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围手术期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11)围手术期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11)围手术期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围手术期管理质量评价

医院:科室:检查日期:检查专家:项目质量标准是否问题描述

支持性文件围手术期规章制度围手术期护理常规围手术期技术规范围手术期工作流程围手术期应急预案

病房术前

护理

特殊检查或用药的患者有观察记录

特殊检查或用药的患者有健康指导并记录

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给予有效心理支持

依据医嘱落实术前准备

对患者进行术前病情及护理相关风险评估并

记录

指导患者术中特殊体位配合

指导患者术后功能恢复锻炼

检查患者是否排尿、取下假牙、首饰等物品

检查皮肤准备、核对手术部位、标识等

护士与手术室工作人员交接病历、药物及各项

检查资料等

护士与手术室工作人员核对患者信息及术前

准备完成情况并做好交接,核查有记录,签名

规范

术后

护理

与手术室护士、麻醉师、手术医生交接患者手

术情况及病情

按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观察病情并记录

卧位符合病情需要,安全舒适

麻醉意识恢复状态的观察与记录

疼痛评估及处理措施并记录

各种管道有标识,观察、记录

按医嘱正确实施药物治疗

观察记录用药与治疗反应

观察患者伤口情况并记录

进行病情及安全风险及自理能力的评估

分级护理措施落实到位

对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落实到位

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给予有效心理支持

宣教与落实术后饮食及注意事项

术后护理宣教与落实术后活动及注意事项

宣教与落实术后康复锻炼及注意事项

宣教与落实术后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宣教与落实出院后护理、康复措施及复诊注意事项

宣教与落实出院后随访及生活注意事项

无术后护理并发症

手术室术前

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及手术需要访视患者

介绍手术相关事项

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给予有效心理支持

与病房护理人员核对患者信息及术前准备完

成情况并做好交接记录

了解术前用药落实情况

核对患者手术部位及标识

清点手术物品、器械并记录

术中

护理

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查看皮试结果,遵医嘱使用预防性抗生素

根据手术恰当摆放患者手术体位

各种管道护理符合规范要求

根据病情需要采取预防压疮措施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熟练配合手术

巡回护士密切观察病情并记录

保持输液通畅、无渗漏

落实输血规范与程序,双人核查并签名记录

加压输血专人守护

保护患者隐私

根据患者需要采取保暖措施

及时记录患者手术中的情况

清点并记录手术中添加的物品及器械

物品清点数目相符无遗留

无体位不当造成手术患者的皮肤、神经、肢体

等损伤

术后

护理

器械、材料合格标识粘贴规范

专人护送患者回麻醉复苏室、ICU或病房

与麻醉复苏室、ICU或病房护理人员做好患者

病情、管道、皮肤、药品、资料及物品等交接

并有记录

围手术期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大全

临床医师学习材料汇编 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定和制度汇编 医务科 二0一三年十月 目录 一、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二、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三、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四、于都县人民医院手术分级管理规范 五、手术患者识别标识制度 一、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一)术前管理: 1、凡需手术治疗的病人,各级医生应严格手术适应症,及时完成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和必需的检查,主刀医师应作出对原发病及并存病的正确、完整的术前诊断,以及手术风险的评估。 2、手术前一天术者及麻醉医师必须亲自查看病人,进行手术风险评估,填写《手术风险评估表》,并向病人及家属或病人授权代理

人履行告知义务,包括:病人病情、手术风险、麻醉风险、自付费项目等内容,征得其同意并由病人或病人授权代理人签署手术和麻醉同意书等。如遇紧急手术或急救病人不能签字,病人家属或授权代理人又未在医院不能及时签字时,报告医务科,并在病历详细记录。 3、主管医师应做好术前小结记录。中等手术(二级以上,含二级)均需行术前讨论。重大手术、致残手术、特殊病员手术及新开展的手术等术前讨论须由科主任主持讨论,必要时邀请麻醉、护理等人员参加,制订手术方案,讨论内容须写在术前讨论记录单上,并上报医务科审批。 4、手术医师确定应按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执行。重大手术及各类探查性质的手术须由有经验的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或科主任担任 术者,必要时须上报医务科审批。 5、手术时间安排提前通知手术室,检查术前护理工作实施情况及特殊器械准备情况,所有医疗行为应在病历上有记录。 6、手术前患者应固定好识别用的腕带,所标的信息准确无误;同时完成手术部位的标记。 (二)手术当日管理: 1、医护人员要认真履行《手术核查制度》,要在接诊时及手术开始前要认真核对病人姓名、性别、病案号、床号、诊断、手术部位、手术房间等。 2、当日参加手术团队成员(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台上与巡回护士、其它相关人员)应提前进入手术室,由手术者讲述重要步骤、可能的意外的对策、严格按照术前讨论制定的手术方案和手术安全核对的要求执行。

手术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手术质量安全管理 手术质量安全管理包括:围手术期管理;手术室管理;手术安全核查及术风险评估;手术分级管理。 一、围手术期管理 围手术期即从病人决定需要手术开始至术后基本恢复生理功能的一段时期。术前期可能数分钟至数周不等术后期的长短可因不同疾病及术式而有所不同。围手术期处理的目的是为病人手术作好充分准备和促进术后康复。制定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的目的是更好地落实术前准备内容及术后康复措施,是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手段。 (一)术前管理 1 、各经治医生必须非常熟悉手术病人的病情,包括病人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心态、经济状态等等。 2 、经治医生必须请科主任或上级医生查房,共同讨论决定病人是否手术及手术时机,科主任要严格按照手术分级管理原则根据各级医生手术权限安排手术。 3 、所有择期手术及部分病情严重的急诊手术均应经科主任审批,四类手术需填手术审批表,疑难重症大手术、高风险手术、多科联合手术,由主任医生或科主任审批并报医务科备案,致残手术、科研手术、新开展手术由科主任报医务科,由主管院长审批后进行。 4 、主刀医师亲自与病人或家属术前谈话,谈话内容要真实、客观、通俗、易懂,并与病人及家属共同完成手术同意书签字。

