
加强患者的监测和护理,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技术创新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俯卧 位通气技术将不断完善和创新, 如开发更加智能化的通气设备和
更加舒适的俯卧位垫等。
拓展应用领域
预防措施制定和执行情况回顾
合理使用垫枕和支撑物
在患者的受压部位放置垫枕和支撑物 ,以减轻局部压力,改善血液循环。
定时变换体位
密切观察病情
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
每隔一段时间,将患者的体位进行适 当调整,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处理方法介绍和案例分析
01
俯卧位通气操作流程
汇报人:xxx
2024-01-26
目录
• 俯卧位通气基本概念与原理 • 俯卧位通气前准备工作 • 俯卧位通气操作流程详解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效果评价与总结反馈
01
俯卧位通气基本概念与原理
定义及作用
定义
俯卧位通气(Prone Positioning Ventilation,PPV) 是一种通过改变患者体位,使其从仰卧位转为俯卧位, 从而改善氧合和通气功能的治疗方法。
皮肤受压损伤处理
对于已经出现的皮肤受压损伤,应及时进行清创、换药等处理,避免感
染。同时,调整垫枕和支撑物的位置和硬度,避免再次受压。
02
呼吸系统并发症处理
对于出现的呼吸系统并发症,应立即调整通气参数和呼吸支持方式,保
证患者的氧合和通气。同时,积极寻找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03
神经系统并发症处理
俯卧位通气PPT课件
![俯卧位通气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8844e8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b7.png)
90°
90°
45°
俯卧位:
➢通气血流比好转 ➢膈肌的运动方式和位置改善 ➢引流较容易 ➢减少纵隔和心脏对肺的压迫 ➢改变胸廓的顺应性 ➢功能残气量增加
二、俯卧位通气改善氧合机制
A 改善通气分布 (Gattinoni et al, 1988)
B 改善血流灌注分布 (Gattinoni et al,1988)
俯卧位通气的注意事项
〉 持续时间和俯卧的次数—— ➢ 仍未有明确共识 ➢ 几小时(4-6 小时) 至 1-2 日 〉 终止—— ➢ 当氧合能力出现改善时 ➢ 当没有进一步的好处时 ➢ 当并发症出现时 Eg:氧气饱和度下降,低血压
七、总 结
俯卧位通气治疗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
氧合状况,促进了患者的肺复张,加快痰
四、俯卧位通气的禁忌症
➢ 脑水肿、颅内高压、面部骨折、脊柱骨折、
A
腹部有开放性外伤、严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急性出血、心律失常、妊娠的患者;
➢ 由于对肥胖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有一定的
B
困难,所以只是把肥胖列为相对禁忌证。
五、俯卧位通气并发症
➢ 压疮 ➢ 神经与视网膜压迫 ➢ 心脏骤停 ➢ 气管插管脱出或移位 ➢ 颜面部水肿
有利于分泌物的引流,使肺部重新膨胀
C
(Hormann et al, 1994)
减少心脏对肺的压迫,使肺部重新膨胀(Pelosi
D
et al, 2002)
三、俯卧位通气的适应症
➢ 俯卧位通气适合氧合障碍的病人、ALI和ARDS病人,可 以通过使用俯卧位通气改善病人的氧合状态。
➢ 无论任何原因的肺水肿,合理使用呼气末正压(PEE P),仍需要较高的吸入氧浓度,可以考虑使用俯卧位通 气。
俯卧位通气健康教育PPT课件
![俯卧位通气健康教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7dd926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fa.png)
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俯卧位通气技术将得到更广泛应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患者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加,俯卧位通气技术将在更多 领域得到应用。
