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陀螺转转转

大班科学活动:陀螺转转转

背景

陀螺是一种古老的玩具,由于其旋转运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有趣而又神奇的物理现象,它在世界各地都备受欢迎。在科学教育中,陀螺的运动原理也被广泛地介绍和应用。在本篇文档中,我们将介绍一些有趣的陀螺实验,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陀螺的魅力。

实验内容

实验材料

1.陀螺

2.磁力仪

3.金属台

4.电池

5.电线

6.磁铁

实验步骤

1.给孩子们讲解陀螺的构造和原理,引导他们思考陀螺旋转

时会出现的各种物理现象。

2.给孩子们发放陀螺,让他们自由地玩耍,感受陀螺在手中

的旋转感,学习如何让陀螺旋转更加平稳和持久。

3.将陀螺放在金属台上旋转,观察陀螺在旋转过程中的运动

轨迹,引导孩子们发现和理解行星运动的运动规律和行星公转的原理。

4.利用磁力仪和磁铁将陀螺固定在空气中旋转,引导孩子们

探究磁场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学习磁铁与磁场的互相作用原理。

5.利用电池和电线,让陀螺在电流的作用下旋转,引导孩子

们了解电磁感应原理和磁场与电流的相互作用。

6.最后,让孩子们进行讨论,归纳总结各个实验的结果,让

他们产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

实验效果及分析

通过上述实验,孩子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陀螺的旋转规律及其与物理学的关系,同时也提高了他们探索、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与方法,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

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适合年龄为5-6岁的儿童

2.在实验过程中,须特别注意孩子们的安全,并采取相应措

施进行防护保护。

3.各项实验完成时需将实验器材清理干净,归位妥善保管,

以备下次使用。

结语

通过这次科学活动,孩子们可以在玩耍中学习,充分感受陀螺的魅力,同时也深入了解和学习了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陀螺转转转教案

陀螺转转转 幼儿年龄:大班 一:活动目标: 1、对物体转动变化感兴趣,探索影响陀螺转动变化的一些因 素。 2、尝试在探索和比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二:活动准备: 圆片(卡纸制作的)、牙签若干、若干相关图片,两张集体记录表,幼儿已有转动陀螺的经验。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睁开眼睛看,这是什么?教师出示两个陀螺玩具,并让两名幼儿玩陀螺,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平时玩的陀螺是自己买的呢?还是自己做的呢? 那我们今天做个陀螺怎么样? 2、出示材料,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猜想假设。 师:其实做陀螺很简单,只需要两样东西,一个圆片,一根牙签。教师介绍做陀螺的方法,并请幼儿打开盒子,取出转盘,仔细观察转盘,并发现转盘上有什么。(转盘上有三个洞,每个洞旁边标有数字1、2、3。)接着,再打开黑色盒子,取出牙签。 教师设疑:把轴插入哪号洞,陀螺能转起来呢?幼儿猜测牙签插入圆片后的旋转状态,并实际操作,教师给予指导。

3、幼儿自己操作,进行探究,教师总结。 教师提问:小朋友在旋转的时候发现了什么?大家都同意1号转的最快吗?那为什么1号转的最快呢?幼儿交流,分享讨论后,教师帮助幼儿梳理提升经验,通过集体记录的方式进行总结和提升。 4、鼓励幼儿进行陀螺比赛。 教师提供长的火柴,并为幼儿提供新的原片,引导幼儿再次制作陀螺,待幼儿完成制作后,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转陀螺比赛,并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如为什么有的陀螺能转起来,而有的转不起来?使幼儿关注影响陀螺旋转的相关因素,激发幼儿进一步深入探究的兴趣。 5、梳理提升幼儿的经验。 教师通过集体记录的方式进行总结和提升,使幼儿获得陀螺旋转与圆片在牙签上的位置有关的关键经验。 6、引导幼儿说出生活中常见的转动,教师再进一步进行有关转 动的图片展示,丰富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 四:活动延伸与扩展: 引导幼儿回家后制作不同形状的陀螺,如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等,并能积极的发现这些形状的陀螺与圆形陀螺旋转的不同点。

大班科学陀螺转转转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陀螺转转转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我们鼓励幼儿在玩中发现身边的科学,并尝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激发幼儿对探索的兴趣,积累探索的方法。 在"陀螺转转转'活动中,我们重视让幼儿获得直接的操作体验,引导幼儿在比较和分析中发现影响陀螺转动变化的一些因素。如,第一个环节是让幼儿回忆、交流生活中的转动,教师引导幼儿结合已有生活经验,发现转动这一现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引起幼儿对转动这一现象的兴趣,激发幼儿玩陀螺的愿望。第二个环节是让幼儿借助教师提供的材料,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用比较的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通过引导幼儿操作和交流,调动幼儿的已有认知经验,激活幼儿的思维,从而使他们发现影响陀螺转动变化的一些因素。第三个环节是活动延伸,因为影响陀螺转动的因素有许多,在这次活动中幼儿只可能发现其中的几个因素。教师的提问能激发幼儿再探索的愿望,拓展幼儿的思维。 目标: 1.对物体转动变化感兴趣,探索影响陀螺转动变化的一些因素。 2.尝试在探索和比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准备: 1.直径6厘米左右的红色塑料圆片(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在塑料

