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求平均数
四年级下册平均数的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平均数的知识点四年级下册平均数的知识点作为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平均数是一种常见而又实用的统计方法。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四年级下册平均数的相关知识点,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
一、平均数的定义平均数,即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个数。
对于一组给定的数,平均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它们的整体水平。
例如,对于以下一组数据:3,5,8,2,6,我们可以通过求平均数来得出它们的整体水平。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3+5+8+2+6=24,24÷5=4.8因此,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4.8。
二、求平均数的步骤1.计算数据的总和首先,需要把所有数据进行加和,得出它们的总和。
2.确定数据的个数接着,需要确定给定数据的个数,这个数字通常在题目中给出。
3.将数据总和除以数据个数最后,将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得出平均数。
三、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平均数是数学中一个实用而常见的概念,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统计方法。
在商业、经济、医疗、科学等各个领域,平均数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我们可以通过求平均数来了解一个人、一个群体或一个社会经济现象的平均水平,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分析和决策。
四、常见问题及解答1. 数据中有误怎么办?如果数据中存在一些明显的异常值,可以通过排除这些值来得到更可靠的平均数。
例如,在一个班级的期末考试中,一名学生得分很低,这个分数对于整个班级平均分的计算会有很大影响,因此可以将这个分数排除掉。
2. 平均数越接近中位数,说明数据越集中吗?不一定。
在一些情况下,平均数会被极值数据所影响,导致平均数的结果不能真正反映出数据的整体水平。
此时,中位数可能会更准确地反映数据的集中程度。
3. 如何判断两组数据的平均数谁更大?如果两组数据的差距不大,可以通过比较它们的平均数来确定哪一组更大。
如果两组数据的差距较大,则需要进一步分析它们的均值方差等指标。
五、总结平均数是统计学中一个常见且重要的概念,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以及在生活中进行各种分析和决策。
四年级平均数问题知识点及练习题
一、知识链接1、平均数:把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相等。
2、基本数量关系式: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3、解题关键:找准问题与条件,条件与条件之间相应的关系。
4、平均数问题中的行程问题:(1)路程=时间×速度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2)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V=ST)往返路程=去的路程+回来的路程(3)静水速度(本身的速度)水流速度(外来的速度)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4)设数法解题二、例题精讲例1、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第一组有8人,共植树80棵,第二组有6人,共植树66棵,第三组有6人,共植树54棵,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例2、四年级羽毛球队的同学测量身高。
其中两个同学身高153厘米,一个同学身高152厘米,有两个同学身高149厘米,还有两个同学身高147厘米。
求四年级羽毛球队同学的平均身高。
例3、从山顶道山脚的路长36千米,一辆汽车上山,需要4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沿原路返回,只用2小时到达山脚。
求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
例4、李华参加体育达标测试,五项平均成绩是85分,如果投掷成绩不算在内,平均成绩是83分,李华投掷得了多少分?例5、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3岁,四个人中没有小于18岁的,那么年龄最大的人可能是多少岁?例6、五个数的平均数是18,把其中一个数改为6后,这五个数的平均数的16,这个改动的数原来是多少?例7、一位同学在期中测试中,除了数学外,其它几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94分,如果数学算在内,平均每门95分。
已知他数学得了100分,问这位同学一共考了多少门功课?例8、四(2)班有40名学生,期末数学考试有两名学生生病缺考,这时班级平均分为90分,缺考的两名学生补考成绩是98分,92分。
四(2)班期末考试的平均分是多少?例9、小芳和四名同学一起参加数学竞赛,那四位同学的成绩分别为78分、91分、82分、79分小芳的成绩比五人的平均成绩高6分。
平均数四年级下册两种解题法
平均数四年级下册两种解题法
平均数是一个常见的数学概念,在四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中,学生开始学习如何计算平均数。
本文将介绍两种解题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一、直接计算法
直接计算法是最基本的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它的步骤很简单:首先把所有的数值加起来,然后除以数值的数量,就得到了平均数。
例如,有四个数字:8,12,15,18。
