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

合集下载

奇妙的二氧化碳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奇妙的二氧化碳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奇妙的二氧化碳——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实验室制法。

难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及实验操作。

三、教学准备1.实验室用具:集气瓶、烧杯、玻璃片、酒精灯等。

2.实验试剂: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等。

3.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气体知识,如氧气的性质、制法等。

2.引导学生思考:空气中除了氧气,还有哪些气体?它们有什么性质?二、新课讲解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介绍二氧化碳的发现历史。

(2)讲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等。

(3)通过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讲解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碳酸。

(2)讲解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白色沉淀。

(3)通过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讲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2)介绍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及操作步骤。

(3)演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过程。

4.二氧化碳的应用(1)讲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举例说明二氧化碳的用途,如灭火、制造碳酸饮料等。

三、实验操作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

2.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四、课堂小结2.布置课后作业:查阅资料,了解二氧化碳在环保方面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制法及应用。

2.查阅资料,了解二氧化碳在环保方面的应用。

3.准备下一节课的内容:二氧化碳的检测方法。

1.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较高,实验操作顺利。

2.部分学生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加强复习。

3.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二氧化碳在环保方面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七、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奇妙的二氧化碳-优秀教案

奇妙的二氧化碳-优秀教案

奇妙的二氧化碳-优秀教案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第2节奇异的二氧化碳【教案目标】学问与技能:1、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

2、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3、把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试验室制法。

过程与办法:通过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试验,培养设计、观看、描述试验的能力,进一步学习科学探索的办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活、生产的意义的了解,培养对环境的关注重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办法。

【教案重点】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

【教案难点】试验探索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的试验室制法。

【教案办法】讲授法,试验探索法,沟通研究法。

【教案过程】【导入】有一种物质,农夫说它是“植物粮食”;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建造师们却称它为“粉刷匠”;环境学家却指责它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这种物质是什么呢?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讲解】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循环作用,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恒定,以体积算,占空气体积的0.03%。

【拓展视野】温室效应随着工业生产的进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煤、石油、自然气消耗量急剧增强,释放的所谓的“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会产生不良影响。

如地球的气温升高,将导致冰川溶化,海平面升高,一些沿海城市会被沉没;有的地方会炎热得无法居住;气温升高,还会使更多的水蒸气进入大气,一些富裕的土地将变成沙漠。

有的科学家认为近年来日益严峻的全球厄尔尼诺现象也与“温室效应”有关。

二、二氧化碳的奇异变化【展示】展示一瓶可乐,并打开,可以看到许多气体冒出,这些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讲解】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群、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在20℃时,将二氧化碳加压到5.73×106Pa 即可变成无群液体。

在-56.6℃、5.27×105 Pa时变为固体。

空气中的二度高于-78℃时,雪花状的固态二氧化碳不经过液态而直接变成气态二氧化碳。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
引言:
二氧化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气体之一。

它不仅存在于大气中,还是我们呼吸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然而,很少有人意识到二氧化碳还可以用来进行教学。

本文将介绍一个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通过有趣的实验和活动,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应用。

一、实验活动:二氧化碳的产生
首先,本教案将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二氧化碳的产生过程。

具体步骤如下:
1. 准备一瓶矿泉水和一小瓶醋。

2. 将矿泉水倒入一个扁平的容器中,并在容器的中央放置一个小盘子。

3. 将醋倒入小盘子中。

4. 仔细观察,学生们会发现从醋中冒出了一股气体。

这就是二氧化碳。

5. 可以用吸管将冒出的气体导入到一杯水中,观察水的变化。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二氧化碳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它的存在和性质。

二、实验活动:二氧化碳的火焰熄灭
接下来,本教案将引导学生通过另一个实验,揭示二氧化碳对火焰的熄灭作用。

具体步骤如下:
1. 准备一个烛台和一根长而细的蜡烛。

2. 点燃蜡烛,并将它放置在烛台上。

3. 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

4. 使用一根细长的管子(如吸管),将其一端放在蜡烛旁边,另一端放在嘴巴附近,用嘴吹气,同时观察蜡烛的变化。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可以观察到当他们吹气时,二氧化碳会覆盖在蜡烛上,使其熄灭。

这是因为二氧化碳对火焰的燃烧不利,它能够抑制火焰所需的氧气。

三、实践探究:二氧化碳的应用。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共6页)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共6页)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自行编辑使用]《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 A.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及意义。

B.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例举一些用途。

2.过程与方法: A.从性质实验的条件和现象归纳出二氧化碳的性质。

通过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设计、观察和描述实验的能力; B.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学会概括、对比等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A.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 B.培养学生求实、合作、创新的品质; C.学习全面的认识与评价自然界中的物质。

