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知录》三则(可用.)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著书之难》内容探讨
2、作者强调著书之难的真实用意是什 么?为什么要引用《资治通鉴》《文献通考》 为例?
纵议“著书之难” 意在强调“著述贵创新”的 观点。 引用古例借以与 当代著书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小结
《著书之难》析古剖今, 提出“必古人之所未就,后 世之所不可无”的著述标准, 主张独创,反对急功近利, 实际上还是在提倡治学不为 空言,要切合实际,期于有 用。
• 顾炎武
顾炎武简介
原名绛,字忠清。 明亡后改Baidu Nhomakorabea炎武,称亭 林先生,字宁人,亦自 署蒋山佣。学者尊为亭 林先生。江苏昆山人。 他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 献。参加抗清斗争,后 来致力于学术研究。
“清学”开山始祖顾炎武
顾炎武被称作是清朝“开国儒 师”、“清学开山”始祖,是明末清初著 名的经学家、史地学家、音韵学家。他一 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开创一种 新的治学门径,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 思想家。他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注 意广求证据。著有《日知录》、《肇域 志》、《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 “经世致用”是中华文化特别是湖 湘文化的精华,起源于明清之际 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王夫之等人 的学说。“经世”的内涵是“经 国济世”,强调要有远大理想抱 负,志存高远,胸怀天下;“致 用”的内涵是“学用结合”,强 调要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 注重实效。
滑稽(jī) 奸佞(nì ng) 舛(chuǎn)漏
《著书之难》内容探讨
1、著书之难,难在 何处?作者推崇的著书原则 是什么? 2、作者强调著书 之难的真实用意是什么? 为什么要引用《资治通鉴》 《文献通考》为例?
《著书之难》内容探讨
1、著书之难,难在何处?作者推崇的著 书原则是什么?
著书难在自成一家之 言。
著书原则:古人之所 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
(经训是学问根本,博古通今是治学基石)
刘挚训:以器识为先(重器量见识,轻文采华章)
扬雄、黄庭坚:仅赏其文辞,则助长华而不实的 风气 陆文裕所记言:刘健重义理、典故,轻诗歌创作
欧阳修语: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
小结
这则文字,引用古人 论述,针对当时社会风气,对唐宋 以下文人泛滥,世风浮华表示了极 大的忧虑,作者融入了他对于立身 处世的深沉思考,总归于为学要通 古今之变,要经世致用。(当时文 人的思想观念出了问题,要端正创 作态度)
关于《日知录》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 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
“每天都能懂得以前不懂的 知识,每月都能不忘掉已 经学会的东西, 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上篇经术,中篇治道,下篇 博闻”。经术,是对儒家经典所作的诠 释考订;治道,谈经世济民之术;博闻, 广泛论列文史知识及社会风俗。
经世致用
• 明确:明治乱之理、纪政治得失、察民间隐 情、彰美德善行。
② 文章怎样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中心论点的? 有益之文:明道、纪政事、察民隐、乐 道人之善 无益之文:“怪力乱神”之事; 无稽之 言; 剿袭 之说; 谀佞之文
小结
《文须有益于天下》 一文,强调文以载道,文 以纪事,文以揭示民间疾 苦、称扬善行,从正面立 论,从反面申述,旗帜鲜 明地主张作文要经世致用。
《文人之多》内容探究
《文人之多》表明了作者的什么观 点?作者认为,作为文人,不可或缺的 条件是什么?(用原文作答)
要做真正意义上的文人, 就应该识经术,通古今之变,成 一家之言,还要经世致用。 文人不可或缺的条件是 “识经术,通古今”。
《文人之多》内容探究
真正文人:识经术,通古今
韩愈诗:经训乃菑畲 裾 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
围剿(jiǎo) 庶(shù )民 菑(zī)畲(shē) 衣裾(jū)
装潢(huá ng)
潢潦(lǎo)
摭(zhí )我华
感悟课文
文须有益于天下
用原文作答:
① 简述“文之不可绝于天 地之间”的四个理由。 ② 文章怎样从正反两 方面论述中心论点的?
感悟课文
① 简述“文之不可绝于天地之间”的四个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