首先,把这四个数字加起来:8+12+15+18=53。
然后,把总和除以数字的数量:53÷4=13.25。
所以,这四个数字的平均数是13.25。
二、补偿法
补偿法是一种更高级的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它适用于一些数值比较大,或者数量比较多的情况。
这种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先把每个数值都和一个参考数值比较,然后计算它们之间的差值,最后再把所有的差值加起来除以数值的数量。
例如,有六个数字:23,27,31,35,39,43。
我们可以选择30作为参考数值。
然后,分别计算每个数字与30的差值:-7,-3,1,5,9,13。
接下来,把这些差值加起来:-7-3+1+5+9+13=8。
最后,把总和除以数字的数量:8÷6≈1.33。
所以,这六个数字的平均数约等于30+1.33=31.33。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计算平均数。
通过不断练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加熟练地掌握这两种方法,提高我们的数学计算能力。
同时,也可以将这两种方法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比如求班级的平均分、家庭日常开支的平均花费等等。
四年级数学之平均数问题
第七讲平均数问题知识要点与学法指导: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应用很广泛,例如,求平均身高问题,求某天的平均气温等。
求平均数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解答平均数问题的关键是要确定“总数量”以及与“总数量”相对应的“总份数”,然后用总数量除以总份数求平均数。
也可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或找一个基准数,用基数+各数与基数的差之和÷份数=平均数。
例1王老师为四年级羽毛球队的同学测量身高。
其中两个同学身高153厘米,一个同学身高152厘米,有两个同学身高149厘米,还有两个同学身高147厘米。
求四年级羽毛球队同学的平均身高。
【分析与解】这道题可以按照一般思路解,即用身高总和除以总人数。
这道题还可以采用假设平均数的方法求解,容易发现,同学的身高都在150厘米左右。
可以假设平均身高为150厘米,把它当作基准数,用基数+各数与基数的差之和÷份数=平均数。
(153×2+152+149×2+147×2)÷(2+1+2+2)=150(厘米)或:150+(3×2+2-1×2-3×2)÷(2+1+2+2)=150(厘米)答:四年级羽毛球队的同学平均身高是150厘米。
试一试1某小学选出7名同学参加数学竞赛,其中两人得了99分,还有三人得96分,另外两人得了93分,这7个同学的平均成绩是多少?例2 从山顶到山脚的路长36千米,一辆汽车上山,需要4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沿原路返回,只用2小时到达山脚。
求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
【分析与解】求往返的平均速度,要用往返的路程除以往返的时间,往返的路程是36×2=72(千米);往返的时间是4+2=6(小时)。
所以,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行72÷6=12(千米)。
(36×2)÷(4+2)=12(千米)答: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12千米。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8.1 平均数 人教版
例题讲解
例题6.7个数的平均数是50,去掉一个最大数A,其余 6个数的平均数是45。再去掉一个最小数B,剩下5个数 的平均数是48。那么A减B等于_5_0__。 解析:A=50×7–45×6=80, B=45×6–48×5=30, A–B=50。
总结
1.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基本计算公式。 2.能够将平均数公式进行变形,计算出个数或者其他 数据的平均数。
例题讲解
例题1.丽丽前四次语文测试的平均成绩是89分,第五 次测试的成绩是94分,她五次测试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解析:前四次平均成绩是89,所以前四次总成绩为 89×4=356, 所以五次的总成绩是356+94=450, 所以五次的平均成绩就是450÷5=90。
例题讲解
例题2.列方程解应用题:一次测验后,将前十名的成 绩按从高到低排成一串数。前四名的平均分是97分, 后六名的平均分比总平均分低2分,那么前十名的总平 均分是____分。
四年级(下册)
平均数
引入
最高分:100 最低分:76 平均分:91 年级平均分:80
知识讲解
1.平均数的意义: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 所得的商叫做平均数,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 统计量。
2.平均数的求法: ①移多补少法:从多的数量中拿出一部分给少的数量, 使它们的数量相等。 ②公式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例题讲解
例题4.甲、乙、丙三个数中,甲、乙的平均数是34, 乙、丙的平均数是33,甲、丙的平均数是35。这三个 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解析:(34×2+33×2+35×2)÷2÷3=34 或(34+33+35)÷3=34。 答案:34
例题讲解
例题5.2010个连续自然数由小到大排成一排,排在奇 数位上的各数的平均数是2345,那么偶数位上各数的 平均数是____。 解析:2010个连续自然数,连续偶数有1005个,连续 奇数有1005个,由于奇数个等差数列的平均数就是中 间数,所以奇数位上的中间数为2345,那么偶数位上 的数是2346。 评注:本题如果告诉的不是奇数位上的各数的平均数 为2345,而是奇数的平均数是2345,那么结果还可能 是2344,就会出现两种结果,可见审题非常重要。
四年级平均数的公式
四年级平均数的公式
四年级平均数的公式是一个相对简单的数学概念,主要用于求解一组数据的平均值。
这个公式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非常常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