重点难点1.探索并总结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2.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

课前准备通读本节教材,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思考等探究,搜集相关知识,准备课堂讨论。

实验器材酒精灯、试管夹、试管、集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石蕊试液。

实验药品石蕊试液、稀硫酸、石灰水,蒸馏水、汽水、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药品。

教学过程设计情景创设展示英国贝丁顿“零碳”社区图片,简单介绍。

讲解所谓“低碳”就是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

为什幺要努力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呢?二氧化碳过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它对我们的生活有没有贡献呢?过渡大家能不能依据我们所学的知识或已有的经验,简单谈谈你对二氧化碳的认识呢?学生交流谈谈对二氧化碳的认识。

引入二氧化碳究竟是种什幺样的气体呢?下面让我们来认识下这种奇妙的气体。

奇妙的二氧化碳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展示一瓶CO2气体,请同学描述所感受到的有关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探究活动一补充二氧化碳溶解性实验。

用塑料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再倒入一些水,立即塞紧瓶塞,晃动,观察现象。

现象:塑料瓶变瘪了。

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讲解: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压强越大,溶解得就越多,如汽水、啤酒就是高压溶入较多的二氧化碳所形成的。

奇妙的二氧化碳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奇妙的二氧化碳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奇妙的二氧化碳——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二氧化碳的基本性质和组成。

2. 理解二氧化碳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

3. 掌握二氧化碳的制备和检验方法。

教学重点:1. 二氧化碳的制备和检验方法。

2. 二氧化碳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二氧化碳的环境和生物影响的理解。

2. 学生对二氧化碳的制备和检验方法的掌握。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实验设备和化学试剂。

2. 学生准备实验报告和实验器材。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产生二氧化碳的现象,如呼吸、燃烧等,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猜测这些现象和二氧化碳有关。

第二步:学习二氧化碳的基本性质和组成(1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二氧化碳的分子式和结构式,讲解二氧化碳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组成的化合物。

教师重点介绍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无色、无味、不可燃等。

第三步:了解二氧化碳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15分钟)教师与学生讨论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作用以及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

教师介绍二氧化碳是地球的温室气体之一,它可以吸收地球的热量,导致地球的温度升高,从而引发全球气候变化。

第四步:掌握二氧化碳的制备和检验方法(3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制备二氧化碳,并用酸碱指示剂进行检验。

教师提供实验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第五步:小结和延伸学习(10分钟)教师小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二氧化碳的重要性和对环境的影响。

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二氧化碳和温室效应的信息,并带回家完成相关作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发学生兴趣,实验展示和讨论,培养了学生对二氧化碳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同时,通过实验操作,学生不仅巩固了对二氧化碳的基本性质和组成的理解,还掌握了二氧化碳的制备和检验方法。

但是,由于时间的限制,本节课未能涵盖二氧化碳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和对人体的影响。

教师以后可以在相关课程中介绍和拓展。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引言:二氧化碳(CO2)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地球大气中的气体,它在地球的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的特性和作用,并教会他们如何有效地利用二氧化碳,对于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至关重要。

本教案将为教师们提供一些有趣而富有互动性的活动和教学方法,帮助他们向学生们传授关于二氧化碳的知识。

一、目标:1. 了解二氧化碳的特性、来源和作用;2. 探索二氧化碳与植物生长之间的关系;3. 学习如何有效地利用二氧化碳。

二、教学内容和活动:1. 什么是二氧化碳?通过观察二氧化碳的化学公式CO2,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引导学生讨论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来源,如呼吸过程、生物分解和化石燃料的燃烧等。

2. 二氧化碳的作用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自主学习,了解二氧化碳在地球大气中的作用。

指导学生明白,二氧化碳是地球的温室气体之一,能够吸收地球上的热量并防止其逃逸,从而维持地球温暖。

3. 二氧化碳与植物生长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索二氧化碳与植物生长之间的关系。

教师在教室中放置几个小型植物,并将它们分成不同的组别,每组提供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碳。

学生观察并记录每组植物的生长情况,并通过数据对比来分析二氧化碳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4. 如何有效地利用二氧化碳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将学习如何有效地利用二氧化碳,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创意项目。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设计创意产品,如二氧化碳净化器、二氧化碳循环利用设备等,并要求学生考虑如何最大程度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三、评估方法:1. 参与讨论和活动的积极程度;2. 各种小组活动和实验的实际成果;3. 对二氧化碳知识和利用的理解程度。

四、延伸学习:1. 让学生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二氧化碳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工业、农业等;2. 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的科学比赛或项目,以深入了解和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

