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通过实验了解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活动与探究目标:讨论减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的措施。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一课时主要由S、SO2及SO3三部分构成。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是学生学习了金属及其化合物,Si及Cl元素以后,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SO2是集氧化性、还原性于一身的酸性氧化物,学好本节内容,有助于形成以化合价为主线的硫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有助于巩固和提高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知识,并且本节内容与日常生活、环境问题有密切关系,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氮的氧化物的学习做了知识技能、思维方法的铺垫,使整节乃至整章知识系统化。
【教学目标】
依据本节内容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新课标中的要求,本节课主要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S及SO2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掌握SO2的化学性质及重点反应方程式
(3)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以SO2的性质为载体,以CO2性质做为对比,训练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演绎的思维能力
(2)通过对实验的观察与讨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从实验中推导性质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SO2的学习,引导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认识硫及其化合物给人类带来的贡献与危害,培养学生辩证、全面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态度。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SO2的还原性和漂白性
难点:SO2的还原性
三、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了三个多月时间的高中化学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领会了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具备了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抽象和形象思维能力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学生对SO2并不陌生,金属及其化合物、Si、Cl的学习也为学生打下了思维方法的基础,探索与表现的欲望较强烈;但鉴于金属部分的大量计算,学生对非金属部分的相关计算仍存在抵触情绪;另外,随着学到的元素化合物种类的增加,对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综合分析能力也是极大的考验。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图片展示法、实验演示法、分组讨论法、对比分析法、归纳演绎法、图表法、问题启发法、讲解法等教学方法。
展示对比性图片,引出新课;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分组讨论并得出结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根据CO2性质归纳演绎SO2性质;结合图表总结高中化学常见漂白性物质等等。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活动:大屏幕展示市场上经过SO2漂白的银耳(纯白)和未经SO2漂白的银耳(偏黄色)的两张截然不同的图片。
提问: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一种?
生回答:比较白的。
师小结:食物并不是颜色越白越健康,因为它极有可能是被一种物质熏蒸漂白后的结果,这种物质就是硫磺,而用来漂白的就是它的一种氧化物——SO2。
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S、SO2和SO3。
【设计思路:通过生活中事物和涉及食品安全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引发学生思考的同时,增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新课学习】
一、硫
1.存在及物理性质
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89页和90页并观察图片,并归纳总结S的存在和物理性质?
生回答:略(从存在分析其游离态和化合态,并结合生活中常见的蛋白质和自然界中的化石燃料)
师小结:有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存在形式,并且是古代黑火药的重要成分。
【设计思路:通过阅读教材,增强学生教材观念,培养学生进行知识整合和归纳的能力】
2.化学性质
活动:回顾初中化学知识,S可以发生什么反应及反应现象?
生回答:略(S+O2==(点燃)==SO2,现象:在空气中……在氧气中……)
师小结:可与非金属单质反应,也可与金属单质反应。
师讲解:Fe + S ==(点燃)== FeS
2Cu + S ==(点燃)== Cu2S
师小结:Fe、Cu为变价元素,遇弱氧化剂时,被氧化成低价化合物。
【设计思路:通过对学生已有知识的回顾,温故知新,并增强学生的信心,激发学生兴趣】
二、二氧化硫
1.物理性质
活动:同学们对SO2都非常熟悉,谁来给大家总结一下它的物理性质?
生回答:略
师小结:总结得比较全面。
但是还差一点!
生回答:氧化性和还原性。
【设计思路:通过引导学生对常见化合物中S元素化合价的分析,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体会事物的两面性】
(2)氧化性
活动:播放视频:SO2与H2S反应,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生回答:一段时间后,有黄色固体生成。
师小结:SO2 + 2H2S = 3S ↓ + 2H2O ,因此有黄色固体生成。
【设计思路:通过大屏幕播放反应视频,吸引学生兴趣,引发学生的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总结能力】
(3)还原性
①与O2反应
活动:请大家阅读教材91页,总结归纳SO2的还原性。
生回答: SO2和O2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生成SO3,SO2被催化氧化成SO3。
师小结:体现了SO2的还原性,生成的SO3可与水反应,SO3 + H2O = H2SO4。
②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活动:大屏幕播放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的视频。
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得到什么结论?
生回答: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
KMnO4是强氧化剂,具有强氧化性,能将还原性的SO2氧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溶液颜色褪去。
师小结:SO2遇强氧化性物质体现其还原性。
这一点可用来鉴别SO2和CO2。
【设计思路:通过播放视频,吸引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并体会由实验现象推导化学性质的研究方法】
③使氯水(溴水、碘水)褪色
活动:大屏幕演示SO2通入氯水的视频。
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结合氯水成分Cl2及其化合物知识,你会得到什么结论?
生回答:氯水颜色褪去。
氯水主要成分为Cl2, Cl2 + SO2 + 2H2O = 2HCl + H2SO4,生成的HCl和H2SO4均没有颜色,所以观察到溶液颜色褪去。
师小结:溶液颜色褪去的同时,氯水、SO2均失去的漂白作用。
SO2也可使溴水、碘水颜色褪去,均体现其还原性。
【设计思路:通过表格形式,总结常见漂白性物质,清晰明了,便于学生记忆】三、三氧化硫
活动:请大家阅读教材91页,对比SO2总结SO3有关化学反应。
生回答:SO3 + H2O = H2SO4
师小结:SO3只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无还原性。
四、SO2和CO2的鉴别方法
活动:请大家思考SO2和CO2的性质,总结其鉴别方法。
生回答:闻气味、通入品红溶液、通入酸性KMnO4溶液、通入氯水(溴水、碘水)溶液。
师小结:这些方法均可用于鉴别两者,但是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试液不能用于鉴别两者。
【设计思路:通过引导学生总结鉴别方法,巩固SO2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堂反馈】
1.关于SO2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易液化
C.一定条件下能与O2反应
D.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E.水溶液具有强酸性
F.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2.下列反应中通入的气体只做氧化剂的是()
A.SO2通入H2S溶液中
B. Cl2通入NaOH溶液
C. SO2通入KOH溶液中
D. H2S通入溴水中
3.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SO2使品红溶液褪色
B、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
C、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
D、O3使某些染料褪色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迅速褪色
B.可以用澄清石灰水鉴别SO2和CO2
C.S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SO3
D.少量SO2通入浓的CaCl2溶液中能生成白色沉淀
【设计思路:通过对SO2各项性质的练习,巩固深化本节课重难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综合思维能力】
【板书设计】
一、硫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二、二氧化硫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1)酸性氧化物
(2)氧化性
(3)还原性
(4)漂白性
三、三氧化硫
四、SO2和CO2的鉴别
【作业布置】完成练习册的相应部分
六、教学反思
从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来看,教学目标基本达到。
1.本节课比较注重新课程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体现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2.通过教学过程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实验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学生活动比较多,参与度较高,多数能够紧跟课堂节奏。
4.个别学生仍将SO2的还原性和漂白性混淆,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实验现象,着重对比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