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试卷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试卷20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试卷20(总分:5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按教育功能作用呈现的形式,可分为( )。
A.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B.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C.前进功能和后退功能D.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解析:解析:按教育功能作用呈现的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教育的显性功能指教育活动依照教育目的,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吻合的结果。
如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等,就是显性教育功能的表现。
教育的隐性功能指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性的功能。
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的区分是相对的,一旦隐性的潜在功能被有意识地开发、利用,就可以转变成显性教育功能。
2.中国古代乃至世界历史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
A.《大学》B.《中庸》C.《学记》√D.《论语》解析:解析:《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3.第一本现代教育学的著作是( )。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C.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D.布鲁纳的《教育过程》解析:解析:第一本近代教育学著作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而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是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4.( )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A.文化发展B.政策C.生产力发展√D.科技解析:解析: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规模和速度;决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的结构;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组织形式的发展与变革。
5.历史上持“环境决定论”观点的人物是( )。
A.柏拉图和霍尔B.柏拉图和华生C.霍尔和洛克D.洛克和华生√解析:解析:“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等。
代表人物有荀子、洛克和华生。
6.世界上最早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是( )。
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解析:解析:世界上最早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是德国。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试卷35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试卷35(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下列关于封建社会教育表述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A.官学与私学是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基本类型B.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中国以“四书五经”为主,欧洲以“七艺”“骑士七技”为主C.鲜明的等级性是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征D.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已经从分离走向结合√解析:解析:封建社会教育的特点为:为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服务,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故D项说法错误。
2.“教”“育”两个单字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词最早见于( )。
(分数:2.00)A.《论语》B.《学记》C.《孟子》√D.《说文解字》解析:解析: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孟子日: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3.研究者通过查阅、鉴别、整理、分析有关资料,从而探索相关教育问题的教育研究方法是( )。
(分数:2.00)A.观察法B.问卷法C.实验法D.文献研究法√解析:解析:文献研究法是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
题干描述的是文献研究法的概念,故选D项。
4.以下不属于学生文化的特征的是( )。
(分数:2.00)A.具有过渡性和调适性B.具有反叛性和个别性√C.具有多样性和时代性D.具有社会感和互补性解析:解析:学生文化是一种介于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之间的文化现象,是学生群体从儿童迈向成年的一种过渡性、阶段性的产物,具有过渡性。
由于学生发展的未来文化并不是现在成人文化的复制品,因此学生文化又成了社会理想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点,需要不断地调整和适应。
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学生文化都会随时代和生活情境的变化而有所差别,呈现多样性。
2021江西教师中小学招聘笔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1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试卷第一部分客观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论著,其思想观点不包括(C)。
A.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B.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C.蓬生麻中,不扶则直D.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2.关于教育,下列观点表述错误的是(C)。
A.赫尔巴特提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B.亚里士多德提出,教育应该由国家负责C.卢梭提出泛智教育,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D.横禄贝尔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承认游戏对幼儿有教育价值的学者3.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下列观点表述错误的是(B)。
A.统治阶级可以利用经济手段来控制教育的发展方向B.学校设置课程门类及其难易程度,可以不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C.受教育权是判断教育性质的主要标志之一D.文化观念会影响人们对教育的态度和行为4.相信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某些方面有缺陷的学生,通过其他方面的努力能够达到正常发展水平,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D)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均衡性D.互补性5.关于人的发展,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C)。
A.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为一定年龄阶段人的身心特点出现提供了可能B.个体无法控制的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是盲目的、自发的C.所有学校教育都能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D.主观能动性是通过活动表现出来6.党史教育属于新时代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中的(D)。
A.生态文明教育B.优秀传统文化教育C.核心价值观教育D.理想信念教育7.关于教育目的,下列观点表述错误的是(C)。
