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演示实验,提高实验教学效果论文

合集下载

演示实验在科学教学运用论文

演示实验在科学教学运用论文

浅谈演示实验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摘要】演示实验是科学教师在课堂中运用的一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在科学教学中通过形象直观的课堂演示现象与规律,演示实验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与技能,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及分析等思维能力。

【关键词】演示实验科学教学直观提高科学是一门综合理科课程,为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教材以自然界为整体,遵循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原理来整合教学内容。

为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把局部的、具体的内容整合起来,提升到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和原理的范畴。

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细致观察及动力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科学课程以开放性设计为主体,十分重视探究和主动学习,教材较多的安排了探究活动来替代直述的理论。

因此,科学也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是教师用演示的方法,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的科学实验,是一种直观教学手段。

通过演示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通过课堂演示实验,教师可以更为形象地讲解科学概念、现象和规律等;学生可以培养自身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等。

中学科学的教学内容是比较复杂和抽象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对于一些直观性的知识比较容易掌握。

因此,教师结合课堂演示实验来讲授新知识或复习旧知识,学生就更容易接受和掌握有关知识。

另外,通过演示实验,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各种实验仪器并能正确、规范地使用,在以后的学生实验中,能够独立、高质量地完成各个实验。

所以,演示实验是中学科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直观教学手段之一。

一、中学科学演示实验教学的现状国家《科学课程标准》确定的教学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科学探究;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空间科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其中科学探究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渗透到教学内容的各个章节之中。

在初中科学教材中,几乎每节课都穿插了实验内容,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深刻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注重演示实验,提高教学质量

注重演示实验,提高教学质量

注重演示实验,提高教学质量摘要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挖掘教学内容,优化演示实验,加强学生对基本实验方法的迁移和灵活运用能力的训练,教师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学生探索物理实验方法,学会分析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物理的乐趣,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实验学习兴趣潜能新课标要求我们在物理教学设计中要顺应同学们“好奇、好动、好玩、好胜”的心理,再挖掘教材,而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也是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最有效、最轻松的学习途径。

因此,教师要改革教学方法,探索实验教学方式,注重演示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有效推进素质教育,迈向高效课堂。

下面,结合笔者多年教学实践经验谈一点粗浅认识,以供读者参考。

一、重视演示实验,培养学习兴趣新课标指出:物理教学应以实验为重点进行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实际探索能力为主。

因此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对物理演示实验教学要高度重视,教师必须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演示实验的特点,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心理特征,设计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演示实验。

同时要结合教学实际,研究解决演示实验的方法,还要努力开发一些直观的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另外,注意在教学中要渗透物理思想方法,不断让学生掌握学习物理方法,这样就能有效的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

例如:在讲杠杆平衡时,笔者创设这样问题情境,引导同学们一起演示实验,移动物块杠杆失去平衡,学生观察,激发学生内在机制运转,促进学生识别问题关键和明确探究学习目标的过程,笔者马上要求学生提出猜想,显得操之过急,因为,仅凭这一短暂的演示,很难让学生猜想出杠杆平衡究竟与什么因素有关。

另外,笔者为了重视演示实验,把杠杆平衡演示实验,让同学们自己在小组中,自主动手实验,从杠杆的不平衡入手,寻求使杠杆平衡的技巧,同学们自然就会提出影响杠杆平衡因素的猜想,笔者这样设计教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论文

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化学演示实验的教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实验教学任务要靠多种形式去完成,有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实验习题、课外实验小组、化学竞赛等。

其中演示实验数量最多,而且学生在学习新概念或新知识时,一般首先接触的是演示实验。

所以,演示实验在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实验技能和知识方面,以及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上,可以说是担负首要的任务。

现行化学课本中有较多的演示实验。

其中有些演示实验需要加以改进或从教法上加以妥善处理,才能发挥更大、更有效的作用。

以下仅就在方面举例谈谈我的想法和做法。

一、改进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清晰、深刻的概念例如:中和滴定课本上规定的演示实验,是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酚酞作指示剂,滴定至紫红色刚刚消失。

学生分组实验,用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至指示剂由黄色变橙色。

经过演示和分组实验之后,学生知道了强酸和强碱互相滴定时,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都可以。

但是,不少学生却出现了这样的疑问:”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ph值3.1—4.4 ;酚酞的变色范围是ph值8—10,如果用强酸溶液滴定强碱溶液,一次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另一次用酚酞作指示剂,两种滴定结果会不会相差很大呢?”显然,学生认为用酚酞作指示剂需酸量少,而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时需酸量多,而且由于ph值相差约5,需酸量会很多。

针对学生出现的这种疑问,我把中和滴定的演示实验改变如下:取待测浓度(0.1n)的氢氧化钠溶液20毫升,滴加2滴酚酞溶液作指示剂,然后用标准酸(0.1)滴定至紫红色刚刚消失,记下标准用量(设为20.2毫升)。

再向锥形瓶中滴加2—3滴甲基橙溶液(黄色),然后滴入1滴标准酸,则甲基橙立即由黄变橙。

同时告诉学生:约20滴才为一毫升。

此结果就表明,当用酚酞作指示剂时,标准酸用量为20.2毫升;当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时,标准酸用量只多1滴,为20.25毫升。

学生能立刻明白二个结果相差不过约四百分之一,是很小的,可忽略不计。

初中演示实验的改进教研(3篇)

初中演示实验的改进教研(3篇)

第1篇摘要:演示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操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演示实验的改进角度出发,分析了初中演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参考。

一、引言演示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教师演示,使学生直观地了解物理现象和原理。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演示实验存在一些问题,如实验现象不明显、操作复杂、安全性低等。

为了提高演示实验的效果,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教研。

二、初中演示实验存在的问题1. 实验现象不明显部分演示实验由于条件限制,实验现象不明显,导致学生难以观察到实验现象,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2. 操作复杂部分演示实验操作复杂,需要教师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进行操作,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连贯性。