平均数的公式可以表示为:平均数= 总和÷数量。
在这个公式中,“总和”指的是一组数据中所有数的总和,而“数量”则是这组数据的个数。
通过计算总和除以数量,我们可以得到这组数据的平均值,即平均数。
例如,假设我们有一个由四个数字组成的数据组:2、4、6和8。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这组数据的总和,即2+4+6+8=20。
接着,我们需要确定这组数据的数量,这里有四个数字,所以数量为4。
最后,我们用总和除以数量来找出平均数:20 ÷4 = 5。
所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5。
平均数的概念可以应用于各种实际问题中。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计算一组学生成绩的平均数来了解整个班级的平均水平。
同样地,这个公式也可以用于计算一个家庭每月的平均开销,或者一个运动员在一系列比赛中的平均得分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平均数有时可能无法完全反映数据的分布情况。
例如,在一组数据中如果存在极端值,那么平均数可能会被拉高或拉低,不能准确地表示大多数数据的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使用其他统计指标,如中位数或众数来描述数据。
如何计算平均数?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二
善于计算平均数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之一。
平均数是指一组数据中所有数值的总和除以该组数据的数量。
在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计算平均数。
以下是一些简单的步骤,帮助学生掌握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一、理解平均数的定义
平均数是指一组数据中所有数值的总和除以该组数据的数量。
例如,5、8、10、12、15这五个数的平均数是:(5+8+10+12+15)/5=10。
二、准备测量数据
在计算平均值之前,需要先测量需要求取平均数的数据。
可以使用不同的方式收集数据,例如学生们可以在教室中测量书桌高度、体重、步长等。
三、将数据相加
将所有的数据进行相加,得到总和。
例如,计算 2、4、6、8、10、12 的平均数,要先将这些数字相加得到:2+4+6+8+10+12=42。
四、计算平均值
将数据总和除以数据数量得到平均值。
例如,数据总和为42,数据数量为6,平均数就是:42/6=7。
五、练习计算平均数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练习,以提高计算平均数的能力。
例如,让学生计算以下数字的平均数:4、7、8、10、13、15。
六、扩展练习
当学生熟练掌握计算平均数的基础技巧时,可以进行扩展练习来提高能力。
例如,给出不规则数据集,让学生计算平均值。
这种扩展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平均数。
学生在小学四年级学习数学时,需要掌握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使用以上简单的步骤和练习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计算平均数的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年级数学下册求平均数应用题
(1)小红期中考试语文、数学、英语三门的平均分是91分,语文和英语平均分是89分,数学是多少分?解:91×3-89×2=273-178=95(分)答:小红数学得了95分.(2)王小军参加4门学科测试,语文得了93分,其余3门学科的平均分是89分。
他这4门学科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89×3+93)÷4=360÷4=90(分)答:他这4门学科的平均成绩是90分。
(3)小梅做跳绳练习,第一次跳了67下,第二次跳了76下,要想三次平均成绩达到80下,她第三次要跳多少下?解:80×3-(67+76)=240-143=97(下)答:她第三次要跳97下.(4)小华跳绳,每一次跳了67下,第二次跳了76下,第三次跳了97下,小华三次跳绳的平均成绩是多少下?解:(95+101+68)÷3=264÷3=88(下)答:平均每次跳了88下.(5)植树节少先队员种树,第一天种了180棵、第二天、第三天共种了315棵,平均每天种多少棵?165棵.解:(180+315)÷3=495÷3=165(棵)答:平均每天种165棵.(6)某修路队修一条公路,前3天每天修了120米,后2天共修了600米,正好修完.这个修路队平均每天修路多少米?解:(120×3+600)÷(3+2)=960÷5=192(米)答:这个修路队平均每天修路192米.(7)一个同学读一本故事书,前4天每天读25页,以后每天读40页,又读了6天正好读完,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解:(25×4+40×6)÷(6+4)=(100+240)÷10=340÷10=34(页)答: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34页.(8)我们学校有六个年级,每个年级有5个班,平均每个班捐图书24本,全校一个捐图书多少本?解:24×5×6=120×6=720(本)答:全校一共捐书720本.(9)天津到济南的铁路长357千米,一列快车从天津开出,同时一辆慢车从济南开出,两车相向而行,经过3小时相遇.快车平均每小时行79千米,慢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解:357÷3-79=119-79=40(千米)答:慢车平均每小时行40千米.。
四年级数学下册8.1教案:平均数的求法
四年级数学下册8.1教案:平均数的求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平均数是一个经常被使用的概念。
平均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事物的分布情况,从而更好地进行分析和决策。
在四年级数学下册,学生们将开始学习如何求解平均数。
一、课程目标1. 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求解平均数的方法。
二、课程内容本课程将分为两个部分:理论习和实践应用。
