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股市春节行情回顾

二十年股市春节行情回顾
二十年股市春节行情回顾

二十年股市春节行情回顾

距虎年行情仅剩最后一个交易周,股指并没有象此前预计的那样,为投资者发“红包”,而是用破位下跌来进一步考验市场信心。随着通胀预期加强、货币政策趋紧、银行股再现融资潮、新股频频破发等诸多不确定性预期的不断增强,春节前后的走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面对如此复杂的市场格局,投资者在操作上究竟该持股过年,还是轻仓迎新春?春节之后,市场又将会以何种方式演绎?

俗话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要想了解今年春节前后的股市行情,减少投资失误,我们对历史上春节前后行情进回顾和总结,以此为投资者预判未来行情提供帮助和参考。

1991年至1995年呈现“四涨一跌”

1991年春节前,上证指数从128.06点连续反弹至132.53点,节后大盘继续一路盘升至最高134.87点;1992年春节前大盘从310余点一路升至春节后的360余点;1993年春节前,大盘从984.74点企稳反弹,节后跳空扬升,一路飙升至最高点1558点;1994年春节前市场正是熊市,节后大盘平开低走,击穿了所谓“政策铁底”777点大关;1995年春节前,三大救市政策所引发的井喷行情告一段落,大盘出现了持续破位下跌,节后低开低走,再度考验500点大关,然后展开震荡反弹,最高至681.15点。

整体来看,1991年至1995年的五年间,春节后的行情呈现“四涨一跌”态势,其中1995年的春节行情,出现了前跌后涨的逆转局面。当然,由于在此期间市场规模小,成交水平达到10亿元以上的交易日都不多,不具备参考和可比价值。

1996年节后出现大盘涨停奇观

1996年,成交额开始出现日成交100亿以上的繁荣局面。

这一年12月,降息引发了投资者对于货币政策松动的预期,股指节后高开于583点,从而开启了一轮大牛市,出现了大盘涨停的奇观。但是很快几天时间内,大盘又连续4天暴跌,2个暴跌5%加上两个跌停板,一共跌去30%,随后从1000点上涨到了1500点。经过5个月的上涨,随后进入了震荡回落的调整态势。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这轮牛市的基础是“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股市呈现了深强沪弱的格局,深圳市场的股票连续飙升,而上海市场的股票竟然不涨反跌。尽管1996年秋季管理层一再发出风险提示,但没能制止市场上涨的势头。

1996年12月15日、16日,《人民日报》连发两篇社论《正确认识当前的股市》、《坚定信心规范发展》,提示股市风险,表达了管理层希望股市规范发展的愿望。16日股市全线跌停,上证指数跌去9.91%,17日,再跌9.44%.

1997年节后一周突破千点大关

由于1996年的牛市延续行情,1997年春节前大盘走小阳碎步上攻,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收于964点,逼近千点,尽管有诸多利空因素,但投资者做多激情强烈,节后首日高开在969点,随后一周内突破千点大关,从而展开了上半年的绩优蓝筹行情。

1998年节前探底节后连涨近2个月

春节之前,由于已经进入下降通道,所以A股产生了持续2周时间的阴跌。春节前一天收红,探底结束,节后股指开于1257点,跳空30多点,产生了2个月左右的上涨行情,最高达到1422.98点。

但由于市场信心不足,大家都处于观望,股指随后走低,不仅无功而返,而且这轮上涨结束后竟然产生了一轮更深的下跌,从1200点重返1000点。但是,1999年度,历史上著名的“5.19”行情也就由此产生。可见,跌出来的是机会。

1999年呈现“N”字结构上涨

节前连续阴跌使市场信心不足,股指最低1064点,逼近千前大关,节后以1092.15点高开,在随后的一轮小反弹后,股指在5月创出新低并再次逼近千点,该年春节行情经过一轮“N”字结构上涨后,完美收官。

随后“5.19”行情爆发,科技股崛起造就未来两年的大牛行情。

2000年“红三兵”后现“井喷”

春节前的市场已经经过了多头的整固,并在春节前的三个交易日K线收出了量能逐步放大的攻击性“红三兵”,收于1534点,节后开盘首日恰逢西方“情人节”,由于管理层宣布市值配售的利好消息,股指从跳空高开至1591点,当天大盘接近涨停,涨幅为9.05%,延续了多头强劲走势,爆发“井喷”性上涨;2001年春节前平稳,春节后产生一波幅度约20%的跌幅;2002年春节前保持着强势整理,而节后短暂震荡之后即出现急涨。

2001年节后首日跌幅接近3%

节前最后一日高开高走迎接新年,收于2065点,但由于市场人事对大盘高位的不认同,节后首日大盘高开低走,首日跌幅接近3%,形成蛇年第一根大阴线,随后在跌破2000点大关,产生一波幅度约20%的跌幅。但由于赚钱效应使一大批新投资者入市,在上半年行成2245的高点,之后股指走下坡路,形成了四年的熊市。

2002年节后震荡后即出现急涨

2002年春节前保持着强势整理,而节后短暂震荡之后即出现急涨。节前收于1506点,节后受到降息等利好刺激,股指高开呈震荡走势,节后首日涨幅为1.57%,至1540点。

受第8次降息等诸多利好的刺激,著名的“6·24”行情爆发。股指从节前的1506点高开至节后的1540点,2002年最受关注的还属。

2003年节后做空氛围扩散收阴线

春节前的市场氛围一度活跃,曾出现“红三兵”形态,但大盘在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却出现震荡,并在1499点收阴。春节后第一交易日,市场延续了节前的跌势,并且做空氛围短暂扩散,大盘剧烈震荡之后在1477点收出了中阴线。

随后,市场逐步回稳,2月底攀上了1510点,此后的三月初再度经过回落整理构筑了坚实底部,并展开连续强势上攻,演绎出当年内的主升。

2004年延续节前行情强势上攻

节前大盘处于升势中,最后一日收盘在1600点整数大关。节后首日大盘延续了节前的强势上攻行情,大盘一路高开高走,全天涨幅达1.78%,收于1629点。

随后,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隆重出台,市场群情振奋,2月份就上升到1715点,4月份更是攀上了1783点的年内新高。

2005年节后短暂反弹酝酿下跌

节前最后一日高开高走,收于1269点,涨幅为 2.15%,节后首日延续节前反弹之势,在高位震荡,收于1278.88点,拉出新年首根小阳十字线。虽然管理层出台一系列利好消息,但由于受到全流通的不确定性影响,在节后短暂反弹后继续探底,步入长达半年多的探底之旅,创出自2245来调整新低998点。

