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微专题小练习》生物专练72 种群数量的变化
1.2 种群数量的变化(同步测试)(附答案)—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选择性必修2
1.2 种群数量的变化(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可用一定的数学模型表示B.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定呈“J”形增长C.控制家鼠等有害动物,要尽量降低其K值D.研究一个呈“S”形增长的种群的增长速率可预测其K值2.建立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一般不需要()A.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B.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种群数量变化进行表达C.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对数学模型(公式或曲线)进行检验或修正D.进行对照实验3.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支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形增长曲线。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4支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近似“J”形的增长B. 4支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4.下图表示某海域大黄鱼种群数量与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曲线。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点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C点为衰退型B.A点和C点种群增长速率相同,所以种内竞争程度相同C.在环境条件不被破坏的情况下,该海域大黄鱼种群的K值为2BD.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易被捕食,则估算值偏小5.一个物种迁入条件适宜的某地后,下列有关其种群数量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先大致呈“S”形增长,后大致呈“J”形增长B.先大致呈“J”形增长,后大致呈“S”形增长C.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会保持相对稳定D.K值是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6.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模型的说法,错误的是()A.种群呈“J”形增长的前提条件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B.呈“S”形增长的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种群增长所受的环境阻力加大C.种群增长数学模型的建构,通常包括以下步骤:观察研究对象并提出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建立模型、检验或修正模型D.种群增长的“J”形曲线有K值,只是K值较大,图中没法表示出来7.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错误的是()A.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B.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C.在血细胞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边缘多余的培养液D.待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8.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错误的是()A.培养液和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B.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应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C.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再计数D.应在每天的同一时间从同一试管中吸取等量培养液进行计数9.下列关于下图中种群数量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种群的“J”形增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B.种群呈“S”形增长的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呈“J”形增长C.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600个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D.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10.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对于野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有重要意义。
13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练习)
第3节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一、单选题1.下列不属于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是()A.光照B.水分C.温度D.捕食者D【解析】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食物、天敌、流行性传染病、气候、季节、降水等。
2.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明显减小,其原因是()A.雄性个体数量减少,使雌虫失去生殖能力B.成虫大量迁出,使幼虫个体数量减少C.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使种群的出生率下降D.受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的影响,雌性个体数量立刻减少C【解析】昆虫的交配求偶就是通过性信息素的传递来实现的。
所谓性信息素是指雌虫分泌到体外以引诱雄虫前去交配的微量化学物质。
根据这一原理,利用高新技术,人工合成信息素即性引诱剂,制成对同种异性个体有较大吸引力的诱芯,结合诱捕器(水盆式、粘胶式)配套使用。
在田间释放后,形成“假姑娘”(性引诱剂)引来“真小伙”(田间的雄虫),从而使得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大幅度降低产卵量和孵化率(出生率),达到防治害虫目的。
3.下图是某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曲线近似于S型增长曲线B.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会随环境条件变化而上下波动C.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最大数量D.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固定不变D【解析】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称为“S”型曲线。
在一定的环境中,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4.关于种群的增长,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引入到新环境的种群,一定时间内都能呈“J”形增长B.在环境条件变化的情况下,种群数量都会在K值附近波动C.在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种群的增长都有在K值上下维持稳定的趋势D.自然界的种群增长到一定程度都会在K值保持稳定,因此,都呈“S”形增长C【解析】“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