3. 安全性低部分演示实验存在安全隐患,如易燃、易爆、腐蚀性等,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威胁。

4. 实验器材不足部分学校实验器材不足,无法满足实验教学需求,影响了实验教学的开展。

三、初中演示实验的改进措施1. 优化实验设计针对实验现象不明显的问题,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1)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选用具有明显实验现象的器材,如激光笔、磁铁、玻璃棒等。

(2)改进实验方法:通过调整实验步骤、优化实验条件,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

(3)运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实验过程,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清晰地观察到实验现象。

2. 简化实验操作针对操作复杂的问题,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简化实验步骤:将复杂的实验步骤进行简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操作。

(2)创新实验方法:采用易于操作的新方法,如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实验,降低实验操作难度。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通过分组实验、探究性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提高实验安全性针对安全性低的问题,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选择安全可靠的实验器材:选用不易燃、易爆、腐蚀性低的实验器材。

优化初中化学演示实验 提升初中学生学习能力论文

优化初中化学演示实验 提升初中学生学习能力论文

优化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提升初中学生学习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演示实验教学是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现在的教学过程中,演示实验的数量与质量未能体现应达到的标准,因此我们要优化演示实验。

一、优化实验装置、操作,避免耗时多、现象不明显有些演示实验的内容没有经过选择和改进设计,导致实验耗时多,实验现象不明显,特别是后排学生看不清、看不到,甚至实验失败。

在新课程大力倡导减负增效的今天,课堂的效率显得尤其重要。

因此,对于教材中某些演示实验装置、操作要进行优化,使之达到耗时少、现象明显的效果。

如在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的第一章中,有一个火柴燃烧后产生的气体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演示实验,是用两个小烧杯,在a烧杯中加入2~3毫升的高锰酸钾溶液,在其上方罩b烧杯,将火柴燃烧后迅速伸入a、b烧杯中,片刻后,取出火柴,振荡a烧杯,观察现象。

由于烧杯较大,取的溶液太少,很难观察到现象;取得太多,褪色不明显,且烧杯间空隙较大,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

而我改为如下操作,在试管中放少量高锰酸钾溶液,将刚点燃的火柴迅速伸入后,用拇指堵住试管口,振荡,溶液很快褪为无色。

总之,我们优化这些实验是本着现象明显、耗时少、节约药品、环保的原则进行,这会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大大提高,因为只有在知道实验要探究什么的情况下,才能进行上述的改进,同时,也让学生慢慢形成保护环境、绿色化学的意识。

二、优化演示实验的流程、提问,避免假活跃、原理不理解九年级学生的年龄在15岁左右,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观察方面的心理特点有:(1)一定的随意性。

中学生的意志控制力尚不完善,在观察过程中由于其较弱的意志力容易思想分散,陷入观而不察,察无目标,察无所知的境地。

(2)较普遍的情绪性。

他们的情绪容易波动,容易对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或新异的、有强烈刺激感的现象产生注意,乐在其中,而忘记观察的任务。

化学论文:银镜反应演示实验的改进

化学论文:银镜反应演示实验的改进

化学论文:银镜反应演示实验的改进刘圆圆刘海青(河北饶阳中学050018)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安排了有关银镜反应的演示实验,但按照教材的方法进行实验操作,往往需要水浴加热,温度不好掌握, 装置复杂,费时而且成功率低。

通过实验探究合适的条件,进行实验的改进,采用平板玻璃制镜的方法,简化操作,而且提高了成功率。

摘要:改进银镜反应实验,简化操作,提高了成功率。

关键词:银镜反应改进平板玻璃制镜1. 银镜反应实验的现状1.1实验试剂:2%硝酸银溶液、2%氨水、5%氢氧化钠、乙醛的稀溶液1.2实验方法:在1支洁净的试管里加入约1mL硝酸银溶液,逐滴加入氨水,边滴边振荡,至到最初生成的沉淀刚好溶解为止,然后,沿试管壁滴入共7页: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3滴乙醛溶液,把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里,静置几分钟,便可产生光亮的银镜。

此种方法有以下缺点:(1)需要热水浴加热,装置复杂,成功率低。

(2)用时太多,不宜做演示实验。

由于在课堂教学中,用传统方法做银镜反应实验,装置复杂,所用时间长,实验成功率低,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通过大量实验,对银镜反应的实验进行了改进,采用平板玻璃制镜的方法,可以克服传统方法的缺点。

2 平板玻璃制镜的方法2.1实验用品(1)器材:烧杯、碱式滴定管或吸量管、玻璃板、玻璃棒、量筒(100ml)、洗瓶、分析天平等。

(2)试剂与试液:硝酸银、浓氨水、氢氧化钠等试剂均为分析纯、葡萄糖、蒸馏水。

2.2 实验原理:C6H12O6+2[Ag(NH3)2]++3OH-=C6H11O7-+2Ag+4NH3+2H2O银镜反应实际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在碱性溶液中,醛及某些含有醛基的化合物能把银氨溶液中银氨络离子的正一价银还原成零价银,加碱的目的是使反应能在常温下进行。

共7页: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2.3 试剂的制备及试验方法(1)玻璃的选择和清洗:选用20 cm×30 cm玻璃板,玻璃板最好表面平整、无波纹、无水锈、无油污。

通过物理演示实验及实际事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论文

通过物理演示实验及实际事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论文

通过物理演示实验及实际事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必须以实验为依据。

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研究方法,它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牢固掌握物理通过物理演示实验及实际事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索精神以及良好的学习方法。

同时,也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习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只有重视实验,才能使物理教学获得成功。

