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14.1《平面及其基本性质》教案(2)(沪教版高三上)

数学:14.1《平面及其基本性质》教案(2)(沪教版高三上)
数学:14.1《平面及其基本性质》教案(2)(沪教版高三上)

14.1 (2)平面及其基本性质

——三个公理三个推论

上海市南洋中学 金霞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是三个公理三个推论.三个公理和三个推论是立体几何的基础,公理1确定直线在平面上;公理2明确两平面相交于一直线;公理3及三个推论给出了确定平面的条件.这些是后面学习空间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的基础.所以让学生透彻理解这些公理和性质,把现实中的具体空间问题抽象出来,初步认识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关系并体会立体几何的基本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的学习立体几何.

二、教学目标设计

理解平面的基本性质,能用三个公理三个推论解决简单的空间线面问题;了解一些简单的证明.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和兴趣.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三个公理,三个推论.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讲授新课

(一)公理1

如果直线l 上有两个点在平面α上,那么直线l 在平面α上.

(直线在平面上)

用集合语言表述:,,,A l B l A B l ααα?∈∈∈∈?≠

(二)公理2

如果不同的两个平面α、β有一个公共点A ,那么α、β的交集是过点A 的直线l .(平面与平面相交)

用集合语言表述:l A l A ∈=???∈且βαβα

(三)公理3和三个推论

公理3: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确定平面)这里“确定”的含义是“有且仅有”

用集合语言表述:A ,B ,C 不共线=>A ,B ,C 确定一个平面

推论1:一条直线和直线外的一点确定一个平面.

证明:

设A 是直线l 外的一点,在直线l 上任取两点B 和C ,由公理3可知A ,B 和C 三点能确定平面α.又因为点,B C α∈,所以由公理1可知B ,C 所在直线l α?≠

,即平面α是由直线l 和点 A 确定的平面.

用集合语言表述:,A l A l α??确定平面

推论2:两条相交的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用集合语言表述:,a b A a b α?=?确定平面

推论3:两条平行的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用集合语言表述://,a b a b α?确定平面

(四)例题解析

例1如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分别是111,B C BB 的中点,问:直线EF 和BC 是否相交?

如果相交,交点在那个平面内?

解:111111E B C E B C EF B C F B B F B C ∈?∈????∈?∈?

≠平面平面平面 又1BC B C ?≠

平面,则直线EF 和BC 共面; 1111//EF BC BC B C EF BC EF B C E ??????=?

与共面与相交

设直线EF 和BC 相交于点p ,则p 在直线BC 上,即点P 在平面ABCD 上.

[说明]利用公理1确定直线在平面内.

例2 如图,若,,,a b c a b P αβαχβχ?=?=?=?=,求证:直线C 必过点P.

解:a P b P P c P c c αββαχβχχβχβχ?=??∈????=??∈?????∈∈????=??

??=?

[结论]三个平面两两相交得到三条交线,若其中两条交于一点,另一条必过此公共点. 例3 空间三个点能确定几个平面?

空间四个点能确定几个平面?

解:三点共线有无数多个平面;三点不共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所以三点可以确定一个或无数个平面.

四点共线有无数个平面;有三点共线可确定一个平面;任意三点不共线能确定1个或3个平面.所以四点可以确定1个或3个或无数个平面. 1D 1

C 1B 1

A D C

B A F E

[说明]公理3的简单应用.

例4空间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可以确定几个平面?

空间四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可以确定几个平面?

解: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可以确定1个或3个平面;

四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可以确定1个、4个或6个平面.

[说明]推论2的简单应用.

例5 如图,AB//CD ,,AB E CD F αα?=?=,求作BC 与平面α的交点.

解:连接EF 和BC ,交点即为所求BC 与平面α的交点.(公理3和公理2)

[说明]推论3的简单应用.

三、课堂小结

1.公理1:确定直线在平面内;

2.公理2:平面与平面相交于一直线;

3.公理3和三个推论确定平面的条件;

四、课后作业

练习14.1(1)2

练习14.1(2)1,2,3

五、教学设计说明

本章呈现了几何研究的范围从平面扩展到空间时的基本方法.把几何研究的范围从平面扩展到空间后,增加了新的对象——平面.空间几何学是平面几何学的推广,平面几何中研究点与点、点与直线、直线与直线三种位置关系;空间几何中则增加了点与平面、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三中位置关系.本节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三个公理和三个推论,运用这些公理和推论进行一些简单的证明. α

F

B C

D

E A

公理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的观察和检验中发现的.可以联系生活中的情景来学习三个公理,从而帮助学生学习,加深他们对公理的理解.三个公理和三个推论是空间几何学习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才能进一步研究空间中点与面、线与面、面与面的位置关系和度量问题.