备考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精炼专题28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精练)含详解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1、(2023·山东·山东省实验中学统考二模)科学家曾指出,没有一个自然种群能无限制地增长,必然有许多因素使种群数量减少。
图中1、2代表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随种群密度的改变对种群死亡率的影响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的1代表密度制约因素,如自然灾害和气温等B.图中的2代表非密度制约因素,如食物、天敌、传染病等C.非密度制约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存在负反馈调节D.非密度制约因素可通过密度制约因素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2、(2023·山东聊城·统考三模)将捕食者直接捕食造成的被捕食者数量变化称为致命性影响;由于捕食者的存在产生的捕食风险导致被捕食者生理状态、行为方式和栖息地发生改变的间接的、非致命性的影响,称非致命性影响。
人类活动是造成致命性影响的一个重要原因。
惊飞距离(捕食者接近目标个体并导致其逃避时,捕食者与目标个体之间的距离)通常作为测量鸟类对非致命性影响的耐受程度的一个指标。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有天敌存在时被捕食鸟的产卵量和雏鸟成活率下降,这属于天敌对鸟的非致命性影响B.当天敌数量过少时,天敌对被捕食者产生的非致命性影响一般小于致命性影响C.朱鹮繁殖期的惊飞距离显著短于非繁殖期,可能是繁殖期育雏使得觅食压力增加D.研究人类对珍稀动物的非致命性影响,有助于规划自然保护区内的人类活动范围3、(2023·山东青岛·统考三模)乔木种群的径级结构(代表年龄组成)可以反映种群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预测种群未来发展趋势。
研究人员调查了甲、乙两地不同坡向某种乔木的径级结构,结果见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地Ⅲ径级个体可能在幼年期经历了干旱等不利环境B.乙地阳坡的种群密度比甲地阳坡的种群密度高C.甲、乙两地阳坡的种群年龄结构分别为增长型和衰退型D.甲、乙两地阴坡的种群增长曲线均为S型4、(2023·山东济南·山东省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校考模拟预测)生态学家认为,一定时间内,当种群数量增加时,必定会出现临近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种群变动调节恢复至平均密度以适应密度限制,即种群数量具有明显的密度制约效应。
种群数量的变化练习
《种群数虽的变化》习题 (一)一、选择题1.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①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②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 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④提出合理的假设。
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C.④①②③2.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和下降等 B.种群「数量的变化主要由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引起 C.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一般是“ J”型曲线 D. 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一般是“ S”型曲线3.如图所示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 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 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种群数量达到 E 点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 0 B.种群数量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 D 点之后C.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D.若该种群在 C 点时数量为100,贝U 该种群的K 值为400中死亡率成2.0,①•②O ------1 --------------- 1 --- 1 ------------------- ►10 2.0 3.0 出生率牌4. 如图表示四种生物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建立数学模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③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时间.种群数魅B ::A.①C.小球藻个体数时间5. 在一个玻璃容器内,装入一定量的符合小球藻生活的营养液,接种少量的小球藻,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小球藻的个体数量,绘制成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4图中能正确表示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种群增长速率*神群增长速率#种群增长速率*种群增长速率f种群增长速率时间6. 分析如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海洋渔业捕捞的最佳时期是D时期B. CXD段种群数量减少C. 该种群数量在C点达到K值.................................................................. KD. B时期是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的时期,种群数量在5左右7. 与调节雪兔的种群大小无关的是()A.以雪兔为食的猫狗的数量B.雪兔能随季节变化变换毛色C.栖息地青草的生长状况D.雪兔种群原来密度的大小、非选择题1 .请回答下列相关的问题。
1.2种群数量的变化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解析版)
1.2种群数量的变化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如图表示某种鱼类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当种群数量达到D点对应数值时环境阻力开始影响种群增长B.气候条件的改变不会影响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C.渔业捕捞后剩余量需控制在C点对应数值,以保持最大的增长速率D.该鱼类种群数量的增长受自身种群密度的制约2.合理选择实验试剂和材料有利于提高生物实验的成功率,下列有关实验合理的是()A.用卡诺氏液固定经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洋葱根尖细胞的形态B.用双缩脲试剂提取花生种子匀浆中的脂肪和蛋白质C.用重铬酸钾溶液检验酒精的产生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D.用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3.下列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适当提高培养液的浓度,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将增大B.其他条件不变,若接种量增加一倍,种群数量达到K值的时间缩短C.计数的方法是抽样检测,用吸管吸取培养液直接滴加在计数室上D.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应先将试管轻轻的振荡几次4.图1表示某种动物种群特征,图2是某时期该动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群在b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B.种群数量在d点时达到环境容纳量C.种群在0-d时间段内呈“S”型增长D.图2为图1中c点后种群的年龄组成5.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兴趣小组在相应条件下完成有关实验,并定期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绘制出酵母菌数量变化曲线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40h之后,a组的种群数量无K值B.随着时间的推移,d组种群的增长速率先变大后不变C.随着更换培养液的时间间隔的延长,30-50h内种群的增长率逐渐降低D.用血细胞计数板对酵母菌计数时,计算结果往往比实际值偏小6.习近平总书记谈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时,曾引用孟子的“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细密的渔网)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各种斧子)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种群的数量变化练习题