学生只有通过物理实验,观察物理事实,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通过物理实验,既能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物理演示实验及生活中的实际事例不仅对课堂的教学有积极重要的作用,对人才的培养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重视物理演示实验(1)用实验导入新课,可使学生产生悬念,然后通过讲解解决悬念,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授动量和冲量时,让两只相同的粉笔分别从同一高度直接落到桌面上和落到有厚毛巾铺垫的桌面上,可以发现直接落到桌面上的粉笔断了,落到厚毛巾上的另一支粉笔却完好无损。

教师由此引入动量和冲量知识的讲述。

又如在讲述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时,可用易拉罐做成“水流星”实验,按常规认识,当易拉罐运动到最高点时,水必往下落,但从实验结果来看却出乎意料之外水并没有下落。

当转速慢下来,学生会发现慢到一定程度后水会下落。

教师由此提出问题:要使水不落下了,必须满足什么条件?从而引出课题,使学生在好奇心理的驱使下,进入听课角色。

再比如用自制教具:力的平行四边形实验演示器(用中间带有槽的三合板木条五根,用活动螺丝连接起来,做成可活动的四边形)。

可以形象的演示在两个分力大小不变,两个分力夹角不同时,合力大小的变化,非常形象,课堂效果很好。

二、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在讲述物理新概念时,结合生活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更加有兴趣将课本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

演示实验教学和论文

演示实验教学和论文

关于演示实验教学的探索和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改进演示实验的各种探索与研究,旨在说明演示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改进演示实验充分发挥它在物理教学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关键词】演示实验;改进【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01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实验能力是物理学科重点考核的能力之一,近几年高考中实验考查的力度不断增大,我们在重视分组实验的同时还要加强演示实验,充分发挥演示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为此需要不断改进演示实验教学。

一、增强演示实验的幽默性、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将幽默艺术融于演示实验之中,可以增强实验的趣味性,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在讲到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及机械能守恒时,在黑板前悬挂一大铁球,有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上课时,把铁球拉过来,从教师的鼻尖处释放,当球摆出去又荡回来,教师还站在原来的位置上不动,学生注视着球眼看着就要击中老师的鼻子时,都惊叫起来,以为球会把鼻子撞烂。

然而球在鼻尖前一点点的地方停了停,又摆出去了。

学生对于大铁球为何不能撞到鼻子上兴趣很大,在欢笑声中对规律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教师可以利用幽默性的语言、夸张性的动作、魔术化的表现增强实验的戏剧性。

例如在热现象学习中,设计一个富有戏剧性的魔术表演——纸盒烧水,这一有趣、新奇、使学生感到意外的魔术般的表演迅速把学生引导到课堂上来。

又如,在讲电磁感应时,给学生表演科拉顿于法拉第之前所进行的实验:将螺线管和电流计用长导线相连,分别放在讲台前的两侧,将磁铁插入线圈,然后飞快地奔到电流计前去观察,再遗憾地摇摇头。

学生捧腹大笑,既为科拉顿感到惋惜,又加深了对电磁感应现象的暂态效应的理解,并且从中体会到了科学发现的道路是曲折的。

二、营造经验判断与实验事实的反差,透彻理解物理规律教师有意识的营造一种经验判断与实验事实的刺激性反差,并且刺激性反差越大,学生的认识就越深刻。

加强化学演示实验 深化化学教学改革论文

加强化学演示实验  深化化学教学改革论文

加强化学演示实验深化化学教学改革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贯彻于化学教学的始终,渗透在中学化学教学的各个阶段,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演示实验在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提高其质量和效果是深化化学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

伽利略说过: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

因此,很多实验只能用演示来完成。

为了增强化学演示实验实效性,让演示实验在教学中发挥作用,笔者在这里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改进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演示实验是最直观的教学手段,它应做到准确直观、现象鲜明、可见度高、装置简单、需时短、安全可靠、利于学生观察。

若全部照搬材料中的演示实验,有的会因实验效果不够理想而降低了作用,只有将实验加以改进或从教法上加以妥善处理,才能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1、演示实验应使每位同学都能看清楚。

所以尽量用较大规格的仪器和较多量试剂完成,有颜色变化或沉淀产生及消失的实验可用白纸或黑纸衬托,有的实验则应放在明亮或黑暗处观察或进行投影演示。

2、对现象细微或瞬间即逝的实验采用投影或随堂分组实验以利于学生观察。

如将硝酸的性质实验改为投影,在井穴1,2,3中分别加入少许浓硝酸,4号中加入稀硝酸。

将铁丝、铝丝分别插入1,2号溶液中,将两根铜丝分别插入3,4号溶液中,其中4号反应速度较慢,将铜丝取出灼烧后再插入稀硝酸。

该实验现象十分清晰,药品用量少、污染小,铜丝可取可放操作方便。

3、对有毒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实验应进行改进以降低或消除污染。

4、对耗时长的实验一般可改课外实验。

如氯水的光照反应,甲烷与氯气的光反应,钢铁的腐蚀等实验,让学生课后观察现象,做好记录,分析思考,在下节课上讨论总结。

二、增加演示实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概念增加演示实验要围绕教学目的的落实、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注意深、广度的阶段性,不可脱离实际追求新奇。

如何发挥化学演示实验在教学中作用[论文]

如何发挥化学演示实验在教学中作用[论文]

如何发挥化学演示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课堂演示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辅助手段。

正确、合理地使用演示实验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接受新知识,显著提高教学效率,为了提高化学演示实验的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可以从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设计探究实验,激活课本实验,拓展实验过程,丰富实验内容等方面入手,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化学演示实验课堂教学实验内容化学教学是一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教师在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尤其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学生对该科的学习和发展。

化学的教学过程,离不开实验,课堂演示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辅助手段。

正确、合理地使用演示实验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接受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可显著提高教学效率。

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重视的是对化学实验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强调的是化学仪器使用的规范性,所以不肯“花时间”去做相关的演示实验,或者受学校条件的限制,常常变做实验为讲实验,变学生实验、边讲边实验为演示实验。

