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学年度xx学校xx月考卷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孔子兴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和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故A事正确的;铁制农具、牛耕的使用,生产力发展以及各国的改革,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故BCD 项不符合材料的要求。所以答案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教育思想

2、在一次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中,关于季羡林先生的颁奖词写到:“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这一评价主要体现了哪家思想()

A.法家B.道家

C.儒家D.佛教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贫贱不移,形容意志坚定,意思是不因生活贫困、社会地位低下而改变自己的志向;宠辱不惊,指受宠或受辱都不放在心上,形容不以得失而动心。题干强调的是道德、品行的素质,属于儒家思想的范畴,故C项正确;法家强调严刑重罚,道家强调无为而治,佛教强调来时,与题干信息不符,故ABD项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

3、某学者指出:“孔子是传统制度的拥护者,而墨子则是一种新社会秩序的追求者。”下列孔子、墨子的主张最能体现该观点的是

A.仁者爱人、兼爱B.克己复礼、兼爱

C.仁者爱人、非攻D.克己复礼、非攻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孔子主张克己复礼,来维护周朝的等级制度;墨子主张兼爱,是无差别的爱一切,正是对周朝等级制度的否定。B项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4、“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经,指儒家经典;史,指各种体裁的史学著作;子,指记录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书籍;集,泛指诗词文赋专集等著作。若要查阅孟子的言论,可以看

①部②史部

③子部④集部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孟子的思想属于儒家经典,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因此经、子会记录孟子的言论,故C项正确;史、集与孟子的思想没有关联,故排除A、B、D三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孟子

5、“如何治国”是历代统治者探讨的一个焦点问题。春秋时期的管子认为,“虽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圆也;故巧者能生规矩,不能废规矩而正方圆也;虽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这里管子主要强调的是

A.君主的才能B.制度的建设C.人才的任用D.创新的意识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虽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强调了法制对国家建设的重要性,B 项符合题意,A、 C 、D 三项与题意主旨不符。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6、“中国古代山水面以自然而然合乎本性为美,在位置的经营上讲究‘留向’、‘计白当黑’,也是有无相生、虚实相象在艺术实践中的体现。”该作者认为古代山水画的创作理念受到哪一思想的影响?

A.道家B.佛教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以自然而然合乎本性为

美”“‘计白当黑’”“有无相生、虚实相象”中可知,这是辩证法的思想,中国古代道家思想中就含有辩证法的思想。所以答案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道家思想

7、“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旨意与此相似的是

A.商鞅“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

B.汉文帝“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

C.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D.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答案】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守株待兔的故事寓意:比喻食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A项译文:以前的朝代政教制度各不相同,应该去效法哪一个朝代的古法呢?古代帝王的法度不互相因袭,又有什么礼制可以遵循呢?这句话是商鞅说的,后面还有一句“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强调应该变通、改革、创新;B项体现的是以农为本的思想;C项是主观唯心思想;D项是智者运动的思想,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的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故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商鞅变法

8、“施恩图报非君子,恩将仇报是小人”“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主要体现了下列哪家的思想

A.墨家B.道家C.儒家D.法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的内容反映的是儒家思想中的“仁”的观念,“施恩图报非君子,恩将仇报是小人”是培养品格高尚的人,和谐人与人关系,这正是儒学的一个主题内容。“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说明人要知恩图报,这同样也是一个正直与善良的人应该做到的,也是儒学塑造人品格的一个方面。墨家主张“兼爱”,不涉及塑造人的品格问题。道家主张无为,与题意无关。法家主张法治,所以也可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9、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民族的文化发展方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有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B.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时注意时间的限制“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对应的是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当时的百家争鸣是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其思想文化特征成为中国此后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华,这符合材料中“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的说法,由此A 符合题意,B是法家的思想,不能概括材料大意,C D分别出现在汉代和唐代,与春秋战国这一时间段相违背。故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10、先秦儒家学派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从培养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人不分贫富贵贱,所有的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人皆有“恻隐之心”“善恶之心”“是非之心”

D.无论性善性恶都主张应该礼法兼治,王霸并用

【答案】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