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及指数函数 导学案

合集下载

指数函数的概念导学案

指数函数的概念导学案

4.2.1 指数函数的概念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2.会画出指数函数图象(重点).3.会应用指数函数的性质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值域(重点、难点).【自主学习】一.指数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函数 (a >0,且a ≠1)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R .【答案】y =a x二.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指数函数y =a x(a >0,且a ≠1)的图象和性质如下表:a >1 0<a <1图象定义域 R 值域(0,+∞)性质过定点过定点 ,即x =0时,y =1函数值的变化 当x >0时, ;当x <0时, 当x >0时, ;当x <0时, 单调性在R 上是在R 上是【答案】【当堂达标基础练】1. 下列图象中,有可能表示指数函数的是( ) 【答案】C【解析】由指数函数的增长速度及定义,可知C 正确. 2.已知函数1()12xf x =+,则对任意实数x ,有( ) A .()()0f x f x B .()()0f x f x --= C .()()1f x f x -+= D .1()()3f x f x --=【答案】C3.函数2(2)x y a a =-是指数函数,则( ) A .1a =或3a = B .1a = C .3a = D .0a >且1a ≠【答案】C【分析】由指数函数的定义可得2(2)1a -=,同时0a >,且1a ≠,从而可求出a 的值 【详解】由指数函数定义知2(2)1a -=,同时0a >,且1a ≠,所以解得3a =. 故选:C4.若()233xy a a a =-+是指数函数,则有( )A .1a =或2B .1a =C .2a =D .0a >且1a ≠【答案】C【分析】根据指数函数的概念,由所给解析式,可直接求解.【详解】因为()233xy a a a =-+是指数函数,所以233101a aa a ⎧-+=⎪>⎨⎪≠⎩,解得2a =.故选:C .5.已知函数1(),02()0xx f x x ⎧≤⎪=⎨⎪>⎩,则[(4)]f f =________.故答案为:46.若函数()132xf x a a ⎛⎫=- ⎪⎝⎭(0a >,且1a ≠)是指数函数,则=a ________.一、选择题1.若函数y =(a 2-4a +4)a x是指数函数,则a 的值是( ) A .4 B .1或3 C .3 D .1[答案C【解析】由题意得⎩⎪⎨⎪⎧a >0,a ≠1,a 2-4a +4=1,解得a =3,故选C.2.函数y =⎝ ⎛⎭⎪⎫12x(x ≥8)的值域是( ) A .RB.⎝ ⎛⎦⎥⎤0,1256C.⎝⎛⎦⎥⎤-∞,1256 D.⎣⎢⎡⎭⎪⎫1256,+∞【答案】B【解析】因为y =⎝ ⎛⎭⎪⎫12x在[8,+∞)上单调递减,所以0<⎝ ⎛⎭⎪⎫12x≤⎝ ⎛⎭⎪⎫128=1256.3.函数y =2x-1的定义域是( ) A .(-∞,0) B .(-∞,0] C .[0,+∞) D .(0,+∞)【答案】C【解析】由2x-1≥0得2x≥1,即x ≥0,∴函数的定义域为[0,+∞),选C. 4.当a >0,且a ≠1时,函数f (x )=a x +1-1的图象一定过点( )A .(0,1)B .(0,-1)C .(-1,0)D .(1,0)【答案】C 【解析】∵f (-1)=a-1+1-1=a 0-1=0,∴函数必过点(-1,0).5.函数f (x )=a x与g (x )=-x +a 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答案】A【解析】当a >1时,函数f (x )=a x单调递增,当x =0时,g (0)=a >1,此时两函数的图象大致为选项A.二、填空题6.函数f (x )=3x -1的定义域为________. 【答案】[1,+∞)【解析】由x -1≥0得x ≥1,所以函数f (x )=3x -1的定义域为[1,+∞).7.已知函数f (x )=a x+b (a >0,且a ≠1)经过点(-1,5),(0,4),则f (-2)的值为________. 【答案】7【解析】由已知得⎩⎪⎨⎪⎧a -1+b =5,a 0+b =4,解得⎩⎪⎨⎪⎧a =12,b =3,所以f (x )=⎝ ⎛⎭⎪⎫12x +3,所以f (-2)=⎝ ⎛⎭⎪⎫12-2+3=4+3=7.8.若函数f (x )=⎩⎪⎨⎪⎧2x,x <0,-2-x,x >0,则函数f (x )的值域是________.【答案】(-1,0)∪(0,1)【解析】由x <0,得0<2x<1;由x >0, ∴-x <0,0<2-x<1, ∴-1<-2-x<0.∴函数f (x )的值域为(-1,0)∪(0,1).] 