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美术鉴赏高中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
湘美版选修 美术鉴赏 第三课 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共24张PPT)

思考与交流
A(美国)泼洛克 秋的节奏
B 张明山(泥人)
(1) 连环展开式构图() (2)人物结构比例准确() (3)敷色清丽() (4)平涂() (5)线条与色彩相互重叠与渗透()
C 敦煌壁画(北魏)九色鹿
三 社会学式鉴赏
• 面对一件美术作品,我们不禁会问,画家为什 么这样画?它有什么特殊意义吗?这种提问的 方式,就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学式鉴赏。
热 辣 恐惧
墨点 蝌蚪 青蛙 蛙声 悠扬 墨团 山石 峡谷 幽静 墨线 泉水 流动 优美 画面 狭长 水流无限 悠长
二 形式鉴赏
• 在美术作品面前,最先观看到的是它的 表面形式,于是,从形式的角度来鉴赏 美术作品便成了最基本的方式。艺术形 式。主要指线条、色彩、笔法、构图等。
• 这种方式偏重于对作品艺术形式的感知 和体验,强调对形式的分析和把握。
赏鉴 赏
赏四 种
方
式
:
一 感悟式鉴赏
• “感”和“悟”的含义(主观) • 感悟式鉴赏含义:
要求的是从观看者自身的经验出发,充满想 象力和激情地欣赏美术作品。。”同样,面对 一件动人的美术作品,我们也会激情澎湃,任 由思维驰骋,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欣赏。这种 思维与激情深切投入画面的观看方式,可算是 感悟式的鉴赏。 • 这种鉴赏方式,较适合于写意性的和表现性的 艺术作品。
• 有比较,才有鉴别。 • 比较的因素主要是形式方面的, • 比较的方法其实是几种鉴赏方式的综合
运用。
竹子
丛竹
本课小节:
1.从多种角度去欣赏一幅美术作品。 2、灵活运用四种鉴赏方法。
美术鉴赏的四种基本类型关系
感悟式鉴赏;形式鉴赏;社会学式鉴 赏;比较式鉴赏。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 有相互渗透。
湘美版高中美术选修美术鉴赏: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

美术鉴赏的方法
感悟式鉴赏
形式鉴赏
社会学式鉴赏
比较式鉴赏
感悟式鉴赏
富春山居图(黄公望)
作品给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使你联想到什么?
黄公望(1269~1354),字子久,号一峰,平江常熟(今属江 苏)人。他早年仕途失意,后入道归隐,云游于江、浙、沪一带。 黄公望学画时已年近五十,但大器晚成,一改宋代院体山水之习 气,承袭五代画家董源、巨然遗风,其山水画呈现“峰峦浑厚, 草木华滋”的特点,后人将他与同时期的倪瓒、王蒙、吴镇合称 “元四家”,并推他为元四家之冠。
想一想:同样的作品,为什会有截然不同的评价呢?
美术作品的时代性与地域性
要对美术作品作出评价就要了解美术作品的时代性及地域性。
时代性:是说某些题材、内容只有在这个时代才有,而 不可能出现在别个时代。 地域性:是说某些题材、内容可能在这个地区不断出现, 而对另一个地域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美术作品的产生无论是题材、内容、形式、 风格都受到时代性和地域性条件的限制。
《蒙娜丽莎》是达·芬奇最负盛名的肖像杰作,它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 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据同时代的传记作家瓦萨里记载:“蒙娜丽莎” 原是佛罗伦萨一位皮货商的妻子,达·芬奇画她的时候(1503年画起),年仅24岁。 这位妇女刚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女儿,悲戚抑郁。画家为了让她面露微笑,想出种种 办法:请乐师给她奏乐、唱歌,或说笑话,让欢快的气氛帮助她展现笑容。画上的 蒙娜丽莎呈现的笑容虽是微弱的,但可以从她的眉宇间看出内心的愉悦,一丝微笑 似乎刚从她的脸上掠过,稍翘的嘴角,舒展的笑肌,可以让人微微感到这位夫人在 被画的时刻的心情。但她那安详的仪态,表明她的微笑还是平静的。不致引起情绪 上的大波动,这是一种古代妇女的矜持美的表现。由于蒙娜丽莎的微笑那样意味深 长,不少美术史家称它为“神秘的微笑”。在受基督教禁欲主义控制的年代里,妇 女的行止受到许多约束,她们不能充分地表现自己的欢乐与痛苦,不然,就是对上 帝的“亵渎”。所以中世纪的肖像画,一般都画得呆板、僵硬,面部毫无表情。 达·芬奇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为表现人的感情费尽心机,为了画出蒙娜 丽莎的真实形象,他还从解剖和生理学上进行研究,探索隐藏在皮肤下面的脸部肌 肉的微笑状态,研究人在轻松愉快时的心理变化与反应过程。为了这,他废寝忘食, 有时,微风吹起了湖上的涟漪这一现象,也会引起他的注意,启发他去修改自己的 画面。
《第三课 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课件》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19769.ppt

它其实和一张中国古代绘画有关!
