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的摇篮》教案2
祖先的摇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祖先的摇篮》本课是一首儿童诗,作者把原始森林比喻为“祖先的摇篮”,深情地回想我们祖先,回想我们祖先质朴率真的田园生活,真切的希望大森林永远青翠苍茫,大自然永远清秀明净。
作为本单元的首篇课文,《祖先的摇篮》这首诗突出的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一重要的主题。
【知识与能力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学习准确使用动词,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交流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摇篮吗?摇篮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在哪儿吗?请看录像。
(出示原始森林图片)2.这就是原始森林,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美丽的地方。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
3.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
4.齐读课题。
理解“祖先”和“摇篮”。
二、学生自学出示自学要求:(1)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新词。
(3)思考:“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课文的大意是什么?(4)读完课文后,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三、检查自学情况1.同学们已经自学了课文,下面老师来看一看你们自学的情况怎么样。
(1)朗读课文:齐读,指名读。
(2)检查字词:你在自学课文时遇到了哪些生字新词?你是怎样学习这些字词的?出示生字词卡,指名读。
(3)提出问题:你在自学课文时有什么疑难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2.学习动词。
读一读以下短语,注意加点的词语。
再在文中用横线画出带有动词的短语,读一读。
摘野果采蘑菇挖野菜逗松鼠捉蜻蜓逮蝈蝈看夕阳赏明月数星星(1)齐读短语。
二年级《祖先的摇篮》语文教案(优秀5篇)
二年级《祖先的摇篮》语文教案(优秀5篇)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课前准备】录音机、舒缓的音乐磁带、字词卡片【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配着舒缓的音乐进入新一课的学习板书课题。
配乐朗诵诗歌。
2、听完诗歌,师问学生配着这么美妙的音乐你们想读吗上课伊始是学生充分感受到诗歌的意境美,音乐的美,配乐的美,是学生产生读文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读文。
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自读课文,用�2、把诗歌读熟。
3、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卡片。
4、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5、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6、指名朗读课文。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
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认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三、理解课文1、请同学们再仔细地读一遍课文,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2、把你自己的想法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3、派代表说一说。
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教师适时点拨下面几点1、摇篮在文中指什么祖先生活成长的地方2、“我”想到了什么提炼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摘、掏、跑、看、逗、采、捉、逮。
”让学生模仿祖先的样子做这些动作,体会祖先生活的快乐。
感受文中“我”的美好追想。
3、带着你对课文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再次细读课文,发散学生的思维,从多角度去理解课文。
小组内交流想法,会让学生更加充分的理解课文,并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
在小组交流和班内汇报中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尽量肯定他们有价值的意见,给予表扬。
把朗�四、拓展延伸1、让我们也展开想象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中会干些什么画一画吧2、如果我们站在原始档林——我们祖先的摇篮面前,你会有哪些问题想象,和发问使学生产生探索人类祖先奥秘的兴趣。
《祖先的摇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祖先的摇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
2.仿照课文第2、3小节说句子。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 :朗读课文,读好问句。
难点:1.仿照课文第2、3小节说句子。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一、导入新课1.让学生观看原始森林视频,顺势导入课文的学习。
2.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二、复习旧知识1、检查学生上节所学生字的掌握情况。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1.让学生观看课文朗读视频。
2.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这首诗歌共有几节?指名回答。
3.点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节诗,并思考课文中把原始森林比作了什么?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名回答。
4.学习第2小节。
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2小节,师范读指导两个问句的读法。
并思考:我们的祖先曾在这里做了些什么?(指名说)(1)结合动漫图片让生理解摘野果、掏鹊蛋、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