沪教版高一数学教案

沪教版高一数学教案 精品文档 沪教版高一数学教案 了解集合、元素的概念,体会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征; 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和“不属于”关系; 掌握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教学重点:掌握集合的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军训前学校通知:8月15日8点,高一年级在体育馆集合进行军训动员;试问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 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阅读课本P2-P3内容 集合的有关概念 1. 集合理论创始人康托尔称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能意识到这些东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总体。 2. 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 ,也简称集。 3. 思考1: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大于3小于11的偶数; 我国的小河流; 非负奇数; 1 / 3 精品文档 方程x210的解; 某校2007级新生; 血压很高的人; 著名的数学家;

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所有第三象限的点全班成绩好的学生。 对学生的解答予以讨论、点评,进而讲解下面的问题。 4. 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 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无序性:给定一个集合与集合里面元素的顺序无关。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 5.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 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aA 例如,我们A表示 “1~20以内的所有质数”组成的集合,则有3?A 4A,等等。 6(集合与元素的字母表示: 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的元素用 小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常用的数集及记法: 2 / 3 精品文档 非负整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记作N*或N+; 整数集,记作Z; 有理数集,记作Q; 实数集,记作R; 例题讲解: 例1(用“?”或“”符号填空: ; ; Z; 设A为所有亚洲国家组成的集合,则中国A,美国,印度A, 英国 A。例2(已知集合P的元素为1,m,m23m3, 若3?P且-1P,求实数m的值。

二年级数学上册 倍 1教案 沪教版

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将什么定为1份”的本领。 2.知道几个△就是△的几倍,并会列算式。 发展目标: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情感目标: 让学生感受获得新知的喜悦。 教学重点: 认识“倍”。 教学难点: 谁是谁的几倍。 教学准备: 每张桌子黄豆若干。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知。 口答:2+2+2+2+2+2=8+8+8+8= 表示个2表示个8 师:说得真好,这是我们前几天学的本领,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 二、探索新知。

1.观察“划船”主题图。 师:小胖的学校组织他们去公园春游了,这是他们在划船的情景,从这张图中你知道些什么?(小组讨论。) 汇报:(1)一共有6条船,1条黄船,2条绿船,3条红船。 (2)每条船上的人数都是3人。 (3)绿船的人数是黄船人数的加倍。 2.看“黄船”图,引出“倍”。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有1条黄船,船上有3人,就是几个几?(1个3)算式呢?(13=3)1个3还表示3的1倍,算式:31=3。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本领:倍(板书课题)。 3.认识“几个3就是3的几倍”。 (1)看“绿船”图。 师:刚才有同学说“绿船人数是黄船人数的加倍。”说得很好,这是一年级学的本领。也就是——把黄船上的人数看作1份,绿船上的人数有这样的2 份,2个3也就表示3的2倍,所以绿船上的人数是黄船上人数的2倍。 谁会列算式? 23=6或32=6(板书)。 (2)看“红船”图。 师:谁会学说这句话,告诉大家,黄船人数和红船人数的关系?(把黄船上的人数看作1份,红船上的人数有这样的3份,3个3也就表示3的3倍,所以红船上的人数是黄船上人数的3倍。算式:33=9。) (学生个别说,同桌互说。) (3)看“划船”主题图。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巧算

巧算 教学内容: 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 教学目标: 1、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巧算方法。 2、理解“一个加数增加一,一个加数减少一,和不变”的特点。 3、培养学生的同向思维变化。 4、能用“被减数与减数同时增加与同时减少一,差不变”的同向变化来巧算减法 计算题。 教学重点:了解并掌握加减法的巧算。 教学难点:能理解并会运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巧算加减法题目。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巧算加法) 1、师:观察通往小岛的栈道上写的算式,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迅速算出呢?(学生自由 说) 26+18=44 (学生说出上学期所学的各种方法) 2、如果把一个加数变为整十数,那么计算将更为方便,你是怎么想的? 生:26减少2,18增加2,就是24+20=44 3、师:在加法中一个加数减少几,另一个加数增加几,和是不变的。在计算加数的时 候,我们将一个加数变成最近的整十数就可以了。 4、为什么把18 变成整十数,而不把26变成整十数? 生:因为把18变成20容易。 5、小结:巧算时我们要先把一个最接近整十数的加数变成整十数,然后这个加数加上 几,另一个加数就减去几,和不变。 [意图:教师运用已学的知识来教授新知识,既可以复习就知,又能为新学知识起到铺垫作用。] 二、练习: ★师:现在让我们把下面的加法用巧算的方法表示出来。 69+16=70+ = 45+48= +50= 38+17= + = 把哪个加数变成整十数?为什么? 三、减法巧算: 1、出示:34-27= 35-28= 36-29= 37-30= 老师在黑板上写了4道减法题,先一起算出答案。

沪教版高中数学高三下册第十八章 18.3 统计估计-方差与标准差 教案

方差与标准差 班级姓名学号 学习目标:1.经历方差与标准差概念的引进和形成过程,知道方差和标准差是表示一组数据波动程度的量; 2.会计算一组数据的方差和标准差; 3.能根据一组数据的方差或标准差来解释数据的波动性,并用于解决简单 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通过对一组数据的波动性的分析,引进方差和标准差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初步进行实际应用 学习难点:方差和标准差的计算. 学习范围: 学习过程 一、引入: 1.下列各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分别为A组:_______;B组:_______. A组: 0, 10, 5, 5, 5, 5, 5, 5, 5, 5; B组: 4, 6, 5, 5, 5, 5, 5, 5, 1, 9. 2.某食品厂有甲乙两条流水线生产某种100克的袋装食品,在试生产时,从这两条流水线分别随机各抽取5袋食品,称出各袋食品的重量(克)分别是: 甲:100,101,99,101,99; 乙:102,98,101,98,101.由上述提供的信息,你认为哪一条流水线生产的5袋食品的重量比较稳定(即波动较小)? 甲:100,101,99,101,99; 乙:102,98,101,98,101. 甲、乙两条流水线生产的5袋食品重量的平均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 由此能不能说这两条流水线生产的5袋食品重量的波动大小一样? 为了直观地看出甲乙两条流水线生产的5袋食品重量的波动大小,用下图表示出来. 从图中可以看出,两组数据都在100附近,但甲的数据波动程度较小,乙的数据波动程度较大.学习要点