三、解答题 9.已知函数f (x )=a x -1(x ≥0)的图象经过点⎝ ⎛⎭⎪⎫2,12,其中a >0且a ≠1.(1)求a 的值;(2)求函数y =f (x )(x ≥0)的值域.[解] (1)因为函数图象经过点⎝ ⎛⎭⎪⎫2,12, 所以a2-1=12,则a =12.(2)由(1)知函数为f (x )=⎝ ⎛⎭⎪⎫12x -1(x ≥0),由x ≥0,得x -1≥-1.于是0<⎝ ⎛⎭⎪⎫12x -1≤⎝ ⎛⎭⎪⎫12-1=2, 所以函数的值域为(0,2].10.已知f (x )=9x-2×3x+4,x ∈[-1,2]. (1)设t =3x,x ∈[-1,2],求t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2)求f (x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解] (1)设t =3x ,∵x ∈[-1,2],函数t =3x在[-1,2]上是增函数,故有13≤t ≤9,故t 的最大值为9,t 的最小值为13.(2)由f (x )=9x -2×3x +4=t 2-2t +4=(t -1)2+3,可得此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t =1,且13≤t ≤9,故当t =1时,函数f (x )有最小值为3,当t =9时,函数f (x )有最大值为67.【当堂达标素养练】1.函数y =a-|x |(0<a <1)的图象是( )A B C D【答案】A【解析】y =a -|x |=⎝ ⎛⎭⎪⎫1a |x |,易知函数为偶函数,∵0<a <1,∴1a>1,故当x >0时,函数为增函数,当x <0时,函数为减函数,当x =0时,函数有最小值,最小值为1,且指数函数为凹函数,故选A.2.若a >1,-1<b <0,则函数y =a x+b 的图象一定在( ) A .第一、二、三象限 B .第一、三、四象限 C .第二、三、四象限 D .第一、二、四象限【答案】A【解析】∵a >1,且-1<b <0,故其图象如图所示.3.已知函数y =⎝ ⎛⎭⎪⎫13x在[-2,-1]上的最小值是m ,最大值是n ,则m +n 的值为________. 【答案】12【解析】∵y =⎝ ⎛⎭⎪⎫13x 在R 上为减函数,∴m =⎝ ⎛⎭⎪⎫13-1=3,n =⎝ ⎛⎭⎪⎫13-2=9,故m +n =12. 4.函数f (x )=3x3x +1的值域是________.【答案】(0,1)【解析】函数y =f (x )=3x3x +1,即有3x =-y y -1,由于3x>0,则-y y -1>0,解得0<y <1,值域为(0,1).5.已知函数f (x )=a x+b (a >0,a ≠1).(1)若f (x )的图象如图①所示,求a ,b 的取值范围;(2)若f (x )的图象如图②所示,|f (x )|=m 有且仅有一个实数解,求出m 的范围. [解] (1)由f (x )为减函数可知a 的取值范围为(0,1), 又f (0)=1+b <0,所以b 的取值范围为(-∞,-1). (2)由图②可知,y =|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使|f (x )|=m 有且仅有一解的m 值为m =0或m ≥3.6.设函数()3x f x =,且(2)18f a +=,函数()34()ax x g x x R =-∈. (1)求()g x 的解析式;(2)若方程()g x -b=0在 [-2,2]上有两个不同的解,求实数b 的取值范围. 【答案】(1)()24x x g x =-,(2)31,164b ⎡⎫∈⎪⎢⎣⎭【详解】试题分析:(1);本题求函数解析式只需利用指数的运算性质求出a 的值即可, (2)对于同时含有2,x x a a 的表达式,通常可以令进行换元,但换元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新元的取值范围,换元后转化为我们熟悉的一元二次的关系,从而解决问题.试题解析:解:(1)∵()3x f x =,且(2)18f a += ∴⇒∵∴(2)法一:方程为 令,则144t ≤≤ 且方程为在有两个不同的解.设2211()24y t t t =-=--+ ,y b = 两函数图象在1,44⎡⎤⎢⎥⎣⎦内有两个交点由图知31,164b ⎡⎫∈⎪⎢⎣⎭时,方程有两不同解.法二: 方程为 ,令,则144t ≤≤ ∴方程在1,44⎡⎤⎢⎥⎣⎦ 上有两个不同的解.设21(),,44f t t t b t ⎡⎤=-+-∈⎢⎥⎣⎦解得31,164b ⎡⎫∈⎪⎢⎣⎭考点:求函数的解析式,求参数的取值范围【方法点睛】求函数解析式的主要方法有待定系数法,换元法及赋值消元法等;已知函数的类型(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等),就可用待定系数法;已知复合函数的解析式,可用换元法,此时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求分段函数的解析式时,一定要明确自变量的所属范围,以便于选择与之对应的对应关系,避免出错.。