(2)通过让学生摘葡萄、掏奖品的游戏让学生体会“摘”、“掏”等动词的含义。
5.仿照第2小节,指导学生学习第3小节。
(1)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3小节,引导学生读好问句。
(2)出示动漫图片让学生理解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会有怎样的感觉?(学生自由发言)(3)想一想,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仿照第3小节,说一说。
(分组讨论,自由发言)6.学习课文最后一小节。
(1)全班齐读。
思考:你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回忆”、“美好”、“苍苍茫茫”等)(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7.配上欢快的音乐,全班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四、拓展延伸结合原始森林给人们带来的好处,说一说怎样保护环境?五、巩固练习。
多媒体出练习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六、作业。
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摇篮中会做些什么?画一画吧!七、梳理板书祖先的摇篮摘野果和野兔赛跑掏鹊蛋看蘑菇打伞逗小松鼠捉红蜻蜓采野蔷薇逮绿蝈蝈原始森林苍苍茫茫。
《祖先的摇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2020.05|文|韩慈爱【设计理念】本课基于“本简语文”的教学主张,从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及教材特点三个维度进行设计,力图通过找准教材中的语用训练点,定准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及课程目标的课时教学目标,运用教材这个例子,设计科学有效的语文活动,以达到不断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总目标。
【教材分析】《祖先的摇篮》是统编本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以“世界之初”为主题,教学重点是“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
本文是一首追想祖先在原始森林中生活场景的诗歌,语言生动活泼,充满童趣,极具画面感。
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文本中蕴含的想象因素,拓宽学生思维空间,鼓励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
【教学目标】1.巩固认识7个生字,指导书写“掏、摘”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2、3小节中的问句。
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2、3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并试着运用恰当的动词。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2、3小节中的问句。
【教学难点】仿照第2、3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并试着运用恰当的动词。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巩固识字1.同学们,上课前,先跟老师读一首小歌谣吧,跟咱们上节课学过的生字宝宝再见见面。
大森林,像摇篮,绿树荫,遮蓝天。
掏鹊蛋,摘野果,捉蜻蜓,逮蝈蝈,采蔷薇,逗松鼠,赏蘑菇,追野兔,那回忆,多美好,沙沙沙,风吹树!同学们读得字正腔圆,真好!下面请你们一起再读一读吧!(学生齐读歌谣)同学们,生字宝宝听到你们的读书声,一个个都想跑出来跟你只揭示了叙事性散文的一个表达秘妙———“从错位走向平衡”,没有枝蔓,未旁及其他内容。
二是实践了“本简语文”教学主张的教学设计技术。
“一点秘妙”“两条线索”“三个层次”的“本简语文”教学设计技术,较为典型地通过这份设计呈现出来了。
三是实践了“本简语文”教学主张的课堂操作技术。
《祖先的摇篮》教案(优秀7篇)
《祖先的摇篮》教案(优秀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竞聘演讲、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competitive speeche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祖先的摇篮》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祖先的摇篮第二课时教案.docx
祖先的摇篮第二课时教案课题8、祖先的摇篮主备人李秋兰教者课型新授课时第二课时时间节数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动词的准确运用。
过程与方法:在读中感悟文章的优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原始森林的喜爱和对祖先的眷恋之情。
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学习动词的准确运用。
重难点难点:懂得为什么说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教学教法:情感教学法。
方法学法:分析法。
教学多媒体课件准备教学流程设计个性化修改一、复习。
1、指名读生字,检查是否读准字饮。
2、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评议。
二、学习 1、2 自然段。
1、读 1、2 自然段,说一说祖先的摇篮是什么样的?2、指导朗读,从读中体会摇篮的大。
三、学习 3、4 自然段。
1、指名读 3、 4 自然段。
2、婴儿在摇篮中生活、成长,那么我们祖先在原始森林这摇篮中怎样生活的呢?3、分男女生朗读。
4、我们的祖先还在原始森林干什么呢?引导学生体会省略号的作用,展开想象,体会祖先还会怎样劳动、生活。
四、学习 5 至 8 自然段。
今天,我们走入原始森林,去寻找我们祖先的足迹吧!1、读第五自然段,同学们交流祖先动人的传说。
2、“宽阔的草地上,回荡着多少天真的童谣。
”师播放童谣。
3、教师深情读第7、 8 自然段,播放原始人类生活的图片。
4、指导朗读。
五、学习第 9 自然段。
原始森林,养育了我们的祖先,养育了我们人类,所以说古老的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六、整体回顾,把握全文。
齐读全文,你想对原始森林说些什么呢?七、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对人类祖先的生活劳动的认识,也可抒发对原始森林的热爱,也可谈本堂课所掌握的语文知识。
板书设计茫茫的8、祖先的摇篮动人的传说原始森林古老的天真的童谣作业设计一、填上合适的词。
()的原始森林()的童谣()的树阴()的传说()青青的草地()的年代二、请爸爸妈妈讲讲祖先的故事,再与班上同学互相交流。