片的中心处打一个小洞,刚好适合牙签通过。 2.直径6厘米左右的黄色塑料圆片(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在塑料片的偏离中心处打一个小洞,刚好适合牙签通过。 3.牙签(数量为幼儿人数的2~3倍),棉签,纸盒,吸管,记录纸,笔。 4.打印汉字"转动'。 过程: 一、回忆、交流生活中的转动现象 1.出示汉字"转动',引出话题。 师:今天玩游戏前我先考考大家,这两个是什么字? 师:看到"转动'两个字,让你想到了什么?生活中有哪些转动的现象?这些转动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2.教师总结要素,帮助幼儿梳理搜集到的信息。 师:我们发现生活中有许多转动现象,这些转动有的会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比如电风扇、洗衣机、微波炉;有的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快乐,比如陀螺玩具、故事磁带、锦江游乐园大转盘等。 3.承上启下,引出任务。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玩会转动的陀螺,不过今天的陀螺不是从商店里买来的,而是要我们自己做的。 二、自主探索。发现影响转动变化的一些因素 (一)自由探索 1.教师介绍材料,交代任务。

大班科学《陀螺转转转》教案及反思

大班科学《陀螺转转转》教案 设计意图:爱玩就是幼儿得天性.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我们鼓励幼儿在玩中发现身边得科学,并尝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激发幼儿对探索得兴趣,积累探索得方法。 在“陀螺转转转"活动中,我们重视让幼儿获得直接得操作体验,引导幼儿在比较与分析中发现影响陀螺转动变化得一些因素。如,第一个环节就是让幼儿回忆、交流生活中得转动,教师引导幼儿结合已有生活经验,发现转动这一现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引起幼儿对转动这一现象得兴趣,激发幼儿玩陀螺得愿望。第二个环节就是让幼儿借助教师提供得材料,在教师得引导下尝试用比较得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通过引导幼儿操作与交流,调动幼儿得已有认知经验,激活幼儿得思维,从而使她们发现影响陀螺转动变化得一些因素。第三个环节就是活动延伸,因为影响陀螺转动得因素有许多,在这次活动中幼儿只可能发现其中得几个因素。教师得提问能激发幼儿再探索得愿望,拓展幼儿得思维. 活动目标:1.对物体转动变化感兴趣,探索影响陀螺转动变化得一些因素。?2.尝试在探索与比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活动准备:1.直径6厘米左右得红色塑料圆片(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在塑料片得中心处打一个小洞,刚好适合牙签通过. 2。直径6厘米左右得黄色塑料圆片(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在塑料片得偏离中心处打一个小洞,刚好适合牙签通过。?3.牙签(数量为幼儿人数得2~3倍),棉签,纸盒,吸管,记录纸,笔。?4。打印汉字“转动”. 活动过程: 一、回忆、交流生活中得转动现象?1。出示汉字“转动”,引出话题。?师:今天玩游戏前我先考考大家,这两个就是什么字??师:瞧到“转动”两个字,让您想到了什么?生活中有哪些转动得现象?这些转动与我们得生活有什么关系? 2。教师总结要素,帮助幼儿梳理搜集到得信息。 师:我们发现生活中有许多转动现象,这些转动有得会让我们得生活更方便,比如电风扇、洗衣机、微波炉;有得会给我们得生活带来快乐,比如陀螺玩具、故事磁带、锦江游乐园大转盘等。 3。承上启下,引出任务。?师:今天我们来玩一玩会转动得陀螺,不过今

大班科学活动:陀螺转转转

大班科学活动:陀螺转转转 背景 陀螺是一种古老的玩具,由于其旋转运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有趣而又神奇的物理现象,它在世界各地都备受欢迎。在科学教育中,陀螺的运动原理也被广泛地介绍和应用。在本篇文档中,我们将介绍一些有趣的陀螺实验,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陀螺的魅力。 实验内容 实验材料 1.陀螺 2.磁力仪 3.金属台 4.电池 5.电线 6.磁铁 实验步骤 1.给孩子们讲解陀螺的构造和原理,引导他们思考陀螺旋转 时会出现的各种物理现象。 2.给孩子们发放陀螺,让他们自由地玩耍,感受陀螺在手中 的旋转感,学习如何让陀螺旋转更加平稳和持久。 3.将陀螺放在金属台上旋转,观察陀螺在旋转过程中的运动 轨迹,引导孩子们发现和理解行星运动的运动规律和行星公转的原理。 4.利用磁力仪和磁铁将陀螺固定在空气中旋转,引导孩子们 探究磁场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学习磁铁与磁场的互相作用原理。 5.利用电池和电线,让陀螺在电流的作用下旋转,引导孩子 们了解电磁感应原理和磁场与电流的相互作用。 6.最后,让孩子们进行讨论,归纳总结各个实验的结果,让 他们产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