2006年摆脱千点底部步入长牛格局

股改“开弓没有回头箭”,市场展开了稳步上升的走势,摆脱了千点底部。节前最后一日大盘收于1258点,节后大盘高开高走,以长阳回应了节前的吉利数字,全天涨幅达2.29%,收于1287点。

随后,股权分置改革稳步推进,行情在节后短暂整理后即步入长牛格局。

2007年持续狂飙拉开6124点序幕

节前最后一日大盘高位震荡,盘中一度突破3000点大关,收盘收于2998点。节后首日虽然低开,但由于投资者热情不减,一举将股指推上3000点上方,当天收盘收于3040点。

猪年的开门红使得这一年的牛市行情继续扩大,并且创出10月16日6124点的历史新高。

2008年节后下跌还仅仅是个开始

在创出6124点新高之后,随着大小非的逐渐解禁,市场压力显现,新年伊始大盘便跌破5000点大关,随后节节败退,在跌破年线之后的一根大阳线将大盘救于危难之中,节前最后一日大盘在大阳线之内整理,跌幅达 1.55%,收于4599点。由于大小非因素以及信心不足,节后首日开盘低开整理,收于4490点,跌幅达2.37%.

随后的日子里,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股指点边狂跌,大盘4000点、3000点、2000点大关均轻

松告破,以至创出1664点低点,全年跌幅达70%以上,创出中国证券史上跌幅最大的一年。

2009年站上2000点开启修复性行情

尽管节前股指微跌0.71%,收于1990.66点,但节后在全球股市强劲反弹的支撑下,首日高开站上2000点,最终上涨1.06%.

在一系列宏观经济刺激政策,以及流动性前所未有充沛的推动下,大盘快速脱离1664点沼泽,展开了非理性超跌后的单边反弹,最高至3478.01点。

现在,随着宏观经济的进一步复苏,通胀、政策退出、信贷收缩等诸多预期不断增强,大盘出现持续下跌,3000点关口轻松击穿。更值得关注的是,从招商证券(600999,股吧)率先破发,到中国西电上市首日破发,从高乐股份(002348,股吧)的中小板破发,到星辉车模(300043,股吧)、台基股份(300046,股吧)的创业板破发,新一轮的“破发潮”愈演愈烈,市场信心再度遭遇严峻考验。

然而,历史往往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1996年初深成指在1000点附近徘徊、上证指数在500多点波动时,也有一批股票的股价破发,但从1996年4月开始,深沪两市开始了恢复性上涨,上证指数最高达2245点。而近期近市场恐慌性的杀跌,使得股指不断破位,新股纷纷破发,与历史走势非常相似。与过去相比,尽管宏观背景、政策取向、经济形势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距,但市场内在结构的剧变特征,表明这正是市场转机的前夜。

2014年中国并购市场年度研究报告

预览内容 《2014年中国并购市场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分为五个部分共七个章节: 第一部分是2014年并购市场回顾,即第一章。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对2014年全球及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并购市场发展情况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第二部分是统计部分,包括第二、三、四章。在这一部分中,我们从并购类型、行业及VC/PE相关等三个方面对2014年中国并购市场的状况进行了详尽的统计和描述。清科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交易1,929起,较2013年的1,232起增长56.6%;披露金额的并购案例总计1,815起,涉及交易金额共1,184.90亿美元,同比增长27.1%;平均并购金额为6,528.35万美元。其中,国内并购表现抢眼,完成并购案例1,737起,共涉及交易金额813.21亿美元;海外并购发生152起,涉及交易金额324.19亿美元;外资并购有所放缓,全年完成并购案例40起,涉及交易金额较47.49亿美元。从行业来看,房地产行业活跃度跃居首位,共完成案例187起,占并购总案例数的9.7%;在并购规模方面,能源及矿产行业由于重资产的属性,依然稳居第一,披露金额的139起案例涉及交易额205.70亿美元,占总并购金额的17.4%。VC/PE相关并购交易共完成972起案例,披露金额的交易为905起,涉及交易金额688.29亿美元。 第三部分是案例集锦,即第五章。我们对2014年中国并购市场完成的69起典型并购案例进行了集中披露与简要点评。对每个案例,我们都从并购交易流程,并购双方背景、并购交易动机和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和点评。 第四部分是专题研究部分,即第六章。我们以“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专题报告”为题,从市值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含义切入,剖析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现状、特点、参与方以及中国A股市场市值管理的必要性;同时对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策略及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着重解析VC/PE机构参与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机会及方法,最后提出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中尚存在的不足及未来发展展望,以期为VC/PE机构及上市公司本身未来参与市值管理提供借鉴。 第五部分是分析与预测,即第七章。我们通过国内外宏观经济走势的分析并结合并购活动的规律,对2015全球及中国并购市场可能出现的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预测。 本报告的内容是清科研究中心在进行了大量调查和认真分析之后完成的,我们衷心希望您会对报告的内容感兴趣,从中获得您所需要的信息,并对我们的报告提出您的意见。由于时间仓促,涉及并购事件较多,再加上并购市场的纷繁复杂,变化较快,如报告中有不足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2014年,中国经济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由此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2014年中国经济告别了高歌猛进,面对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中国经济正步入新的运行轨道。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提出适应经济新常态。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有几个主要特点: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2014年,中国在各个领域展开了改革的进程,这种全面的程度是改革以来绝无仅有的。特别是金融、财税、价格的改革,让市场机制更“通”,受益面更大。 在国家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等促进兼并重组重大利好政策的鼓励下,加之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推广及实施,中国企业兼并重组的步伐不断加快,从而实现优化资产配置、扩大企业规模、实现

中国股市大事记(1984.11—2009.12)