结束语:通过这个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学生们将不仅对二氧化碳的特性和作用有更深入的了解,还能够学习如何有效地利用二氧化碳,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化学教案-奇妙的二氧化碳

化学教案-奇妙的二氧化碳

化学教案-奇妙的二氧化碳课程名称:奇妙的二氧化碳——探索其性质和应用学段:初中学科:化学课时安排:4课时课程目标:1. 了解二氧化碳的基本性质和结构;2. 探索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3. 理解二氧化碳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4. 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和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或白板;2. 实验材料:醋和小苏打、氢氧化钠溶液、碳酸氢钠固体、氢氧化钙固体、圆底烧瓶、导管等。

教学内容与活动:课时一: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结构1. 引入(5分钟):通过提问和探讨,了解学生对二氧化碳的了解程度,引发学生对二氧化碳的兴趣。

2. 讲解(15分钟):使用PPT或白板,讲解二氧化碳的基本概念、化学式和分子式,以及其基本性质和结构。

强调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

3.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列举出二氧化碳的一些常见性质和应用。

课时二: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1. 实验介绍(5分钟):简要介绍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如醋和小苏打反应、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钙固体反应等。

2. 实验操作演示(15分钟):老师进行实验操作演示,展示如何用醋和小苏打制备二氧化碳,并观察产生二氧化碳的现象和变化。

3. 实验探究(20分钟):学生小组进行实验操作,选择一种或多种制备二氧化碳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结果。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探究气体的变化和反应机制。

课时三:二氧化碳的日常应用1. 分组分享(10分钟):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调查和研究的二氧化碳日常应用的例子,学生可以使用图片、实物或PPT等形式进行展示。

2. 教师讲解和补充(10分钟):教师在学生分享后进行讲解和补充,介绍二氧化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饮料中的二氧化碳、消防灭火器中的二氧化碳等。

3. 学生讨论(10分钟):引导学生讨论二氧化碳在环境保护和减少温室效应方面的应用和影响。

2.2奇妙的二氧化碳(第一课时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教案---九年级化学(全国)上册

2.2奇妙的二氧化碳(第一课时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教案---九年级化学(全国)上册

第2节奇妙的二氧化碳
第一课时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
学生小结:
二氧化碳的消耗:绿色
植物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水
葡萄糖+氧气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
响:温室效应
(1)[实验探究] 如图所示,点燃两支短蜡烛,分别放在白铁皮架的两个台阶上,将一个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沿烧杯内壁倒入烧杯中。

现象: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思考] 通过此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什么性质?
[小结]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活动与探究
实验步骤现象
①在稀盐酸中滴入2滴紫色
紫色变红色
石蕊试液
②在小试管中预先放2 mL
紫色变红色
的石蕊试液,在广口瓶中装
入约 1/ 4体积的碳酸饮料,
塞上单孔橡皮塞,将导管伸
入石蕊试液中
红色又变为紫色
③把第②步小试管中的液
体取一半加热,另一半作对
比观察
[结论]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水碳酸
碳酸二氧化碳+水
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
反应
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氢
氧化钙碳酸钙+水
该反应用来检验二氧化碳
气体。

初中化学初三化学上册《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初三化学上册《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教学设计
氧化碳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明确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讲解二氧化碳的基本性质,如无色、无味、密度大于空气等,并通过实验演示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如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2.结合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二氧化碳的制备过程,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强调实验操作规范,确保实验安全;
3.创设生活情境,如讲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时,结合温室效应、气候变化等现实问题,让学生认识到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与指导;
5.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播放二氧化碳相关视频、展示图片等,丰富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6.设计课后作业和拓展活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让学生调查生活中二氧化碳的排放来源,并提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方面:
1.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4.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二氧化碳的存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2.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
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3.结合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应用,思考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其他潜在用途,如环保、工业等。请至少列举三个实例,并简要说明其原理。

初中化学奇妙的二氧化碳的教案

初中化学奇妙的二氧化碳的教案

初中化学奇妙的二氧化碳的教案•相关推荐初中化学奇妙的二氧化碳的教案学习目标:1、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会鉴别二氧化碳。

2、学会通过观察实验,从中归纳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3、使学生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4、了解二氧化碳的循环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

教学重点:1、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2、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

教学难点:对两种反应的理解和区别。

教学用具:烧杯,试管,导管,酒精灯,集气瓶等教学过程: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教师活动:讲解二氧化碳的循环图,讲述温室效应。

学生活动:说说你已经知道的.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消耗的途径。

二、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实验:将二氧化碳倒入平衡杆上的右边袋子中,观察是否还保持平衡。