指数函数导学案

指数函数导学案

2.1指数函数导学案2.1.1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第1课时)【教学目标】1. 掌握根式的概念以及根式的运算性质2. 让学生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 【重点】有理指数幂的概念及运算. 【难点】根式的概念. 【学习探究】【预习提纲】根据以下提纲,预习教材第 48页~第50 页 1.根式(1)平方根与立方根如果a x =2,那么________;如果a x =3,那么____________. (2)n 次方根如果a x n =,那么___________,其中1>n ,且*N ∈n . 若n 是奇数,任意实数a 的n 次方根有 1个,正数的n 次方根是正数,负数的n 次方根是负数.若n 是偶数, 负数 没有偶次方根,而正数的n 次方根有 2 个,它们互为相反数.无论n 是奇数还是偶数,0的n 次方根为0 . 【感悟】结合初中所学知识,理解记忆,效果较好.2.根式式子n a 叫做____,n 叫做______,a 叫做_______.若n n a x =,则x 可以用根式表示为n n a .当n 为奇数时,=x a ;当n 为偶数时,=x a ±.【感悟】结合平方根,学习根式,理解根指数,被开方数等概念,会掌握的更快3.阅读例1,完成59页习题A 组1.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第2课时)【教学目标】 有理指数幂;幂的运算.【重点】分数指数幂的概念和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难点】1.实数指数幂的形成过程;2.利用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进行运算 【学习探究】【预习提纲】根据以下提纲,预习教材第50页~第53页 1. 分数指数幂(1)正数的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212= ,312= ,232= ;nm a = )1,,.,0(>N ∈>*n n m a .(2)正数的负分数指数幂的意义12-= ,212-= ,342-= ;nm a -= )1,,,0(>N ∈>*n n m a .(3)0的分数指数幂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 ,0的负分数指数幂 .(4)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①=∙s r a a Q).,0(∈>s r a ;②=s r a )( Q).,0(∈>s r a ; ③r b a )(∙= Q).,0(∈>s r a . 【感悟】2. 根式的运算,先把根式化成分数指数幂,然后利用 的运算性质进行运算.【感悟】【自学目标】1. 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2. 能借助于计算机画指数函数的图象;3. 能由指数函数图象归纳出指数函数的性质。

指数与指数函数导学案

指数与指数函数导学案

课时编号课题:指数与指数函数(1)课型:复习课教学目的:1. 知识与技能 理解指数幂的含义,掌握幂的运算性质,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图象和性质并会简单的应用2. 过程与方法 体会指数函数是高中函数的一个重要的数学模型3. 情感与价值 感受指数函数的生成,发展,延伸的变化之路教学重点:指数幂的运算和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教学难点:指数函数的简单应用教学方法:师生合作式教学过程:(兼导学案)一、 知识过关1.指数幂运算(1)根式 (2)分数指数幂 (3)运算性质 (指数从整数到实数的推广)2.指数函数(1)定义 (2)图象 (3) 性质 (类比二次函数研究之)3.指数函数的扩充认识(1)形如)(x a f y =类型 (2)形如)(x f a y =类型 (自己举例一二)要求:学生板演为主,教师点拨为辅二、 学生演练1.化简与求值:(1)___)8(33=-,___)10(2=-,___)8(33=-,_____)3(44=-π (2)_____)3()6)(2(656131212132=-÷-b a b a b a )0,0(>>b a ______)1(1)1(43=-⋅-a a 2.(1)已知指数函数)(x f y =的图象经过点)161,4(,则_____)2(=f ; (2)已知指数函数x a x f )12()(-=,则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3.比较下列各题中两个值的大小(1)35.27.17.1 (2)2.01.08.08.0-- (3)1.33.09.07.1三、 课堂互动1.已知31=+-x x ,求下列各式的值(1)2121-+x x (2)22-+x x (3)22--x x2.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1)23-=x y(2)422)21(++=x x y (3)1329-⋅+=x x y3.(1)已知集合}{31<≤-=x x A ,{})1(312)21(2-+-<=x x x B ,求B A C U ⋂(2)求不等式)10(1472≠>>--a a a a x x 且中x 的取值范围。

