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诗》学案(带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谈中国诗》学案
【学习目标】
1.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概括各段大意和文章中心。
2.筛选文章中的比喻句,品析比喻的妙用。
3.查阅资料把文中提到中国诗补充完整并背诵.
一、知识链接
(一)作者简介
钱钟书(1910-1998),原名仰先,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
在文学、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钱学”。
解放前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用英文撰写的《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
其中《围城》有独特成就,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
先生的治学特点是贯通中西、古今互见的方法,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大家。
(二)文体知识——关于中国诗歌
1.诗歌的特点
①诗歌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
②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
③诗歌的形式: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分行又主要是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
2.诗歌的分类
诗歌按时代可分为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旧体诗)两大部分。
古典诗歌又有古体诗(又名古诗、古风)、近体诗(又名今体诗、格律诗)、词(又名诗余、长短句、曲词、曲子词)、曲等几种不同形式。
古体诗就是古代的自由诗,形式自由,篇幅不限,每句字数不定(指杂言),不讲对仗,押韵自由等。
它有四言古诗(最早出现于《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如《古诗十九首》)、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如《长恨歌》)、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行”“引”“曲”“吟”“弄”等名称,如《琵琶行》)等形式。
近体诗鼎盛于唐代,除排律外,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它有绝句和律诗两种类型,绝句分五言绝句(五绝)、七言绝句(七绝)两种,律诗分五言律诗(五律)、七言律诗(七律)、排律三种。
词鼎盛于宋代,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形式。
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曲鼎盛于元代,有散曲和杂剧两种形式。
散曲又有小令(短小的曲子)和套数(又名“套曲”)两种形式。
3.中国古代诗歌流派和文学运动
(1)山水田园诗派。
以描写恬静悠然的自然风光为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歌咏,或流露不愿同流合污的情绪,或表现隐逸避世的消极思想。
其代表作家有晋代的陶渊明、谢灵运和唐代的王维、孟浩然等。
(2)边塞诗派。
以边塞生活、战争为题材。
代表作家有唐代高适、岑参,还有王昌龄、王之涣、王翰、崔颢等。
(3)豪放派。
宋代词坛的一大流派,其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代表词人以苏轼、辛弃疾为主,代表作品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婉约派。
宋代词坛上的一大流派,其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词中抒发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深沉幽怨,题材较狭窄,往往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
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姜夔等。
(5)新乐府运动。
由白居易、元稹倡导,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虽称为乐府,但不拘于声律,故称新乐府。
白居易所作五十首,颇多反映社会矛盾之作,在当时较有现实意义,其形式采用乐府歌行体,多以三言、七言错杂运用。
二、初读文本,基础积累
1.字音
①一蹴.而就()②颦蹙.() ③众咻.()
④梵.文() ⑤撩.人() ⑥轻鸢.()
①佛
⎩
⎨
⎧仿佛.()
佛.教()
②见
⎩
⎨
⎧见.面()
图穷匕见.()
③挨
⎩
⎨
⎧挨.打()
挨.家挨.户()
④薄
⎩
⎨
⎧厚薄.()
刻薄.()
薄.荷()
2.辨形组词
①
⎩
⎨
⎧渐()
惭()
②
⎩
⎨
⎧衰()
蓑()
③
⎩
⎨
⎧梵()
焚()
④
⎩
⎨
⎧妨()
防() 3.近义词辨析
(1)辨别·鉴别
“辨别”是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
“鉴别”是辨别(真假好坏)。
例句:①看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拿什么做标准呢?拿什么_辨别他们呢?
