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成语及其解释
精选出自论语的成语及解释
【导语】《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学、哲学以及⽴⾝处世的道理等多⽅⾯。
下⾯是分享的精选出⾃论语的成语及解释。
欢迎阅读参考! 篇⼀ 1、侃侃⽽谈:侃侃:理直⽓壮从容不迫的样⼦。
理直⽓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出处:《论语·乡党》,“朝与下⼤夫⾔,侃侃如也;与上⼤夫⾔,訚訚如也,君在,踧踖(cùjí,恭敬不安的样⼦)如也,与与如也。
”⽰例:郑振铎《桂公塘》:“却从来不曾见过像这位蛮⼦般的那末——,旁若⽆⼈的⽓概。
”⽤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近义词:⼝若悬河、夸夸其谈、娓娓⽽谈反义词:闭⼝⽆⾔、吞吞吐吐、张⼝结⾆。
2、⼰所不欲,勿施于⼈:欲:希望;勿:不要;施:施加。
⾃⼰所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
出处:《论语·颜渊》:“⼰所不欲,勿施于⼈。
在邦⽆怨,在家⽆怨。
”⽰例:同⼀不知,在卑⼈则毫⽆忿怼,在郡主则视若寇仇,恐亦⾮——之恕道也。
(清·夏敬渠《野叟曝⾔》第⼀百四⼗回)解说:“⼰所不欲,勿施于⼈”此语出于《论语·颜渊篇》,是孔⼦经典妙句之⼀,亦是儒家⽂化精华之处。
《论语》《颜渊篇》主要讲述孔⼦对“仁”和“恕”的解释。
“⼰所不欲,勿施于⼈”是指:⾃⼰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
孔⼦所强调的是,⼈应该宽恕待⼈,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
“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其积极表现便是“⼰欲⽴⽽⽴⼈,⼰欲达⽽达⼈”。
孔⼦所阐释的仁以“爱⼈”为中⼼,⽽爱⼈这种⾏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这⼀⽅⾯。
《论语》中提到:夫⼦之道,忠恕⽽已矣。
3、⾷不厌精,脍不厌细:厌:满⾜;脍:细切的⾁。
粮⾷舂得越精越好,⾁切得越细越好。
形容⾷物要精制细做。
出处:《论语·乡党》:“斋必变⾷,居必迁坐。
⾷○不厌精,脍不厌细。
”⽰例:“割不正不⾷”这是他⽼先⽣的古板规矩,但“——”的条令却有些稀奇。
(鲁迅《南腔北调集·由中国⼥⼈的脚,推定中国⼈之⾮中庸,⼜由此推定孔夫⼦有胃病》) 4、朝闻⼣死:早晨闻道,晚上死去。
论语中四字成语及解释
论语中四字成语及解释温故知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诲人不倦等。
【词语】:学而时习之【注音】:xué ér shí xí zhī 【释义】: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
【词语】:温故知新【注音】:wēn gù zhī xīn 【释义】:温:温习;故:旧的。
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词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注音】:zhī zhǐ wéi zhī zhī,bù zhī wéi bù zhǐ 【释义】: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词语】:敏而好学【注音】:mǐn érhào xué 【释义】:敏:聪明;好:喜好。
天资聪明而又好学。
【词语】:不耻下问【注音】:bù chǐ xià wèn 【释义】: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词语】:默而识之【注音】:mò ér shí zhī 【释义】:默:不语,不说话。
识:记。
把所见所闻默默记在心里。
【词语】:学而不厌【注音】:xué ér bù yàn 【释义】:厌:满足。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
形容好学。
【词语】:诲人不倦【注音】:huì rén bù juàn 【释义】:诲:教导。
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词语】:三人行,必有我师【注音】:sān rén xíng,bì yǒu wǒ shī 【释义】: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
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词语】:择其善者而从之【注音】:zé qí shàn zhě ér cóng zhī 【释义】:择:选择;从:追随,引申为学习。
论语中的成语
论语中的成语1、犯上作乱【解释】封建时代指违抗尊长君上,悖逆或叛乱的行为。
现多指冒犯尊长。
犯上:冒犯长辈上级。
作乱:叛乱。
【出处】《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2、巧言令色【解释】形容花言巧语,假装和善,向人讨好。
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
【出处】《论语·学而》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3、一言以蔽之【解释】用一句话来概括。
蔽:遮,引伸为概括。
【出处】《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4、温故知新【解释】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温:温习;故:旧的。
【出处】《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见义勇为【解释】看到正义的事便勇敢地去做。
【出处】《论语·为政》:“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见义不为,无勇也。
”6、是可忍,孰不可忍【解释】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
是:这个;孰:那个。
【出处】《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7、尽善尽美【解释】极其完善,极其美好。
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
【出处】《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8、朝闻夕死【解释】早晨闻道,晚上死去。
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出处】《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9、朽木不可雕【解释】比喻人已经败坏到不可救药的地步。
【出处】《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0、听其言而观其行【解释】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
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出处】《论语·公冶长》:“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1、中道而废【解释】半路就停止了。
中道:中途。
【出处】《论语·雍也》中道而废: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
出自论语的成语及解释
出自论语的成语及解释《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下面请欣赏店铺给大家带来的出自论语的成语及解释相关内容。
出自论语的成语及解释大全1) 无適无莫《论语·里仁》:“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適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后汉书·刘梁传》:“是以君子之于事也,无適无莫,必考之以义焉。
