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模式的背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进行的艰苦探索,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到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不仅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得到了巩固,而且使苏联迅速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大的工业国,但与此同时,斯大林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其弊端也日益暴露,最终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第一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战争爆发,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所面临的严峻的考验。英、法、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出兵苏维埃俄国,并支持俄国国内的反革命势力,企图颠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战争爆发后,苏维埃政权控制的地区仅占全国面积的1/4,粮食和煤炭的主要产地都在敌对势力的控制之下,粮食等物资极度匮乏。在这种特殊的形势下,苏维埃政府在经济领域采取一系列非常措施,史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其主要内容包括实行余粮收集制、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粮食和日用工业品的配给制和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等等。这一政策的实施,对于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保障苏维埃政权在军事上的胜利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它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不利于生产的发展,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消极影响日益严重,以列宁为首的布尔维克党领导人不得不正视现实,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

第二目新经济政策。

1920年,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在站稳了脚跟之后又面临着新的困难和危机。连年战争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经济困难引起政治危机,广大农民、工人对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特别是农民强烈反对余粮收集制,要求经营自由和贸易自由。因此,列宁推行了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目的的新经济政策。主要是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允许自由贸易、实行按劳分配等。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开始立足本国国情,从解决农民问题入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丰富社会物质财富,改善人民生活,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括:第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满足广大农民、工人的经济要求,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稳定社会秩序,消除了政治危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第二,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第三目“斯大林模式”

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渐确立,此时的苏联处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和包围之中,孤立无援,国内工业生产极其落后,到1928年,苏联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是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大机器工业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而苏联基本上还是一个只能输出农产品、输入机器设备的落后农业国。在这种形势下,斯大林认为把苏联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大的工业国是布尔什维克党迫切任务,他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

列宁去世后的理论论争与模式选择

一、能否建成社会主义之争

反对方: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

1、从不断革命论出发,托洛茨基认为,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以后,会同那些曾经协助它取得政权的广大农民发生敌对的冲突。工农之间的矛盾在一国范围内无法得到解决。

2、从“世界分工论”的角度出发,托洛茨基认为,世界各国经济整体上是处于相互联

系和相互倚赖的,把个别国家从世界经济整体的联系和依赖中抽出来孤立地去理解其经济和政治命运的做法是根本错误的。如果忽视世界经济的分工,必然会大大减低发展经济的速度,而发展速度是一个决定因素,关系苏联的生死存亡。

赞同方:斯大林、布哈林

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工农之间的矛盾完全可以解决。但是,一国建成社会主义不等于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因为依靠一个国家的努力,不能完全保障自己免除武装干涉的危险,只有在国际范围内,通过若干国家的无产者的努力,或者最好是在几个国家的无产者取得胜利之后,才有免除武装干涉的完全保障,也就是说,才能取得社会主义的最后胜利。一国建成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在一国取得最终胜利是两个问题。

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之争

布哈林的理论:“落后型社会主义”与“乌龟速度”

1、“落后型社会主义”:俄国处于一种半农奴制的野蛮状态,总体经济落后,在这样一个落后国家实行社会主义过渡,必须集中注意力去解决农民问题。企图沿用过去的战争经验、阶级斗争的经验,仅仅通过法令、通过纯粹的暴力措施不可能完成自己的任务,任何操之过急、急于求成是没有用处的。落后型社会主义”显著特点是发展速度缓慢,过渡时期长。

2、乌龟速度:“我们不会由于国内阶级差距和我们的基础落后而灭亡,甚至在低下的技术基础上我们也能够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这种发展将非常缓慢,我们将以乌龟速度爬行,但我们终究在建设社会主义,并且我们定将建成它。”

布哈林认为:

1、进一步发展了列宁晚年的思想,突出市场机制的作用,认为在市场机制下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应当通过“进化”和“改良”的办法,和平长入社会主义。

2、承认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仍存在着阶级,阶级斗争甚至很尖锐,但否认越向社会主义前进,阶级斗争越尖锐,承认过渡时期的社会是某种统一体,虽然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统一体。

3、主张把新经济政策推广到农村去,提出“发财吧”口号,认为农业积累会增加农民对工业品的需求,这反过来能促进工业的巨大发展,工业发展反过来又对农业起到良好促进作用。

4、反对为解决社会主义工业化所需资金而采取掠夺农业的政策,认为社会主义工业化资金积累应当通过不断扩大农村市场容量的办法解决。

5、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应完美结合,反对重工轻农的战略。

斯大林认为:

1、对待新经济政策,布哈林认为是建设社会主义正常的经济政策,是列宁晚年所设想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斯大林始终把它看作是社会发展的非常态,是一种战争结束后恢复时期的一种策略,一种喘息。

2、对待苏联经济发展现状问题,两人都认识到苏联经济发展落后这一事实,但却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布哈林强调不能超越从旧俄继承下来的落后的经济基础,苏联只能以乌龟速度爬行,量力而为,平衡发展。斯大林强调则是“落后就要挨打”,正因为苏联继承下来的是落后的经济基础,才必须尽一切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摆脱落后状态,以避免重新陷入挨打局面。

3、工业化及资金来源:斯大林强调工业尤其是发展重工业、军事工业的发展。资金来源则是利用工农剪刀差的办法从农民那里攫取更多资金。为有效控制农业和农民,斯大林主张实行全盘农业集体化运动。

4、提出阶级斗争尖锐化的理论,这一理论成为全盘集体化中消灭富农、镇压阶级敌人的运动以及大清洗运动的理论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