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QC旧品质七大手法

1QC旧品质七大手法
1QC旧品质七大手法

品质管理QC七大手法

公司名称 常用品管手法概要 概要: 统计是采取“数据与事实发言”的管理方法,除了客观判定事实外,亦应具有相当合理的说服力,而在QC活动中所采取的统计手法,均极为简易。 重要性: 94年版ISO9001 4.20中,特别规定应将各项品质改善,用统计的手法来分析,2000版ISO9001中8.1策划中谈到使用统计技术的要求,并且条文8.4资料分析万万离不计分析。 常用品管手法 1.根据数据、事实发言-图表(GRAPH),查检表(CHECK LIST),散布图(Scatter diagram); 2.整理原因与结果之关系,以探讨潜伏性之问题 - 特性要因图(Characteristic Dirgram); 3.凡事物不能完全单用平均数来考虑,应了解事物均有变异存在,须从平均数与变异数来考虑 - 直方图(Histogram)、管制图(Control Chart)。 4.所有数据不可仅止于平均,须根据数据之来龙去脉,考虑适当分层-曾别法(Stratification)。 5.并非对所有原因采取措施,而是先从影响较大的2-3项采取措施,即所谓管理重点 - 排列图(柏拉图)(Pareto Diagram). ISO中应使用统计技术的场合 推移图:1、品质目标达成情况控制;2、各阶层不良率控制; 查检表:1、内部审核结果不符合点分布判断;2、5S执行情况点检; 特性要因图:1、显著问题原因分析;2、潜在问题分析;3、客户抱怨分析; 曾别图:1、作业条件之曾别;2、制品之曾别;3、班别等; 排列图:1、不良项目排列;2、供应商别合格率排列;3、客户别不良率; 直方图:1、制程常态分布情况; 管制图:1、制程稳定情况。 在近日ISO旋风席卷全球之际,各企业应依实绩的情况,积极的在各阶层全面事实QC教育训练,提升品质意思,熟用各种品管手法/技术,及以提升系统的品质,在近日ISODE 洪流冲击下,必将成为明日企业的佼佼者。

品质管理七大手法

品质管理七大手法 一.介绍品质管理 二.品质管理模式 (一)PDCA (PLAN——DO——CHECK——ACTION) (二)七步法(现状把握→设定改善目标→要因解析→研讨对策→计划实施→效果确认→效果巩固) 三.检查表 (一)定义——将原始测量、检查的数据及项目毫无遗漏的又极其方便的记录下来所用的表格 (二)用途——①用于记录②用于点检③用于调查 (三)制图要点 ①制作检查表的目的明确(WHAT——做什么?) ②检查对象(项目)要正确,与工作相符合(WHY——为什么?) ③检查之频率恰当(WHEN——什么时候,隔多长时间?) ④WHO——检查人员的确定 ⑤HOW——检查之方法标准化、正确、合适 ⑥WHERE——检查区域要明确标示(制程别、检验点) ⑦检查表达格式要明确、记录方法要确定(如正、、Ⅰ、Ⅱ、△、○、√) ⑧对检查表项目要不断推准更正 ⑨数据跟踪要明确 ⑩传递途径的明确、谁要了解、向谁报告 (四)举例(线上物品不良记录表) (五)练习 欲知某生产线之不良数:8:00-10:00有划痕16PCS、生锈11PCS、凹凸不平5PCS、有纤维5PCS、变形3PCS、其它不良3PCS,10:00-12:00有划痕15PCS、生锈10PCS、凹凸不平5PCS、有纤维3PCS、其它不良2PCS,13:00-15:00有划痕10PCS、生锈10PCS、凹凸不平5PCS、有纤维1PCS、变形1PCS、其它不良1PCS,15:00-17:00有划痕10PCS、生锈5PCS、有纤维1PCS、变形1PCS、其它不良1PCS。要求每两小时进行统计一次所有不良项目的不良数,一天下来再统计出所有不良项目的总不良数。

常用品管手法之QC七大手法

常用品管手法概要 概要: 统计是采取“数据与事实发言”的治理方法,除了客观判定事实外,亦应具有相当合理的讲服力,而在QC活动中所采取的统计手法,均极为简易。 重要性: 94年版ISO9001 4.20中,特不规定应将各项品质改善,用统计的手法来分析,2000版ISO9001中8.1策划中谈到使用统计技术的要求,同时条文8.4资料分析万万离不计分析。 常用品管手法 1.依照数据、事实发言-图表(GRAPH),查检表(CHECK LIST),散布图(Scatter diagram); 2.整理缘故与结果之关系,以探讨埋伏性之问题 - 特性要因图(Characteristic Dirgram); 3.凡事物不能完全单用平均数来考虑,应了解事物均有变异存在,须从平均数与变异数来考虑 - 直方图(Histogram)、管制图(Control Chart)。 4.所有数据不可仅止于平均,须依照数据之来龙去脉,考虑适当分层-層不法(Stratification)。 5.并非对所有缘故采取措施,而是先从阻碍较大的2-3项采取措施,即所谓治理重点 - 排列图(柏拉图)(Pareto Diagram). ISO中应使用统计技术的场合

推移图:1、品质目标达成情况操纵;2、各阶层不良率操纵;查检表:1、内部审核结果不符合点分布推断;2、5S执行情况点检; 特性要因图:1、显著问题缘故分析;2、潜在问题分析;3、客 户抱怨分析; 層不图:1、作业条件之曾不;2、制品之曾不;3、班不等; 排列图:1、不良项目排列;2、供应商不合格率排列;3、 客户不不良率; 直方图:1、制程常态分布情况; 管制图:1、制程稳定情况。 在近日ISO旋风席卷全球之际,各企业应依实绩的情况,积极的在各阶层全面事实QC教育训练,提升品质意思,熟用各种品管手法/技术,及以提升系统的品质,在近日ISODE 洪流冲击下,必将成为明日企业的佼佼者。