”2) 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3) 和颜悦色《论语·季氏》:“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也。
”邢昺疏:“善柔,谓面柔,和颜悦色以诱人者也。
”4) 后生可畏《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5) 胜残去杀《论语·子路》:“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
”《汉书·李广传》:“夫报忿除害,捐残去杀,朕之所图于将军也。
”6) 时不我待《论语·阳货》:“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7) 怨天尤人《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8) 中庸之道《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9) 半部论语参见“半部论语治天下”。
10)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1) 恶居下流《论语·子张》:“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12) 过犹不及《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13) 枉道事人《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三黜。
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14) 循序渐进《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
出自《论语》的经典成语及解释
出自《论语》的经典成语及解释篇一1.无为而治解释:无为:无所作为;治:治理。
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
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
后泛指以德化民。
出处:《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2.小德出入解释:小德:小节;出入:偏离标准。
指不必严格要求的一些小节。
出处:《论语·子张》“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3.血气方刚解释:血气:精力;方:正;刚:强劲。
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
出处:《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4.学而优则仕解释: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
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出处:《论语·子张》“子夏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5.朽木不可雕也解释: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
出处:《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6.循循善诱解释: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
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出处:《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7.言必信,行必果解释: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
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出处:《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8.言必有中解释:中:正对上。
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
出处:《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9.言不及义解释: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
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出处:《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10.言而有信解释: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出处:《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篇二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解释: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谋划,就会有即将到来的忧患。
出处:《论语·卫灵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一言以蔽之解释:蔽:遮,引伸为概括。
用一句话来概括。
出处:《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出自《论语》的经典成语及解释
【导语】《论语》主要记载孔⼦及其弟⼦的⾔⾏,因此称为“语”。
下⾯是分享的出⾃《论语》的经典成语及解释。
欢迎阅读参考! 篇⼀ 1.⽆为⽽治 解释:⽆为:⽆所作为;治:治理。
⾃⼰⽆所作为⽽使天下得到治理。
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
后泛指以德化民。
出处:《论语·卫灵公》“⽆为⽽治者,其舜也与?” 2.⼩德出⼊ 解释:⼩德:⼩节;出⼊:偏离标准。
指不必严格要求的⼀些⼩节。
出处:《论语·⼦张》“⼤德不逾闲,⼩德出⼊可也。
” 3.⾎⽓⽅刚 解释:⾎⽓:精⼒;⽅:正;刚:强劲。
形容年青⼈精⼒正旺盛。
出处:《论语·季⽒》“及其壮也,⾎⽓⽅刚,戒之在⽃。
” 4.学⽽优则仕 解释:优:有余⼒,学习了还有余⼒,就去做官。
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出处:《论语·⼦张》“⼦夏⽇:‘仕⽽优则学,学⽽优则仕。
’” 5.朽⽊不可雕也 解释:腐烂的⽊头⽆法雕刻。
出处:《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
⼦⽈:‘朽⽊不可雕也,粪⼟之墙不可圬也!’” 6.循循善诱 解释:循循:有次序的样⼦;善:善于;诱:引导。
指善于引导别⼈进⾏学习。
出处:《论语·⼦罕》“夫⼦循循然善诱⼈。
” 7.⾔必信,⾏必果 解释:信:守信⽤;果:果断,坚决。
说了就⼀定守信⽤,做事⼀定办到。
出处:《论语·⼦路》“⾔必信,⾏必果,硁硁然⼩⼈哉。
” 8.⾔必有中 解释:中:正对上。
指⼀说话就能说到点⼦上。
出处:《论语·先进》“夫⼈不⾔,⾔必有中。
” 9.⾔不及义 解释: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
指净说些⽆聊的话,没有⼀句正经的。
出处:《论语·卫灵公》“群居终⽇,⾔不及义,好⾏⼩慧,难矣哉!” 10.⾔⽽有信 解释:说话靠得住,有信⽤。
出处:《论语·学⽽》“与朋友交,⾔⽽有信。
” 篇⼆ 1.⼈⽆远虑,必有近忧 解释:⼈如果没有长远的谋划,就会有即将到来的忧患。
《论语》成语
