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陇东历史的几个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耕文化篇】有关先秦时期陇东历史的几个问题时间:2010-3-29 16:04:09 来源:中国庆阳网作者:刘光华编辑:本网编辑浏览次数: 437 有关先秦时期陇东历史的几个问题

刘光华

一关于陇东的先周文化

了解、认识陇东地区的先周文化,必需与其周边地区的考古文化相联系。先周文化属于青铜文化。在陕西,早于青铜文化的是陕西龙山文化的客省庄二期文化,距今约4410~4105年。在甘肃,早于青铜文化的是齐家文化,距今约4000年左右。

庆阳地区的先周文化,应比客省庄二期文化和齐家文化为迟。如果以不窋“自窜于戎狄之间”为夏代后期的孔甲之时计算,则陇东先周文化的年代,应在3700年以后至古公亶父迁居周原之间。这个时期,甘肃寺洼文化分布于陇山东西,其年代有陇东合水九站遗址标本测定的3375±155年;最迟是庄浪徐家碾M81人骨测定的2715±80年。甘肃寺洼文化的陶器上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把它们分为两种类型。其在陶器上的差别是,洮河流域的寺洼文化(即寺洼类型)有鼎和鬲。鼎很简陋,即在圜底钵下加三条柱足,鬲为矮裆,颈部多附双耳。而泾水流域的寺洼文化(即安国类型)不见鼎形器,鬲为矮足,有扁的足跟。另外还有高圈足的簋。两者共有的马鞍形口双耳罐也有所不同,前者的马鞍形口位于双耳之间,后者除口部呈马鞍形外,双耳的上沿也呈马鞍形。它们代表着寺洼文化先后发展的两个阶段,寺洼类型早于安国类型,所以,寺洼文化是从西向东发展的。

陇东地区的寺洼文化安国类型遗址,以1958年最早发现于今平凉市崆峒区安国乡而命名。它主要分布于子午岭西麓一线,合水九站遗址具有代表性。庆阳地

区除了合水九站遗址,还有塔山遗址。到目前为止,庆阳寺洼文化发现的遗址还很少,《庆阳地区志》在记载商代文化遗址时,仅举出九站和塔山遗址两处,说明与商前期时期的庆阳先周文化还没有发现,或还没有被我们认识,这对我们了解陇东先周文化是一个很大的缺憾。这也是陇东地区考古工作者今后应努力的方向。

二夏代陇山东西气候的变化与社会经济

先周族迁到陇东后,过着什么样的经济生活?从陇东地区最新的研究来看,《先周历史文化新探》的作者以对“餱餱”的民俗研究,结论说:“…餱‟是农业经济的时代产物”;通过对“田畯第”、“田畯至喜”的研究,认为“…田畯‟是农业经济时代的产物……它与农业经济相始终”;另外,还有专家认为,先周族以公刘邑为中心,将农耕文化自庆阳扩展到今宁县、正宁、西峰、镇原、泾川、平凉、灵台以及陕西的旬邑、彬县、永寿等地,扩展到以董志原为中心的整个陇东黄土高原。这是说在陇东生活的先周族,过着农业经济的生活。这个认识恐怕还要研究。陇东地区先秦时代主要是少数民族居住区,而少数民族居住区的经济生活是游牧、畜牧经济,最进步的是半农半牧经济。甘肃青铜时代的考古文化证明了这一点。

铜石并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时期,甘青地区锄耕农业经济已达到相当的水平,社会已发展到文明的前夜。但到了青铜时代,似乎一切又都回到了新石器时代初期。从九站遗址的地层关系上看,在寺洼文化层的上部有周文化叠压。出土的陶器羼料粗糙,器壁钝厚,质地松散,器表呈橙黄色,火候偏低且不均匀;器形有马鞍形大双耳罐及深腹罐、单耳罐、豆、鬲等,一般罐底内凹,有明显的手捏痕迹。马鞍口双耳罐,口呈马鞍状,两边有对称的大耳,耳上端亦呈马鞍形,束颈,鼓腹平底。深腹罐,大口稍外侈,长颈,缓肩,腹壁较直,一般底内凹。