A.我国课程目标经历了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的变化B.教育目标是课程目标在每一个教学时段的分解和具体化C.国家推行了教育目的,代表教育部门对受教育者的总要求D.教育目的的确要符合不同类别教育对象的不同需求8.下列关于教师职业,表述不正确的观点是(D)。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卷一)一、单选题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c)。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b)。
A.北欧的尼德兰B.捷克的夸美纽斯C.法国的斯图谟D.德国的福禄培尔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劳动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生物进化论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
A.十五大B.十四大C.十三大D.十二大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
A.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体制D.学校领导制度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A.1985年B.1986年C.1987年D.1988年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
A.六三制B.双轨制C.分支型D.五四制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C.开展网络教育D.高等学校扩招1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
A.认识活动 B.教师教的活动 C.学生学的活动 D.课堂活动1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试卷46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试卷46(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1,分数:22.00)1.根据课程内容的学科综合程度,可将课程分为( )。
A.研究型课程拓展型课程B.综合课程分科课程√C.必修课程选修课程D.显性课程隐性课程解析:解析:根据课程内容的学科综合程度,课程分为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
根据课程任务的不同,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根据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的要求的不同,课程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课程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2.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的课程类型是( )。
A.校本课程B.必修课程C.国家课程D.学科课程√解析:解析:学科课程是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的课程类型。
其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强调使学生掌握、传递和发展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
3.根据资源的( ),课程资源可分为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
A.功能特点B.存在形态C.存在方式√D.空间分布解析:解析:从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来区分,课程资源可分为校外课程资源和校内课程资源。
从课程资源的存在方式来区分,课程资源可分为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
从课程资源的存在形态来区分,课程资源可分为物质形态的课程资源和精神形态的课程资源。
故本题应选C。
4.下列不属于新课程结构特点的是( )。
A.均衡性B.综合性C.单一性√D.选择性解析: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要求课程设置必须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主要体现在加强学科的综合性、设置综合课程、增设综合实践活动三方面;选择性是针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它要求学校课程要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地方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显著的特色适应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以选择性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试卷31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试卷31(总分:5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4,分数:28.00)1.我国唐朝中央官学的“六学二馆”鲜明地体现了封建社会教育的( )。
A.阶段性B.等级性√C.传统性D.垄断性解析:解析:唐代的学校教育分为官学和私学两个系统,以官学为主。
唐代官学有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种,中央官学设有“六学二馆”,六学是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隶属国子监,置博士以教生徒;二馆是指弘文馆和崇文馆,其中弘文馆隶属门下省,崇文馆隶属东宫,各置学士以教生徒。
中央官学对学生的入学资格有明确的规定,官宦子弟可凭借父祖的地位直接人学,平民子弟则需经过官府的推荐和审查才能入学,鲜明地体现了封建社会教育的等级性。
2.康德哲学教育的继承者赫尔巴特的“三个中心”是指除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外,还有( )。
A.学生中心B.教学中心C.课堂中心√D.活动中心解析:解析:赫尔巴特的“三个中心”是指“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
3.儿童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儿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决定了教育工作要( )。
A.循序渐进B.有针对性√C.因材施教D.抓关键期解析:解析: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所以我们要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征进行教育。
4.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所持观点是( )。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教育无目的论√D.国家利益论解析:解析:教育无目的论是由杜威提出来的。
他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指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
”杜威所否定的是教育的一般的、抽象的目的,强调的是教育过程内有的目的,即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并非主张教育完全无目的。
5.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应更加注重学生的( )地位。
A.主导B.客体C.主体√D.媒体解析:解析: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倡导在教育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教育综合知识真题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教育综合知识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下列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 )起开始施行。