5、手术通知单应由总住院或科主任统一填写,各项目(包括参观人员)均需详细、准确填写,如手术室要求接台,科室需配合手术室,自行将接台顺序排好。 6、择期手术,手术通知单需10∶30前送至手术室,急诊需术前30分钟电话通知手术室,随后送手术通知单,并标明“急”字。 7、麻醉医生须于手术前日亲临病房查看二、三、四类手术病人,了解病情:患者身体状况、手术部位、手术方式再决定麻醉方式,同时了解术前准备情况,如准备不充分有权暂停手术并在病历中写出麻醉评估意见。 8、手术当日病人作好术前准备后,由手术室7∶30带病历将病人接往手术室,手术室护士查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病历、手术安排表后方可推入手术间。 9、患者入手术间前,手术室护士应在准备间为患者脱去自身衣服,换上手术服。 (二)术中管理 1、手术医师须9∶00前进入手术室,进手术室后必须遵循手术室管理规章制度并协同麻醉医师再次确认手术病人姓名、手术部位。 2 、麻醉医生及手术间内所有医护人员应注意语言交流严肃性不得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时刻注意尊重病人。 3 、术中遇到困难且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不能解决的,应暂停手术,拟请上级医生或医务科进行术中会诊。术中如需调整手术方式或扩大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最新版

围手术期是指:以手术为中心,从确定手术治疗之时起,至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包括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手术科室、麻醉科与手术室的负责人是本科室实施围手术期管理规定的第一责任人。 ①术前管理标准和措施: 关键环节包括:术前诊断、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手术风险评估、手术耐受力评估与分级、术式选择、术前准备、术前讨论、手术审批、术前麻醉会诊、签署知情同意书、手术安全核查等。 1)术前评估:手术医师术前应根据手术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影像与实验室资料等做好风险评估和手术耐受力评估,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及时纠正患者的相关脏器功能不全情况,使患者能在可耐受的状态下安全度过术中和术后的治疗过程。 2)术前必要的检查:一般手术及有创操作必查项目:血常规、血型(正反定型,必要时查RH血型)、凝血常规、尿常规、生化全套、传染病八项常规检查、心电图。特殊手术必查项目:60岁以上患者心脏彩超;卧床时间长的患者或具有高凝倾向的患者:双下肢深静脉彩超、D2聚体测定;使用抗凝剂的 患者:手术前一天复查血常规及凝血常规;预测手术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必须做好术前备血准备。 3)明确手术指征和方式:对拟施手术治疗的患者有明确的手术或手术探查适应证。在存在多种手术方式的情况下,主刀医师应根据病情、患者的意愿及相关科室的会诊意见,选择相对先进、损害小、预后好的术式。医护人员应从关怀、鼓励出发,就病情、施行手术的必要性、可供选择手术方案及优缺点、可能取得的效果、手术的危险性、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术后恢复过程和预后等方面,以恰当的言语对患方进行解释,协助做好患者的心理准备工作,使患者能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手术治疗。 4)告知签字:择期手术手术前一天、急症手术术前由主刀医师或第一助手同患方进行谈话(谈话内容包括手术指征、术式、手术风险、利弊、抗生素应用、其它可供选择的方法),但危重患者、毁损性、探查性以及新开展的手术需由主刀医师同患方谈话。外院专家来院主刀手术,应由第一助手(限本院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第二次修订) 为加强围手术期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依据卫生部相关诊疗操作规范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一、关于围手术期的概念 围手术期是指以手术为中心,从确定手术治疗之时期,至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包括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 二、围手术期重点环节与管理要求 (一)术前准备阶段 1、重要环节:病情评估、术前诊断、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术式选择、术前准备、术前讨论、手术审批、术前麻醉访视、签署手术、麻醉、输血等知情同意书。 2、管理要求: (1)手术病人在术前要完成病史、体格检查、影像与实验室资料等综合评估,依据诊疗常规完善患者术前相关辅助检查,特别是对循环、呼吸等重要脏器功能的风险评估,记录在案。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协助完成。 (2)外科系统中等及以上手术必须进行术前讨论,由科主任主持,术者及助手参加,并有书面记录;(详见病案讨论制度----

术前讨论制度) (3)根据临床诊断、病情评估的结果与术前讨论,为每位手术患者制定手术治疗计划或方案。手术治疗计划在病历中记录,要包括术前诊断、拟施行的手术名称、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对策等。对于存在多种手术方式的患者,术者应根据病情,了解患方意愿,选择技术先进、损害小、预后好的术式。根据最终手术治疗计划进行手术前的各项准备; (4)除急诊手术外,手术前一天由医师登陆手术排班系统下达手术通知单,手术室统一安排手术,特殊感染手术必须提前报告医务处、手术室和疾控处; (5)手术前谈话由手术医师进行,知情同意结果记录于病历之中,必须在手术前完成。术前应由术者或主要助手与患者或其委托人(签署委托书后)沟通,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如遇紧急手术者,病人无行为能力且家属不在时,报医务处或院总值班可行手术治疗,但病案中必须详细记录; (6)知情同意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充分说明手术指征、手术风险与利弊、高值耗材的使用与选 择、 可能的并发症及其它可供选择的诊疗方法等(详见知情同意书模版) ●肿瘤手术应以病理诊断为决定手术方式的依据。根据术中冰冻