1. 理论学习在理论学习部分,教师将帮助学生们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和意义。
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所得到的值。
例如,如果有以下一组数据:2,3,4,5,6。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就是(2 + 3 + 4 + 5 + 6)÷ 5 = 4。
平均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组数据的分布情况,从而进行更好的分析和决策。
2. 实践应用在实践应用部分,学生们将分组进行练习。
教师将先给出一组数据,要求学生们计算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学生们将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并最终得出答案。
随后,教师将随机抽查几组小组,让他们上台演示出题和解答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1. 理论学习在本部分,教师将通过较为简单的图表或者例子给学生们讲解平均数的概念和意义。
2. 实践应用在本部分,教师将组织学生们分成小组,给出一组数据,让学生们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教师也可以通过提问等方式进行互动教学,加深学生们对平均数的理解,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和示范2.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3. 教师提问和引导五、评价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们的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价,看看他们是否掌握了平均数的求解方法。
可以选出几位学生上台表演出题和解答的过程,并根据他们的表现进行评价。
六、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将对平均数的概念和求解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将有更多机会用到这个概念,也会更加自信和熟练地进行求解。
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
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在四年级下册的数学教学中,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平均数代表一组数据的典型值,通常被用来衡量同一组数据中各数值的差异。
以下是关于数学平均数的一些主要概念。
1.平均数的定义平均数指一组数的总和除以这组数的总个数。
其数学公式为:平均数=总和÷总个数。
2.计算平均数的步骤要计算一组数的平均数,首先需要将这组数的每个数值相加,然后将这个和除以这组数的总个数。
具体步骤如下:(1) 将每个数值相加;(2) 将和除以总个数;(3) 结果就是平均数。
3.平均数的应用平均数被广泛用于量化同一组数据中各数值的相对大小。
例如,在一个班级中,学生们参加了一次考试,各自得了不同的分数。
这时,平均数可以给出这个班级的考试成绩的典型值。
如果一个学生的分数高于平均数,那么他的成绩就比班里大多数人好;反之亦然。
4.加权平均数加权平均数指根据各数值的权重来计算平均数,权重越高的数值在计算中所占的比重越大。
例如,在一组数据中,有些数值比其他数值更具有代表性。
这时,可以利用加权平均数计算平均数,以更好地反映数据的实际情况。
5.平均数与中位数平均数和中位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的典型值。
但是,它们的计算方式不同。
平均数是所有数值的总和除以总个数,中位数是所有数值按照大小排列后中间的数值。
对于一个数据分布比较对称的数据集来说,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值会比较接近;对于一个数据分布比较偏斜的数据集来说,两者的值会有较显著的差异。
6.小学生如何计算平均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通常会用简单的例子来教给学生如何计算平均数。
例如,老师可以给学生发一堆糖果,让学生自己数一下自己拿了多少个,然后将所有同学拿到的糖果总数除以同学个数,就得到了这一堆糖果的平均数。
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在学生的数学教育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学习平均数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应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课件)
• (137+150+143+145+155)÷5
• =730÷5
• =146
• 方法二:移多补少
• 150-137=13(厘米)
• 143-137=6(厘米)
• 145-137=8(厘米)
• 155-137=18(厘米)
• (13+6+8+18)÷5=9(厘米)
例题5 求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 解析: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因为要求的是“往返” 的平均速度,所以总路程是2个36千米。总时间包括去 的时候的时间和返回的时间共4+2=6 (小时)。
(36x2)÷(4+2)
=72÷6
=12(千米/小时)
答: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12千米。
练习5
1、甲乙两地相距240千米,一辆汽车
(3×46+4×53)÷7 =350÷7 =50(吨) 答:这个炼钢厂平均每天炼钢50吨。
例题 2 晶 晶 的 语 文 前 四 次 测 试 的 平 均 成 绩 是 8 6 分 , 她 想 通 过 第 5 次 测 试 将 五 次 的 平
均成绩提高到88分,那么在第5次测试中,她语文至少要考多少分?
练习 2
A:64个
B:72个 C:96个 D:97个
答案:C
练习 2
有六个数排成一列,他们的平均数为 27,前四个数的平均数为23,后三个 数的平均数为34,第四个数是多少?