如何做好演示实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总结出一些改进策略。

一、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实验为主的学科最快乐的学习方式是在“做”中学和在“玩”中学。

课堂中如果让学生由看实验到做实验,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他们对化学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积极性都会大大增强。

在条件许可时,应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动手实验。

对于一些危险性小,操作容易的实验,采取“老师搭台,学生上台表演”的办法,让学生来做。

【案例1】在进行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对比教学中,将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

na2co3与nahco3分别与盐酸的反应,学生能十分明显地看到两支试管中马上都有气体产生,且nahco3产生气体的速率比na2co3快。

师生分析实验得出结论后补充实验:往na2co3与nahco3溶液中分别逐滴滴入盐酸,观察现象。

学生马上发现与前一个实验现象不同,即在na2co3溶液中开始没有现象,后来才产生气泡。

演示实验教学实践方法(3篇)

演示实验教学实践方法(3篇)

第1篇摘要:演示实验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直观、生动的演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旨在探讨演示实验教学实践方法,分析其重要性,并提出具体的实践策略,以期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一、引言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演示实验作为实验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直观、生动、易于理解的特点,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演示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实践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演示实验教学的重要性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演示实验通过直观、生动的展示,能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演示实验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理论知识,加深对知识的记忆,提高教学效果。

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演示实验能够使学生亲身体验实验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演示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自身所学知识,提出新的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演示实验教学实践方法1. 选择合适的演示实验项目选择演示实验项目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1)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有助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2)操作简单,易于观察;(3)实验结果明显,易于学生理解;(4)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精心设计实验步骤实验步骤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逻辑清晰,层次分明;(2)操作简便,易于学生掌握;(3)注重实验原理的讲解,使学生明白实验目的;(4)适当增加实验难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运用多媒体技术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演示实验更加生动、形象,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利用动画演示实验原理,利用视频展示实验过程等。

4. 加强师生互动在演示实验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创新科学实验的教学改进论文

创新科学实验的教学改进论文

创新科学实验的教学改进论文实验教学是科学教学的核心,离开了实验教学,科学教学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原本生动丰富的知识,也会变成一堆枯燥难懂的材料。

浙教版《科学》教材编排了大量实验,其意图是以实验为载体,充分发挥实验的成效,以培养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

下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的实践,谈一谈在科学教学中怎样通过对实验的改进与创新,来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科学教学中的演示实验必须具有一定的可见度,让全班学生都能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忽略这一点,结果是实验做了,但只有少数学生清楚地看到现象,以致出现“前排学生看实验,后排学生听实验”的现象,影响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用实物投影、多媒体展示、无色物体染色或增加浑浊度、利用衬幕等方法来提高实验的可见度,提高课堂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

有些实验用时比较长,给随堂演示实验带来困难。

如果将实验转化为微型实验,将大大缩短实验的时间,从而使得随堂演示实验得以开展。

同时,教师可以变演示为学生分组实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并为探究式教学创造条件,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案例3】在《光合作用》的教学中,教材安排的天竺葵实验,即使用沸水开始加热,完成的时间最短也要15分钟,再加上实验前的准备和对实验注意点的交待,如果让学生随堂实验,用时过长,且学生完成实验的可能性不大,更谈不上对实验进展交流和总结了。

有教师把这个实验改成了如图1所示的微型实验,其与教科书实验在仪器和药品用量的比较如表1所示。

利用“等效”的科学原理,当实验器材缺损或实验器材不够配套的情况下,可运用一些功能相近的器材加以替换,甚至可改变实验的方案,突破器材的限制,替换原有实验要解决的问题。

替换不仅仅解决了器材缺乏的困难,更可贵的是在替换过程中又能表达迁移与创新的思维。

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改进研究

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改进研究

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改进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化学演示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化学原理和反应过程。

传统的化学演示实验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实验步骤繁琐、实验过程不够清晰、实验结果展示效果有待提高等。

对初中化学演示实验进行改进研究,提高实验的教学效果和趣味性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学生对实验的需求不断增加,我们有必要对初中化学演示实验进行改进研究。

通过优化实验方案和改进实验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验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知识。

加强实验的安全性改进,确保学生在实验中的安全,也是本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

本研究旨在对初中化学演示实验进行改进研究,通过优化实验方案和改进实验过程,提高实验的教学效果和趣味性,同时加强实验的安全性改进,为初中化学教学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实施,能够为初中化学教学的改进和提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通过对初中化学演示实验的改进研究,提高实验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许多初中化学实验存在着操作复杂、实验效果不明显、学生参与度低等问题,导致实验教学效果不理想。

本研究旨在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实验改进方案,优化实验过程,并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和效果评价,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化学演示实验这一教学工具,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对实验安全性的改进,还可以保障学生在实验中的安全。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和开展化学实验课程,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并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目的。

【2000字】1.3 研究意义化学演示实验在初中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化学演示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化学现象的发生,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对化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而实验改进研究则可以提升化学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目标。

如何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论文

如何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论文

如何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小学科学的学习要以探究活动为核心,而实验则是探究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验证和延续,它起着从书本到实践,从抽象到具体的一个重要的桥梁作用。

我们造就的学生“多才多艺”,光靠灌输书本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实验教学在这方面起着一种特殊的作用。

如何有效地进行实验教学,并且把握新课程实验教学内容,这就要发挥实验在科学学习中的功能和作用,启发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实验,达到自主探求和应用知识的目的,实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

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想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一、课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以保证实验顺利进行1.上课前,充分吃透教材,备好课(1)熟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

每个学科的教学大纲,是该学科的总领,是该学科教学的导航。

我们在教学中,如果不把握大纲,我们的教学将会偏离航向,从而达不到教学目的。

所以,我们在教学之前,就要深刻领会大纲精神和教材的编排意图,遵循大纲的编写原则,把握教材的主要特点和结构体系。

这样,我们在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做无用之功,进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钻研教材,分析教材结构,把握教材实质。