品质七大手法及8D报告

品管七大手法 品管七大手法是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又称为初级统计管理方法。它主要包括控制图、因果图、相关图、排列图、统计分析表、数据分层法、散布图等所谓的QC七工具。 其实,质量管理的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建立在全面质量管理思想之上的组织性的质量管理;二是以数理统计方法为基础的质量控制。 组织性的质量管理方法是指从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人员工作方式的角度进行质量管理的方法,它建立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之上,主要内容有制定质量方针,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开展QC小组活动,各部门质量责任的分担,进行质量诊断等。 统计质量控制是美国的贝尔电话实验所的休哈特(W.A.Shewhart)博士在1924年首先提出的控制图为起点,半个多世纪以来有了很大发展,现在这些方法可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1)初级统计管理方法:又称为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它主要包括控制图、因果图、相关图、排列图、统计分析表、数据分层法、散布图等所谓的QC七工具(或叫品管七大手法)。运用这些工具,可以从经常变化的生产过程中,系统地收集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各种数据,并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加工和分析,进而画出各种图表,计算某些数据指标,从中找出质量变化的规律,实现对质量的控制。日本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曾说过,企业内95%的质量管理问题,可通过企业上上下下全体人员活用这QC七工具而得到解决。全面质量管理的推行,也离不开企业各级、各部门人员对这些工具的掌握与灵活应用。 (2)中级统计管理方法:包括抽样调查方法、抽样检验方法、功能检查方法、实验计划法、方法研究等。这些方法不一定要企业全体人员都掌握,主要是有关技术人员和质量管理部门的人使用。 (3)高级统计管理方法:包括高级实验计划法、多变量解析法。这些方法主要用于复杂的工程解析和质量解析,而且要借助于计算机手段,通常只是专业人员使用这些方法。 这里就概要介绍常用的初级统计质量管理七大手法即所谓的“QC七工具”。 (一)统计分析表 统计分析表是利用统计表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初步分析原因的一种工具,其格式可多种多样,这种方法虽然较单,但实用有效。 (二)数据分层法 数据分层法就是性质相同的,在同一条件下收集的数据归纳在一起,以便进行比较分析。因为在实际生产中,影响质量变动的因素很多如果不把这些困素区别开来,难以得出变化的规律。数据分层可根据实际情况按多种方式进行。例如,按不同时间,不同班次进行分层,按

品质统计七大手法简介

品质统计七大手法 品质统计方法是工厂品质管理过程中经常运用的重要手法。主要是通过对各种相关资料的收集.分析和利用,以用来证实产品生产过程能力及产品对规定要求的符合性。其作用在应用于产品的设计.生产过程的控制.防止不合格品产生.品质问题的分析.查找原因.确定产品和过程的限定值,预测.验证并测量和评定产品质量特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就必须选择适宜的统计方法,下述即常用的统计方法及其应用。 一. 图示法(直方图.制程流程图.散布图.柏拉图.因果图等) 主要用于进行问题诊断,并据此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统计诊断 二. 统计控制图(X –控制图等) 主要用于监控产品的生产和测量过程。 三. 试验设计 主要用于确定变量对过程和产品性能有显着影响。 四. 建立量化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主要用于生产过程运作的条件和产品设计发生变化时,对产品和过程的特性进行分析。 五. 进行变量分析 对各变量构成进行评估.似务变量占总体变量的比例,作为最佳的质量改进机会的依据。 为控制图.产品特性的确定和产品的放行设计抽样方案。 六. 抽样计划 工厂质量管理如果能充分运用各种统计手法,将在各方面受益,并表现在: 1.发现品质管制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对品质改善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2.查找形成品不良的因素,使品质追溯有据可依﹔ 3.验证品质控制方法有效性。 以下介绍品管七大手法 1.直方图 2.柏拉图 3.因果图法(鱼刺图) 4.层别法 5.控制图 6.检查表 7.推移图 2.统计技术的应用 一直方图 直方图有称柱状图,是将囤积数据汇总.分组,并将每组数据绘成柱状图,依统计数据的分布形状,进行产品生产过程.品质状态及管制能力的分析。运用直方图进行分析的步骤为1.数据统计 将同一类型和相近似的现象归纳在一起,以分析该类现象对产品品质的影响程度。 2.将统计数据分组.确定组数是直方图分析中的重要步骤,将统计的样本总数进行合理分 组便于观察数据分布情况,合理的组数鱼样本总数的关系通常为:(见右下表) 3.计算全距.组距.组界.中心值:

新品质管理七大手法

概要: 统计是采取“数据与事实发言”的管理方法,除了客观判定事实外,亦应具有相当合理的说服力,而在QC活动中所采取的统计手法,均极为简易。 重要性: 94年版ISO9001 4.20中,特别规定应将各项品质改善,用统计的手法来分析,2000版ISO9001中8.1策划中谈到使用统计技术的要求,并且条文8.4资料分析万万离不開統计分析。 常用品管手法 1.根据数据、事实发言-图表(GRAPH),查检表(CHECK LIST),散布图(Scatter diagram); 2.整理原因与结果之关系,以探讨潜伏性之问题 - 特性要因图(Characteristic Dirgram); 3.凡事物不能完全单用平均数来考虑,应了解事物均有变异存在,须从平均数与变异数来考虑 - 直方图(Histogram)、管制图(Control Chart)。 4.所有数据不可仅止于平均,须根据数据之来龙去脉,考虑适当分层-層别法(Stratification)。 5.并非对所有原因采取措施,而是先从影响较大的2-3项采取措施,即所谓管理重点 - 排列图(柏拉图)(Pareto Diagram). ISO中应使用统计技术的场合 推移图:1、品质目标达成情况控制;2、各阶层不良率控制; 查检表:1、内部审核结果不符合点分布判断;2、5S执行情况点检; 特性要因图:1、显著问题原因分析;2、潜在问题分析;3、客户抱怨分析; 層别图:1、作业条件之層别;2、制品之層别;3、班别等;