A.1995年9月10日 B.1994年1月1日C.1986年2月16日 D.1999年3月2.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3.新生儿生下来遇冷空气就哭是()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非条件反射 D.条件反射4.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更有利于( )A.发展学生个性 B.促进温故知新C.加强“教学相长” D.坚持“循序渐进”5.教育的规律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制约;二是( )A.教育与社会制度相互制约 B.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相互制约C.教育与社会文化相互制约 D.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相互制约6.一个刺激引起一种感觉的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称为( )A.联觉 B.适应 C.对比 D.后象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孔子这句名言体现出的德育方法是( ) A.陶冶教育法 B.说服教育法 C.榜样示范教育法 D.实践锻炼教育法8.下面哪一种测验属于自陈式人格测验( )A.罗夏克墨迹测验 B.句子完成测验C.主题统觉测验 D.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9.“杯弓蛇影”反应的是一种( )现象.A.刺激泛化 B.刺激分化 C.刺激比较 D.行为强化10.小明平时易受暗示,屈从权威,喜欢按照他人的意见办事,不善于应付紧急情况,他的这种性格类型属于( )A.场独立型占优势 B.场依存型占优势 C.情感型 D.外倾型11.不同职业的性质,使不同职业人员扮演的角色、承担的职责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教师职业的这一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A.单一化 B.专业化 C.多样化 D.复杂化12.晶体智力( )A。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试卷44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试卷44(总分:5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教育体系及为保证该体系的正常运行而确立的种种规范或规定,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 )。
(分数:2.00)A.教育体制B.学校教育制度√C.学生D.课堂教学解析:解析: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
它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校行政制度,主要涉及学校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二是学校管理制度,主要涉及学校内部管理的一些关系,如考试制度、教学制度、评估制度、奖励制度、升留级制度等。
2.美国单轨学制的特点是( ),也就是从小学直至大学,形式上任何儿童都可以入学,这种学制有利于教育的普及,但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分数:2.00)A.一个系列,多种分段√B.一个系列、一个分段C.多个系列、多种分段D.多个系列、一个分段解析:解析:美国单轨制自下而上的结构是:小学、中学、大学。
其特点是一个系列、多种分段,即六三三、五三四、四四四、八四、六六等多种分段。
3.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由管学大臣张百熙主持制定的《钦定学堂章程》,即( ),这是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分数:2.00)A.“癸卯学制”B.“壬寅学制”√C.“壬戌学制”D.“晚清学制”解析:解析:“壬寅学制”是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该学制未能实行。
1904年修订并实施的学制——“癸卯学制”,是我国第一个在全国颁布实施的近代学制。
4.我国现行的学校系统中,学校教育的最高层次是( )。
(分数:2.00)A.高等教育√B.中等教育C.初等教育D.幼儿教育解析:解析: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包含了四个层次的教育,即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其中最高层次是高等教育。
5.西欧一些国家在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后,出现了双轨制学制,即供特权阶层子女上学的贵族式学校和为劳动人民子弟所开设的学校并立,且互不相通。
2023年7月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3年7月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试卷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每题1分)1.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的反思性研究的重点在于()oA、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的过程B、如何促使学生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C、如何共享人类资源D、如何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2.以下选项中,关于德育过程实质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受教育者内在品德转化的过程B、一定的社会思想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思想道德的过程C、德育知、情、意、行发展的过程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3.推动初中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原因或内在动力是()oA、学习动机B、学校效能C、意志D、自我控制4.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自我意识是()。
A、社会自我B、生理自我C、心理自我D、理性自我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不包括()。
A、创立私学B、创立儒学C、建立学制D、删订六经6.在数学课上,林老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命题进行合理的转化,用不同形式的题目来教授函数的单调性,林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A、变式B、反例C、正例D、比较7.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学的实地测算、生物的植物培养和动物饲养。
属于哪一种教学方法?()A、实验法B、参观法C、演示法D、实习作业法8.不同心理学家提出不同的理论,下列匹配错误的是()oA、桑代克-试误说B、德西-自我决定理论C、奥尔波特-特质理论D、阿特金森-成就目标理论9.()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最突出的外在表现,也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
A、教师的专业理想B、教师的专业知识C、教师的专业技能D、教师的专业自我10.小明(15岁)的父母离婚时,法院判决其随母亲生活,其父以法院判决为由,正确其不管不问。
其父的这种行为违反了()o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较高道德目标是()oA、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忠于职守,为人师表,积极进取C、为学生的进步而努力D、艰苦创新12.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教师招聘综合试题
教师招聘综合试题教师招聘是一个关键的环节,涉及到教育质量和学生未来发展的关键。
为了选拔优秀的教师,教育部门通常会组织一系列的综合试题。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教师招聘综合试题及其答案。
一、教育心理学1. 请简要介绍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元认知。
学生的自我认知指的是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包括他们对自己的能力、特点、兴趣等方面的认知。
而元认知则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策略和学习目标的认知,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2. 请简要阐述学生自信心对学习的重要性。
学生的自信心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使他们更有勇气面对困难和挑战。
自信的学生更容易坚持学习,克服困难,并展现出更好的学习成果。
二、教育法学1. 请简要介绍“个别教育计划”的定义和实施过程。
个别教育计划是教师为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而制定的一种教学计划。
实施个别教育计划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兴趣和学习方式,确定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和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请简要阐述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实施评价和反馈。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提问和布置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价。
评价应该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他们的进步和发展。
在评价的基础上,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包括肯定他们的努力和成绩,指出他们的不足,并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帮助。