“南音”乐舞《韩熙载夜宴图》实况,相关图片引用自多个网络。
湘美版教材第一单元 美术与眼睛
之 第三课、怎样运用我们的眼睛 美术作品的社会学式鉴赏
韩熙载家的夜宴
主讲:高旭彬(浙师大附中)
韩熙载夜宴图 (五代 顾闳中)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
第一场 听乐
韩熙载夜宴图呈现了中国古代历史上鲜活的一 幕,对今人研究五代的的政治、文化、生活、绘画 具有重大的意义!
待归醉临重笙春晚玉 踏时拍风按箫殿妆楼 马休栏谁霓吹嫔初春 蹄照杆更裳断娥了 清烛情飘歌水鱼明 夜花味香便云贯肌 月红切屑彻间列雪
场景的转换
一个更大的时空——
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 !
——南齐谢赫的《画品》
பைடு நூலகம்
什么叫美术作品的社会学式鉴赏?
不仅仅局限于美术学科本体范围之内,要通过 文史等其他多个科学与艺术门类展开全方位的分析 、研究,更好发掘作品中的人文涵义,体现出美术 作品在人类社会中的最大价值!
第二场 观舞
第三场 小憩
第四场 清吹
第五场 送别
韩 熙 载 在 宴 会 中
韩 熙 载 其 人
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的夜宴
• • • • • • • • •
• • • • • • •
别酒佳红金红浣 殿恶人锦炉日溪 遥时舞地次已沙 闻拈点衣第高 萧花金随添三 鼓蕊钗步香丈 奏嗅溜皱兽透
湘美版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3课-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共38张PPT)

大卫雕塑
像高2.5米,连基座高5.5米
西
斯
廷
米
教
开
堂
朗
天
基
顶
罗
画
—
意
大
《
利
创
世
纪
》
《西斯廷教堂天顶画》 1508-1512年 米开朗基罗 意大利
请猜下面的绘画作品是哪位画家的风格?
梵高 《自画像》
梵高,他是表现主义 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 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 派与表现主义。梵高的作 品,如《向日葵》与《有 乌鸦的麦田》等,现已跻 身于全球最具名、广为人 知与珍贵的艺术作品的行 列。1890年7月29日,因 精神疾病的困扰,在法国 开枪自杀,时年37岁。
《打伞的女人》
艺术实践:
1.从书本里分组选取不同 的名作,谈谈现代艺术与传统艺 术的异同.
• 列奥纳多*达芬奇
• 意大利著名的艺术家、科学家、 还精通解剖学、生理学、植物》 《岩间圣母》 《基督受洗》 《最后的晚餐》
达芬奇作品
《蒙娜丽莎》 被誉为最神秘
的微笑.