中国股市大事记(1984.11—2009.12) 序言 本大事记是为写作小说《沪吉诃德和深桑丘——戏说中国股市二十多年》做准备而编。从最初的股市——静安柜台市场到2009年是23年。如果从上海交易所成立的1990年开始算是19年。 我参看了网友“悠悠白云”收藏的帖子《中国大陆股市17年大事记》1,但是找不到作者。笔者也看过网上转载的张志雄的《中国股市17年》2以及其他一些文章。在定稿之前,我看到了阿奎的《喧哗与骚动——新中国股市二十年》3。该书史实较为详尽,我参考阿奎的书为本大事记添加了一些内容(一千多字)。小说中前几节内容(1988-1991)的写作也参看了阿奎的书。本人在此向以上作者致谢。本大事记还包含关于法人股市场、柜台市场、H股市场、次贷危机等内容。各种恶性事件也是本大事记重点,笔者希望本大事记是到目前为止恶性事件最全的大事记。技术上,笔者将前后关联的事件尽可能地放在一处叙述。另外,笔者还提供了《沪深股市走势图1990.5—2009.5》(参看封底),同时减少了行情的文字叙述。希望本文有助于读者对中国股市的认识和理解,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1991年及之前 (1) 1984年11月14日,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小飞乐”股票发行。小飞乐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公开发行的第一只股票。1986年11月,邓小平接见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范尔林,赠送了一张飞乐音响的股票。虽然有报道说深宝安和北京天桥成立股份制企业更早,但是发行股票,小飞乐在先。 1 行情和政策叙述较多,忽略了一些重大事件,比如德隆事件。见/blog/static/ 3063229520089972310607/。 2 分析讨论有深度,作者经历的事件突出,但是作为大事记,内容缺很多。离股市较远的铁本事件反倒被重点讨论。见/bbs/dispbbs.asp?boardid=57&id=163747和/ viewthread.php? tid=226761&page=1&authorid=59936。 3 阿奎. 喧华与骚动——新中国股市二十年[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中国股市20年回顾:风云人物(图)

中国股市20年回顾:风云人物(图) 中国股市20年回顾:风云人物(图) 作者:稿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2010-12-26 15:42刘鸿儒 20年弹指一挥间。翻开中国证券市场历史,远到中国资本市场的“开山始祖”中国证监会首任主席刘鸿儒、中国“股份制改造”第一人厉以宁及“中国经济学界的良心”经济学家吴敬琏,近到中国股市“三大证券教父”、中国股市“德隆神话”缔造者唐万新及迅速成长迅速倒下的上海“首富”周正毅……过去20年间那一个个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叱咤风云、沉沉浮浮的领军人物、资本大鳄如今仍历历在目。 领军人物各领风骚 翻开中国证券市场20年的历史,他们的名字无不与中国资本市场的走势息息相关。 刘鸿儒:资本市场的“开山始祖” 刘鸿儒,高级经济师。1930年11月生,吉林榆树人。1992年-1995年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著有《社会主义货币与银行问题》、《社会主义信贷问题》等。 1992年10月12日,国务院证券委员会成立,时任副总理的朱镕基兼任主任,其办事机构是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

会,简称中国证监会,是中国股市的最高直接管理当局。而证监会首任主席即是刘鸿儒。 落幕却并不落寞。如今,他依然活跃在资本市场。刘鸿儒现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1996年香港城市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30多年来,结合实际致力于有关金融政策、货币流通理论、金融体制改革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有专著8部,译著2部,主编著作20部,论文300余篇。 厉以宁:“股份制改造”第一人 厉以宁,1930年11月生,江苏仪征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系,1955年毕业后留校工作、任教至今。现为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 “厉股份”的名号,久传中国大地。 当年,厉以宁在对中国以及其他许多国家经济运行的实践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非均衡经济理论,并运用这一理论解释了中国的经济运行,在改革之初就提出用股份制改造中国经济。这一思路在中国经济改革与实践中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被理论界与政策制定者广泛接受,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也因此被称为“厉股份”。 吴敬琏:“经济学界的良心”

中国股市十大经典案例

中国股市“铁达尼号”————琼民源 琼民源:1996年4月1日收报2.08元,1997年2月27日摸高至26.18元,加上1996年中的10送3除权因素,其理论最高价应在34元以上。也就是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琼民源的最高理论升幅达1637%。1.87亿流通盘的股票,1996年跑完全程,1997年开市后仍然是“快马加鞭未下鞍”。 琼民源:这艘超豪华的巨轮,满载充满梦幻的股民启航,向着希望的彼岸汽笛长鸣。 然而,股海无情,1997年2月28日,中国“铁达尼号”琼民源股海沉船。 沉船当日成交5635万股,均价23.75元,有13.38亿元的资金胜利逃生。同时,有13.38亿元的资金在最后一天入套。 琼民源的庄家以气冲霄汉的凌云壮志,将股价一年之内翻了17倍。以其巨型的流通盘和豪华的“成长性”而言,是中国股市名副其实的“铁达尼号”。 耐人寻味的是,在最后的日子里,市场上却传出“快买琼民源”的消息,消息的来源是“有背景”的权威人士。因此而造成的一日之内13.38亿元的成交额,使多少机构和散户从此落入暗无天日的深渊 中国股市曾经的航空母舰————上海石化 上海石化,中国超级大盘股,总股本72亿股,流通盘7.2亿股。该股为主力部队驾驭的航空母舰。从1994年开始有超级主力进驻,每年中期发作一次,一方面以旗舰的姿态炒作;另一方面通过它调控沪市大盘。 在1996年刚刚完成一轮炒作之后,又赶上下半年的中国牛市大行情。该主力不失时机,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作出反映,开始了一轮惊心动魄的炒作。 1996年9月20日,该股以完成为期1个月的W双底的底部形态打响了本轮炒作的第一枪。当日开盘3.90元,报收4.19元。至10月25日,股价已上摸8.28元,1个月的时间,股价升幅达212.3%。其间两次连拉7阳,中间只隔1天的喘息时间,在这23个交易日中,如以日K线形态中的酒田战法分析,几乎日日都该卖出。从10月22日起,主力已开始出货,至11月6日经过12个交易日,主力已将大部分筹码交给了散户或其他大户,而此时的大盘正处于最疯狂的冲高阶段。 之后,主力用手中剩下的一些筹码将该股做了一个非常标准的漂亮的W双底形态,至12月5日,破位冲上8.63元,从技术图形上看,向上突破已成定局,在疯狂的大盘涨势中,这显然是给散户们火上浇油,于是主力从该日起倾囊派发,散户蜂拥接货。至12月20日,主力已功成身退。散户们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个更漂亮的M头部形态。这是主力送给散户们的一份大礼、一个永久的纪念品――麦当劳标志。 50亿资金量的航空母舰,被该主力在短短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里玩弄于股掌之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界龙实业 到1994年7月底,中国股市持续了17个月的连续暴跌。 在最后的5个月恶跌之中,界龙实业股票,走出了熊市牛股,其中从4月21日到6月24日的45个交易日,只有3根阴线,其余那42根不可思议的连续红阳,使当时所有的中国股票黯然失色。

