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公开课)

合集下载

2024年【公开课课件】2.4自然灾害公开课

2024年【公开课课件】2.4自然灾害公开课

2024年【公开课课件】2.4自然灾害公开课一、教学内容本节公开课的内容取材于《地理》教材第二章“地球的环境”中的第四节“自然灾害”。

详细内容包括:自然灾害的定义与分类,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及其成因,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如何进行自然灾害的防范和应对。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分类及成因,掌握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

2. 了解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3. 学会自然灾害防范和应对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救互救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自然灾害的成因、我国常见自然灾害类型的识别及其防范应对方法。

重点:自然灾害的概念、分类、影响及防范应对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地球仪、自然灾害案例图片。

学具:笔记本、笔、地图、自然灾害防范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自然灾害案例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激发学习兴趣。

2. 基本概念:讲解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特点。

3. 成因分析:以案例为载体,分析自然灾害的成因,让学生理解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

4. 常见自然灾害:介绍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如地震、洪涝、台风等,并进行识别。

5. 影响及防范应对:讲解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授防范和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

6.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自然灾害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防范和应对过程。

7.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典型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8.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自然灾害的分类、成因、防范和应对方法。

六、板书设计1. 自然灾害的概念、分类、成因。

2.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及其识别。

3. 自然灾害的影响、防范和应对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自然灾害的概念、分类及成因。

(2)列举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并说明其特点。

(3)谈谈你对自然灾害防范和应对的认识。

2. 答案:(1)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等现象。

完整版自然灾害教案公开课

完整版自然灾害教案公开课

完整版自然灾害教案公开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地理》教材第四章《自然灾害》一节。

详细内容包括: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形成原因及影响;重点介绍地震、台风、洪水三种常见自然灾害的特点、防范措施及救援工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形成原因,提高学生的灾害防范意识。

2. 使学生掌握地震、台风、洪水三种自然灾害的特点及防范措施,提高学生在灾害面前的自救互救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及防范措施。

教学重点:地震、台风、洪水三种自然灾害的特点及应对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地球仪、挂图、卡片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自然灾害的新闻报道,引发学生对灾害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a. 教师讲解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形成原因。

b.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地震、台风、洪水三种自然灾害的特点。

3. 实践情景引入:a. 教师展示地震、台风、洪水的实例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特点。

4. 例题讲解:a. 教师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及方法。

b. 学生独立完成例题,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随堂练习:a. 教师布置与地震、台风、洪水相关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b.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答案进行展示,并给予评价。

b.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六、板书设计1. 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形成原因及影响。

2. 地震、台风、洪水三种自然灾害的特点、防范措施及救援工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列举三种自然灾害,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b. 针对地震、台风、洪水,分别设计一份家庭防灾示意图。

2. 答案:a. 例如:地震、火山爆发、洪水。

地震:地面震动,建筑物倒塌。

火山爆发:岩浆喷发,烟尘弥漫。

洪水:水位上涨,淹没土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查找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大班社会:自然灾害预警信号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大班社会:自然灾害预警信号

1. 让幼儿了解自然灾害预警信号的基本概念,知道其在应对自然灾害时的作用。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和紧急应变能力。

3. 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自然灾害预警信号的定义和作用2. 常见自然灾害预警信号及其含义3. 如何在自然灾害发生时保护自己三、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地震、洪水、台风、火山等自然灾害的图片。

2. 预警信号卡片:制作不同自然灾害的预警信号卡片。

3. 教学视频:关于自然灾害预警信号的动画或视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引起幼儿对自然灾害的兴趣。

2. 基本概念:讲解自然灾害预警信号的定义和作用。

3. 学习预警信号:让幼儿学习不同自然灾害的预警信号及其含义。

4. 情景模拟:模拟自然灾害发生时,让幼儿判断并正确展示预警信号。

5.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游戏,提高幼儿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的应变能力。

6. 总结:通过视频或讲解,让幼儿了解在自然灾害中如何保护自己。

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自然灾害预警信号的掌握情况。

2. 评估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判断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3. 收集家长和幼儿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自然灾害预警信号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学会识别不同自然灾害的预警信号。

难点:培养幼儿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的观察力、判断力和紧急应变能力。

七、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自然灾害的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2. 游戏教学法:通过互动游戏,让幼儿在实践中掌握预警信号的含义。