排列图:1、不良项目排列;2、供应商别合格率排列;3、客户别不良率; 直方图:1、制程常态分布情况; 管制图:1、制程稳定情况。 在近日ISO旋风席卷全球之际,各企业应依实绩的情况,积极的在各阶层全面實施QC教育训练,提升品质意識,熟用各种品管手法/技术,及以提升系统的品质,在近日ISO的洪流冲击下,必将成为明日企业的佼佼者。

质量管理五大工具七大手法知识点总结

质量管理五大工具、七大手法知识点总结 五大工具 APQP APQP(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即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是一种结构化的方法,用来确定和制定确保某产品使顾客满意所需的步骤。 产品质量策划的目标是促进与所涉及的每一个人的联系,以确保所要求的步骤按时完成。有效的产品质量策划依赖于公司高层管理者对努力达到使顾客满意这一宗旨的承诺。 产品质量策划有如下的益处: 引导资源,使顾客满意; 促进对所需更改的早期识别; 避免晚期更改; 以最低的成本及时提供优质产品。 FMEA FMEA(Potential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即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是在产品/过程/服务等的策划设计阶段,对构成产品的各子系统、零部件,对构成过程,服务的各个程序逐一进行分析,找出潜在的失效模式,分析其可能

的后果,评估其风险,从而预先采取措施,减少失效模式的严重程序,降低其可能发生的概率,以有效地提高质量与可靠性,确保顾客满意的系统化活动。 FMEA种类: 按其应用领域常见FMEA有设计FMEA(DFMEA)和过程FMEA(PFMEA),其它还有系统FMEA,应用FMEA,采购FMEA,服务FMEA。 MSA MSA(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即MSA测量系统分析,它使用数理统计和图表的方法对测量系统的误差进行分析,以评估测量系统对于被测量的参数来说是否合适,并确定测量系统误差的主要成份。 PPAP PPAP(Production part approval process) 即生产件批准程序,是对生产件的控制程序,也是对质量的一种管理方法。

QC七大手法和九大步骤

QC七大手法和九大步骤 食品论坛 2018-05-13 QC七大手法 “七大手法”主要是指企业质量管理中常用的质量管理工具,有“老七种”和“新七种”之分。“老七种”有分层法、调查表、排列法、因果图、直方图、控制图和相关图,新的QC七种工具分别是系统图、关联图、亲和图、矩阵图、箭条图、PDPC法以及矩阵数据分析法等。 “老七种” 1分层法(分类法、分组法) 质量问题的原因多方面,来源于不同条件(4M1E)。为真实反映质量问题的实质性原因和变化规律,须将大量综合性统计数据按数据的不同来源(需要进行追溯)进行分类,再进行质量分析的方法。 2调查表 用于收集和记录数据的一种表格形式, 便于按统一的方式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计算和分析。 3排列图

对发生频次从最高到最低的项目进行排列——简单图示技术。 4直方图 直方图也叫质量分布图、矩形图、柱形图、频数图。它是一种用于工序质量控制的质量数据分布图形,是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方法之一。直方图适用于对大量计量数值进行整理加工,找出其统计规律,也就是分析数据分布的形态,以便对其整体的分布特征进行推断。 5因果图(Causeand effectdiagram) ——石川图、特色要因图、树枝图、鱼刺图 以结果为特性,以原因为因素,将原因和结果用箭头联系,表示因果关系。 5控制图 也叫质量管理图或监控图。它是通过把质量波动的数据绘制在图上,观察它是否超过控制界限来判断工序质量能否处于稳定状态。这种方法是在1924年由美国的休哈特首创,应用简单、效果较佳、极易掌握,能直接监视控制生产过程,起到保证质量的作用。 7相关图法

品质管理七大手法与运用

品質管理七大手法與運用 1 8 品質管理七大手法與運用 品質管理七大手法: 1.0 特性要因圖 2.0 柏拉圖 3.0 查檢表 4.0 散布圖 5.0 層別法 6.0 管制圖 7.0 直方圖 特性要因圖 1.1定義 對于結果與原因間所期望之效果與對策之間的關系, 以箭頭連結, 詳細分析原因或對策的一種圖形稱為特性要因圖. 特性要因圖為日本品管權威學者石川馨博士于1952年所發明, 故又稱[石川圖].又因其形狀似魚, 亦稱魚骨圖. 意在闡明原因與結果之關系, 亦稱因果圖. 1.2畫法 步驟1: 特性要因圖在未劃之前, 應先決定問題(或品質的特性, 例如: 為什麼零件不合 格?為什么某工序工序能力低?不合格品的缺陷為什么會產生?等等。 步驟2: 劃制特性要因圖的骨架, 將特性寫在右端, 自左劃上一條較粗的干線(母線, 就是代 表制程, 並在干線的右端劃一指向右方的箭頭. 步驟3: 把原因分類成幾個大類, 每大類劃于中骨上, 且以“□”圈起來, 加上箭頭的大分枝, 稍稍斜向(約60 插到母線, 此大分枝較母線略細. 原因一般分為人, 機械, 材料, 方法, 其它.