如果说课标是根,教材则是本。

教师要在熟悉大纲的基础上,对教材的整体结构进行全面的分析,把握该册教材的重难点和教学目标。

如,上个学期我分别承担三年级和五年级的科学课(上册),三年级教材的整体设计有三个核心概念: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动、植物);物体和材料的特性(材料);地球物质的特性(水和空气)。

科学探究是一个综合的过程,本册教材侧重的技能:观察、描述、记录、简单实验、测量、维恩图比较、分类、交流和表达等。

而五年级科学课(上册)教材主要由三种类型的七个单元组成,重点培养学生“模型与解释”的能力,教材把这一能力作为一级培养目标,同时兼顾对学生进行其他探究能力、科学知识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力求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综合的提升。

初中科学实验改进策略论文

初中科学实验改进策略论文

浅谈初中科学实验改进策略摘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通过对一些实验的改进可使实验更加生动有趣,实验现象更加明显,既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又增强了课堂实验效果。

关键词:科学实验改进策略【中图分类号】g630科学是一门以实验教学为主的基础学科,科学实验是科学课堂的灵魂,在科学教学中有难以替代的功能。

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及客观规律形成的过程,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浙教版的科学教材设置了大量可探究、生动有趣、操作性强的实验。

但由于书本中的有些实验设计不够完善,实验效果不明显甚至常常失败;而有些实验所需材料成本太高,实验室未能及时配备而无法开展实验;而有些实验所需时间过长或存在危险性,很多老师不得不用传统的说教来代替学生相关实验或演示实验,从而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对实验进行大胆地改进和积极地创新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下面谈谈我在实际教学中对一些实验改进所采用的策略。

1、改进已有实验,增强教学效果实验改进最基础的工作就是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的器材,对某些不太理想的实验加以该改进,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常用的方法是:改进实验装置、改进实验材料、改进实验方法。

1.1改进实验装置例如八年级(上)科学第四章《物质的导电性》一节中,玻璃受热后变成导体的实验,通常的做法是以电池为电源、采用小灯泡或电流表作显示装置。

由于通过电路的电流小,往往看不到小灯泡发亮或是看不到电流表指针偏转,从而造成玻璃受热后仍然不能导电的假象,有的教师把电源改为220v照明电,用白炽灯作显示器,但是整个装置过于庞大且不够安全。

针对上述不足,我们对实验进行如下改进:用mp3作为电源,音频线作为导线,音频线的中间断开,连接另外导线(如图1),导线再连接鳄鱼夹,鳄鱼夹夹住玻璃(装置如图2),音频线的一端连接mp3,另一端连接扩音器,一开始由于玻璃不导电,电路未连通,扩音器中未有mp3放出的音乐声,但用酒精灯加热一会儿,就可听到扩音器中发出音乐声,声音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移开酒精灯,声音又由强变弱,直至消失,现象十分明显,从而证明了玻璃受热后变成了导体。

改进演示实验设计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改进演示实验设计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着, 这样 对 学生 才能 有较 强的 吸引力 。 能引起 学生浓 才 厚 的兴趣 , 这样学生才 乐于进行实验观察和思考 。因此 。
个 一个按 先后顺 序去 做 , 产生 一定 的时 间 间隔 , 致 会 导
对 比效果不 明显 , 甚至还 容易产生错觉 。若请 学生帮忙 , 又很难和教师配合 同步。怎样让学生清晰 的看 出不 同金 属与酸反应 之间的差异?改先后对 比实验 为同时对 比实 验 。在投影仪 上放一培 养皿 , “ ” 用 + 形塑料 片把 培养皿 隔 成 四个 区域 , 如右 图所 示 , 每个 区域分 别 在
形 式和方法方 面都有所发展和 突破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
组事 物 间的异 同 ,使事 物 的性 质状 态或 特 征更 鲜 明 突
出, 于学 生理解 和巩 固 , 便 有助于学 生探索 精神 的培养 。
对教 材演示 实验进 行改 进和 拓展 ,设计 和 运用 对 比实 验. 可有效 地促进学 生对各类化 学知识 的学 习和能力 的 培养 ,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例如 : 金属与酸反应 的演 示实验 中 , 在 按教 材要 求 ,
产 生的热量会使烧 杯发烫 . 只能看到 时间很短且 量很 少 的水雾 ,也 只有离 教师很 近的少数 同学是仔 细观察 , 才
能看到这一现 象 。 多数 同学 基本上难 以看到 。怎样让 同 学们都能看到实验现象?可把实验改成如 图 2 所示 的进 行, 由于冷却 部位管 道加 长 , 水份凝结 集 中表 现 , 此 , 因
验 的价值 。 挖掘 了思维 的深 刻性 , 由点带 面解 决 了一类
问题 。
2拓 展 实验 开放 性 .
只是 口头加 以强调 , 乏说服力 , 以理解 。为使学生直 缺 难