实验效果及分析 通过上述实验,孩子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陀螺的旋转规律及其与物理学的关系,同时也提高了他们探索、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与方法,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 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适合年龄为5-6岁的儿童 2.在实验过程中,须特别注意孩子们的安全,并采取相应措 施进行防护保护。 3.各项实验完成时需将实验器材清理干净,归位妥善保管, 以备下次使用。 结语 通过这次科学活动,孩子们可以在玩耍中学习,充分感受陀螺的魅力,同时也深入了解和学习了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班科学陀螺转转转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陀螺转转转教案反思1、大班科学陀螺转转转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爱是孩子的天性。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我们鼓励孩子在玩耍中发现身边的科学,并尝试发现和分析问题,从而激发孩子的探索兴趣,积累探索方法。 在“陀螺转转转”活动中,我们重视让幼儿获得直接的操作体验,引导幼儿在比较和分析中发现影响陀螺转动变化的一些因素。如,第一个环节是让幼儿回忆、交流生活中的转动,教师引导幼儿结合已有生活经验,发现转动这一现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引起幼儿对转动这一现象的兴趣,激发幼儿玩陀螺的愿望。第二个环节是让幼儿借助教师提供的材料,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用比较的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通过引导幼儿操作和交流,调动幼儿的已有认知经验,激活幼儿的思维,从而使他们发现影响陀螺转动变化的一些因素。第三个环节是活动延伸,因为影响陀螺转动的因素有许多,在这次活动中幼儿只可能发现其中的几个因素。教师的提问能激发幼儿再探索的愿望,拓展幼儿的思维。 目标: 1.对物体转动变化感兴趣,探索影响陀螺转动变化的一些因素。 2.尽量通过探索和比较来发现和分析问题。 准备:

1.直径6厘米左右的红色塑料圆片(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在塑料片的中心处打一个小洞,刚好适合牙签通过。 2.黄色塑料圆片,直径约6 cm(数量与儿童数量相等)。在塑料圆片的偏心处打一个小洞,刚好适合牙签穿过。 3.牙签(数量为幼儿人数的2~3倍),棉签,纸盒,吸管,记录纸,笔。 4.打印汉字“转动”。 过程: 一、回忆、交流生活中的转动现象 1.出示汉字“转动”,引出话题。 师:今天玩游戏前我先考考大家,这两个是什么字? 师:看到“转动”两个字,让你想到了什么?生活中有哪些转动的现象?这些转动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2.教师总结要素,帮助幼儿梳理搜集到的信息。 师:我们发现生活中有许多转动现象,这些转动有的会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比如电风扇、洗衣机、微波炉;有的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快乐,比如陀螺玩具、故事磁带、锦江游乐园大转盘等。 3.承上启下,引出任务。 老师:今天,我们要玩一个旋转的陀螺,但是今天的陀螺不是从商店买的,而是我们自己做的。 二、自主探索。发现影响转动变化的一些因素 (一)自由探索

大班科学活动:陀螺转转转

大班科学活动《陀螺转转转》 一、活动目标 1.用附加重物的方式玩陀螺,对陀螺旋转产生进一步的探索兴趣。 2.大胆猜测并尝试合作记录,探索使陀螺保持平衡转动的方法。。 二、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幼儿有玩陀螺的经验和技能。 2. 物质准备:陀螺、数量充足的夹子、记录单、贴纸、大记录表 三、活动过程 (一)观察并讨论,初步感知陀螺失去平衡的现象 1.引起兴趣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玩具,认识吗?谁愿意上来玩一玩? 请一位孩子玩陀螺 师:怎么样了? 师:看样子你们经常在玩,一下子就让陀螺又快又稳的转起来了。 师:今天我们换个玩法,如果,我给陀螺,夹一个夹子,会怎么样呢? 师幼自由交流。 2.幼儿感知现象

教师操作,陀螺转不起来。 师:怎么样?还能转吗?为什么呢? 幼儿讨论陀螺转不起来的原因。 小结:原来陀螺一圈的重量一样,能保持平衡稳稳的转动,加上夹子,就变成了了单边重,失去了平衡,转不起来了。 师: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让这个加了夹子的陀螺又快又稳的转起来。 引出再加夹子 (二)第一次操作,探索用多个木夹,让陀螺转起来。 1.引发思考 师:我给大家提供了几个夹子,请你们去试一试,能不能让陀螺向又快又稳的转起来。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2.交流发现 师:你们刚才成功了吗?用了几个夹子? 请成功的小朋友来分享,教师在大记录表上记录夹子的位置。 师:两个夹子你们都成功了?那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子夹呢? 小结:原来面对面夹,陀螺的两边就差不多一样重,就能让陀螺保持平衡。 (三)第二次操作,探索3个夹子的夹法,初步发现夹子之间距离与陀螺旋转状态的关系。 师:2个夹子小朋友都成功了,那三个夹子呢?你们是怎么夹的?