达芬奇作品
《最后的晚餐》
达芬奇作品
《岩间圣母》
达·芬奇描绘的圣母子 及小约翰母子身处于大自 然的岩石洞穴间,形象真 实感人,年轻母亲的温柔 秀美与儿童的纯真可爱被 表现得无懈可击;背景的 描绘对人物形象起到很好 的烘托作用。 作者探索性地运用明暗对 比法增强体积感与空间感, 使画面具有独特的艺术感 染力。
梵高作品
《星夜》
梵高作品
《向日葵》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
这幅画的婴儿意指人类诞生,中间摘果是暗示亚当采摘智慧果寓人类生存发展, 尔后是老人,整个形象意示人类从生到死的命运,画出人生三部曲。画中其他
湘美版 美术鉴赏 第一单元 第三课 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 说课教案设计

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选修)第三课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说课稿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掌握并理解美术鉴赏的四种基本类型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多层面、多角度欣赏美术作品的意识感情目标:培养学生多种思维品质,从而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2重点难点重点:多角度去鉴赏一幅美术作品.。
难点:灵活运用四种鉴赏方法。
3教学过程【导入】导入新课1.上课,同学们好,今天在上课之前我们先一起看一下伟大的艺术大师达芬奇的几张代表作。
最后的晚餐、施洗者圣约翰、达芬奇的自画像。
好的,同学们在看完达芬奇的画作之后,大家有什么感受吗,请几位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嗯没错,生动、真实、富有艺术性,达·芬奇的艺术作品不仅能像镜子似的反映事物,而且还以思考指导创作,从自然界中观察和选择美的部分加以表现。
2.接下来,同学们一起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在巴黎的卢浮宫里,它被称为第779号画作。
它是描写一位不知名的意大利女士微笑的画作,它的名字叫做蒙娜丽莎。
从它被画下来的那一刻到现在已有五百年,全世界都受它吸引被它神迷。
这位神秘女郎究竟是谁?她为什么会成为今日的超级巨星?她的微笑隐藏着什么秘密?3.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鉴赏美术作品,一起感受大师的风采。
4.同学们,在这幅作品里表现了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从作品中你又想到了什么?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拿出笔记本将讨论内容记录下来,并整理在课堂练习反馈表上。
好了吗,现在我们起一看课本上的图表,将小组讨论结果与课本图表进行对比,我们的发现小组讨论结果和书中图表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5、1、一幅作品所包含的信息是多方面的,而不是单一的。
2、仅仅靠观察外表和浅层次的思考并不能真正理解这幅作品。
一副画的美不但是表面的还有很多内在东西需要你去细细品位,如何品味呢?掌握正确的鉴赏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6、通常我们会运用以下四种鉴赏方法:1.感悟式鉴赏2.形式鉴赏3.社会学式鉴赏4.比较式鉴赏7、这幅作品是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同学们请静下心来仔细看,画面上有什么?你有什么感受?播放蛙声、山泉流动声,请同学们欣赏并为画作配乐8、感悟式鉴赏要求从自身经验出发,充满想象力和无限激情去欣赏作品。
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 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

作品展示
作品展示
画家简介及作品
• 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1606年7月15日 - 1669年10月4日)伦勃朗(也 翻译成林布兰特)生于荷兰莱顿,父亲是磨坊主,母亲是 面包师的女儿,他们共有九个孩子。
• 伦勃朗14岁进莱顿大学;17岁去阿姆斯特丹向历史画家拉 斯特曼学画;1627年21岁时已经基本掌握油画、素描和 蚀刻画的技巧并发展了自己的风格,回家乡自己开画室招 徒作画,期间画了许多自画像;1631年离开莱顿去阿姆斯 特丹,30年代就成为阿姆斯特丹的主要肖像画家。他的肖 像画风格人物安排具有戏剧性,深深打动人心,他以神话 和宗教故事为题材的作品供不应求。他对戏剧很感兴趣, 经常利用如同舞台高光的亮色描绘在阴暗背景下的人物。 1650年代后,他的画更为宽阔有力,利用迭色使画面更加 有立体感。他是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荷兰 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伦勃朗早年从师 P.拉斯特曼 ,画 作体裁广泛,擅长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宗教画、历 史画等。
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选修)第一单元《第三课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

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选修)第一单元《第三课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
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领域:掌握美术鉴赏的四种基本方法。
2、能力领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学会从多角度、多层面鉴赏美术作品。
3、情感领域:培养学生喜欢美术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感和精神品位。
2学情分析