(23×4+34×3)-(27×6) =(92+102)-162 =194-162
=32 答:第四个数是32.
例题3
五一班同学数学考试平均成绩91.5分,事后复查发现计 算成绩时将一位同学的98分误作89分计算了。经重新计 算,全班的平均成绩时91.7分,五一班有多少名学生?
四年级平均数问题知识点及练习题
四年级平均数问题知识点及练习题一、知识链接1.平均数:将几个不相等的数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相等,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
2.基本数量关系式:平均数 = 总数量 ÷总份数总数量 = 平均数 ×总份数总份数 = 总数量 ÷平均数3.解题关键:找准问题与条件,条件与条件之间相应的关系。
4.平均数问题中的行程问题:1) 路程 = 时间 ×速度时间 = 路程 ÷速度速度 = 路程 ÷时间2) 平均速度 = 总路程 ÷总时间 (V=ST)往返路程 = 去的路程 + 回来的路程3) 静水速度(本身的速度)水流速度(外来的速度)顺水速度 = 静水速度 + 水流速度逆水速度 = 静水速度 - 水流速度4) 设数法解题二、例题精讲例1: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第一组有8人,共植树80棵,第二组有6人,共植树66棵,第三组有6人,共植树54棵,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解析:总共植树数为 80 + 66 + 54 = 200 棵,总人数为 8 + 6 + 6 = 20 人,平均每人植树数为 200 ÷ 20 = 10 棵。
例2:四年级羽毛球队的同学测量身高。
其中两个同学身高153厘米,一个同学身高152厘米,有两个同学身高149厘米,还有两个同学身高147厘米。
求四年级羽毛球队同学的平均身高。
解析:总身高数为 2 × 153 + 152 + 2 × 149 + 2 × 147 = 950 厘米,总人数为 2 + 1 + 2 + 2 = 7 人,平均身高为950 ÷ 7 ≈ 135.71 厘米。
例3:从山顶到山脚的路长36千米,一辆汽车上山需要4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沿原路返回只用2小时到达山脚。
求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
解析:上山路程与下山路程相等,总路程为 2 × 36 = 72千米,总时间为 4 + 2 = 6 小时,平均速度为 72 ÷ 6 = 12 千米/小时。
四年级数学求平均数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求平均数练习题本篇文章将为四年级学生准备一些关于求平均数的练习题,旨在帮助他们巩固和加深对这个数学概念的理解。
通过练习题的解答,学生将能够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且加强他们的计算能力。
练习题一:班级里有10个学生,他们的体重分别是35公斤、38公斤、42公斤、40公斤、37公斤、39公斤、33公斤、36公斤、41公斤和44公斤。
求这些学生的平均体重。
解答:要求这些学生的平均体重,我们需要将他们的体重相加,然后除以学生的总数。
35 + 38 + 42 + 40 + 37 + 39 + 33 + 36 + 41 + 44 = 385共有10个学生,所以平均体重为 385 公斤 ÷ 10 = 38.5 公斤练习题二:小明家收集了一些数据,记录了家里人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以分钟为单位)。
7天里,家里人依次看电视的时间分别为120分钟、150分钟、90分钟、180分钟、120分钟、200分钟、100分钟。
求这7天里家里人平均每天看电视的时间。
解答:为了求每天平均看电视的时间,我们需要将这7天里的电视观看时间相加,然后除以7。
120 + 150 + 90 + 180 + 120 + 200 + 100 = 960总共有7天,所以平均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为 960 分钟 ÷ 7 = 137.14 分钟(保留两位小数)。
练习题三:一桶苹果里有80个苹果,其中20个苹果是红色的,30个苹果是绿色的,剩下的是黄色苹果。
求这桶苹果里黄色苹果的个数以及黄色苹果的平均重量。
已知红色苹果的平均重量为100克,绿色苹果的平均重量为120克。
解答:首先,我们可以计算出红色和绿色苹果的总重量。
红色苹果的总重量为 20个苹果 × 100克/个 = 2000克绿色苹果的总重量为 30个苹果 × 120克/个 = 3600克这桶苹果的总重量为 2000克 + 3600克 = 5600克由于桶中共有80个苹果,黄色苹果的个数为 80个苹果 - 20个红色苹果 - 30个绿色苹果 = 30个苹果所以黄色苹果的个数为 30个苹果,平均重量为 5600克 ÷ 30个苹果= 186.67克(保留两位小数)。
小学四年级数学 求平均数
11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第1场 第3场 第4场
课件PPT
10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第1场 第3场 第4场 第5场
课件PPT
课件PPT
你知道“10分”是8号运动员哪一场的得分吗?