二、新知新觉: 如果一组数据:x1,x2,…,xn,它们的平均数为x,那么这n个数与平均数x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n个数的方差,记作S2.即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差的非负平方根叫做标准差,记作S.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差与标准差反映了一组数据波动的大小,即一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程度.一组数据越接近于它们的平均数,方差与标准差就越小,这时平均数就越具有代表性.只有当一组数据中所有的数都相等时,方差与标准差才可能为零. 方差(标准差)越大,说明数据的波动越大,越不稳定. 分别计算上述问题的方差和标准差, 三、合作探究: 例题1. 某区要从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中挑选一人参加全市比赛.在选拔赛中,每人进行了5次射击,甲的成绩(环)为: 9.7,10,9.6,9.8,9.9;乙的平均成绩为9.8环,方差为0.032. (1) 甲的射击成绩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多少? (2) 据估计,如果成绩达到9.8环就可能夺得金牌,为了夺得金牌,应选谁参加比赛? 例题2. 100克的鱼和家禽中,可食用部分蛋白质的含量如图所示. (1) 100克的鱼和家禽中,可食用部分的蛋白质含量的平均数各是多少克? (2) 100克鱼和家禽的蛋白质的平均含量中,哪一个更具有代表性?请说说判断的理由.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三篇精选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三篇精选 【导语】一份优秀的教案需要教师提前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准备,提前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反应进行预想;还需要教师对授课对象也就是学生进行一定的分析,对授课内容进行一定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使教案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其"引导者"和"先行者"的作用。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相关资料,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 1、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并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2、能准确地判断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4、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 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建立表象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礼物,猜猜是什么?出示蝴蝶的一半。生:蝴蝶

师:你是怎么猜到的呢?你怎么知道是蝴蝶的呢? 生说一说,师加以引导。 师:生活中,像蝴蝶这种两边大小、形状、图案一模一样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 2、你在生活中见过轴对称图形吗?说一说吧 生举例子,师加以引导并表扬肯定。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出示小青蛙图片 你认为它是轴对称图形吗?你怎么判断的?从哪里看两边一模一样呢?你有什么办法证明你的想法吗? 小组动手操作 2、交流汇报。 用对折的办法,发现两边完全重合。 中间的折痕就是对称轴。 3、剪一剪――认识轴对称图形。 (1)师: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对称图形,老师这里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些纸张,大家能够用剪刀试着剪出一个对称图形码? 在剪之前先想一想怎样剪才能剪出对称的图形,然后动手试一试。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剪一剪。 组织学生将自己小组剪出的对称图形进行展示并汇报各自的剪法。 (2)引导学生明确剪对称图形的方法。 要剪出一个对称图形,可以先把纸张进行对折再剪,最后沿对折的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三篇精选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三篇精选【篇一】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并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2、能准确地判断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4、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 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建立表象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礼物,猜猜是什么出示蝴蝶的一半。生:蝴蝶 师:你是怎么猜到的呢你怎么知道是蝴蝶的呢 生说一说,师加以引导。 师:生活中,像蝴蝶这种两边大小、形状、图案一模一样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 2、你在生活中见过轴对称图形吗说一说吧 生举例子,师加以引导并表扬肯定。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出示小青蛙图片 你认为它是轴对称图形吗你怎么判断的从哪里看两边一模一样呢你有什么办法证明你的想法吗 小组动手操作 2、交流汇报。 用对折的办法,发现两边完全重合。

中间的折痕就是对称轴。 3、剪一剪——认识轴对称图形。 (1)师: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对称图形,老师这里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些纸张,大家能够用剪刀试着剪出一个对称图形码 在剪之前先想一想怎样剪才能剪出对称的图形,然后动手试一试。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剪一剪。 组织学生将自己小组剪出的对称图形进行展示并汇报各自的剪法。 (2)引导学生明确剪对称图形的方法。 要剪出一个对称图形,可以先把纸张进行对折再剪,最后沿对折的地方打开,这就形成了一个对称图形。 教师小结:像这样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同桌交流,将剪出的图形对折,看看是否完全重合,说说同桌剪的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怎样判断 教师引导:我们剪轴对称图形时,先要对折,那就是说,把你手上的图形对折,如果能完全重合,就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操作,判断。指名上台演示,说说判断的理由。(展示时,教师注意让学生从不同的方向,横着、竖着、斜着的方向对折,感受不同角度进行判断。)