个性化治疗方案将成为趋势
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俯卧位通气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舒 适度。
脊柱与关节不适
长时间的俯卧可能对脊柱 和关节造成额外的压力, 引发疼痛或不适。
预防措施建议
定时变换体位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定时变换体位以减轻局 部压迫。
使用辅助器具
如使用特制的枕头、垫子 等,以减轻对身体的压迫 。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的呼吸道不受压 迫,保持通畅,如有需要 可使用吸氧等辅助呼吸措 施。
03
脊柱与关节不适处理
对于脊柱和关节不适的患者,可给予适当的按摩、热敷等物理治疗方法
,以缓解疼痛和不适。同时,应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和锻炼,以增
强脊柱和关节的稳定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4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
俯卧位通气的原理和重要性
01
向患者和家属解释俯卧位通气的原理,强调其在改善氧合和通
气功能方面的重要性。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 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
预防并发症
注意预防压疮、坠积 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
生。
03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常见并发症类型
压迫性损伤
由于长时间俯卧,身体的 重量会对某些部位造成压 迫,可能导致皮肤破损、 溃疡等。
呼吸困难
俯卧位可能使肺部受到压 迫,导致呼吸不畅,特别 是对于已有呼吸系统疾病 的患者。
关于俯卧位通气综述 范文
![关于俯卧位通气综述 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2acef60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27.png)
关于俯卧位通气综述范文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唠唠俯卧位通气这个挺有意思又超级重要的事儿。
一、啥是俯卧位通气呢?简单来说,俯卧位通气就是让患者趴着呼吸。
你想啊,正常我们都是躺着或者侧着呼吸,可有些时候,让患者翻个身,脸朝下趴着,就能改善他们的呼吸状况。
这就像是给肺换了个姿势,让它能更好地工作。
这背后的原理其实也不难理解。
咱们的肺啊,就像一个复杂的工厂,有好多小车间(肺泡)。
当人仰卧的时候,肺的后部就像被压着的小角落,气血交换可能就不那么顺畅。
一俯卧呢,这个压力分布就变了,原本被压着的地方松快了,空气能更均匀地进到肺泡里,二氧化碳也能更好地排出来。
就好比把堵塞的交通路线重新规划了一下,车(气体)就跑得更顺了。
二、啥时候需要俯卧位通气呢?这可是个关键问题。
一般来说,在重症监护室(ICU)里,那些患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患者就很可能需要俯卧位通气。
ARDS可是个很棘手的病,患者的肺就像被洪水淹了一样,到处都是炎症和渗出物,呼吸特别困难。
这个时候,俯卧位通气就像一个救星。
还有啊,对于那些因为新冠病毒感染而出现严重呼吸问题的患者,俯卧位通气也经常被用到。
比如说,有些患者血氧饱和度一直上不去,怎么吸氧都不太管用,医生可能就会考虑让患者俯卧位通气试试。
这就像是在所有的治疗手段里,又多了一个秘密武器。
三、俯卧位通气的好处可不少呢!前面也提到了,它能改善氧合。
患者趴着的时候,肺部的通气/血流比值更合理了。
就好像给肺里的氧气和血液安排了一个更好的约会场所,让它们能更好地结合,这样氧气就能更快地被输送到全身各处,身体的各个器官也就有足够的氧气来工作了。
其次呢,俯卧位通气还能减少肺部的压力和剪切力。
