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数学诗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习了一个多月后,我发现学生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把上课当成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来对待,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让稚嫩的双肩过早过多地承担起不必要的重负。然而有一位教师别出心裁的设计却折服了众多的评委,并带给学生焕然一新的感觉。多媒体课件呈现:一只只蝴蝶在阳光下的草丛中翩翩起舞;一只只小蜜蜂在花丛里飞来飞去,欢快的跳着8字形舞。一幅幅风光旖旎、景色迷人的自然画面跃然出现在学生们的面前。学生徜徉在如诗般的意境中,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造化与神奇,对画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后教师适时引导,鼓励学生说一说对画面的感受……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课堂教学倘能融入美的因素、诗的意境,便立即会焕发出动人的光彩。“对称”既是数学内容,又是美学概念。欣赏自然界中对称体现的美,能够让学生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的表象,培养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意识到数学原来还可以这么有情趣的去学习,这么有魅力。从而使他们对数学产生亲近感。

二、古诗轶事——展现着诗的魅力诗是精粹的语言艺术,诗人必须运用形象思维来进行创作。数学是一种抽象思维活动,似乎与诗无缘。然而,古人却将数学思想巧妙的融入到古诗里面,使得数学与诗产生了相得益彰、相映生辉的神奇效果,成就了诗的另一个分支——数学诗。在教学中适当引入数学诗,既能够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领略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又能够感悟诗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在感受诗的魅力的同时,发现提炼出数学思维。相传清代的乾隆皇帝七十五岁生日时,摆“千叟宴”,邀集千名古稀老人

一同欢庆,乾隆在席上以最老寿星的年龄为题吟出这个上联:“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要大家对下联。当时,以机敏著称的大臣纪晓岚也出席作陪。他略加思索就对了出来:“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这称得上是一副绝妙得“数学对联”了。那么,这个老寿星到底多大年纪了?(“花甲”指六十岁,“花甲重逢”指两个六十岁,再加上“三七”二十一年,恰好是一百四十一岁。“古稀”指七十岁,“古稀双庆”指两个七十岁,再加上“一度春秋”,也就是一年,正好是一百四十一岁1这实际上是一道数学应用题,只是用故事与诗的形式来展现,学生的兴致就特别高,对老寿星的年龄也是急切的想知道。经过认真的思考,很快就破解了诗中的数字之谜:60×2+7×3=141,70×2+1=141。

三、童谣童唱——流淌着诗的旋律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有一首歌诀用来帮助学生记忆12个月的天数:“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天,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二十九。”学生很喜欢唱,而且岁月的流逝竟然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没有冲刷掉只言片语。受此启发,在教学中,我注意收集儿童喜闻乐见、易学易唱的歌谣,教学生传唱。例如在教学简单的乘法计算时,就收集到了这么一首: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歌谣浅显易懂,好学易唱,极易调动小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孩子们将歌谣从课上搬到课下,一时童谣四起,唱遍校园。在歌谣特有的韵律下,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歌谣是越唱越长,当然对简单的乘法计算也就越来越娴熟,达到了寓学

于乐的效果。构建诗意课堂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不仅需要教师的灵感与智慧,更需要师生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投入。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教学机智营造一种诗意的氛围,让数字、符号、图形在孩子们面前彻底丢掉冷冰冰的的面孔,重新焕发出生命的色彩,让看似平淡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产生磁石般的吸引力,把孩子的心灵紧紧吸引,让他们体验和享受到数学的无穷魅力,获取生命的愉悦与灵性毪警

链接:一路诗意地追寻数学文化

提起张齐华,便不能不提到数学文化。

张齐华常常思考,数学究竟能否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使其变得更有力量和精神涵养?数学学习,对于学生的生命和精神成长能给予怎样的影响和润泽。于是,他把教学看作生命中的一部分,课堂上,为孩子搭建了一个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动手折折、剪剪、拼拼,小组说说、议议,让孩子在体验的过程中去经历审美、想象,去感悟数学的自然美。这样的师生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个性的张显,教学过程变成了一种分享理解的过程,课堂里时时闪动着师生生命的灵光。

在“圆的认识”一课,他借助大自然中美妙的水纹、向日葵、光环、电磁波以及人类社会、生活、文化、艺术领域中美轮美奂的圆的介入,充分展示圆的美丽和内蕴的文化气息。“轴对称图形”一课,又从剪纸

中的对称、建筑物中的对称、著名标志中的对称、桂林山水中的对称现象来展示轴对称图形的美妙。或许刚开始理解的数学文化之美,更多依赖数学以外的一些东西,依托媒体的精彩演示,把自然、科学、社会、文化等加以整合,而在“因数和倍数”一课的诸多环节,却折射出张老师对于数学文化的深度思考与文化张力的高度关注。

我们不妨做个镜头回放:师:同学们的想法都很有价值!的确,100以内的自然数中,60不算大,但它的因数却最多。正是60的这一特点,使它在数学和天文学的发展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出示资料:我们都知道,1小时=60分,1分=60秒。然而,史学家通过考证却发现,时间的进率之所以定为60,是因为“在100以内的自然数中,60的因数最多,共有12个”。据说,这样就可以使许多有关时间的运算变得十分简便。)

师:怎么样,没想到时、分、秒之间的进率定为60竟和我们数学中因数的个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数学的奇妙有时真是让人难以置信!其实,作为数论的一个小分支,因数和倍数领域中类似美妙的数学现象比比皆是。这里,老师还想给大家介绍一个特别的数,那就是6。想知道为什么吗?

生:想。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实验吧!第一,写下6所有的因数;第二,除去6本身,将剩下的因数相加。你发现了什么?

生:(惊讶地)结果还是等于6。

师:正因为这样的数很特别,所以数学家们将具有这一特点的数称之为完美数。6就是第一个完美数。千万别小看这些数,因为,它们非常罕见。想知道第二个完美数是多少吗?

生:想!

师:透露一下,比20大,比30小。组内分工合作,看看哪一小组最先找出第二个完美数!学生分组合作,很快,几个小组都找出了第二个完美数28,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师:其实,人们对于数探索的兴趣是永无止境的,找到了第二个完美数,人们就开始寻找第三个、第四个……就这样,一个又一个新的完美数被不断发现。这时,课件配乐依次呈现:496,8128,33550336,8589869056……

不难发现,在引领孩子寻找“完美数”的过程中,完美数之少,凸显数学家求索之路的艰辛,这无疑是对数学精神的引领。接着,在古罗马建筑宏伟壮丽中,张老师告诉孩子,这座建筑之所以历经千年沧桑,因为里面隐藏着倍数和因数的秘密。伴随着一首首优美和谐的旋律缓缓流淌,张老师又提醒孩子,音符之间的和谐源自于倍数和因数的关系,这不就是数学的魅力展示吗!可以想像,丰富的数学猜想,希腊建筑、音乐、完美数的神奇美感,孩子们发自内心地体会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