化学教学中提高演示实验效果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化学教学中提高演示实验效果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化学教学中提高演示实验效果优秀获奖科研论文在化学教学中, 实验不仅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还能增强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记忆和总结及分析实验结论的能力.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也是促进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的基本特征, 使实验现象清晰呈现, 是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的重要途径.在化学教学中, 特别是实验演示中, 如何使教学效果更有效呢?一、充分准备, 使实验演示更有效化学教学课前准备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特别是在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中更能彰显其重要性.充分的课前准备也是上好一节化学教学的有力保障.因为化学教学的实验探究活动, 往往不单单在课堂中完成, 课前的资料搜集, 实验材料的准备也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有些实验现象也可以提前准备, 做好了课前准备能让化学实验教学更精彩.当在课堂上做某个实验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出现理想现象时, 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实验现象呈现得相对完整, 教师可以提前准备.“细节决定成败”.当观察的实验现象与背景的颜色相接近时, 如生成溶液或沉淀的颜色较深或较浅, 背景是黑板和教师深色的衣服或白板和教师浅色的衣服, 学生就不容易看清楚.因此, 教师应根据情况考虑使用白纸板或黑纸板来衬托一下.如, 做生锈的铁钉与稀硫酸的反应的实验, 反应后溶液变为黄色, 后面的学生很难看到.把黑纸板放在该反应的试管后面, 全班学生都容易看到黄色.二、注重演示方法, 使实验演示更高效在实际教学中, 有些教师为了省事, 在讲到实验时, 仅停留于“纸上谈兵”, “讲”实验, “画”实验.有时实验“画”都懒的画, 直接用课本投影或让学生看课本图示.这就使得学生是索然无味“听”实验, “背”实验.对实验中提出的问题, 不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回答问题, 而是听教师“说”现象, 记现象, 得结论.因此, 在实际教学中做好实验非常重要.我们尽量将实验教学放到实验室进行, 边做实验边讲解.必要时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做, 问题让学生自己提, 让他们自己从实验中寻找答案.这既体现现代学生的特点, 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 借助实验可以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提高实验能力.对于一些方便拿在手里的实验装置, 如一些试管实验, 教师可以拿着它走近学生, 让实验现象近距离地呈现, 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此外, 还可以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自己动手, 相互合作完成实验, 这比看教师演示实验更进一步.这样可以满足学生追求好奇、主动探索的心理需求, 给课堂注入生机和活力, 也更加符合新课程理念.“有比较才有鉴别”.在化学实验教学中, 可以利用对比实验来寻求科学的结论.如,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的实验.教材中采用一块木炭在空气中点燃至红热再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 现象不十分明显.可以取两块大小相同的木炭分别加热, 一块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一块在空气中继续加热.现象明显不同.三、利用多媒体演示, 使实验演示更直观投影实验作为现代化电教设备在化学实验演示中有着其传统实验不可比拟的特点.在化学实验演示中, 恰当使用投影仪(或幻灯机)演示化学实验, 或许可以使实验演示更直观, 提高化学实验的演示效果.(1)放大实验现象.实验现象经过投影可以放大几倍, 使教室中远离演示台的学生也能清楚地看到.有些实验, 只有细微的变化或变化现象可见度不高, 如果通过投影放大, 可以清晰地反映在银幕上.(2)观察实验现象, 可以从侧视到俯视.教师演示实验, 学生都是从仪器的侧面观察实验现象, 而有些实验, 则需从上往下俯视仪器内部才能较全面地看到化学变化中的各种现象.竖直投影时, 银幕上的影象是侧视仪器所观察到的现象, 而水平投影, 则是俯视仪器时所观察到的现象.(3)可缩短实验时间.有些实验变化速度很慢, 但由于投影可放大实验中的细微变化, 因此可以使普通实验方法需几十分钟才能看清的现象缩短到几分钟就可在银幕上明显地看出.(4)节省药品.由于投影能将实物和现象放大, 因此, 教师可以在较小容器中使用少量药品做演示实验.有些化学实验具有毒性, 在课堂上演示或许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如果操作不当, 就有可能发生意外事故.化学实验中的一些错误操作, 只能靠教师讲其错误的原因以及错误操作可能带来的危害, 不能为了加深学生印象, 用实验证明, 否则会造成危险.利用计算机动画模拟这些错误操作, 可将错误分解, 放慢动作, 不仅把错误的原因演示清楚, 而且可以渲染气氛, 学生看后印象深刻.总之,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对于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巩固知识、训练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动手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非常重要.这就要求学生要认真、细致地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 对实验所用的仪器、药品、装置以及实验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都必须熟记在心.同时, 认真做好学生实验、趣味实验以及家庭小实验, 积极参加化学课外活动, 主动培养自己学习化学的兴趣.。

改进演示实验 提升教学效果

改进演示实验 提升教学效果
生: 伏安法 。

师: ( 中层次提问 ) ( 2 ) 测 量时发 现 闭合 开关后 , 无论
怎样 移动滑片 P, 灯 都不亮 , 电流表示 数始 终为 0 , 电压 表示 数约为 6 V, 则 电路 中出现 的故 障可能 是 : ; 排 除故障后 , 调节滑动变阻器 , 直到 电压表 的示数 为 3 . 8 V, 此时 电流表示数如 图 2 所示 , 则小灯泡的额定 功率为 ( 实验 中所用灯泡 的额定 电压 Uo = = = 3 . 8 V)
塑L一 。
图 3 图 4
四、 在 习题讲解 中各层次 提问的具体运用
பைடு நூலகம்
上述三个层次 的提 问也 可 以在 一道 练习题 中体现 。 如在讲测小灯泡 的额定功率 时 , 笔 者进行了如下设计 。
师: ( 浅层次 提 问) ( 1 ) 王强小 组 采用 图 1 所 示 的方
案测 电功率 , 这种测量方法 叫做
科 学 ・教法探究
改 进 演 示 实 验 提 升 教 学 效 果
浙 江 宁波孔 浦 中学 ( 3 1 5 0 2 1 ) 张
初 中科学 是 以培 养学 生科 学 素养 为宗 旨的科学 入 门课程 。实验 教学是实现科学 课程教 学 目标 , 提高教 学 质量 的重要教 学环节之一 。课 堂教学 中的演 示实验 , 通 过教 师 实际 的操作 , 展示 科学 规律 , 是学生 获取 知识 的 种有效 而直观的教学方法 。 本 文从演 示实 验在 科学 课程 教 学 中的地 位分 析 出 发, 探讨 了传 统 演示 实 验存 在 的 问题 及 改进 的基 本 原 则; 并 通过 演示 实验 的改 进实 例 , 说 明通过 演示 实验 的