步驟4: 探討大原因的原因, 再細分為中, 小原因, 將其記入小骨及枝骨上(稱孩枝, 會孫枝. 步驟5: 決定影響問題之原因的順序. 以集中思考自由討論的方式, 在所列出的原因中認為影響較大的劃上紅圈, 再從劃上紅圈的原因中找出影響更大者再補上紅圈, 一直檢討下去. 最后圈選出重要原因4~6項. 2 8 品質管理七大手法與運用 1.3 特性要因圖的特點 1.3.1. 繪制特性要因圖就是一種教育. 1.3. 2. 特性要因圖是討論題的捷徑. 1.3.3. 特性要因圖代表了一定時期的公司的技術水準. 1.3.4. 展現現場問題的因果關系, 工作層次. 2.0 柏拉圖 2.1 定義 根據所搜集之數據, 按不良原因, 狀況, 發生位置等不同區分標準, 以尋求占最大比率之原因, 狀況或位置的一種圖形. 2.2 柏拉圖之作法

七大手法和九大步骤

Q C七大手法和九大步骤 2018-05-13 QC七大手法 “七大手法”主要是指企业质量管理中常用的质量管理工具,有“老七种”和“新七种”之分。“老七种”有分层法、调查表、排列法、因果图、直方图、控制图和相关图,新的QC七种工具分别是系统图、关联图、亲和图、矩阵图、箭条图、PDPC法以及矩阵数据分析法等。 “老七种” 1分层法(分类法、分组法) 质量问题的原因多方面,来源于不同条件(4M1E)。为真实反映质量问题的实质性原因和变化规律,须将大量综合性统计数据按数据的不同来源(需要进行追溯)进行分类,再进行质量分析的方法。 2调查表 用于收集和记录数据的一种表格形式,?便于按统一的方式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计算和分析。 3排列图 对发生频次从最高到最低的项目进行排列——简单图示技术。

4直方图 直方图也叫质量分布图、矩形图、柱形图、频数图。它是一种用于工序质量控制的质量数据分布图形,是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方法之一。直方图适用于对大量计量数值进行整理加工,找出其统计规律,也就是分析数据分布的形态,以便对其整体的分布特征进行推断。? 5因果图(Causeand effectdiagram) ——石川图、特色要因图、树枝图、鱼刺图? 以结果为特性,以原因为因素,将原因和结果用箭头联系,表示因果关系。? 5控制图 也叫质量管理图或监控图。它是通过把质量波动的数据绘制在图上,观察它是否超过控制界限来判断工序质量能否处于稳定状态。这种方法是在1924年由美国的休哈特首创,应用简单、效果较佳、极易掌握,能直接监视控制生产过程,起到保证质量的作用。 7相关图法 相关图法又叫散布图法、简易相关分析法。它是通过运用相关图研究两个质量特性之间的相关关系,来控制影响产品质量中相关因素的一

品质管理新七大手法

品質管理新七大手法 排列圖、因果分析圖等老七种質量管理常用工具,在生產現場的質量管理中,用來歸納整理數据,并從中尋找出影響質量的原因,進而采取對策以控制質量。這种方法簡便易進。但是,隨著質量管理活動的不斷深入和發展,僅靠這老七种常用工具還是不夠的,為此日本科技聯盟質量管理方法研究會又提出了新七种質量管理工具。 所謂質量管理新七种工具是指關聯圖法、KJ法、系統圖法、矩陳圖法、矩陳數据解析法、過程決策程序圖法(PDPC法)和箭條圖法。 它們作為方法在質量管理的領域中應用為新七种工具。但以圖形式來歸納整理質量信息資料,幫助人們清理思路,作好全面質理管理的計划,卻有突出的作用,并能和常用的老七种工具相鋪相成。 一、關聯圖法 所謂關聯圖法,就是把几個問題与其主要因素之間的因果關系加以標示,以找出關鍵問題与因素的方法。關聯圖法的基本圖形,見圖4-10所示。 圖4-10關聯圖的基本圖形 關聯圖法是抓問題的核心,指導有效地解決問題的方法。因此,它不僅可以用來解決企業質量管理方面的問題,而且也可應用于社會現象的分析。對工業企業質量管理來說,它的主要用途是: 用于工厂目標的制訂和展開; 用制訂質量管理的推進計划; 用制訂質量改進的活動方案; 用于改進和提高質量職能及部門的工作質量。 通過繪制關聯圖,找到影響質量的關鍵原因,從而通過优先解決主要問題而解決質量問題。 關聯圖的优點是不拘形或,由有關人員共同深挖問題原因,討論將什么問題作