种群的数量变化练习题【基础达标】1.种群是生态研究的一个重要单位,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B.—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中,种群增长速率在各阶段是不同的,数量为K/2时增长速率最大C.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阶段D.合理密植农作物时,其数量可以大于最大值即K值【答案】D【解析】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应是处于稳定阶段;合理密植农作物时,其数量可以接近K值,但不能大于K值。
2.关于图中种群数量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30203(140时科A.种群“J”型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B.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就是“J”型增长C.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600时,种群的增长率为0D.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答案】B【解析】种群“J”型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由于有环境阻力的存在,种群增长曲线不是标准的“J”型;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不变,此时种群增长率为0;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3.右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t1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N,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血A r=irJlHlA.在t2时种群个体的数量与在t0时种群个体的数量相等B.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C.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ND.在t1〜t2时,该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答案】B由题可知,0〜X种群增长速率不断增大,到t1时刻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为K/2,X〜t2种群增长速率不断减小,到t2时种群增长速率为0,此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即K值,故A错误、B正确、D错误;由于在t i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N,因此环境容纳量(K值)约为2N,C错误。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真题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2024·重庆高三月考)研究人员为了探究某种酵母菌种群数量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变化,设置了Ⅰ、Ⅱ、Ⅲ三组实验,测得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J”形表示在理想状态下,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实验目的可知,每组接种的起始酵母菌数量应该相同B.培养液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是非常困难的,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即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D.图中a点以后,Ⅱ、Ⅲ组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是缺乏食物、种间竞争2.(2024·韶关高三上学期期中)λ表示某一年的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的种群数量的倍数。
某研究小组绘制了种群甲、乙一段时间内的λ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种群甲呈“S”形增长,K值为1.8B.种群乙在0~t1期间呈“J”形增长C.t3时种群甲的种群数量大于种群乙D.种群乙在t1~t4期间种群数量持续减少3.(2024·泉州高三质量检测)某湖泊中生活着鲈鱼和短吻鳄等,短吻鳄会捕食鲈鱼。
当地渔民为提高鲈鱼产量而大量捕杀短吻鳄。
在短吻鳄被捕杀至几乎绝迹后,鲈鱼种群数量却下降了。
下列解释最不合理的是()A.气候变化造成鲈鱼的食物短缺B.短吻鳄捕食的另一种猎物以鲈鱼为食C.捕杀短吻鳄前鲈鱼的种群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D.当地渔民捕捞鲈鱼所使用的渔网网眼偏小4.(2024·柳州高三检测)在自然界,种群数量的增长既是有规律的,又是复杂多样的。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的“S”形增长只适用于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B.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接近于0C.由于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种群增长到一定数量就会保持不变D.将一种生物引入一个新环境中,在一定时期内,这个生物种群会出现类似“J”形增长5.(2024·保山高三开学考)图1表示甲、乙、丙三个不同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和某时刻三个种群的实际个体数量,图2表示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
2025年高考生物复习之小题狂练300题(选择题):种群和群落(10题)
2025年高考生物复习之小题狂练300题(选择题):种群和群落(10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1.科研小组对某地两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调查并研究()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0﹣t2时间段内,乙种群数量变化呈“J”形增长B.0﹣t4时间段内,甲种群数量变化呈“J”形增长C.t2时乙种群年龄结构可能为稳定型D.甲种群数量最少时为t1,乙种群数量最少时为t32.如图表示某鱼类出生率、死亡率与种群密度之间的关系,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当种群密度小于a时,种群将趋向于灭亡B.当种群密度在a~b时,种群数量呈现S形增长C.在种群密度达到b时捕捞,有利于持续获得最大产量D.种群过密或过疏都可能对种群增长产生抑制性影响3.假设鲤鱼种群的K值=200,N表示种群数量水平,根据下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曲线上的点S1S2S3S4S50.900.750.500.250.10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B.值越大,影响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越小,种群增长速率越大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左右D.种群的年龄结构在S2和S4点时都是衰退型4.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设立,为东北虎、东北豹等提供了栖息地。