教后反思。
祖先的摇篮第二课时教案
祖先的摇篮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祖先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
2. 了解祖先的生活方式、信仰和传统习俗。
3. 培养学生对祖先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教学步骤:引入:1. 显示幻灯片或播放视频,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祖先的重要性和被尊重的传统。
2. 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家庭中有哪些关于祖先的传统和习俗?你觉得这些传统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知识讲解:1. 介绍祖先文化的定义和含义,以及其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性。
2. 分享关于祖先的故事和历史事件,例如古代民族迁徙、创立国家等,引发学生对祖先的好奇和兴趣。
活动:1. 分为小组,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祖先文化,进行研究和分享。
2. 每个小组用海报、简报或多媒体展示的形式,介绍他们选择的祖先文化,包括祖先的生活方式、信仰、传统节日和重要的历史事件等。
3. 学生可以使用图片、图表、视频等多种形式来呈现。
讨论:1. 每个小组展示结束后,进行讨论和分享。
学生可以提问和互相交流,加深对不同祖先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2. 引导学生思考祖先文化对当代社会和个人的影响,例如价值观、文化传承和身份认同等方面。
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收获。
2. 强调尊重和理解祖先文化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保留和传承这些传统和价值观。
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自己家庭中某个祖先的作文,描述他们的生活、特点和对家庭的影响。
备注: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教学内容,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这是一份简单的教案,旨在帮助引导学生了解和理解祖先文化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求和学生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个性化设计。
《祖先的摇篮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祖先的摇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方案【教材简要分析】《祖先的摇篮》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课文,本单元以“世界之初”为主题,编排有《祖先的摇篮》《黄帝的传说》《羿射九日》三篇课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
《祖先的摇篮》安排了要求学生“想象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仿照课文内容说一说。
”《祖先的摇篮》以儿童的视角,通过好奇发问,推想出祖先在古老的原始森林里质朴、自由的生活场景。
诗歌共有四个小节,结构清晰明了,语言生动活泼,充满童趣。
学生有阅读的兴趣。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好奇心较强。
思维以具体直观形象思维为主。
具有初步的探究意识。
通过近二年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自主阅读短文的能力。
虽然他们对祖先的摇篮不全面了解,但通过媒体和图书对祖先的摇篮多少有些了解,这为学习本课提供了一定的条件,有利于学生加强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中的问句。
2.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3.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目标1和2难点:目标2和目标3第一,充分体现新《语文课程标准》的四大核心理念,彰显中国文化自信,努力践行语言文字的实践与应用,着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
第二,设计了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目的是通过自学,让学生自己读通读顺诗歌,初步了解和感悟诗歌的大意,发展想象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第三,在教给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方法。
做到了既教知识又教方法。
第四,阅读教学中读既是目的又是手段,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努力做到以读促讲,以读代讲,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第五,灵活巧妙地应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效益和质量。
【教学流程】一、游戏激趣,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不少生字,词语,诵读了诗歌。
祖先的摇篮第二课时教案
祖先的摇篮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中的问句。
2.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3.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作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导交流: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呢?出示课件8二、品读第1小节1.自由朗读,引导思考:祖先的摇篮是什么?出示课件92.指名朗读,引导思考:祖先的摇篮是什么样子的?出示课件103.指导朗读:祖先的摇篮这么大,真是太有意思了!请同学们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
三、品读第2小节1.引入第2小节:这么大、这么美的摇篮,我们的祖先在摇篮里生活,会做些什么呢?听了爷爷的话,我是这样想的,请大家声音洪亮的朗读第2小节。
出示课件112.小组讨论:我们的祖先在摇篮里做什么呢?请同学们用波浪线在课文里画出来。
出示课件123.体会动词的妙用(1)理解“掏”:把“掏鹊蛋”换成“拿鹊蛋”可以吗?出示课件13小结:“掏”不仅用得准确,而且写得很有趣味,一读就能想象出人很小心,偷偷地在树上套鹊蛋的有趣情景。