《陀螺转转转》教案

《陀螺转转转》教案 2021-01-08 《陀螺转转转》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陀螺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并在玩陀螺的过程中,探索发现与陀螺旋转有关的各种相关因素。 2、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探索结果,对科学探索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用齿轮炮弹自制一个陀螺、齿轮炮弹玩具若干。记录纸、笔人手一份。多媒体、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同伴之间相互观察并玩一玩,启发幼儿说出陀螺有三部分组成:发射器、发条、陀螺。 二、幼儿结伴玩陀螺,在讲讲、玩玩、比比中探索影响陀螺旋转的因素。 1、提出要求: (1)找同伴说一说自己的.陀螺是什么形状、什么样? (2)玩一玩,比一比,谁的陀螺转的时间长?想一想为什么陀螺会转? 2、幼儿结伴游戏,记录游戏结果。 3、交流记录情况,谈谈影响陀螺旋转时间长短的因素。 提问:为什么有的陀螺转的时间长,有的转的时间短?怎样使你的陀螺转的快而时间长? (使用长的发条、拉发条时要用力且要速度快、要在平整的地面上玩、不要撞其他的物体……) 小结:就象小朋友自己说得一样,要在平整的地面上玩,不要撞其他的物体,可使用长的发条且在抽拉时要用力和速度快,这样陀螺

在旋转时会快而时间长。 4、探索发现:一样的陀螺转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样。 设计疑问讨论、个别幼儿比赛、验证。 小结:陀螺应有中心支撑点,旋转应有力度,陀螺旋转的时间长短与用力的大小、方法有关系。 三、尝试改变原有陀螺,比较改变前后转动的结果。 1、提问:如果你的陀螺在旋转面边缘的一端多拼插或减少一个齿轮炮弹,结果会怎样? 2、幼儿讨论交流自己的猜想,尝试验证后再将结果记录。 小结:陀螺旋转面应以支撑点为中心对称。陀螺旋转的时间长短还与旋转面是否对称有关。 四、开展"陀螺高手"比赛活动,在愉悦的情绪中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在不同接触面(玻璃、布)上玩陀螺,继续探索发现并记录交流。 ~

大班科学教案陀螺转转转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陀螺转转转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案概述 1.1 教学目标 1.了解陀螺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2.能够制作并使用简单的陀螺; 3.能够观察、记录和分析陀螺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4.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实验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 1.陀螺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2.制作陀螺的方法; 3.观察和记录陀螺转动的特点和规律。 1.3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陀螺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2.制作陀螺的方法。 1.4 教学资源 陀螺、细绳、纸板、锤子、钉子、实验记录表。 二、教学过程 2.1 导入(10分钟) 1.引导学生回忆上一次学的知识点“平衡与重力”, 并简单复习“力的大小和方向”。 2.讲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 2.2 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 1.讲解陀螺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如陀螺的形状、重心、陀螺线等;

2.与学生互动交流,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记住陀螺的运 动规律。 2.3 制作陀螺(25分钟) 1.教师分发工具和材料给学生,如纸板、锤子、钉子 等,引导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制作陀螺; 2.引导学生制作出优秀的陀螺。 2.4 观察和记录陀螺的运动(30分钟) 1.学生跟着教师的示范,用细绳将陀螺穿好并用力拉 紧绳子,再给陀螺一个恰当的推力; 2.学生观察陀螺转动的特点和规律,记录陀螺的运动 轨迹、运动时长以及其它自己觉得重要的信息。 2.5 分析实验结果(15分钟) 1.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记录下来的信息,并让学生认识 到自己的观察和记录的不足之处; 2.鼓励学生互相分享自己观察和记录到的陀螺运动的 信息。 2.6 总结(5分钟) 1.与学生一起再次回顾本课的学习目标; 2.简单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内容;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陀螺的知识和原理解决日常 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目的是为学生提供陀螺的相关知识和制作方法,并能够观察和记录陀螺转动的特点和规律。教学内容紧密相连,前后环环相扣。学生参与度较高,互相帮助和分享,特别是在制作陀螺和观察陀螺运动环节,大家都表现得十分积极。但是,教师发现还有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需要改进,如下: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陀螺转转转》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陀螺转转转》 一、教案概述 1.1 教学内容 本次教学内容为《陀螺转转转》。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帮助大班学生了解陀螺的运动原理和使用方法,培养其观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 1.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陀螺的运动原理和使用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1.3 教学重点 •掌握陀螺的运动原理; •学习如何使用陀螺。 1.4 教学任务 1.学习陀螺的基本知识; 2.进行实物观察和操作体验; 3.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二、教学过程 2.1 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陀螺的外形和运动,激发学生对陀螺的兴趣,并提问激发思考:“你们见过陀螺吗?它是如何运动的?有什么特点?” 2.2 学习陀螺的基本知识 教师通过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具向学生介绍陀螺的外形和组成部分,并结合孩子自身经验和观察能力,引导学生探究陀螺的运动原理。 2.3 实物观察和操作体验 教师将准备好的陀螺发放给学生,让学生观察陀螺的外形和结构,并亲自体验陀螺的使用方法。鼓励学生根据实际操作体验,总结陀螺的运动规律。