在新课程的教学原则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上好一节课 ,首要的一点就是要把准学生的“脉”,也就是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学情。
美术学习只有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才可能得到真正的落实。
虽然我们重点中学的学生在文化主科方面基础是优良的,但是众所周知:由于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学生艺术科知识方面的学习和修养在基层学习阶段是短斤缺两的。
进入高中后,虽按国家的相关规定来讲:美术是一门必修课。
可因没有学科的高考压力,实际操作起来,学生们往往在其它主干课业的繁忙之下,对美术学科知识很可能视之为可有可无,爱学不学。
其后果,除了影响到国家素质教育的内容与精神在我校的全面贯彻和实施外,就学生个体而言,对其健康的审美情感和高品位的精神素质方面的培养也将大打折扣。
因此,作为美术教师,能否把自己所教的学科经营成一门吸引和打动学生的知识殿堂,就一定要首先在教学实践的探索中寻找到一些切实有效的方式、方法和教学理念。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四种鉴赏方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如何从多种角度去欣赏一幅美术作品。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以多媒体PTT课件来引导全过程。
湘美版 美术鉴赏§1.3 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导学案)

湘美版美术鉴赏§1.3 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导学案)※学习目标:了解美术欣赏的基本思路,熟练运用感悟式鉴赏方式来欣赏美术作品。
※重点难点:1.对主观感受的把控。
2.思维与激情要深切投入画面的观看方式。
※学法指导:突破以往一看而过的浮于表面的欣赏方式,要更细致的、更深入的看到画的本质内涵。
课堂流程导入※在巴黎的卢浮宫里,它被称为第779号画作,从它诞生的那一刻到现在已有五百年,全世界都被它吸引,画中神秘女郎究竟是:※观看相关视频。
感悟式鉴赏---靠思维与激情深切投入画面才能更好的完成作品鉴赏的方式。
感悟式鉴赏(一)※欣赏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幅作品你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答:※在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这画面让你感受到了什么?答:感悟式鉴赏(二)※欣赏毕加索《格尔尼卡》※画面没有硝烟,没有血腥,甚至没有色彩,它为什么让我们感受到了血腥与死亡了?答:※构图:※色彩:①②③※以上三组图片分别给你什么感受?1.2.3.※《格尔尼卡》最终想表达的是什么情感?答:自主学习(一)※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看一看、听一听,身临其境的感受一下画面※画面展现了一个狭长的山涧,浓淡不同的墨色表现的石块,水流和蝌蚪是如何表现的呢?※整幅图让人不禁联想到“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诗意。
浓淡墨色←石块→面←水流→←蝌蚪→自主学习(二)※欣赏图片《荷花》摄影作品※欣赏齐白石《荷花影》,画中有什么内容?让你感受到了什么?答:※把思维与激情深切投入画面的观看方式,就叫做感悟式鉴赏。
※感悟式鉴赏,较适合于写意性和表现性的艺术品。
自主学习(三)※欣赏波洛克《1948年第5号》※不论中外,很多艺术家在绘画作品时,都是充满了激情的,如大家所熟悉的梵高、毕加索、齐白石、徐渭等。
课堂训练※游戏规则:※绘画游戏分两组,每一组配一段音乐,同学根据听到的音乐,用绘画表现出你们的感受。
课后讨论※运用感悟式方法鉴赏这幅作品,并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观后感。
湘美版高中美术鉴赏《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教案教学案例

了解美术作品所包含的信息是多方面的,学会用科学、系统的鉴赏方法来读取美术作品中的视觉和文化信息,以达到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提高美术素养。
(五)教学方法
教学中始终贯彻教师边导边教,学生பைடு நூலகம்学边练。
采用欣赏、讲述、讨论、比较、合作、练习等方法帮助学生突破以往简单化的欣赏模式,使他们意识到一幅作品所传达的信息是多方面的;另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一种较为合理、科学的鉴赏途径,让他们能够比较熟练地从形式和社会学等角度理解作品的内在精神,以及通过比较的方法来全面认识一幅作品,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
美术鉴赏《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教学案例
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
一单元3课
文章来源:南京迷非博客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湖南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一单元《美术与眼睛》第三课。
本单元是美术鉴赏的入门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主要是通过对一些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进行尝试性分析,系统地获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意识,掌握科学的鉴赏方法。本课介绍的就是美术作品的四种鉴赏方法。
今天就让我们一块儿走近《蒙娜丽莎》,一起感受大师的风采。
二、初步观察
师:映示《蒙娜丽莎》图片。请学生谈对作品的初步印象:
提问1:这幅作品表现了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生:分四人小组讨论,将谈话记录整理在课堂练习反馈表上
生:请代表发言
师:提问2:你看到这件作品之后想到了什么?