《论语》成语《论语》中的成语众多,以下是十个以《论语》成语为标题的成语解析与造句:一、“不亦乐乎”1. 出处:《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 解释:常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的意思。
3. 近义词:不可开交、淋漓尽致。
4. 反义词:郁郁寡欢、索然无味。
5. 造句:今天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游乐场玩,那些刺激的游乐设施让我们玩得不亦乐乎,那感觉就像鸟儿在天空自由翱翔一样畅快,这难道不是生活中的小确幸吗?二、“温故知新”1. 出处:《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 解释: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3. 近义词:忆苦思甜(从回顾过去以获得新感悟角度类似)。
4. 反义词:数典忘祖(完全忘记过去的知识经验)。
5. 造句:每次复习课本的时候,我就像一个探险家在旧地图上寻找新的宝藏一样,温故知新的感觉真好,就好像打开了一扇通往新知识领域的大门,你难道不觉得这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吗?三、“见贤思齐”1. 出处:《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 解释: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她)看齐。
3. 近义词:取法乎上。
4. 反义词:自甘堕落。
5. 造句:在学校里,看到班长那么优秀,我就想见贤思齐,努力向他学习,让自己也变得优秀起来。
要是只知道嫉妒人家的好,那不是像一只躲在阴暗角落里的老鼠一样可怜吗?四、“三人行必有我师”1. 出处:《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 解释: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
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3. 近义词:博采众长。
4. 反义词:目中无人。
5. 造句:在这次小组合作中,我发现每个组员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就像爷爷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哼,那些自认为自己什么都懂的人,就像没有水源的枯井一样无趣。
五、“任重道远”1. 出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出自《论语》的成语及解释
出自《论语》的成语及解释导读:本文出自《论语》的成语及解释,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篇一1.刚毅木讷解释:刚:坚强;毅:果决;木:质朴;讷:说话迟钝,此处指言语谨慎。
孔子称颂人的四种品质。
出处:《论语·子路》“刚、毅、木、讷,近仁。
”2.割鸡焉用牛刀解释: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
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出处:《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3.各不相谋解释:谋:商量,计义。
各自按照自己的意思办事,不互相商量。
出处:《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4.恭而有礼解释:恭:恭敬;礼:礼节。
恭敬又有礼节。
出处:《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解释:器:工具。
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
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出处:《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6.攻乎异端解释:指钻研和实行儒家以外的主张,也指斥责异端。
出处:《论语·为政》“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7.过犹不及解释:过:过分;犹:象;不及:达不到。
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出处:《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8.怪力乱神解释:指关于怪异、勇力、叛乱、鬼神之事。
出处:《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
”9.后生可畏解释:后生:年轻人,后辈;畏:敬畏。
年轻人是可敬畏的。
形容青年人能超过前辈。
出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10.患得患失解释:患:忧患,担心。
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
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
出处:《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
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篇二1.诲人不倦解释:诲:教导。
论语里的成语及解释
论语里的成语及解释
《论语》中的成语及其解释如下:
1、名正言顺: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
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2、内省不疚:指自我反省,内心并不感到惭愧不安,即没有做有愧于心的事。
3、能近取譬:能就自身打比方。
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别人着想。
4、以文会友:指通过文字来结交朋友。
5、匹夫不可夺志:比喻即使对一个普通的人,也不能随意改变他的志向,也指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6、披发左衽:左衽:衣襟向左掩。
披头散发,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为主。
7、轻裘肥马:穿着轻暖的皮袄,骑着肥壮的好马。
形容生活阔绰。
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虑:考虑;忧:忧愁。
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
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
9、任重道远:任:负担;道:路途。
已:停止。
担子很重,路很远,责任重大,经历长期的奋斗,死了以后才肯罢手。
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10、非礼勿视:不合符礼教的文字不能看。
《论语》中的十二成语原文和译文
1、“文质彬彬”出于《论语·雍也》原文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人质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译文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
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孔子说:“一个人的生存是由于正直,而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只是他侥幸的避免灾祸。