手术室护理质量考核标准86730

手术室护理质量考核标 准86730

护理质量手术室考核标准(总分100分)一环境管理考核标准(15分) 1 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化分明确,合理安排换车。3分(一项不合格扣1分) 2 环境清洁、整齐、安静、无死角。3分(扣1分) 3 工作人员仪表规范,临时外出更鞋、穿外出衣。2分(扣1分) 4 手术间、附属间布局合理。无菌及感染手术间固定。无菌物品专室存放 3分(扣1分) 5 严格人流、物流管理,参观手术有管理措施。氧气清洁无尘。手术鞋有消毒措施。物品外包装不得进入无菌区。4分(扣1分) 二手术间管理考核标准(15分) 1手术间布局合理、规范、秩序井然,保持严肃气氛,无不必要的物品堆放。 2分(扣0.5分) 2洁净手术间温、湿度符合要求,有专用抹布。2分(扣1分) 3设备齐全,性能良好,清洁,无血迹。有明确操作要求。专人负责, 负压吸引装置保持功能良好。3分(扣0.5分) 4手术床附件齐全,有床单、枕垫、清洁适用,手术灯明亮。2分0..5分) 5电源接线插头、插座清洁干燥,线路安全通畅。2分(扣0.5分) 6 护士能熟练使用各种仪器,设备。2分(扣2分) 7 抢救物品齐备,定点存放,专人管理。2分(扣1分)

三无菌技术管理考核标准(15分) 1 无菌持物钳与罐配套,每罐一钳,干罐保存,使用4小时,消毒更换。1分(扣1分) 2 手术用无菌溶液,开启后,注明日期、时间,保持无菌使用12时。 3分(扣1分) 3 无菌辅料罐使用24小时,重新灭菌。2分(扣1分) 4 消毒溶液瓶,有盖,无尘,有标签,定期消毒。1分(扣0.5分) 5 开安瓿砂轮消毒使用。1分(扣1分) 6 每月做空气、物体表面、手、无菌物品消毒,无菌效果监测,并达标,有记录,化验单书写规范,贴好整齐。5分(扣1分) 7 有伤口随访记录,无菌切口感染率达标。2分(扣2分) 四消毒隔离考核标准(15分) 1 每周有清洁日,术后处理规范,专室进行清洁、消毒,器械池通畅、无血迹。 4分(酌情扣分) 2 初消处理合理要求,消毒液浓度准确,监测合格。3分(酌情扣分) 3 术后手术衣及辅料,单置污衣袋内,感染手术衣单有标记,并单独处理,专用通道运出手术室。2分(酌情扣分) 4 污物桶清洁或使用污物袋。1分(酌情扣分) 5污物处理室清洁,整齐无味,冲洗墩布分池进行。2分(酌情扣分)

围手术期管理规定完整版

围手术期管理规定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即从病人决定需要手术开始至术后基本恢复生理功能的一段时期。术前期可能数分钟至数周不等术后期的长短可因不同疾病及术式而有所不同。围手术期处理的目的是为病人手术作好充分准备和促进术后康复。制定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的目的是更好地落实术前准备内容及术后康复措施,是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手段。 一、术前管理 1、各经治医生必须非常熟悉手术病人的病情,包括病人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心态、经济状态等等。 2、经治医生必须请科主任或上级医生查房,共同讨论决定病人是否手术及手术时机,总住院要严格按照手术分级管理原则根据各级医生手术权限安排手术。 3、所有择期手术及部分病情严重的急诊手术均应经科主任审批,四类手术需填手术审批表,疑难重症大手术、高风险手术、多科联合手术,由主任医生或科主任审批并报医务科备案,致残手术、科研手术、新开展手术由科主任报医务科,由主管院长审批后进行。 4、主刀医师亲自与病人或家属术前谈话,谈话内容要真实、客观、通俗、易懂,并与病人及家属共同完成手术同意书签字。 5、手术通知单应由总住院或科主任统一填写,各项目(包括参观人员)均需详细、准确填写到位,如手术室要求接台,科室需配合手术室,自行将接台顺序排好。

6、择期手术,手术通知单需10∶30前送至手术室,急诊需术前30分钟电话通知手术室,随后送手术通知单,并标明“急”字。 7、麻醉医生须于手术前日亲临病房查看二、三、四类手术病人,了解病情:患者身体状况、手术部位、手术方式再决定麻醉方式,同时了解术前准备情况,如准备不充分有权暂停手术并在病历中写出麻醉评估意见。 8、手术当日病人作好术前准备后,由手术室7∶30带病历将病人接往手术室,手术室护士查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病历、手术安排表后方可推入手术间。 9、患者入手术间前,手术室护士应在准备间为患者脱去自身衣服,换上手术服。 二、术中管理 1、手术医师须9∶00前进入手术室,进手术室后必须遵循手术室管理规章制度并协同麻醉医师再次确认手术病人姓名、手术部位。 2、麻醉医生及手术间内所有医护人员应注意语言交流严肃性不得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时刻注意尊重病人。 3、术中遇到困难且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不能解决的,应暂停手术,拟请上级医生或医务科进行术中会诊。术中如需调整手术方式或扩大手术范围需由主刀医师与病人家属谈话,征得家属签字同意后方可施行。 4、术中急需用血,巡回护士负责催促各环节争分夺妙在最短时间内将血送到手术间,化验室必须配合以最快速度合血。

《单病种质量管理手册》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感染

《单病种质量管理手册》 第七章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感染 在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 号文件中明确指出,以严格控制I 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 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有关规定,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改变过度依赖抗菌药物预防手术感染的状况。对具有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指征的,参照《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选用抗菌药物。也可以根据临床实际需要,合理使用其他抗菌药物。 医疗机构要重点加强I 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和控制。I 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确需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药物选择、用药起始与持续时间。给药方法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关规定,术前0.5-2 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 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 ,术中可给予第二剂;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 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 小时。

围手术期预防感染质量监测指标 1 、手术前预防性抗菌药物选用第一、第二代头孢菌素。 2 、在手术前1 小时开始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3 、手术超过3 小时加用抗菌药物一次。 4、在手术结束后24 小时、48 小时、72 小时内停止预防性抗生素 使用的时间。 5 、手术野皮肤准备与手术切口愈合。

