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肠病的诊治

缺血性肠病的诊治
缺血性肠病的诊治

缺血性肠病的诊治

缺血性肠病是指由于支配肠道的血管本身结构改变(闭塞)

和/或功能异常(挛缩),或者全身血液动力学变化(低灌注)导致肠道血流减少而引起的肠壁器质性损害及肠功能障碍。包括小肠缺血和结肠缺血。根据发病情况和病变范围,肠缺血可以分为3类:急性肠系膜缺血,慢性肠系膜缺血,缺血性结肠炎。急性肠系膜缺血是指突然发作的肠

道供血不足,常表现为急性重度腹痛,诊断一般不困难。慢性肠系膜缺血(肠绞痛)是间断或持续的肠道供血不足,无法满足餐后肠道活动的代谢需求。缺血性结肠炎是肠道供血不足导致的结肠损伤。

1 急性肠系膜缺血

1.1 分类

包括急性肠系膜动脉性缺血和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前者又包括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非阻塞性肠系膜缺血和局灶性节段性动脉缺血。各种类型所占比例见表1。

1.2 诊治概要1.

2.1 急性肠系膜动脉性缺血的诊治概要

1.2.1.1 临床特点

(1)突然发作的重度腹痛为首要症状,血管内应用血管扩张剂可缓解腹痛。

(2)剧烈的腹痛和不显著的腹部体征之间不相称。

(3)腹痛后可出现腹泻、便血、腹胀等。

(4)在肠坏死时出现腹膜刺激征。

(5)小肠局灶性缺血为节段性,因充分的侧枝循环,一般不发生贯壁坏死,临床有以下三种类型:①阑尾炎类似的急性肠炎;②与Crohn病类似的慢性肠炎;③出现伴有细菌增殖和“盲袢”综合征的肠梗阻。

(6)多存在本病的易患因素。

1.2.1.2 诊断要点

(1)具有以上典型临床特点者,提示有本病可能。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100083)

吕愈敏

Lv Yu-min

作者简介:

吕愈敏,女,主任医师,教授。主要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等临床工作,经验丰富。研究方向以肠道疾病为主,共发表相关学术论文80余篇。曾获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及卫生部基金和吴阶平医学研究三等奖。

(2) 在常规检查排除常见急腹症情况下,应尽早行肠系膜血管造影(或CTA\MRA),显示肠系膜血管闭塞和/或肠段血管充盈不良,排除相关疾病可确定诊断。

(3)CT\B 超\MRI 示肠壁增厚及乏血改变有助诊断。

(4)出现腹膜刺激征、血性腹水等提示肠坏死。

1.2.1.3 处理原则

(1)一般治疗:对怀疑急性肠系膜缺血的病人应立即禁食、胃肠减压,减少肠组织氧耗量。补充足够的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2)尽快纠正始发病因,如心力衰竭、休克等。

(3)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后及时通过造影导管连续动脉内注射血管扩张剂,对未发生肠坏死的急性肠系膜非闭塞性缺血的治疗可获立竿见影的效果,对急性肠系膜闭塞性缺血在管介入治疗或手术前应用可避免或减少肠坏死。

(4)急性肠系膜动脉闭塞性缺血应及时血管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未发生肠坏死前首选血管介入治疗,发生肠坏死者尽早手术。

(5)应用广谱抗生素,如喹诺酮类或头孢三代,甲硝唑等。

1.2.2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概要

1.2.2.1 临床特点

(1)绝大多数有程度不同的腹痛,多位于在脐周和上腹部,呈持续性,阵发加重,但较动脉性缺血轻、缓,多合并腹胀。

(2)可有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及便血等其他症状。

(3)症状与腹部体征不平行,症状重,体征轻。

(4)发生肠坏死时出现腹膜刺激征。

(5)多存在本病继发病因 。

1.2.2.2 诊断要点

(1)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存在继发病因,提示本病。

(2)在常规检查排除常见急腹症情况下选择性肠系膜血管造影(或CTA\MRA),在其静脉像显示肠系上膜静脉、门静脉内血栓\不显影,相应肠系膜动脉弓的血流不畅或停止,排除相关疾病可确定诊断。