人教版高中数学数学导学案 指数与指数函数1

人教版高中数学数学导学案 指数与指数函数1

指数与指数函数(1)编写赵继森审查董猛考点要求①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②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③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④知道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重点难点对分数指数幂含义的理解,学会根式与分数指数幂的互化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指数函数的性质的理解与应用,能将讨论复杂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问题转化为讨论比较简单的函数的有关问题.知识梳理1. 根式(2)两个重要公式______(_____(0)||(_____(0)naa na⎧⎪=≥⎧⎨=⎨⎪<⎩⎩为奇数)为偶数);②n=__________(a有意义).2. 有理指数幂(1)分数指数幂的表示:①正数的正分数指数幂是*______(0,,,1)mna a m n N n=>∈>;②正数的负分数指数幂是*______________(0,,,1)mna a m n N n-==>∈>;③0的正分数指数幂是________,0的负分数指数幂无意义.(2)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0(Rtsa∈>①=ts aa;②=tsa)(= ;③=tab)(热身练习 1.=-3127;=0π ;()=43325 ;()[]=-++-+-----214334303101.0162)87(064.0 。

2.函数33x y a -=+恒过定点 。

3.函数xy 2=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

4.函数y =的定义域是 ;121-+=x y 的值域为 ;1221-⎪⎭⎫ ⎝⎛=x y 的为 。

5.函数xa x f )1()(2-=是R 上的减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6.已知12a =,函数()xf x a =,若实数m 、n 满足()()f m f n >,则m 、n 的大小关系为 . 范例透析 例1、(1)已知32121=+-xx ,求84221-+-+--x x x x 的值; (2)若14log 3=x ,求xx xx --++222233的值.2:已知a+a -1=3,求下列各式的值:变式训练: 1::的值为则2310,210,310n m mn-==(1)21a -21-a ; (2)23a -23-a3:已知21xa=,求33x xx xa a a a --++的值.例2、比较下列各组值的大小:(1)6.12.02.02.02,2,2.0,4.0;(2)10,,,<<<-b a a a aa b b其中;变式训练(1).设0.90.48 1.512314,8,()2y y y -===(2)()()⎪⎭⎫⎝⎛∈4,0,cos sin sin cos πααααα其中与.巩固练习1、计算:()=+⎪⎭⎫⎝⎛---25.0315.01627125.0______________2、设函数1,0(11≠>-=+a a ay x ),则函数恒过__ ____点;它的图像关于直线____ 对称. 3、设1.19.01.12,1.1,9.0===c b a,则c b a ,,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4、若函数123-+=x ax y 的值域为()()+∞--∞-,11, ,则a =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函数)1,0(≠>+=-a a b a y x 的图像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则∈a __________,∈b ___________学后反思。

指数函数及性质导学案

指数函数及性质导学案

2.1.2指数函数及性质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2、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与意义,能画指数函数的图象;3、掌握指数函数的性质并会应用。

学习过程一、预备知识的复习与识记指数与指数幂运算的推广;(1)根式的意义,n a(2)分数指数幂的意义:规定:正分数指数幂 a =负分数指数幂a-=(3)指数幂运算可推广到实数范围;一般地当a>0,X为任意实数a X都是有意义的,并且满足:①a X1.a X2 =a X1+ X2②(a X1) X2 = a X1. a X2③(a b) X = a X. b X二、新课导学问题探究问题1:设2000年我国GDP为1个单位;经预测,20年内,X年后GDP为2000年的y倍,那么:y =(1+7.3%)X = 1.073 X(X∈N. X=20)问题2:(见P48)生物体内碳14含量P与死亡年数t的关系为:P = (12-)探究:①以上两问题中的函数解析式有什么共同特征;②体会这个模型的函数与经济发展和科学研究的密切关系;新知:探索1、分别画出y =2X 与y = (12-)X的图像;2、选取若干个不同的a、画y=a X的图象,去发现它们的共同特征;完成下表性质应用:问题: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56-)-0.24(56-)-(2)(1-π)-π1(3)(0.8)-2(54-)-提出疑惑:y = 2X 与y = 3X的图像有何区别(自己探讨)扩展练习:①研究以下函数的单调区间y = (12-)-X -12X+8②比较大小(排序)(23-)- (35-)(53-)-小结:①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研究具体函数的及其性质的过程与方法,如具体到一般,数形结合方法等。

②注意体会解决复合函数单调性,值域的方法。

13 -12 -14 -12 -12 -mn -mn -t57302。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 指数与指数函数导学案 理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 指数与指数函数导学案 理

课题:指数与指数函数编制人: 审核: 下科行政:【学习目标】1、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2、理解有理数指数幂的含义,掌握幂的运算;3、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课前预习案】一、基础知识梳理1、根式(1)n 次方根的定义:如果a x n =,那么x 叫做a 的其中*,1N n n ∈>,式子n a 叫做根式,叫做根指数,a 叫做被开方数。