(2)根据诗句填动词:你能根据诗歌中“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的意思填上一个合适的表示动作的词语吗?出示课件14(3)指导朗读:这几个表示动作的词太有意思了,咱们做着动作读一读。
出示课件154.品读问句(1)理解“可曾”:从哪个词语可以知道这都是“我”的想象?出示课件16(2)指导朗读:“我”对祖先的生活充满了好奇,“我”是多么想知道啊!请同学们带着这份好奇和自己的猜想来读一读第二小节。
5.展开想象(1)展开想象,讨论交流:我们的祖先在这个摇篮里还会去哪儿?还会做些什么?出示课件17四、品读第3小节1.引入第三小节:这里真的是我们祖先幸福生活的摇篮啊!孩子们在这摇篮里生活得也格外开心!同学们快读一读吧!出示课件182.交流分享:你觉得孩子们做的哪件事最有意思?出示课件193.指导朗读:孩子们在摇篮里的生活也是这么快乐呀!把他们的快乐读出来吧!4.展开想象:在祖先的摇篮里,孩子们还会做什么?出示课件20五、品读第4小节1.我们的祖先曾经做过的这些事情,我们经常会想起,在心里久久不能忘记,这就是“回忆”。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材分析课文以儿童的视角,通过好奇发问,推想祖先在古老的原始森林里质朴、自由的生活场景。
诗歌共有4小节,结构清晰明朗。
第一小节,由爷爷的话引出“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写出了森林广阔无边、绿荫蔽日的特点。
第二、三小节具体推想祖先在原始森林里生活的情景,这些想象都源于真实的生活。
第四小节,风吹树叶的“沙沙”声使“我”的思绪回到现实,“我”对人类祖先的摇篮发出深深的慨叹,真挚的感情由衷表露,强调辽阔丰茂的原始森林是祖先赖以生存的摇篮,与开头彼此照应。
本文语言生动活泼,充满童趣。
“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那时候,孩子们也在这里逗小松鼠,采野蔷薇吗?”这些句子生动地描绘出推想中的祖先的生活场景,极具画面感。
疑问的句式,尽显儿童天真好奇和富于想象的个性。
“摘、掏、逗、采、捉、逮”等词语的运用,既准确又形象,儿童情趣溢于言表,这些词语也为学生的表达提供了范例。
课文配有色彩明丽、内容丰富的插图。
远眺群山,苍茫起伏,森林茂密,郁郁葱葱。
画面近处,树木参天,绿草如茵,松鼠、喜鹊、野兔、蘑菇、蔷薇等形象突出鲜明,与课文描述的事物一一对应。
整幅画面充满生命的绿色,生机盎然,有助于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并为学生提供了无限想象的空间。
二、教学目标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中的问句。
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4.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三、重点难点1.正确、有感情地读好儿童诗,读好文中的问句,读好带动词的词语。
2.能仿照诗中第2、3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板块一理解课题,识记生字解读课题,认读“祖先”。
小学语文《祖先的摇篮》教案
小学语文《祖先的摇篮》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祖先的摇篮》。
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了解祖先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能够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子。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先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祖先的摇篮》是一首描述祖先生活的诗歌,通过诗歌的语言和形象,展现了祖先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诗歌中涉及到了祖先的居住环境、食物来源、服饰特点等,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了解,学生可以对祖先的生活方式有更直观的认识。
2.2 教学重点:诗歌的朗读和理解。
祖先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描述。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朗读法: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使朗读更加生动有趣。
3.2 讨论法: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讨论,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和交流,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些关于祖先的生活图片或者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祖先的生活方式。
4.2 朗读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使朗读更加生动有趣。
4.3 理解课文: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和内容。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通过讨论和合作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理解程度。
5.2 课后作业: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行巩固和练习,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3 祖先的摇篮(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
《祖先的摇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祖先的摇篮》是部编本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首儿童诗,该诗共有四小节,第一小节通过爷爷的话来点题,引出“我”的想象,向我们描绘了原始森林的无边无际、浓密与生机勃勃。
二、三两小节则通过几个动作、几个问号向我们展现了“我”对祖先生活独特、超拔而富有趣味的想象:摘野果、掏鹊蛋、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通过有趣的想象,将我们带回了遥远的原始社会,让我们看到了祖先们在森林里生活的奇妙场景,让我们感受到祖先与森林关系的亲密。
原始森林不只是祖先的摇篮,更是祖先的快乐乐园。
最后,诗歌的第四小节以风声打断了“我”想象的思绪,将大家从遥远的回忆带到了现实的生活中,通过现实与过去的对比,让读者更能体会到遥远时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也更能明白要热爱大自然,热爱自己生活的道理!诗歌语言凝练,节奏舒缓,意蕴深远,读来令人回味。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小朋友活泼、可爱,充满想象力,他们用童真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对许多未知的事情都充满好奇。