二年级数学上册 乘与除教案 沪教版

乘与除 教学内容: 课本P78~79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实际含义。 2.培养学生多渠道收集并整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乘、除法的建模能力。 3.渗透转化的思想,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春游情景图、多媒体课件、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自己设计的“春游”情景图,请学生说说从情景图中收集到的信息。 2.揭示课题:春游中的数学问题。 二、乘与除 1.出示题1(图、文字) (1)请学生交流信息并列式解答(强调“8个3”或“3的8倍”)。 (2)学生摆学具验证。 2.在“春游”情景图中选两棵树,另外根据情景图配文字(如:梧桐树高12米,柳树高3米,梧桐树的高度是柳树的几倍?)。 (1)请学生交流信息并列式解答(强调求倍数)。 (2)学生自己画草图验证。

3.练习 根据“春游”情景图,编乘、除法情景题并列式解答。 三、应用 1.出示题3(图) (1)请学生交流信息。 (2)列式解答问题(1):2壶茶可以倒满几杯?(巩固乘法题) (3)出示问题(2)。 ①讨论:能直接比较吗?为什么?怎么办?(策略:将牛奶和橙汁的量都转化成“杯”)②列式解答、选择。 2.出示题4(图、文字) (1)请学生交流信息。 (2)讨论:能直接进行比较吗?为什么?怎么办?(转化) (策略1:将男生领的面包的数量转化成个数“乘” 策略2:将女生领的面包的数量转化成盒数“除”) (3)列式解答、比较。 3.小结: 两个数量在无法直接比较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已知条件将它们转化成统一的计量单位,再进行比较。 4.出示题5(图、文字) (1)请学生交流信息。 (2)列式解答。

高中数学:1.4《命题的形式及等价关系》教案(1)(沪教版高一上)

1.4 (1)命题的形式及等价关系 一、教学内容分析 命题的有关概念在初中平面几何中已学过,本章在此基础上对命题作较深入的研究,特别强调要确定命题真假都必须证明。举反例既可以确定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同时它又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 推出关系是数学证明中最重要的逻辑关系。教材用比较通俗的说法给出了推出关系的意义及符号。 教材介绍了四种命题的构成及等价命题的概念,这给我们今后证明一个命题为真(假)命题可转化该命题的等价命题(通常是逆否命题)为真(假)命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小节首先从初中数学的命题知识入手,给出推出关系,等价关系的概念,接着,讲述四种命题的关系,最后,在初中的基础上,结合四种命题的知识,进一步讲解反证法。 二、教学目标设计 理解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能由原命题写出其他三种形式;知道推出关系的概念,理解一个命题的真假与其他三个命题真假间的关系;掌握等价关系的概念,初步掌握反证法。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理解四种命题的关系;体会反证法的理论依据。 四、教学用具准备 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回顾 在初中,我们已学过命题,真命题,假命题。 命题:表示判断的语句。真命题:正确的命题。 假命题:错误的命题。 命题“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条件与结论各是什么? 本节将进一步研究命题与其有关的命题的概念。 [说明]通过学生回顾以前的知识,唤起他们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结点,从而为下面的要学习的一些下位概念的同化和顺应提供最近发展区。 二、讲授新课 1.命题 例1:下列语句哪些不是命题,哪些是命题?如果是命题,那么它们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为什么?(课本例题) 1.个位数是5的自然数能被5整除; 2.凡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3.上课请不要讲话; 4.互为补角的两个角不相等; 5.你是高一学生吗? 解:1.真命题 它可以写成10k+5的形式(k是非负整数),而10k+5=5(2k+1),所以10k+5能 被5整除。 2.假命题 取三个角分别是900、450、450的直角三角形,它与三个角分别是900、600、300 的直角三角形不相似。 3.不是命题不是判断语句。 4.假命题 取一个角为900,另一个角也为9000,它们是互补的,但它们相等了. 5.不是命题是疑问句,不是表示判断的陈述句。 结论:①命题必定由条件与结论两部分组成。 ②假命题的确定:举反例(举出一个满足条件,不满足结论的例子,一个即 可)

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二教案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第二十四课时 讲讲算算,例1,例2 1、会解答用乘法计算的表格式图文应用题。 2、会看情景图口编乘法应用题 会解答用乘法计算的表格式图文应用题。 会看情景图口编乘法应用题 一、复习 出示: 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呢? 师:这是上学期学的加法讲讲算算。题目中有三句话,哪两句 话是条件?哪一句话是问题? 师:讲讲算算中一定要有两个条件、一个问题,今天我们继续 学习讲讲算算。 (板书课题:讲讲算算) 二、新授 1.教学例1 出示投影:轿车图 问:题目中哪两句话是条件?哪一句话是问题? 问:一辆轿车可以乘4人,有5辆轿车,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师:我们把一辆轿车乘4人看作一份,5辆轿车有这样的5份, 我们就说乘车人的总数是4的5倍是20人。 问:求4的5倍是多少谁会列式计算? 问:单位名称是什么呢? 这题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呢? 老师这样列式对吗?4+5=9(人) 请问错在哪里? 2.教学例2 出示投影:学生图 问:告诉我们哪两个条件?要我们求什么? 告诉我们“女孩的人数是男孩的4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师:我们把男孩有7人看作1份,女孩的人数是7的4倍。 问:题目中哪种人数已告诉我们了。 根据哪个条件我们可以求出女孩的人数? 问:算式怎么列?单位名称又是什么? 问:这题表示什么意思? 问:这两题都是用什么方法算的?为什么? 师:这就是今天学的新本领:用乘法计算的讲讲算算。 三、巩固练习 师:我们学会了用乘法计算的讲讲算算,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们, 看谁学得最好。 1.练一练1 问:说说告诉我们的条件是什么? 问我们的问题是什么? 师:要求一共有柿子多少个?我们根据条件可以怎么想? 用什么方法计算?算式怎么列? 2.练一练3 指名答 生答 指名读题 生答 讨论答 同桌互说 指名答 同桌讨论 指名读题 讨论答 学生口答 生默读题