2013年环保行业并购分析报告

2013年环保行业并购 分析报告 2013年11月

目录 一、并购:提升竞争力,创造新价值 (3) 1、并购运作五阶段 (3) 2、三种并购类型与战略联盟 (3) 3、美国六次并购浪潮 (5) 4、并购创造价值 (8) (1)经济视角 (8) (2)战略视角 (9) 二、国际环保巨头的并购成长之路 (10) 1、Veolia Environnement——持续并购成就“一站式”服务能力 (12) 2、Danaher Corporation——持续并购、有效整合、快速发展的典范 (17) 三、迎接国内环保产业并购时代的到来 (22) 1、PEST框架下看产业并购趋势 (22) (1)政治因素(Political Factors) (22) (2)经济因素(Economic Factors) (23) (3)社会因素(Social Factors) (27) (4)技术因素(Technological Factors) (28) 2、案例分析:并购到合资,国内到海外 (29) (1)从“十一五”酝酿到2013年井喷 (29) (2)横向/相关为主,跨国日渐兴起,合资独具特色 (30) 四、并购视角下的环保企业成长路径 (38) 五、主要风险 (43) 六、投资策略 (44)

一、并购:提升竞争力,创造新价值 1、并购运作五阶段 企业并购通常包括兼并与收购(Merger & Acquisition,M&A),是指两家公司通过合并以达到特定的战略和商业目标,是企业资本运作和资本经营的主要形式。并购不仅对参与的公司有着重要意义,对其他利益关联者也影响深远,例如职工、管理层、竞争对手、区域及宏观经济等。一般来说,并购实施进程可以分为公司战略、组织并购、交易结构与谈判、并购后整合、并购后审计与学习等五个阶段。 2、三种并购类型与战略联盟 横向/相关并购:是指生产相同/相似产品,或生产工艺相近的企业之间的并购,实质上也是竞争对手之间的合并。其主要驱动因素是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市场能力,同时并购后的资源和能力整合还能提高收入,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未来增长的机会。横向/相关并购往往发生在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的行业或市场中,这些市场整体增长率很低,产能过剩较为明显。此外,横向并购的发生容易破坏竞争,形成高度垄断的局面。

过去20年表现最好的10只股票

过去20年表现最好的10只股票 财智月刊》(SmartMoney Magazine)创刊至今,已整整20个春秋。这20年间,股票市场 经历过不少动荡起伏,见证了谷歌(Google)的上市、网络公司的一败涂地、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的破产、以及苹果公司(Apple)成为全球最大企业的成功。不过,尽管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和全球金融危机让市场历尽劫难,但如果投资者在1992年4月第一本《财智月刊》上架时买入了下面这些股票,则能够收获不菲的回报。 为了找出过去20年里表现最好的10只股票,我们首先把搜索对象限定为1992年4月时被罗素3000指数(Russell 3000)涵盖在内的上市公司。这个指数追踪美国最大的3000家上市公司股票。其成份股中包括大量小型股,不过其涵盖的总市值相当于美国可投资市场的98%。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在这里面搜索过去20年里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股票。 当然,如果投资者在1992年4月时买入一只指数基金,在经历这些年的动荡起伏后,持有该基金也能获得不错的回报:标准普尔500指数(S&P 500)这些年的回报率是382%,也就是说,若独青睐指数投资,那么投资者如今手中的财富已是当年的四倍了。不过,这十佳股票在过去20年里产生的总回报率则要高达9,839%。换言之,如果你在1992年4月用1,000美元来投资标准普尔500指数基金,那么今天这份投资的价值将是3,820美元,但如果这1,000美元用来买下文列出的这10只股票,那么你的投资组合如今的价值将是98,393美元。 投资者若要在当年发现这些股市的大赢家,的确需要费些力气。追踪研究这些股票时间超过10年或15年的分析师不过才寥寥一两个人,更何况在1992年,这其中的大部分公司都还只是无名小卒。美国晨星公司(Morningstar)的首席股票策略师保罗·莱森(Paul Larson)指出,其中一些公司至今还只能算是中型、甚至小型股,这意味着在1992年时,它们很可能只是些微型企业。莱森说,“如果你希望持有一家市值能够增长50倍甚至60倍的上市公司股票,那么在你持有大型股时这个愿望将很难实现。”他表示,规模较小的股票风险会更高,不过“如果你找对了,那么你势必会得到很可观的回报。” 某些行业里出现大赢家的可能性更高。专家们指出,若能持有科技和生物科技行业的微型股,那么你大获全胜的机率会远远高于持有那些平淡乏味的房地产类股或是公共事业类股。但反

中国股市20年

中国股市之7波熊市 第一次熊市 (1992.5.25-1992.11.17) 沪指:1429-386 跌幅:73% 深成指:2918-1529 跌幅:40% 行情特点:沪指在第一轮牛市冲上1429后,市场开始价值回归,不成熟的股市波动极大。1992年8月9日和8月10日深圳新股认购抽签表发行了,但发生了当时震惊全国的8 10风波,刺激沪深两市大幅下挫。这次熊市仅仅半年时间,股指跌幅却高达73%。 第二次熊市 沪指:1558–325 跌幅:79% 深成指:3422–944 跌幅:69% 行情特点:1992年深沪两地上市公司有54家,1993年有177家,1994年有287家;A 股筹资额1992年为50亿,1993年为276亿元,1994年为99.78亿元,扩容的势头十分凶猛。随着发行额度的明确,市场进入真正的低迷期,第二次熊市来临。1994年2月14日,政府宣布1994年新股发行额度55亿元,明显要比1993年的195亿元低得多,但沪指在3月10日击破700点,4个月后跌到全年最低325点。 第三次熊市 (1994.9.13- (1995.5.16) 沪指:1052-547 跌幅:48% 深成指:2162-1018 跌幅:50% 行情特点:第三次熊市时,证券市场一片萧条,在人们对股市信心丧失殆尽的时候,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沪指1个半月涨幅达200%。但政策刺激是短暂的,随后A股进入第三次熊市。而早期的股市不讲究什么价值投资,业绩好坏是无所谓,最重要的是流通盘要小,这样好炒。但随着股价的炒高,总有无形的手将股市打低。 第四次熊市 (1995.5.22-1996.1.19) 沪指:926-512 跌幅:45% 深成指:1473-931 跌幅:31% 行情特点:短暂的第三次牛市过后,股市重新下跌,第四次熊市来临。为抑制投机,1995