优化演示实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以“海波熔化”实验改进为例

优化演示实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以“海波熔化”实验改进为例

教学篇•高效课堂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性学科,演示实验是科学教学成功的根本保证。

一个成功的演示实验可以清楚生动地阐明科学问题,集中学生注意力,并启发学生思维。

同时,在实验的操作中可以使学生快速掌握使用仪器、试剂等实验操作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抓住现象本质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演示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在平时的教学中,一些失败的或低效的演示实验,往往都是教师不注重细节或轻视实验的课前准备,一味依赖教材,没有深入探索实验的原理而引起的。

下面我就以“海波熔化”演示实验为例,将改进过程与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一、初次实验以失败告终,不了了之那年是我参加工作第一年执教七年级科学课,接触到海波熔化实验时,在课前准备中去实验室按书本上和教参的要求做了一下这个实验,但并没有如愿得到预想的实验结果,最终因得不到与知识相对应的结论而放弃了在课堂中进行演示,而是以口头讲授实验的方式糊弄过去了。

之后因为没有再执教过七年级,也没有对该实验进行研究,但一直给我留下一个印象就是这个实验很难成功,这些数据类的实验在课堂演示中如果得不到合理的数据,就得不到与书本上相应的结论,会造成尴尬的局面,让学生很迷茫,是应该相信实验还是书本上的结论?尽管我们可以以实验中有过多的干扰因素影响了实验结果的测定来对失败实验进行演示,但对于课堂效率而言,这仍然是一种低效的教学。

二、重做实验再次失败,深入分析失败缘由前段时间,同一办公室的同事因为在科学教师素质比武第一轮比赛中顺利入围而有幸参加第二轮的比赛课堂展示活动,此次课堂展示课她抽到的正好是“熔化与凝固”一节,此课作为展示课最大的亮点应该就是海波熔化的实验了,由于我对此实验一直存在困惑,也参与了她的实验过程,她花了大量时间反复多次做了该实验,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实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简单地概括如下:问题1.实验中出现海波外部已经熔化,但内部温度尚未到达熔点。

问题2.熔化过程很不明显且难以看到温度保持不变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进演示实验,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摘要】教师的演示实验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示范性,教学中对实验不足之处进行合理改进,有利于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通过改进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整合多个实验开发综合实验等手段,提高了初中科学演示实验的成功率,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关键词】演示实验教学效果教师的演示实验是中学科学实验的主干,它不仅是课堂教学中为学生释疑解惑的重要手段,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重要源泉。

教师的演示实验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示范性,演示实验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影响实验教学的效果。

在多年实验教学过程中,发现教科书上的部分实验结果不太理想,如: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往往由于还原不充分,导致不能观察到光亮的红色;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由于红磷在空气中点燃后,再伸入到集气瓶中,有部分空气逸出,不能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如果操作不当容易失败等。

为此,本人对这些实验在操作方法或实验装置上进行了改进,改进以后,实验的成功率显著提高,实验现象明显,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其中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改进在2009学年初中科学新课程实验调研中获得市三等奖、区一等奖。

一、改变实验操作方法,增强实验的直观性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是初中科学教学的重点,实验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氢气具有还原性,能将化合物转化为单质。

按照教材操作:将黑色的氧化铜斜铺在试管底部,先通入一会儿氢气排出试管内的空气,再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等试管内的固体冷却后观察:黑色固体变成光亮的红色,同时试管口出现水珠。

但实验中发现仅仅是在试管壁上部分和导管口上看到少量光亮的红色,试管内大部分的固体是砖红色的,并没有如教材描述的实验现象,分析其中原因是中间的氧化铜没有与氢气充分的反应,部分生成的是氧化亚铜,学生对老师的实验现象产生疑问:为什么大部分的固体是砖红色,而不是光亮的红色?教师对学生的疑问往往忽视或告诉学生只要记住光亮的红色就行,让学生死记硬背实验现象。

实验中如果减少氧化铜的用量,虽然氧化铜能与氢气充分反应,但由于量少观察到的现象不是太明显,特别是坐在后排的同学,无法看到实验现象。

显然,作为教师的演示实验存在明显的不足。

为了让实验现象更加直观、清晰,本人对实验操作方法进行了改进: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氧化铜粉末,用滴管滴入几滴水,慢慢的转动试管,使氧化铜粉末均匀的附在试管内壁,为了防止加入的水对实验现象的影响,将该试管在酒精灯上烘干,然后通入氢气再加热,由于经过这样处理后粘附在试管壁上的氧化铜比较薄,很容易被氢气完全还原,因而黑色固体很快变成了光亮的红色,像一面铜镜,实验现象非常明显,后面的学生也能很清楚的看到实验结果,实验所需时间短,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下表是改进前后的实验效果的比较。

改进前改进后药品用量一药匙四分之一药匙反应时间长短实验现象砖红色,少量红色光亮的红色通过实验的操作方法的改进,不但实验现象非常明显,便于学生观察,而且节约了药品的使用量、缩短了实验时间,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二、改进实验装置,提高实验的科学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是中学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按照教材的实验操作:将红磷在空气中点燃后,伸入到集气瓶中,与瓶内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由于消耗氧气生成了固体,因而瓶内气体体积减少,压强减小,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进入瓶内,水进入多少体积就是消耗的氧气体积,从而测定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在实际教学中用此装置进行实验,进入水量往往不足五分之一或超过五分之一。

教师经常会从装置存在的缺陷来分析可能存在的原因:装置的气密性不好,部分空气在反应过程中排出瓶外;或者红磷量不够,导致氧气没有充分的反应;或没有完全冷却等等。

学生将信将疑,似懂非懂。

实际上,即使达到五分之一,也不能说明这些量就是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因为,燃着的红磷伸入瓶内的一瞬间,瓶内空气受热膨胀,有一部分空气会排出,排出的部分气体中包括了氮气,这样把这部分氮气也当作了氧气的含量,这是该实验装置欠缺的地方。