(3)CT/MRI/B超 显示肠壁增厚、肠管扩张和腹水强烈提示该诊断

(4)出现腹膜刺激征、血性腹水等提示肠坏死

1.2.2.3 处理原则

(1)一般性治疗:同上

(2)确诊后应尽早使用肝素等抗凝治疗。

(3)尽早行肠系膜上静脉取拴及溶栓(手术切开或血管介入)。

(4)有肠梗死体征者尽早手术 (取拴+肠切除)。

(5)手术后12~24 h可应用静脉肝素抗凝,以后口服抗凝治疗3~6月,预防术后反复。

(6)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易患因素,治疗和预防感染。

2 慢性肠系膜缺血

2.1 临床特点

2.1.1 症状

反复或慢性持续性腹痛为本病最突出表现,为发作性或持续性钝痛、绞痛或痉挛性疼痛,程度轻重不等,定位不确切,以脐周或左下腹稍多见(与缺血的肠段有关)。

典型的症状为餐后10~30 min出现腹痛(肠绞痛),痉剂和吗啡类药物效果不佳,持续2小时左右逐渐缓解,因此患者畏食,体重下降。可伴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血运重建后症状可缓解或好转。

2.1.2 体征

腹部可闻杂音。

2.2 诊断要点

2.2.1 早期诊断较困难

典型临床表现,存在发生慢性缺血性肠病高危因素者(如全身动脉硬化病史),则提示本病。常规检查排除其它胃肠疾病后可行血管造影检查。

2.2.2 血管造影

显示至少有两个供应肠道的主血管存在狭窄或闭塞是诊断慢性肠道供血不足的金标准。

2.2.3 CTA /MRA

观察系膜血管有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闭塞和肿瘤浸润征象等有助诊断。

2.2.4 双重超声

通过测血管收缩期血流峰值和舒张末期血流,可提示是否存在血流动力学上显著的狭窄。

2.2.5 CT/MRI/B超

若显示肠壁增厚、肠管狭窄、近段扩张等有助诊断。

2.3 处理原则

2.3.1 酌情应用血管扩张剂,腹痛可含硝酸甘油0.6 mg 或硝苯地平10~20 mg

2.3.2 经皮动脉造影于狭窄处气囊扩张和/或支架等血管介入治疗

2.3.3 实行旁路手术、动脉内膜切除、血管移植等

2.3.4 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易患因素,治疗和预防感染

2.3.5 以上处理不能恢复的肠腔狭窄、肠梗阻或反复发作菌血症的慢性节段性肠炎应手术治疗

3 缺血性结肠炎

指由于闭塞性或非闭塞性动脉供血不足或静脉回流受阻所致的结肠缺血损伤,是缺血性肠病中最常见的,也是保守治疗最有效、预后最好的类型。

3.1 缺血性结肠炎的命名及分型

1966年Marston等将由于缺血引起的结肠损伤称为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 ,IC),并根据缺血损伤程度不同将其分为三型:一过性型、狭窄型、坏疽型。以后又有进一步详细分类。Lawrence J. Brandt( 2006)对缺血性结肠炎分类如下(见表2)。

3.2 缺血性结肠炎的病理改变

脾曲、降结肠和乙状结肠最容易受累,约占全部缺血性结肠炎的75%,右半结肠受累约占12%,直肠占约6%。病变肠段与正常肠段分界清楚为重要特征。缺血后肠粘膜-粘膜下首先受累,逐渐发展至全层。

缺血损伤程度不同,病理改变不同:轻度缺血损伤,病变仅累及粘膜和粘膜下层(一过性或可逆性型);重度缺血损伤时,病变为透壁性坏疽,并迅速进展为腹膜炎(坏疽型);中度缺血损伤时,病变累及可达肌层,常形成慢性炎伴狭窄(慢性缺血性结肠炎型或狭窄型)。