我国并购业务发展的历程

我国并购业务发展的历程、现状和问题分析 刘帅金融1201 201230206066 一、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含义 通常所说的“投资银行”有双重含义:作为一种业务,投资银行是指区别于商业银行的存贷款等间接金融业务的、实现资本市场上资本总量增加和存量调整的一系列收费的金融中介业务;作为一类机构的总称,投资银行是指以投资银行业务为主业的金融中介企业。并购M&A)是企业合并(Mergers)与企业收购(Acquisitions)的简称,是企业着眼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要素的占用、支配和使用效率而采取的一种转移企业产权的行为。现代意义的并购内涵已经扩大到“包括接管(Takeover)和与之相关的公司重组问题、公司控制问题、企业所有权结构变更等”。投资银行的并购业务(以下简称并购业务)是投资银行为并购主体所提供的服务。广义的并购业务还包括企业资产重组、企业分拆、国有企业私有化等内容。具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并购策划和财务顾问业务,投资银行仅充当中介人,为并购交易的主体提供策划、顾问及相应的融资服务;另一类是产权投资商业务,投资银行既是交易的中间人,又亲自投入资金成为目标企业的全部或部分的产权所有者,然后通过转让、分拆卖出或是包装上市来套现并赚取差价。在并购活动中,投资银行“既可以被指定为收购方或目标企业的代表,也可以为资产重组或资产出售提供顾问服务”。作为收购方的顾问,投资银行的服务涵盖了从筹备阶段的搜寻服务到并购结束后的整合服务之间的全部内容;作为目标公司的顾问,投资银行的服务主要集中在对恶意并购的防御方面,其任务是以最佳的价格出让股权或者以最低的成本实施反收购,以维护股东的权益不受或少受损失。 二、我国并购业务发展的历程 我国的投资银行始于1979年,到80年代中期大量投资银行和信托投资公司大量涌现。8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出现企业并购,但是这一时期的并购数量少,规模小。企业的并购活动多在政府的控制下进行,且多在同行业、同地区之间开展。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党中央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方向后,中国开始出现一波并购浪潮,投资银行的并购业务开展起来。这一时期的上市公司并购比较活跃,且市场化程度比提高,协议收购为上市公司的并购的主要收购形式。2000年后至今,我国的企业并购高速发展。并购的规模大,数量多。并购范围不断寻求跨区域、跨国界。并购的市场化程度较高,政府干预较少。 投资银行的并购业务也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规模越来越大,涉及金额越来越多,投资银行作为并购重组财务顾问的作用越来越大,发展迅速。但是与西方相比,我国的投资银行并购业务起步较晚,起点较低,在投资银行的业务中所占比重还不大高。 三、我国并购业务的现状 2006 年,证监会出台了《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标志着我国投资银行财务顾问发展的新时代。2008 年,证监会出台了《办法》的修订版。无论原《办法》还是新《办法》中,都对收购人主体资格、目标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特殊职责、目标公司董事会的立场、并购方式、支付方式、中介机构职责以及监管体系等多方面都做了规定。特别是对投资银行及财务顾问业务内容采用专门的章节来规范,新增了财务顾问对收购交易的审慎调查和合适义务,充分发挥其持续督导的作用,以保证收购交易的合法有效执行,保护上市公司和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证劵市场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我国投资银行的财务顾问发展,随着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出台与修订,而逐渐规范起来。各大投资银行的并购业务收入也越来多,投资银行的并购业务竞争越来越激烈。2014年并购业务中超过10万元的有64家。其业务收入的中位数为957万元(见附表1)。64家并购业务总收入20亿9570万元,其中前十

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

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 从1980年第一次股票发行算起,改革开放以后当代中国的股票市场已经有二十几年的历史。股票市场的成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股票市场的初创阶段上世纪80年代;第二阶段股票市场的规和发展阶段(1998——2001);第三阶段股票市场的调整与创新阶段(2002——)。中国股票市场的发育、发展,是中国经济从计划体制逐渐向市场体制转型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成就之一,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的经验,也是中国经济改革成功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中国股市的起源 中国股票交易开始于19世纪末期,也就是清朝末年,当时随着洋务运动的发展,一些商业组织开始采用股份的形式,出现了股票,但数量极为有限,未形成集中的股票市场。1888年一些外商在组织了“股票客工会”,专门从事外国股票的交易业务,这是在我们中国出现的最早的股票交易市场。等到了1902年清政府将其改组为“众业公司”,除继续从事外国的股票交易外,也经营外商在华设立各公司的股票。国的股票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出现,但发行量很小,也不规。1986年美国证券代表团来,我国将一标准的股票飞乐音响,赠送给美方。这股票作为新中国第一只股票在美国纽约证交所展出。 之后,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和规,我国股票市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经具有一定规模。无论是从股市规模大小,还是在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来看,股票市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二、我国股票市场取得的成就 沪、深股票市场虽然只有十几年的历史,却走过了西方股票市场近百年的成长过程,其成长之快和成绩之卓著是令人瞩目的。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沪、深股票市场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步,有效地支持了国有企业的发展。新中国建立后数十年的实践证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由于目标不清、职责不明、产权不清而存在诸多问题。而市场经济要求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现代企业制度。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国有企业要进行必要的改革和改造,而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则是达到这一目的很好办法。由于国家财政负担着科、教、文、卫、体、国防等多项开支,国家投资将不再是绝大多数国有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发行股票上市是国有企业筹资的最佳方式,能有效地缓解国有企业生产发展资金不足的矛盾,并可以减少国有企业财务费用的支出,提高盈利水平。配股权的使用也为国有企业的长期发展不断提供资金来源。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后,由于各种新闻媒体的广泛宣传和报道,无形中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起到了广告宣传所无法起到的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了客户和消费者的认同感。另外,改制上市后的国有企业股本结构呈多元化,产权明晰,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行为置于广大股东、职工、社会舆论的监督之下,经营活动更加规。在沪、深股票市场2000多家上市公司中,绝大多数为原国有独资企业。 硬件设施建设居世界先进水平。90年代初期,投资者买卖股票还不得不到大中城市才行,股票的交割,过户也需等待几天时间,很

中国股权投资市场2014全年回顾

清科集团成立于1999年,是中国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领域领先的综合服务及投资机构,主要业务涉及:研究咨询、数据产品、会议论坛、信息资讯、投资银行服务、直接投资、母基金管理及财富管理。 清科互动投资界 清科创投 清科资本 研究报告 私募通 研究咨询 排名榜单 中国股权投资论坛 中国有限合伙人峰会 中国高成长企业CEO峰会 产业投资大会 创业投资俱乐部 定制论坛 专业股权投资行业网站 全面解析股权投资市场热点 联合投资 初创至中后期项目 私募融资 兼并收购 财务重组 最值得信赖的母基金 投资优秀的VC/PE基金 清科研究中心 清科投资 清科财富 中国高净值客户专属 私募股权财富管理平台清科集团介绍

目 录 2014年中国创业投资市场发展回顾 2014年中国私募股权市场发展回顾 中国股权投资行业发展概述 1. 2014年中国企业并购市场发展回顾 2014年中国企业上市市场发展回顾 市场近期变化分析及清科观点 2. 3. 4. 5. 6. 2014年中国天使投资市场发展回顾 7.