三、教育管理学1. 请简要介绍学校的组织结构和职责。
学校的组织结构包括行政领导层、教研组、班级和学生社团等。
行政领导层负责学校的整体管理和决策,教研组负责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资源的共享,班级负责管理学生和协调课堂秩序,学生社团则提供学生发展和实践的平台。
2. 请简要阐述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和责任。
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起着重要的角色,他们负责组织和管理班级的日常事务,维护良好的班级秩序,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并提供个体化的关怀和支持。
教师还应负责课堂教学的组织和管理,确保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和成长。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教师招聘综合试题及其简要答案。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试卷24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试卷24(总分:5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儿童必需的知识是通过模仿而获得的,在幼年时,其模仿是无意识的。
”持这种观点的学说是( )。
(分数:2.00)A.生物起源论B.心理起源论√C.劳动起源论D.神话起源论解析:解析: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2.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教育家是( )。
(分数:2.00)A.陶行知√B.黄炎培C.蔡元培D.杨贤江解析:解析: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
3.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 )。
(分数:2.00)A.布鲁纳√B.斯金纳C.卢梭D.华生解析:解析:20世纪60年代初,在布鲁纳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美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以“中小学课程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运动。
4.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 )。
(分数:2.00)A.教育的领导权B.受教育的权利C.教育目的的性质D.教育结构的变化√解析:解析: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包括:(1)决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2)决定教育的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格;(3)促进教学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变革和发展。
5.在良好的环境中,有的人却没有什么成就,甚至走向与环境所要求相反的道路;恶劣环境中,有的人却出淤泥而不染。
这种现象说明了( )。
(分数:2.00)A.人的发展不受环境影响B.人们接受环境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能动的实践过程√C.好的环境不利于人的发展,坏的环境对人的发展更有利D.人是环境的奴隶,个人发展的好坏完全由环境来决定解析:解析:人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是积极主动的实践过程。
6.( )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分数:2.00)A.教育政策B.教育法规C.教育目的√D.教学大纲解析:解析: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师招聘资格职称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必考100题(带答案详解)
《教育综合知识》模考大赛(内测版)试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答案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后的选项涂黑。
共60题,每小题1分,共60分)1.“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这句话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所体现的战略主题是()。
A.德育为先B.能力为重C.终身学习D.全面发展2.一般认为,学校教育的机构产生于()时期。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原始社会D.古代社会3.在教育的基本要素中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活动的主体的要素是()。
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影响D.教育措施4.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教育的社会属性的是()。
A.永恒性B.阶级性C.历史性D.短暂性5.下列选项不符合原始社会形态教育特点的是()。
A.教育没有阶级性B.教育是在生产劳动中进行的C.教育水平低下D.教育具有刻板性6.将教育心理学正式作为一门学科,从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学中独立出来的心理学家是()。
A.巴甫洛夫B.斯金纳C.弗洛伊德D.桑代克7.柏林纳提出了一个教学专长、教学能力和教学结果的作用模式。
此模式中,属于专长模式的是()。
A.学生的发展状况B.教师的教学法知识C.教师的心理品质D.教师的课堂行为8.四年级一班的班主任张老师在班主任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对班级的学生从不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因为他深刻认识到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B.不平衡性C.差异性D.顺序性9.下列哪部著作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A.《学记》B.《大教学论》C.《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D.《普通教育学》10.在资本主义大工业迅速发展、生产技术不断革新的时期,教育学处于()。
A.萌芽状态B.体系化阶段C.独立形态D.深化阶段11.课题研究中,教师在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运用问卷、访谈、作品分析、测量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收集研究对象的客观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后,从中概括出规律性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称为()。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试卷45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试卷45(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在教育活动中,( )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同时,( )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A.教师学生B.教师教师C.学生学生√D.学生教师解析:解析: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学习者,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同时,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2.教师面对的是千差万别、充满生命力的个体,传授的知识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决定了教师必须充当( )的角色,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实践,使自己的工作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并且有所创新。
A.授业解惑者B.传道者C.研究者√D.示范者解析:解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千差万别、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而且教授内容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这就决定了教师不能以千篇一律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而要以一种变化发展的观点、研究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在教学实践中,以一名研究者的身份,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以使自己的工作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
