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学的描述
运动学描述的基本概念

运动学描述的基本概念运动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规律。
在运动学中,物体的位置、速度、加速度、时间等因素被用来描述和分析物体的运动。
以下是运动学描述的基本概念:1. 位移:位移是指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的直线距离和方向的变化。
位移通常用矢量表示,具有大小和方向,可以使用位移-时间图像来表示。
2. 速度: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率。
平均速度是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而瞬时速度则是在某一瞬间的瞬时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速度的单位通常是米/秒。
3. 加速度:加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率。
平均加速度是在一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而瞬时加速度则是在某一瞬间的瞬时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
加速度的单位通常是米/秒²。
4. 时间:时间是运动发生的过程中的一个基本参量,用来描述事件的先后顺序和持续时间。
时间的单位通常是秒。
5. 运动图像:运动图像是一种图示运动的方式,通过记录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来呈现运动过程。
在一维运动中,我们可以使用位移-时间图像表示,而在二维运动中,我们可以使用速度-时间或者加速度-时间图像表示。
6. 一维运动:一维运动是指物体在一条直线上的运动,例如沿着一条直线的向前或向后运动。
在一维运动中,我们只需要考虑物体在一个方向上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7. 二维运动:二维运动是指物体在一个平面内的运动。
在二维运动中,物体可以沿着平面的两个不同方向上运动,因此需要考虑物体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8. 相对运动:相对运动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的运动状态的比较。
可以根据不同的参考系来描述物体的相对运动,例如地面上行走的人相对于马路是静止的,但是相对于地球来说则是在运动的。
9. 匀速运动:匀速运动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保持恒定速度的运动。
在匀速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为零,位移随时间的增长呈线性关系。
10. 匀加速运动:匀加速运动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加速度保持恒定的运动。
高一物理运动的描述知识点归纳

高一物理运动的描述知识点归纳高一物理运动的描述知识点1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2)特点:a=0,v=恒量.(3)位移公式:S=vt.7.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匀变速直线运动.(2)特点:a=恒量(3)公式:速度公式:V=V0+at位移公式:s=v0t+at2速度位移公式:vt2-v02=2as平均速度V=以上各式均为矢量式,应用时应规定正方向,然后把矢量化为代数量求解,通常选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凡是跟正方向一致的取“+”值,跟正方向相反的取“-”值.8.重要结论(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差值是恒量,即ΔS=Sn+l–Sn=aT2=恒量(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自由落体运动(1)条件:初速度为零,只受重力作用.(2)性质:是一种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a=g.(3)公式:10.运动图像(1)位移图像(s-t图像):①图像上一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时刻所对应速度;②图像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像是曲线则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③图像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从参考点的一边运动到另一边.(2)速度图像(v-t图像):①在速度图像中,可以读出物体在任何时刻的速度;②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等于物体的速度图像与这段时间轴所围面积的值.③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任意时刻的加速度就是速度图像上所对应的点的切线的斜率.④图线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反向.⑤图线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图线是曲线表示物体做变加速运动高一物理运动的描述知识点2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
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
如: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运动学的基本原理与运动描述

运动学的基本原理与运动描述运动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和运动状态。
它通过对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参数的测量和分析,揭示了运动的基本原理和运动描述的方法。
本文将从运动学的基本原理、运动描述的方法以及一些实际应用方面进行探讨。
一、运动学的基本原理运动学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质点运动、刚体运动和相对运动等方面。
质点运动是指将物体视为一个质点,忽略其形状和大小,只考虑质点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参数。
刚体运动则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保持形状和大小不变,只发生平移或旋转的运动。
相对运动则是指观察者和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
在运动学中,最基本的概念是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位移是指物体在一段时间内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改变量。
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改变量,即位移的导数。
加速度则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即速度的导数。
这些概念为我们描述和理解运动提供了基本的工具。
二、运动描述的方法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需要确定一个参考系。
参考系是一个用于观察和描述物体运动的坐标系。
常见的参考系有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
直角坐标系适用于描述物体的平面运动,而极坐标系适用于描述物体的径向和角度运动。
在运动描述中,我们可以使用位置-时间图、速度-时间图和加速度-时间图等图形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
位置-时间图将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用曲线表示,可以直观地展示物体的运动轨迹。