股权投资行业进入第22个年头,各时期监管环境指引行业生态格局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1999及之前: 1998民建中央“一号提案” 投资基金法草案 产业投资基金草案 科技部等创投发展建议 2000: 创业板9项规则 外商境内投资暂行规定 2007: 券商直投试点 新合伙企业法施行 信托公司管理办法 创投税收优惠政策 外商投资目录 2008: 社保获准自主投资 创业板草案 沪深两市新规 创投引导基金办法商业银行并购贷款 2005: 外管局“11号文”、“29号文”、“75号文” 创投管理暂行办法 2006: “10号文” 境内IPO 重启 2003: 外资创投管理办法 外管局 “3”号文 2004: 中小企业板 外商投资目录 境外投资/外 商 投资监管风暴 2001: 外资创投暂行规定 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 互联网泡沫 2002: 外商投资电信 企业规定 外商投资 目录 2009: 信托投资业务适度放宽 《境外投资管理办法》 创业板开板 券商直投门槛下调 国税总局“87号文” 2010: 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若干意见 股权投资基金税收政策 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登记管理规定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十二五规划 2011: 京沪渝QFLP 规范股权投资企业备案管理工作的通 知 实施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 查制度的规定 2011 2012: 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 关于保险资金投资股权和不动产有关问题的通知 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 2013: 《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 新《证券投资基金法》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 《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 十八届三中全会 新三板扩容全国 2012 2013 中国市场股权投资活跃度 2014 2014: 国内IPO 重启与改革 《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 金备案办法(试行)》 新“国九条”《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 意见》 混合所有制改革 创业板发行制度改革

中国股市20年:反思与期望

中国股市20年:反思与期望 2010年12月01日 09:52:49 来源:文汇报作者:石建勋 中国股市20年的发展,是一个制度不断完善、监管逐渐严格的过程。尽管取得了很大进展,但20年的股市仍然很年轻,距离公平、公正、公开的规范市场还有比较长的一段路要走,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核心问题,是加快完善投资者保护机制 股市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已举足轻重 20年前的11月末12月初,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中国股市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新起步。20年后的今天,中国股市走过了发达国家股市走了上百年的路,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值市场,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而受到世界瞩目。 经过20年发展,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已拥有A股、B股、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和期货、黄金、外汇等多个交易市场,拥有股票、债券、期货等多个交易品种,拥有上市公司1800家,证券投资者开户数接近1.5亿。 20年,中国股市一路走来并不平坦,可以说跌宕起伏。有时它像个柔弱的婴儿,需要呵护;有时它像个任性的孩子,需要调教;有时它像个毛躁的小伙,需要冷静;有时它又像个无辜少年,默默承受着各种责难……它的每一个成长阶段,都伴随着思想的解放和认识的突破,都伴随着阵痛,小到投资者个人,大到国家监管层面都在痛定思痛中不断成熟。与此同时,中国股市的制度建设日趋完善,为持续发展营造着更坚实的基础。 在世界历史上,股市在一国发展历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也是如此。而今,股市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国家创新战略、实现产业升级换代和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增长方式转换、促进企业健全公司治理、丰富全社会融资和投资渠道、提高人民群众财产性收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最新上证指数20年里涨跌大体相等 回顾上海股市历史数据

上证指数20年里涨跌大体相等回顾上海股市历史数据 2010年上证指数收盘点位是2808.08点,但是,在3个“发”没有给2011年股市带来好运,昨天上证指数报收2199.42点,2011年K线收出大阴线,这样,上海股市20年的历史上,年K线阴线达到10根。不过,总体上20年来上证指数上涨和下跌的年份大体相等,上涨的时候略多一点。 上证指数从1990年到2011年总共有22根年K线,其中,12根是阳线,10根是阴线,涨跌基本平衡,上涨略多一些。观察上证指数收阴线的10根年K线,大部分是连续2根,如1994年和1995年连续2年下跌,2001年和2002年连续2年下跌,2004年和2005年连续2年下跌。至今上证指数没有出现过连跌3年,2010年和2011年上证指数又是连跌2年,那么,明年是不是可能开阳线呢? 再看跌幅,虽然20年来有10年是下跌的,但是,上证指数跌幅超过20%的也不过只有4次,跌幅最大的是2008年,上证指数下跌65.39%,1994年和2001年上证指数跌幅也超过20%,分别下跌22.3%和20.62%,然后就是今年下跌了21.68%,成为历史上第三大年跌幅。总体看,上海股市有10年是下跌的,但跌幅不算很大。 为了让读者了解20年来上海股市的涨跌情况,将上证指

数每年涨跌数据附在后面。 上证指数历史上年涨跌幅 ■1990年,开盘96.05点,最高127.61点,最低95.79点,收盘127.61点。 ■1991年,开盘127.61点,最高292.75点,最低104.96点,收盘292.75点,上涨129.41%。 ■1992年,开盘293.74点,最高1429.01点,最低292.76点,收盘780.39点,上涨166.57%。 ■1993年,开盘784.13点,最高1558.95点,最低750.46点,收盘833.8点,上涨6.84%。 ■1994年,开盘837.7点,最高1052.94点,最低325.89点,收盘647.87点,下跌22.3%。 ■1995年,开盘637.72点,最高926.41点,最低524.43点,收盘555.29点,下跌14.29%。 ■1996年,开盘550.26,最高1258.69点,最低512.83点,收盘917.02点,上涨65.14%。 ■1997年,开盘914.06点,最高1510.18点,最低870.18点,收盘1194.1点,上涨30.22%。 ■1998年,开盘1200.95点,最高1422.98点,最低1043.02点,收盘1146.7点,下跌3.97%。 ■1999年,开盘1144.89点,最高1756.18点,最低1047.83点,收盘1366.58点,上涨19.18%。

