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劳动关系的基本类型
• 劳动关系是财产关系的另一种表现形 式,生产要素分配给不同的所有者, 以及财产权不可侵犯的原则的作用, 是劳动关系得以产生的前提条件。 • 由于对劳动关系双方利益关系的性质 和利益关系处理原则的不用,劳动关 系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劳动关系类型 的划分与劳动关系的研究方法有密切 的关系。
(三)效率和约
• • • • • • • 1.在约束条件下工会效用最大化 2.雇主的等利润线 3.效率和约曲线 4.效率和约曲线的改变 (1)经济周期变动 (2)技术变化 (3)工会偏好改变
劳动力需求曲线约束之下的 工会效用最大化
工资 D W1 B U3 W0 A U1 U0 O LU L0 就业量L U2
• 工会与雇主之间的集体谈判,是谈判行为 在劳动关系领域的一个表现形式
• 集体谈判的策略首先要对谈判问题进行分 析,确定谈判的目标和各种项目的先后顺 序
• 集体谈判的另一个策略是妥协与让步 • 谈判双方的实力影响谈判结果,但起决定 作用的仍然是经济因素
三.劳动关系的调整
• (一)劳动关系调整的基本原则
水平,即等利润线向上运动蹦不降低利润水平,从
而可能在更高的无差异曲线上达成集体合同,即可
以使效率和约曲线向上变动. • 反之,经济不景气时,变动恰恰相反.
(四)集体谈判范围论
• 提出:英国经济学家庇古20世纪初《福利经济学》建 立的短期工资决定模型 • 模型结构:工会的谈判要求和雇主的谈判要求 • 工会的谈判要求:上限和坚持点 • 雇主的谈判要求:下限和坚持点 • 工会的上限:最初的工资增长要求 • 工会的坚持点:工资增长的最低要求 • 雇主的下限:最初提供的工资增长 • 雇主的坚持点:最大允诺的工资增长 • 工资率由集体交涉决定,不是由劳动力供求决定的单 一点,而是由工会的上限和雇主的下限构成的不确定 范围
• 2.任何强化雇主拒绝能力的因素都会导致EC曲 线的下降(从而也UR曲线下降): • (1).罢工企业产品的替代可能性。可能性小,将 加大雇主的谈判力量。 • (2).产品市场的供给状况和市场结构。罢工期间, 企业有充分的库存而不失掉市场,垄断性企业将 比竞争性企业更具有谈判力量。 • (3).凡是降低工会抵制力量的因素都将是强化雇 主谈判力量的因素。
•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资就其性质而言, 是市场所决定的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 均衡价格。由此可见,劳动关系的本质 是一种经济利益关系和交换关系。
(二)劳动关系的特征
• 1劳动关系的存在以劳动为基础,劳动是 这种关系的实质和内容。 • 2劳动关系的当事人由其在生产过程中的 地位所决定而有特定性,一方是雇主,另 一方是雇员。
雇主的等利润曲线
工资
w1 b w2 a
I2 I1 I0 D

Lu
L0
就业量L
工资
Wu Wd
b
d e
we
U3 U2
wo
a
D
O Lu Le Ld Lo
I1 I2
就业量
图12- 4 效率和约曲线-------”效率和约”的轨迹
(1)经济周期变动
• 经济繁荣时,总需求扩大,导致企业的劳动力需
求曲线右移,即使支付更高的工资,仍能提高利润
二、劳动关系的基本类型
• (一)利益冲突型与利益一体型的劳动关 系:按照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观察劳动 关系 • (二)利益一体化的劳动关系:划分的基 础在于生产要素的合作论 • (三)利益协调型劳动关系:基于多元化 观点对劳动关系运行和利益调整的理论概 括。
利益冲突型劳动关系
• 一种传统型的劳动关系,劳动关系双方存在着 根本的利益冲突。
希克斯模型可能存在的缺陷
• 庇古模型给定是个大体的范围,希克斯模型指出 了精确的工资决定点,为更加复杂的谈判理论的 发展奠定了基础。 • 缺陷: • 1.该模型不现实的假定,即谈判双方意识到对手 的让步意愿。 • 2.该模型假定让步曲线是固定的,不受谈判过程 中变化和动态因素的影响,希克斯没有意识到随 着谈判过程的继续,让步的意愿会增强。 • 3.该模型可能高估了谈判双方计算谈判成本的准 确性。
希克斯谈判模型三个方面的含义
• 1.如果EC曲线保持不变,任何UR曲线向上移 动 (提高工会对雇主的抵制力量)都将同时提高预期 的罢工时间和预期的工资上涨幅度。 • 决定工会抵制力量的因素: • A.工会的组织程度。若罢工期间,雇主找不到劳 动力替代罢工的工人,会增强工会的抵制力量。 • B.工会的财务状况。可以支付足够的罢工津贴以 弥补工人的损失。 • C.宏观经济状况。经济繁荣时期,失业率很低, 罢工者很容易找到临时性的工作,那么罢工的可 能性更大,持续的时间也会更长。
