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县简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乌鲁木齐县最新概况

乌鲁木齐县地处准噶尔盆地南缘的天山北麓凹陷谷地之中,是首府乌鲁木齐市唯一的市辖县。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时,今乌鲁木齐县纳入西汉版图,成为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唐属庭州,元归别失里行省管辖,又是高昌王封地。清乾隆23年(1760年)设乌鲁木齐同知,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设置迪化县。1953年11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改迪化县为乌鲁木齐县。

为顺应城市总体发展需要,2000年8月,近郊的七道湾乡、二工乡、大湾乡和地窝堡乡交市区管辖;2002年3月,达坂城地区一镇四乡一牧场划归新成立的达坂城区管辖。2006年6月,为进一步拓宽发展空间,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县直机关整体搬迁至板房沟乡。2011年3月,按照市委、市政府“南控北扩、西延东进”的发展战略,将我县北郊一镇两乡整建制移交高新区(新市区)。目前,乌鲁木齐县辖1镇5乡41个行政村,行政区域面积4141平方公里,耕地31.12万亩,园地818.1亩,林地74.7万亩,草地42.95万亩。总户数18126户,总人口5616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957人,占总人口的15.95%;少数民族人口37393人,占总人口的66.58%。政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光热资源丰富,降水大部分集中在夏季,年平均气温5.1℃。

乌鲁木齐县旅游资源总量大、类型多、品种优、分布相对集中,旅游资源占全市旅游资源的60%以上。目前,全县有规模大小不等的旅游风景区(点)15 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照壁山森林公园),自治区级森林公园1处(庙尔沟森林公园),各类度假村80余处,滑雪场9个,农家乐、牧家乐旅游接待点260余处。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处(苜蓿台生态公园)、国家AAA级旅游景区1处(东白杨沟旅游风景区),AA级旅游景点3处(银都度假村、天牧玫瑰园、板房沟新华联度假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处(天牧玫瑰园、板房沟新华联度假村)。自治区SSS旅游滑雪场2处(丝绸之路国际滑雪场、白云国际滑雪场),SS旅游滑雪场1处(阳光sport滑雪场),S旅游滑雪场2处(五棵松滑雪场、迎峰滑雪场),自治区级星级“农家乐”29家。

在去年7月份召开的县委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提出今后五年全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坚持“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和谐稳县、富民强县”的总体战略,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加速转变发展方式,着力保护生态环境,切实改善民生,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把旅游业建设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和首府名片,把我县建成全疆最具吸引力的生态环境功能区、最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首府最美的“大花园”、最稳固的“护城河”和全县各族人民的“幸福家园”,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与首府共奔全面小康。奋斗目标是:到“十二五”末,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6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人均生产总值实现4万元,年均增长15%以上。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4.3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300元,年均增长12%以上(其中,全县35%以上的家庭人均纯收入过“万元”,35个以上村创建成为人均纯收入“万元的村”)。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4.3亿元,力争突破5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5%以上。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达到西部地区上游水平,城镇化水平达到60%以上,农牧民幸福指数显著提高,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社会稳定进一步巩固。

与此同时,县委、县政府结合首府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各乡镇的功能定位:板房沟、水西沟中心集镇规划区将围绕丝绸之路国际滑雪场和天山大峡谷作文章,努力规划建成全国旅游名镇;永丰乡将借助216国道改造,规划建成我县大西沟河河西区域为旅游商贸交通服务的中心镇;萨尔达坂乡将结合216国道改造和“亚心”品牌,以及地处全县西部旅游景区腹地的优势,规划建成商贸旅游型小城镇;甘沟乡将依托西白杨沟、菊花台、乌拉斯台等旅游景区,规划建成生态型旅游小城镇;托里乡将依托4A级苜蓿台旅游景区和托里风电功能区,加快打造旅游小城镇和风电硅谷的综合配套服务基地。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在今年元月9日召开的县委十二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县委提出了“稳中求进、进中求变、变中求好”的全县工作总基调,要求全县上下准确把握当前经济形势,坚持科学跨越、后发赶超的思路不变,坚持从实际出发,抓实重点、突破难点、展现亮点,不断巩固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圆满完成今年各项经济发展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

永丰乡位于乌鲁木齐县政府正南31公里处,北纬43.41度,东径87.20度。东以乌鲁木齐河为界与板房沟乡相望,总面积72平方公里.

萨尔达坂乡位于乌鲁木齐市南郊52公里处,西以浅水河为界,南区、东南邻板房沟乡,西与永丰乡、西山农场,北与104团场、市头屯河区连接。全乡总面积1500多平方公里,

六十户乡位于乌鲁木齐市西北15公里处,东与和平渠为界,南与安宁渠,五一农场毗邻,西与昌吉六工镇,五一农场接壤,北与昌吉十六工镇沙梁子村土地接壤,总面积57平方公里,

板房沟乡位于乌鲁木齐市南郊距乌鲁木齐市中心42公里在天山山脉中段北麓,东靠水西沟乡;西隔乌鲁木齐大西沟河与萨尔乔克牧场、永丰乡相望。东西相距12公里,南北相距90公里,行政区域面积1063。7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

乌鲁木齐县

始建于1886年(清光绪12年)。

2000年,乌鲁木齐县辖2个镇、18个乡。

2002年3月9日,国务院(国函[2002]20号批准),将乌鲁木齐县的达坂城镇、东沟乡、西沟乡、阿克苏乡、柴窝堡乡归乌鲁木齐市南泉区(更名为达坂城区)管辖。调整后,乌鲁木齐县辖2个建制镇、14个行政乡,2个国营牧场,80个行政村。

2003年底,乌鲁木齐县辖2个镇、8个乡,59个村委会:水西沟镇、安宁渠镇、四十户乡、青格达湖乡、六十户乡、板房沟乡、萨尔达坂乡、永丰乡、甘沟乡、托里乡。

2006年,乌鲁木齐县机关全部迁至板房沟乡办公。

2011年3月,乌政办〔2011〕40号,将乌鲁木齐县青格达湖乡、六十户乡和安宁渠镇成建制移交新市区管理。调整后乌鲁木齐县辖区总面积4212平方公里,人口5.5万人,辖1个镇、5个乡、40个村[1]。

2位置境域

编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