為重點或优先解決,從廣闊視野看問題全貌,以便捕捉到一般因果圖所不便表示的各种因素間的因果關系。因此,也容易找出确切的對策。 二、KJ法(親和圖法) 所謂KJ法,就是對于未知或雜亂無章的問題,首先收集有關的文字資料作成卡片,然后利用資料卡片之間的內在關系(即親和性)歸納整理成圖解形式,進而從中找到應解決的問題和明确這問題形態。這种圖觖方法就是親和圖法。由于該方法是由日本川喜田二郎(Kawakita Jiko)提出,以“川”“二”兩日文漢字的羅馬拼音字頭命名,則稱為KJ法。 KJ法常常用來研究“應如何進行新產品的研究開發?”“今后質量保証怎么搞?”等課題的研究。 KJ的應用步驟如下: 1.确定課題 一般應選定一些應解決但又不易解決的課題作為KJ法的對象。如“本企業全面質量管理現狀診斷”,“五年后質量保証的發展趨勢”,“80年代的全面質量管理應如何開展”,“怎么開展有效的質量管理小組活動”等,都是KJ法的對象。 2.收集語言文字資料 課題确定以后,就要用各种各樣的方法收集与該課題有關的語言文字資料。3.把語言文字資料作成卡片 把收集的語言文字資料,按內容分解為一些具有最低限度獨立意義的短句,把每一短句記錄在卡片上。 4.展開資料卡 把資料卡攤放在面前,使之能看到每張卡片的內容。 5.利用卡片間新和性歸攏卡片 把一些“几乎相同”或“十分相似”即相互間“親近”的卡片集攏在一起。但決不能人為地去歸類。 6.制作親和卡 把集攏的每組卡征上的語言,歸納成新的短句,記錄在新的卡片上,這就是親和卡或稱標題卡。并把親和卡放在該組資料卡上面。 7.排列卡片作成親和圖 把各組卡片展開并排列起來,根据其相互關系作成親和圖。如果收集語言文字資料時還處于混沌狀態,作出親和圖時,就脈絡一目了然了。 8.口頭發表或寫成報告 作出親和圖之后,既可口頭講解,也可把講解內容寫成書面報告發表。 由此可知KJ法主要應用于P階段,以整理未知的混亂事件,确定問題所在。 三、系統圖法 系統圖法是用于系統地探求達到目的最為适當的方法。 系統圖又稱為樹形圖,它是采用樹木分枝的形狀來表達事物的現象,它和很早

质量体系五大工具七大手法定义及详细解读

质量体系五大工具 APQP(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即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是一种结构化的方法,用来确定和制定确保某产品使顾客满意所需的步骤。产品质量策划的目标是促进与所涉及的每一个人的联系,以确保所要求的步骤按时完成。有效的产品质量策划依赖于公司高层管理者对努力达到使顾客满意这一宗旨的承诺。 产品质量策划有如下的益处: ◆ 引导资源,使顾客满意; ◆ 促进对所需更改的早期识别; ◆ 避免晚期更改; ◆ 以最低的成本及时提供优质产品。 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即统计过程控制,主要是指应用统计分析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适时监控,科学区分出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随机波动与异常波动,从而对生产过程的异常趋势提出预警,以便生产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异常,恢复过程的稳定从而达到提高和控制质量的目的。 SPC非常适用于重复性的生产过程,它能够帮助组织对过程作出可靠的评估,确定过程的统计控制界限判断过程是否失控和过程是否有能力;为过程提供一个早期报警系统,及时监控过程的情况,以防止废品的产生,减少对常规检验的依赖性,定时以观察以及系统的测量方法替代大量检测和验证工作。 ⊙SPC实施意义 可以使企业: ◆ 降低成本 ◆ 降低不良率,减少返工和浪费 ◆ 提高劳动生产率 ◆ 提供核心竞争力 ◆ 赢得广泛客户 ⊙实施SPC两个阶段 分析阶段:运用控制图、直方图、过程能力分析等使过程处于统计稳态,使过程能力足够。 监控阶段:运用控制图等监控过程 ⊙SPC的产生:

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大规模生产的形成,如何控制大批量产品质量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单纯依靠事后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已不能适应当时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改进质量管理方式。于是,英、美等国开始着手研究用统计方法代替事后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 1924年,美国的休哈特博士提出将3Sigma原理运用于生产过程当中,并发表了著名的“控制图法”,对过程变量进行控制,为统计质量管理奠定了理论和方法基础。 ⊙SPC的作用: 1、确保制程持续稳定、可预测。 2、提高产品质量、生产能力、降低成本。 3、为制程分析提供依据。 4、区分变差的特殊原因和普通原因,作为采取局部措施或对系统采取措施的指南。 FMEA(Potential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即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是在产品/过程/服务等的策划设计阶段,对构成产品的各子系统、零部件,对构成过程,服务的各个程序逐一进行分析,找出潜在的失效模式,分析其可能的后果,评估其风险,从而预先采取措施,减少失效模式的严重程序,降低其可能发生的概率,以有效地提高质量与可靠性,确保顾客满意的系统化活动。 ⊙FMEA种类: 按其应用领域常见FMEA有设计FMEA(DFMEA)和过程FMEA(PFMEA),其它还有系统FMEA,应用FMEA,采购FMEA,服务FMEA。 MSA: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的简称 MSA测量系统分析,它使用数理统计和图表的方法对测量系统的误差进行分析,以评估测量系统对于被测量的参数来说是否合适,并确定测量系统误差的主要成份。 PPAP:生产件批准程序(Production part approval process) ⊙PPAP生产件提交保证书:主要有生产件尺寸检验报告,外观检验报告,功能检验报告, 材料检验报告;外加一些零件控制方法和供应商控制方法; ⊙主要是制造型企业要求供应商在提交产品时做PPAP文件及首件,只有当PPAP文件全部合格后才能提交;当工程变更后还须提交报告。 PPAP是对生产件的控制程序,也是对质量的一种管理方法。

品质管理七大手法与运用.