速度-时间图则将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用曲线表示,可以展示物体的加速度和减速度等信息。
加速度-时间图则将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用曲线表示,可以展示物体的运动状态。
除了图形表示,我们还可以使用数学公式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规律。
例如,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可以用公式s=v*t表示,其中v为物体的速度,t为时间。
对于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可以用公式s=v0*t+1/2*a*t^2表示,其中v0为物体的初速度,a为物体的加速度。
力学中的刚体运动和运动学描述方法

力学中的刚体运动和运动学描述方法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力的作用。
在力学中,刚体是最基本的研究对象之一。
刚体是指形状不变,内部各点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的物体。
其运动可以通过运动学描述方法进行研究。
在力学中,刚体的运动可以分为平动和转动两种。
平动是指整个刚体的位置随时间而变化,而转动是指刚体绕一定轴线旋转。
对于刚体的平动运动,可以用质心的位置来描述。
质心是指刚体所有质点的质量的几何中心,可以视为刚体的一个点。
在运动学中,刚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物理量来描述。
位移是指刚体在运动过程中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变化量。
速度是指刚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变化量,可以用位移对时间的导数来表示。
加速度是指刚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可以用速度对时间的导数来表示。
对于平动运动,刚体质心的速度可以通过质心的位移对时间的导数来计算。
而对于转动运动,刚体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可以用角位移和角速度对时间的导数来计算。
刚体的角位移是指刚体在旋转过程中绕定轴线转过的角度,可以用弧度来表示。
角速度是指刚体在单位时间内角位移的变化量,可以用角位移对时间的导数来表示。
角加速度是指刚体在单位时间内角速度的变化量,可以用角速度对时间的导数来表示。
除了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物理量外,刚体还具有动能、势能和力矩等重要概念。
动能是指刚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可以用质量和速度的平方的乘积来计算。
势能是指刚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例如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等。
力矩是指力对刚体产生的力臂乘以力的乘积,用于描述力对刚体的旋转效果。
运动学描述方法中,还有一个重要概念是力矩定理。
力矩定理是刚体平衡的基本条件之一,它表明刚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外力对质心产生的力矩和所受外力对定轴线产生的力矩之和为零。
这个定律在解决许多静力学和动力学问题时非常有用。
综上所述,刚体的运动可以通过运动学描述方法进行研究。
刚体的平动运动可以用质心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物理量来描述,而转动运动可以用角位移、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等物理量来描述。
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区别

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区别运动学和动力学是物理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分别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力学原理。
本文将探讨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一、运动学的基本概念运动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学分支,它关注物体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与运动相关的物理量。
运动学主要研究物体运动的几何性质和轨迹,在不考虑外部力的情况下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
1. 位移:位移是指物体从初始位置到终止位置的位置变化,通常用Δx表示。
位移的大小和方向与路径有关,是一个矢量量。
2. 速度:速度是指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率,通常用v表示。
速度可正可负,正表示正向运动,负表示反向运动。
平均速度的定义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即v=Δx/Δt;瞬时速度则是极限过程中的速度。
3. 加速度:加速度是指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率,通常用a表示。
加速度也可正可负,正表示加速运动,负表示减速运动。
平均加速度的定义是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即a=Δv/Δt;瞬时加速度则是极限过程中的加速度。
二、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动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中作用力和物体运动规律的物理学分支,它关注物体所受的力以及这些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动力学通过牛顿定律描述物体的运动规律,并研究力的产生和作用。
1.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它表明物体在受力为零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运动时力与加速度的关系,它可以表达为F=ma,其中F是物体所受的合力,m是物体的质量,a是物体的加速度。
根据这个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
3.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表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于不同的物体上。
这个定律也被称为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它说明力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力。
三、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区别尽管运动学和动力学都研究物体的运动,但它们关注的角度和内容有所不同。
1. 角度不同:运动学主要从物体自身的运动状态出发,研究物体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几何性质;动力学则主要从力的作用和物体所受的力的影响出发,研究物体的加速度和受力情况。
运动学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概念1. 运动学的定义运动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规律、运动原因和运动过程。
它不考虑物体的具体形态和内部结构,而主要关心物体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运动规律。
2. 运动的基本要素运动的基本要素包括位置、速度、加速度等。