生:讨论,记录,发言
师:归纳总结。引导学生看教材P7页上的图表。
(三)教学思路:
这节课要解决的就是如何欣赏美术作品的问题。
本课围绕《蒙娜丽莎》这件作品而展开。先以一段影片导入,再通过比较生动的语言描述,借用一些引人入胜的细节内容作为突破口来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面对一幅在艺术史上被反复提及的作品《蒙娜丽莎》,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帮助学生突破以往简单化、概念化的欣赏习惯,使他们意识到一幅作品所传达的信息是多方面的上。另一方面也给学生提供四种较为合理、科学的鉴赏途径,让他们能够比较熟练地从形式和社会学等角度理解作品的内在精神,以及通过比较的方法来全面认识一幅作品,使学生在视、听、思、说中轻松的掌握知识,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
湘版高中美术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

在巴黎的卢浮宫里,它被称为第779号画作。 它是描写一位不知名的意大利女士微笑的画作, 它的名字叫做蒙娜丽莎。 从它被画下来的那一刻到现在已有五百? 她为什么会成为今日的超级巨星? 她的微笑隐藏着什么秘密?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书<美术鉴赏>第一单元第三课
写生珍禽图 黄荃 五代
夜巡 伦勃朗 荷兰
()
傅丽 抱人 石行
局 部
宫女 林风眠
视频作品简介
视频作品价值
视频背景资料
视频创作过程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书<美术鉴赏>第一单元第三课
真正的欣赏, 不光是用眼看, 还要用脑”看”……
感悟式鉴赏 形式鉴赏 社会学式鉴赏 比较式鉴赏
蛙声十里出山泉 齐白石
《水图》之《黄河逆流》、《长江万顷》
马远 南宋
L
莲 池 莫 奈
九色鹿(局部) 敦煌壁画
《 红 楼 梦 》 人 物 张 明 山
秋的节奏 波洛克 美国
人物结构比例准确 (《红楼梦》人物)
线条与色彩相互重叠与渗透
平涂
(秋的节奏) (九色鹿)
湘美版美术鉴赏《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说课稿

湘美版美术鉴赏《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说课稿一、引言湘美版美术鉴赏《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是一本针对小学生开展美术鉴赏教学的教材。
本次说课将以该教材为基础,重点介绍教材的背景和内容,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经验,分享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二、教材背景1. 教材概述湘美版美术鉴赏教材《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是一本小学美术鉴赏教材,适用于小学一至六年级的学生。
这本教材围绕着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展开,通过学习和欣赏各种艺术作品,帮助学生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教材特点湘美版美术鉴赏教材特点如下: - 以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为基础,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易于理解和接受。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感受美的力量。
- 教材内容广泛,包括绘画、雕塑、建筑等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欣赏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
三、教材内容1. 第一单元:用眼、看照片第一单元主要介绍了如何使用眼睛观察照片,通过观察照片中的人物、场景和色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细节把握能力。
教材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照片,如人物照片、风景照片等,并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对照片的理解和感受。
2. 第二单元:用眼、看绘画第二单元通过介绍绘画艺术,引导学生使用眼睛欣赏绘画作品。
教材介绍了绘画的基本要素,如线条、色彩、构图等,帮助学生了解绘画的表现方式和技巧。
同时,教材还选取了一些著名的绘画作品,如《蒙娜丽莎》、《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等,通过欣赏和分析这些作品,培养学生的绘画鉴赏能力。
3. 第三单元:用眼、看雕塑第三单元介绍了雕塑艺术,通过观察和欣赏雕塑作品,培养学生对雕塑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材选取了一些著名的雕塑作品,如《大卫》、《观音像》等,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展示和学生之间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雕塑的形态、结构和表现手法。