这就好比是减轻了肺这个脆弱组织的负担,让它能在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下慢慢恢复。
另外,对于一些肺部感染的患者,俯卧位通气还可能有助于痰液的引流。
想象一下,肺就像一个有积水的房间,俯卧位就像把这个房间倾斜了一下,积水(痰液)就更容易流出来了,这样也能减少肺部感染的加重。
俯卧位通气PPT课件精选全文
![俯卧位通气PPT课件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a1be577f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8b.png)
俯卧位通气禁忌症
相对禁忌症之二
那些在普通病房不宜实施的绝对禁忌证,若在 ICU 严密监测下则可有条件放宽实 施:包括 ①存在严重氧合障碍,氧合指数[动脉氧分压(Pa02)/吸氧浓度 (FiO2)]<100mmHg或SpO2/FiO2<140; ②存在明显呼吸困难,呼吸频率>40次/ min ; ③经皮氧饱和度无法实现准确连续监测; ④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使用血管活性药(在充分容量复苏前提下,仍存在收缩 压<90mmHg或平均动脉压<65mmHg); ⑤神志异常或无法接受指令,不能与护理团队沟通,不能用语言或呼叫器呼叫帮 助; ⑥自主行动困难或受限,在无他人帮助的情况下,无法自主调整位置以获得舒适 度或不能耐受俯卧位姿势。
4.持续时间:建议每次治疗时间尽可能维持12h以上。对于 延长治疗时间可获益的患者,若耐受性良好,可考虑延长治疗 时间。一旦出现明显并发症,则随时终止治疗。
03 PART three 经 典 俯 卧 位 操 作 规 范
建立俯卧位治疗团队
建立俯卧位治疗团队
应建立由医师、呼吸治疗师、护士等组成的俯卧位治疗团队,职责分明,高效合作, 以确保疗效和安全。职责分工举例如下:
体位改变对健康人呼吸生理的影响
● 健康人由直立位转为卧位,功能残气量减 少约1升 ● 可出现后背部、底膈上肺泡塌陷或不张 ● 分泌或渗出物易积聚于肺后背部,不易引 流 ● 通气血流比的不匹配性更明显 ● 膈肌运动幅度减低和位置上移 ● 纵隔和心脏对肺压迫加重
俯卧位通气适应症
适用于需接受有创机械通气和(或)体外膜氧合器( ECMO ,又称体外膜肺) 治疗的重症或危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该治疗应在 ICU 内实施。
同时,俯卧位后,解剖位置上位于心脏下方受心脏压迫的肺叶体积缩小,部分被 心脏压迫的萎陷肺泡复张。俯卧位通气患者需要镇静甚至肌松,有利于膈肌松弛, 跨膈压降低,促进部分背侧肺泡复张,增加气血交换面积。
(医学课件)俯卧位通气PPT幻灯片
![(医学课件)俯卧位通气PPT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44b515f50508763231121238.png)
通气(V)/血流(Q):0.8
V/Q
3
2
血流量(Q)
1
通气量(V)
肺尖V/Q大,肺底V/Q小
5432
死腔样通气 V/Q过大
(肺底) 肋骨数 (肺尖)
动-静脉短路 V/Q过小 4
“Lobar” Pattern of ARDS
5
ARDS柏林诊断标准:
时间 低氧血症 肺水肿原因 影像学改变
13
俯卧位通气禁忌症
颅内 高压
血流动 力学不
稳
急性 出血
禁忌症
妊娠
脊柱 损伤
近期 腹部 手术
骨科 手术
14
俯卧位通气并发症
皮肤压伤、水肿坏死 外周神经损伤 肌肉损伤 角膜溃疡 低血压 插管和其他引流管的压迫和移位 少见:心律失常、视网膜损伤
15
病例介绍
3床 凌XX,女,48岁 诊断: 重症急性胰腺炎 高脂血症型胰腺炎 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 高脂血症 ARDS中度 AKI 2级
突发快速性心率失常,房颤
俯卧位通气2分钟患者出现心率快,呼吸快, 烦躁,被迫停止改为仰卧位通气
5%葡萄糖20ml+胺碘酮150mg静推 推注托拉噻米,急诊心电图
CT扫描见腹腔多个不规则脓腔
CT引导下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抽出脓性液体 200ml
出现感染性休克症状,烦躁明显,血压 给予加快输液速度,使用升压药维持血压,镇
治疗
3.25
3.29 4. 1 4. 4 4.11 4.25 4.29
患者血流动力学已基本稳定,尿量少
尝试间断脱呼吸机3天并成功脱机拔管,床边 CRRT治疗持续,鼻肠管泵入百普力25ml/h,耐 受良好