位置是物体在空间中的坐标,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置变化的速率,而加速度则是速度变化的速率。
3. 相对运动和绝对运动在运动学中,相对运动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运动,而绝对运动则是该物体在绝对参考系中的运动。
4. 相对参考系和绝对参考系相对参考系是以一个物体为参照,观察其他物体的运动状态;而绝对参考系是以绝对空间或绝对时间为参照,观察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直线运动1. 匀速直线运动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加速度为零。
其运动规律可以使用位移、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式进行描述。
2. 变速直线运动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变化,而加速度不为零。
其运动规律可以使用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式进行描述。
三、曲线运动1. 圆周运动在圆周运动中,物体绕着固定轴线做圆周运动。
其运动规律可以使用角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关系式进行描述。
2. 弹性碰撞在弹性碰撞中,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碰撞而不损失动能,其碰撞规律可以使用动量守恒定律进行描述。
1.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规定了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规定了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3.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规定了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对作用力的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五、能量和动量1. 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成正比;而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其大小与物体的高度和引力势能相关。
2. 动量动量是一个物体运动时的物理量,其大小等于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
运动学概论

运动学概论一、引言运动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包括速度、加速度等运动参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各种物体的运动,了解运动学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描述这些现象。
二、运动的基本概念1. 平动和转动运动学将运动分为平动和转动两种基本类型。
平动是指物体沿着直线运动,而转动是指物体绕着固定轴线旋转运动。
2.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我们常用位移、速度和加速度这三个参数。
位移表示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变化;速度表示单位时间内的位移量;加速度表示速度的变化率。
三、匀速直线运动1. 定义当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它的速度保持不变,我们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2. 公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位移、速度和时间之间满足一定的关系:s=vt,$v=\\frac{s}{t}$,a=0。
3. 图像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是一条水平直线,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
四、匀加速直线运动1. 定义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保持不变,速度随时间匀速增加或减少。
2. 公式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描述:$s=v_0t+\\frac{1}{2}at^2$,v=v0+at。
3. 图像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是一条直线,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
五、总结运动学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通过运动学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描述物体的运动规律。
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是运动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它们在描述物体运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对运动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进一步探索其中的奥秘。
运动学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基本概念

运动学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基本概念运动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的科学,它涉及到描述、分析和预测物体的运动状态。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运动学的基本概念,本文将介绍物体位置、速度和加速度三个方面,并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物体的位置物体的位置是指物体所处的空间位置。
为了方便描述和定量分析,我们通常引入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常用的坐标系包括一维直角坐标系和二维直角坐标系。
在一维直角坐标系中,我们可以用一个坐标轴表示位置,坐标轴上某一点表示物体所处的位置,通常用位移来描述物体在这个坐标轴上的位置变化。
在二维直角坐标系中,我们需要引入两个相互垂直的坐标轴,通常用两个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
二、物体的速度物体的速度是指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率。
在一维直角坐标系中,物体的平均速度定义为物体从初始位置到结束位置的位移与时间间隔的比值。
而物体的瞬时速度则是指物体在某一瞬时的速度,通常用导数来描述。
在二维直角坐标系中,物体的速度有两个分量,分别沿着坐标轴的方向,通常用矢量来表示。
我们可以通过求解物体的位移与时间间隔的比值,来计算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或者通过对物体位矢关于时间的导数,得到物体的瞬时速度。
三、物体的加速度物体的加速度是指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在一维直角坐标系中,物体的平均加速度定义为物体速度变化量与时间间隔的比值。
而物体的瞬时加速度则是指物体在某一瞬时的加速度,通常用导数来描述。
在二维直角坐标系中,物体的加速度也有两个分量,分别沿着坐标轴的方向,通常用矢量来表示。
我们可以通过求解物体速度变化量与时间间隔的比值,来计算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或者通过对物体速度矢量关于时间的导数,得到物体的瞬时加速度。