2.4 小组合作探究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验,设计一些陀螺的实验,例如改变陀螺的重心或转动速度等,观察不同条件下陀螺的运动效果,并记录实验结果。 三、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对大班学生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态度有了一定的了解。其中,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和值得肯定的地方如下: 3.1 改进之处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可以提出更具体、引人思考的问题,激发学生对陀螺的思考,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在学习陀螺的基本知识环节,我可以使用更多具体的案例和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陀螺的构造和运动原理; •在小组合作探究环节,我可以提供更多的实验材料和指导,促进学生的探究深度和广度。 3.2 值得肯定之处 •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和探究能力; •在教师讲解过程中,我通过多种形式的呈现,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和学习效果; •教学结束后,我及时总结并给予学生肯定的评价,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四、教学反思与改进措施 通过本节课的反思,我发现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并且也发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将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导入新课时,我将提前准备好更具针对性和引导性的问题,旨在让学 生能够更主动地思考和参与。 2.在学习陀螺的基本知识环节,我将使用更多的案例和图片,帮助学生 更好地理解并巩固所学知识。 3.在小组合作探究环节,我将提供更多的实验材料和指导,并组织学生 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和讨论。 通过以上改进措施,我相信教学效果会得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也会得到更好的激发。同时,我也会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支持。

大班科学教案陀螺转转转

大班科学教案陀螺转转转 大班科学教案:陀螺转转转 引言: 科学教育在幼儿园阶段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促进幼儿的探究欲望和观察力,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本文将介绍一份适用于大班的科学教案,主题为陀螺转转转。通过这个教案,幼儿将学习到陀螺的原理和使用方法,通过亲自制作和操作陀螺,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实验精神。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陀螺的原理和材料制作方法。 2.学会使用陀螺,培养动手能力。 3.观察陀螺旋转的特点,提高观察力。 4.通过自主制作陀螺和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实验精神。 二、教学准备: 1.陀螺制作所需材料:塑料瓶盖、竹签、塑料薄膜、纸板、尺子、胶水等。 2.教师准备:陀螺制作样品、陀螺旋转的视频演示、板书工具。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陀螺旋转的视频演示,向幼儿展示陀螺的特点和 旋转原理。引导幼儿发表自己对陀螺的看法和猜测,激发他们的探究 欲望。 2.知识讲解: 通过板书或图片展示,向幼儿介绍陀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引导幼 儿注意陀螺的形状、尖顶和旋转时的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3.制作陀螺: 告诉幼儿们可以自己制作一个陀螺,老师可以在讲台上现场制作一 个供幼儿观看。教师详细演示制作过程,包括用塑料瓶盖做陀螺的头部,用竹签插在头部中央作为陀螺的轴心,绕上塑料薄膜作为陀螺的 躯干等。 4.实操体验: 将制作好的陀螺发放给每个幼儿,引导他们按照教师的示范,自己 动手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陀螺。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幼儿提问,引导他们思考材料的选择、正确组装的方法等。 5.陀螺旋转观察: 让幼儿用手指扣住陀螺的轴心,用力旋转后松开,观察陀螺的旋转 情况。引导幼儿观察陀螺的旋转速度、旋转方向等变化规律,并与其 他同学展示自己观察到的不同现象。 6.结果总结:

陀螺转转转幼儿园教案

陀螺转转转幼儿园教案 一、教案简介 本教案旨在通过陀螺转转转的活动,帮助幼儿提高手眼协调能力、注意力和动作灵活性。通过游戏与集体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为幼儿提供多样的学习机会,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2.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集中力。 3.培养幼儿的动作灵活性。 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准备 1.陀螺:根据班级人数准备足够数量的陀螺。 2.场地:选择一个较为开阔的操场或室内活动区域作为教学场地。 3.音乐:准备几首活泼欢快的音乐,可以用于辅助教学活动。 四、教学内容及步骤 步骤一:导入 1.引导幼儿集体站成圆圈,坐下来。老师手持一个陀螺展示给幼儿,并 简单介绍陀螺的特点。 2.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回答问题:陀螺是什么形状?陀螺怎么转起 来的?陀螺转起来后会发出什么声音? 3.引导幼儿一起说出“陀螺转转转”这个口号,并积极参与。 步骤二:手眼协调训练 1.让幼儿围成一个圆圈,每人手持一个陀螺。 2.老师先示范如何转动陀螺,然后逐个让幼儿轮流尝试转动陀螺。 3.提醒幼儿注意掌握力度和技巧,争取让陀螺转得又快又稳。 4.在音乐的伴奏下,引导幼儿一起转动陀螺,形成合奏的效果。 步骤三:注意力训练 1.让幼儿坐成一排,将陀螺放在桌子上。 2.老师用手指轻轻推动一个陀螺,然后让幼儿观察陀螺旋转的方向。 3.让幼儿依次说出他们观察到的陀螺旋转的方向。

4.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陀螺会旋转?旋转的方向有什么规律? 步骤四:动作灵活性训练 1.将幼儿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站在操场的一个角落。 2.由一名成员拿着陀螺,其他成员围成一个圆圈,围着该成员转圈。 3.音乐响起时,成员手持陀螺,跟着圆圈内的幼儿一起转圈,形成一个 旋转的圆圈。 4.音乐停止时,成员停止转动陀螺,换另一名成员继续进行。 步骤五: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 1.将整个班级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陀螺。 2.让每个小组站在操场的不同位置。 3.引导幼儿一起合作,尝试用陀螺在操场上划出一些有趣的图案或形状。 4.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协作,形成团队合作的氛围。 步骤六:总结 1.让幼儿回到教室,围坐在一起。 2.通过问答的方式复习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幼儿加深对陀螺的认识和理 解。 3.提醒幼儿在课后继续练习陀螺转动的技巧,发现更多有趣的玩法。 五、教学评估 1.观察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情况和学习兴趣。 2.按照课堂表现和活动参与程度进行评估。 3.收集幼儿的练习作品,对其运用陀螺的能力进行评估。 六、拓展延伸 1.在幼儿玩陀螺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幼儿观察陀螺旋转的现象,并与幼 儿一起探讨旋转的原理。 2.可以邀请专业陀螺玩家来幼儿园给幼儿们进行陀螺表演,并与幼儿互 动交流。 以上为陀螺转转转幼儿园教案,通过陀螺活动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注意 力和动作灵活性,并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逐步引导和互动合作,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学习的乐趣。

大班科学《陀螺转转转》教案及反思

大班科学《陀螺转转转》教案及反思

大班科学《陀螺转转转》教案 设计意图:爱玩是幼儿的天性。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我们鼓励幼儿在玩中发现身边的科学,并尝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激发幼儿对探索的兴趣,积累探索的方法。 在“陀螺转转转”活动中,我们重视让幼儿获得直接的操作体验,引导幼儿在比较和分析中发现影响陀螺转动变化的一些因素。如,第一个环节是让幼儿回忆、交流生活中的转动,教师引导幼儿结合已有生活经验,发现转动这一现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引起幼儿对转动这一现象的兴趣,激发幼儿玩陀螺的愿望。第二个环节是让幼儿借助教师提供的材料,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用比较的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通过引导幼儿操作和交流,调动幼儿的已有认知经验,激活幼儿的思维,从而使他们发现影响陀螺转动变化的一些因素。第三个环节是活动延伸,因为影响陀螺转动的因素有许多,在这次活动中幼儿只可能发现其中的几个因素。教师的提问能激发幼儿再探索的愿望,拓展幼儿的思维。 活动目标:1.对物体转动变化感兴趣,探索影响陀螺转动变化的一些因素。 2.尝试在探索和比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活动准备:1.直径6厘米左右的红色塑料圆片(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在塑料片的中心处打一个小洞,刚好适合牙签通过。 2.直径6厘米左右的黄色塑料圆片(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在塑料片的偏离中心处打一个小洞,刚好适合牙签通过。 3.牙签(数量为幼儿人数的2~3倍),棉签,纸盒,吸管,记录纸,笔。 4.打印汉字“转动”。 活动过程: 一、回忆、交流生活中的转动现象 1.出示汉字“转动”,引出话题。 师:今天玩游戏前我先考考大家,这两个是什么字? 师:看到“转动”两个字,让你想到了什么?生活中有哪些转动的现象?这些转动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2.教师总结要素,帮助幼儿梳理搜集到的信息。