调查发现6年内东北虎从27只增加到50只,其中新生幼虎数量10只。
野猪、狍子等虎豹猎物也显著增长。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东北虎种群数量的变化是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的结果B.为了解东北虎的年龄结构需调查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数目C.东北虎和东北豹的生态位重叠程度越高,种间竞争强度越强D.野猪等虎豹猎物的增长提高了东北虎和东北豹的环境容纳量5.有关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的影响B.在计数时,通常数5个中方格的总菌数,然后求平均值,最后换算成1mL菌液中的总菌数C.该实验需要做重复实验,一般需对每个样品计数三次,取其平均值D.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本实验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6.生态位分为基础生态位和实际生态位,基础生态位是一种理论上的生态位,指在没有竞争压力的情况下生物所能占据的最大生态位,实际生态位是物种实际占据的生态位。
2023版新教材高考生物微专题小练习专练83种群的数量特征
专练83 种群的数量特征1.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等。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某树林内树上蝉的数量,不能得出该树林内蝉种群密度的大小B.若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始终小于死亡率,则该种群的数量将持续下降C.放开三孩政策可调整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但一般不会影响性别比例D.样方法可用于调查某农田内蚯蚓的种群密度,但结果与真实值有差异2.如图为某池塘内鲤鱼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变化曲线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a点和b点时,鲤鱼种群的增长率一定相等B.0~d时间段内,曲线最低点鲤鱼种群的增长率小于零C.a~b时间段内,该鲤鱼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D.b~c时间段内,该鲤鱼种群的数量逐渐减少3.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4.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D.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5.下列特征中属于种群最基本数量特征的是( )A.种群密度B.年龄结构C.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6.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种群的自然增长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增长的个体数表示B.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一定采用标记重捕法C.年龄金字塔可体现种群中各年龄组间个体数量比关系D.性别比例会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影响种群数量变化7.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面积8.下图为一个昆虫种群在某时期的年龄结构图。
2023版新教材高考生物微专题小练习专练86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专练86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1.下列有关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林冠层的郁闭度B.温度是影响温带和寒温带地区许多植物种子萌发的主要非生物因素C.蚊类等昆虫在寒冷季节到来时一般会全部死亡,原因是光照不足D.干旱缺水常常导致许多植物种群的死亡率升高2.[2022·全国甲卷]在鱼池中投放了一批某种鱼苗,一段时间内该鱼的种群数量、个体重量和种群总重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若在此期间鱼没有进行繁殖,则图中表示种群数量、个体重量、种群总重量的曲线分别是( )A.甲、丙、乙 B.乙、甲、丙C.丙、甲、乙 D.丙、乙、甲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描述了草本植物在冬季枯死、在春季复苏、在夏季生长繁茂的景象。
影响上述草本植物种群数量发生明显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 A.气温升高 B.降雨增多C.日照延长 D.动物采食4.水螅是一种附着在水草等物体上生活的小动物。
研究人员将30个水螅分别置于甲、乙两个培养皿中,甲组每天饲喂水蚤,乙组每两天饲喂等量水蚤,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每天检测甲、乙两培养皿中水螅的种群增长率(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的改变量),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调查水螅种群密度时常用标记重捕法B.两组水螅的种群增长率不同与营养条件密切相关C.第5天时两培养皿中的水螅均达到K值D.第5天后两培养皿中水螅的种群数量均基本稳定5.(不定项)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很多。
有些因素的作用是随种群密度而变化的,这种因素被称为密度制约因素;有些因素虽对种群数量起限制作用,但其作用强度和种群密度无关,被称为非密度制约因素。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预防新冠肺炎的措施之一是居家隔离,原因之一是病毒在密度大的人群中更容易传播B.森林中,害虫和食虫鸟种群数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体现密度制约因素影响种群数量C.持续38 ℃高温可以引起蚜虫种群数量的急剧下降,高温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D.两种因素都是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或迁入率、迁出率来起着控制种群数量的作用6.树线是指天然森林垂直分布的上限,树线以上雪线以下(图1乙区域)主要分布的是高山灌丛和草甸,雪线以上(图1甲区域)是常年积雪。
高考生物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专项练习题(带答案)-精选文档
高考生物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专项练习题(带答案)种群是生物发展过程中的基础,为帮助大家掌握知识查字典生物网整理了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专项练习题,请大家参考。
1.关于种群的理解,错误的是()A.种群具有一定的时空限制B.种群是同种个体的有机组合C.种群一经形成,其特征不变D.种群特征是单独个体不具备的解析种群是一定时空条件下的一群同种生物个体通过种内关系形成的有机整体,其特征是单独个体所不具备的,A、B、D正确。
种群的数量特征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如传染病使种群死亡率升高,C项错。