(2)方根的性质:当n 为奇数时,n na =当n 为偶数时,n n a = =n n a )(= (n >1且*N n ∈)2、有理数指数幂(1)正分数指数幂:n m a = ()1*,,0>∈>n N n m a 且(2)负分数指数幂:n ma -= =()1*,,0>∈>n N n m a 且(3)0的正分数指数幂是 ;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3、有理数指数幂的性质(1)=s r a a ),,0(Q s r a ∈>(2)=s r a )( ),,0(Q s r a ∈>(3)r ab )(= ),,0(Q s r a ∈>4、指数函数图象和性质二、练一练 1、化简)0,0(16448<<y x y x 得( )(A) y x 22 (B)xy 2 (C) y x 24 (D) y x 22-2、函数x a a a y )33(2+-=是指数函数,则有( )(A) 21==a a 或 (B) 1=a (C) 2=a (D) 10≠>a a 且3、设指数函数)10()(≠>=a a a x f x 且,则下列等式不正确的是( )(A) )()()(y f x f y x f ⋅=+ (B))()(])[(y f x f xy f n n n ⋅=(C) )()()(y f x f y x f =- (D) )()(x f nx f x = 4、函数)1()(322>+=-+a m a x f x x 恒过点(1,10),则m =【课内探究】 一、讨论、展示、点评、质疑探究一 指数幂的化简与求值例1、化简下列各式:(1))0,0()(3131421413223>>⋅-b a b a b a ab b a (2) ()012132)32()15(10002.0833-+--+⎪⎭⎫ ⎝⎛----探究二、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应用例2、(1)函数x y 3=与x y --=3的图象关于( )(A) x 轴对称 (B) y 轴对称(C) 直线 y=x 对称 (D) 原点中心对称(2)函数)10(<<=a xxa y x的图象的大致形状是( )(3)设)()()(,,13)(b f a f c f a b c x f x >><<-=且,则下列关系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A) a c 33> (B)b c 33> (C) 233>+a c (D)233<+a c拓展1、(1)函数xx x f 214)(+=的图象( ) (A) 关于原点对称 (B) 关于直线y=x 对称(C) 关于x 轴对称 (D) 关于y 轴对称(2)函数xx xx e e e e y ---+=的图象大致为( )探究三、指数函数综合应用例3(1)函数)10()(≠>--=a a a x a x f x 且有两个零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2)已知093109≤+⋅-x x ,求函数2)21(4)41(1+⋅-=-x x 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二 总结提升1、知识方面2、数学思想方面【课后训练案】1、若函数⎪⎩⎪⎨⎧∈-∈=],1,0[,4),0,1[,)41()(x x x f x z 则)3(log 4f 等于( ) (A)31 (B)3 (C) 41 (D)4 2、函数x x x f 243)(-⋅=在),0[+∞∈x 上的最小值是( ) (A)121- (B)0 (C)2 (D)10 3、函数)1(>=a a y x 的图象是( )4、设2.146.08.0)21(,8,4-===c b a ,则c b a ,,的大小关系为( )(A)c b a >> c a b >> (B) (C) b a c >> a b c >> (D) 5、设函数)(x f 定义在实数集上,它的图象关于直线1=x 对称,且当1≥x时,13)(-=xx f ,则有( ) (A))32()23()31(f f f << (B))31()23()32(f f f << (C))23()31()32(f f f << (D))31()32()23(f f f << 6、已知函数139)(++⋅-=m m x f x x 对),0(+∞∈x 的图象恒在x 轴上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322222+<<-m (B)2<m (C)222+<m (D)222+≥m7、已知215-=a ,函数x a x f =)(,若实数n m ,满足)()(n f m f >,则n m ,的大小关系为 8、已知)10()(≠>+=-a a a a x f x x 且,且3)1(=f ,则)2()1(0(f f f ++)的值是9、设函数21212)(-+=x x x f ,[]x 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则函数)]([x f y =的值域为 10、已知对任意R x ∈,不等式4222)21(21++-+>m mx x x x 恒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11、已知函数)43lg(112x x xx y +-+-+=的定义域为M (1)求M (2)当M x ∈时,求)4(432)(3-<⨯+⋅=+a a x f x x 的最大值12、已知函数x x x f 212)(-=(1)若2)(=x f ,求x 的值;(2)若0)()2(2≥+t mf t f t 对于]2,1[∈t 恒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导学案 (1)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导学案 (1)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一)导学案班级:___ 组别:___ 姓名:___一、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能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像;在理解指数函数概念、性质的基础上,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类比,回顾从图像和解析式这两种不同角度研究函数性质的数学方法,加深对指数函数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感受数学思想方法之美、体会数学思想方法之重要,使学生获得研究函数的规律和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教学难点:对底数的分类,如何由图像、解析式归纳指数的性质。