同时,红磷需要先在空气中点燃,等红磷燃烧后再伸入到集气瓶中,产生的五氧化磷固体在空气中形成白烟,污染了空气,对师生的身体健康都是不利的。

为此,本人对该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见图);取一大的带橡皮塞的具支试管,橡皮塞上套一气球,防止气压过大,试管炸裂,用四支不同颜色的记号笔将试管容积画分成五等分。

支管口连接橡皮管,并用夹子夹紧。

实验时取一定量(黄豆大小)的白磷于试管中,用带气球的橡皮塞塞紧,固定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稍加热试管,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冷却后,挤出气球中的气体,并扎紧气球,使其总体积还是燃烧前的试管的体积;将具支口放入盛水的烧杯中,打开夹子,流入试管的水量刚好占容积的五分之一。

这样测得的实验数据更加准确,更具有说服力。

经过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操作简单,无污染,数据准确,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实验的科学性,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整合多个实验,体现实验的综合性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教师在改进演示实验方面多动些脑筋,增加部分趣味实验,穿插于科学课堂教学之中,同时能整合多个实验,那将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枯燥学习为快乐学习。

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是继氧气性质后的又一个重要实验,也是初中科学中应该掌握的常见的气体性质之一。

教材中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存在以下缺陷:1、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操作方法:向带有两支燃着的蜡烛(高低不同)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要求看到蜡烛自下而上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在合科教学后,非化学专业的教师在倾倒二氧化碳时,由于倾倒角度控制不好,蜡烛常常同时熄灭,或上面先熄灭,导致实验失败,同时由于蜡烛放在烧杯内,坐在后面的同学观察蜡烛熄灭的过程也有一定的困难。

2、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实验方法:用矿泉水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然后倒入水振荡,发现瓶子变瘪,再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该实验不能说明是二氧化碳气体还是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变色;鉴于此,本人对上述两个实验进行综合改进,利用身边废弃的矿泉水瓶作为器材,自制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并增加了二氧化碳的另一个性质,即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的性质,这是教材没有的实验项目。

同时将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实验与其他三个实验整合在一起。

自制装置过程如下:用烧红的玻璃棒在矿泉水瓶上戳三个孔,插入三根导管,中间导管与二氧化碳制取装置相连,另两支导管口分别放上两支蜡烛,形成一高一低的装置,在瓶内装少量的新配制的饱和石灰水;用软玻璃自制一多孔的玻璃管,套在矿泉水瓶口上,玻璃管口做成莲花状,防止玻璃管滑入瓶内,玻璃管底部放入几条面包虫,管外壁贴两张蓝色石蕊试纸,一张用水湿润,一张保持干燥,玻璃管内套一小试管,用橡皮筋固定,试管口与外界相通,小试管内也放入几条面包虫,作为对比实验。

将二氧化碳气体由矿泉水瓶的中间支管通入到矿泉水瓶子中,如果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就会沉入到瓶子的底部,这样观察到放在下面支管边上的蜡烛先熄灭,随着通入的二氧化碳气体不断的增加,放在上面支管口边上的蜡烛也随之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由于蜡烛放在瓶外,学生观察到的现象更加清楚。

玻璃管壁上接触二氧化碳的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使试纸变色,而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使蓝色蕊试纸变红,将变红的石蕊试纸取出,接近酒精灯烘干,又变为蓝色,原因是碳酸受热分解成二氧化碳,则试纸又呈蓝色。

通过对比实验,学生真正理解了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只有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才能使石蕊试纸变红色。

二氧化碳气体从玻璃管管壁的小孔进入与面包虫接触,随着二氧化碳量的增加,学生观察到放在玻璃管内的面包虫呼吸急促,不停的挣扎,直到窒息死亡,而小试管与外界空气相通,其中的面包虫没有接触二氧化碳,呼吸正常,两者对照,从而验证了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的性质。

与此同时,瓶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

通过实验改进不但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而且该装置可以同时完成二氧化碳的四点性质实验,实验时间少而紧凑,实验效果良好,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同时实验中设置了两个对比实验,实验更具有说服力。

教师利用学生身边废弃材料改进实验,学生兴趣更加浓厚。

四、实验改进的几点体会1.教科书不是绝对的权威。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材是绝对的权威,教师和学生都不能冒犯教材,这样学生的思维被压制了,教师的教学也被教材支配着。

教材虽由专业人事编写,但由于种种原因也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会无所适从。

在信息化时代,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知识源的多元化查找资料,对教材中缺乏科学性的实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注重实验的科学性。

除了上述改进的实验,教材中还有很多实验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解决。

例如氢氧化钙与氯化铁、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按照教材实验步骤操作,将氢氧化钙溶液滴入氯化铁或碳酸钠溶液中,却看不到教材描述的实验现象,我们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查资料,为什么没有沉淀?怎么样才会有沉淀?然后再用实验进行验证。

通过实验的改进让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破除学生对权威的迷信,正确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质疑,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科学实验应发挥其激趣功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去接触事物,去提出问题,去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同时,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学生的信心也不断提高。

初中科学合科教学后,由于内容多,难度大,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兴趣的培养格外重要。

教师在实验设计过程中应注重趣味性,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学习。

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改进以后,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利用废弃物品进行实验的改进,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结合,学生兴趣明显提高。

从中得到启发,也尝试了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开发丰富多彩的学生实验,丰富学生的课外实验,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同时将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3、科学实验应注重设计的严密性。

实验过程可能会出现由不同原因引起的实验结果,为了实验的严密性,我们应该设置必要的对比实验。

对比是实验所控制的手段之一,目的在于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增强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在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设置了两个对比实验,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提高学生设计实验能力和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