品質管理七大手法與運用 Page 1 of 8 品質管理七大手法與運用 品質管理七大手法: 1.0 特性要因圖 2.0 柏拉圖 3.0 查檢表 4.0 散布圖 5.0 層別法 6.0 管制圖 7.0 直方圖 特性要因圖 1.1定義 對于結果與原因間所期望之效果與對策之間的關系, 以箭頭連結, 詳細分析原因或對策的一種圖形稱為特性要因圖. 特性要因圖為日本品管權威學者石川馨博士于1952年所發明, 故又稱[石川圖].又因其形狀似魚, 亦稱魚骨圖. 意在闡明原因與結果之關系, 亦稱因果圖. 1.2畫法 步驟1: 特性要因圖在未劃之前, 應先決定問題(或品質的特性, 例如: 為什麼零件不合 格?為什么某工序工序能力低?不合格品的缺陷為什么會產生?等等。 步驟2: 劃制特性要因圖的骨架, 將特性寫在右端, 自左劃上一條較粗的干線(母線, 就是代 表制程, 並在干線的右端劃一指向右方的箭頭. 步驟3: 把原因分類成幾個大類, 每大類劃于中骨上, 且以“□”圈起來, 加上箭頭的大分枝, 稍稍斜向(約60 插到母線, 此大分枝較母線略細. 原因一般分為人, 機械, 材料, 方法, 其它.

步驟4: 探討大原因的原因, 再細分為中, 小原因, 將其記入小骨及枝骨上(稱孩枝, 會孫枝. 步驟5: 決定影響問題之原因的順序. 以集中思考自由討論的方式, 在所列出的原因中認為影響較大的劃上紅圈, 再從劃上紅圈的原因中找出影響更大者再補上紅圈, 一直檢討下去. 最后圈選出重要原因4~6項. Page 2 of 8 品質管理七大手法與運用 1.3 特性要因圖的特點 1.3.1. 繪制特性要因圖就是一種教育. 1.3. 2. 特性要因圖是討論題的捷徑. 1.3.3. 特性要因圖代表了一定時期的公司的技術水準. 1.3.4. 展現現場問題的因果關系, 工作層次. 2.0 柏拉圖 2.1 定義 根據所搜集之數據, 按不良原因, 狀況, 發生位置等不同區分標準, 以尋求占最大比率之原因, 狀況或位置的一種圖形. 2.2 柏拉圖之作法

一文看懂质量管理五大工具和七大手法

一文看懂质量管理五大工具和七大手法 五大工具 APQP APQP(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即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是一种结构化的方法,用来确定和制定确保某产品使顾客满意所需的步骤。 产品质量策划的目标是促进与所涉及的每一个人的联系,以确保所要求的步骤按时完成。有效的产品质量策划依赖于公司高层管理者对努力达到使顾客满意这一宗旨的承诺。 产品质量策划有如下的益处: 引导资源,使顾客满意; 促进对所需更改的早期识别;

避免晚期更改; 以最低的成本及时提供优质产品。 FMEA FMEA(Potential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即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是在产品/过程/服务等的策划设计阶段,对构成产品的各子系统、零部件,对构成过程,服务的各个程序逐一进行分析,找出潜在的失效模式,分析其可能的后果,评估其风险,从而预先采取措施,减少失效模式的严重程序,降低其可能发生的概率,以有效地提高质量与可靠性,确保顾客满意的系统化活动。 FMEA种类: 按其应用领域常见FMEA有设计FMEA(DFMEA)和过程FMEA(PFMEA),其它还有系统FMEA,应用FMEA,采购FMEA,服务FMEA。 MSA MSA(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即MSA测量系统分析,它使用数理统计和图表的方法对测量系统的误差进行分析,以评估测量系统对于被测量的参数来说是否合适,并确定测量系统误差的主要成份。

PPAP PPAP(Production part approval process)即生产件批准程序,是对生产件的控制程序,也是对质量的一种管理方法。 PPAP生产件提交保证书:主要有生产件尺寸检验报告、外观检验报告、功能检验报告,、材料检验报告、外加一些零件控制方法和供应商控制方法; 制造型企业要求供应商在提交产品时做PPAP文件及首件,只有当PPAP文件全部合格后才能提交;当工程变更后还须提交报告。 SPC 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即统计过程控制,主要是指应用统计分析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适时监控,科学区分出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随机波动与异常波动,从而对生产过程的异常趋势提出预警,以便生产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异常,恢复过程的稳定从而达到提高和控制质量的目的。

产品质量检验的七大手法是那几项

产品质量检验的七大手法是那几项? 摘要: (1)初级统计管理方法:又称为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它主要包括控制图、因果图、相关图、排列图、统计分析表、数据分层法、散布图等所谓的QC七工具(或叫品管七大手法)。... (1)初级统计管理方法:又称为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它主要包括控制图、因果图、相关图、排列图、统计分析表、数据分层法、散布图等所谓的QC七工具(或叫品管七大手法)。运用这些工具,可以从经常变化的生产过程中,系统地收集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各种数据,并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加工和分析,进而画出各种图表,计算某些数据指标,从中找出质量变化的规律,实现对质量的控制。日本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曾说过,企业内95%的质量管理问题,可通过企业上上下下全体人员活用这QC七工具而得到解决。全面质量管理的推行,也离不开企业各级、各部门人员对这些工具的掌握与灵活应用。 (2)中级统计管理方法:包括抽样调查方法、抽样检验方法、功能检查方法、实验计划法、方法研究等。这些方法不一定要企业全体人员都掌握,主要是有关技术人员和质量管理部门的人使用。 (3)高级统计管理方法:包括高级实验计划法、多变量解析法。这些方法主要用于复杂的工程解析和质量解析,而且要借助于计算机手段,通常只是专业人员使用这些方法。 这里就概要介绍常用的初级统计质量管理七大手法即所谓的“QC七工具”,供网友们参考。(一)统计分析表 统计分析表是利用统计表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初步分析原因的一种工具,其格式可多种多样,这种方法虽然较单,但实用有效。 (二)数据分层法 数据分层法就是性质相同的,在同一条件下收集的数据归纳在一起,以便进行比较分析。因为在实际生产中,影响质量变动的因素很多如果不把这些困素区别开来,难以得出变化的规律。数据分层可根据实际情况按多种方式进行。例如,按不同时间,不同班次进行分层,按使用设备的种类进行分层,按原材料的进料时间,原材料成分进行分层,按检查手段,使用条件进行分层,按不同缺陷项目进行分层,等等。数据分层法经常与上述的统计分析表结合使用。 数据分层法的应用,主要是一种系统概念,即在于要想把相当复杂的资料进行处理,就得懂得如何把这些资料加以有系统有目的加以分门别类的归纳及统计。 科学管理强调的是以管理的技法来弥补以往靠经验靠视觉判断的管理的不足。而此管理技法,除了建立正确的理念外,更需要有数据的运用,才有办法进行工作解析及采取正确的措施。 如何建立原始的数据及将这些数据依据所需要的目的进行集计,也是诸多品管手法的最基础工作。 举个例子:我国航空市场近几年随着开放而竞争日趋激烈,航空公司为了争取市场除了加强各种措施外,也在服务品质方面下功夫。我们也可以经常在航机上看到客户满意度的调查。此调查是通过调查表来进行的。调查表的设计通常分为地面的服务品质及航机上的服务品质。地面又分为订票,候机;航机又分为空服态度,餐饮,卫生等。透过这些调查,将这些数据予以集计,就可得到从何处加强服务品质了。