既不是第一场的得分,也不是第二、三、 四场任何一场的得分。它表示的是8号 运动员四场得分的整体水平。
典题精讲
以上两种做法哪个对呢?为什么?
课件PPT
这种做法不对。因为两个运动员 上场的次数不同,用总分数比不 合理。
这种做法对。因为两个运动员上 场的次数不同,只有比平均每场 的得分才合理。
课件PPT
你知道两个运动员平均每场的得分是怎样算出来的吗? 这样算的道理是什么? 让我们借助统计图来看一看。
×)
4(、四×班)每个人的分数都比其他三个班 的同学分数高。
课件PPT
踢进10球数(个)
9
8
7
7
7
6
5
4
3
3
4 3
4 3
2
1
0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7号
根据统计图,求出平均每个选手踢进多少个球?
课件PPT
9
8号
课件PPT
学校将评选最佳足球运动员。 评选规则: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再求其他分数 平均数的方法计算成绩。
总路程÷总时间=速度
总路程=上山的路程+下山的路程 45×5+63×4
=225 +252 =477(米)
总时间=上山时间+下山的时间 5 +4= 9 (分) 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477 ÷9=53 (米)
四年级求平均数的应用题
四年级求平均数的应用题一、平均数的概念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
例如,有一组数1、2、3,它们的和是1 + 2+3 = 6,这组数据的个数是3,那么它们的平均数就是6÷3 = 2。
二、求平均数应用题的常见类型及解法1. 简单的平均数计算(已知几个数,求平均数)- 例题:四年级一班有5名同学,他们的数学成绩分别是90分、92分、88分、95分、85分,求这5名同学的平均数学成绩。
- 解析:- 我们要明确求平均数的方法是总和除以个数。
- 那么这5名同学成绩的总和为:90+92 + 88+95+85 = 450(分)。
- 因为是5名同学,所以个数是5。
- 最后求平均成绩,即450÷5 = 90(分)。
2. 根据平均数求总数,再进行计算- 例题:四年级二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5厘米,这个班有40名同学,那么这个班同学的身高总和是多少厘米?如果又来了一名新同学,他的身高是140厘米,现在这个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解析:- 第一问:- 已知平均身高是135厘米,人数是40名。
根据平均数的定义,总数 = 平均数×个数,所以身高总和为135×40 = 5400厘米。
- 第二问:- 原来身高总和是5400厘米,新同学身高140厘米,那么现在的身高总和是5400+140 = 5540厘米。
- 现在的人数是40 + 1=41人。
- 现在的平均身高为5540÷41≈135.12(厘米)。
3. 加权平均数问题(不同数量的不同数据求平均)- 例题:四年级三班有男生20人,平均体重是35千克;女生15人,平均体重是30千克。
求这个班全体同学的平均体重。
- 解析:- 首先求男生的总体重,根据总数 = 平均数×个数,男生总体重为35×20 = 700千克。
- 然后求女生的总体重,女生总体重为30×15 = 450千克。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找规律计算平均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找规律计算平均数平均数,就是一堆数的总和除以这堆数的个数,它是统计中最常用的一个概念之一。
求平均数的时候,需要先将一堆数加起来,再除以这堆数的个数,所得的结果就是平均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平均数。
比如我们会用平均数来计算班级的平均分、团队的平均年龄等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找规律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一、数学概念平均数,指许多数的总和除以它们的个数所得到的值。
二、教学目标1.认识平均数的概念。
2.掌握找规律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1.平均数的概念及其应用。
2.找规律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教师需要准备PPT课件、教材及相关教学辅助工具。
五、教学过程1.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以给学生举一些平时生活中使用平均数的例子,如班级的平均分数、家庭的人均收入等等,让学生明白平均数的应用和重要性。
2.引入平均数的概念教师可以通过PPT呈现一些数字,比如1, 2, 5, 9, 10,让学生自己算这些数字的平均数。
教师可以给出“平均数”的定义:“平均数,指许多数的总和除以它们的个数所得到的值。
”。
3.找规律计算平均数的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数字的规律,找到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比如教师可以出一组数据,如2, 4, 6, 8, 10,让学生将这些数字相加,得到30,再将30除以这5个数字的个数,也就是5,得到6。
这5个数字的平均数就是6。
接着教师可以再出一组数据,如4, 10, 16, 22,让学生自己尝试找规律计算平均数。
学生如果观察到这些数字之间的差都是6,而它们的个数是4,平均数就可以通过4乘以6再加上4的原数4来算出来。