现象:不平衡,右边向下倾斜。

说明:右边比左边重。

结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2、二氧化碳的状态变化二氧化碳有三态变化。

二氧化碳灭火器中装的是液态二氧化碳,人工降雨和制造舞台人造云雾的是固态二氧化碳。

固态二氧化碳就是人们常说的“干冰”,雪花状的。

二氧化碳不经过液态而直接变成气态二氧化碳。

3、1、实验:利用一瓶汽水讲解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

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汽水中溶有二氧化碳。

探究活动:向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灌适量的水,盖紧瓶盖后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塑料瓶瘪了。

说明:二氧化碳溶解于水了。

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2、演示实验:现象: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加热后红色又变成紫色提示:酸性物质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二氧化碳溶解于水中时生成了酸性物质——碳酸,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式:二氧化碳+水碳酸CO2 H2O H2CO3碳酸二氧化碳+水H2CO3 CO2 H2O3、学生实验: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吹气,观察现象。

现象:澄清变浑浊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式: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Ca(OH)2 CO2 CaCO3 H2O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第一课时教案)学习目标:1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2初步学会运用各种媒体获取信息;初步学会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3激发好奇心和探究欲,发扬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精神。

学习重点:1.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运用各种媒体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课前准备:通读本节教材,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思考等探究,搜集相关知识,准备课堂讨论。

学习过程:引入:片断1:上课前先让我们一起欣赏一段录像——可口可乐广告。

学生观看投影,讨论:片中涉及的物质——二氧化碳。

片断2 :奇妙的二氧化碳呈现学习目标:1.奇妙之一:空气中的CO2保持相对稳定2.妙之二: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3.奇妙之三:二氧化碳与水发生的“变化” …… 课堂学习:片断3:奇妙之一: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保持相对稳定讨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1.能不能更多,能不能更少2.会不会更多,会不会更少等针对学生讨论内容穿插资料:①温室效应,②二氧化碳对生命活动的影响,③二氧化碳的循环…片断4:归纳:片断5:奇妙之二: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 讨论:1.二氧化碳颜色、状态、气味(说出简要理由)2.二氧化碳三态变化有何特点3.干冰有何妙用等针对学生讨论内容穿插资料:①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干冰的生成过程)等,②干冰图片,③干冰人工降雨…。

学生归纳: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片断6:奇妙之三:二氧化碳与水的“变化” 讨论:1.二氧化碳能不能溶于水2.二氧化碳溶于水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等(提示学生最好能设计出实验方案或摆出事实根据)演示实验:1.二氧化碳溶于水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归纳:1.二氧化碳能溶于水,1体积水可以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增加压强可以溶解得更多一些2.二氧化碳溶于水时一部分与水发生如下反应CO2+H2O→H2CO3H2CO3→H2O+CO2 课堂小结:片断7:二氧化碳真奇妙1.然界物质循环离不开它2.独特”的三态变化3.奇妙的与水的“变化” 课堂反馈:学生分组讨论:二氧化碳奇妙在何处(根据已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讨论)选择课堂生成性资源进一步探究播放文字资料:在某农村,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家挖了一口井,很深,大约有十四、五米,因为施工人员在施工时曾在井内烧火,而家人不知。

化学教案-奇妙的二氧化碳

化学教案-奇妙的二氧化碳

化学教案-奇妙的二氧化碳一、教学目标1.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2.教学难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实验室制法的实验操作。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气体知识,如氧气、氢气等。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二氧化碳吗?它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讲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如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等。

(2)展示二氧化碳的固态形态——干冰,让学生观察其升华现象。

3.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讲解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碳酸。

(2)讲解二氧化碳与碱的反应,如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白色沉淀。

(3)讲解二氧化碳的还原性,如与氧化铜反应铜和二氧化碳。

4.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讲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如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2)演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操作,强调注意事项。

5.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1)讲解二氧化碳在灭火中的应用,如二氧化碳灭火器。

(2)讲解二氧化碳在饮料中的应用,如碳酸饮料。

(3)讲解二氧化碳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促进植物光合作用。

6.课堂小结7.作业布置(1)让学生复习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

四、教学反思1.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讲解不够深入,可能导致学生对部分反应原理理解不透彻。

2.实验操作环节,部分学生操作不熟练,需要加强实验操作训练。

重难点补充:1.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教学重点补充:通过实验演示和互动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特别是其与水和碱的反应。

对话示例: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二氧化碳和水会发生什么反应吗?学生:不知道。

教师:其实,二氧化碳可以溶解在水中,形成一种叫做碳酸的弱酸。

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看看吧。

九年级化学上册 2.2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 2.2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