3. 情境模拟法:模拟自然灾害发生时的场景,让幼儿学会正确展示预警信号。

4. 视频教学法:通过观看动画或视频,让幼儿了解在自然灾害中如何保护自己。

八、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自然灾害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讲解:向幼儿讲解自然灾害预警信号的定义、作用及常见预警信号。

3. 互动游戏:设计相关游戏,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识别和展示预警信号。

完整版自然灾害教案公开课

完整版自然灾害教案公开课

完整版自然灾害教案公开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地理》教材第四章《自然灾害》第一节“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影响”。

详细内容包括: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重点探讨地震、洪水和台风三种自然灾害。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分类及危害。

2. 使学生掌握地震、洪水和台风等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防治措施。

3. 培养学生关注自然灾害、提高自救互救能力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地震、洪水和台风等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难点:地震、洪水和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成因及防治措施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地球仪、挂图。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实践情景引入:播放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实况视频,让学生感受自然灾害的威力,提出问题:“这些灾害为什么会发生?如何降低损失?”2. 讲解新课(1)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及危害(2)地震成因:板块构造学说,讲解地震波的传播特点危害: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等防治措施:提高建筑抗震能力、加强地震预警等(3)洪水成因:降水集中、地形地貌、河流湖泊分布等危害:淹没农田、破坏基础设施、引发疫情等防治措施:加强防洪设施建设、实施洪水保险制度等(4)台风成因:热带气旋的形成、发展危害:狂风暴雨、洪水、泥石流等防治措施:加强监测预警、提高建筑抗风能力等3. 例题讲解以地震、洪水和台风为例,讲解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发放自然灾害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现场作答,检查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2. 地震、洪水、台风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地震、洪水、台风的成因。

(2)列举三种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3)谈谈你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如何提高自救互救能力?2. 答案:(1)地震成因:板块构造学说;洪水成因:降水集中、地形地貌、河流湖泊分布等;台风成因:热带气旋的形成、发展。

八年级地理自然灾害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八年级地理自然灾害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个人避灾
地震避灾
本地震发生时,假如条件允 许,应及时、有序撤到安全旳空 旷地带;假如不能及时撤离,能 够临时躲在小空间旳墙角。
个人避灾
泥石流避灾
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 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旳山 坡上跑。
A B
C
发生泥石流,A、B、C哪个是正确逃生方向?
附近旳避灾场合
附近旳避灾场合
梳理归纳
自然灾害
地震
地震:大地旳强烈震动,造成房屋倒塌、交通和通信 中断、人员伤亡等。
滑坡
滑坡:山体旳一部分,在重力作用下,整体下滑。 它会破坏道路、房屋、田园等。
泥石流
泥石流:山区沟谷形成旳饱含泥土、石块旳特殊洪流。 沿途冲毁或淹没道路、桥梁、房屋、农田等。
蝗灾 蝗灾:蝗虫暴发性繁殖引起农业严重受损。
阅读思索
小结
自然灾害 主要分布区
形成原因
灾害
灾害
气象 地质
干旱 洪涝
西北地域
降水较少,尤其是春季;人口稠 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南方地域,尤其 降水丰富而且集中;
是河流中下游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台风
寒潮
滑坡、 泥石流
东南沿海 西北、华北、 东北 二级阶梯山区 尤其西南地域
邻近热带海洋——台风源地 邻近亚欧大陆内部 ——强冷空气源地 地势陡峻,岩石破碎, 降水集中,植被破坏。
结合以上多种自然灾害旳认识 阅读课文第一段思索: 哪句话简介自然灾害旳概念, 自然灾害包括哪两个条件?
1.自然灾害两大条件
自然环境发生异常变化 对人类造成破坏性影响
小结
自然环境 异常变化
长时间降水异常 偏少甚至无降水
蝗虫暴发性繁殖
自然属性

第四节自然灾害公开课教案

第四节自然灾害公开课教案

第四节自然灾祸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知道自然灾祸的观点,认识我国自然灾祸的分类。

2、可以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多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自然灾祸的散布及原由剖析。

3、认识一些救灾、避灾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经过指导学生采集整理资料,培育学生剖析问题的能力。

2、经过展开小组议论,培育研究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认识我国常有的自然灾祸的散布,让学生可以正确认识和对待自然灾祸,学会自我避灾。

教课重难点要点1、认识我国常有的自然灾祸;2、认识我国常有的自然灾祸的散布及原由。

难点经过所学知识,会剖析我国常有自然灾祸的散布及原由。

课时安排教课准备教课过程1课时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我国自然条件十分优胜,但也有不利。

