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对国际汉语教育的启示[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对国际汉语教育的启示

摘要: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提倡转变教师角色,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对于国际汉语教育很有启发。非指导不等于不指导,而是讲求艺术的新型指导。教师应坚持真诚、尊重、理解三原则,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实现个人发展。

关键词:非指导性教学;国际汉语教育;教师角色

上世纪60年代,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家、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r.rogers 1902-1987)创造性地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理论。这套理论以“停止教授、开始出击”为口号,独辟蹊径、别具一格,有着相当浓厚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

一、“非指导性”的含义

罗杰斯倡导的“非指导性”在英语中是nondirective,前缀non-表示“非”,与表示完全否定的其他前缀不尽相同。directive的含义是指导、指示、详细说明、命令等,nondirective相对directive 而言,其含义应是较少有直接性、命令性、指示性等特征,而带有较多的暗示性、间接性、非命令性等特征。“非指导”是罗杰斯用来表示与直接告诉、简单命令、详细指示等传统“指导”思想和方法相区别的新概念,不是“不指导”,而是“不明确的指导”,即要讲究指导的艺术。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

传统观念中的教师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威权形象:教师是耳提面命的长者,是发号施令的上司。罗杰斯对此强烈抨击,他竭力反对

教师以“教导者”“训练者”的面孔出现,而力主用“faci1itator”(辅导者、方便学习的人)称谓“教师”。罗杰斯形象地将教师扮演的角色比喻为“音叉”,意指应学生之呼声而共鸣。教师不再起到组织、训导、批示和评价的作用,只以平等的姿态,以学习活动咨询者、合作者,学生情感接受者、反应者的身份,作为普通一员融入学生之中。

国际汉语教师向外国留学生讲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时,由于母语天然优势,容易逐渐演变为“一言堂”。与其他学科不同,实现无差别无障碍的沟通与交流本身即语言教学的目的所在,那些试图使学生熟练掌握某些艰深复杂的理论体系或枯燥繁冗的条文

规则的做法实属本末倒置。教师应放开手脚,解除学生背负的心理包袱,让出更多的话语空间,使学生大胆发言、大胆讨论,切实从教师“讲”转变为学生“说”。

三、良好关系的建立

罗杰斯主张,教师要尽可能在情感领域同学生建立起相互信任的“朋友”关系,从而激发学生自我实现的内驱力。因而,在处理师生关系中坚持真诚、尊重和理解三大原则尤为重要。真诚是指开诚布公,不加伪饰。尊重,是指教师将学生视为有价值的独立个体,宽容不足、赞许优点,维护人格尊严。理解,是指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推心置腹、肝胆相照。

1.真诚。汉语博大精深,在诸多问题上并没有定于统一的标准答案。教师不可专横霸道、唯我独尊、垄断真理,不分青红皂白将学

生提出的其他可选项一律斥为错误加以否定。甚至还有一些教师为保持“一贯正确”的“英明形象”不受损害,明知犯错也要固执己见、一错到底,或者巧言令色、强词夺理。这样做,不仅会适得其反地使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水准和育人品格产生怀疑;而且也会让对这些知识点本身就不甚了解的学生更加不明所以。教师即便达不到闻过则喜的程度,至少应该知错能改、有错必纠。

2.尊重。尽管同处一间教室,但由于先天(语言天赋)或后天(用功程度)等种种因素,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往往参差不齐。在每节课朗读生词和课文的环节中,有的学生一气呵成、顺畅通读;有的学生更是成竹在胸、倒背如流。而有的学生磨磨蹭蹭,一字一顿;有的结结巴巴,含混不清;有的索性“沉默是金”,三缄其口。这时,教师就需要接受每位学生的客观水平,认可他们哪怕是一星半点的努力,多加褒扬、鼓励。而不要打棒子、泼冷水,挫伤其积极性。同时,也要尊重学生提出的无论多么“幼稚可笑”的问题,耐心予以解答。

3.理解。学生来自五洲四海,有着迥然相异的文化背景和个性特征。一般情况下,汉语教师对东亚文化圈(日本、韩国)的学生更为欣赏,他们尊师重道、循规蹈矩,待人接物彬彬有礼。而在西方文化浸淫濡染中成长的欧美学生则不拘小节、风趣幽默,爱开无伤大雅的玩笑,在课堂上时常打断教师、岔开话题,偶尔还有些小动作。相较规行矩步的日韩学生,自由散漫的欧美学生难免使我们产生接受障碍。教师不一定认同,但应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

胸襟和气魄,理解、包容这种文化差异。

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使人的价值得到体现,潜能得到发挥,学生愉快学习,充满自信,不断涌现新思想。以教授语言知识、传扬中华文化为己任的国际汉语教师,应从中汲取宝贵养分,重新定位教师角色,建构良好师生关系,促进国际汉语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参考文献:

[1]曹树真.论罗杰斯的师生观[j].外国教育研究,2000,(12).

[2]傅海峰.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刍议[j].鞍山师范学院

学报,2009,(03).

[3]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4]张海燕.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的现代启示[j].宜宾学院学报,2007,(07).

[5]张晓英.浅谈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6,26(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