”2、“三十而立”出于《论语•为政》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说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3、“人而不仁,如乐何?”出于《论语•八佾》原文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林放问礼之本。
子曰:“大哉问!礼,舆其奢也,宁俭。
丧,舆其易也,宁戚。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怎么能运用乐呢?”林放问什么是礼的根本。
孔子回答说:“你问的问题意义重大,就礼节仪式的一般情况而言,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事而言,与其仪式上治办周备,不如内心真正哀伤。
”4、“郁郁乎文哉”出于《论语•八佾》原文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子入太庙,每事问。
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问事。
”子闻之,曰:“是礼也。
”译文孔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是多么丰富多彩啊,我遵从周朝的制度。
”孔子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闻。
有人说:“谁说此人懂得礼呀,他到了太庙,什么事都要问别人。
”孔子听到此话后说:“这就是礼呀!”5、“观过知仁”出于《论语•裹仁》原文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
”译文孔子说:“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的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个人及他的团体在这方面)有没有仁德了。
《论语》中115个成语典故及完整解释
《论语》中115个成语典故及完整解释A1. 哀而不伤【解释】:哀:悲哀;伤:伤害。
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
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出自】:《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B2.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解释】:终日,整天。
整天吃饱饭,什么事也不关心。
【出自】:《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3. 北辰星拱【解释】:北辰:北极星;拱:环绕。
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四面环绕。
旧时比喻治理国家施行德政,天下便会归附。
后也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出自】:《论语·为政》:“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4. 比而不周【解释】:搞帮派,但是不团结。
结党营私。
【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屏气凝神【解释】:屏气:抑制呼吸;凝神:聚精会神。
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违心一致。
【出自】:《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6.博施济众【解释】:博:广泛;济:救济。
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出自】:《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7.博文约礼【解释】:博:金我,广;约:约束。
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出自】:《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8.不耻下问【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9.不得其死【解释】:指人不得好死。
也表示对恶人的诅咒。
【出自】:《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10.不舍昼夜【解释】:舍:放弃。
不放弃白天和黑夜。
比喻夜以继日。
【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不亦乐乎【解释】: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的意思。
论语的成语并解释
论语的成语并解释关于论语的成语并解释《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
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下面是关于论语的成语并解释,请参考!关于论语的成语并解释1、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
《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不得其死:指人不得善终。
《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3、不亦乐乎:现在常用以表示事态发展到极顶的程度,也表示“淋漓尽致”的意思。
《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那种职务,就不考虑那方面的事情,语出《论语·泰伯》。
5、从心所欲:随自己的心意,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当仁不让:语本《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
朱熹注:“当仁,以仁为之任也;虽师亦无所逊。
言当勇往而必为也。
”后来泛用“当仁不让”表示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应该推委。
7、恶衣恶食:粗劣的衣食。
《论语·里仁》:“士致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8、发愤忘食:用功学习,努力工作,忘记了吃饭。
《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女爰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女,同“汝”,你;爰,何。
)后泛用以形容十分勤奋。
9、犯上作乱:犯上,触犯长上;作乱,指造反。
《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10、割鸡焉用牛刀:宰鸡何必用宰牛的刀。
比喻做小事情不必费大力气或大材不能不用。
《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之声。
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也作“杀鸡焉用牛刀”。
《论语》中的成语
《论语》中的成语1. 哀而不伤【解释】:哀:悲哀;伤:伤害。
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
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出自】:《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解释】:终日,整天。
整天吃饱饭,什么事也不关心。
【出自】:《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3. 北辰星拱【解释】:北辰:北极星;拱:环绕。
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四面环绕。