围手术期预防感染质量控制指标—1 指标代码:PIP-1 指标名称:手术前预防性抗菌药物选用第一、第二代头孢菌素标准类型:过程质量 表达方式:比率提高 设置理由: 1、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要求,首选使用第 一、第二代头孢菌素作为预防性抗菌药。 2、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发生率高的医疗机构,可选用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染。 3、未按要求选择,使用其他抗菌药物者,应在病程记录中说明理由。信息采集:追溯性调查住院病历、麻醉与手术记录中相关预防抗菌药使用(预防性抗菌药选择与应用时机)的信息。 对象选择:使用手术名称与ICD-9-CM-3 1 、甲状腺切除术ICD-9-CM-3:06.2,06.4,06.5 2 、半月板摘除术ICD-9-CM-3:80.6 3 、子宫摘除术ICD-9-CM-3:68.3 ,68. 4 ,68. 5 ,68. 6 ,68.7 4 、剖宫产术ICD-9-CM-3:74.0 ;74.1 ;74.2 ;74.4 ;74.9 5 、腹股沟斜疝修补术ICD-9-CM-3:53.0 ;53.1 6 、阑尾切除术ICD-9-CM-3:47.0

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及制度

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及制度 一、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 (一)术前安全管理 1、手术医生必须严格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及时完善术前相关辅助检查,除急诊手术可当天送手术通知单或电话通知手术室外,择期手术应提前1-3天与手术室电脑预约。 2、病房护士按医嘱作好术前准备,如:备皮、导尿、灌肠、术前用药等,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人情况,进行术前健康指导,并做好记录。 3、术前访视:除急诊急救手术外,手术室麻醉师及护士应按手术通知单提前到病区作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病情及辅助检查结果,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和参加手术的人员、进行麻醉风险及安全告知等,并认真填写麻醉术前访视记录和手术室护理访视记录(在患者的护理记录单上进行记录)。特殊情况须及时与主管医生或手术科室主任或护士长联系,并及时向麻醉科主任或手术室护士长汇报。 4、术前物品准备:麻醉科、手术室须根据日常手术开展的种类,准备手术用物、设备、药品等,并保证其随时处于安全适用状态。特殊手术,应按手术通知单提前作好准备。 5、人员准备:手术科室主任、麻醉科主任及手术室护士长须严格执行依法执业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依据手术风险性和难易程度不同合理安排参加手术人员。 6、手术间的安排:手术室护士须按照手术切口种类安排手术间,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安排手术时间顺序。根据季节、环境温度,调节手术间温湿度,增加患者的舒适度,防止患者着凉。 7、麻醉科、手术室工作人员须严格执行《手术室查对制度》,认真落实手术病人身份核查措施,认真填写《病区与手术室病人交接登记本》,严格杜绝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的执行情况。 (二)术中安全管理 1、参加手术人员须认真实施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程序,认真执行《手术室查对制度》,准确填写《手术风险评估表》、《手术安全核查表》和《手术清点单》。

围手术期质量管理体系

围手术期质量管理体系 (试行) 围手术期是指从决定病人需要手术开始至术后基本恢复生理功能的一段时期。一般可分为术前期、术中期及术后期三个阶段。围手术期管理的目的是为病人手术作好充分准备和促进术后康复。制定围手术期管理制度并认真地落实术前准备内容及术后康复措施,是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手段。为此,特根据我院手术工作制度、患者安全目标管理及医院管理评价指南相关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管理体系。 一、术前期管理 1、凡需施行手术的病员(指一般择期手术或限期手术病人的手术,急诊手术另行规定),术前必须做好必要的常规检查和专项检查,明确诊断;难以在术前明确诊断者,应有明确的手术目的和实际意义。 2、各经治医生必须非常熟悉手术病人的病情,包括病人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心态、经济状态等等。 3、对所有的择期手术病例,经治医生必须请科主任或上级医生查房,共同讨论决定病人的手术时机,总住院医师要严格按照手术分级管理原则,根据各级医生手术权限安排手术。 4、所有的择期手术病例及大、中型急诊手术,须进行术前讨论。较大或复杂手术,由科主任须召集术者、科内全体医师进行术前讨论,并邀请麻醉医师以及相关支援保障科室代表和护理人员参加。特大手术、新开展手术须事先报告医务科、分管院长批准并由医务科或分管院长组织讨论。讨论内容包括:进一步明确诊断;手术时机、适应症及禁忌症;术式选择、麻醉方法;术中、术后处理和可能发生的

问题及对策;确定术者和助手。了解病人及家属的思想动态和与其沟通、告知的效果。 5、实施手术前,主刀医师术前须亲自与病人或家属术前谈话,谈话内容要真实、客观、通俗、易懂,必须征得病人本人、监护人或/和家属、单位负责人签字同意。急诊手术无法征求家属和单位同意时,可由主刀医师签字注明,经科主任同意并签署意见,书面报医务科或医疗总值班,分管院长批准后进行手术。 6、麻醉医师应于术前一天亲临病房查看病人,了解病人病情、身体状况、手术部位、手术方式和相关手术前检查结果,认真做好麻醉前准备工作,严格检查核对麻醉中所用一切物品,并做好急救准备工作(包括药品、器械和设备的准备)。对于重症患者,术后要观察病人麻醉苏醒情况以及给予必要的处理。同时了解术前准备情况,如准备不充分,有权暂停手术并在病历中写出麻醉评估意见。 7、择期手术应在术前一日由术者或第一助手开好手术医嘱,由护士负责实施。术者应详细检查手术前各项医疗、护理和手术准备工作的实施情况,并作好手术切口标记,必要时指导或协助手术室准备特殊器械。 8、手术前一天由由总住院或科主任统一填写手术通知单,于手术前一日上午10∶30前送至手术室,急诊需术前30分钟电话通知手术室,随后送手术通知单,并标明“急”字。送交手术室统一安排。手术通知单的各项目(包括参观人员)均需详细、准确填写到位,如手术室要求接台,科室需配合手术室,自行将接台顺序排好。 9、手术当日病人作好术前准备,将病人接往手术室后,手术室护士须查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病历、手术安排表、手术部位后方可推入手术间。 10、患者入手术间前,手术室护士应在准备间为患者脱去自身衣服,换上手术服,不得将患者衣物、石膏、牵引器等污染物带入手术间。