沪教版高中数学高二下册 -11.1 直线的方程 -直线的点方向式方程 教案

直线的点法向式方程 教学目标: 1、掌握直线的点法向式方程 2、通过直线点法向式方程的推导,体会向量知识的应用和坐标法的含义.初步认识曲线与方程的关系,并体会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 3、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研究能力. 教学重点:直线的点法向式方程 教学难点:选择恰当的形式求解直线方程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直线方程及直线的点方向式方程,首先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1) 若给出方程y =x -1 问:①点(2,1),(3,2)是否在直线l 上?②如 何判断点P 是否在直线l 上? (①l 上任意点的坐标满足方程y =x -1②以方程y =x -1的任意解为坐标 的点都在直线l 上) 我们就称方程y =x -1是直线l 的方程,直线l 是方程y =x -1的图形 (2) 复习点方向式方程 直线的方向,与直线平行的向量有无数个,所以方向向量不唯一,则直线的点方向式方程显然也不唯一 问:若过已知点与某一非零向量垂直的直线是否唯一确定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根据上述条件求出直线l 的方程。(写出课题) 二、概念形成 设P 00(,)x y ,非零向量(,)n a b =r ,Q (,)x y 为直线l 上任意一点 则=PQ ),(O O y y x x -- ∵PQ n ⊥u u u r r ∴0=? 即00()()0a x x b y y -+-=① ∴直线l 上的任一点都满足方程① 反之,若11(,)x y 为方程①的解,即1010()()0a x x b y y -+-=,则1Q 11(,)x y 符合1PQ n ⊥u u u u r r ,即1Q 在直线l 上. 根据直线方程的定义知,方程①是直线l 的方程,直线l 是方程①的直线.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复习课教案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复习课教案 教学内容总复习内容 教学课时共5课时 教学目标: 1、整理、归纳本册教科书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有关知识间的联系。 2、经历整理与复习所学知识的过程,初步学会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培养自觉整理与复习的意识和习惯。 3、引导学生回顾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 教具准备:主题图。 教学过程: 导入一、谈话引入 出示主题图:他们在做什么? 这学期的新课学习已经结束,从现在开始,将对本学期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复习。 二、这学期的收获 1、整理全册所学内容: (1)小组合作,初步整理。

①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学期学习了哪些内容?学生回答 ②想一想:你能用学过的整理知识的方法把这些内容整理出来吗?怎样整理才能使这些内容比较清楚地展现出来呢?先独立思考,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③小组合作:小组内的同学商量一下,选择喜欢的方法整理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 整理要求: A、整理结果要简洁、清晰、有条理。 B、整理完后,要能说出整理的理由。 (2)全班汇报交流,完善整理结果 ①各小组选一名代表展示、交流整理的过程、结果。 ②结合展示、交流的过程,师生共同评价各组的整理情况:你喜欢哪种整理方法?为什么?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地方?哪些内容还需进一步调整? ③根据评价结果,可选一种有代表性的板书。 如: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 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 法混合运算 计量单位:克、千克 图形:图形的运动三、交流学习中最有趣的事 2、与同伴说一说 3、回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节数学课,最喜欢的一个数学活动,或

沪教版2017年高中数学高二上册《数列》全套教案

沪教版高中数学高二上册《数列》教案 目录 7.1 数列(数列的递推公式) (1) 7.1 数列(数列的递推公式) (7) 数列的递推关系 (12) 7.1 (1)数列(数列及通项) (15) 第三章数列 (23) 用构造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5) 等差数列(二) (31) 7.2(1)等差数列 (35) 等差数列 (38) 等差数列 (40) 7.2(4)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 (46) 7.3(3)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1) (53) 7.3(4)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2) (59) 等比数列的前 (64) 7.4 数学归纳法 (66) 7.5数学归纳法的应用 (78) 7.6 归纳—猜想—论证 (85) 7.7 (2)极限的运算法则 (89) 数列极限的定义 (99)

7.8(1)无穷等比数列的各项和(1) (101) 7.8 (2) 无穷等比数列的各项和(2) (108) 课题:无穷等比数列各项的和(1) (113) 无穷等比数列各项的和 (117)

7.1 数列(数列的递推公式)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数列的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是“数列的递推公式”,学生对数列已有的认知程度:数列的有关概念和数列的通项公式. 二、教学目标设计 1、知道递推公式也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 2、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观察数列项与项之间的内在联系,逐步形成学生的观察能力; 3、通过阅读框图,正确理解算法程序,掌握建立递推关系式的方法,形成数学阅读能力.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利用递推关系式,揭示数列项与项之间的内在联系. 难点:阅读算法程序框图,建立递推关系式. 四、教学用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流程设计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引入 1.观察 3、6、9、12、15、18、21. ① 2.思考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角 1.