今晨呼吸费力,精神差,血气提示PCO2 床边再次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77mmHg
俯卧位通气在重症医学的应用及护理查房ppt课件
![俯卧位通气在重症医学的应用及护理查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4e8d28c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f0.png)
气。
设备准备
准备好呼吸机、监护仪、吸氧设 备等,并确保设备处于良好工作
状态。
患者准备
向患者解释俯卧位通气的目的、 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取得患者 的配合和理解。对患者进行适当
的心理疏导,减轻紧张情绪。
适应症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俯卧位通气是ARDS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 改善氧合和降低病死率。
• 其他重症呼吸衰竭:如重症肺炎、肺栓塞等引起的呼吸衰竭,也可以考虑使用俯 卧位通气。
俯卧位通气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禁忌症
• 不稳定的脊柱或骨盆骨折:俯卧位可能会加重骨折移位,不适用于这 些患者。
俯卧位通气的工作原理
改善肺通气分布
俯卧位可以改变肺的重力依赖区,使通气更均匀分布,减少通气 不足和过度通气区域。
提高氧合
通过改善通气分布,俯卧位通气可以增加肺泡通气量,提高氧合水 平。
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俯卧位通气可以减少高潮气量和高压力,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的风险。
俯卧位通气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案例三
应对策略与护理创新
• 为应对俯卧位通气带来的护理挑战,护 士需要掌握一定的应对策略和技能。同 时,护理创新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本案例将探讨一些实用的应对策略和 护理创新方法,以帮助护士更好地应对 俯卧位通气带来的挑战,提升患者的治 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减轻炎症。
02
急性肺栓塞
俯卧位通气有助于改善肺栓塞患者的氧合,减轻症状。
03
护理注意事项
在俯卧位通气过程中,护士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
俯卧位通气Ppt演示文稿
![俯卧位通气Ppt演示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897e14fb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e2.png)
第12页,共17页。
第13页,共17页。
第14页,共17页。
护理
护理重点
准备实施 病人安全 整理观察
第15页,共17页。
护理
1 充分镇静。 2 防止窒息:操作前吸净痰液,操作中避免气 管导管打折或脱出翻身为俯卧位时分泌物增多应 及时吸痰,口腔护理应在仰卧位时完成。 3 固定和放置各管路以有利于翻身为易,留足 够长度。 4 预防因牵拉、挤压导致的神经损伤。
头部垫高20-30度,气管插管处悬空,头部左右 侧位1-2h更换一次
第10页,共要密切观察病人的血 氧饱和度变化, 最后给病人接上心电 监护,及时吸痰,定时叩背。
第11页,共17页。
通气时间
• 循序渐进原则
• 患者情况良好每天可4-8h
• 2000年呼吸指南中:俯卧位位通气时间大于
禁忌症 • 1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 2颅内压增高 • 3急性出血 • 4脊柱损伤
• 5近期骨科、腹部手术
• 6妊娠
第6页,共17页。
并发症
• 皮肤压伤、水肿、坏死
• 外周神经损伤
• 角膜溃疡
• 低血压
• 插管和其他引流管的压迫和移位
第7页,共17页。
第8页,共17页。
实施
1进行俯卧位通气前评估
5 预防面部受压和眼部水肿,勤更换位置(受压部 位垫软枕)。
第16页,共17页。