在学习这首诗时,他们会好奇诗中出现的原始森林的样子,好奇祖先们、孩子们到底是如何开展这些活动的,他们会有倾诉的欲望,有自己的想象,但由于时代的阻隔、时间的久远,孩子们并不能真的对诗中出现的内容有正确的、深度的理解。
因此,在课程中,还需要老师借助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帮助孩子们更快地感知。
三、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片、换字、做动作、举例等方式理解、积累文中带动作的短语。
2.通过想象,仿照课文第2小节或第3小节说一说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3.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原始森林是祖先赖以生存的家园,也是祖先生活的乐园,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能仿照课文第2或第3小节想象、说一说祖先还会在原始森林这个摇篮里做些什么?教学难点:1.通过想象,仿照课文第2小节或第3小节说一说在祖先的摇篮(原始森林)里,人们还会做什么?2.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原始森林是祖先赖以生存的家园,也是祖先生活的乐园,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祖先的摇篮》是一首儿童诗,语言生动活泼,充满童趣,共分四小节。
第一节由爷爷的话引出“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的说法,这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
由此,“我”产生了许多的想象,以儿童的眼光去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
“真有意思,这该是多大的摇篮哪!”“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那时候,孩子们也在这里逗小松鼠,采野蔷薇吗?也曾在这里捉红蜻蜓,逮绿蝈蝈儿吗?”这些充满童趣的幻想、优美的语言,把我们的思绪引向了遥远而神秘的远古时代,去探寻人类祖先生活过的地方。
课文最后,树叶的响声使“我”的思绪回到现实中来,也对古老的原始森林——人类祖先的摇篮发出了深深的慨叹,并与诗歌的开头彼此照应,将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
课文配有色彩明丽、内容丰富的插图。
远眺群山,苍茫起伏,森林茂密,画面近处,树木参天,绿树如茵,松鼠、喜鹊、野兔、蘑菇、蔷薇等形象突出,整幅画面生机盎然,有助于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并为学生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孩子,他们脑子里有很多的为什么,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他们的思想里充满了童真童趣,而这篇诗歌就是以孩子的语气在追想远古时代祖先们质朴自然的生活,所以非常适合他们学习,但是现在的孩子大多生活在城市里,每天被繁重的作业包围,难免缺少这样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所以他们欠缺相应的生活体验,而且本文的主旨也是非常深奥难懂的,为什么说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永远永远不被污染?【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并体会文中动词的恰当使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第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4.体会人类生活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祖先的摇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祖先的摇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巩固 7 个生字及相关词语,会写“摘、掏、赛、忆、世、界、功”7 个字,理解“苍苍茫茫、祖先”等词语的含义。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祖先生活的自由与快乐,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祖先生活的探索欲望,传承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祖先在原始森林里的生活场景和情感,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韵律美。
- 背诵课文,积累语言,掌握“摘、掏、赛、忆、世、界、功”等字的书写。
2.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将文字转化为生动的画面,深入体会祖先生活的情景和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领悟诗歌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并能在实际生活中树立保护自然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朗读感悟法、小组合作法、启发式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5 分钟)- 利用“词语接龙”游戏复习生字词,如“祖先 - 先后 - 后面……”,激发学生兴趣,巩固字词记忆。
- 回顾上节课内容:原始森林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说它是祖先的摇篮?指名学生回答,强化对课文的初步理解,顺势导入新课。
2. 精读课文,深入探究(12 分钟)- 学习 2 - 3 自然段:学生自主朗读,思考祖先在原始森林里做了哪些事?用横线画出相关语句。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重点理解“摘野果、掏鹊蛋、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等活动,体会祖先生活的丰富多彩和自由自在,通过分角色朗读,读出好奇、欢快的语气,感受祖先与自然的亲近。
- 学习 4 自然段:小组合作讨论,这一自然段写了谁的活动?孩子们又在做什么?教师巡视指导,小组汇报后,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是祖先的孩子,在森林里玩耍的情景,如“逗小松鼠时,小松鼠可能会有什么反应?”“采野蔷薇时,闻到了怎样的花香?”加深对生活场景的感受,体会孩子们的天真活泼,激发学生对祖先生活的向往。