利益一体化的劳动关系
• 利益一体化的劳动关系体现了两个内涵:
对企业内部矛盾的态度:是一种摩擦,而不是实 质性的利益冲突
对工会组织的态度:生产要素合作论者认为,工 会是来自企业外部的社会势力,是一种历史的产 物。
• 主要存在于亚洲的一些国家,如日本、韩国等。
三、我国劳动关系构建的目标取向
• (一)我国劳动关系类型的转变 • (二)建立利益协调型劳动关系
• 劳动合同制度、集体合同制度本身 实际上是一种利益激励机制。 • 合同制同时也是一种利益平衡、利 益调节和利益约束机制。
第二节 劳动关系的调整
一、企业劳动关系调整的形式 二、集体谈判模型 三、劳动关系的社会调整
一、企业劳动关系调整的形式
• 企业劳动关系调整主要有以下制度: (一)集体协商制度
(二)雇员参与企业管理制度
1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2 企业委员会制 3 职工建议制 4 初级董事会制
(三)工会参与国家和社会经济决策
(四)建立协调劳动关系的机构
(五)雇员参股制
二.集体谈判模型
• (一)集体谈判的约束条件 • 1.政府:劳动条件的很多标准通常是由政府立法 强制规定下来的,不属于谈判内容。(如法定社 会保险,休假)并且法规的稳定性较强,短期内 不会有太多的改变。 • 2.市场:是起决定性作用的约束条件。 所达成的协议必须使得雇主能与工会协调相处, 同时又能在市场上获得必要的成功。 提高工人的劳动条件会使雇主用资本代替劳 动力,如果雇主的成本提高到一定程度,他们还 有可能缩减经营规模。
• 3.罢工似乎是一种不必要的浪费 • 如果在不出现罢工或只经过一段较短的时间罢 工的情况下,预期的妥协工资W0就能够达到, 那么雇主和工会双方都回少承担一部分损失。
• 在罢工可能对双方都带来较高成本的情况下, 双方都可能会同意提前达成某种谈判草案。
• 罢工给双方造成的综和成本越高,罢工发生的 频率越低,持续时间也越短。
它是着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一些 其他社会关系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和指导思想。
• (二)基本原则的特征
1.基本原则是劳动法律中具有指导性、纲领性、规律性 的基本准则 2.基本原则反映了劳动法律的性质、价值取向和特点。 3.基本原则对具体的劳动法律规范具有约束力
(三)基本原则的内容
• 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劳动权利
• 劳动者有通过劳动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 劳动者有休息休假的权利
• 劳动者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 劳动者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 劳动者有获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 劳动者有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 劳动者有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
劳动力需求增长和需求工资弹性对 工会所面临的市场约束影响
工资
w1 w0
wenku.baidu.com
D2 O
D3
D1 就业量L
L1
L2
L0
L3
L4
(二)工会弱化约束的努力
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 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
• 生产过程中其他要素投入替代劳动力的难易程 度 • 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 • 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 这四个因素与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存在正 向 相关关系,所以要想弱化约束,就是使弹性降低。
第十二章
劳动关系
第一节 劳动关系概述
一、劳动关系
二、劳动关系的基本类型
三、我国劳动关系构建的目标取向
一、劳动关系
(一)劳动关系的含义
1、广义 : (1)从业关系 (2)组合关系 (3)分配关系 2、狭义: 在实现现实的生产过程中劳动 者与劳动力使用者所结成的一种社会经 济关系。