二、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如果让1号同学准备2粒米,2号同学准备4粒米,3号同学准备8粒米,4号同学准备16粒米,………,按这样的规律,51号同学该准备多少粒米? 2、以上问题中,每位同学所准备的米粒数用y 表示,每位同学的座号数用x 表示,y 与x 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新课学习:问题1、本章开头的问题中,也有一个与x y 2=类似的关系式()20,073.1*≤∈=x N x y x ,这两个解析式有什么共同特征?它们能否构成函数?是我们学过的哪个函数?如果不是,你能否根据其特征给它起个恰当的名字吗?试说出指数函数的定义。

问题2、指数函数解析式有何特征?你能否写出一两个指数函数?练习、下列函数不是指数函数的是___ ①xy 32⨯= ②xy 23= ③xy 2-= ④xy -=2⑤()xy 2-=例1、 判断()xa y 12-=是否是一个指数函数,若是指数函数求a 的取值范围。

问题3、(1)你能类比前面讨论函数性质时的思路,指出研究指数函数性质的方法吗?(2)如何画指数函数x y 2=和xy ⎪⎭⎫⎝⎛=21的图像?讨论:(1)从画出的图像中你能发现函数xy 2=的图像和函数xy ⎪⎭⎫⎝⎛=21的图像有什么关系?可否利用x y 2=的图像画出xy ⎪⎭⎫⎝⎛=21的图像?(2)将问题(2)中底数变为3和31,其图像又是怎样的?试利用指数函数的图像归纳出指数函数的性质。

(公开课)指数函数及其性质导学案

(公开课)指数函数及其性质导学案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导学案编制:王** 审核:于**【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指数函数图像.过程与方法:引入、剖析、定义指数函数的过程,启动观察、分析、归纳、总结、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体会数学概念的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研究函数的规律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重点:指数函数的概念、性质及其应用 难点:指数函数性质的归纳、概括及其应用课前预习案一、知识背景: 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初中学习的描点法作图的步骤【用15分钟的时间阅读探究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思考并尝试解答教材助读设置的问题,完成预习自测题,并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写到“我的疑问和收获”处。

】 二、教材助读1. 研究一个函数的性质一般研究哪些方面?2. 指数函数是怎样定义的?定义域是什么? 函数x y 32⨯=是指数函数吗?3. 指数函数中底数a 的取值范围是什么?4.你能比较出 1.71.3与2.51.3的大小吗? 三、预习反馈1.判断下列函数是不是指数函数(1)xy 3= (2)xy 12= (3)x y )2(-= (4)13+=x y 2.函数(a-1)x y =在R 上是减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3. 指数函数(x)f 的图像经过点(2,9),则1()2f = . 4.比较下列各题中两个数的大小:0.80.73____3 0.10.10.75____0.75- 2.7 3.51.01____1.01【我的疑问和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探究案一. 概念解读请同学们探究下面的问题,并在题目的横线上填出正确答案:1.一般地,函数 叫做指数函数.其中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_____ 反思1:为什么规定10≠>a a 且呢? 【讨论】: 0,a 若≤则____________________.则若,1=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思2: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是指数函数需要注意哪几点?二、性质探究:小组协作用描点法做出函数2x y =、3xy =、1(2xy =)和1(3xy =)的图像,并根据图象特征,采用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提炼指数函数的性质,完成下表:记忆口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知识综合应用探究探究点一:指数函数概念及图象的理解例1.请指出下列函数中,哪些是指数函数,哪些不是,并说明理由.(1) y=4·2x(2) y (2)x =- (3) y 2x =- (4) y x π= (5)2y x = (6) y 2x -= (7) y x x = (8)y (a 1)(a 1a 2)x =->且≠ 例2若函数 2()(33)x f x a a a =-+ 是指数函数,求a 的值.变式1. 函数()x f x a =(0,1a a >≠且)的图象过点(2,)π,求(0)f ,(1)f -,(1)f 的值.变式2. 已知01a <<,1b <-, 则函数xy a b =+的图象必定不经过(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探究点二:比较大小例3比较下列各组中两个值的大小:(1) 1.72.5_____1.73 ;(2)0.8-0.1_____ 0.8-0.2;(3)1.70.3_____ 0.93.1;(4)1.5 0.3______0.81.2.变式 已知下列不等式,试比较m 、n 的大小: (1)22()()33m n >; (2) 1.1 1.1m n <.比较指数大小的方法:底数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底数不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疑问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当堂检测1.下列函数中指数函数有( )个x x y x y y 32)3(,)2(,4)1(4⋅===A. 0B. 1C. 2D. 32. 下列函数图象中,函数y a a a x =>≠()01且,与函数y a x =-()1的图象只能是( )y y y y O x O x O x O xA B C D1111y y yy O x O x O x O x A B C D 113.若指数函数的图像过(2,4)点,则此函数的解析式是( ) A .1()2xy = B .2x y = C .1()4xy = D .4x y = 4. 函数f(x)=21x a -+ (a>0,a ≠1)的图象恒过定点( ). A. (0,1) B. (0,2) C. (2,1) D. (2,2)5.函数x y a =在[0,1]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为3,则等于( ) A.0.5 B.2 C.4 D.0.256.函数f (x)=(2a+1)x 在R 上是减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_________ 7.已知=2x,则[(1)]f f -= .六、课后探究1.求函数1511-=-xx y 的定义域?2.在上,],[n m )1,0()(≠>=a a a x f x 且的值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数及指数函数知识梳理: 一)、指数函数(一)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1.根式:一般地,如果a x n=,那么x 叫做a 的n 次方根,其中n >1,且n ∈N *.◆ 负数没有偶次方根;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0,记作00=n 。