品管七大手法是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

品质管理函盖的容很广~简单点说包括两个部分:1、品保;2、品检; 这里要修正下,品质管理和普通意义上我们说的管理不一样,一般我们说的做管理,是指做人/事/物的计划控制;而品质管理,则指的是通过统计工具对原料、生产过程、成品的流动过程进行控制;这里的控制就是通过检测和分析实现的了; 你的职位是QA,所以应该做的工作应该是产品品质异常的分析、改善、预防、控制工作;通俗点说,就是通过例如QC7大手法、8D、PDCA等工具进行分析,分析后针对影响的要素进行改善,改善后订立新标准进行预防,并制定管理制度进行控制。 所以你的主管现在安排你学习测量,其实就是让你熟悉现有的检测标准和检测设备了~这对你以后的工作是很重要的。品管七大手法是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又称为初级统计管理方法。它主要包括控制因果图、相关图、排列图、统计分析表、资料分层法、散布图等所谓的QC七工具其实,品质管制的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建立在全面品质管制思想之上的品质管制;二是以数理统计方法为基础的质量控制。组织性的品质管制方法是指从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人员工作方式的角度的方法,它建立在全员品质管制的思想之上,主要容有制定质量方针,建立体系,开展QC小组活动,各部门质量责任的分担,进行质量诊断等。 统计质量控制是美国的贝尔实验所的休哈特(W.A.Shewhart)博士在1924出的控制图为起点,半个多世纪以来有了很大发展,现在这些方法可大致分为几类。

(1)初级统计管理方法:又称为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它主要包括控制图相关图、排列图、统计分析表、资料分层法、散布图等所谓的QC七工具(或叫品管七大手法)。运用这些工具,可以从经常变化的生产过程中,系统地收集与产品各种资料,并用统计方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和分析,进而画出各种图表资料指标,从中找出质量变化的规律,实现对质量的控制。日本着名的品质川馨曾说过:企业95%的品质管制问题,可通过企业上上下下全体人员活用而得到解决。全面品质管制的推行,也离不开企业各级、各部门人员对这些工具的掌握与灵活应用。 (2)中级统计管理方法:包括抽样调查方法、抽样检验方法、功能检查画法、方法研究等。这些方法不一定要企业全体人员都掌握,主要是有关技质管制部门的人使用。 (3)高级统计管理方法:包括高级实验计画法、多变数解析法。这些方法主要用於杂的工程解析和质量解析,而且要借助於电脑手段,通常只是专业人员使用这就概要介绍常用的初级统计品质管制七大手法即所谓的“QC七工具”。 (一)统计分析表 统计分析表是利用统计表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初步分析原因的一种工具,其格式可多样,这种方法虽然较单,但实用有效。

品质7大手法

品管七大手法 七大手法:检查表、层别法、柏拉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控制图 一、检查表 检查表就是将需要检查的内容或项目一一列出,然后定期或不定期的逐项检查,并将问题点记录下来的方法,有时叫做查检表或点检表。 例如:点检表、诊断表、工作改善检查表、满意度调查表、考核表、审核表、5S 活动检查表、工程异常分析表等。 1、组成要素 ①确定检查的项目;②确定检查的频度;③确定检查的人员。 2、实施步骤 ①确定检查对象; ②制定检查表; ③依检查表项目进行检查并记录; ④对检查出的问题要求责任单位及时改善; ⑤检查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改善效果进行确认; ⑥定期总结,持续改进。 二、层别法 层别法就是将大量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观点、意见或想法按组分类,将收集到的大量的数据或资料按相互关系进行分组,加以层别。层别法一般和柏拉图、直方图等其它七大手法结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例如:抽样统计表、不良类别统计表、排行榜等。 实施步骤: ①确定研究的主题; ②制作表格并收集数据; ③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层别; ④比较分析,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其内在的原因,确定改善项目。 三、柏拉图 柏拉图的使用要以层别法为前提,将层别法已确定的项目从大到小进行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出关键的问题,抓住重要的少数及有用的多数,适用于记数值统计,有人称为ABC图,又因为柏拉图的排序识从大到小,故又称为排列图。 1、分类 1)分析现象用柏拉图:与不良结果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 A品质:不合格、故障、顾客抱怨、退货、维修等; B成本:损失总数、费用等; C交货期:存货短缺、付款违约、交货期拖延等; D安全:发生事故、出现差错等。 2)分析原因用柏拉图:与过程因素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 A操作者:班次、组别、年龄、经验、熟练情况等; B机器:设备、工具、模具、仪器等; C原材料:制造商、工厂、批次、种类等; D作业方法:作业环境、工序先后、作业安排等。