旧时比喻治理国家施行德政,天下便会归附。
后也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出自】:《论语·为政》:“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4. 比而不周【解释】:搞帮派,但是不团结。
结党营私。
【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屏气凝神【解释】:屏气:抑制呼吸;凝神:聚精会神。
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违心一致。
【出自】:《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6.博施济众【解释】:博:广泛;济:救济。
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出自】:《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7.博文约礼【解释】:博:金我,广;约:约束。
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出自】:《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8.不耻下问【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9.不得其死【解释】:指人不得好死。
也表示对恶人的诅咒。
【出自】:《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10.不舍昼夜【解释】:舍:放弃。
不放弃白天和黑夜。
比喻夜以继日。
【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不亦乐乎【解释】: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的意思。
【出自】:《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解释】: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出自《论语》中的成语及解释
出自《论语》中的成语及解释出自《论语》中的成语及解释1、一言以蔽之出自《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在《论语》中“一言以蔽之”的用法和今天一样,用于概括、评价某事某物。
这里孔子对《诗经》进行了概括,《论语注疏》中这样提到——“一言以蔽之”者,蔽,犹当也。
古者谓一句为一言。
《诗》虽有三百篇之多,可举一句当尽其理也。
“曰:‘思无邪’”者,此《诗》之一言,《鲁颂駉篇》文也。
《诗》之为体,论功颂德,止僻防邪,大抵皆归于正,故此一句可以当之也。
也就是说,这里的“一言”,指的是一句话,《诗经》虽然有三百多篇,但是其主旨思想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那句话呢?就是“思无邪”——纯正无邪(北宋程颐也用“诚”来解释“思无邪”)。
2、述而不作出自《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孔子在这里说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主要是说自己对于古代、前人的学说是更为信赖的。
比如在《论语学而》中,孔子自己就说:“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后面提到的“老彭”,是商朝时一名贤明的士大夫,是一位喜爱、遵从“先王之道”的人,孔子就以“老彭”自比。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认为,“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这些行为都是“述而不作”而非自己在创作。
3、箪食瓢饮出自《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这句话实际上是孔子在赞美自己的一个学生——颜回。
“箪食瓢饮”表面上指的是生活条件的简陋,这里引申为生活在简朴的环境下,依然能保持安贫乐道的精神,所以孔子这里称赞颜回“贤哉”。
宋代的周敦颐,特别重视这句话,经常叫他的学生程颐“寻仲尼颜子乐处,所乐何事?”这里的“乐”,说的正是人超越了物质环境,追求精神圆满的至高境界。
4、能近取譬出自《论语雍也》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出自论语的成语及解释
出自论语的成语及解释1.哀而不伤【解释】:哀:悲哀;伤:伤害。
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
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出自】:《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解释】:终日,整天。
整天吃饱饭,什么事也不关心。
【出自】:《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3.不耻下问【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不得其死【解释】:指人不得好死。
也表示对恶人的诅咒。
【出自】:《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5.不舍昼夜【解释】:舍:放弃。
不放弃白天和黑夜。
比喻夜以继日。
【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6.不亦乐乎【解释】: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的意思。
【出自】:《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7.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解释】: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出自】:《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8.北辰星拱【解释】:北辰:北极星;拱:环绕。
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四面环绕。
旧时比喻治理国家施行德政,天下便会归附。
后也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出自】:《论语·为政》:“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9.屏气凝神【解释】:屏气:抑制呼吸;凝神:聚精会神。
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出自】:《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10.比而不周【解释】:搞帮派,但是不团结。
结党营私。
【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1.博施济众【解释】:博:广泛;济:救济。
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出自】:《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论语中的成语
《论语》中的成语一、《学而》篇(1)不亦乐乎原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释义:乎:语气词,相当于“吗”或“呢”。
不是很愉快吗?(“不亦”即“不是”,表示反问的副词,解释时不要加上“也”字)也表示事态发展已达到极限或过甚的程度,并带有诙谐意味。
(2)犯上作乱原文:“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释义: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