角 教学目标: 1.能够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2.知道角的大小只与它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而与所画的它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能力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观察图片,找“角”。(简单介绍有关改革开放给上海带来的巨大变化。) 出示图片:这是我们小朋友亲手描绘的杨浦大桥。在这座漂亮的大桥上藏着许多角,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分组观察、讨论并找角,然后小组汇报),揭示课题:《角》。2.复习“角”的有关知识。 ①角的名称: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对于“角”,你有什么认识?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它吗?(复习角的各部分的名称: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②复习直角:在这些角中,找一找有没有自己已经认识的?它的名字叫什么?(直角)我们可以借助什么工具来验证它是否是直角呢?谁能上台验证?(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来进行比较)。在平日的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样的直角呢? 二、认识锐角和钝角: 1. 画角:在我们的周围,其实除了直角之外,还有着许许多多其它的各种各样的角,请你用笔在纸上画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角。(教师选择若干张作品贴到黑板上展示。) 2. 角的分类:这里有那么多不同的角,请你把它们分一分。(请一组学生演示、 汇报 分类方法,引出锐角和钝角) 师:钝角、直角、锐角是角家庭里的三兄弟,如果要给它们排排队,谁是老大,老二,

老三呢?(板书:钝角>直角>锐角) 3. 巩固认识锐角和钝角: a. 同桌之间先互相交流自己刚才所画的是什么角?再验证。 b. 拿出三角尺,指一指并说一说上面的三个角分别是什么角。 4.建立锐角、直角、钝角之间关系的表象。 1)按要求摆一摆:每位学生用活动角按顺序分别表示锐角,直角和钝角。同时交流你是怎样操作的?(让学生充分感受锐角逐渐变化到直角,再变化到钝角的过程。锐角和钝角的大小可以有很多种,但直角只有唯一的大小。) 2)闭上眼睛,想象出锐角、直角、钝角的特征,用喜欢的方式比划,建立三种角的模型。鼓励学生举例:大家认识了钝角和锐角,那么,在你的生活中,见到过锐角或钝角吗? 三、探究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的关系: 1. 出示两把相同的小三角尺:两把小三角尺中所对应的角的大小怎样?如何比较大小?(顶点重合,一边重合,再看另一条边) 2. 出示一把小三角尺和一把大三角尺: 1)猜一猜:(指任意一组角)比一比,哪把尺的角大? 2)学生小组操作比较,发现问题。 质疑:为什么两把尺的角的大小是一样的?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想一想:如果想把这个角变大,你有什么好办法? 3)小结:比较两个角的大小要看角两边的开合情况,叉开越大,角就越大。角的大小 与它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四、巩固练习,丰富感知:

高中数学沪教版(上海)高一第一学期-3.4 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教案

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概念,并会求基本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 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函数最值的概念及求解 难点:求具体函数的最值 三、教学过程 1. 问题引入 动物园要建造一面靠墙的2间面积相同的长方形熊猫居室,如果可供建造围墙的材料长是30米,那么宽x 为多少米时才能使所建造的熊猫居室面积最大?熊猫居室的最大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解:间熊猫居室的宽为x 米)100(<

二年级数学上册 交换教案 沪教版

交换 教学内容: 课本第14页交换 教学目标: 1.对交换的认识与应用。 2.理解在乘法中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3.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进 将下列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4+4+4+4+4 5+5+5+5 3+3+3+3 6+6+6 7+7+7+7+7 9+9 二、新授 小丁丁他们在游乐场玩得太热了,他们来到冷饮店买可乐,一箱可乐有几瓶? 师:小朋友,你们帮小丁丁他们算一算好吗? 汇报:要求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再列式。 A:有3排,每排有4瓶,所以是3个4连加。 加法算式:4+4+4=12(瓶) 乘法算式:3×4=12(瓶)

4+4+4=3×4=12(瓶) B:有4排,每排3瓶,所以是4个3连加。 加法算式:3+3+3+3=12(瓶) 乘法算式:4×3=12(瓶) 3+3+3+3=4×3=12(瓶) 问:对这两个算式大家有什么想法? 汇报(可能会出现): 1. A的算法比B的算法好,可以少做一次加法。 2. 4+4+4=3+3+3+3 3×4=4×3 问:这里3×4和4×3有什么不同?同桌互相说一说。 汇报:3×4中每一份是4瓶,有这样的3份。 4×3中每一份是3瓶,有这样的4份。 小结:大家的想法都很好,我们发现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三、实践与应用 师:那么,学习了乘法的交换以后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呢?我们来看一下。 2+2+2+2+2列成乘法算式是?(5×2) 5×2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后就是2×5,2×5表示2个5相加,结果很快得出是10。 所以利用交换可使运算简便。

练一练: ★2+2+2+2+2+2+2+2+2=()打★的先互相讨论算法,再汇报。★2+2+2+2+2+2=()其它的集体笔练。 3+3+3+3+3+3+3=() 4+4+4+4+4=()