奇妙的二氧化碳课题第2节奇妙的二氧化碳课型实验探究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认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3、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运用各种媒体获取信息;初步学会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温室效应,能从身边的事做起,为保护环境作出贡献。

教学重点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运用各种媒体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课前准备仪器:试管、塑料瓶、集气瓶、导管、酒精灯等药品:石蕊试剂、水、汽水等直接引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奇妙的二氧化碳提问:观察课本图片信息,完成下列表格: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自学拓展视野,思考下列问题:1、温室效应的产生。

2、温室效应的危害。

3、如何防治温室效应。

小结: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问题)①产生原因: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人口不断增长,化石燃料燃烧过多,再加上人和动植物的呼吸,使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多,就造成了温室效应。

②危害:温室效应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如果地球的气温上升,将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一些沿海城市会被淹没;有的地方会炎热得无法居住,气温上升也会使更多的水蒸气进入大气,一些富饶的土地变成沙漠;近年来日益严重的全球厄尔尼诺现象也与温室效应有关。

③防止措施:a.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b.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c.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等。

(a、b两项都是从源头上控制,c是从吸收二氧化碳的角度进行控制)巩固练习:1.“全球变暖”列为“汉语盘点2007”年度国际关键词第一位,与此相关的环境问题是()A.酸雨 B.温室效应 C.白色污染 D.臭氧层衰竭提问:1、通过预习,结合生活经验,你已经知道了二氧化碳的那些性质?2、同学们对其中的那些问题感兴趣?明确探究的问题探究1:如何用实验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拟备实验:1、简易天平测量法。

奇妙的二氧化碳-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奇妙的二氧化碳-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奇妙的二氧化碳-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理解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

•掌握二氧化碳的制取、检验及性质。

2.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

3. 教学难点•生活中二氧化碳的应用。

•二氧化碳在燃烧过程中的作用。

4. 教学过程4.1 导入1.引入问题:“二氧化碳是什么?有什么用?你们在生活中了解二氧化碳吗?”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作简单回答补充。

4.2 知识扩展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介绍。

2.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及实验演示,让学生进行观察和体验。

3.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及实验演示,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检验。

4.3 学生探究1.学生小组讨论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

2.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二氧化碳在燃烧过程中的作用。

3.学生个人或小组自主制作二氧化碳的相关实验器材,设计并进行实验。

4.4 整合归纳1.教师带领学生总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取方法和检验方法。

2.分享学生探究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在燃烧过程中的作用的实验结果。

4.5 练习评价1.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答关于二氧化碳的相关问题。

2.在课堂上进行相关知识点的复习和梳理。

3.进行小组讨论和学生个人作业展示,根据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

5. 教学评价5.1 评价方法课堂观察、作业评估、实验报告评估、小组讨论评估。

5.2 评价标准1.参与度及表现。

2.作业完成度及正确度。

3.实验操作规范及数据记录是否准确。

4.小组讨论时进行合作交流的情况。

5.实验报告一个,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结果及分析。

6. 教学反思1.本节课内容既涉及到物理性质又涉及到化学性质,需要严格把控内容量和难度度。

2.在探究环节中,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及时引导和答疑。

3.在整合归纳环节中,加强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鼓励学生归纳总结,交流分享。

九年级化学教案 奇妙的二氧化碳9篇

九年级化学教案 奇妙的二氧化碳9篇

九年级化学教案奇妙的二氧化碳9篇奇妙的二氧化碳 1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和化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初步学会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扬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精神。

学习重点: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和化学性质学习难点: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学习方法:实验探究、交流讨论。

教学方法:指导探究、主持讨论。

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测与对策[创设情景](故事导入)一人带着一条狗走进一个山洞,走着走着,狗突然倒在地上,原来狗已经死了。

……导致狗死亡的原因是什么?[教师讲解](小结并提出学习任务)几位同学猜得很对,是由于山洞的下层充满二氧化碳气体所致。

你们还知道其他有关二氧化碳气体产生和消耗的途径吗?把你知道的归纳一下,填写在学案上。

[问题导入]你知道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吗?引入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液态二氧化碳,固态二氧化碳—干冰)[播放录像] 光合作用,温室效应、二氧化碳灭火器、“干冰”的用途。

[创设问题]你知道打开汽水瓶或啤酒瓶时冒出的气体是什么吗?如何验证?通过此实验,你还能得出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演示实验]在一个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注入少量水,迅速塞上单孔橡皮塞(连有导管、橡皮管和弹簧夹)并把导管另一端放入盛水的烧杯,打开弹簧夹。

[问题情景]我们同学每天都喝饮料,你对瓶子上的说明有哪些发现或有哪些疑问吗?[提供信息]紫色石蕊试液遇到酸性物质会变红,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和水是否会生成碳酸。