如水旱灾祸等,会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今日我们一同来学习我国常有的自然灾祸。

[讲解新课 ]联合课本55~ 56 活动判断自然灾祸,得出自然灾祸的观点。

自然灾祸的形成一定具备两个条件:1、要有自然环境的异样变化作为诱因。

2、要有遇到伤害的人、财富、资源作为蒙受灾祸的客体。

所以,判断某种现象能否属于自然灾祸时需要掌握两点:1、成因能否为自然要素2、能否对人类造成伤害。

新课标第一网(一)常有的自然灾祸自然灾祸分类1、气象灾祸: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灾祸。

(联合图片说明)2、地质灾祸: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祸。

(联合图片说明)(二)我国自然灾祸频发活动一:展现图 2.48“中国主要气象灾祸的散布”图,师生议论以下问题:1、我国的洪涝多发区主要散布在哪些地域?这类散布特色是如何形成的?洪涝多发区大多在我国以南的地域(即南方地域)该地域降水丰富且集中,地势低平,河流许多,易发生洪涝。

2、干旱多发区主要散布在哪里?这类散布特色的原由是什么?干旱多发区主要散布在我国的华北地域。

由于华北地域降水少,特别是春天降水少,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3、依据地图说出强冷空气的源地,它大概沿什么方向运动?西伯利亚,大概沿东南方向运动。

【公开课课件】2.4自然灾害公开课

【公开课课件】2.4自然灾害公开课

【公开课课件】2.4自然灾害公开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0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第二子目灾难与生活方式的变化的内容。

主要讲述自然灾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人们如何应对自然灾害,改变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及影响,提高学生的防灾意识。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使学生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环保意识,关注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及影响。

难点:如何应对自然灾害,改变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近年来发生的自然灾害图片,如地震、洪水、台风等,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灾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本,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及影响,为学生回答问题奠定基础。

3. 课堂讲解讲解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及影响,引导学生分析自然灾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如房屋损坏、农作物减产等。

4.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近年来发生的典型自然灾害案例,如2011年日本地震、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等,让学生了解人们在应对自然灾害时的应对措施,如自救、互救等。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应对自然灾害,改变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引导学生从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建议。

6. 课堂展示各小组代表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分享如何应对自然灾害,改变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自然灾害种类特点影响应对措施自救互救改变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七、作业设计1. 请列举你了解到的自然灾害种类,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答案:地震、洪水、台风、干旱、山体滑坡等。

地震的特点是破坏力大,影响范围广;洪水的特点是来势汹汹,难以预测;台风的特点是风力强,伴有暴雨或洪水;干旱的特点是缺水,影响农作物生长;山体滑坡的特点是突然发生,难以预防。

自然灾害公开课教案范文

自然灾害公开课教案范文

自然灾害公开课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常见自然灾害的类型,如地震、洪水、台风、干旱等。

掌握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危害及预防措施。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看视频、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爱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常见自然灾害的类型、形成原因及危害。

预防自然灾害的措施。

2、教学难点理解自然灾害的形成机制。

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5 分钟)播放一段自然灾害的视频,如地震、洪水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提问学生:“你们在视频中看到了哪些自然灾害?这些自然灾害给人们带来了怎样的危害?”2、知识讲解(20 分钟)常见自然灾害的类型展示图片,介绍地震、洪水、台风、干旱、滑坡、泥石流等常见自然灾害的特点。

让学生举例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其他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以地震为例,讲解地球板块运动、地壳断裂等导致地震发生的原因。

对于洪水,解释暴雨、河流决堤、排水不畅等因素的影响。

类似地,分析台风形成与大气环流、海洋温度等的关系,以及干旱与气候异常、水资源短缺的关联。

自然灾害的危害结合具体案例,讲述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人员伤亡;洪水淹没农田、冲毁房屋;台风摧毁建筑物、影响交通等危害。

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灾害对经济、社会和环境造成的长期影响。

3、小组讨论(15 分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 4-5 人。

讨论话题:“面对自然灾害,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和应对?”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4、预防措施(15 分钟)个人层面介绍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如了解灾害知识、准备应急物资等。