6 肠内营养的患者俯卧位通气前 30min-1h 停止。 7 翻身方向:可向右向左翻,如颈内静脉在 右侧,通气时优先考虑向左翻。 8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神志,监测生命体征。 9 心理疏导。
第17页,共17页。
评 估
护理人员、 护理用具
演示文稿俯卧位通气的临床意义课件
![演示文稿俯卧位通气的临床意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ffc2d1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bb.png)
• 目前有观点认为俯卧位通气的指征为氧合指数<200 mmHg、
Murray评分>2.5,FiO2>60%、肺毛细血管嵌顿压<18 mmHg
• 当患者被确诊已产生ARDS时,应立即施行俯卧位通气,以达到最 佳的治疗效果。并不是所有的患者对俯卧位通气均有反应,因此,
辨别出哪种患者对俯卧位通气治疗反应性较好对临床治疗非常有意义 。对由直接肺源性因素引起的ARDS(ARDSp)与间接肺外源性导致
(优选)俯卧位通气的临床意义 课件
第1页,共32页。
Contents
1
背景 知识
2 俯卧位通气改善氧合的机制
3
俯卧位通气与肺保护
4
俯卧位通气的实施
第2页,共32页。
背景知识
• 俯卧位通气是指利用翻身床、翻身器或人工徒手操 作,使患者在俯卧位(prone position,PP) 进行机械通 气。俯卧位通气(Prone Position ventilation, PPV)迄 今已有60余年的历史。
• 充分镇静与适当约束 为保证治疗效果,减 少患者不适,可以采取适当的肢体约束和药 物镇静,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给予镇静和(或)肌 松剂,但必须加强监测和护理,保障患者安全 。
第27页,共32页。
• 实施方法 由3~4名经过培训的专业医护人 员实施体位治疗。转换俯卧位时,先将患者 平移至床一侧,向病床对侧翻转,使患者侧卧, 而后将臀部、肩部后移转至俯卧位。头偏 向一侧,用头圈固定;双肩下垫软枕,骨盆下垫 一大三角软枕,使腹部悬空,防止腹主动脉受 压,影响静脉回流,两侧手臂向上伸直放于头 两侧,整个过程必须保证气管导管、呼吸机 管道、静脉导管及其他引流管等通畅。
ARDS(ARDSexp)患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气(V)/血流(Q):0.8
V/Q
3
2
血流量(Q)
1
通气量(V)
肺尖V/Q大,肺底V/Q小
5 (肺底)
43 肋骨数
2 (肺尖)
死腔样通气 V/Q过大 动-静脉短路 V/Q过小
“Lobar” Pattern of ARDS
ARDS柏林诊断标准:
时间 低氧血症 肺水肿原因 影像学改变
轻度
中度
3-25患者持续尝试 脱机并成功拔除气 管插管,小便量仍 偏少,持续床边 CRRT中
腹内压
腹高压在Ⅰ-Ⅱ级之间
相关检查
入院后每日输注白蛋白20g
相关检查
主要治疗经过
日期
病情进展
治疗护理情 持续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持续床边
况仍较重,表现为呼衰,肾衰
CRRT治疗
病例介绍
既往高血压 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
助呼吸 BMI :29.3 APACHEⅡ :16分 NRS评分:2分 DVT评分:3分 B评分:12分
病例介绍
患者11天前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上腹疼痛,疼痛剧烈, 伴恶心呕吐、至当地就诊,查CT提示急性胰腺炎,给 予抑酸、补液、预防感染等对症处理后疼痛无改善
➢ 主要用于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降低气道峰压
[2]
[1]马荣华,潘青,季云,等. 俯卧位通气对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 2(9):71-74. [2]Kotsis VT,Pitiriga VCH,Stabouli SV,et al.Carotid artery intima-media thickness could predict the presen ce of coronary artery lesions[J].Am J Hypertens,2005,5(18):601-606.