(3)巧言令色原文:“巧言令色,鲜矣仁。
”其实这个成语最早不是出自《论语》,而是出自《书•皋陶谟》:“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释义:指用花言巧语和媚态伪情来迷惑、取悦他人。
(4)行有余力原文:“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释义:指做好正常工作以后,还有可用的精力。
(5)贤贤易色原文:“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释义:本指对妻子要重品德,不重容貌。
后多指尊重贤德的人,不看重女色。
(6)言而有信原文:“及朋友交,言而有信。
”释义:说出话来算数;有信用。
(7)慎终追远或追远慎终原文:“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释义:现多采用宋儒释义即: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
(8)温良恭俭让原文:“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释义:原意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
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
现也形容态度温和而缺乏斗争性。
(9)小大由之原文:“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
”释义:指用途可大可小。
(10)食无求饱原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释义:饮食不要求饱,指饮食要节制。
(11)敏于事,慎于言原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释义:做事勤快敏捷,说话谨慎。
(12)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富而好礼原文:“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如何?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释义:贫而无谄:指虽然贫穷却不巴结奉承;富而无骄:指很富有但不趾高气扬;富而好礼:虽很富有但不骄纵无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进老虎洞,就不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担风险就不可能取得成果。
先难后获:难:艰难,劳苦;获:收获。先付出劳动然后再取得收获。比喻不坐享其成。:
乐山乐水:爱好山水风光。
从井救人:从:跟从。跳到井里去救人。原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行为。现多比喻冒险救人。
年富力强:年富:未来的年岁多。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
匹夫不可夺志:匹夫:古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一般人。比喻即使对一个普通的人,也不能随意改变他的志向。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岁寒松柏:比喻在逆境艰难中能保持节操的人。
勇者不惧:惧:害怕。有胆量的人无所畏惧。
十:《乡党》篇(4个)
待人接物:物:人物,人们。指跟别人往来接触。
恶衣恶食: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一以贯之:贯:贯穿。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见贤思齐: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相等。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反躬自省躬:自身;省:检查。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
劳而不怨:劳:劳苦,劳累。虽然很辛苦、很劳累,却没有怨言。形容孝子精心侍奉父母。也指当政者使民勤劳而民无埋怨。
父母在,不远游:父母在世,不出远门。
游必有方:要是出游,必须要告辞去处。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一方面高兴,一方面又害怕。
讷言敏行:讷言:说话谨慎;敏:敏捷。指说话谨慎,办事敏捷。
五:《公治长》篇(8个)
朽木不雕:朽坏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上进,无法成材。
朽木粪土:朽木:烂木头;粪土:脏土臭泥。比喻不堪造就、对社会没有用处的人。
不舍昼夜舍:放弃。不放弃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
积少成多积累少量的东西,能成为巨大的数量。
苗而不秀苗:指庄稼出苗;秀:庄稼吐穗开花。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抽穗。比喻人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
秀而不实:秀:庄稼吐穗开花;实:结果实。开花不结果。比喻只学到一点皮毛,实际并无成就。
后生可畏:后生:年轻人,后辈;畏:敬畏。年轻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过前辈。
鸣鼓而攻之: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
理屈词穷:屈:短,亏;穷:尽。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
一日之长:长:长处。表示判断或处理事情有稍强于他人的能力。
舍己为人: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
十二:《颜渊》篇(16个)
克己复礼:克:克制。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欲:想要,希望;加:给予。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见义勇为: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三:《八佾》篇(9个)
是可忍,孰不可忍:是:这个;孰:那个。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
杞宋无征:指资料不足,不能证明。
了如指掌:了:明白;指掌:指着手掌。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
守死善道:指以生命保全道的完善。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九:《子罕》篇(17个)
斯文扫地: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扫地:比喻名誉、信用、地位等完全丧失。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
空空如也:空空:诚恳,虚心。原形容诚恳、虚心的样子。现形容一无所有。
循循善诱: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尽善尽美:极其完善,极其美好。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
四:《里仁》篇(13个)
颠沛流离:颠沛:跌倒,比喻穷困,受挫折;流离:浪落。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心有余而力不足:心里非常想做,但是力量不够。
观过知仁:察看一个人所犯过错的性质,就可以了解他的为人。