也就是:平均数=4×6+4÷4=20÷4=54.练习与小结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和加深对平均数的理解。
六、课后作业1.完成教材上的习题。
2.查找身边生活中使用平均数的例子并记录下来。
七、教学心得通过今天的课程,学生们对平均数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四年级上册平均数计算
四年级上册平均数计算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四年级上册会接触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平均数。
平均数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那什么是平均数呢?简单来说,平均数就是一组数据的平均值。
比如说,我们班有 5 个同学,他们的数学考试成绩分别是 85 分、90 分、95 分、80 分和 100 分。
要计算这 5 个同学的平均成绩,我们就需要用到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计算平均数最常见的方法是“总和除以个数”。
先把这 5 个同学的成绩相加:85 + 90 + 95 + 80 + 100 = 450(分),然后再除以人数 5,450 ÷ 5 = 90(分),所以这 5 个同学的平均成绩就是 90 分。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有一个小组的同学在一周内每天阅读的时间分别是 30 分钟、40 分钟、25 分钟、35 分钟、45 分钟、50 分钟、30分钟。
那他们这一周平均每天阅读的时间是多少呢?首先还是把这 7天的阅读时间加起来:30 + 40 + 25 + 35 + 45 + 50 + 30 = 255(分钟),然后除以 7,255 ÷ 7 = 3643 分钟(约等于)。
平均数的计算并不复杂,但在计算时要仔细,不能粗心大意。
比如在相加的时候要确保每个数字都加对,除以个数的时候也要注意除数不能弄错。
学习平均数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平均数很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
什么是极端值呢?就是一组数据中特别大或者特别小的数。
比如说,有 5 个同学的身高分别是 120 厘米、130 厘米、125 厘米、110厘米和 180 厘米。
这里的 180 厘米就是一个极端值,它比其他同学的身高都高很多。
如果我们计算这 5 个同学的平均身高,这个 180 厘米就会把平均数拉高。
另外,平均数并不一定是这组数据中的某一个具体的值。
有时候平均数可能比这组数据中的最小值还小,或者比最大值还大。
在实际生活中,平均数的应用非常广泛。
四年级平均数问题知识点及练习题
四年级平均数问题知识点及练习题1、平均数:把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相等。
2、基本数量关系式:平均数=总数量十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X总份数总份数=总数量十平均数3、解题关键:找准问题与条件,条件与条件之间相应的关系。
4、平均数问题中的行程问题:(1)路程=时间X速度时间=路程十速度速度=路程十时间(2 )平均速度=总路程十总时间(V=ST往返路程=去的路程+回来的路程( 3)静水速度(本身的速度) 水流速度(外来的速度)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4)设数法解题二、例题精讲例1、二( 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第一组有8 人,共植树80棵,第二组有 6 人,共植树66棵,第三组有 6 人,共植树54 棵,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例2、四年级羽毛球队的同学测量身高。
其中两个同学身高153厘米,一个同学身高152 厘米,有两个同学身高149 厘米,还有两个同学身高147 厘米。
求四年级羽毛球队同学的平均身例3、从山顶道山脚的路长36 千米,一辆汽车上山,需要 4 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沿原路返回, 只用 2 小时到达山脚。
求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
例4、李华参加体育达标测试,五项平均成绩是85 分,如果投掷成绩不算在内,平均成绩是83 分,李华投掷得了多少分?例5、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3 岁,四个人中没有小于18 岁的,那么年龄最大的人可能是多少岁?例6、五个数的平均数是18,把其中一个数改为 6 后,这五个数的平均数的16,这个改动的数原来是多少?例7、一位同学在期中测试中,除了数学外,其它几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94 分,如果数学算在内,平均每门95分。
已知他数学得了100 分,问这位同学一共考了多少门功课?例8、四(2)班有40 名学生,期末数学考试有两名学生生病缺考,这时班级平均分为90 分, 缺考的两名学生补考成绩是98 分,92 分。
四(2)班期末考试的平均分是多少?例9、小芳和四名同学一起参加数学竞赛,那四位同学的成绩分别为78 分、91 分、82 分、79 分小芳的成绩比五人的平均成绩高 6 分。
四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平均数计算