4. 第四单元:用眼、看建筑第四单元主要介绍了建筑艺术,通过观察和欣赏不同类型的建筑作品,培养学生对建筑艺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湘美版 美术鉴赏 第一单元 第三课 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 教案设计

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选修)第一单元美术与眼睛第三课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术鉴赏的四种方式【过程与方法】掌握美术鉴赏的四种基本方法。
能比较熟练的运用这四种方法对作品的形式、特征、社会含义、内在精神以及文化内涵进行具体鉴赏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学会从多角度、多层面鉴赏美术作品。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如何从多角度去欣赏一幅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掌握四种鉴赏方法的运用。
三、教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教材、笔记本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老师今天给同学们讲述一个很神秘的传说故事,看看哪位同学比较聪明能够回答出老师故事后所提出的问题。
公元前800多年,古埃及有一个叫哈歌布苏的女祭祀,非常美丽,可以预测未来。
她为了给法老祈福并获得永生,她自愿被做成木乃伊,葬在埃及著名的胡夫金字塔的石棺中。
2003年,考古队开启了她的石棺,可里面什么也没有!他们还发现,墓室墙上的古老文字,是女祭祀给自己留下的预言:她在300年后会复活,然后会有一个来自佛罗伦撒芬奇镇的画家莱昂纳多把她的微笑画下来,好,同学们来猜一猜,这幅画有可能是什么呢?它就是达芬奇所画的那幅非常著名的《蒙娜丽莎》,同学们也应该在很多地方都看到过这幅画,那么,它究竞有怎样巨大魅力来吸引这么多人的眼睛呢?全世界都受它吸引被它神迷,这位神秘女郎究竟是谁?她为什么会成为今日的超级巨星?她的微笑隐藏着什么秘密?今天就让我们一块儿走近本节课,一起感受大师的风采。
(二)赏析作品,初步探究(一)社会学式鉴赏(探究):同学们来一起看大屏幕,我们起来探讨一下。
展示《蒙娜丽莎》图片。
请学生谈对作品的初步印象:提问1:这幅作品表现了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生:分四人小组讨论,将谈话记录整理在课堂练习反馈表上。
生:请代表发言。
师:提同2:你看到这件作品之后想到了什么?一起来看课本第七页下面所列举出来的一个表格,对比一下刚才讨论的部分,看看有没有什么遗漏的地方,然后作出总结:1、同一幅作品,包含的信息是多方面的,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我们所得到的一些信息也是不一样的。
高中美术鉴赏《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2.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分析、评价美术作品。
4. 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直观欣赏、形式分析、内涵解读、历史背景了解等。
2. 美术作品的欣赏角度:色彩、线条、构图、光影、材质等。
3. 美术流派及其特点:写实、抽象、印象派、现代艺术等。
4. 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比较、联想、想象、批判等。
5. 实践练习:分析鉴赏给定的美术作品,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评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培养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美术作品的美,并独立进行评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系列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美术作品的美。
2. 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比较法、实践法等。
3. 教学步骤:(1) 讲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
(2) 分析美术作品的欣赏角度。
(3) 介绍美术流派及其特点。
(4) 示范如何运用方法欣赏美术作品。
(5) 学生实践练习,教师辅导。
(6) 学生展示成果,互相评价。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学生选择一幅美术作品,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分析鉴赏。