朝闻夕死: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告往知来:告诉了这一点,就可以知道另一点。比喻能明了事物的因果同异的关系,据此知彼。
二:《为政》篇(15个)
北辰星拱:北辰:北极星;拱:环绕。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四面环绕。旧时比喻治理国家施行德政,天下便会归附。后也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众星拱北:拱:环绕,拱卫;北:指北极星。天上众星拱卫北辰。旧指有德的国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
言必有中:中:正对上。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
升堂入室:升:登上;堂:厅堂;室:内室。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
有过之而无不及:过:超过;及:赶上。相比之下,只有超过而不会不如。
过犹不及:过:过分;犹:象;不及:达不到。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六:《雍也》篇(16个)
迁怒与人:受甲的气向乙发泄或自己不如意时拿别人出气。
裘马轻肥:身上穿着软皮衣,骑着肥壮骏马。指生活富裕,放荡不羁。
一箪一瓢: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箪食瓢饮: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泰然处之: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处:处理,对待。形容毫不在意,沉着镇定。
行有余力:做了事情以后,还有剩余的精力和时间。
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知过必改:认识到自己错了就一定要改。
慎终追远:终:人死;远:指祖先。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
过化存神:过:经过;存:保存,具有。圣人所到之处,人民无不被感化,而永远受其精神影响。
不知肉味: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求仁得仁: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富贵浮云:意思是不义而富贵,对于我就象浮云那样轻飘。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发愤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乐以忘忧: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形容非常快乐。
一言以蔽之:蔽:遮,引伸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
而立之年: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后为三十岁的代称。
不惑之年: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
知命之年: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指50岁。
从心所欲: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
因材施教: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任重道远: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身体力行:身:亲身;体:体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一息尚存:息:呼吸,气息;尚:还。还有一口气。指生命的最后阶段。
死而后已: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家喻户晓:喻:明白;晓:知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
处之泰然:处:处理,对待;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若无其事的样子。形容自理事情沉着镇定。也指对待问题毫不在意。
中道而废:中道:中途。半路就停止了。
行不由径:径:小路,引伸为邪路。从来不走邪路。比喻行动正大光明。
文质彬彬: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温故知新: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周而不比:周:亲和、调合;比:勾结。关系密切,但不勾结。指与众相合,但不做坏事。
比而不周:周:亲和、调合;比:勾结。关系密切,但不勾结。指与众相合,但不做坏事。
异端邪说:指和正统思想不同的有害的学说。
举直错枉:举:选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错:通“措”,废弃,放弃。枉:弯曲,比喻邪恶之人。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邪佞人。亦作“举直厝枉”、“举直措枉”。
侃侃而谈: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厌:满足;脍:细切的肉。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
适可而止:适可:恰好可以。到适当的程度就停下来,不要过头。
十一:《先进》篇(9个)
一仍旧贯:一:都,全;仍:因袭,依照;贯:习惯的办法。执照老规矩办事,没有丝毫改变。
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能近取譬:能就自身打比方。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别人着想。
七:《述而》篇(19个)
述而不作: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信而好古:信:相信;好:爱好。相信并爱好古代的东西。
学而不厌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诲人不倦: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临深履薄:深:深渊;履:踩踏;薄:薄冰。面临深渊,脚踩薄冰。比喻小心谨慎,惟恐有失。
犯而不校:犯:触犯;校:计较。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
六尺之孤:六尺:古代尺短,“六尺”形容个子未长高;孤:死去父亲的小孩。指没有成年的孤儿。
大节不夺:大节:临难不苟的节操;夺:丧失。指面临生死关头,仍不改变其原来志向。
举一反三: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一偶三反:从一件事物的情况、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道理。
用行舍藏: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暴虎冯河:暴虎:空手搏虎;冯河:涉水过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死而无悔:就是死了也不懊悔。形容态度坚决。
临事而惧:临:遭遇,碰到;惧:戒惧。遇事谨慎戒惧。
生而知之: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这是唯心主义者的观点。”
怪力乱神:指关于怪异、勇力、叛乱、鬼神之事。
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择善而从: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