大班科学教案陀螺转转转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陀螺转转转反思 1、班科学礁陀螺转转转思 设计意图: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我媚励幼儿在玩中发现身边的科学,并尝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激发幼儿对探索的兴趣,积累探索的方法。 在“陀螺转转转”活动中,我们重视让幼儿获得直接的操作体验,引导幼儿在比较和分析中发现影响陀螺转动变化的一些因素。如,第一个环节是让幼儿回忆、交流生活中的转动,教师引导幼儿结合已有生活经验,发现转动这一现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引起幼儿对转动这一现象的兴趣,激发幼儿玩陀螺的愿望。第二个环节是让幼儿借助教师提供的材料,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用比较的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通过引导幼儿操作和交流,调动幼儿的已有认知经验,激活幼儿的思维,从而使他们发现影响陀螺转动变化的一些因素。第三个环节是活动延伸,因为影响陀螺转动的因素有许多,在这次活动中幼儿只可能发现其中的几个因素。教师的提问能激发幼儿再探索的愿望,拓展幼儿的思维。 目标: 1.对物体转动变化感兴趣,探索影响陀螺转动变化的一些因素。 2.尝试在探索和比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3.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准备: 1.直径6厘米左右的塑料圆片(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在塑料片的中心处打一个小洞,刚好适合牙签通过。 2.直径6厘米左右的黄色塑料圆片(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在塑料片的偏离中心处打一个小洞,刚好适合牙签通过。 3.牙签(数量为幼儿人数的2~3倍),棉签,纸盒,吸管,记录纸,笔。 4.打印汉字“转动”。 过程: 一、回忆、交流生活中的转动现象 1.出示汉字“转动”,引出话题。 师:今天玩游戏前我先考考家,这两个是什么字? 师:看到“转动”两个字,让你想到了什么?生活中有哪些转动的现象?这些转动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2.教师总结要素,助幼儿梳理搜集到的信息。 师:我们发现生活中有许多转动现象,这些转动有的会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比如电风扇、洗衣机、微波炉;有的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快乐,比如陀螺玩具、故事磁带、锦江游乐园转盘等。 3.承上启下,引出任务。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玩会转动的陀螺,不过今天的陀螺不是从商店里买来的,而是要我们自己做的。 二、自主探索。发现影响转动变化的一些因素

大班科学:陀螺转转转 - 幼儿园科学教案

大班科学:陀螺转转转 - 幼儿园科学教案 设计意图: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我们鼓舞幼儿在玩中发觉身边的科学,并尝试发觉问题、分析问题,激发幼儿对探究的爱好,积累探究的方法。 在"陀螺转转转'活动中,我们重视让幼儿取得直接的操作体验,引导幼儿在比较和分析中发觉影响陀螺转动变化的一些因素。如,第一个环节是让幼儿回忆、沟通生活中的转动,老师引导幼儿结合已有生活阅历,发觉转动这一现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引起幼儿对转动这一现象的爱好,激发幼儿玩陀螺的愿望。第二个环节是让幼儿借助老师供应的材料,在老师的引导下尝试用比较的方法发觉问题、分析问题。在这一环节中,老师通过引导幼儿操作和沟通,调动幼儿的已有认知阅历,激活幼儿的思维,从而使他们发觉影响陀螺转动变化的一些因素。第三个环节是活动延长,因为影响陀螺转动的因素有很多,在这次活动中幼儿只可能发觉其中的几个因素。老师的提问能激发幼儿再探究的愿望,开拓幼儿的思维。 目标: 1.对物体转动变化感爱好,探究影响陀螺转动变化的一些因素。 2.尝试在探究和比较中发觉问题、分析问题。 预备: 1.直径6厘米左右的红色塑料圆片(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在塑料片的中心处打一个小洞,刚好适合牙签通过。 2.直径6厘米左右的黄色塑料圆片(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在塑料片的偏离中心处打一个小洞,刚好适合牙签通过。 3.牙签(数量为幼儿人数的2~3倍),棉签,纸盒,吸管,记录纸,笔。 4.打印汉字"转动'。 过程: 一、回忆、沟通生活中的转动现象 1.出示汉字"转动',引出话题。 师:今日玩嬉戏前我先考考大家,这两个是什么字? 师:看到"转动'两个字,让你想到了什么?生活中有哪些转动的现象?这

大班科学《陀螺转转转》教案及反思

大班科学《陀螺转转转》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陀螺的基本原理和构造。 2.掌握陀螺的使用方法,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陀螺操作。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1.了解陀螺的基本原理和构造。 2.掌握陀螺的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 1.陀螺模型。 2.实验设备和材料。 教学过程: Step 1:引入活动(5分钟) 教师出示一个陀螺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是什么?它是如何工作的?" Step 2:了解陀螺(10分钟) 教师向学生讲解陀螺的基本原理和构造,重点介绍陀螺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陀螺转子、陀螺轴和陀螺球。