当n 是奇数时,a a n n =,当n 是偶数时,⎩⎨⎧<≥-==)0()0(||a a a a a a n n2.有理指数幂的含义及其运算性质: ①rsr sa a a +⋅=;②()r s rsa a =;③()(0,0,,)rr rab a b a b r s Q =>>∈。

④∈=-p aap p (1Q ) ⑤m a a a n m n m,0(>=、∈n N * 且)1>n ◆ 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二)指数函数及其性质1、指数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1,0(≠>=a a a y x且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 .◆指数函数的底数的取值范围,底数不能是负数、零和1. 2、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注意:利用函数的单调性,结合图象还可以看出:(1)在[a ,b]上,)1a 0a (a )x (f x≠>=且值域是)]b (f ),a (f [或)]a (f ),b (f [; (2)若0x ≠,则1)x (f ≠;)x (f 取遍所有正数当且仅当R x ∈; (3)对于指数函数)1a 0a (a )x (f x ≠>=且,总有a )1(f =;基础检测:1、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ABCD2、已知函数f (x )=a x(a >0,a ≠1)在[1,2]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和为6,则a=( ) A .2 B .3 C .4 D .53、若指数函数f (x )=(3m ﹣1)x在R 上是减函数,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0且m ≠1 B .m ≠ C .m >且m ≠ D .<m < 4、函数1()2,(0x f x a x a -=+->且1)a ≠的图象必经过定点( ) A .(1,2)- B .()1,1- C .()0,1- D .()0,1 5、若 1.50.90.4814,8,2a b c -⎛⎫=== ⎪⎝⎭,则 ( )A. c a b >>B. b a c >>C. a b c >>D. ac b >>6、已知a =, 0.32b =, 0.20.3c =,则,,a b c 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a >> B. b a c >> C. a b c >> D. c b a >>7、若不等式2223122x axx a -+⎛⎫< ⎪⎝⎭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0,1B. 3,4⎛⎫+∞⎪⎝⎭ C. 30,4⎛⎫ ⎪⎝⎭ D. 3,4⎛⎫-∞ ⎪⎝⎭8、函数()122x xf x =-的图像( ) A. 关于原点对称 B. 关于x 轴对称C. 关于y 轴对称D. 关于直线y x =轴对称 9、函数的图象大致形状是()A.B. C.D.10、定义: a bad bc c d =-,如121423234=⨯-⨯=-,当x R ∈时,312xe k ≥恒成立,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A. (],3-∞-B. (),3-∞-C. ()3,-+∞D. [)3,-∞11、函数2212x x y -⎛⎫= ⎪⎝⎭的值域是 ( )A 、RB 、(0,+∞)C 、(2,+∞)D 、⎪⎭⎫⎢⎣⎡∞+,2112、若函数()221x x f x a -+=在()1,3上是减函数,则关于x 的不等式1x a >的解集为( )A. {}1x x B. {|1}x x < C. {}0x x D. {|0}x x <典例导悟: 13、化简(1))0,0)(31()3)((656131212132>>÷-b a b a b a b a(2)()04130.753350.064[(2)]169---⎛⎫--+-+ ⎪⎝⎭;14、已知函数()()10x f x a x -=≥.其中0a >且1a ≠. (1)若0x ≥的图像经过点12,2⎛⎫ ⎪⎝⎭,求a 的值; (2)求函数()()0y f x x =≥的值域.15、已知定义在R 上的函数xx x f 212)(-=.(1)若f (x )=23,求x 的值; (2)若0)()2(2≥+⋅t mf t f t对于]2,1[∈t 恒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16、已知函数34231)(+-⎪⎭⎫ ⎝⎛=x ax x f .(1)若1-=a ,求)(x f 的单调区间; (2)若)(x f 有最大值3,求a 的值.17、已知定义域为R 的函数122()2x x bf x a+-+=+是奇函数.(1)求b a ,的值;(2)关于x 的不等式f(x)2102t t -+<,对任意x R ∈恒成立,求t 取值范围1、【答案】D2、【答案】A 【解析】解:根据指数函数的性质:当x=1时,f (x )取得最大值,那么x=2取得最小值,或者x=1时,f (x )取得最小值,那么x=2取得最大值.∴a+a 2=6. ∵a >0,a ≠1,∴a=2.3、【答案】D 【解析】解:∵指数函数f (x )=(3m ﹣1)x 是R 上的减函数, ∴0<3m ﹣1<1,解得:<m <.4、【答案】D5、【答案】D 【解析】0.9 1.80.48 1.44 1.542,82,2a b c =====所以a c b >>6、【答案】A 【解析】由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可知0.3x y =是单调递减的所以0.50.20.30.3<即1a c <<; 2x y =是单调增的,所以0.30221y =>=,故选A.7、【答案】B 【解析】不等式2223122x axx a -+⎛⎫< ⎪⎝⎭恒成立等价于22230x ax x a -++>恒成立,即()222340a a -->,解得: 34a >,故选B. 8、【答案】A 【解析】()()22x x f x f x --=-=-,所以()f x 为奇函数,选A. 9、【答案】B 【解析】因为,所以,即,且当时,函数的单调递减函数;当时,函数的单调递增函数,应选答案B 。