答案 C2.表示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依次为年龄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数量、性别比例B.种群密度完全能反映③的变化趋势C.研究城市人口的变迁,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D.种群数量还受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解析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方向,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种群密度只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变化,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而影响种群密度变化的,故①②③④依次为年龄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数量、性别比例;除出生率和死亡率外,迁入率和迁出率也是影响城市人口变化的重要因素,种群数量受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非常大。
答案 B3.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A.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B.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C.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解析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集群分布(A)、随机分布(C)和均匀分布(D)。
B为对种群密度的描述。
答案 B4.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B.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C.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而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D.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解析活动范围小的跳蝻、蚜虫和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一般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A、B、D项错。
种群数量的变化练习题
种群的数量变化 练习题一、选择题1.能正确反映理想条件下(在不受环境阻碍的状况下)种群增长的曲线是( )2.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曲线。
下列有关种群“S”型曲线的正确叙述是( )A .“S”型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B .达到K 值时,种群数量相对稳定C .“S”型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和时间无关D .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3.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 .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是固定不变的C .种群中的全部个体的基因组成了这个种群的基因库D .种群增长率在种群的“S ”型增长曲线的各阶段是不同的4.图2是一个鼠群迁入一个新环境后的种群增长曲线,其中最可能表示因种内斗争加剧而限制鼠群数量增长的曲线段是( ) A. AB B. BC C. CD D. AC5. 下图是甲、乙两个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t 2时甲种群个体数量一定大于乙种群 B .t 3开始甲种群出现环境阻力 C .t 4开始乙种群的年龄结构呈衰退型 D .t 5时乙种群出生率等于死亡率6.下图表示某种昆虫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昆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只受湿度的影响B .昆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只受温度的影响C .昆虫种群数量的变化是温度和湿度综合作用的结果D .昆虫种群数量的变化与温度和湿度无关,只和种群大小有关种群增长 速率相对湿度/%7.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和下降等B .种群数量的变化主要是由迁入、迁出、出生和死亡引起的C .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一般呈“J ”型型曲线D .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一般呈“S ”型曲线8.右图为某牧场内绵羊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
图中表示该羊群数量增长最快的点是( ) A . ① B. ② C. ③ D. ④9.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对于野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有重 要意义,右图是某海域野生鱼类在实施了休渔保护后的种群 增长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 点时环境阻力最大B .适当的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生存C .休渔能够很好的促进该种群数量的恢复D .为了获得最大捕捞量,捕捞后种群数量应该保持在b 点10. 某同学拟一个面积为100hm2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四个调查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 )A .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B .设置1个1m2样方,计数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C .随机设置1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D .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1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11.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较,可能偏小的是( ) A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校园老鼠的种群密度时,部分老鼠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B .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装置上的电灯 C .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压线的个体都被统计在内 D .酵母菌计数时,从静置的酵母菌培养液底部取样统计12. 右图示某种小型淡水鱼迁入新的湖泊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根据该曲线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t 3时该种小型淡水鱼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B .t 4时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环境中逐渐消失 C .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的环境中呈S 型增长D .该种鱼在新湖泊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t 2时该鱼数量的两倍数量K年年种群个体数量(万条)46820 1013. 关于右图中种群数量变化说法错误的是( ) A .种群J 型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B .种群S 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 值之前就是J 型增长C .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600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D .