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心理学概论.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梦的解析只是精神分析流派所使用的 治疗技术之一,是心理学工具箱里的一个 起子。
观点6:心理学是骗人的东西
有些人认为心理学是“伪科学”,有些心 理学家称之为“准科学”。原因很多:
第二章 心理学概论
非心理学专业
对于心理学的认识
心理学正日益走进和踏入我们的生 活,它几乎已是一门“热学”。
各行业都需要心理学,它应用极为广 泛。
让我们来看几个简单的例子:
小故事中的乐趣
民间传说中的机智人物阿凡提,当 着皇帝的面声称,自己可以说出在场的 每个大臣心里想的是什么,大臣们不相 信。阿凡提说:“现在你们都在想,我 要效忠皇帝,决不反叛!”结果大臣们 全都承认他说对了。这是利用人的心理 活动规律取得成功的典型事例。
心理学的重要性毫无疑问,但大家对 于心理学有什么认识呢?
对于以下观点有何看法
观点1:心理学家知道你在想什么
心理学家通常根据人的外显行为和 情绪表现来研究人的心理,也许他们可 以根据你的外在特征或测验结果来推测 你的的内心世界,但再高明的心理学家 也不可能具有所谓的“知心术” —一眼 看穿你的内心,除非他有超感知能力 (ESP)。
观点4:心理学家会催眠
在很多人眼中,催眠术是一种很玄妙的 技术,让人感兴趣。会把它与心理学联系 在一起。
催眠的本质至今尚未明了。它只是精神分析心 理学家在心理治疗中使用的一种方法,并非心理学 家的“招牌本领”,而且大多数心理学家的工作并 不涉及催眠术,他们更喜欢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 如实验和行为观察。
观点3:心理学家只研究变态的人
很多人都说他们走进心理咨询室是需要 很大勇气的,去心理咨询的人都是“心理有 问题的人”。心理有问题就是变态,心理学 家只研究变态的人。
为什么会有如此看法?
大多数心理学研究都是针对正常人的。 有些人把心理学家与精神病学家混淆了。精 神病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精神病学家主要 从事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的治疗,他们的工 作对象是所谓“变态” 的人,即心理失常 的人。精神病科医生和其他医生一样,在治 疗精神疾病时可以使用药物,他们还必须要 接受心理学的专业培训。
我国古代有位名医,叫傅山。有一天,他接待了 一个女病人,初步诊断为抑郁症。傅山进一步了解到, 病人曾经与丈夫发生矛盾,受到丈夫的责骂,从此她 认为自己受了委屈,积郁成疾,多方求医总不见好。 知道病因后,傅山决定采用心理疗法。当病人的丈夫 来取药时,傅山交给他一块石头,嘱咐他回家把石头 放进铁锅里,不断加水,用慢火煮上三天三夜,等把 石头煮化了,让病人喝下去,保证药到病除。这个人 很听话,回家后就忙着煮石头,一连煮了三天三夜。 当然,石头还是原先那么硬,可病人的病却好了许多。 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我国举行的一次运动会上,有位射箭运动员表现出 色,照她当时的成绩设想下去,有望打破世界记录。 消息传到主席台上,有个主持人非常激动,对着话筒 喊到:“观众同志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的 射箭运动员发挥的不错,有可能破世界记录!不过, 赛场上的气氛太乱了,请大家配合一下,不要说话 了!”观众们很自觉,全场顿时安静下来。遗憾的是 这一做法纯属好心帮倒忙,因为刚才的气氛虽然很乱, 但运动员已经完全适应了,而现在,全场突然寂静无 声,反倒使运动员不安起来,她急忙向四周张望,想 弄清到底出了什么事。结果,后面几支箭没有射好, 破世界记录的愿望自然落空了。
观点2:心理学就是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只是心理学的一个应用分支, 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应对生活中的困扰, 更好地发展,增加生活的幸福感。
一般来说,心理咨询是面向正常人的, 来访者有心理困扰,但没有出现严重的 心理偏差。如果是严重的精神疾病,就 要由临床心理学家或精神病学家来处理。
这是一个专业性很强,责任重大的职业。
催眠术的方法很多,大多是要求人彻底放松, 把注意力集中固定在某个小东西上,如晃动的钟摆 和闪烁的灯光,然后诱发出催眠状态。催眠前先要 测定被催眠者的暗示性。暗示性高的人容易被催眠, 能进入高度的恍惚的状态,对这些人进行催眠治疗 效果较好。人在催眠状态下会按照治疗师的暗示行 事。
观点5:心理学就是梦的解析
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最吸引人的内容之 一就是释梦。不足为怪,因为人总是对自己和 别人内心深处的秘密有一种顽固的挖掘欲望, 而梦似乎是透视内心风景的一扇窗户。
改编自希区柯克的《爱德华大夫》的电 影是好莱坞第一部涉及精神分析的作品。该片 的中心内容就是梦的解析,其中有一句经典台 词“晚安,作个好梦,明天拿出来分析一下”, 可谓深入人心。
来自百度文库
有一家食品店,有两个卖糖果的女售 货员。原先,两个人没有什么差别,但 天长地久,差别就表现出来了。其中一 个很受顾客欢迎,大家宁可排队,也愿 意到她那里购买;而另一个售货员面前 却冷冷清清。食品店经理通过细致的观 察,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奥妙。
那个受欢迎的售货员,给顾客称糖果时很注意 动作的细节。顾客要买一斤,她就先在托盘上 放上八九两,然后面带微笑,轻轻地往上添。 她这一“添”,顾客心里都觉得舒服,认为她 态度好,给的东西份量足、公平。另一位售货 员呢,则是一副大大咧咧满不在乎的样子。顾 客要一斤糖果,她就先给放上一斤多,让顾客 高兴高兴,还没等人家高兴完,她就一块一块 往外拿。她这一“拿”,顾客心理都不舒服, 既然已经给我了,干嘛又要拿出去呢?经她折 腾几次,大家当然对她有看法,也就不愿意再 到她面前花钱买罪受了。
约翰尼5岁,住在澳大利亚。一天,他的朋友们 想戏弄他,他们拿出两枚硬币让他挑选,一枚是1澳 元,另一枚是外形小一些的2澳元。他们说:“约翰 尼,你要哪一个?想要哪一个你可以拿去。”约翰 尼拿了那个1澳元。他的朋友们在他背后笑他太傻了。 于是,只要他们想捉弄他,就会拿出两枚硬币,约 翰尼总是拿走大一些的那枚。一天,一个大人看到 了这件事,他叫住约翰尼,说:“约翰尼,我告诉 你,你不该拿那枚大些的硬币,因为他只值小的那 枚的一半,相信我。”约翰尼彬彬有礼的听着,然 后说:“是啊,我知道这个,但是我要拿了那枚小 些的硬币,他们会让我挑几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