病区管理的质量评价标准.doc

精品整理 病区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项 质量标准 目 病病室清洁整齐、安静、安全、空气清新, 无异味 室患者被服、着装整洁 20 护理标识正确齐全 分病室卫生间清洁、无味 病床、床头柜、椅子清洁整齐,每日擦拭 病室及病床下无杂物、无乱挂、晒衣物治清洁区、污染区分开有标记,界限分明 疗物品放置整齐、合理、定位,按要求消毒 室器械柜清洁无杂物 15 空气消毒有记录 病分无过期物品 区 输液卡、输液巡视单执行签字规范 环 治疗配药后的药物空瓶无残余药(查 10 瓶)境 药药柜清洁整齐 品静脉药、内服药与外用药分类放置,标签 管清楚 理毒、麻药品专柜加锁,专人保管,班班交 15 接,帐物相符,有使用记录 分 药品液体无过期、变质,药品有定期检查、 页脚内容标准扣分得 分标准分3抽查 2-3 个病 房,一处不符 合要求按标准 3 扣分 2 4 4 4 2抽查 2-3 个病 区治疗室,一 2处不符合按标 准扣分 2 2 2 2 3 3不整齐扣 1 分 3未分类放置扣 1分,标签不 清楚扣 1分 3未加锁扣 1 分, 无使用记录扣 1分,交接不 清楚扣 1分 3无交接记录一

精品整理 交接记录 药品器械交接班登记 综护士站清洁整齐,物品有序 合更衣室、值班室清洁整齐 管厕所清洁无积水 理各种车辆清洁 30 仪器清洁无尘、定期保养性能良好 分冰箱清洁放置规范;无私人物品存放,药 品无过期, 病人按时作息 病区无长明灯、长流水,水电损坏报告及 时 微机使用完毕及时退出系统 医嘱处理及时、准确,每天大查对医嘱一 次,有登记 护在岗在位,耐心答询,实行首接负责制护 士仪表端庄、着装规范,戴牌上岗 理素发不过肩、不戴首饰; 人 质做到四轻:说话轻、操作轻、走路轻、关员 管20 门轻 理 分态度亲切,举止礼貌文雅,精神饱满、服 务热情 项扣 1分 3 3一处不符合要 求按标准扣分3 3 3 3 3 3 3 3 3 2随机抽取 20 个护士,一处不2符合要求按标 准扣分 2 3 2 页脚内容

关于印发《介入手术围手术期质量管理制度》的通知

关于印发《介入手术围手术期质量管理制度》 的通知 各科室: 现将《介入手术围手术期质量管理制度》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并切实遵照执行。 2016年4月25日

. 介入手术围手术期质量管理制度 一、医疗部分 (一)术前管理 1.介入手术病人原则上在行介入手术前应转介入病房诊治,术后病情稳定后可转回原入住科室,是否转介入病房由经治医师和介入手术医师共同决定,专科性强或病情需要未转科患者经治医师和手术医师必须认真询问病史并对病人进行全面体格检查,经治医师在完成相关医疗文书及常规检查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特殊检查,常规检查包括胸部X光、心电图、肝肾功能、乙肝五项、凝血四项、血尿常规、HCV、HIV、梅毒抗体等;特殊检查是指各个科室专科疾病手术病种所需要的检查,尽可能掌握较完备的客观资料,得出正确的术前诊断。 2.经管医师必须及时完成术前小结,术前谈话应由介入手术医师负责,对危重、疑难、风险较大的手术,主刀医师及经治医师应一起向患者或其近亲属或其关系人说明手术必要性,手术方案、手术风险、麻醉风险、术后并发症、手术中特殊用药、特殊材料、特殊操作、自付费项目等,并请患者本人或近亲属或其关系人签名。如遇紧急手术或急救病人不能签字,病人家属或授权代理人又未在医院不能签字时,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执行,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在病历详细记录。

3.3级及以上择期手术病人均要有术前讨论记录,对疑难重症手术或危险性较大的手术,经治医师所在科室科主任应组织术前讨论,实施手术的医师必须参加,必要时邀请麻醉师、护理等相关科室人员参加,拟定手术方案,讨论内容需写在术前讨论记录单上。 4.手术医师确定应按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执行,重大手术及各类特殊性质的手术须由有经验的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或科主任担任术者,必要时上报医务部备案。 5.择期手术应由经管医师所在科室科主任安排专人开具手术通知单,按手术大小、类别及术前准备情况合理安排相应人员手术并在术前一天下午5时前将手术通知单送介入室。检查术前护理工作实施情况及特殊器械准备情况,所有医疗行为应在病历上有记录。如有不利于手术的疾病必须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6.手术医师应按通知单上的时间准时开始手术,实施术前应仔细核对病人姓名、床号、诊断和手术部位及手术术前医嘱。 7.凡是新开展的手术,手术科室应拟订详细的手术方案、操作步骤、可能发生的意外及处理办法,并向医务部书面报告,需报行政部门批准的,应按规定批准后,才能实施。 8.严防手术患者错误的发生。建立与实施术前确认制度,有交接核查记录,以确认手术必需的文件资料与物品(如病历、影像资料、术中特殊用药等)均已备妥;