3.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尊敬教师,接受指导,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
课堂气氛和谐,师生之间往往能形成积极、平等的双向交流。
这一类型的师生关系模式属于( )。
A.专制型B.民主型√C.放任型D.专制一民主型解析:解析:典型的师生关系模式有放任型、民主型、专制型三种。
其中民主型的师生关系模式表现有:师生共同设立学习目标,拟定学习计划;学生们一起讨论,提出评判,求得结果,成效卓越;学生努力达到目标,自己负责学习,不论教师是否出席;学生按计划行动,互助合作,秩序良好;师生友好,大家愉快,学习有兴趣,成功有信心。
故本题应选B。
4.( )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保证,是有效实施教育的前提。
A.良好的师生关系√B.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C.教师具备较高的能力素质D.教师具备较高的知识素质解析:解析:师生关系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教师与学生之间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之间的态度等。
2023年中学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教师与学生》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2023年中学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教师与学生》知识考试题与答案一、单选题1教师的劳动成果是学生的品德、知识和能力,而非显性的物质财富。
这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特点。
A、创造性B、长期性C、间接性D、示范性正确答案:C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年青一代的品格中起()A、桥梁作用B、关键作用C、主导作用D、决定作用正确答案:B3.教师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职业。
在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具有核心地位、最能体现教师职业专业性质的知识是()。
A、学科知识B、课程知识C、学科教学知识D、教学法知识正确答案:C4.某同学的数学成绩比较差,每次考试都不及格。
这次考试及格了,该同学本以为老师会表扬他,没想到老师一进教室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他:“你这次考得特别好,不是抄来的吧?”老师的这种做法忽视了()A、学生是完整的人B、学生是独特的人C、学生是学习的主体D、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正确答案:D5.曾有一个全国性调查显示,初中生最不喜欢的课居然包括音乐和语文。
半数以上中学生学习超时、睡眠不足。
在沉重的压力下,他们接触的课外书大大减少。
青少年疏远文学艺术和丰富的生活,审美素养、道德修养、创新能力都会受到限制,情感荒漠化倾向终将出现。
结合上文,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A、教师要加大学生课外读物的检查力度B、中学生建构知识和获得技能的过程是痛苦的C、教师要了解中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形成的过程D、教师要根据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给学生减负并合理布置作业正确答案:D6.新课程改革中提倡的现代师生关系模式是()。
A、合作模式B、平等模式C、管理模式D、授受模式正确答案:A7.某学校举行讲课比赛,青年教师小张认真研究教材,依据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课件,为参加比赛做好准备。
在讲课时,评委提问小张对教学知识点前沿研究趋势的认识。
依据平时的积累,小张迅速做出恰当、合理的回答,赢得了评委赞赏。
这主要反映了教师工作的。
A、示范性和榜样性B、复杂性和创造性C、全面性和细致性D、主体性与长期性正确答案:B8.一位新教师把大量时间花在维护自己与同事、领导间的关系上,说明其处在成长中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专家押题试卷(一)(满分100分时间1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是()A.《论语》B.《孟子》C.《学记》D.《大教学论》2.(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目的 B.教育方针 C.教育目标 D.教育政策3.在教育过程甲教师对突发性事件做出迅速、恰当地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 )的特点。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主体性4.教师讲课时,声音抑扬顿挫,富于变化,这是为了引起学生的()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分散注意5.下列属于再造想象的是()A.通过阅读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头脑中出现北国风光的情景B.人们看到天上的浮云,想象出各种动物的形象C.毛泽东创作诗词《沁园春·雪》D.我们想象未来世界的样子6.一位新教师把大量时间花在维护自己与同事、领导之间的关系上,说明其处于成长的()A.关注情境阶段B.关注生存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教学阶段7.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A.以学生发展为本B.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C.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D.提高课堂教学效率8.学习英语单词“house”时,用中文“耗子”来帮助记忆,这是一种( )。
A.组织策略B.复述策略C.元认知策略D.精加工策略9.实验证明:学习程度达到()时,记忆效果最佳。
% % % %10.教学的首要任务是()A.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B.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C.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D.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11.有效教学的核心是()A.教师的教学积极性B.学生的参与积极性12.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A.学校管理权B.学生管理权C.教育教学权D.学术研究权13.“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4.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C.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D.政治本位价值取向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于()A.1995年 B.1996年 C.1997年 D.1998年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1.教师专业发展2.气质3.陶冶教育法4.复述策略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2.结合教学实际说明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
3.谈谈新课程改革中提倡的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4.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有哪些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1.试述德育过程的规律。
2.什么是学习迁移?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学习迁移的发生。
五、材料分析题(14分)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
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
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
”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
”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
”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
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请运用新课程改革理念分析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行为。