俯卧位通气禁忌症
俯卧位通气并发症
✓ 皮肤压伤、水肿坏死 ✓ 外周神经损伤 ✓ 肌肉损伤 ✓ 角膜溃疡 ✓ 低血压 ✓ 插管和其他引流管的压迫和移位 ✓ 少见:心律失常、视网膜损伤
病例介绍
3床 凌XX,女,48岁 诊断: ➢ 重症急性胰腺炎 ➢ 高脂血症型胰腺炎 ➢ 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 ➢ 高脂血症 ➢ ARDS中度 ➢ AKI 2级
3.25
3.29 4. 1 4. 4 4.11 4.25 4.29
患者血流动力学已基本稳定,尿量少
尝试间断脱呼吸机3天并成功脱机拔管,床边 CRRT治疗持续,鼻肠管泵入百普力25ml/h, 耐受良好
今晨呼吸费力,精神差,血气提示 PCO2 77mmHg
患者一般情况可,医生同意实施俯卧位 通气
床边再次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在下垂区。
Supine Gradients of Pressure
胸P膜leu腔ra内l 压 pressure Ptp = Palv - Pp
Trans跨pu肺lm压onary
俯卧位通气改善氧合的机制[3]
① 通气血流改善,V/Q匹配 ② 通过俯卧位促进背侧肺泡复张,改善通气血流比值 ③ 俯卧位通气使气管内分泌物由于重力作用得到良好
的引流、心脏和纵隔对下垂肺区的压迫减少,从而 增加通气量,改善病人的氧合状态
[3] Mentzelopoulos SD,Roussos C,Zakynthinos SG.Prone position reduces lung stress and strai n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J].Eur Respir J,2005,25(3):534-544.
2016-03-10转至泰州 人民医院就诊,收住 ICU病房,行间断血液 净化治
病例介绍
3-15出现呼吸困 难,行呼吸机无 创通气治疗,为 进一步治疗转至 我院
影像学检查
两肺炎症,两侧胸腔积液 (左肺明显)
胰周肿胀渗出明显
入院氧合指数 147
病例介绍
入院持续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持续床边 CRRT支持中,处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期,合并 有多器官功能不全,表现为呼衰、肾衰
俯卧位通气适应症
➢ 无论任何原因的肺水肿,合理使用PEEP仍不能将 氧浓度降至60%以下
➢ 在ALI /ARDS早期,即使没有严重的氧合障碍, 也可以使用
王永花.机械通气改善胰腺炎并发ARDS 患者症状的探讨[J].医药论坛杂志.2015,36(9):119-120.
李依,董芸.俯卧位通气联合肺复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院临床杂 志,2013,10(6):37-39.
俯卧位通气2分钟患者出现心率快,呼吸快, 烦躁,被迫停止改为仰卧位通气
重度
有已知危险因素或新发、加重呼吸道症状,1周内急性发作
氧合指数201-
300mmHg 且PEEP/CPAP≥5
氧合指数
≤200mmHg 且PEEP≥5
氧合指数
≤100mmHg 且PEEP≥10
无法完全以心力衰竭或液体超负荷解释的呼吸衰竭
*双肺浸润影
双肺浸润影 累及3个象限的浸润影
生理改变
N/A
N/A
**VE CORR10L/min 或CRS<40ml/cmH2O
*浸润影不能完全由渗出、塌陷、结节来解释; CT可以用作进一步的诊断
**VE CORR(校正分钟通气量) =VE x PaCO2/40; CRS为呼吸静止时肺顺应性=潮气量/平台压-PEEP
ARDS治疗措施:
ECCO2-R
ECOMO
HFO
治 疗
iNO
的
神经肌肉阻滞剂
干
低-中PEEP
预
程
无创通气
俯卧位通气 高PEEP
度
低潮气量通气
轻度
中度
重度
氧合指数
不同体位时的呼吸生理状况
跨肺压(Ptp)=肺泡压(PA)-胸膜腔内压(Ppl) ➢ 仰卧位:分为非下垂区和下垂区,肺通气主要集中在非下垂
区。 ➢ 俯卧位:不同区域的通气较仰卧位时均匀,肺通气主要集中
俯卧位通气演示文稿
历史
➢ 早在1974年Bryan首先提出,俯卧位通气(prone position,PP)可能会改善背侧肺通气,从而改善 氧合
➢ 20世纪80年代俯卧位通气作为治疗ARDS的一种 辅助手段
➢ 近年来,俯卧位通气作为肺保护策略的一种手段
概念
➢ 俯卧位通气:利用翻身床、翻身器或人工徒手操 作,使患者在PP进行机械通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