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不等式讲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何不等式的证明及应用

一、1.定义:几何问题中出现的不等式称为几何不等式. 常常表现为角的大小,线段的长短,面积的多少等. 在几何不等式的证明中,将综合运用到我们所学的很多知识,但最首要的是要注意运用几何中基本的不等关系和一些重要定理.证明不等式,视其论证过程中,以运用何种知识为主,大致分为三种方法:几何方法;三角方法;代数方法。

2.证明几何不等式常用方法(1)代数方法:利用变量代换、因式分解、配方等手段将几何问题转为代数问题,其思路是:适当地引入变量,将几何问题化为代数问题,特别是二次函数;恰当选择变量为关键;利用重要的几何不等式及代数不等式当证明涉及三角形不等式时,注意应用:①三边长的固有不等关系;②海伦公式;③边长的大小顺序关系与对应角的大小顺序关系相同,而与对应高、中线及分角线长的顺序相反.

(2)三角方法:利用三角函数来反映几何图形的变化规律,从而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三角问题,这时最常用的三角知识是:三角恒等变形:这主要是应用和、差、倍、半角公式,积化和差及和差化积公式等,制造出便于应用已知不等式的形式,以完成命题的证明;边角互换:这主要是利用三角函数定义、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把一个关于角(边)的不等式转化成边(角)的不等式.

(3)几何方法:即指用纯粹的平面几何知识来证明几何不等式,这时最常用的平面几何知识是:抓住几何图形的特征,挖掘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几何不等关系.事实上,一些最基本的几何不等关系在有关几何不等式的论证中异常活跃,常常成为解决问题的钥匙;与面积有关的几何不等式也占有重要地位.其内容丰富,涉及面宽,富于智巧.证明这类不等式大都需要利用面积的等积变换、面积公式及面积比的有关定理等知识. 3.几个著名代数不等式:柯西不等式,排序不等式,算术平均不等式等. 4.几个著名的几何不等式

(1)托勒密定理的推广:在凸四边形ABCD 中,一定有:BD AC BC AD CD AB ⋅≥⋅+⋅,等号成立时四边形

ABCD 是圆内接四边形.

证明1:取点E ,使ACD ABE CAD BAE ∠=∠∠=∠,则ABE ∆∽ACD ∆ ∴

CD BE AC AB =,AD

AE

AC AB = ∴BE AC CD AB ⋅=⋅ (1) 又DAE BAC ∠=∠ ∴ABC ∆∽AED ∆ ∴

AD

AC

DE BC = ∴DE AC AD BC ⋅=⋅ ∴BD AC DE BE AC DE AC BE AC AD BC CD AB ⋅≥+⋅=⋅+⋅=⋅+⋅)(

上式等号成立当且仅当E 在对角线BD 上.此时ACD ABD ∠=∠,从而四边形内接于圆.

Y X

P

C

B

A

P

F E

D

C B

A

证明2:复数法:设A 、B 、C 、D 对应的复数分别是1z 、2z 、3z 、4z 用到下面的恒等式142324313412()()()()()()0z z z z z z z z z z z z --+--+--=

则12341423|()()||()()|AB CD AD BC z z z z z z z z ⋅+⋅=--+--12341423|()()()()|z z z z z z z z ≥--+--

2431|()()|z z z z AC BD =---=⋅

(2)(嵌入不等式) 设,,,(21),x y z R A B C k k Z π∈++=+∈, 求证:C xy B zx A yz z y x cos 2cos 2cos 22

2

2

++≥++

等号成立的充要条件是:B z C y x cos cos +=及B z C y sin sin =. 证明:C xy B zx A yz z y x cos 2cos 2cos 22

2

2

---++

)cos(2)cos cos (2222C B yz z y x C y B z x +++++-=

222)sin sin ()cos cos ()cos cos (2C y B z C y B z x C y B z x -++++-=

0)sin sin ()cos cos (22≥-+--=C y B z C y B z x 当且仅当B z C y x cos cos +=且B z C y sin sin =时取等

(3)艾尔多斯——莫迪尔(Erdos —Mordell )不等式:在ABC ∆内部任取点P ,,A d B d ,C d 分别表示由点P 到顶点C B A ,,之间的距离,c b a d d d ,,分别表示由点P 到边AB CA BC ,,的距离, 则)(2c b a C B A d d d d d d ++≥++

证明1:过P 作直线XY 分别交AC AB ,于Y X ,,使ABC AYX ∠=∠ 则AYX ∆∽ABC ∆ ∴BC

AB

XY AY BC AC XY AX =

=, 又∵A b c AXY

d XY d AY d AX S ⋅≤⋅+⋅=∆2

1

2121 ∴b c A d XY AY d XY AX d ⋅+⋅≥即b c A d BC

AB

d BC AC d ⋅+⋅≥

同理:a c B d AC AB d AC BC d ⋅+⋅≥

a b C d AB

AC

d AB BC d ⋅+⋅≥ ∴)(2c b a C B A d d d d d d ++≥++ 证明2:F A E P ,,,四点共圆 则

A d A

EF

=sin 在EFP ∆中,由余弦定理得)cos(22

2

2

C B d d d d EF b c b c +⋅⋅-+=

22)sin sin ()cos cos (C d B d C d B d b c b c ++-=2)sin sin (C d B d b c +≥

∴C d B d EF b c sin sin +≥ ∴b c A d A

C

d A B d sin sin sin sin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