社会层面讲解政府在灾害预防中的作用,如建设防灾工程、制定应急预案等。

2024版二零二三年优质公开课自然灾害

2024版二零二三年优质公开课自然灾害

害等。
02
人为因素
人类活动也是导致自然灾害的重要原因,如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生态
破坏等。
03
综合因素
自然灾害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
素。例如,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同时人类活动也加剧了
其影响。
02
地震
地震的成因与类型
• 构造地震:由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引起的地震,称为结构性地震。由于地 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引起的地震称为结构性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 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生态环境
植被退化,土壤侵蚀, 生物多样性减少。
水资源
河流、湖泊水位下降, 地下水位降低,水质恶 化。
社会经济
粮食短缺,物价上涨, 居民生活受影响。
干旱的预测与防御
预测
利用气象观测、遥感监测和数值模型 等手段进行干旱预测。
防御措施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推广节水技术;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抗旱能力; 调整农业结构,种植耐旱作物;加强 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地震防御
为了减少地震灾害的损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地震防御措施。包括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 意识、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等。同时,还需要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体系的建设,以便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及时 采取应对措施。
03
洪水
洪水的成因与类型
A
暴雨洪水
由短时间内强降雨引发,水流迅速汇集形成洪 水。
利用气象、水文等监测手段, 对暴雨、融雪等可能引发洪 水的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和预 警。
修建堤防、水库、蓄滞洪区 等防洪工程,以减轻洪水对 下游地区的威胁。
紧急疏散

自然灾害公开课课件(共63张ppt)

自然灾害公开课课件(共63张ppt)

自然灾害公开课课件(共63张ppt)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为中国自然灾害的概况和应对措施,涵盖教材第五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一节至第三节,具体内容包括:1. 自然灾害的定义与分类2.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类型: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等3. 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及影响4. 我国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5. 自然灾害预警与防治措施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分类及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提高学生的灾害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我国自然灾害的类型、形成原因、时空分布特征及预警与防治措施。

难点: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及预警与防治措施的具体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地图、资料卡片等。

2. 学具:笔记本、课本、资料卡片、小组讨论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及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分析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及影响。

3. 案例分析(10分钟):以我国近年来发生的典型自然灾害为例,如四川汶川地震、南方洪涝等,分析灾害发生的原因、过程及应对措施。

6.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2)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如何提高自身和家庭的自然灾害防范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自然灾害的定义与分类2.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3. 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及影响4. 自然灾害的预警与防治措施七、作业设计:(1)自然灾害的定义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2)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类型有哪些?请简要介绍其特点。

(3)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4)我国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4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公开课优质课件

2.4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公开课优质课件

2.4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公开课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第二章第四节,主题为“自然灾害”。

详细内容包括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成因以及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成因,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分类。

2. 教学重点:掌握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自然灾害图片,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2. 新课导入:讲解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成因,让学生对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有初步了解。

3. 实践情景引入:以学生身边的自然灾害为例,让学生分析自然灾害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4.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延伸: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灾害预警信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成因。

2.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

3. 防灾减灾意识的重要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成因。

(2)举例说明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

(3)谈谈你对防灾减灾的认识。

2. 答案:(1)自然灾害是指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严重影响的事件。

分类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等。

成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2)如地震、洪涝、干旱、台风等。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掌握较好,但部分学生对成因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自然灾害预警信息,了解防灾减灾政策,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公开课课件】2.4自然灾害(公开课)

【公开课课件】2.4自然灾害(公开课)

梳理归纳
概念分类

然 灾
分布成因

防灾减灾
防灾减灾
当自然灾害发生时,我国 政府能及时调动救灾人员,从 而能有效减轻灾害损失。图为 2010年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 害发生后,解放军和武警部队 官兵在废墟上搜救。
我国建设一大批救灾 物资储备中心,以保证自 然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 供应救灾物资。图为山东 省救灾物资储备中心的工 作人员在整理救灾物资。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
自然的异常变化
二、自然灾害的分类
干旱 洪涝 台风 寒潮
地震 滑坡 泥石流
地震 滑坡
地震 泥石流
汶川பைடு நூலகம்震后的滑坡遗址
防灾减灾
自然灾害经常发生,防灾减灾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我国 在多个方面一直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我国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 能够比较精确地预报台风、寒潮 等灾害。图为我国东部海域的一 张热带风暴卫星云图。

完整版自然灾害教案公开课

完整版自然灾害教案公开课

完整版自然灾害教案公开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地理》教材第四章《自然灾害》第一节“自然灾害的类型与特点”。

详细内容包括:1. 自然灾害的定义与分类;2. 常见自然灾害的类型、成因及危害;3.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及分布;4. 防灾减灾措施及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成因及危害;掌握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分布及防灾减灾措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自然灾害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生命、积极参与防灾减灾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灾减灾措施。