②专家___鉴别__这件文物是否是两千年前的珍品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结论让人大吃
一惊,这是一件赝品。
(2)采纳·采用
“采纳”指接受(意见、建议、要求)。
“采用”指认为合适而使用。
例句:①对于任何成员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只要是正确的,都应该采纳_和接受。
②育种工作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常常_采用_回交的方法。
(3)珍藏·收藏
“珍藏”作动词,指认为有价值而妥善地收藏;作名词,指收藏的珍贵物品。
“收藏”指收集保藏。
例句:①我至今还_珍藏_着祖母的一张生活照,看到它,我就好像又回到了祖母身边,好像又回到了童年时代。
②现在东六宫都改为古代艺术品的陈列专馆,_收藏_展出宫内的绘画、陶瓷等。
三、研读文本,整体感知
1.本文是一篇演讲稿,面对一群金发碧眼的外国人,钱钟书先生是用什么方法来论中国诗的?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
2.快速阅读文章第2---6自然段,抓住关键句,概括与外国诗相比中国诗歌的特征有哪些?
第2自然段:
第3自然段:
第4-5自然段:
第6自然段:
3.作者论诗的基本立场是什么?
作者论诗的基本立场是从比较文学的立场看待中国诗,要全面了解诗人,用具体的事实做论据。
4.本文的结构布局是怎样的?
(1)主要特点:开篇明确论述的原则,然后逐层展开,分别论证,而在论述中又不时广引博征,使文章跌宕生姿。
(2)文章第1段,说明谈论中国诗要用比较文学的方法。
然后层层推进,阐述中国诗的特点。
每一个特点的论述,都含着对比与综合。
对比,是指中外诗歌作对比;综合,是在诸多材料中综合中国诗的特点。
文章结尾,作者又宕开一笔,“中国诗并没有特特别别‘中国’的地方”,使文章说理辩证周密。
课文的整个结构圆通灵活,充满机巧。
四、文本探究
1.怎样理解“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
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这两句话?
这两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借梵文的《百喻经》阐释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上的缺欠,旨在批评。
二是点明造成这种缺欠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往往没有坚实的基础,影响了艺术稳定、长远的发展。
这段话很幽默,“流毒无穷的聪明”是批评,却批评得令人会心一笑。
2.作者通过对中外诗歌的比较,得出了什么结论?
作者认为,像各国人都是人一样,中国诗和西洋诗都是诗,共同点多于不同点。
中国诗里有“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有“中国的”成分。
在中国诗里零碎的,薄弱的,到西洋诗里发展得明朗圆满,反过来也一样。
因此,“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读者“回到本国诗”。
3.作者是如何形象地说明学习外国诗对学习本国诗有好处?
学习外国诗有什么好处,这个问题不好回答。
作者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将此形象地表达了出来。
我们一切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的思家病,想找着一个人,一件事物,一处地位,容许我们的身心在这茫茫漠漠的世界里有个安顿归宿,仿佛“病人上了床,浪荡子回到家”一样,其实都是要找一个归宿。
作者打了一个精彩的比喻:就像外国人在中国的小住能增加对本国的爱恋一样,学习中国诗会使人对本国诗有更深的领会。
选段中没有泛论、概论这类空话大话,读者在接受形象比喻的同时,会自然而然地接受作者的观点。
4.如何理解“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中的“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中西本位文化的人”是指只关注、欣赏本国的文化,不去了解中西文化的交流、交融,孤芳自赏的人。
作者对这类人进行了讽刺和反对。
“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在幽默风趣中讽刺了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5.文中“人生不过是家居,出门,回家。
”一句与谈诗有何关系?
这句话恰好说明读诗的整个过程:“家居”是在读本国诗,“出门”是在读外国诗,“回家”是读完外国诗,又想起了本国诗,还想着再回到本国诗看看二者的区别。
五、作业:国庆作文,写作文本上,10月8日交。
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
一位台湾女作家,在她的散文中写了这样的句子:"初夏的日子,阳光改变了空气的气味。
"一位大陆评论家评论道:"这样写很好,用的是美文笔法,善用通感,讲究炼字,刻
意经营。
"一个做母亲的看了不禁哑然失笑,因为她的女儿4岁时就曾"通感"过。
冬天里她经常晒被子,晚上睡觉时女儿说:"妈妈,我最喜欢睡晒过的被子,里面有太阳的味道。
"她觉得平心而论女儿的话说得比散文家更生动些。
记得一位大画家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艺术家。
"不知为什么许多孩子长大了反而变蠢了呢。
请自己提炼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