[布置任务]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二氧化碳和水是否会生成碳酸。

[布置任务]按照课本p43图2-21设计一个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推测二氧化碳还有哪些性质。

[演示实验]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

可爱又实用——初中化学奇妙的二氧化碳的教案

可爱又实用——初中化学奇妙的二氧化碳的教案

二氧化碳,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地球大气中的气体,它是构成生命的必需元素之一。

初中化学教学中,涉及到的质量守恒定律以及气态物质的运动原理等内容,都离不开二氧化碳这个实用而又充满趣味的化学物质。

本文的主旨是以初中化学奇妙的二氧化碳为主题,通过设计一套教学方案,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实验技能,让学生通过探究和实践深入了解二氧化碳。

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碳的生产、利用及相关实验技术。

2、培养学生分析、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安排1、探究二氧化碳的生产由于二氧化碳的广泛存在,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制得二氧化碳。

例如:碳酸态物质分解,例如发酵、酸碱反应等。

我们的实验中,选取一种最为常见的生产方法——小苏打和醋的反应。

实验操作步骤:(1)分别取一个小瓶子,将瓶子的瓶底的一角切掉;(2)在一个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小苏打,倒入瓶子中;(3)在另一个烧杯中加入醋,再用漏斗将醋注入瓶子中的另一侧;(4)可以发现瓶子中逐渐充满气体,这就是二氧化碳,观察饱和后的二氧化碳停止反应。

(5)将制备好的气体通过硫酸装置收集起来,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加入烤面包、饮料等中,也可以在灭火器中使用。

2、二氧化碳对小白鼠的影响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与动物生理的关系,建立起稳定的快速呼吸和心跳等一系列应急生理反应。

实验操作步骤:(1)从动物实验中心取来两只2~3周龄的小白鼠(两只重量应当相当)。

(2)在蒸气消毒过的盆中,加入温度、湿度适宜的食物和水,将两只小白鼠安置其中。

(3)将盆子盖严,同时在盆子中装上储存好的二氧化碳。

通过时间和混合比例,我们可以控制小白鼠的二氧化碳摄入量。

(4)观察小白鼠在不同二氧化碳浓度下的反应,比较谁的生理反应最为稳定和快速,从而学习二氧化碳对动物生理机能的影响。

3、二氧化碳的气体运动通过加压与减压等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运动原理。

这一环节,我们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完成各实验,开展小型比赛,比较分析结果。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篇一: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奇妙的气体”《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②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①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②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培养语言表达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让学生认识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教学方法】采用“引导——探究”的教学模式和学生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多媒体辅助下,通过情景创设→科学探究→概括整合→拓展运用等环节,促成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形成。

【实验用品】酒精灯,带导管的橡皮塞,锥型瓶,试管,白铁皮架(有两个阶梯),蜡烛,火柴,烧杯,石蕊试剂,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5个,装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2个,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雪碧一瓶。

【教学过程设计】【情景创设】展示英国贝丁顿“零碳”社区图片,简单介绍。

【讲解】所谓“低碳”就是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

为什么要努力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呢?二氧化碳过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它对我们的生活有没有贡献呢?【过渡】大家能不能依据我们所学的知识或已有的经验,简单谈谈你对二氧化碳的认识呢?【学生交流】谈谈对二氧化碳的认识。

【引入】二氧化碳究竟是种什么样的气体呢?下面让我们来认识下这种奇妙的气体。

【板书】奇妙的气体【展示】展示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请同学描述所感受到的有关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提问】在实验室里如何收集所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为什么?如何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演示实验】实验6-3蜡烛燃烧实验【学生活动】观察并描述现象【小结】现象: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结论: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追问】为什么不能用排水集气法呢?【演示实验】实验6-4【小结】本实验说明二氧化碳气体能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第二章 奇妙的二氧化碳 教案

第二章 奇妙的二氧化碳 教案
创设了五个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培养学生对环境的关注意识。
引导学生学会注意观察、了解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并能够清楚地表达出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交流中有收获。
激发兴趣,充分认识二氧化碳的不供给呼吸
充分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使学生体会到学好化学的重要性。
1.你知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吗?
2.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怎样产生和消耗的呢?
3.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行吗?为什么?
4.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为什么?
5.二氧化碳对人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创设问题情境:日常生活中,你在哪里见到或听说过二氧化碳吗?
动画演示:死狗洞的传说
创设问题:你能设计一个实验以确定人是否可以安全进入山洞或久未开启的菜窖吗?
创设情境:展示一瓶可乐
1.你知道这里有什么气体吗?如何证明你的猜想呢?
2.为什么可乐中会有二氧化碳?说明二氧化碳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3.二氧化碳溶于水时有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对比实验并加热:
石蕊试液+盐酸
石蕊试液+CO2
石蕊试液+水
CO2+水
你有什么收获?
二氧化碳的存在、性质及与健康的关系
思考、回答问题
课题
2.2奇妙的二氧化碳(一)
课型
新授
第一课时