重点:自然灾害的分类、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及分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球仪、地图、挂图、板书工具。

2. 学具:笔记本、笔、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近年来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案例,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灾害,提出问题:“自然灾害是什么?它有哪些类型?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2. 基本概念(1)自然灾害的定义与分类(2)常见自然灾害的类型、成因及危害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请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遇到的自然灾害,并分析其成因和危害。

4. 例题讲解以2019年广东“山竹”台风为例,讲解台风的成因、危害及防灾减灾措施。

5. 随堂练习学生们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不同地区自然灾害的特点及应对措施。

6. 知识拓展介绍我国在防灾减灾方面取得的成果及未来发展趋势。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及成因。

(2)分析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分布及防灾减灾措施。

2. 答案:(1)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原因,如地震、火山、洪水、台风等,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等严重后果的事件。

(2)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大、频次高。

分布上,南方地区多洪水、台风、山体滑坡等,北方地区多干旱、地震、沙尘暴等。

2024年【公开课课件】2.4自然灾害公开课

2024年【公开课课件】2.4自然灾害公开课

2024年【公开课课件】2.4自然灾害公开课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了解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2. 掌握地震、台风、洪涝灾害的成因、防护措施及其预测方法;3. 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地震、台风、洪涝灾害的成因、防护措施及其预测方法。

难点:地震的成因与预测;台风的路径变化及其影响;洪涝灾害的成因与防范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地球仪、地图、视频资料等。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手机(用于查询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近年来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案例,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及影响;(2)地震的成因、防护措施及预测方法;(3)台风的成因、防护措施及路径变化;(4)洪涝灾害的成因、防护措施及预测方法。

3. 实践情景引入:结合当地自然灾害情况,让学生分析并讨论如何进行防灾减灾。

4. 例题讲解:针对地震、台风、洪涝灾害的成因及防护措施,给出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及影响;2. 地震、台风、洪涝灾害的成因、防护措施及预测方法;3. 典型例题及解答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地震、台风、洪涝灾害的成因及防护措施;(2)分析当地自然灾害的特点,提出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

2. 答案:(1)地震成因:地壳运动、断层活动等;台风成因:热带气旋、海洋水温等;洪涝灾害成因:强降水、地形地貌等。

防护措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预警能力、做好应急预案等。

(2)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分析自然灾害成因,提出具体防范措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1)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灾害的影响;(2)探讨自然灾害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3)关注国内外防灾减灾的最新动态。

(完整版)自然灾害教案公开课

(完整版)自然灾害教案公开课

(完整版)自然灾害教案公开课(完整版) 自然灾害教案公开课简介本公开课将重点介绍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类型和防范措施,旨在增强学生对自然灾害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目标1. 了解自然灾害的定义和常见类型;2. 掌握各类自然灾害的特点和破坏力;3. 研究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减灾措施;4. 培养学生正确的自然灾害应对心态和应急能力。

内容自然灾害的定义和类型- 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各种灾害事件,包括地震、洪水、台风、火山爆发等;- 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有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和水文灾害。

各类自然灾害的特点和破坏力1. 地质灾害- 包括地震、滑坡、岩层崩塌等;- 特点:突发性强、破坏力大;- 防范措施:建设抗震设施、加强防灾宣传等。

2. 气象灾害- 包括台风、暴雨、暴雪等;- 特点:季节性强、破坏范围广;- 防范措施:加强气象监测、提供预警服务等。

3. 水文灾害- 包括洪水、干旱、海啸等;- 特点:影响面广、损失严重;- 防范措施:加强防洪工程建设、合理利用水资源等。

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减灾措施- 预防措施:加强科学研究、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加强社会预警体系建设等;- 减灾措施: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推广灾后恢复与重建经验等。

自然灾害的应对心态和应急能力- 培养正确的自然灾害应对心态,如保持冷静、迅速行动等;- 研究提前预案、训练应急技能,提高应对能力。

教学方法1. 前导活动:通过图片或小视频展示自然灾害的破坏力,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知识传授:使用多媒体教具讲解自然灾害的定义、类型和特点。

3.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分享他们所了解的自然灾害案例或应对经验,加深研究效果。

4.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真实的自然灾害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探讨防范和救灾策略。