- 学习 5 自然段:教师配乐范读,营造宁静悠远的氛围,学生闭眼聆听,想象画面。
《祖先的摇篮》第二课时 教案
23祖先的摇篮第二课时教案一、学情分析本单元围绕“世界之初”,面对所处世界的好奇发问和自由想象编排的。
让学生了解历史故事,感悟祖先创造文明的伟大,感受古代人民丰富神奇的想象力,进一步激发学生产生阅读和探寻远古知识的兴趣。
《祖先的摇篮》以儿童的形式,用儿童的眼光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幻想祖先生活的情景,表达了对古老的原始森林——人类祖先的摇篮的向往之情。
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展开想象,感知画面。
2.能仿照写法,说出祖先的摇篮还能做些什么。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指导朗读,读中感悟句式的表达和运用。
理解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积累,发挥想象,了解祖先的摇篮真正的内涵。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小猴过河:复习生字。
2.说一说:引导学生填空主要内容。
(二)感知诗意】1.我会读:第一小节读出惊叹的语气。
原始森林是什么样子的?2.课件展示原始森林的样子。
3.我会读:第二小节。
教师: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做了什么?(1)“想”字语音稍稍延长,呈现出回忆、思索的感觉。
(2)“可”加强疑问语气,“曾”指曾经,读出不确定的语气(好奇心)。
4.我知道:引导学生认识学习“摘、掏”。
5.我会填:()野兔()蘑菇6.我会读: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做了什么?7.我知道:课件出示图片,学习认识词语。
8.我会读:作者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9.我知道:出示图片展示原始森林的辽阔、茂密、美丽。
(三)理解运用1.思考讨论:为什么说“祖先的摇篮”真有意思?2.思考讨论: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1)自由说,我知道______,我明白______。
(2)小组讨论:你还有什么问题?3.仿写诗歌:仿照二、三节,说说祖先还能在原始森林里干什么?4.小博士:在远古时代,人们过着最原始的简单生活,生存条件非常艰苦,只能通过采野果、掏鹊蛋等方式来维持生存。
但现在我们不需要通过这种方式获取生活资源,我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动物。
23《祖先的摇篮》第2课时教案
23《祖先的摇篮》第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展开想象,仿照第2、3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2.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展开想象,仿照第2、3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难点: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师:上节课我们开始学习了《祖先的摇篮》,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字词。
课件展示:祖、掏、逗、蔷、薇、逮、忆、啊、浓、望、蓝、摘、赛原始、摇篮、树荫、一望无边、赛跑、蔷薇、回忆2.生齐读二、整体感知1齐读课文,整体回顾。
2.完成问题:①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②在本文中祖先都进行了哪些活动?三、探究理解1学习第一小节(1)思考: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两句诗用到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把原始森林比作摇篮,让人感觉到原始森林是个舒适、温暖、安逸的地方,深切地体会到了原始森林与人类祖先之间的关系。
(2)读出神秘、好奇的感觉。
(3)树荫:树下日光照不到的地方。
近义词:一望无际、无边无际2.仿写:那浓绿的树荫,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
根据句式特征,尝试用其他颜色进行仿写。
3.学习第二小节(1)思考:祖先在原始森林里是如何生活的?摘野果,掏鹊蛋、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2)图片展示(3)思考:本节描写含有哪种修辞手法?“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出祖先生活的快乐和丰富。
4.学习第三小节(1)思考:在这一小节祖先进行了哪些活动?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蛔嵋(2)图片展示5.除了课文中提到的,我们的祖先还有可能进行什么活动呢?仿照第2小节或第3小节说一说。
6.学习第四小节(1)思考:你能从“沙沙,沙沙”中体会到什么?“沙沙,沙沙〃两个拟声词写出了森林幽静的环境,反映了祖先们的美好生活。
(2)思考:“....... ”有什么作用?这个省略号在这里表示语意未尽,给读者留下遐想的空间。
二年级语文下册 祖先的摇篮 2教案 冀教版
(4)口头组词。(通过组词,理解字意,并学会运用。)
(5)在田字格小黑板上范写,指导学生仿写。
(6)学生自己练写。(师要个别指导,尤其对学困生,要手把手的教,使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形近字比较远—运 思—想
四、 综合训练:
把你最喜欢的词或句子抄在小本本上。
2.学习二、三小节,通过“摘、掏、赛、看、逗、采、捉、逮”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语,想象、联系生活实际、朗读等方法体会祖先在原始森林上生活的乐趣。
3.再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
五、质疑答疑
祖先生活的画面怎样,画下来。
六专项训练
用几句话描述一种生活环境
七综合训练: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再次感悟大森林的美
第三课时
一、情景引入:
朗读课文。再次整体感悟课文内容。
三、识字写字;
1.用多种形式认读二类字:
指名读、领读、比赛读、开火车读、更换语境读。(使学生在生字的多次复现中巩固字音。)
2.分析字形,指导生字书写。
(1)认读生字。(也用多种方式。)
(2)记忆写字形、 指导书写。(指名说说你最喜欢哪个字,你为什么喜欢它?引导学生说出和我们学过的某个字相象或自己在生活中早就认识……)
祖先的摇篮
教材简要分析
教
学
目
标
重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原始大森林,通过朗读、想象、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让学生感悟大森林的美。
课时教案
教师书写教案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原始森林的课件,图片、了解人类是怎么来的?