Step 3:简单操作(20分钟) 教师示范如何使用陀螺,并向学生逐步解释陀螺的操作方法。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 Step 4:实验活动(3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活动,学生用不同的力量和角度旋转陀螺,并观察陀螺的运动情况。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总结。 Step 5:课堂展示(10分钟) 学生将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展示,并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发现和感想。 Step 6:反思(10分钟) 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学到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和体会?" 二、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陀螺的基本原理和构造,并掌握陀螺的使用方法。教学内容丰富,有启发性,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入活动,教师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主动思考。通过讲解,学生逐渐了解到陀螺的基本原理和构造,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操作。实验活动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学生通过实践,观察和实验记录,加深了对陀螺运动规律的理解。在课堂展示环节,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并与同学进行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大班科学陀螺转转转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陀螺转转转教案反思 这是大班科学陀螺转转转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设计意图: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我们鼓励幼儿在玩中发 现身边的科学,并尝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激发幼儿对探索的 兴趣,积累探索的方法。 在"陀螺转转转"活动中,我们重视让幼儿获得直接的操作体验, 引导幼儿在比较和分析中发现影响陀螺转动变化的一些因素。如,第一个环节是让幼儿回忆、交流生活中的转动,教师引导幼儿结 合已有生活经验,发现转动这一现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引起幼 儿对转动这一现象的兴趣,激发幼儿玩陀螺的愿望。第二个环节 是让幼儿借助教师提供的材料,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用比较的方 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通过引导幼儿操作 和交流,调动幼儿的已有认知经验,激活幼儿的思维,从而使他

们发现影响陀螺转动变化的一些因素。第三个环节是活动延伸,因为影响陀螺转动的因素有许多,在这次活动中幼儿只可能发现其中的几个因素。教师的提问能激发幼儿再探索的愿望,拓展幼儿的思维。 目标: 1.对物体转动变化感兴趣,探索影响陀螺转动变化的一些因素。 2.尝试在探索和比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准备: 1.直径6厘米左右的红色塑料圆片(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在 塑料片的中心处打一个小洞,刚好适合牙签通过。 2.直径6厘米左右的黄色塑料圆片(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在 塑料片的偏离中心处打一个小洞,刚好适合牙签通过。 3.牙签(数量为幼儿人数的2~3倍),棉签,纸盒,吸管,记录 纸,笔。 4.打印汉字"转动"。 过程:

一、回忆、交流生活中的转动现象 1.出示汉字"转动",引出话题。 师:今天玩游戏前我先考考大家,这两个是什么字? 师:看到"转动"两个字,让你想到了什么?生活中有哪些转动的现象?这些转动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2.教师总结要素,帮助幼儿梳理搜集到的信息。 师:我们发现生活中有许多转动现象,这些转动有的会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比如电风扇、洗衣机、微波炉;有的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快乐,比如陀螺玩具、故事磁带、锦江游乐园大转盘等。 3.承上启下,引出任务。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玩会转动的陀螺,不过今天的陀螺不是从商店里买来的,而是要我们自己做的。 二、自主探索。发现影响转动变化的一些因素 (一)自由探索 1.教师介绍材料,交代任务。

大班科学活动:《旋转的陀螺》

大班科学活动:《旋转的陀螺》 一、设计意图 在日常活动中,幼儿总是对区角里的陀螺玩具兴致勃勃,转动的陀螺里藏着很多的秘密,而我们的孩子对于秘密的探索欲望是与生俱来的,《指南》中明确指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我根据我班幼儿兴趣需要和爱学爱问的年龄特点,我设计本节活动时,以游戏贯穿始终,实现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最优化,旨在让幼儿在熟悉的玩具中通过玩一玩、做一做、说一说,发现陀螺旋转的秘密,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引导幼儿通过猜想和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发现陀螺旋转得又快又稳与中心点和重心有关,并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自制陀螺,体验独立动手制作陀螺的成功感。 二、活动目标 1.体验独立动手制作陀螺的成功感。 2.通过猜想和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发现陀螺旋转得又快又稳与中 心点和重心有关。 3.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自制陀螺。 三、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玩陀螺的经验。

物质材料准备:PPT课件、互动课堂、电子记录表、平板电脑、智能音箱、移动授课终端、自制陀螺材料人手一份。 四、活动过程 (一)引出陀螺,激发学习兴趣 1.黄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玩的玩具,你们想玩吗? 2.幼儿自由玩陀螺。 3.教师提问:陀螺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呢? 4.幼儿自由猜想。 5.教师小结:陀螺是由轮盘和轴组成的。 (二)操作探索,发现陀螺秘密 1.教师:你们平时玩的陀螺是买的还是做的?我们今天来自己做一个陀螺。 2.教师出示有两个孔的圆盘和牙签,幼儿观察圆盘上的秘密。 3.幼儿自由猜想轴插在哪个小孔能让陀螺转动起来,并把自己的猜想记录在平板上。 4.幼儿自由操作,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平板上。 5.利用新技术“抽奖”方式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 6.教师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 7.师幼共同小结:原来轴插在圆盘中心点的地方可以让陀螺旋转起来。 (三)再次探索,发现更多秘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