5. 研究评价:设置小测验或作业,检验学生对自然灾害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总结通过本公开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增强对自然灾害的认知,掌握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知识,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心理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道弯曲(荆江河段)
山地丘陵:滥伐森林、陡坡开垦,植被覆盖率下降
人为原因
上游: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围湖造田 ,蓄洪能力下降
水土流失——中 下游河床抬升、 湖泊水库淤积
2.措施
洪涝原因
降水集中,多暴雨;或持续时间长。
台风、飓风的影响,多暴雨和风暴潮
解决措施 上游:调洪
地势低洼(海河、珠江), 排水不畅。
海下游平原的洪涝
西南某山区的滑坡 西南某山区的泥石流
1998年8月1日,高水位浸泡近两个多月的簰洲湾长江大堤突然塌陷溃口,洪 水汹涌咆哮着直扑堤内,一时汪洋一片,顿成泽国。而就在六天之后的8月7日13 时50分,长江再度告急,九江大堤决堤30米。片刻之间,居民楼一层窗户已被淹 没一半,路边的电线杆仅余水面半米。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决口也在不断扩大, 狂泻的洪水向九江城扑去,如不及时堵住,全城42万群众将陷入灭顶之灾,京九 大动脉也会被拦腰切断。受灾地区损失严重,据湖北、江西、湖南、安徽、浙江 等省(区)的不完全统计,受灾人口超过一亿人,受灾农作物1000多万公顷,死 亡1800多人,倒塌房屋430多万间,经济损失1500多亿元。
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
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 树枝状水系),汇水集中 河道弯曲(荆江河段) 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 河床抬升 围湖造田
修水库 植树造林
中游:分洪、蓄洪
修水库
修分洪区、蓄洪区
下游:泄洪
加固大堤 疏浚河道 退耕返湖 开挖河道 裁弯取直
其它:
一.洪涝灾害 2.措施
非工程:
加强 监测、及时预报; 实施防洪保险; 洪泛区土地管理; 拟订居民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
自然灾害与防治
无人区的火山喷发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洪涝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
自然事件 危机人类生命与生存条件
辨析:“自然灾害” VS
“环境问题”
a.(主导因素)人类活动
b. 环境条件改变 按成因分:地质地貌灾害;
气象灾害; 生物灾害; c.危机人类及其他生物的 生存和发展 按性质分:环境污染问题; 生态破坏问题;
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 发的特殊洪流,它饱含泥砂、石块以至巨大的砾 石,破坏力极强。(暴雨泥石流、冰川泥石流)
分析泥石流产生的条件及 危害(名师导学P241面)
珠江流域的洪水
海河流域的洪水
淮河流域的洪水
一.洪涝灾害 3.分布
一.洪涝灾害 3.分布
一.洪涝灾害
一.洪涝灾害
阅读:融雪洪水和冰棱洪水
我国洪水灾害有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棱洪水 (凌汛)三种类型。
融雪洪水是有积雪融水和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主要 分布在西部和东北高纬度山区,以阿尔泰山、天山、喀喇 昆仑山、祁连山、喜马拉雅山等地区比较严重。受气温升 高制约,融雪洪水一般发生在每年的4-5月,冰川融水形 成的洪水主要发生在7-8月。
我国冰棱洪水主要发生在黄河上游的宁夏、内蒙古河 段和部分下游河段,其次发生在松花江的部分河段。
西南某山区的泥石流
西南某山区的滑坡
二.地质灾害
二.地质灾害
二.地质灾害
大斜坡多 坡面不稳定
多 疏 松 的 碎 屑 物
多 疏 松 的 碎 屑 物
二.地质灾害
【综合评析】2012年高考自然灾害部分几乎卷卷 有题,结合《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内容要求, 主要沿以下几条主线进行: ①结合热点材料分析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发生 原因、类型等 ②通过图表在灾害发生、影响、措施等方面设问 ③结合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节约型社会的背 景在防灾和减灾等方面设问。
一.洪涝灾害 1.成因
荆江段 地形 水系形状、支流数量、流域面积
东 海
归纳:洪涝成因分析思路
气候特点
降水集中,多暴雨;或持续时间长。
台风、飓风的影响,多暴雨和风暴潮
地形特点
自然原因
洪涝 原因
水系特点
地势低洼(海河、珠江), 排水不畅。
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
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 系),汇水集中
交流与发现
启示:广积素材,体会深意!
探究一、 (2012年山东文综33)图9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
1。指出A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气候原因。(4分)
6月份;受夏季风影响,进入梅雨季节,降水量大,多暴雨。
2。指出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6分)
A地: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B地:退耕还湖,疏浚湖泊;修建排水、分洪、堤防等水利工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