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原文:阅读教学的另一个视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接原文:阅读教学的另一个视角

在小语教材中,不少文质兼美、内涵丰富的文章都选自文学名著。教学时,教者巧妙地对接原著中相关的片段,组织学生诵读、赏析、品悟、想象、写话等,让学生充分感受原著的语言特色,领略作者的写作风格,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训练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了学生语文素养。本文就当前语文教学中对接原文的教学现状以及实践探索谈谈浅陋的看法。一、对接原文的现状——冷静分析

对接原文的教学有许多成功的案例,给语文教学增色不少。但也不难发现,目前在课堂教学中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只要教到名文(名著)改编的文章,就会不假思索地引入原文内容,教者既没有深入思考对接的目的,也没有精心设计对接的方式,更没有仔细考量对接的时机,主要存在这些问题:

1.情感偏重,对接内容不当

儿童的情感是纯洁的、质朴的、真诚的。当前,不少语文课堂过分注重对孩子的情感熏陶与感染,对接原文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只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突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如教学《月光启蒙》一课,不少老师引导学生充分品悟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母爱温情后,出示年老痴呆的母亲画面,将原文《月光母亲》的开头引入课堂,再运用音乐渲染,反复朗读抒发感情的语句,直至师生感动得热泪盈眶。然而,这样的对接原文明显破坏了文本描绘的篱笆小院温馨甜蜜的氛围和月光下母亲美好的形象,虽然有力渲染了母爱和感恩的主旨,但严重背离了课文基调,极大偏离了编写意图。

2.目的模糊,对接方式简单

来自名著、名篇的课文大多是选自其中的某个片断,学生理解人物性格、感悟表达方法以及体会文本中心都有一些难度,通过对接原文,可以让学生了解故事的时代背景,触摸原著的语言文字,从而突破教学难点。这样的设计思路无可厚非,但对接的目的很不明确,方式极其简单。如有的老师在课上自己朗读原著,让学生一味倾听;有的老师通过投影呈现,让学生自由阅读原文片段,教师放手不管……到底对接原文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是赏析原文的精彩语句;是为了帮助学生对人物性格的理解,还是让学生体会语言表达的特色……教师要有明确的对接目的,力求针对性。那种简单化的对接原文,会让学生无所适从、不知所措,根本没有实效。

3.把握失当,对接时机随意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对接原文的作用是无限的。但有些老师对接原文的时机随意,缺乏周密思考,导致教学前后脱节,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如教学《桂花雨》一课,老师在学生还没有充分朗读、感悟课文的情况下,就出示作家绮君的原文语句,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揣摩文字意蕴和表达效果。学生对文本的内容生疏,反应迟钝、表达不清,课堂效果较差。何时对接原文,老师在教学明确的目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调动学生情感水平,在学生“愤、悱”之时,才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否则,对接原文就是盲目而行,或是画蛇添足,甚至弄巧成拙,学生深陷在原文的材料堆里东拉西扯、毫无所得。

二、对接原文的思考——深度剖析

要提高对接原文教学的实效,我们要深度思考,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眼里有“的”,紧扣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南”与归宿。它是根据《课程标准》各学段对语文教学有不同的阶段要求来确定的。对接原文的教学也应具有鲜明的“学段味”,紧扣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突出训练的目的性、层次性、针对性,从而走出学段不分、层次不明的误区。低年级教学侧重识字、写字和说话训练,对接原文目的是训练朗读、积累巩固,激发兴趣;中年

级教学从积累感悟逐步向表达运用过渡,对接原文在激发阅读兴趣基础上,既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掌握阅读策略,又要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随着学段增高,学生知识累积增多,技能增强,高年级的对接原文要在培养学生思维深度,提高语感训练强度,加大语言运用力度上做文章、下功夫。

2.胸中有“数”,吃透编者意图

教学所用的课文是选自原文(原著),编者进行了精心取舍、细心加工,按照一定教学计划安排在指定的教材单元中。作为教学内容,它不同于“一般的阅读材料”,老师在备课中必须对编写的意图胸中有“数”,即要明确编者的选文意图、位置意图、角度意图、关系意图等,这样才能真正准确把握文本。尊重编者的意图,我们在备课时不妨多叩问几句,也许就能吃透编者意图。像《月光启蒙》,编者为什么要删除描写母亲年老痴呆的文字?《三打白骨精》为什么简略了生动的环境描写……只有在充分吃透编者意图下,教者胸中才有“数”,才能整体观照、把握精准,确定课时教学目标,对接原文才不会出现偏差、步入误途。

3.目中有“人”,遵循儿童立场

对接原文,要站在儿童的立场去考量,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小学语文教学对象是儿童,儿童应该是我们教育教学的根本。一切教学设计,都要基于儿童,读懂儿童。所谓基于儿童就是教学要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应该明确儿童“需要什么”,要能激发儿童的兴趣,唤起其身上“未知的力量”;读懂儿童就是要考虑儿童已有的知识水平与经验。奥苏贝尔说:“如果把全部教育学、心理学归结为一句话的话,那就是我们的儿童已经知道了什么。”儿童是带着自己的经验、知识、兴趣、思考参与课堂的,对接原文要建立在儿童已有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上,与儿童的已有经验对接,这样才能调动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儿童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4.身上有“功”,树立课程意识

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作了明确表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1]“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一核心目标为语文教师在文本对接时指明了方向。老师要有强烈课程意识,对接原文在这一目标的指向下,努力挖掘隐含在原文中的“言语形式”价值,生成学科“教学价值”,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进而提高语文素养。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说:“教师的根之根,就是教师的文化底蕴、文化功力、语言素养、人文情怀。这样的语文教师才有自己的教学主见,而这种教学主见是建立在明确的课程意识、深厚的学科素养以及对学生真诚的关怀之上的。”因此,对接原文要做到一个“对”字,说千道万,每位语文教师应自觉地加强业务的历炼,丰厚自身的教学底蕴,逐步提升专业素养,掌握精湛的教学艺术,让自己的课堂充满教育的智慧!只有教者身上有“功”,对接原文才会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三、对接原文的策略——勇于探析

鲁迅先生说过:“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毫无疑问,对接原文的出路就在我们每一个敬业、踏实、智慧的语文老师脚下。经典名著是中外文学的精华,是人类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阅读名著经典自然成为儿童习得语言、提高能力、培养语感、陶冶情操及提升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教学这类课文,如何对接原文(原著),让课堂教学发挥最大的效益呢?

1.引领比较,挖掘兴趣增长点

作家文风各异,语言独具特色。对接的原文中独特性的语言,陌生化表达,与课文形成对照比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三顾茅庐》就是根据经典名著《三国演义》改编的,教学课文第三节时,我就引入原文中的这段文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