高中数学高二第一学期8.3平面向量的分解定理_教案1-沪教版

平面向量的分解定理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平面向量的分解定理; 2.掌握平面内任一向量都可以用两个不平行向量来表示;掌握基的概念,并能够用基表示平面内的向量; 3.根据学生已有的物理知识经验,在熟悉的问题情景中,体会研究向量分解的必要性。 4.经历平面向量分解定理的探求过程,培养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体会化归思想。【教学重难点】 平面向量分解定理的发现和形成过程;分解唯一性的说明。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引入课题 (1)观察。 前面我们学过向量的加法,知道两个向量可以合成一个向量,反过来,一个向量是否可以分解成两个向量呢?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个实例: 实例:一盏电灯,可以由电线CO吊在天花板上,也可以由电线OA和绳BO拉住。CO所受 的力F与电灯重力平衡,拉力F可以分解为AO与BO所受的拉力F 1和F 2 。 B 思考:从这个实例我们看到了什么? 答:一个向量可以分成两个不同方向的向量。(2)复习正交分解,并抽象为数学模型。

e 1 a=入1e 1 +入2e 2. 1 j P OP xi y j =+。 二、探索探究,主动建构 概括讨论,提出新问题: 如果向量21,e e 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平行的向量,a 是该平面内的一个非零向量,是否能用向量21,e e 表示向量a ? 数学实验1: 实验设计: (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探究:给定平面内的两个不平行向量21,e e ,对于给定的非零向量是否能分解成21,e e 方向上的两个向量,且分解是否是唯一的? (2)实验步骤: A .以四位同学为一组,给每一位同学一个图,上面有两个不平行向量21,e e 和; B .每个同学先独立作图; C .小组对照,比较所分解的两向量的长度和方向是否相同。并得出结论。 (3)实验报告:(由学生发言)可以分解,且分解的长度和方向唯一的。 师:既然可以分解并且是唯一的,能不能用数学式子把a 和21,e e 的关系表示出来? 生:21,e e 是不平行向量,是平面内给定的向量,在平面内任取一点O 。

沪教版高中数学高二下册教案教学设计汇编

沪教版高中数学高二下册教案 目录 课题4.4 对数的概念及运算(1)——对数的概念 (1) 4.4(2)对数的运算 (6) 4.4(3)对数的概念及运算—— (11) 反函数 (20) 4.6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1) (25) 4.6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31) 4.6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1) (34) 4.6对数函数 (44) 反函数、指、对数函数 (47) 基本初等函数 (53) 数学:第4章《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下)》单元练习(2) (58) 4.7简单的指数方程 (66) 4.7 简单的指数方程 (68) 4.8简单的对数方程 (74) 4.8 简单的对数方程 (76) 4.8 简单的对数方程 (78)

课题4.4 对数的概念及运算(1)——对数的概念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为了解决“已知底数和幂的值,求指数的问题”,我们引入了新 的知识——对数。本节课是对数问题的第一课时,考虑到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可能存在的疑惑,因此要在对数概念的形成上重点讲解,和学生共同经历由指数式提出对数概念的过程。由于指对数之间存在着互相转化的关系,所以我们可以结合指数的性质特点考察对数中对于底数、真数以及对数的取值范围的要求。 二、教学目标设计 1.理解对数的意义,掌握底数、真数、对数的允许值范围; 2.掌握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理解对数式中的底数、真数、对数与指数式中底数、幂、指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3.知道特殊对数的表示方法,会利用计算器计算常用对数值; 4. 经历由指数式提出对数概念的过程; 5. 养成类比、转化的思维习惯;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四、教学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流程设计

(沪教版高一上)数学《集合的运算》教案

课题:___集合的运算_ 教学任务 教学流程说明 教学过程设计

或3 },集合 } x-≤ 2240 R,A为不等式 不成立,B是不等式 ⅰ是否存在实数a,

集合的运算 一、选择: 1、设集合M =1|),{(2 2 =+y x y x ,∈x R ,∈y R },N ={ 0|),(2 =-y x y x ,∈x R , ∈y R },则集合N M 中元素的个数为 ( B ) (A )1 (B )2 (C )3 (D )4 2、设P 和Q 是两个集合,定义集合Q P -={}Q x P x x ?∈且,|,如果{} 1log 2<=x x P , {} 12<-=x x Q 那么Q P -等于( B. ) A .{x|0

沪教版数学教材二年级第一学期教案

本册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材的总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中因数和积等名称。 2.通过参与编制乘法口诀,初步学会类推乘法口诀,能运用乘法口诀熟练口算表内乘法。 3.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4.了解余数的含义,初步学会口算除数、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5.初步认识角与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6.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 7.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知道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相等;知道长方形、正方形 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从实际情景提出计算问题,通过动手操作解题等活动过程,积累乘法、除法运算的感性 认识。 2.通过参与编制乘法口诀,初步学会类推乘法口诀,学习并掌握乘法口诀。 3.经历从观察实物到抽象图形的过程,通过操作活动,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 4.鼓励交流自己的算法并加以比较,初步培养估算的意识,逐步提高计算的能力。 5.在探究和解题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初步培养比较、分析、综合、类比以及 初步的抽象、概括的能力,并能够说出简单的理由。 6.获得对日常生活与周围环境中简单的数字运算问题进行计算、检验的经历,在应用数学知识 的过程忠,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 (三)情感与态度 1.在数学学习和数学应用过程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2.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对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有探究的欲望。 4.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是有用的,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思考 的条理性、数学结论的明确性及数学的美。 5.培养学生簿本整洁、书写工整、认真计算、自觉检验的习惯,初步养成认真踏实的学习态度。 二、本册教材的具体内容: 1.数与运算 (1)表内乘法。 (2)用乘法口诀计算商和除数都是一位数的除法。 2.方程与代数 求方框中的数——“吃掉”的是几