2016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专家押题试卷(二)(满分100分时间1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着作是杨贤江的()A.《教育学》B.《论共产主义教育》C.《新教育大纲》D.《民主主义与教育》2.心理断乳期是指()A.幼儿期B.儿童期C.少年期D.青年期3.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即()A.民主型、惩罚型、放任型 B.权威型、放任型、民主型C.放任型、监督型、正义型 D.惩罚型、正义型、权威型4.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可以用以下几个字概括( )A.班、课、室 B.师、生、课C.师、生、时 D.班、课、时5.当面对挫折时,有的人奋发拼搏,而有的人一蹶不振,这是人格的()A.独特性B.稳定性C.整合性D.功能性6.“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的是知觉的()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7.学生入学后,教师会自然地成为他们亲近、尊敬甚至崇拜的对象,把教师作为获取知识的智囊、解决问题的顾问、行为举止的楷模。
这说明学生具有()A.可塑性B.依赖性C.向师性D.定向性8.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重点是()A.发展学生的智力B.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C.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D.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9.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但()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A.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B.抓好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D.开展多种多样的班级活动10.学习英语单词“house”时,用中文“耗子”来帮助记忆,这是一种( )。
A.组织策略B.复述策略C.元认知策略D.精加工策略11.“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逻辑记忆D.动作记忆1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B.受教育者与德育方法之间的矛盾C.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13.把学习看作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这是一种()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生理性内驱力14.某校一名学生在跑八百米时突然死亡,后查明该生患有严重的心脏病。
学生家长事先将此事告知过该生的班主任。
该班主任的行为()A.触犯了刑法B.属于不作为侵权C.侵犯了学生的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D.没有违法15.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 )予以保障。
A.国家???????B.社会??????C.学校??????D.人民政府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1.课程标准2.班集体3.先行组织者4.程序教学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1.教师应该如何备课?2.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与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有何不同?3.简述布置作业的原则。
4.简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1.试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2.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说明我们应树立什么教育理念。
五、材料分析题(14分)某初中一女生把一男生向其表达“爱慕之意”的情书交给了班主任,班主任认为,对于“早恋”思想要严肃处理,“杀一儆百”,于是在班会上把这封“情书”公之于众,结果导致了该男生的休学。
请用所学的德育规律、德育原则分析该案例。
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1—5 CABAA 6—10 BADCA 11—15 BCCCA二、名词解释1.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逐渐成长为一个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2.气质是不依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
3.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德育方法。
4.复述策略是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三、简答题1.(1)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2)合理组织活动;(3)对兴趣的依从性;(4)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
2. (1)合理安排复习时间;(2)适当的过度学习;(3)克服记忆的相互干扰;(4)运用多种感官协同记忆;(5)采用多种形式复习。
(结合实际进行论述)3.(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4)心理相容。
4.(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4)教学的教育性规律(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
四、论述题1.(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与提高过程。
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
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
要注意的是,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有多种开端。
(2)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首先,学生思想品德的任何变化,都依赖于学生个体的心理活动;其次,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实质上是对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综合过程;最后,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实际上也是他们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学生在活动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而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基础。
学校德育应在多方面影响中发挥主导作用。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这要求教育者必须持之以恒、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思想行为的反复,善与反复抓,抓反复,引导学生在反复中逐步前进。
2.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促进学习迁移:(1)注意教学材料和内容的编排;(2)改进教材呈现方式;(3)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4)加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训练;(5)加强教学方法的选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6)改进对学生的评价。
五、材料分析题这则案例充分体现了陶行知先生民主平等的教育理念,同时也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对学生的尊重、信任、爱与严格要求。
陶行知先生看到学生打架后,立即严厉制止是一种严格要求。
但是他并没有责骂与批评,而是运用发糖果的方法巧妙地让学生自己逐步认识与发现自己的错误,从本质上改变学生打架的不良行为。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明辨是非,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学会做一个真正的人,具备优秀的个性品质与健全的人格。
陶行知先生就是这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包容学生、感化学生,用为人师表的行为耳濡目染地影响学生、熏陶学生。
(二)一、单项选择题1—5 CCBDD 6—10 CCCCD 11—15 BDBBD二、名词解释1.课程标准时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