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 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14. 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 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曲线最终呈S 型 B. 达到K 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 C. 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 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15.右图用来表示田鼠种群的理想增长曲线和在某自然环境中的实际增长曲线,关于曲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X 区域(图中阴影部分)可以代表环境阻力的大小B .严密封储粮食,保护田鼠天敌等措施可以使e 点向下移动C .食物最可能成为鼠群繁殖速度的限制因素是de 段D .人工灭鼠时要将田鼠数量控制在c 点16. 下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 出的正确表述是( )A .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B .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C .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D .在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17. 用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 B .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C. 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D. 第1~37天,成虫数量呈“J ”型增长18.如图所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不再发生变化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D.K值会因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19.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练72种群数量的变化
1.以下关于“J”型曲线与“S”型曲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J”型曲线只适用于实验室条件下或种群迁入新的适宜环境后
B.两种增长方式的差异主要在于有无环境阻力对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
C.环境阻力主要有种内斗争的加剧、种间关系的影响以及无机环境的影响
D.“S”型曲线和“J”型曲线一样,增长率始终保持不变
2.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生态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有曲线图和数学方程式,下列关于种群的“J”型增长叙述错误的是()
A.数学方程式模型可表示为:t年后种群数量为:N t=N0λt
B.条件是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
C.“J”型增长曲线中λ大于1
D.增长速率是固定的
3.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是()
4.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可用一定的数学模型表示
B.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
C.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值
D.研究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的增长速率可预测其K值
5.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
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
6.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
B.种群内的各种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
C.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D.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
7.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数量特征之间及其与种群数量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B.在丁的模型中处于图形底部的是幼年个体数
C.丙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D.调查种群密度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8.[2022·河北衡水中学质检]种群的数量变动是各种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如图是解释田鼠周期性数量变动的内分泌调节学说的主要机制。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田鼠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田鼠种群数量增加会使其年龄组成趋向于衰退型
C.社群压力增大,会使田鼠的平均体重趋向于下降
D.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受神经—体液调节的影响
9.大约在1800年,绵羊被引入到塔斯马尼亚岛,绵羊种群呈“S”型曲线增长,直到1860年才稳定在170万头左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绵羊种群数量的变化与环境条件有关,而与出生率、死亡率变动无关
B.绵羊种群在达到环境容纳量之前,每单位时间内种群增长的倍数不变
C.若绵羊种群密度增大,相应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减小
D.若草的生物量不变而种类发生改变,绵羊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可能发生变化
10.回答下列与种群数量有关的问题。
(1)将某种单细胞菌接种到装有10 mL液体培养基(培养基M)的试管中,培养并定时取样进行计数。
计数后发现,试管中该种菌的总数达到a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
由此可知,该种群增长曲线为______型,且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__时,种群增长最快。
(2)若将该种菌接种在5 mL培养基M中,培养条件同上,则与上述实验结果相比,该种菌的环境容纳量(K值)_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若在5 mL培养基M中接种该菌的量增加一倍,则与增加前相比,K值_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022·全国乙卷]某研究小组借助空中拍照技术调查草原上地面活动的某种哺乳动物
的种群数量,主要操作流程是选取样方、空中拍照、识别照片中该种动物并计数。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保证调查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选取样方时应注意的主要事项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3点即可)。
(2)已知调查区域总面积为S,样方面积为m,样方内平均个体数为n,则该区域的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______。
(3)与标志(记)重捕法相比,上述调查方法的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