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的护理 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基础护理,促进病人舒适
休息:高热时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的清洁 与舒适 ,保持病室空气流通.
做好口腔护理;防止口腔感染.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的清洁,及时更换汗湿衣
服及床单 ;
安全护理
发生抽搐时应注意安全防护,给予约束带或 加床栏,防坠床
预防并发症发生,高热伴有惊厥可给予人工 冬眠治疗
心理护理
发热可引起的心理反应,如恐惧、紧张、不安, 或由于持续高热引起不明确诊断可引起的焦虑, 或因住院经济负担过重造成的心理压力,因此 要做好心理护理。
药物降温
柴胡注射液4毫升或安痛定2毫升肌注,临床多 用于高热的临时处理。
消炎痛栓一枚置肛 阿司匹林0.3-0.6克,每天3次,哮喘患者及有
出血倾向、活动性出血患者禁用; 扑热息痛:0.25-0.5克,每天3次,肝肾功能
受损者禁用。
注意事项
及时观察降温处理后病人反应,实施降温措施 30分钟并测量体温记录
体温的能力;等到体温达到43 ℃,只要几小 时病人就会因体温过高而死亡。
发热的护理
发热期护理 一般护理 心理护理
发热期护理
发热期护理(体温上升期) 发热期护理(高热持续期) 发热期护理(退热期)
发热期护理(体温上升期)
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 注意保暖 增加盖被 喝热的水或饮料
发热期护理(高热持续期)
发热对机体的影响(有利)
降低病原体生长速度,减少机体面对的病原体 数量;
使病毒的酶或毒素wk.baidu.com活; 提高免疫反应水平,缩短感染的过程; 提示作用
发热对机体的影响(有害)
脱水。 消耗大量的物质和能量。 会使病人的一些生理功能紊乱(神经系统 循环
系统) 体温超过41 ℃,体温调节中枢就会丧失调节
一般护理
病情观察 补充营养和水分 加强基础护理,促进病人舒适 安全护理
病情观察
测体温:每4小时测一次,正常3天后, 每天一次
观察热型、呼吸、脉搏、血压 伴随症状 治疗效果 观察饮水、饮食量
补充营养和水分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鼓励病人多饮水,以每 天3000ML为宜
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 质或半流质食物
发热的诊断
高热原因未明:发热超过两周,体温超过 38.5℃而未明确致病病因者,少于两周为急性 发热
长期低烧:长期低烧超过一个月以上
辅助检查
血白细胞和中性比例增高提示细菌感染,淋巴 比例增高提示病毒感染,幼稚细胞增多提示白 血病
尿常规 便常规 血培养 其他:根据病史、症状、体征提供做相应检查
维持正常体温的意义进行新陈代谢和维持正常 生命活动的保证
概况
发热是指致热原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体 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 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形。
产热
安静时机体主要产热器官是内脏和脑,劳动时 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
散热
体热除一部分随呼吸和粪尿等排泄物散发外, 绝大部分通过皮肤散发。
发热的护理 PPT
主要内容
什么叫发热? 发热的原因和机制? 发热的诊断和表现? 发热对机体的影响? 发热的护理?
概况
正常体温的维持是产热和散热两个过程动态平 衡的结果,使体温保持恒定,正常成人清醒状 态口腔温度为36.3-37.2℃
影响体温变化的因素昼夜 性别 年龄 肌肉活动 精神紧张 环境温度的变化(0.5-1 ℃)
降温及注意事项 补充水分 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
降温的护理
物理降温
药物降温
物理降温
辐射散热:调节环境温度和湿度
传导散热:头部及血管丰富处冷敷:用冷毛巾及冰袋 放于患者头部,同时也可将冰袋放于腋窝、腹股沟等 大血管经过处;
对流散热:开窗通风
蒸发散热:温水擦浴或温水浴(体温低2 ℃左右的水), 酒精擦浴
应避免大量应用退热药物,尤其对于老年病人, 以免脱水、循环衰竭,关于抗生素的应用:应 在病因明确或有证据支持的前提下应用,不可 滥用
发热期护理(退热期)
此期皮肤血管进一步扩张,皮肤温度增高,引 起汗腺分泌增多,病人大量出汗。应更换汗温 的衣服、被单、适当减少病人的盖被。以防止 病人出汗较多引起虚脱。
发热的原因
感染性 各种病原体 非感染性 中枢性发热 吸收热 变态反应性发
热 内分泌与代谢引起的发热 神经功能紊乱 引起的发热 心衰或某些皮肤病引起的发热
发热时相
体温上升期 高热期 体温下降期
发热的时相和热代谢特点
发热的诊断
根据口表温度的高低可分为 低热 37.3~38℃ 中等热 38.1~39℃ 高热 39.1~41℃ 超高热 41℃以上
辐射散热:环境温度 传导散热:冰袋 对流散热:风速 增加衣物减少对流 蒸发散热:酒精擦浴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发热的机制
致热源性发热 非致热源性发热 由于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
或存在引起产热过多或散热减少的疾病,影响 正常体温调节过程,使产热大于散热,引起发热。
发热的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