一、创设情景:
同学们知道什么是祖先吗?我们的祖先是怎么生活的呢?今天学习《祖先的摇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祖先的摇篮》人教(部编版)《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7个生字,会写“摘、掏”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第二、三小节中的问句。
3.能展开想象,仿照课文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4.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过程与方法】1.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2.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交流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会认7个生字,会写“摘、掏”两个生字;读好问句,学习准确地使用动词。
2.教学难点:能展开想象,仿照课文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教学准备:课件音乐词语卡片展台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课件出示摇篮图)。
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做什么用的?(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小宝宝在摇篮里睡觉是舒服快乐的。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首儿童诗,题目是《祖先的摇篮》。
相机学习生字“祖”。
指生认读生字,引导读准字音,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并组词,说说还知道那些示字旁的字。
师讲解“示字旁”的演变,明确“示字旁”的字多与祭祀有关。
3.板书课题,生书空,强调示字旁的写法。
4.齐读课题,指导朗读课题。
5.相信同学们的小脑袋里一定会好奇我们祖先的摇篮是什么样的,他们又是怎样在那里生活的?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吧。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一遍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用“--”画出相关的语句。
)2.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指一生当小老师领读。
生齐读两遍。
(2)去掉拼音,同位互读,再指两生认读。
交流识记“蔷薇”两个字的方法。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发现“蔷薇”两字都是草字头,与植物有关。
)(3)生齐读两遍。
2.指导诗中两个“啊”的读法。
(1)课件出示句子。
真有意思,啊!这是多大的摇篮啊!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这两个句子中都有“啊”这个字,你能读准吗?指生读句子,相机正音。
第一句句尾的“啊”字发音有了变化,读“na”,第二句“啊”在句首,读四声,表示强烈的感叹之情。
(2)生齐读句子。
三、品读感悟,学习表达。
(一)学习第一小节。
1.同学们,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你是从哪里读到的?(指生读句子。
)2.课件出示爷爷说:啊!那原始森林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我们祖先的摇篮!诗歌的开头和结尾都告诉了我们祖先的摇篮就是原始森林。
它们还真是遥相呼应呢。
3.让左右两排学生分别读一句,初步感受呼应写法。
4.说到原始森林,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始终是怎么写的?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提示先读句子,再说感受)5.哪些字、词给了你这样的感受呀?引导学生抓住“大、一望无边、遮住”来感受。
谁能给“一望无边”换个词?6.课件出示森林的图片,师描述:这就是广袤的原始森林,遮天蔽日的参天大树一棵紧挨着一棵,一眼望不到边,多像绿色的海洋呀!它是那样的美丽与神秘。
老师也忍不住要读读课文了,仔细听。
(1)师配乐范读。
(2)引导学生交流评价,相机指导诗歌朗读的方法:读好停顿,读出韵律;关注重点词语和标点符号。
(3)生练读,指生读,评价。
(4)一起美美地读一读。
(二)学习第二小节。
1.出示自读提示:读第2小节,圈出我们的祖先可能在绿色的摇篮里做了哪些事?2.生自读圈画。
3.指生交流,说说圈出了哪些词语。
相机出示词语读两遍。
重点指导理解“掏”:(1)换词法。
把“掏”换成“拿”行不行?(2)出示“掏”在字典中的解释,并借助“喜鹊窝”的图片,选择“掏”的字义,引导联系生活实际组词。
小结:“掏”不仅用得准确,而且写得很有趣味一读就能让人想象出人很小心,偷偷在树上掏鹊蛋的情景。
4.指导书写“摘、掏”。
(1)出示田字格中的两个生字。
观察:他们有何共同之处?(2)指生交流发现:都是提手旁,与手的动作有关;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左右基本等高。
(3)师范写生字,生书空。
(4)学生描一个写一个,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
(5)展示评议,学生再写一个。
5.继续交流,他们还可能做了什么?出示词卡()野兔()蘑菇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动词。
6.对比朗读。
生读第二自然段原文,师读板书词条。
对比感受诗歌语言富于变化的美,体会趣味性。
7.想象画面,读出趣味。
8.这些有趣的场景作者这的看到了吗?你从哪里知道的?(引导抓住“我想”“可曾”和“?”来体会。
)9.指导读出猜想的意味。
(三)学法迁移,自学第三小节。
1.引导回顾学法:读一读;圈一圈;想一想。
2.学生自学圈画。
3.指生交流。
你圈画出了哪些词?相机出示词语。
4.引导自读词语,说发现。
5.出示“摘野果”等六个词语,读一读。
出示()野菜()夕阳()月亮()星星指生运用动词填空,学习准确使用动词。
说说自己积累的这样的词语,鼓励积累:学习语文就要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6.指导感情朗读。
(1)课件出示图片。
师引述:孩子们在原始森林里、、、,动物植物都成了他们的伙伴。
你觉得这种生活怎么样?(指生交流)(2)想象着有趣的画面,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指生朗读。