四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平均数计算在四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帮助我们理解事物的整体情况。
本文将介绍四年级上册中关于平均数的简单计算方法。
1. 平均数的定义平均数是指一组数的和除以数量的结果。
在数学中,平均数常用来表示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2. 如何计算平均数计算平均数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将一组数相加,然后除以这组数的数量即可。
例如,我们有一组数:4,6,8,10。
首先,将这组数相加:4 + 6 + 8 + 10 = 28。
然后,将总和28除以这组数的数量,即4个数:28 ÷ 4 = 7。
所以,这组数的平均数为7。
3. 应用举例平均数的计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以下是一些例子:例子1:小明考了语文,数学,英语三门科目的成绩分别为80,90,70。
我们可以通过计算这三门科目的平均数来了解小明的总体表现。
首先,将这三门科目的成绩相加:80 + 90 + 70 = 240。
然后,将总和240除以科目的数量3,得出平均数:240 ÷ 3 = 80。
所以,小明的平均成绩为80。
例子2:在班级中,有10个学生的身高分别为130cm,135cm,140cm,145cm,150cm,155cm,160cm,165cm,170cm,175cm。
我们可以通过计算这些学生的身高的平均数来了解整个班级的身高水平。
首先,将这些学生的身高相加:130 + 135 + 140 + 145 + 150 + 155 + 160 + 165 + 170 + 175 = 1585。
然后,将总和1585除以学生的数量10,得出平均数:1585 ÷ 10 = 158.5。
所以,班级的平均身高为158.5cm。
4. 小结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平均数计算的简单性和实用性。
通过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值,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数据的总体情况,从而做出更准确的分析和决策。
总结一下,计算平均数的步骤如下:1)将一组数相加得到总和;2)除以这组数的数量得到平均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求平均数”教学案例分析
“数学课是什么?他是从思维的开始而开始,思维的结束而结束,我们的数学课堂就是让孩子们的思维积极的运动起来。
”这是中国数学特级教师徐长青的一句话。
在数学课上,怎样让孩子的思维积极地运动起来?怎样让孩子们自己独立思考,积极去探索解决问题?这是我的一个困惑。
为此,我选择了比较简单的、第八单元中的初步“求平均数”的教学进行了小小的尝试探索。
一让孩子自学内容,学会独立思考
自学,不是让孩子简单的翻一翻、看一看例题,而是要孩子读例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进行整理、分析。
在例1中的求平均数,既有文字叙述,也有统计表,这就需要孩子的思维有一个整理数据、根据文字叙述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
在上课前一天,孩子的家庭作业就是自学求平均数例1,第二天检查自学情况,可分为三类:
1,一部分孩子在练习本上把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出来,并进行了解答,可以看出这部分孩子的思维比较严密,思考过程清晰,做事有条理。
2,一部分孩子直接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没有分析过程,说明综合力强。
3,少部分孩子既没有分析过程,又列不出算式,说明习惯和分析能力差。
这种课前自学达到了锻炼孩子独立思考的目的。
虽然大部分孩子会计算,但这样的计算结果为什么就叫“平均数”,孩子们并不明白。
二制造认知疑惑,让孩子说思考过程,解决认知疑惑
在课堂上,我出示了例1。
抽生列出算式:(57+51+48+48)÷4=51(秒)。
师:孩子们自学得不错,觉得例1的知识怎么样?
生异口同声:很简单!
师:都能解决吗?
生:能
师:谁来说说什么叫平均数?
情绪高涨的孩子们立刻鸦雀无声。
师:你们这样计算出来的结果为什么叫平均数?
孩子们迷惑了,在脑子里就引起了一种认知疑惑,我就让同桌的孩子交流讨论。
抽生回答。
生:先求出4架飞机共飞204秒,再除以4
师:204秒表示什么?
生:飞机飞行的总秒数。
(在(57+51+48+48)下板书总数)
这时就在孩子的脑海中形成总数的概念。
师:除以4表示什么?
生:因为有4架飞机
生:表示平均分成了4份
(在4下板书总份数)
这时在孩子的的脑海中形成总份数的概念。
师:也就是平均求一份是多少,哪两个字很重要?
生:平均
这个环节是让孩子们对“求平均数”的一个认知过程,就比较容易的把求平均数这个概念归纳成一个公式: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师:计算出来的结果是每个队员的飞行时间吗?
生:不是。
师总结:这个结果只是代表这个组的平均飞行时间。
平均数是一个抽象的数,它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它介于这组数据的大数和小数之间。
我喜欢把复杂的数学问题通过归纳总结,变得简单化。
正如’“求平均数”一课的教学,一句简单的设问,引发了学生的认知疑惑,让孩子们的思维积极地运动起来,最后把求平均数演变成一个简单的公式,让数学课变得生动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