缺血损伤发生的不同时期,病理改变不同:急性期(72小时内)表现为粘膜苍白水肿、淤斑、出血、糜烂,严重者可有浅溃疡形成。显微镜特点有水肿,黏膜下出血,炎性细胞浸润,腺体破坏,毛细血管内血栓形成,无增生性病变;亚急性期(72 h~7 d) 表现为纵行或匍形溃疡。显微镜下溃疡周边间质及上皮修复性及反应性增生,可有纤维素血栓和含铁血黄素沉着;慢性期(2周以上)表现为粘膜慢性炎,肠壁增厚,可有肉芽组织和瘢痕形成及肠腔狭窄,少数可有溃疡存在,甚至纵行大溃疡。显微镜下为慢性非特异性炎,间质肉芽组织增生及纤维化。

3.3 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

缺血性结肠炎多见于50岁以上老年人,占87%,无性别差异。典型临床表现为突发的腹痛(70/73,96%),多数为持续隐痛或钝痛伴阵发加重,也有表现为发作性绞痛,开始定位不明确,逐渐定位到受累肠管部位,多为左侧腹或左下腹。在数小时后至24小时内出现腹泻(29/73,40%)、便血(68/ 73,93%),为鲜红色或暗红色,血与粪便相混,出血量一般不大。可伴恶心呕吐(26/73,36%)和发热(13/73,18%)。若血供改善及时,症状消失快。慢性缺血性结肠炎临床特点为进食后腹痛,因此产生畏食,逐渐消瘦。可伴有腹胀、腹泻、粘液便或便秘定症状。

腹部体征一般在受累肠管部位有轻至中度压痛,无腹膜刺激征,肠鸣音早期活跃,后期减弱。若出现腹膜刺激征,则提示病变已累及肠壁全层,可能已发生肠坏死,

甚至腹膜炎。

3.4 辅助检查

3.4.1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和生化异常对本病没有诊断价值。血WBC可轻到中度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血沉增快。大便常规见大量红、白细胞,潜血阳性。

3.4.2 结肠镜检查

是诊断非坏疽型缺血性结肠炎的主要手段。典型的特点为病变黏膜与正常黏膜分界清楚,病变肠段在不同病期内镜所见不同(如图1)。依据病程,内镜可分为三期:(1)急性期(发病72小时内):粘膜苍白水肿(假瘤征)、淤斑、粘膜下出血、糜烂,严重者可有不规则浅溃疡形成;(2) 亚急性期(72 h~7 d)溃疡形成,溃疡呈纵行或匍行,一般较浅,溃疡表面多覆污秽灰黄色渗出物;(3)慢性期(发病2周以上)表现为慢性炎性改变,血管网消失,黏膜呈颗粒状,少数可见瘢痕及肠腔狭窄,个别病例仍有未愈合的溃疡存在。多数患者经过急性期或亚急性期后逐渐恢复,少数患者进入慢性期。结肠镜下活检病理学检查有助于诊断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各期显微镜下表现见病理所述。检查中应轻柔、少注气。在怀疑病人有肠坏死、肠穿孔或腹膜炎及休克时禁行肠镜检查。

3.4.3 腹部X线平片和钡剂结肠造影

腹部X线平片无特异性,主要用来排除其他肠道疾患,并了解肠管坏死及穿孔情况。钡剂结肠造影对缺血性结肠炎有诊断价值。典型表现有最具特征性的指压痕,发现率高达75%。其他还包括病变肠段轮廓呈细锯齿状,肠壁水肿增厚、结肠袋消失,结肠激惹现象等(如图2)。检查中应轻柔、少注气。在怀疑病人有肠坏死、肠穿孔或腹膜炎及休克时禁行钡剂造影检查。

3.4.4 超声检查

如果检查者经验丰富,彩色超声多普勒是诊断肠系膜血管病的一种经济、简单、无创的检查方法。直接征象有病变肠管壁局限性增厚,局部肠腔缩窄伴肠蠕动减弱,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局部肠壁间血流信号减弱或消失;间接征象有肠梗阻征象(如病变近端肠管扩张伴积气积液)、腹腔积液、肠周出现脂肪组织的改变(透壁性坏死的表现)等,其对诊断和评价患者的进展情况具有重要价值。但肠气干扰明显时观察受影响。