豆,盘状高圈足微外侈。均见素面,未发现彩陶或其他纹饰。所有这些特征与庄浪徐家碾寺洼墓葬出土的陶器基本一致。所有这些特征,反映的是制作工艺落后,器皿粗糙,与陕西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甘青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不一样的传统。是否可以这样推论:先周族达到陇东后,与从西向东发展的寺洼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寺洼文化安国类型。但这一解释说明先周文化部族之寺洼文化部族势力弱小,故而寺洼文化特征明显。所以,陇东先周文化到底是一种什么文化,还是值得研究的。虽然如此,但在距今4000年左右,西北地区进入青铜时代后,所有的文化遗址中,畜牧经济占了重要的地位。追其原因,在距今4000年左右,西北地区在气候方面却开始了一个冰期的阶段,气候和环境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据研究,年平均气温下降了3~4℃,绛水量大幅度减少。在黄土高原地区,地带性森林南移,或抬升到高原内地的更高处,高原的绝大部分被草原和荒漠草原所占据,古土壤发育缺乏。在更北部,风沙活动再次活跃,新沙丘广泛分布,西部内陆山地、山谷、冰川开始向前推进。这个持续数百年之久的寒冷期的气候环境对区域内人类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今西北中部以东地区,粟类作物的种植只能在近河谷的低地上维持小规模的再生产;而在今甘肃中、西部和青海东北地区,由于气温偏低,年平均温度和年积温等条件已不能满足粟类作物生长的需要,种植的谷子出现了只长苗不结穗的情况,农业生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因而人口减少,遗址规模缩小,社会处于进步缓慢的无序状态。然而更重要的是,人们在新环境下找到了一种新的经济生产方式,即畜牧业生产分式。所以除了关中地区,在西北中部甘青地区锄农业衰落了,代之的是半农半牧或畜牧的经济生产方式,社会生产普遍出现了停滞和倒退的趋势。

寺洼文化中畜牧业占有一定比例,墓葬中有殉牲情况。发现有牛马羊的骨骼。

在甘肃东部和关中西部,继齐家文化和客省庄文化之后,似乎有一个文化发展的中断时期。但在长武碾子坡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马、牛、羊等家畜的骨骼,相应的农业生产工具数量少,且器形简单,说明这一地区也曾经经历过以畜牧为主的发展阶段。长武如此,庆阳和整个陇东地区也不例外。寺洼文化如此,与寺洼文化融合的陇东先周文化也不会例外。

所以,先周族在陇东的经济生活,多半是半农半牧。先周族控制的地域有限,陇东还有不少戎狄族,就说先周吧,它迁岐以后,才革除戎狄之俗(“贬戎狄之俗”),也说明它在陇东过的不是单纯的农业生活。先周在陇东,不能也没有改变陇东地区的畜牧经济状况,只能说它经营农业,农业有所发展而已。先周族西迁周原以后,陇东除了个别地区(详后),大体还是戎狄活动区,在经济类型上仍然是畜牧经济,到战国时期,经过秦国的开发,它才逐步步入农业和畜牧业分界线的半农半牧地区。

三古代庆阳地区的社会经济问题

秦汉陇东地区的社会经济,与关中不同。《汉书·地理志》记载:关中

其民有先王遗风,好稼穑,务本业,故《豳诗》言农桑衣食之本甚备。

这里有发达的农业。而关中以西、以北的陕北、陇右地区,《汉书·地理志》记载:

天水、陇西及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皆迫近戎狄,修习战备,高上气力,以射猎为先。汉兴,六郡良家子选给羽林、期门,以材力为官,名将多出焉。

《汉书·赵充国传·赞》亦曰:

秦、汉已来,山东出相,山西出将。……何则?山西天水、陇西、安定、北地处势迫近羌胡,民俗修习战备,高上勇力鞍马骑射。故《秦诗》曰:“王于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