知识

技能
(1)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认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
过程

方法
通过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设计、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学会归纳、概括、对比的科学方法。

九年级化学上册《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上册《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教学设计
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二氧化碳相关现象,如碳酸饮料、温室效应等,引发学生对二氧化碳的兴趣。
2.新课内容讲解:详细介绍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组成、结构等,结合课本插图,使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3.实验演示与操作:演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
3.话题三: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对环境的影响,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四)课堂练习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设计了以下课堂练习:
1.选择题:关于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应用,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2.填空题: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填写下列空格。
3.计算题:计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产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内驱力,使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做出贡献。
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严谨态度和科学道德,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针对本章节《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如下: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特布置以下作业:
1.思考题:
-结合二氧化碳的性质,思考其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并举例说明。
-分析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从个人角度出发,提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
2.实践作业: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某一化学性质,如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等。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介绍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如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二氧化碳的主要化学性质,掌握二氧化碳的灭火原理;2、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着重掌握干冰及其主要用途;3、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等相关知识学习,学会观察和描述化学现象。

2、进一步认识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的化学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二氧化碳有关知识的讨论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认识和评价自然界中的物质。

2、树立关注社会、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意识。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合作、创新精神;【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和石灰水的反应【教学方法】阅读、查资料、实验探究、投影、讨论【教学用品】照相机、灭火器、废书本、烧杯、雪碧、蜡烛、火柴、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稀盐酸、白醋等【教学过程】(课前自学)1、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温室效应造成哪些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如何控制温室效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查阅资料,自制汽水。

(情境导入)课前组织学生到教室外演示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并拍成视频上课时投影给学生观看O(提问)二氧化碳为什么能用于灭火?对于二氧化碳你们还知道些什么?(检查课前自学情况)学生争相交流自学成果,其他学生补充,教师给各组评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
————————————————————————————————作者:————————————————————————————————日期:
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认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
3.学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与装置
4.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地位、作用,认识二氧化碳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学会观察和描述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并从实验事实归纳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特点。

2.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全面的认识与评价自然界中的物质。

【学习重点与难点】
1.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
2.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理解;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

【学习方法】
1.通过观察与思考,来理解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及其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循环;
2.通过实验的观察,来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通过教师的介绍,来了解二氧化碳及其干冰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4.通过与制氧气、氢气的比较,探究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5.通过利用化学文字表达式的比较,学生自行归纳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实验探究】
1.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学习内容】
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
1.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1)二氧化碳的产生:动植物的呼吸,动植物尸体在微生物作用下发生分解,煤、
石油、天然气等化学燃料的燃烧,其他有机化合物的燃烧等都会产生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的消耗:主要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 水 素叶绿光照
葡萄糖 + 氧气
2.二氧化碳对环境影响——温室效应(全球变暖问题)
(1)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分子的运动速度比(空气中)氮气分子和氧气分子的运动速度慢,再加上二氧化碳分子吸收太阳光中的红外线的能力强,所以二氧化碳增多就像在地球表面盖上了厚厚的被子,是热量不容易散发出去,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即温室效应。

(2)温室效应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对产生不良的影响。

如果地球的气温上升,将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一些沿海城市会被淹没,有的地方会炎热得无法居住,气温上升,会使更多的水蒸气进入大气,一些富饶的土地变成沙漠。

(3)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
a. 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学燃料;
b. 更多的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
c. 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3.二氧化碳的用途
(1)可作为温室肥料。

植物不但叶部、地上部分会吸收二氧化碳,就是根部也会吸收二氧化碳,所以直接使用二氧化碳或使用分解出二氧化碳的肥料,可以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2)可用作于灭火,原因是二氧化碳比空气密度大,且一般情况下,不助燃也不燃烧。

常用的灭火剂主要有三种:
a. 泡沫灭火剂:适用于木材、棉布等一般性着火;
碳酸氢钠(NaHCO 3)+盐酸(HCl )→氯化钠(NaCl )+水(H 2O )+二氧化碳(CO 2) b. 干粉灭火剂:除适用于一般性着火外,还适用于油料、气体着火;
碳酸氢钠(NaHCO 3)加热——→碳酸钠(Na 2CO 3)+水(H 2O )+二氧化碳(CO 2)
c.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剂:适用于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着火。