2. 评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欣赏角度、分析方法、评价准确性等。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经典美术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2.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欣赏心得,提高鉴赏能力。
3.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尝试创作美术作品,加深对美术鉴赏的理解。
4. 多元评价: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美术作品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美术鉴赏指导手册,为学生提供学习参考。
3. 准备实践活动所需材料,如画纸、画笔等。
湘美版选修 美术鉴赏 第三课 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 (共22张PPT)

感悟式鉴赏要求从自身经验出发,充 满想象力和无限激情去欣赏作品。
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写意性和表现性 的作品。因为此类作品追求的不是客观地 记录对象,而是通过主观化的形象处理来 表达艺术家的情感。
二、形式鉴赏
美术作品展现在观众面前最基本的、表面化的样貌。偏重于 对作品艺术形式的感知和体验,强调对作品形式的分析和把握。
形式语言要素(构成基本要素)
点
肌理
线
构图 图像 面
明暗
体积
色彩
美术作品形式构成基本要素
• 画面布局:荷花在上,背景
空白,是天空;花影在下,
荷
数条波纹,是池水,而且上
花 影
静下动,布局极为考究。
( 中
• 散点透视:上边的荷花只画
国
半朵,下连的花影却画整朵,
画
避免重复,中间以题款隔开,
纸 本 )
拉开距离,造成对比……如 此讲究、简练和鲜明的绘画
一、感悟式鉴赏
感悟式鉴赏就是把思维和激情深切投
入画面的观赏方式
第一印象 元素展开的联想
1. 联想,思维的渐进并不是 没有根基的,它需要相应的 形态特征来点拨,启发。
2. 思维与激情随着画面各种 元素的展开而构建的意境。
《 蛙 声 十 里 出 山 泉 》 中 国 画 纸 本
齐 白 石
1951
《自由引导人民》德拉克洛瓦 1830年 画布油彩
社会基本价值观
感悟式鉴赏侧重情感,形式鉴赏离不开
观察,而社会学式鉴赏更需要探究,光凭想
象是不够的。
四、比较式鉴赏
有比较,才有鉴别。可以横向比较,也可以纵向比较。
丽人行 傅抱石
重内容、轻视觉语言形式观察——文学式解析 重形式、少主题与内容的理解——感性和肤浅 宫女 林风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生珍禽图》 黄荃(五代)
美术现象不存在于真空环境 中,有着特定社会阶层和社 会生活的烙印。社会学式鉴 赏在于探究、追问作品主题。
比如:八大山人的作品欣赏
《夜巡》 伦勃朗(荷兰)
社 会 学 式 鉴 赏
《父亲》 罗中立 1979年 240cm×160cm 中国美术馆藏
比 较 式 鉴 赏
<大卫> 多纳太罗
比较式鉴赏
我和两位友人一起 走在路上,太阳将要落山 了。这时天空被染成了鲜 血般的红色。 我感到风 刮得很厉害。 忽然我像 死了一样的疲倦不堪,一 动不动地停立下来。蓝色 的海湾和小镇上空的血一 样的火舌在蔓延。友人们 先走了,就留下我一个人 。这时我突然感到了不可 名状的恐惧,我听到了自 然 的喧嚣。
在巴黎的卢浮宫里,它被称为第779号画作。 它是描写一位不知名的意大利女士微笑的画作, 它的名字叫做蒙娜丽莎。 从它被画下来的那一刻到现在已有五百年, 全世界都受它吸引被它神迷。 这位神秘女郎究竟是谁? 她为什么会成为今日的超级巨星? 她的微笑隐藏着什么秘密?
一件美术作品包含的信息是多方面的,可以从多种 角度去欣赏(感悟、观察、研究和比较)。
<大卫> 米开郎基罗
<大卫> 贝尼尼
比较式鉴赏
马蒂斯 《红色的和谐》 法国 ——野兽派
蒙克 《呐喊》 挪威 ——表现主义
比较式鉴赏
——
马 蒂 斯
《 红 色 的 和 谐 》 野法 兽国 派
“我所梦想的是一种平衡、单纯、宁静、不含有使人不安或令人沮丧的题材的 艺术,对于一切脑力工作者,无论是商人或作家,它好象一种安慰,象一种镇定剂, 或者象一把舒适的安乐椅,可以消除他的疲劳。”
课堂练习: 运。用所学知识做鉴赏分析
探究
比较
(社会学式鉴赏) (比较式鉴赏)
1.画家生平:
与《春》作比较
2.文化背景:
1.题材:
3.人物装束:
2.构图:
4.创作过程:
3.作品印象:
5.作品内涵:
4.空间表现:
真正的欣赏, 不光是用眼看, 还要用脑“看” ……
《春》 波提切利 意大利
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1445年3月1日-1510年5月17日),原名 亚历桑德罗·菲利佩皮(Alessandro Filipepi)是欧洲文艺复兴早期的佛罗伦萨画 派艺术家。波提切利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波提切利”是 他的绰号,意为“小桶”。从小酷爱绘画的他最早被做皮革匠的父亲送去学做一名 金银艺匠学徒,但后遵从他本人的意愿,将他送到菲力浦·利比的画室学习绘画。 利比以哥特式的手法,对三维立体事物的把握、对细微人物脸部表情的表现和对 细节的重视都对波提切利日后的绘画风格造成了深远影响。此外,波拉约洛兄弟 的雕塑作品也对波提切利产生过影响。之后他又从师韦罗基奥,曾与小他7岁的 列奥纳多·达·芬奇是同学。1470年,他自立门户,开设个人绘画工作室,很快就 受到美第奇家族的赏识,向他订购了大量的画作。与强大的美第奇家族保持着良 好的关系也使画家获得政治上的保护,并享有有利的绘画条件。此外也是通过这
问题: 你从作品中看到了什么? 从作品中你又想到了什么?