四、物体运动状态的关系根据运动学的基本概念,我们可以看到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首先,物体的速度是物体位置的导数,即速度是位置关于时间的变率。
其次,物体的加速度是物体速度的导数,即加速度是速度关于时间的变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1.1 机械运动★知识点:一、机械运动、参考系1物体位置发生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谈到运动,应先选定一个参考系(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考系。
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3参考系是假设不动的,在选取上是任意的,但是研究地面上的运动时,常取做参考系4时间和时刻:在时间轴上,时刻对应点。
时间对应线段二、质点1、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2、物理意义:为了方便研究物体的运动,不考虑物体的形状下引入的理想模型3、条件:当物体的形状、大小、体积对研究的问题无影响或者影响很小时4、物体是否能看成是质点与物体的形状、大小无关★例题分析1.在有云的夜晚,抬头望月,觉得月亮在云中穿行,这是选取的参考系是()A、月亮B、云C、地面D、星2、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表述,下列正确的有()A、第5秒内表示5秒的时间B、第5秒末和第6秒初表示的是时间C、第5秒末和第6秒初表示的是相同时刻D、5秒内和第5秒内表示的相同的的时间。
3、关于参考系的选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考系B、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参考系是可以任意选取的C、实际选取参考系时,应本着便于观测和使对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的原则来进行,如在研究地面上的运动时,常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其他物体做参考系D、参考系必须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不动的其它物体4、下面关于质点的正确说法有()A、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把太阳当做质点B、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把地球看做质点C、从地球上的控制中心跟踪观察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可把飞船看作质点D、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自主练习1.关于质点的概念,下面叙述正确的是()A、任何细小的物体都可以看作质点。
B、任何静止的物体都可以看作质点。
C、在研究某一问题是,一个物体可以视为质点,那么在研究另一个问题时,该物体也一定可视为质点。
D、一个物体可否视为质点,要看所研究问题的具体情况而定。
2.在有云的夜晚,抬头望月,觉得月亮在云中穿行,这是选取的参考系是()A、月亮B、云C、地面D、星3.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向东冒雨行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选择汽车为参考系,雨滴是静止的B、选择地面为参考系,坐在汽车里的乘客是静止的C、选择汽车为参考系,路旁的树木在向西运动D、选择乘客为参考系,刮雨器一定是静止的4.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甲车内的人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 )A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B 、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C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 、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西运动5、甲、乙、丙三人各乘一只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甲看到丙匀速上升,那么,甲、乙、丙对地可能是( )A 、甲、乙匀速下降,且甲乙v v >,丙停在空中B 、甲、乙匀速下降,且甲乙v v >,丙匀速上升C 、甲、乙匀速下降,且甲乙v v >,丙匀速下降D 、上述结论均不正确6.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时刻表示时间极短,时间表示时间较长。
B 、时刻对应位置,时间对应位移C 、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均表示时刻D 、1分钟只能分成60个时刻7、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个法国飞行员驾驶飞机在高空执行任务,发现脸颊附近浮动着一个小物体.飞行员以为是一只小虫子,就伸手去抓了一下,哪知抓到手中一看,原来是一颗德国人的子弹.你能从物理的角度解释这件事吗?1. 2 位移和路程★知识点一、位移:(S 、X )1物理意义:为了描述 引入的物理量2是矢量,有 ,有3定义:用一条从 指向 的有方向的线段表示4国际单位:米(m )5直线运动的位移的公式表示:S 12=X 2-X 1二、路程1、物理意义: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2是标量,有 ,无3国际单位:米(m )三、位移与路程比较1)路程与 有关。
位移与 有关,与路径 。
2)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4、联系:在单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大小 路程,其他情况中,路程 位移的大小。
★例题分析1.如图所示,物体沿半径为R 的半圆弧线由A 运动到C ,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A 、0,0B 、4R 由A →C ,4R C 、4R 由A →C ,2R πD 、4R π,由A →C ,4R 2.小球从A 点出发,沿半径为r 的圆周转动。
则当小球转过1.25周时所发生的位移的大小是_________,小球所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__。
3.甲、乙两人从同一地点出发,甲向北前进300米,乙向西前进400米,则甲相对于乙的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如何?4.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个物体通过的路程相同,则它们的位移大小也一定相同。
A B C R R 图B、两个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同,但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可能都相同。
C、一个物体在某一方向运动中,其位移大小可能大于所通过的路程。
D、如物体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