这些灭火器在适用时都能产生和喷出二氧化碳气体。

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且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从灭火器中喷出的二氧化碳好似给燃烧物覆盖了一层厚厚的二氧化碳“被子”。

使燃烧物与空气隔绝开,燃烧
物因缺氧而熄灭。

但在扑灭钾、钠、镁等活泼金属失火时,不能采用二氧化碳灭火。

因为这些金属都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4.二氧化碳对人体的影响
(1)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达到1%时,人就会感到气闷、头昏、心悸,达到4%~5%时,人就会感到气闷、头痛、眩晕;达到6%时,人就会神志不清、呼吸停止,以至死亡。

但是二氧化碳没有毒。

(2)减少二氧化碳危害的方法:
a. 保持室内经常通风;
b. 进入可能会含较多二氧化碳的地方(如菜窖)要检查二氧化碳的含量。

做灯火试验。

二、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气体。

加压降温的条件下,可变成液态二氧化碳,甚至固态二氧化碳。

液态二氧化碳主要用于灭火器,而固态二氧化碳做致冷剂,冷藏食物,人工降雨,舞台制景等。

(2)密度比空气大(标准状况下,1.97g/L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3)能溶于水(通常情况下,1体积的水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加压可以增大溶解量,制汽水。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不但能溶于水,而且还能与水反应
实验:二氧化碳通入含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原来的紫色变成红色,加热该液体后,石蕊试剂重新变成紫色。

原因: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生成了一种酸性物质,而该酸性物质不稳定,受热容易分解。

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CO 2)+水(H 2O )—→碳酸(H 2CO 3)
碳酸(H 2CO 3)加热——→ 二氧化碳(CO 2)+水(H 2O )
判断: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错)
分析: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了碳酸,从而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而非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更不能提供呼吸 CO 2(s
CO 2(g CO 2(li
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实验:阶梯蜡烛熄灭实验
现象:当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倾倒于烧杯中时,其中的蜡烛由下而上逐渐熄灭。

原因:(1)二氧化碳气体既不能燃烧又不能支持燃烧
(2)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容易沉积在下面。

(3)与澄清石灰水(即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CO2)+ 氢氧化钙[Ca(OH)2] —→碳酸钙(CaCO3)+ 水(H2O)
该反应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在露置的石灰水上,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一层白膜,该白膜就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钙固体。

石灰水涂墙也是利用该反应
思考:为什么用石灰水涂墙后,墙壁会出汗?
三、化学反应类型之一——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1.化合反应(combination reaction):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多变一”。

2.分解反应(decomposition reaction):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一变多”。

四、二氧化碳的制法
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
氧化钙(CaO)+二氧化碳(CO2)
文字表达式:碳酸钙(CaCO3)高温
——→
实验室制法
1.药品选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
碳酸钙(CaCO3)+盐酸(HCl)→氯化钙(CaCl2)+水(H2O)+二氧化碳(CO2)
补充:
1)石灰石或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能否用碳酸钙粉末或者碳酸钠粉末代替石灰石作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答:不能,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有关。

反应物颗粒越小,接触面积就越大,反应速率就越大,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就不易收集。

2)盐酸就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否能够用浓盐酸代替稀
盐酸?
答:不能。

盐酸都具有一定的挥发性,如果利用浓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挥发性太强,使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较多量的氯化氢气体,影响实验结果。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能否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
答:不能。

如果用稀硫酸,会与石灰石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微溶性的固体——硫酸钙,包裹在固体表面,从而使液体与固体反应物隔绝,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看到的现象时首先有少量气泡,马上停止。

2.反应仪器选择:固体与液体发生反应生成气体不需要加热。

选择与过氧化氢制氧气相似的仪器。

反应仪器中,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不过,长颈漏斗的下端必须要神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漏斗口逸出。

该装置的优点:
(1)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开始和结束,节约药品
(2)可以随时向反应容器中加入液体药品
(3)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思考:还有哪些类似原理的装置
3.实验步骤:与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相似。

4.二氧化碳的检验及验满
1)检验:向集气瓶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2)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马上熄灭则说明已经收集满。

5.收集气体: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且密度比空气大,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补充:如果要得到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该怎么办?
答:可以将反应生成的气体首先通过水,或碳酸氢钠溶液(吸收HCl气体),然后通过浓硫酸(干燥),顺序绝对不能调换。

练习: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区分4瓶集气瓶中的气体,其中分别为空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

答:首先分别取样。

然后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到4瓶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如果正常燃烧,则是空气;燃烧更加剧烈,说明是氧气;如果马上熄灭,则是氮气或二氧化碳,在该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若变浑浊,则为二氧化碳;若不变浑浊,则为氮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