• 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向雇主让渡自己的 劳动力,雇主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其中,工资及其他劳动条件是连接雇主 与雇员的最基本的因素。
• 双方利益调整的途径 • 通过社会革命的形式彻底改变劳动关系的性质 • 建立一种灵活控制结构,如“科学管理”方式, 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方法及各种形式的“责 任自治”的方法以保障资本的利益。
利益一体型的劳动关系
• 利益一体型的劳动关系的基本精神是劳 动关系双方的利益一体论,其理论基础 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利益一体型的劳 动关系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的劳动 关系的主要形态。
(一)我国劳动关系类型的转变
• 伴随着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劳动关 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 1.劳动关系主体明确化 • 2.劳动关系多元化 • 3.劳动关系利益复杂化 • 4.劳动关系动态多样化 • 5.劳动关系的利益协调机制趋向法制化。
(二)建立利益协调型劳动关系
• 企业改革的原则:产权清晰、权责分明、 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 物质利益原则有丰富的内涵、主要内容为: (1)物质利益激励机制 (2)物质利益平衡机制 (3)物质利益调节机制 (4)物质利益约束机制
(三)劳动法律关系
• 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 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雇员)与 用人单位(雇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即人们在实现现实的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 权利义务关系。 • 它与劳动关系的区别在于劳动法律关系体 现了国家意志。
(四)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
• 1劳动法律关系是以劳动关系和劳动 法律规范为前提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它是法律对人们的劳动行为及其相互 关系进行调整而出现的一种状态。
(五)希克斯谈判模型
工资
w2 EC 雇主让步曲线
w0
A
工会抵制曲线 UR S0 预期罢工时间
w1
O
图12-9 集体谈判让步曲线模型
• 希克斯模型表明若集体谈判各方都明确 对方的底线,为不发生罢工,在W0达 成协议
• 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谈判双方都是隐藏 自己的底线和诱导对方的动机
• 希克斯模型的真正意义在于为研究集体 谈判双方谈判力量提供框架
• 2、劳动法律关系是以法律上的权利义务 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关系,雇主与雇员 按照法律规范分别享有一定的权利,承 担一定的义务,从而使雇主与雇员之间 的行为与要求具有法律意义。
(四)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
• 劳动法律关系是一种双务关系。
• 劳动法律关系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手 段的社会关系,是由观念抽象状态转化为 现实秩序的一种状态。 • 一般对劳动关系和劳动法律关系并不加以 严格的区分。
工会上限
A
C 雇主坚持点
实际交涉区 不确定性范围
工会坚持点
B
D 雇主下限
工会 雇主
可以达成协议的范围论图解
工会上限 A
不确定性范围
无实际交涉区 C 雇主坚持点
工会坚持点 B
D 雇主下限 工会 雇主
不能达成协议的庇古范围论图解
• 集体谈判的关键在于双方坚持点的确定, 以及集体谈判的结果靠近哪一方的坚持 点问题 • 坚持点的决定因素有三方面 • (1)宏观经济状况 • (2)其他工会组织的集体谈判结果的 影响效应 • (3)工会组织的团结程度、雇主的实 际支付能力及各自的财务状况 • (4)谈判各方的交涉技巧与公共关系 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