★自主练习1.关于位移和路程,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位移的大小与路程相等,只是位移有方向B、位移比路程小C、位移用来描述直线运动,路程用来描述曲线运动D、位移取决于物体始末位置间的距离和方向2.小球从3m高处落下,被地板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那么,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A、4m,3mB、3m,1mC、3m,2mD、4m,2m3.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关系的正确说法是 ( )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B、物体沿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C、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可能相同D、物体通过一段路程,位移不可能为零4.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的运动方向B.路程是标量,路程即位移的大小C.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D.位移大小不会比路程大5.下列分析中涉及研究位移的是A、交管部门在对车辆年检中,了解汽车行程计量值B、指挥部通过卫星搜索小分队深入敌方阵地的具体位置C、运动员王军霞在第26届奥运会上创造了女子5000m的奥运会记录D、高速公路路牌标示“上海80km”6.时间和时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要注意区分第几秒初、第几秒末、第几秒、几秒内、前几秒、后几秒、后几秒初等概念。
其中属于时刻概念的有;属于时间概念的有。
7.一辆汽车从A点出发,向东行驶了40km,到达C点,又向南行驶了30km到达B点,此过程中它通过的路程多大?它的位移大小、方向如何?8.一支队伍长为150m,沿直线匀速前进,由于紧急情况,通讯员从队尾跑步前进300m赶到队首,传达命令后立即返回队尾,当通讯员返回队尾时,队伍已前进了200m,则在此全过程中通讯员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多少?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知识点一、速度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2、比值定义式:3、国际单位:m/s4、矢量:二、平均速度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在运动的快慢程度2、定义式:3、计算平均速度时先明确或的平均速度。
三、瞬时速度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在运动的快慢程度2、简称为。
当所取的时间无穷小时,物体的平均速度近似等于。
3、矢量:瞬时速度方向就是物体的四、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比较五、速率和平均速率速率:,是标量平均速率:,是标量六、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的直线运动,简称。
瞬时速度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会随时间变化而,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2.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的直线运动.★例题分析:1、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m/s,v2=15 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2、一辆汽车在一条直线上行驶,第1 s内通过8 m,第2 s内通过20 m,第3 s内通过30 m,第4 s内通过10 m,则此汽车最初2 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m/s,中间2 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m/s,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m/s.3、一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前一半时间以V1匀速运动,后一半时间以速度V2匀速运动,则全程平均速度为_________。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相等时间内的位移相等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相等C.任意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D.如果物体运动的路程跟所需时间的比值是一个恒量,则此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5、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则物体在1s内一定走3mB、物体在某1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这1s内的位移一定是3mC、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1s内的位移一定是3mD、物体在发生某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3m/s ★课后自主练习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匀速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B、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路程就是位移C、物体的位移越大,平均速度一定越大D、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大,在其间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也一定越大2.下列关于速度和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②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③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不可能为零④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A.①②B.②③ C.①④ D.③④3.关于瞬时速度,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是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速度B、是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C、是物体在发生某一段位移过程中的速度D、是物体通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4.短跑运动员在100m竞赛中,测得7s 末的速度是9m/s,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2m/s,则运动员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9m/sB、9.6m/sC、10m/sD、10.2m/s5.对于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则()A.任意2s内的位移一定等于1s内位移的2倍B.任意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它的路程C.若两物体的速度相同,则它们的速率必然相同,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若两物体的速率相同,则它们的速度必然相同,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相等6.一列火车在前30min内的平均速度为1km/min,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这辆火车在1h内通过的位移一定是60kmB.这列火车通过前15km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一定是15minC.这辆火车在前30min内一定以1km/min的速度行驶D.这辆火车在前30min内所通过的位移是30km7.甲、乙两地在一条平直公路上,司机小李匀速开车,用100min可走过全程;而司机老张匀速开车,需用150min走完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