10、【答案】A 【解析】由题意32312x x e e =-,则233x e ->-,因此23x e k -≥恒成立.则有3k ≤-.故选A . 11、【答案】D12、【答案】D 【解析】因为()221xx f x a -+=在()1,3上是减函数,且221t x x =-+在()1,3上是增函数,所以函数y a =在(),-∞+∞上是减函数,所以01a <<.由1x a >得0x < 13、(1)a 9- (2)2716三、解答题14、【答案】(1)12a =;(2)())1,f x a -⎡∈+∞⎣.【解析】(1)函数图象过点12,2⎛⎫ ⎪⎝⎭,所以,2112a -=,则12a =;(2)()()10x f x a x -=≥, 由0x ≥得11x -≥-,当01a <<时,11x a a --≤,所以()(10,f x a -⎤∈⎦,当1a >时,11x aa --≥,所以())1,f x a -⎡∈+∞⎣.15、【解析】(1)由条件可知122x x-=23, 解得2x =2或2x=-12(舍去), ∴x =1 (2)当[1,2]t ∈时,22112(2)(2)022t t tt tm -+-≥, 即24(21)(21)t t m -≥--, 2210t ->∵,2(21)t m ≥-+∴ [1,2]t ∈∵,2(21)[17,5]t -+∈--∴,故m 的取值范围是[5,)-+∞16、【解析】(1)当1-=a 时,2431()3x x f x --+⎛⎫= ⎪⎝⎭,则u =-x 2-4x +3=-(x +2)2+7,在(-∞,-2)上单调递增,在(-2,+∞)上单调递减,而y =13u⎛⎫⎪⎝⎭在R 上单调递减,所以f (x )在(-∞,-2)上单调递减,在(-2,+∞)上单调递增,即函数f (x )的递增区间是(-2,+∞),递减区间是(-∞,-2). (2)令h (x )=ax 2-4x +3,y =()13h x ⎛⎫ ⎪⎝⎭,由于)(x f 有最大值3,所以h (x )应有最小值-1,因此必有0121614a a a>⎧⎪-⎨=-⎪⎩解得a =1,即当f (x )有最大值3时,a 的值等于1.17、【解析】 (1)因为)(x f 是奇函数,所以0)0(=f 即,解得12b =,所以a x f x x ++-=+1212)(,又由)1()1(f f -=-知,aa ++--=++-1121412解得2=a .(2),121212212)(1++-=++-=+x x x x f 因为,02>x 所以.2112121,1121,112<++-⇒<+⇒>+x x x即,21)(<x f 从而,21212≥-t t 解之.121≥-≤t t 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