2012年中国并购市场年度研究报告

《2012年中国并购市场年度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分为五个部分共七个章节: 第一部分是2012年并购市场回顾,即第一章。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对2012 年全球及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并购市场发展情况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第二部分是统计部分,包括第二、三、四章。在这一部分中,我们从并购类型、行业及VC/PE相关等三个方面对2012年中国并购市场的状况进行了详尽的统计和描述。清科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991起并购交易,同比下降14.3%;披露金额的883起并购案例交易总金额达到507.62亿美元,同比下降24.1%,对比2011年不论是在案例数还是金额上均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其中,国内并购有837起,占并购总案例数的84.5%;涉及金额172.79亿美元,占并购总金额的34.0%,占比再次下滑。海外并购共完成并购112起,占并购总案例数的11.3%,涉及金额298.25亿美元,占并购总金额的58.8%,较上一年度所占比例幅度有所增加;外资并购有42起,占并购总案例数的4.2%;涉及金额36.58 亿美元,占比7.2%,2012年外资并购的趋冷幅度较大。与VC/PE 相关的并购事件共完成208起,披露价格的并购事件有190起,并购总金额为51.41亿美元,平均并购金额为2,705.69万美元。 第三部分是案例集锦,即第五章。我们对2012年中国并购市场完成的69 起典型并购案例进行了集中披露与简要点评。对每个案例,我们都从并购交易流程,并购双方背景、并购交易动机和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和点评。 第四部分是专题研究部分,即第六章。我们以“2013年中国经济转型期并购策略专题研究报告”为题,从中国经济的发展要点及展望、经济转型期长期政策中存在的并购机会及经济转型期并购重组探索与建议三个方面加以介绍和分析,以期通过对相关行业的梳理,理清其发展与整合的方向,总结出并购背后的相关投资策略。 第五部分是分析与预测,即第七章。我们通过分析国内外宏观经济走势的分析并结合并购活动的规律,对2013年全球及中国并购市场可能出现的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预测。 本报告的内容是清科研究中心在进行了大量调查和认真分析之后完成的,我们衷心希望您会对报告的内容感兴趣,从中获得您所需要的信息,并对我们的报告提出您的意见。由于时间仓促,涉及并购事件较多,再加上并购市场的纷繁复杂,变化较快,如报告中有不足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2012年,受到全球经济萎靡、外需不振的冲击,中国经济增长遭遇巨大的挑战,并一度进入下行通道,但是另一方面,危机中估值的下跌也为逆向投资者提供了更诱人的价格;在此风险与机遇并存的情形下,中国并购市场虽然未能延续去年火爆增长的态势,但也维持在了相对较高的水平。大中华区著名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研究机构清科研究中心近日发布数据显示,在清科研究中心的研究范围内,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了991起并购交易,其中披露金额的883起并购

中国股市与国际股市的差距比较

中国股市与国际股市的差距比较 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改革开放为大背景,借助大量统计 数据,从纵向与横向的八个主要方面,综合论述了我国股市特指大陆股市 的现状特征,并指出了它与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股市相比之下的差距之所 在,及其在未来改革与发展中的总体趋势。 一、上市公司规模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 1998 年, 中国工业 500 强的总资产平均值为 7. 11 亿美元, 销售收入平均值为 3. 98 亿美元,分别仅相当于当年世界 500 强平均规模的 0.88%和 1.74%。 1998 年中国最大工业企业的销售收入为 61.13 亿美元,仅相当于同 年世界 500 强最小企业销售收入 89.02 亿美元的 68.7%。 即使以中国工业 100 强同世界 500 强比较,差距也仍然是显著的。 1998 年中国工业 100 强的总资产平均值折算成美元为 19. 48 亿美元, 销售收入平均值为 10.89 亿美元,分别仅相当于当年世界 500 强平均规 模的 2.44%和 4.75%。 1999 年我国四大全资国有商业银行首次全部进入世界 500 强, 但相比 之下,它们在其中的表现却是大而不强。 其中的原因不言自明我国四大全资国有商业银行的庞大规模是政府 过去用巨额财政资金和垄断经营政策做大的。 因此,我们的国有银行虽有世界级大银行的外壳,但尚缺乏跨国大银

行的内在素质,当然也就不能算做名符其实的世界 500 强。 不难想象, 从上述企业中产生的上市公司, 其规模也必然会是偏小的。 以上市公司的总股本规模为例,上海 30 指数所含 30 只成分股的可流 通股本规模普遍都是偏小的。 以 2001 年 4 月底的统计数据为准,在 30 只成分股中,可流通股本不 足 1 亿股的就有 2 只 1 亿~2 亿股有 12 只; 2 亿一 4 亿股有 8 只; 4 亿~6 亿股有 6 只;6 亿股以上有 2 只。 从统计结果看,有近一半成份股的可流通股规模不足 2 亿股,而且没 有一只股的可流通股本达到 10 亿股。 即便从这 30 家上市公司的总股本来看,公司规模也是偏小的。 其中,总股本大于 20 亿元的只占 2 家;而总股本不足 7 亿元的则占 18 家;总股本介于 7 亿~20 亿元之间的有 10 家。 再以香港股市为例,在香港恒生指数所含的 33 只成份股中,大多属 于蓝筹股,它们的总股本即可流通股本规模现状是 5 亿股以下只有 1 只; 5 亿~10 亿股有 6 只;10 亿一 20 亿股有 7 只;20 亿~30 亿股有 12 只; 30 亿一 50 亿股有 4 只;50 亿股以上有 2 只;100 亿股以上有 1 只。 二、上市公司股本结构依世界各国的先例,股本一般只有普通股与优 先股之分,而我国上市公司总股本却异样地分割为国有股、法人股和社会 公众股三大块,而且,只有社会公众股才能上市流通,可流通股占总股本 的比重仅 30%多一点。 原本偏小的总股本规模,当其中的 60%以上又不能上市流通时,至少 会引发以下后果 1. 由于股市的实际股本流通量狭小, 易于大户操纵控盘,

中国证券市场二十年发展报告

中国证券市场20年发展报告 一、二十年资本大国路 从1990年沪深交易所的成立算起,中国资本市场走过了整整二十个春秋。在过去的二十年当中,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最初的“老八股”到如今近2000家的上市公司,从市值区区几千亿到如今接近二十五万亿居全球第三的市值规模。中国资本市场用了仅仅二十年,走完了发达国家百年的发展路程。历经二十年的风雨洗礼,中国跨入了资本大国之行列。 (一)上市公司数量从最初的“老八股”到现在近两千家。1990至2009年中国上市公司由8家发展为1740家,增长了200多倍。 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 图11990年-2009年中国上市公司家数走势图 (二)沪深A股市值跃居全球第二。截至2009年底,沪深A股市场总市值已经达到24.27万亿元水平(3.57万亿美元),较2008年增长了100.88%,成功超越日本(3.53万亿美元),成为列美国(15.08万亿美元)之后的全球第二大市值市场。