QC品管七大手法与质量管理八大原则

QC品管七大手法与质量管理八大原则 七大手法:检查表、层别法、柏拉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控制图 一、检查表 检查表就是将需要检查的内容或项目一一列出,然后定期或不定期的逐项检查,并将问题点记录下来的方法,有时叫做查检表或点检表。 例如:点检表、诊断表、工作改善检查表、满意度调查表、考核表、审核表、5S活动检查表、工程异常分析表等。 1、组成要素 ①确定检查的项目;②确定检查的频度;③确定检查的人员。 2、实施步骤 ①确定检查对象; ②制定检查表; ③依检查表项目进行检查并记录; ④对检查出的问题要求责任单位及时改善; ⑤检查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改善效果进行确认; ⑥定期总结,持续改进。 二、层别法 层别法就是将大量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观点、意见或想法按组分类,将收集到的大量的数据或资料按相互关系进行分组,加以层别。层别法一般和柏拉图、直方图等其它七大手法结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例如:抽样统计表、不良类别统计表、排行榜等。 实施步骤: ①确定研究的主题; ②制作表格并收集数据; ③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层别; ④比较分析,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其内在的原因,确定改善项目。 三、柏拉图

柏拉图的使用要以层别法为前提,将层别法已确定的项目从大到小进行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出关键的问题,抓住重要的少数及有用的多数,适用于记数值统计,有人称为ABC图,又因为柏拉图的排序识从大到小,故又称为排列图。 1、分类 1)分析现象用柏拉图:与不良结果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 A品质:不合格、故障、顾客抱怨、退货、维修等; B成本:损失总数、费用等; C交货期:存货短缺、付款违约、交货期拖延等; D安全:发生事故、出现差错等。 2)分析原因用柏拉图:与过程因素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 A操作者:班次、组别、年龄、经验、熟练情况等; B机器:设备、工具、模具、仪器等; C原材料:制造商、工厂、批次、种类等; D作业方法:作业环境、工序先后、作业安排等。 2、柏拉图的作用 ①降低不良的依据; ②决定改善目标,找出问题点; ③可以确认改善的效果。 3、实施步骤 ①收集数据,用层别法分类,计算各层别项目占整体项目的百分数; ②把分好类的数据进行汇总,由多到少进行排列,并计算累计百分数; ③绘制横轴和纵轴刻度; ④绘制柱状图; ⑤绘制累积曲线; ⑥记录必要事项 ⑦分析柏拉图 要点:A柏拉图有两个纵坐标,左侧纵坐标一般表示数量或金额,右侧纵坐标一般表示数量或金额的累积百分数;B柏拉图的横坐标一般表示检查项目,按影响程度大小,从左到右依

质量管理QC七大手法

质量管理QC七大手法 课程收益 ·理解质量管理7种工具的基本概念 ·熟悉传统QC七大工具培训手法的数据收集、特性及应用 ·藉由QC七大工具学习奠定统计品管的基础,为推行统计品管及预防品管做好准备·方便、实用的品管手法,能真正应用于品质数据的分析,致力于品质监控及改善·藉由案例解析和试做,教导及带领学员具备实务应用的能力 课程大纲 一质量管理7种工具概述· QC7种工具概念 · QC7种工具的特点 · QC7种工具的应用发展二查检表 ·何谓查检表 ·查检表能解决什么问题·查检表分类 ·如何设计查检表 ·如何设计查检表 ·实战训练 三层别法 ·何谓层别法 ·层别法能解决什么问题·层别角度和注意事项四柏拉图 ·何谓柏拉图 ·柏拉图能解决什么问题·柏拉图之作法及应用·实战训练 五特性要因图(鱼骨图)·何谓特性要因图 ·特性要因图能解决什么问题·作特性要因图方法 ·实战训练 六直方图 ·何谓直方图 ·直方图的作法及应用 ·实战训练 七散布图 ·何谓散布图 ·散布图能解决什么问题·散布图的作法 八管制图 ·何谓管制图 ·管制图的作用 ·管制图的种类 · x一P管制图的作法 讲师介绍刘老师 长期任职500强企业西门子公司质量经理,20年制造业业工作经验,参与了公司了ERP的建立和精益生产的6西格玛项目,并委派到德国总部系统学习质量管理。 专长领域 APQP、PPAP、FMEA、SPC、MSA、QC七工具、8D、QFD、质量成本、供应链管理、VDA6.3、VDA6.5、供应商质量评估、审核、各大主机厂特殊要求等课程培训与辅导。 工作经历 20年汽车仪表、传感器、发动机零部件工厂工艺、研发、质量工程及质量经理岗位现场工作经验,擅长工厂内部质量体系推进,新进质量与管理工具在工厂内部推进,按照顾客的要求对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开发、评审、培育供应商,有很丰富的质量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经验。 授课风格 William在质量管理培训领域有丰富的授课经验,讲授公开课暨企业内训逾百次。同时也受聘与BSI等认证机构,讲课主要特点是能针对不同的企业特点、学员层次、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注重实用,把握基础,避免常见的枯燥无味的灌输型讲课,采用企业的实际案例和课堂练习、点评,帮助学员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并提升知识实际运用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