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宋明理学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宋明理学

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基础构建

一、三教合一(理学兴起的背景)

儒学正统地位面临严重挑战

(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使儒学受到质疑。儒学吸收___、_____ 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2)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3)唐朝时期:统治者奉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地位,儒学大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二、两宋时期:程朱理学

1、理学的含义:在儒学受到佛教、道教挑战的背景下,宋代儒家学者在抨击佛道的同时,又融合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而形成的以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代表人物:北宋二程、南宋朱熹(理学集大成者)

2、思想主张:

主要思想观点

万物的本原(世界观)求理的方法(认识论)

二程①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理后物,这是理

学的核心思想。②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

起来,认为“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

天下之定理”。

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认为“物皆

有理”,只有万物,才能真正得到

其中的“理”。他们把、道德和联

系起来,认为“进学则在致知”,“穷理格物”,

掌握天下之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

朱熹

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

道德规范的。它是人性的最高境

界;并指出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

仁、义、礼、智等美德,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

蔽,所以强调“,”。

“物”,指、人伦、圣言、世

故。“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之

善,而不是求之真。

3、影响:

①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为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维护了;

②朱熹编著的《》,成为后世科考依据的教科书;

③影响海外,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学派。

三、南宋至明朝:陆王心学

1、心学的含义:宋明时期,主张心为宇宙万物本原的儒家学说。

代表人物:南宋、明朝王阳明(心学集大成者)

2、思想主张:

[南宋] 陆九渊[明朝] 王阳明

“心”的认识(世界观)①“”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就是

②都在心中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理”的获得

(认识论)

内心反省就可得到天理“”、“知行合一”

3、影响:明中期以后得到广泛传播,对中国社会政治、及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重难点突破

1、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共同点:

(1)内容相同: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

(2)影响相同:①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②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不同点:

(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

(2)把握“理”的途径不同: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2、如何评价和对待宋明理学:

(1)理学的形成,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理学对我国古代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并受到后世历代封建王朝的尊崇,以至逐步演变成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后期近千年的占有统治地位的思想。

(2)积极(可借鉴之处):塑造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

①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的意识;②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③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④实践意识: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3)消极(不可取之处):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性:①尊卑等级观念;②重男轻女的观念;③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④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⑤重礼轻法的观念等。

巩固训练

1、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的是

A.陆九渊 B.王守仁 C.李贽 D.王夫之

2、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指的是

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

3、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确立于

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4、有关新儒学——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发展继承孔孟学说,有两个流派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B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区别主要在于对“理”的来源的理解不同

C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是唯心主义思想

D陆王心学认为天理存于心中,是一种消极反动的思想

5、史书记载,河北有寡妇“不安于室”,试图再嫁,其家族以此为耻,族长率领族人“合群以殴杀之”,真是极端的残忍。寡妇改嫁是需要性命相搏的,一旦改嫁不成功,将面临浸猪笼溺死或者被活活打死的命运。这种历史现象盛行应该在( )

A春秋战国之后 B 汉代之后 C 唐代以后D宋代以后

6、《大学》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中国古代强调“家齐而后国治”这一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 )

①小农经济②工官制度③儒家伦理道德④法家法治观念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④

7、朱熹说:“......天得之(理)而为天,地得之(理)而为地,凡生于天地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此话主要是()

A、从统治者的角度阐述封建伦理道德,规范人们的言行,压制人民的反抗

B、阐述了君主专制的道理

C、阐述了自然界的法则

D、为了规范普通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8、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会回答下列哪一叙述?

A、学问要求是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

B、学习先圣先贤的经验和心得

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工夫

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

9、清朝有一位叫秦间的才子,于清朝乾隆年间考中状元,在游杭州西湖到岳王庙岳飞墓前因自己姓秦,惭愧地写下了“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两句墓联。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A.道学B.佛学C.理学D.民族主义

真题演练

1.(2012·全国新课标历史·27)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2.(2012·海南卷历史·6)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

A.“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 B.孟子的仁政思想

C.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 D.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

3.(2012·海南卷历史·4)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4.(2011·广东文综·14)“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