2017年围手术期管理质控标准

临床科室围手术期管理质控及考核标准(100分) 管理目标检查内容检查标准检查方法及扣分标准备注

1、保障手术安全 2、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术后 管理 20分 1、术后密切观察 病情变化及拔出 引流管和填塞物 情况 2、术后手术者应 认真查看病人并 做好记录 3、术后抗生素应 用规范。 4、术后麻醉医师 查看病人情况 1、术者对病人术后需要特殊观察的项目及处置(各种引流管和填 塞物的处理)要有明确的书面交代(手术记录或病程记录),手 术记录在手术后(当日、当班)完成,要及时、准确、真实、全 面的完成。 2、手术术后3天内每天有查房记录,应由术者或第一助手即时书 写。中等以上手术或病情复杂的高危患者,术后24小时内要有术 者查房记录(外院会诊手术要由本院副主任或以上医师查房)。 3、对有引流管和填塞物的术后病人,拔出引流管和填塞物情况有 书面记录。 4、术后抗生素应用规范。 5、麻醉科医师要对实施麻醉的所有病人进行麻醉后评估,尤其对 全麻术后病人,麻醉科医师应严格依照全麻病人恢复标准确定病 人去向(术后恢复室或外科监护室)。并对重点病人实行24小时 随访且有记录。护送病人时,麻醉医师应位于患者头侧。病人送 至病房后,接送双方必须有书密切关注与镇痛有关的事宜。 检查科室术后运行病历 1、术后相关记录不及时准确及缺失的,一 份扣1分。 2、术后查看病人及特殊病情书面记录不及 时术后3天内查房记录不完善的一份扣1 分。 3、检查术后有引流管及填塞物病例,检查 对引流和填塞物记录情况,一份不合格扣1 分。 4、检查术后抗生素应用,一份不合格扣1 分。 5、抽查麻醉科术后访视记录,未按规定进 行访视,一份扣1分;检查术后病历,查 看交接记录及签字,无记录及签字者,每 份扣1分; 围手 术期 医嘱 管理 10分 1、手术前后医 嘱。 2、特殊治疗、抗 菌药物、麻醉镇 痛药品应用。 1、手术前后医嘱须由手术医师或术者授权委托的医师开具。 2、对特殊治疗、抗菌药物、麻醉镇痛药品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3、需在手术室应用的各专业常规用药,术前在科室下达手术医嘱 时一同下达,由手术执行者执行时签字、书写时间。 抽查手术科室病历: 1、手术前后医嘱开具不合格的,一份扣2 分。 2、违反相关药品应用管理规定的一份扣2 分。 3、术中用药未下医嘱,扣1分,执行者未 签字、执行时间错误扣0.5分。

XX医院病区管理工作质量标准及评价标准

病区管理工作质量标准及评价标准 一、工作质量标准 1、病区工作人员着装符合规范,仪表端庄、衣帽整洁,文明用语,无迟到、早退,无窜岗、离岗。 2、病区安静,声音强度在35--- 40dB,工作人员做到"囚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窗轻。 3、病区内禁止吸烟。 4、病房统一床号及病室门号,技统一位置安装。病室门口插有主管医生及责任护士名牌。 5、办公室、治疗室、配药室、功能用房及设施、物品按要求放置,整齐、有序。护士站台面、水池及周围环境保持干净、整齐。 6、值班室整沽,每日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床褥叠放整齐,物品摆放整齐、有序。 7、病室每日2次定时开窗通风,每次30分钟,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床单位整洁,床头柜、陪人椅、洗漱用具定位放置,清洁无污垢。床头柜物品摆放整齐,无灰尘污垢。输液架用后及时归放至卫生间,摇床扶手及时折叠归位,以防碰伤。备用床、暂空床符合要求。 8、禁止在窗台内、外放置物品:禁止在输液架、电视架上悬挂毛巾、衣物等;禁止在病室内随便粘贴宣传画、广告画、告示、通知及便条;禁止病人使用设备带上的电源插座:禁止病人在医院使用大功率的电器。 9、每日8: 00~10: 00为查房时间、12: 00~14: 00为中午休息时间、22: 00以后至第二日的7: 00为休息时间,为了保证患者的休息和治疗,

在以上3个时间段禁止病人看电视。 10、病区处置室物品放置规范、整齐、有序,医疗废物的处置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11、卫生间干净、无异味。 12、拖布标识清楚,处置符合规范。 13、患者及探视陪护人员管理到位,有探视陪护制度。 14、患者住院期间不得外出,特殊情况必须患者书写请假条,经主管医生同意,签字后方可离院,按时回院。 15、病房走廊清洁,不放置多余物品。库房整洁,放置物品符合规范。 16、各类垃圾分类放置、有序、规范,垃圾桶(框)周围保持干净、整齐、不乱放物品。 17、走廊、浴室、厕所的墙边设置栏杆,病室、厕所、浴室应装置呼叫系统,定期检查,保证正常使用。

3.3.1.1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一、手术分级及审批: 各手术科室应根据我院《手术分级管理办法》严格执行手术权限审批,安排相应级别医师手术。 二、术前医师准备工作: (一)主管医师应熟悉并评估患者病情,完善术前必需检查,完成相关医疗文书书写,手术者术前应亲自查看患者。 (二)二级以上手术以及新开展的手术,均应进行术前讨论。急症手术如时间不允许进行术前讨论,二级手术应由主治医师以上(含主治医师)确定手术方案,三级及四级手术由副主任医师以上(含副主任医师)确定手术方案。 (三)术前了解患者及家属社会、心理状况;应请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查房,共同商讨患者病情,进行体格检查;应积极完成术前各项常规检查及某些特殊检查,尽可能在术前得出正确诊断。 (四)手术者应亲自与患者及家属术前谈话,介绍拟进行的手术的风险和预期的治疗效果,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替代治疗方案等,取得患方同意,并与患方共同完成手术同意书签字。 (五)麻醉医师应于手术前一日亲自访视患者,了解患者病情及术前准备状况,再决定麻醉方式,如发现手术准备不充分有权暂停手术并在病历中写出麻醉评估意见。麻醉医师应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麻醉方法、麻醉风险、注意事项等,在保证患者及家属能正确理解的前提下,完成签署《麻醉同意书》。 (六)估计需要输血的患者应做好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必要时并备一定数量的红细胞、血浆或全血等。采取措施纠正患者全身情况欠佳状况,以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力。对术中拟用药品有需要作过敏试验的,术前均应按要求做好过敏试验。 (七)择期手术,手术通知单需于手术前1天上午10:00之前发送至手术室,急症手术需提前电话通知手术室,随后应手写手术通知单,在手术室人员接病人时带走,并标明“急”字。择期手术按照急症手术通知手术室,手术室护士长有权拒绝安排并上报医务科。医务科对相应科室予

