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教学设计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第一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第一目的教学内容。本目紧紧围绕矛盾基本属性“对立、统一”为主线,分析了矛盾的对立性和统一性(即矛盾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含义及表现;矛盾与联系、发展间的关系;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关系;及如何运用矛盾观点来分析解决问题。通过对矛盾基本属性的认识、了解、掌握,我们可以知道生活中处处时时充满着矛盾,它是联系的根本内容也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这一目的内容既是对七八两课(联系与发展)内容的探究延伸又是对下一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铺垫,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矛盾观又是我们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和关键,而对矛盾基本属性的理解掌握是学好矛盾观的关键。因此上好这目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对我们学好唯物辩证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好两个属性及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关系两方面内容。课程内容从人们日常的消费生活入手,分析生活消费的相关知识,在第一、二单元中起到了承上起下的作用。学好它不但能正确理解联系、发展与矛盾的关系,有助于学生树立矛盾观,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来分析、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一定的哲学精神。

二、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经过两年高中阶段的学习,虽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具备一定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也有了一定的研究性学习和自我探究能力。但哲学上的矛盾概念高度概括和抽象,对于刚接触这一概念的学生来说,理解有难度,容易将生活中某些矛盾与哲学上的矛盾相混淆,对矛盾概念的理解仍从具像出发,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差,甚至迷茫、困惑,走进学习的死胡同,产生事倍功半和弃学现象。因此,教学中应从具体感性事物入手,遵循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教学思路。

三、设计思想

1、生活化教学理念:《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本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建构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本课程要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教学设计

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哲学是对经济、政治、文化三大社会生活从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高度概括、总结和指导,具有非常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讲授时更应遵循生活化理念,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实际,以学生能力为本,生活为线,将理论贯穿于生活中,从具体到抽象,情感到理性再到抽象到具体,理性到感性的原则。本课设计以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合作探究,理论提升、知识运用到最后的生活解读,寻找生活中的矛盾,让学生感悟哲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理念,同进又落实新课标的知识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2、翻转课堂策略: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课堂外,让学生自主完成基本内容的学习,把知识内化与思想提升放在课内,学会带问题听课,实现深层师生,从而提高听课效率。

3、“三贴近”教学原则:在教学资料的选取,教学环节的安排上,遵循“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本课结合学生的实际来设置情境、创设问题,使学生在体验与感受中归纳知识、提升能力、培养情感。

4、合作学习策略:对于矛盾的基本属性及表现、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矛盾与联系、发展的关系,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巩固性原则

五、教学方法:问题法、讨论法、启发探究法、理论联系实际法、练习巩固法

六、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设置问题让学生感性认识矛盾,体悟矛盾的内含,学会自主思考,合作学习;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认识矛盾的普遍性,理解矛盾与联系、发展的关系,明确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也是联系的根本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同时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同时增强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教学设计

矛盾意识,学会用矛盾观来分析事物;

通过情境设置,分析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让学生更全面深刻认识理解矛盾的

内涵,树立矛盾观,学会用矛盾的对立统一观来分析解决对待生活学习中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从学生生活和学习中已有的知识储备入手,通过开展课堂讨论活动,让学生感受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推动作用,增强对矛盾的感性认识。通过开展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探究、讨论中形成观点,掌握知识。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观点、态度,并且能学以致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理解探究矛盾的内涵及对立统一的关系,分析矛盾与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间的关系,领悟矛盾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明确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没有矛盾就不会有所谓的联系和发展,也就没有所谓的世界,树立辩证思维观,增强矛盾意识,敢于承认矛盾、善于分析矛盾并勇于揭露矛盾,同时也能巧于利用矛盾,勇于正视百像生活和百态人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一分为二,合二为一,抓住时机,促成转化等矛盾观)应对它,变压力为动力,变失败为成功,做自己人生的主人。

七、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理由: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是正确理解把握矛盾与联系、发展关系的关系,同时也是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的前提保证,因此矛盾的基本属性成为了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由于学生的理论认识能力、知识提炼能力较弱,逻辑推理能力不强,对知识的理解认识易片面、孤立、感性化。对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二者关系的把握上容易偏离方向或感性、片面化,因此成为本课难点。

八、教学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课前预习,结合实际完成本课导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PPT)

九、教学过程

(一)情境设置、导入新课

(1)境设置情:展示动画“情绪的故事”,并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讲述情绪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教学设计

背后的故事。

(2)问题设置:A、以上的情绪你经历过吗?

B、说说背后的故事?

C、你愿意一生只经历一种情感体验吗?

D、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才是丰富多彩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