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震 清代皖学大师、启蒙哲学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戴震清代皖学大师、启蒙哲学家
戴震治学广博,音韵、文字、历算、地理无不精通,一生著述甚多,后世汇为《戴氏遗书》刊行。

其所著《孟子字义疏证》、《原善》及《答彭进士允初书》等,集中阐明其哲学主张,在清代思想史、哲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只是在整个乾嘉时期,考据之学风靡朝野,戴震的义理之学一直未能引起学术界重视,他只是作为一个考据家而深为一时学者所推崇。

他的思想的精华还体现在对理学家“去人欲,存天理”之说的抨击。

他视每个人为真实、独立的个体,并以此批判程朱理学的思想,对晚清以来的学术思潮产生了深远影响。

“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诸如此类的论述在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时期都十分流行。

这些思想在客观上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平等要求,包含着启蒙思想的因素,是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先声。

戴震其人
戴震(1724年—1777年),清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哲学家、思想家。

一字东原,二字慎修,号杲溪,汉族,休宁隆阜(今安徽黄山屯溪区)人。

18岁时,戴震因家境困难辍学,随父前往江西南丰,以贩布为生,其间曾一度在邵武设馆讲学。

20岁返乡,拜婺源名儒江永为师研究学术,并往南京族人戴瀚处学习八股时文。

28岁补县学诸生。

33岁避仇人而入京城,寄居徽州会馆,在艰苦的环境下钻研。

1762
年考中举人。

其后六次参加进士考试,由于思想观念与程朱理学不尽吻合,均未及第。

51岁时,经《四库全书》总编纂纪昀推荐,入《四库全书》馆为专职纂修官。

53岁被赐同进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职务。

不久,因为劳累过度而患病,又被庸医误诊,不幸病逝于北京崇文门西的范氏颖园。

灵柩由夫人率子运回故乡,葬于休宁县商山乡几山头前。

戴震其思
学术研究中,戴震首先是以乾嘉考据之学大师著称于世的。

但与清代中叶其他经师钻故纸堆不同的是,戴震考据学的出发点在于有意识地继承并发扬顾炎武以来的学术传统,他提出过“由故训以明义理”、“执义理而后能考核”的学术思想,既反对程朱理学空谈义理的虚玄无物,又反对乾嘉考据的矫枉过正。

他说:“凡学始乎离词,中乎辨言,终乎闻道。

”“离词——辨言——闻道”,构成了戴震哲学的主体框架。

在戴震看来,古训明物,乃是明道之具,两者是不能分开的。

他说:“夫今人读书,文字之鲜能通,妄谓通其语言;语言之鲜能有通,妄谓通其心志。

”戴震的意思是,义理、考据、文章(词章)同为学问之途,“义理即考核、文章二者之源”,义理是最为重要的,考据、词章只不过是通向义理的手段。

这直接导致了戴震的考据学具有与众不同的性质:“有志闻道,为非求之《六经》、孔、孟不得,非从事于字义、制度、名物,无
由以通其语言。

宋儒讥训诂之学,轻语言文字,是犹渡江河而弃舟楫,欲登高而无阶梯也。

”从现代解释学的角度看来,戴震“取证于经书”的训诂学,完全是一个主体意识呈现的过程,是通过传统经典的义理发现来揭示哲学思想的手段。

其次,在宇宙观上,戴震提出了“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的命题,他认为气这种物质是变化的,它的生生不息,就是道。

和先秦到明清之际的所有古代唯物主义者一样,把“天”看成是自然的“天”,又继承了张载以来的传统,认为天是物质性的气所形成。

《原善》认为,人的认识起源于耳、目、口、鼻等感觉器官对外物的接触;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思维器官(心)作出判断,上升到规律性的认识,说“耳、目、鼻、口之官接于物,而心通其则”。

坚持了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第三,在批判宋明理学上,戴震认为理就是条理。

而宋明理学家的所谓理,不同于儒家经典中的理。

指出:“就事物言,非事物之外别有理义也。

”抨击程朱“以理为气之主宰”是“诬圣乱经”。

痛斥宋明理学家的“存天理,灭人欲”之说是“适成忍而残杀之具”,是“以理杀人”“尊者以理责卑,长者以理责幼,贵者以理责贱,虽失,谓之顺;卑者、幼者、贱者以理争之,虽得,谓之逆。

于是下之人不能以天下之同情、天下所同欲达之于上;上以理责旗下,而在下之罪,人人不胜指数。


戴震其事
1、戴震难师
戴震自幼聪敏,过目成诵,十岁日读书数千言不休,某日读《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私塾老师说:“此何以知其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其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

”但戴震接着指出周朝离宋朝有两千年之遥,为什么朱子能知道这些事呢?问得老师无言以对,其师不禁赞叹“此非常儿也。


2、科举不顺
戴震二十九岁始入学为秀才,到四十岁才乡试中举,以后六次入京会试不第。

在当时以科举为正途出身,是普遍的社会心理,而未能入翰林院,对于众望所归、久负盛名的戴震无疑是一个实际矛盾。

戴震于乾隆三十四年第三次会试不第,往山西布政使朱珪处,被聘修《汾州府志》。

王辑五是汾阳县人,戴为之作墓志铭,在墓志中借题发挥,写出科举制度流弊并表达自己的感慨,他本人对科举的评论是:“其流弊,苟焉皮傅,剿说雷同。

学不一二年,目不睹全经,掇拾巍科高第,不必素所蓄积也。

故不见师友之盛如古昔,岂非徒趋利禄,加以得之固易哉。

……士之贵学,岂如是而已哉。

”他指出科举之士,掇拾科名,争取利禄,往往是没有实学的人。

当在此时。

由于会试屡次不中,又不能放弃这一途径,戴震从四十一岁到五十五岁,一再往来南北。

直到53岁被赐同
进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职务。

学术前沿
1986年召开了首次全国性的戴震学术讨论会,交流了40余篇论文,汇集为《戴震学术思想论稿》。

此后10年,戴震研究所一直在持续平稳地发展。

1991年夏在徽州师专举行了第二次戴震学术研讨会,会后出版的论文集《戴学新探》,收入了海内外戴学研究文章40多篇,基本上反映了当时戴震学术研究的总体水平。

这以后,戴学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这些文章涉及哲学、音韵、训诂、教育、天算、美学等方面,其中哲学论文近40篇,集中在戴震哲学思想的评价上。

学者们对戴震的哲学思想评价很高。

1991年六卷本的《戴震全集》由清华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问世,七卷本的《戴震全书》由黄山书社出版,为戴震研究提供了更为丰富而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近年来,研究戴震的哲学专著有周兆茂的《戴震哲学新探》,日本村濑裕也的《戴震的哲学》等,对更全面理解戴震哲学思想很有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