3.4.5 腹部CT/MRI 及CTA /MRA

近年来CT/MR血管成像(CTA / MRA)逐渐发展,显示其重要的诊断价值。CT和MRI亦可显示肠壁增厚、肠腔狭窄,近端肠管扩张及腹腔积液等,且不受肠气干扰。

3.4.6 血管造影

理论上选择性肠系膜动脉造影是提供确诊依据的手段,但大多数缺血性结肠炎患者肠系膜动脉造影很少能显示血管闭塞和/或肠段血管充盈不良现象,故血管造影对结肠缺血的诊断不如结肠镜等检查作用大,因此临床上不作为首选检查方法。只有在结肠镜及其它检查尚不能诊断或属检查禁忌时者,以及较重患者保守治疗效果不佳,需要提供明确的病因依据时选择血管造影。

3.5 诊断要点

3.5.1 典型临床表现,存在缺血的病因和诱因,在排除肠坏死、肠穿孔、腹膜炎等急腹症后,结肠镜及其病理或钡灌肠造影表现典型,排除其它相关疾病即可诊断

3.5.2 对不宜行结肠镜或钡灌肠造影检查的患者可通过腹部超声检查、CT/MRI及CTA/MRA协助诊断

3.5.3 诊断不明或较重患者进行血管造影,阳性者可明确诊断

3.6 治疗

缺血性结肠炎的治疗首先要积极去除病因及诱发因素如纠正心功能不全、改善由于心输出量降低、低血压及低血容量导致的肠道血液低灌注状态。避免诱发肠道缺血的药物。限制饮食,降低肠道氧耗。及时应用扩血管药物,通常静脉使用罂粟碱及丹参等:罂粟碱30~60 mg加入250~500 ml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中和/或丹参30~60 ml 加入250~500 ml葡萄糖注射液中,每日1~2次,疗程3~7天,少数2周。以后可改为口服血管扩张剂,并可用阿斯匹林或

a:IC急性期,水肿、瘀斑;b:IC急性期,水肿、瘀斑、出血点、糜烂;c:IC急性期,水肿、假瘤征、出血;d:IC亚急性期,纵行溃疡;e:IC亚急性期,纵行溃疡;f:IC慢性期,红色瘢痕,血管网不清

图1 IC内镜表现

抗凝药。大多数在48~72小时症状缓解,1~4周结肠病变愈合。鉴于本病多合并肠道细菌感染,因此应常规应用足量广谱抗生素,尤其抗革兰氏阴性菌抗生素。常用喹诺酮类和甲硝唑,严重感染者可用三代头孢。避免使用血管收缩剂。少数(10%~20%)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血管造影证实血管闭塞及痉挛

不缓解者应立即通过动脉道管注射血管扩张剂并及时行血管介入或手术治疗,出现肠透壁性坏死的患者应及时行手术治疗。慢性缺血性结肠炎应口服血管扩张剂,如钙通道

阻滞剂等。有肠狭窄症状或反复发作菌血症的患者应及时行血管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

b

护理个案

个案护理 姓名:方梓浩学校:新华学院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血液) 个人资料: 姓名:陈嘉豪性别:男年龄:3岁床号:13A 住院号:779449 主诉: 发现血象异常一月余。 现病史: 一月余前,患儿因“发热咳嗽4天”至东莞市莞城医院就诊,查血常规示:WBC 4.68×10^9/L,HB 87g/L,PLT 73×10^9/L,无寒战、抽搐、流涕、咳嗽、呕吐、腹痛、腹泻、关节肿痛、皮疹、血尿、黑便等不适,完善相关检查后诊断为“支气管炎”,予哌拉西林舒巴坦、红霉素等治疗,体温正常,咳嗽减轻,复查血常规示:WBC 11.94×10^9/L,PLT 77×10^9/L,遂出院,建议院外动态观察。20天前至东莞市人民医院就诊,查血常规示:WBC 10.9×10^9/L,HB 96g/L,PLT 105×10^9/L,考虑轻型地中海可能性较大,遂行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10天前结果回示:地中海贫血基因均为阴性,未予进一步诊治。2天前再次至上述医院就诊,查血常规示:WBC 29.6×10^9/L,HB 92g/L,PLT 45×10^9/L,幼稚细胞占30%,考虑急性白血病可能,遂以“急性白血病”为诊断收住院。自发病来,患儿神志清,精神可,饮食一般,睡眠可,体重减轻1kg。 既往史: 平素体健。否认“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先天性心脏病”等病史,否认外伤、手术史,无输血及血制品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随当地社会进行。 个人史: 第二胎第一产,足月剖宫产,出生时体重3.2kg,出生时无外伤、窒息及抢救史。生后混合喂养,生长发育与正常同龄儿。 家族史: 父母非近亲结婚,父亲体健,母亲体健,外祖父患“肺结核”,否认“地中海贫血、红细胞G-6-PD缺乏症“等遗传史,否认精神病,肿瘤家族史。 体格检查 T:36.9℃,P:105次/分,R:25次/分,Wt:14kg 一般情况:神清,反应好,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查体欠合作。中度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稍苍白,可见散在针尖大小出血点,鲜红色,不高出皮肤,压之不褪色,颈部、颌下、腋窝、腹股沟可触及数个黄豆至花生大小淋巴结,质中,活动度可,无黏连及压痛。 头部:头颅五官无畸形,双眼睑无浮肿胀,结膜稍苍白,无充血,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良好;耳鼻外观无畸形,口唇稍苍白,口腔黏膜光滑,咽稍充血,双侧扁桃体II o,无疱疹及脓苔。 颈部:颈无抵抗,气管居中,左右对称,甲状腺无肿大。 胸部:胸廓无畸形,三凹征(—),双侧呼吸运动均匀,触觉语颤无增加及

