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储铜事件的分析与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摘要
中国正在经历着飞速的经济发展,但在发展的进程中我们也当清醒的认识到中国的发展任重道远。中国企业在今年的市场上,特别是在期货市场上发展并不顺利,陆续发生了很多起巨额亏损案,这不禁引起我们的深思,如何使得中国期货与国际市场结合,其失败的原因又在哪?本文就2005年发生的国储铜期货事件展开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国储铜;期货交易;市场开放;风险监管
国储铜事件的分析与思考
金融1002班陶然 2010110616
一、事件回放
(一)焦点人物
国储交易员——刘其兵,1969年出生,中国国家储蓄局所属国家物资调节中心进出口部主任,属初级干部。
(二)对战双方
见表1,对弈双方
表1 对弈双方
(三)事件发展经过
2003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铜价进入快速上升通道,历史记录多次被刷新,持续的时间和上涨的幅度远远超过以往。因此,刘其兵认为涨势即将结束铜价随之将下跌,于是,2005年9月在每吨3000多美元的价位附近抛空,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建立空头头寸约20万吨,交割日在2005年12月21日。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一直是铜消费及进口大国,但却在国际市场上抛出数量如此巨大的铜,令国际基金感到不可思议,认定国储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现货可以交割,因而乘机发动逼空战役。“国储铜”事件正是发生在有关机构预测国际铜价会下跌,但实际却持续上涨的时期。
二、盘点国储铜的损失
在国储铜的诸多报道和评论中,损失往往被掩盖,被淡化了。假如不盘点其中的惨重损失,这次悲壮的事件将很快被人们淡忘,也就失去一次痛定思痛、深入反省,并采取措施避免类似悲剧重演的机会。
国储中心在国际市场上购买铜,做的是现货交易,这种交易对于我们这样一个铜消费大国并非什么稀奇事,更何况国储的职责就是进行物质储备?说得再直接点,即便国储不进口铜,也会有别的部门负责进口铜,国储中心焉能将功劳记在自己的账上?国储亏损是在期货交易上,是实实在在的亏损,拉现货赚的钱来消减期货上的亏损,国储中心的良苦用心不难理解,然而,这只能是欲盖弥彰。
国储中心可以对公众隐瞒真相,但它却骗不了银行。12月12日,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指出,由于缺乏对市场风险的有效控制,“从国外的巴林银行、安然公司,到国内的‘中航油’、‘国储铜’事件,无一例外地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作为“惜墨如金”的银行高官,刘明康用了“惨痛”一词,国储铜造成的损失可想而知。
当大家都盯着刘其兵的空单的时候,不要忽略了那些跟着他做空的人。据媒体披露,这些被怀疑是老鼠仓(即先用个人资金建仓,再用公有资金推动大势向与自己建仓的方向走,在公有资金的掩护下,安全地赚钱,因做法过于卑劣,故以老鼠称之)的空单,数量同样惊人。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披露,让国储中心没想到的是该中心进出口部主任刘其兵和他背后巨大的老鼠仓。“应该在1:1至1:1.5之间,也就是说20吨国储空头的话,老鼠仓应该有30万至40万吨。不然基金不会费这么大力气挤仓。” 接着又有媒体披露,仅国有五矿集团旗下的五矿有色今年在伦敦交易期铜,就产生了2亿以上的亏损。这些损失算起来,将是一个令人瞠目的数字。
国储期铜事件所造成的亏损远不止这些。期铜价格上涨,带动现货铜价一路上涨,作为世界上铜消费量最大、进口量最大的国家,我们的相关企业由此承受的损失,将是一个天文般的数字。强大的市场需求决定着,我们的企业除了停产,剩下的唯一选择就是无奈地接受高价铜。而对铜的需求,势必会推动铜价进一步上涨,无疑,我们的企业将继续被宰割。这个损失,对于我们这个铜消费大国,已经成为不可承受之重。
必须正视的是,国家物资储备是国家直接建立和掌握的战略后备力量,是保障国家军事安全和经济安全的重要手段。如今,在某种程度上,国储中心愚蠢的交易行为,已成了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一个因素:铜价飞涨,国内企业苦不堪言。事实上,当国储中心从负责国家战略物资储备调节向投机赚钱的方向转变时,它就已经开始背离其固有的职责。而这,正是导致灾难性后果的根源。而这,才是国储造成的真正危害!
国储在期铜事件上的负面影响,已经不再是钱的问题,而是危害国家经济安全的问题。
三、反思
(一)暴露监管真空
如果说中航油事件与境外衍生品交易中的柜台交易方式没有受到有效监管有关,此次国储铜伦敦被套风波再次显现了境外期货监管的真空地带。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表示,国家储备局的作用体现在宏观调控和平抑物价上,关键在于通过什么机制来发挥它的作用。期货交易应该是一种有效的工具,但在运用的过程中需要完备的制度以及风险控制来规范。
德润林咨询公司总经理李磊认为,在没有《期货法》的情况下,讨论国储局进行期货交易合法性本身就是一个假问题。考虑到国储的调控作用,如果光是下文件没有效果,通过期货市场调节也是一种尝试,可能效果更明显,但这是建立在成功调控的基础上,而且政府本身做期货交易,存在的风险如何控制?如何避免类似老鼠仓,如何审计,如何监管相关人员,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最重要的是研究应该让谁去做和如何有效监管的问题。
(二)缺乏风险控制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于2005年12月12日指出:由于缺乏对市场风险的有效控制,国储铜事件代价惨重,但不能因此就对市场风险谈虎色变。刘明康鼓励商业银行坚持进行金融创新改革,开发设计更多的风险转移和对冲工具,合理配置风险,讲市场风险从被动管理逐步转变为主动调整和控制。
国储局所进行的期货交易具有多样化的内在风险,包括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以及结算风险等,而执行期货操作的人员是唯一了解现状或对自己的行动可能带来潜在后果进行认真思考的人,其他处于控制地位的管理人员可能不了解或缺乏信息去理解与投资对象相联系的的风险性质,因此期货交易的风险大于一般交易的风险。而国储局对期货交易既没有制定风险管理的总目标,也没有建立一套风险管理基本流程。此外,对国际铜市价格走势的判断失误也说明了国储局缺少懂得期货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
(三)期货市场应走向开放
与国际职业的炒家相比,我们的企业不仅显得幼稚,也显得可怜,根源在哪里呢?这跟中国在期货市场上的保守政策有很大关系。长期以来,我们既限制国内企业到境外从事期货交易,也限制国外公司在中国从事期货交易,这不仅使我们的企业缺少在期货市场上接受锻炼的机会,也使他们养成了依靠“超前”信息鱼肉散户的恶习。有人评价我们的这些企业:内在内行,外在外行。
更为重要的是,在大宗商品方面,中国虽然是消费大国,却由于期货市场不开放,无法形成公平而充分的竞争,也无法形成令西方国家认可的定价体系,导致我们在石油、金属等基础商品上没有定价话语权。或许,有关部门是担忧中国的企业在国际期货市场上容易被国家炒家狙击,故而加以了严格的限制,但现在看来,这种约束是无效的,要不也不会连续上演“株冶事件”了?既然限制是无效的,何不逐步开开放中国期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