(3)师引读:这样的生活是多么快乐呀!(女生读)这样的生活是那么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男生读)四、融入想象,尝试表达1、课件出示:放飞想象:我们的祖先在这绿色的摇篮里还会做些什么?同位交流。
2.指生交流。
3.仿照课文的样子,尝试用诗的语言说一说。
五、朗读第四小节,渗透情感师引读:美丽迷人的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生活、成长的地方,这绿色的摇篮诗那么美好,叫我们怎么能不爱它呢?(生齐读)我们衷心希望这绿色的摇篮能永远青翠、苍茫。
六、作业课下尝试着把自己创作的诗歌写下来,读给家长听。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七)23.祖先的摇篮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七)23祖先的摇篮人教(部编版)《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课文内容分析:《祖先的摇篮》是第八单元的第一课,是一篇充满童趣的儿童诗。
作者以儿童的视角,对“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充满了好奇,想象祖先在古老的原始森林里质朴、自由的生活场景,勾勒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
诗歌共有4个小节。
第1小节由爷爷的话“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引出“我”的好奇,写出了原始森林广阔无边、绿荫蔽日的特点。
2、3小节是“我”展开的充满童趣的想象,写出了摘野果、掏鹊蛋、捉红蜻蜓、采野蔷薇、逗小松鼠、逮绿蝈蝈等丰富多样的生活场景,把我们的思绪一下子带到了遥远而神秘的远古时代,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先质朴、自由的生活,感受到了“我”的天真与好奇。
第4小节,风吹树叶“沙沙”的声音又把“我”的思绪带回了现实,并对祖先的摇篮发出由衷的感叹,与课文开头相呼应。
课文中四个疑问句尽显儿童天真好奇和富于想象的个性,三个感叹句又体现了儿童发自内心的赞叹之情。
课文的插图,让整个画面充满生命的绿色,生机盎然。
插图中连绵的群山,参天的大树,机灵的松鼠,可爱的小兔,鲜艳的蔷薇,鲜嫩的蘑菇,还有树上停歇的鸟雀,与课文描述的事物基本对应,营造了优美而充满情趣的意境,为学生识字学词、朗读积累、展开想象提供了帮助。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天真好奇,富于想象,特别是对于自己不熟悉的事物和环境有着浓厚的兴趣,文中所描绘的远古时代,祖先们如诗如画的田园生活是多么吸引孩子们啊!摘野果,掏鹊蛋,捉红蜻蜓,逮绿蝈蝈,采野蔷薇,逗小松鼠……这些孩子们从未经历过的生活一定会引起他们的无限遐想。
教学目标: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2、3小节中的问句。
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2、3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4.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教学重点:1.正确识字、写字。
2.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
教学难点: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图片:一组摇篮。
藤编——木质——铁质)这些是什么?最初的摇篮是用藤或竹子制成,所以“篮”字是竹字头(边说边板书“摇篮”)躺在摇篮里是什么感觉?(舒服,温暖)2.板书“祖先”,知道什么是“祖先”吗?教师介绍:咱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可要再往前推算六十万年。
(课件出示图片)我们远古时代的祖先,和猿猴差不多,手脚不分地攀爬和奔跑。
经过千千万万年的演变,我们的祖先开始直立行走,这时腾出来的双手就可以做很多灵巧的事情了,他们学会了钻木取火、狩猎捕鱼、结绳记事……由此,人类开始逐渐进入文明时代。
3.识记“祖”。
通过熟字“祝、福、神”找到规律,示字旁的字大多与祭祖敬神活动有关。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词句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看看课后双横线里的生字哪些你已经认识,还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生字,正音。
3.师检查认读。
(1)出示第一组词语读词正音。
注意词儿连读,并注意停顿。
(2)出示第二组词语读词正音。
注意词儿连读,并注意停顿。
(课件出示蔷薇图片)蔷薇是一种植物,“蔷”和“薇”这两个字都是草字头。
4.再读诗歌,要求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三、学习诗歌第1小节,朗读想象1.默读第1小节,想想祖先的摇篮是什么?又是什么样的?学生交流: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2.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浓绿”“一望无边”“遮”想象原始森林的样子,体会“大”和“美”的特点。
相机学习词语“一望无边”。
教师引导:除了天空、森林是一望无边的,还有什么也是一望无边的?相机识记“望”字。
课件出示“望”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甲骨文中指人站在土堆上,仰着头眺望远方的样子。
金文又增加了“月”,表示远眺的对象是月亮,后来就慢慢演变成现在的样子。
3.课件播放原始森林的视频,印证学生的想象。
4.教师引导:看到这样的摇篮你想说什么?引导学生由衷地发出感叹,指导读好第1节。
四、学习诗歌2、3小节,朗读想象(一)学习诗歌第2小节,朗读想象1.教师引导:这么大、这么美的摇篮,我们的祖先在这里生活,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境?听了爷爷的话,“我”是这样想的——(课件播放小朋友朗读2、3节的录音)2.啊,原来“我”是这样想象的呀!我们的祖先在摇篮里做了些什么?默读第2小节,用“”圈出来。
3.学生交流,教师分步贴词语卡片重点指导“掏鹊蛋”:(1)借助字典理解“掏”的准确意思,体会用词的准确。
(2)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表演自己爬上大树掏鹊蛋,感受掏鹊蛋的快乐。
(课件出示大树杈上的鸟窝)4.教师指导朗读:(指着黑板上的板书)在这个大摇篮里,祖先的收获真是满满的呀!连起来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