蒙娜丽莎 油画 木板77*53CM
1503-1506 意大利 达 芬奇
第三课 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
感悟式鉴赏 社会学式鉴赏 形式鉴赏 比较式鉴赏
感悟式鉴赏(第一课时)
问题: 作品中看到了什么? 画家是怎么表现的? 作品联想到了什么?
蛙声十里出山泉 齐白石
比较式鉴赏
题材
丽人行
三喜图
比材较质式鉴赏可以确定作品 的构好图坏,但许多情况下仅 仅是表现方式和风格不同 而线已条。比较往往从形式入 手色。彩有比较才有鉴别。
人物
画风
《三喜图》 林风眠
《丽人行》 傅抱石
感悟
(感悟式鉴赏)
课堂练习:
1.作品印象:
运用所学知识做鉴赏分析。 2.作品联想:
观察 (形式鉴赏) 1.形象: 2.构图: 3.空间: 4.形体: 5.色彩: 6.明暗:
感悟式鉴赏
幽静
问作画作感经象适现题品家品悟验去用性:中是联式出欣于作看怎想鉴发赏写品到么到赏,美意(了 表 了 从 通 术 性 国什 现 什 观 过 作 和 画么 的 么 者 想 品 表 )???。。
悠扬 优美
峡谷 青蛙 流动
悠长
狭长
感 悟 式 鉴 赏
《寒江独钓图》 马远(南宋)
感 悟 式 鉴 赏
《林中修道院》 弗里德里希(德)
形式鉴赏
线条表现水在不同地域和天气的变化
《水图》之《黄河逆流》、《长江万顷》
马远(南宋)
形式鉴赏
垂直笔触 日式小桥 水平笔触
色彩运用
莲 池 莫 奈
L
形 式 鉴 赏
《最后的晚餐》 (1592-1594) 丁托莱托(意大利) 365×568厘米
形 式 鉴 赏
《空间中的鸟》 布郎库西(罗马尼亚)青铜抛光 高126.4CM 1924年
《秋的节奏》 波洛克(美国)
人物结构比例准确
平涂
《红楼梦》人物 张明山 《九色鹿》(局部) 敦煌壁画
社会学式鉴赏(第二课时)
课本第10页
五代、宋代是中国工笔花鸟鼎盛 期。此图为画家教子习画的范本。 (不同创作目的)
伦勃朗由于《夜巡》创作不符合 当时社会的审美,改变了其辉煌 的人生。(社会背景影响)
第三段: 休 息
顾闳中(五代) 韩熙载夜宴图 中国画
第四段: 听笛、听筚篥
顾闳中(五代) 韩熙载夜宴图 中国画
第五段:
送客
顾闳中(五代) 韩熙载夜宴图 中国画
形式鉴赏
感悟式鉴赏从观者 经验出发,形式鉴 赏理性成分更多, 侧重于形式分析。 尤其在现代抽象画 欣赏中使用较多。
线条与色彩相互重叠与渗透
形 式 鉴 赏
大碗岛:初夏星期天的一个下午》 (油画,207×308厘米,1884年作,芝加哥美术研究所修藏拉)《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
形
式
徐 渭
鉴
《
赏
墨
葡
萄
图
》
徐渭《墨葡萄图》
顾闳中(五代) 韩熙载夜宴图 中国画
第一段: 听琵琶
顾闳中(五代) 韩熙载夜宴图 中国画
第二段:
观舞
顾闳中(五代) 韩熙载夜宴图 中国画
一层关系,波提切利得以接触到佛罗伦萨上流社会和文艺界名流,开拓了视野, 接触各方面多种的知识。
波提切利《春》赏析
又被称为《维纳斯的盛世》。
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 (203X314cm),1476—— 1480年间为佛罗伦萨一位贵族的 宅邸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