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后果的管教策略补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为后果的管教策略补充
上一次的讲座由于时间关系,行为后果的这一部分内容没来得及讲,今天补充一下。
在后来的PET系统中,行为后果的策略是一个蛮重要的单元,但是同样由于它是一种对孩子有干扰的行为介入,所以需要一定的前提理念和一些技巧的掌握。
首先说说行为后果策略的应用范围。
孩子的行为问题会有许多的原因,针对每种原因来解决的方案也各有不同,从低干预性优先的方向出发,我们可以先应用环境调整,活动设置,榜样示范,有效沟通等等这些策略来引导孩子的行为发生改变,这些策略有的可以帮助预防一些孩子的问题行为,有的可以帮助孩子解决一些由于技能知识缺乏而引发的问题行为,但是对于孩子不理解行为后果而无心犯错、不理解成人的限制而频频犯规这样的情况,行为后果的策略就显得更有针对性了。
将后果作为教育工具的目的在于让孩子理解。它的策略指向一种联系,以使孩子理解为什么行为是不可取的,从而产生改变的动机,达成自律的行为。《儿童的道德判断》中,皮亚杰介绍了五个有助于儿童迈向自律的后果策略。
1、自然行为后果
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个行为结果,例如:不吃饭自然会肚子饿:不穿衣服自然会着凉:喜欢赖床,上学自然得迟到:东西乱丢,找不到是自然的结果……,这些结果是伴随行为自然产生的,故称为自然的行为结果。
应用自然行为后果,就是让孩子体验到他自己行为的直接后果。它让孩子从他们的经验中学习。这也是建构主义的方式。
昨天写了篇日志,不负责任的家长,我想我们许多家长还是偏向于管的更多些。我不敢批评父母管教就是不好,我只想请家长们关注一下,孩子从父母的管教行为中学到了什么?体验到了什么?
对孩子的教育效果而言,必然要关注的是孩子的感受,如果孩子的感受不好,就意味着孩子产生改变的可能性就少,管教的行为效果就不会好,亲子关系就不会好,所以虽然说,父母管教行为是决定自己做些什么,而不是要求孩子做些什么,但是关注点,可以的话,还是落到孩子的感受上会更好些。
一个自然行为,比如孩子经常忘记带齐东西上学,这个行为会遇到的自然后果是,他上课或者被罚,或者上课不便。按照PET的问题归属,这个可以是孩子的问题,父母不管的。可是许多父母往往就喜欢管,一边给孩子送书包去,一边还很生气地抱怨孩子批评孩子。
两种情形下孩子的体验是怎样的呢?
自然行为后果:嗯,下次得检查齐全了,免得像今天这么尴尬。从错误中学习。
父母批评指责:产生怨恨,报复的行为,或者自责,愧疚感。孩子没有学
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要么转移责任,要么自暴自弃。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时候孩子体验到自然后果时,会有懊恼,失落等负面情绪,这个时候父母倒是可以帮助孩子倾听情绪。还是PET的孩子的问题归属应对。
让孩子体验自然后果并不是等着看孩子笑话,这种心态是冷漠不是关爱,有的孩子在体验到后果时,并没有把行为联系起,这样状态下的行为后果就达不到让孩子学习思考的作用,所以有时候父母在恰当的时候确认孩子是否理解了他的行为与后果的联系,并帮助孩子理解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是必要的。比如孩子忘了带课本而被老师批评,回来后有些失落,父母这时候可以表达同情,哦,真是遗憾,我想或许你应该准备一个物品清单了。这一提议让孩子对忘带东西这个行为与被批评这个后果产生了联系。
有些自然行为后果是父母可以预见的,然而只要无关安全性伤害性,那是属于孩子应该经历的体验,是孩子的事。
这里主要相关的是父母的观念。父母不妨在介入之前,思考一个问题:孩子的行为对你的生活造成影响了吗?介入的理由与孩子的行为存在一个因果关系吗?