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定和制度

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定和制度为切实保障病人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加强手术管理,根据《执业医师法》、《处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卫生部、湖北省卫生厅有关医疗规章制度,结合我院实际,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一)术前管理: 1. 凡需手术治疗的病人,各级医生应严格手术适应症,及时完成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和必需的检查。准备输血的病人必须检查血型及感染筛查(肝功、乙肝五项、HCV、H1V、梅毒抗体)。 2. 手术前质术者及麻醉医师必须亲自查看病人,向病人及家属或病人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包括:病人病情、手术风险、麻醉风险、自付费项目等内容,征得其同意并由病人或病人授权代理人签字。如遇紧急手术或急救病人不能签字,病人家属或授权代理人又未在医院不能及时签字时,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执行,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在病历详细记录。 3. 主管医师应做好术前小结记录。中等以上手术均需行术前讨论。重大手术、特殊病员手术及新开展的手术等术前讨论须由科主任主持讨论制订手术方案,讨论内容须写在术前讨论记录单上,并上报医务处备案。 4. 手术医师确定应按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执行。重大手术及各类探查性质的手术须由有经验的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或科主任担任术者,必要时须上报医务处备案。 5. 手术时间安排提前通知手术室,检查术前护理工作实施情况及特

殊器械准备情况。所有医疗行为应在病历上有记录。如有不利于手术的疾患必须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6. 手术前患者应固定好识别用的腕带,所标的信息准确无误;同时完成手术部位的标记。 (二)手术当日管理: 1. 医护人员要在接诊时及手术开始前要认真核对病人姓名、性别、病案号、床号、诊断、手术部位、手术房间等。病人进手术室前须摘除假牙,贵 重物品由家属保管。 2. 当日参加手术团队成员(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台上与巡回护士、其它相关人员)应提前进入手术室,由手术者讲述重要步骤、可能的意外的对策、严格按照术前讨论制定的手术方案和手术安全核对的要求执行。 3. 手术过程中术者对病人负有完全责任,助手须按照术者要求协助手术。手术中发现疑难问题,必要时须请示上级医师。 4. 手术过程中麻醉医师应始终监护病人,不得擅自离岗。 5. 手术中如确需更改原订手术方案、术者或决定术前未确定的脏器切除,使用贵重耗材等情况时,要及时请示上级医师,必要时向医务处或主管院长报告;并须再次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字后实施。 6. 核查术中植入的假体材料、器材标示上的信息及效期,条形码应贴在麻醉记录单的背面。 7. 术中切除的病理标本须向患者或家属展示并在病案中记录。手术中切取的标本及时按要求处理,在标本容器上注明科别、姓名、住院号,

围手术期管理规范

围手术期关键环节管理制度 为加强围手术期管理,规范围手术期的各项工作程序,确保手术安全,提高手术疗效,根据卫生部有关诊疗操作规范,制定本制度。 一、围手术期概念 围手术期是指以手术为中心,从确定手术治疗之时起,至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包括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尽可能地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等不良后果,除手术操作应合理、正确外,还必须高度重视围手术期管理。 二、围手术期管理 ㈠术前管理的关键环节:包括术前诊断,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术式选择,术前准备,术前讨论,手术审批,术前麻醉会诊,签署手术、麻醉和输血知情同意书等。 1.凡拟施手术治疗的病人,应遵循规范化诊疗原则,尽可能明确诊断,并有明确的手术或手术探查适应证。 2.在存在多种手术方式的情况下,术者应根据病情、病人的意愿及相关科室的会诊意见,选择技术先进、损害小、预后好的术式。 3.术前应完成必要的化验检查,有感染伤口或乙肝标志物阳性或其他特殊感染病人的手术,应在手术通知单上如实记载。 4.手术医师术前应做好风险评估,必要时应请相关科室会诊,及时纠正患者不良情况,使病人能在较好的状态下进行手术。 5.医护人员应从关怀、鼓励出发,就病情、施行手术的必要性、可供选择手术方案及优缺点、可能取得的效果、手术的危险性、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术后恢复过程和预后等方面,以恰当的言语对患方进行适当的解释,协助做好病人的心理准备工作,使病人能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手术治疗。 6.术前由术者或主要助手同患方进行谈话。外院专家来院术者手术,原则上应由外院专家同患方进行术前谈话,但特殊情况下可由主要助手进行术前谈话。 7.对手术病人应严格履行书面知情同意手续,在术者和实施麻醉的医师向患方作出详细介绍和解释后,由医患双方共同签署手术、麻醉、输血等知情同意书,否则不可实施手术。但为抢救患者生命而需紧急施行手术治疗时,在患方无法及时签字的情况下,由医务科或总值班或医院授权的医师签字后可施行手术。 8.麻醉医师应对每一位需麻醉手术的病人做好术前麻醉会诊工作,并根据手术类别、病人状况以及有关辅助检查结果,选择好麻醉方式和实施麻醉前用药,充分做好麻醉准备工作。 9.手术室护士在接患者时应在仔细核对病人姓名、床号、诊断、手术名称、麻醉方式及抗生素皮试有效时间等无误后,方可送病人入手术室。 10.三级以上、危重病人、探查性、毁损性及新开展的手术均应进行术前讨论。但常规开展的手术可根据科室的技术水平、病人的全身状况及其他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术前讨论。术前讨论一般应在手术前一天完成。 11.严格按照相应等级医院的要求,做好各类手术审批。重大特类、危重病人、毁损性手术,应在术前讨论后,由术者拟定手术方案,填写《重大手术审批单》,经科主任同意后,报请医务科、分管院长审批。 12. 对于新开展的手术的引进应先履行《新技术审批、备案制度》后方可开展,同时向医务科报告备案。 13.外科各级医师应按手术分级制度规定实施手术。 14.外院专家来院手术,须由有关科室填写邀请外院医师手术会诊申请单,由科主任审核、签字,报医务科审批并经被邀医院有关部门同意后,方可参加手术。 15.遇涉及刑事、纠纷或暂无经济支付能力而急需手术的病人,有关科室应在积极抢救、手术