高中数学上册 1.3《集合的运算》教案(2) 沪教版

3(2)集合的运算(全集、补集) 一、教学内容分析 子集概念是本章在介绍了集合概念后,从讨论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包含与相等的关系入手,给出子集的概念。而与这些子集相对应的某个确定的集合就是全集。 正确理解子集的概念有助于理解与子集有关的全集、补集的概念,由于学生是刚开始接触集合的符号表示,所以子集和真子集的符号要提醒学生注意这些符号的方向不要搞错。 补集的概念是在子集、全集的概念之后给出的,子集的概念是涉及两个集合之间关系,而补集是涉及三个集合之间的特定关系,在讲解补集概念时还可以加深子集的概念。 正确运用子集、补集的概念,是用集合观点分析、解决问题的重要内容,学好它们,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中出现的集合语言,更好地使用集合语言表述数学问题,更好地运用集合的观点研究、处理数学问题。 因为学生在学习中接触了比较多的新概念,新符号,而这些概念,符号比较容易混淆,这些因素可能给学生学习带来困难,因此在教学中引进符号时,应说明其意义,强调本质区别在于个体与整体、整体与整体的关系,并通过例题、习题,使集合与元素的概念多次出现,结合错例分析,培养学生正确应用概念和使用术语、符号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设计 了解全集与补集的意义;掌握补集符号“C U A ”,会求一个集合的补集;知道有关补集的性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补集的概念及有关运算。 补集的有关性质。 四、教学流程设计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回顾 1、集合的子集、真子集概念、求法? 2、两个集合相等应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二、讲授新课 1、概念引入 事物都是相对的,集合中的部分元素与集合中所有元素之间关系就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例:A={班上所有参加足球队的同学} B={班上没有参加足球队的同学} U={全班同学} 那么U 、A 、B 三集合关系如何? 集合B 就是集合U 中除去集合A 之后余下来的集合。即图中阴影部分。 2、概念形成 A U C U A 概念 符号 图示 实例引入 全集 补集 性质 运用与深化(例题解析、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并布置作业

沪教版(上海)数学高一上册-3.4 函数的单调性 教案

函数的单调性(第2课时) 一、教材分析 《函数的单调性》的内容,该内容包括函数的单调性的定义与判断及其证明。在初中学习函数时,借助图像的直观性研究了一些函数的增减性。这节内容是初中有关内容的深化、延伸和提高.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众多性质中的重要性质之一,函数的单调性一节中的知识是函数的基本性质延续,是今后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及其他函数单调性的理论基础;在解决函数值域、定义域、不等式、比较两数大小等具体问题中均需用到函数的单调性;同时在这一节中利用函数图象来研究函数性质的数形结合思想将贯穿于我们整个高中数学教学。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函数的单调性第一课时,理解了增函数、减函数的概念及函数单调性等相关定义,会根据函数的图像和单调性定义来判断简单函数的单调性,能根据单调性的定义证明一些函数在某一区间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但学生对函数单调性相关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刻。 三、教学目标 1. 加深学生对单调性相关概念的理解,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提高学生函数单调性的推理论证能力。 2.培养学生利用分类讨论、化归、数形结合、类比等数学思想与方法进行解题的意识。 3. 通过学习逐步培养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会分类讨论含有参数的函数的单调性。 教学难点:学生对函数的单调性和函数的单调区间的充分理解。 五、教学技术与学习应用资源 教学技术:PPT、黑板、投影仪

学习应用资源:教材、校本作业 六、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概念复习、辨析、引入课题【引入】《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 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出自于著 名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如果把瀑布 的轨迹看成一段函数的图像,诗中的这 个“三千尺”是否是函数在单调减区间上 的区间长度? 【提问】:回顾第一课时单调函数和单调 区间的相关概念; 【概念辨析】:判断下面结论是否正确, 并说明理由; (1)在增函数与减函数的定义中,可以把 定义中的“任意两数”改为“存在两数”; (2)对于函数(), f x x D ∈,若 12 ,x x D ∈且 [] 1212 ()()()0 x x f x f x -->,则函数() f x 在D上是增函数; (3)函数() y f x =在[1,+∞)上是增函数, 则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1,+∞); 引入 回忆 思考 辨析 设计意图一:情 境引入,用名人 名句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然后通 过提问让学生复 习回顾所学过函 数单调性第一课 时的内容,有助 于函数单调性第 二节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二:通 过几道概念辨析 题,加深学生对 单调性概念的理 解,把握概念的 内涵和外延,有 利于完善学生头 脑中的概念认知 一.创设情境引入二.归纳函数单调性 和单调区间定义及加 深对定义的理解三.从形与数两方面探究函数单调性 四.讨论含有参数的函数的单调性和单调区间 五.课堂小结六、课堂感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