数据来源:市值管理网站/ 图5-21990年-2009年中国证券市场A股市值与GDP走势图 (三)A股投资账户数已超1亿,增长神速。(机构投资者) 截至2010年09月03日,沪深两市共有A股账户14,691.84万户,B股账户248.45万户;有效账户12,860.42万户。基金账户数3,297.32万户。截至2010年7月底,证券投资基金有626只,当月交易所上市证券投资基金成交金额达559.23亿元。 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 —2009年上交所上市证券投资基金规模 图5-32002 2002— (四)证券市场强大的融资功能促进了千万企业的发展壮大

回首十年股市路2

【原创:hylong 时间:2003-12-26 20:53:14 】 【作者:o笑一笑o 时间:2003-11-22 15:46:04 】 衷心请教华盖一个问题: 什么是势?什么是趋势? 如何判势? 势:::: 当你走过一道山路 两边是悬崖悬崖上 有一块摇摇欲坠的巨石 这时候你很害怕这就是势 这个大石头就是你心中的势 这是没发生却欲发生的势 也许永远也不会发生但你心里感觉到了那潜在的压力 老的职业操手每每到大盘关键时候都会有一种感觉这是经验的积累只能意会 用文字描述无任何意义. 华盖兄:我看你的贴子给人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我诚心的感激你!!!虽然你说的我不能完全理解, 但蒙蒙胧胧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见笑了....)比如说:势::::我理解你的意思是: 势是一种感觉,势在沒有表現在图表上时能感觉到!!(势在心中)我这样理解是不是有点 走火入魔!! 【原创:华盖时间:2003-12-26 21:27:32 】 价格波动的时候形成了一种势 就象头顶上悬个铁棰 不管能不能掉下来它已经影响了你的情绪 大盘现在的K线就象一个铁棰在大众心理已经形成了一种高位的势 生活当中一般人的人性当中都有一种潜在的躲避风险意识行为 如“遇见车会躲遇见害怕的事物会逃避 先不管能不能撞上人已经提前做出了保护意识反映 这些就是人性中的一些简单的例子 生活中的一个环境一个圈子人群多了会形成一种群体意识并且为后来者进行情绪传递 就好比咕咚来了的故事一样大家没见到已经很害怕了 一般高超的操盘手主力会加以利用这些人性的弱点 有些股票一般拉升或者出货前就会制造多头或者空头陷阱 做股票是个很有意思的职业很有乐趣 市场并没有新鲜事,只是不断地在重复 不要用分析的角度操盘,而要以操盘的角度去分析 做为交易总体的逻辑分析判断 前因是如果是在涨势,作多一定会赚 如果作多不赚,那就不是在涨势可能方向错了 如果是在跌势,作空一定会赚 如果作空不赚,那么就不是在跌势 赚钱才能加码如果是赔钱那绝对不可摊平 做交易不必害怕投资风险,怕只怕风险未被控制

股市20年感悟2完整篇.doc

股市20年感悟4第2页 亲戚朋友都发动完了,再也找不到下家去买入这种产品,那么这种产品就会在市场上消失,最后一批买入还没找到下家赚钱的就吃亏了,他们就是这场游戏中最后的买单者,就像一波大行情结束了,再也没有更多的人愿意花更高的价钱去买,那么最后在场内的这批人,就成了最终的买单者,跟传销不同的是,传销在一种产品无法找到下家的时候,这种产品就消失了,接下来会再出一种产品,继续是张三买了去蛊惑李四,李四买了再向他的亲戚朋友介绍,实现大家都赚钱的局面!但是股市里,股市是不会消失的,一波大牛市过去后,只有等几年的时间过去,等场内的人都忘记这个规则,那么下一波行情又开始了,就像传销中另一种产品又兴起了!上面讲的这一段,我希望大家明白,股市里本身不会生前,他之所以能产生大牛市中半年翻番的行情靠的就是传销中找下家的这种形式,而绝不是靠上市公司的那点分红,这就是股市的规则!巴菲特教导我们,炒股要看公司基本面,看是否有发展前景,笔者的经验来看,起码在中国的市场里,你这种思路去炒股,最后会死的很惨,并不能因为他成功了,他出名了,那么他指着一只鹿告诉你这是马,你就认为他是一匹马!正如上面传销中的那种产品,他卖到3000块钱一套的产品,本身的价值可以是300元,可以是30元,甚至可以是一块钱都不值,但是这种找下家的形式产生的财富而并不是本身的价值在产生财富!笔者经常听到朋友这样问,我手里的股基本面这么好,怎么人家都涨我不涨啊?你基本面好,跟这个股票涨不涨有什么关系?股市,就是一个心理博弈的市场,在这种市场里谁的眼光能先行与别人一步就会赚钱,而最后接

单的人赔钱!喜欢研究基本的朋友恐怕会遇到这种情况:你手里拿着一个基本面很好的股,结果遇上股市大跌,半年内跌了50%,在下跌中,你的股也跟着跌,但是半年以后,单边下跌市过去了,大盘开始反弹,这时候你手里的股就是不涨,而人家手里基本面不好的股都一直在涨,你手里的股就是不涨。这不涨总有不涨的理由,这时候业绩好,相反成了不利的因素,我打个比方来说:你手里同时有两只股票都被深套,一只是业绩很好的股,一只是连续亏损的股,如果你要割肉会先割掉哪个?你肯定会先割掉连续亏损的那个!因为你想到,业绩好的股你放心,他公司在不断的盈利,只是由于大趋势不好被错杀,这样连续盈利的股你心里放心!而那个连续亏损的股,你就放心不下了,你怕他继续亏损,怕他戴上ST帽。。。你是这样想的吧?不但是你,所有的人都是这么想的,先割掉连续亏损的那个,留下业绩好的那个!这就导致了一种现象:那个连续亏损的股在这半年被套的很多人都割肉了,而那个业绩好的股被套的还死拿着,不解套他们绝不割肉!这时候如果你是大资金,你愿意去做一个上方没有压力的股,还是愿意去做一个上方套牢盘巨大的股?道理就是这么明显,要注意一点,这并不是什么逆向思维,而是在股市这个市场中要想生存下去,你必须具备跟大多数人不一样的眼光,能看到真实的一面,笔者总结了在股市里成功者的5个重要因素: 一(运气):运气是一个股民不可缺少的东西,股市就像赌场,所为的高手,赌神只要他们不抽老千,那么仅仅就是赢的几率别别人打,在公平的情况下,只要你运气够好,你也一样能赢了赌神!股市 里也是一样,一个人的运气占很大因素,你在牛市初期入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