医院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医院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围手术期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术前管理 (一)凡需手术治疗的患者,各级医师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及时完善术前必需的检查,完成相关医疗文书书写。准备输血的患者必须做好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及感染性疾病筛查(肝功、乙肝五项、抗-HCV、H1V、梅毒等)。 (二)术前手术者及麻醉医师必须亲自查看患者,向患者及家属或患者授权的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包括患者病情、手术风险、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替代治疗方案、麻醉方法、麻醉风险、注意事项、自付费项目等内容,取得患方同意,并与患方共同完成《手术同意书》、《麻醉同意书》等签字。当患者病情危重,意识丧失,急需抢救,无法与其代理人或近亲属、关系人联系时,临床科主任报告医务科或行政总值班,经分管院长同意后方可手术,必要时经集体讨论后决定,并在病历中详细记录,知情同意

书由医务科、临床科室主任共同签字;当患者病情危重,意识清醒,但不能履行签字手续时,应口头征得患者同意,同时与其代理人或近亲属、关系人联系,如不能及时赶到医院签字,应由医务科、临床科室主任共同签字后手术。 (三)经治医师应做好术前小结记录。甲级手术均需行术前讨论。重大手术术前讨论须由科主任主持讨论,制订手术方案,并按要求书写术前讨论记录,填写《手术审批表》,逐级审批后再施行手术。急症手术如时间不允许进行术前讨论,丙级手术由主治医师以上(含主治医师)专业技术人员确定手术方案,乙级及甲级手术由副主任医师以上(含副主任医师)专业技术人员确定手术方案。 (四)手术时间安排于手术前1天通知手术室,急症手术需提前电话通知手术室,随后送手术通知单,并标明“急”字。特殊感染患者发送手术通知单时应特别注明,以便手术室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发现择期手术按照急症手术通知手术室,手术室护士长有权拒绝手术安排并上报医务科。 (五)查看各项术前检查结果、检查术前护理工作实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标准精品资料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标准(2013) 科室:负责人:质控者:年月日 1 / 11

备注:文字资料包括:1、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2、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3、医院感染管理信息简报;4、《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5、感染管理质量检查一级质控及业务学习记录、院感委员会会议记录(主任、护士长、监控医师、监控护士)6、《关于调整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的通知(周骨院字2012.003号)》、《关于修订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预案的通知(周骨院字2012.029号)》、《关于调整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领导组的通知(周骨院字2012.22号)》、《关于 2 / 11

修订传染病科疫情报告工作制度的通知(周骨院字2012.028号)》、《关于修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通知(周骨院字2012.030)》、《关于调整医疗废物管理领导组组的通知(周骨院字2012.38号)》。 重症监护室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标准(2013) 科室:负责人:质控者:年月日 3 / 11

备注:文字资料包括:1、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2、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3、医院感染管理信息简报;4、《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呼吸机临床应用》392-2012、《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2011)》、《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医院消毒卫生标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5、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一级质控及业务学习记录、院感委员会会议记录(主任、护士长、监控医师、监控护士)。 6、《关于调整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的通知(周骨院字2012.003号)》、《关于修订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预案的通知(周骨院字2012.029号)》、《关于调整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领导组的通知(周骨院字2012.22号)》、《关于修订传染病科疫情报告工作制度的通知(周骨院字2012.028号)》、《关于修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通知(周骨院字2012.030)》、《关于调整医疗废物管理领导组组的通知(周骨院字2012.38号)》。 4 / 11

(11)围手术期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围手术期管理质量评价 医院:科室:检查日期:检查专家:项目质量标准是否问题描述 支持性文件围手术期规章制度围手术期护理常规围手术期技术规范围手术期工作流程围手术期应急预案 病房术前 护理 特殊检查或用药的患者有观察记录 特殊检查或用药的患者有健康指导并记录 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给予有效心理支持 依据医嘱落实术前准备 对患者进行术前病情及护理相关风险评估并 记录 指导患者术中特殊体位配合 指导患者术后功能恢复锻炼 检查患者是否排尿、取下假牙、首饰等物品 检查皮肤准备、核对手术部位、标识等 护士与手术室工作人员交接病历、药物及各项 检查资料等 护士与手术室工作人员核对患者信息及术前 准备完成情况并做好交接,核查有记录,签名 规范 术后 护理 与手术室护士、麻醉师、手术医生交接患者手 术情况及病情 按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观察病情并记录 卧位符合病情需要,安全舒适 麻醉意识恢复状态的观察与记录 疼痛评估及处理措施并记录 各种管道有标识,观察、记录 按医嘱正确实施药物治疗 观察记录用药与治疗反应 观察患者伤口情况并记录 进行病情及安全风险及自理能力的评估 分级护理措施落实到位 对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落实到位 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给予有效心理支持 宣教与落实术后饮食及注意事项

术后护理宣教与落实术后活动及注意事项 宣教与落实术后康复锻炼及注意事项 宣教与落实术后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宣教与落实出院后护理、康复措施及复诊注意事项 宣教与落实出院后随访及生活注意事项 无术后护理并发症 手术室术前 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及手术需要访视患者 介绍手术相关事项 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给予有效心理支持 与病房护理人员核对患者信息及术前准备完 成情况并做好交接记录 了解术前用药落实情况 核对患者手术部位及标识 清点手术物品、器械并记录 术中 护理 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查看皮试结果,遵医嘱使用预防性抗生素 根据手术恰当摆放患者手术体位 各种管道护理符合规范要求 根据病情需要采取预防压疮措施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熟练配合手术 巡回护士密切观察病情并记录 保持输液通畅、无渗漏 落实输血规范与程序,双人核查并签名记录 加压输血专人守护 保护患者隐私 根据患者需要采取保暖措施 及时记录患者手术中的情况 清点并记录手术中添加的物品及器械 物品清点数目相符无遗留 无体位不当造成手术患者的皮肤、神经、肢体 等损伤 术后 护理 器械、材料合格标识粘贴规范 专人护送患者回麻醉复苏室、ICU或病房 与麻醉复苏室、ICU或病房护理人员做好患者 病情、管道、皮肤、药品、资料及物品等交接 并有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