向孩子解释为什么行为不能被接受是有必要的,假如想不出介入的理由,那就倾向充许。
剩下的4个皮亚杰的后果策略,就是我们说的合理相关后果策略了。
1、隔离
2、剥夺
3、补偿
4、互换
隔离,通常是在孩子发生破坏性伤害性行为采取的策略,就是让孩子与受害方产生隔离的一种措施。
比如吉米打了杰瑞,大人把吉米抱开一旁,并告诉他,如果他保证他不会再动手打人,他认为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时,就可以重新回到活动中来。
“等你准备好用语言而不是用拳头来表达后,你就可以回到大家的活动中来,杰瑞受到了伤害,他需要感到安全”
这是教学中的例子,家庭中的例子也是一样,孩子和妈妈吵起来,甚至还动手打了妈妈,爸爸这个时候介入了,采取隔离的方式。“我想我们应该去房间里冷静一下,等你能够用语言来表达你的意见时,我们再来和妈妈讨论。”
隔离是一种积极的暂停,在冲突行为发生时,分开让双方都有一个可以思考的冷静期。隔离不同于驱逐,驱逐是一种惩罚,隔离与惩罚的分别在于,隔离允许孩子自已掌握回归的时间,这意味着尊严。
通常幼教所里的隔离会有一个情感区,让被隔离的孩子可以单独呆一会,而且还可以借助情感区里的一些物品,比如玩具熊,绘本读物等调整状态。家庭中的隔离区可以是孩子自己的房间,理想中的隔离时段应该有一个成人陪伴为好,借以倾听以及引导他认识到行为与后果的因果联系。
剥夺,通常也是在孩子发生破坏性伤害性行为时采用,一般孩子的行为对
象是物品,比如砸工作材料,乱扔工具。这不排除孩子生理成熟度的因素。这个时候可以剥夺使用的权利,请孩子暂停使用这些物品,让他从观察中学习,也可以示范引导,直到孩子觉得有能力或者不会出现破坏性的行为时,他可以重回工作了。
家庭中的剥夺更多是一种对抗行为。有的家庭里孩子不好好吃饭,父母就把碗给收了,这也是剥夺策略的一种,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需要看孩子的成熟度,如果不满3岁,这倒是正常的,有些介入就过早了,如果是四五岁了,剥夺策略可以应用,然而却很容易引发对抗,所以这需要一些前期的铺垫,比如规则方面的约束,而且,执行时的语言表达也必须让孩子理解到他不好好吃饭的行为对父母造成的后果事实,这一点可以应用PET的面质性我信息技巧。
补偿,这个策略更积极,因为它关注问题的解决。孩子错误行为常常带来一些后果,比如弄坏别人的玩具。这个行为的后果并不直观,但却有联系。父母可以帮助孩子理解一下对方的感受,以使孩子体会到后果是怎样的,弄坏了——别人伤心=伤害,然后让孩子想办法怎样才可以补偿别人,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自己的行为后果。
没必要为已经打翻的牛奶而气愤,与其打孩子一顿,不如教孩子怎么补偿过失。打扫清理,重新买一瓶,这些补偿都指向建设性的解决问题,从而更促进孩子的思考。
撞倒了人,与其责备孩子的过失,不如让他进行补偿,引导孩子体会对方的感受,并表达歉意,让孩子扶起来,或者收拾残局。
互换,相应来说这个策略会有很多冲突,弄不好就容易引发权力争夺。它的表述常常是这样的:你不这样,我就不这样。结果双方都陷入僵局中。互换的表述和PET的我信息表达相似,注重我的感受,后果也着重在我的行为上。
比如说我觉得厨房太难闻了,今天的约定是你扔垃圾,如果我下班回家前还是这样子,我绝对不会在这种地方做饭的。”
决定你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要求孩子做什么。我可以决定我不配合,我不要求你改变,当然,后果,你自己思考。这是合理相关后果的一个典型表现。
合理相关后果运用起来,会和惩罚很相似,而其关键的分别就是态度。温和而坚定的态度是执行限制的一个原则,行为后果的策略也同样遵循这个原则。行为后果策略是帮助的态度,而惩罚是愤怒的指向,这与pet的面质性我信息的基调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我信息表达感受之后就到此为止,而行为后果在有些情况下还需要加上我打算怎么做,当然,这个应用中主要是互换的策略。其它三个策略中你可以这么做的建议指导有时也是需要的,因为许多孩子的问题行为往往是由于技能缺乏而引起的,在示范引导之前,必要的限制还是需要的。限制与行为后果有联系吗?有,我们的策略应用是什么:让孩子理解限制或理解自己的行为发生的后果。
行为后果的态度是关键因素:冷静和陈述施加后果的事实很重要,有效的后果包括成人无愤怒、无责备的介入。
执行技巧上,常常会需要用到PET的预防性我信息来预防,会需要用到双赢技巧来制定规则,会需要在情境发生时应用面质性我信息的表达,一个有效的后果策略可能需要这些前期的铺垫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