老年人缺血性肠病诊治中国专家建议

老年人缺血性肠病诊治中国专家建议(2011) 缺血性肠病诊治中国专家建议(2011)写作组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缺血性肠病分为急性肠系膜缺血(acutemesenteric ischemia,AMI)、慢性肠系膜缺血 (chronic mesenteric ischemia,CM I)与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本建议拟通过介绍缺血性肠病得临床特点、诊断标准、治疗原则,为临床医师提供诊断与防治依据,本建议不包括门静脉高压所致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引起得肠缺血。 流行病学 一、患病率 随着人口老龄化、动脉硬化相关疾病发病率增加,缺血性肠病得患病率也有所增加,但目前有关缺血性肠病患病率得流行病学资料尚不多见。国外研究表明,急诊监护病房每1000例患者中就有1例AMI患者;我国90%IC患者为老年患者(≥60岁)。 二、危险因素 静息状态下胃肠道动脉血流量占心排血量得10%,而运动或进餐后消化道血流量变化较大。引起本病得主要病理基础就是局部血管病变、血流量不足或血液得高凝状态。危险因素主要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各种原因所致得休克、动脉血栓形成、机械性肠梗阻等。医源性因素有动脉瘤切除术、主动脉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术、肠切除术、肠镜、钡灌肠、妇科手术等;药物因素有可卡因、达那唑、地高辛、雌激素、苯异丙胺、利尿剂、非甾体抗炎药等,均可导致老年人缺血性肠病发生。 三、预后 缺血性肠病常无特有得临床表现,误诊、漏诊率较高,因此早期症状与体征特别重要。对于年龄大于70岁,诊断延迟超过24h,伴休克、酸中毒得患者,预后差。国外报道,AMI患者

缺血性肠病

肠道疾病在我国常见[1-16],但缺血性肠病亦称缺血性肠炎则较少,它是一组因小肠、结肠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的不同程度局部组织坏死和一系列症状的疾病. 自1963年Boley[17]、1966年Marston[18]报告该病以来,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报告病例正在增加. 凡全身循环动力异常,肠系膜血管病变及其他某些全身性或局部疾病引起进入肠管的血流量减少,不能满足肠管的需要致肠壁缺血时,均可发生本病. 本病常在一些疾病基础上发生,最多见于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 也有不少作者认为该病可无任何先驱疾病,而表现为特发性[19]. 根据发病机制可分为血管阻塞性缺血和非血管阻塞性缺血两种. 1 血管阻塞性缺血1.1 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肠缺血的最常见病因,病变动脉的横径缩小至正常的2/3以下时,就会出现缺血的症状.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于较大的血管,在肠系膜上动脉最常发生于腹主动脉开口的2cm以内,也是血栓的好发部位,肠系膜上动脉有12~16个分支向十二指肠及空肠回肠分布,另有回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及中结肠动脉等,其中中结肠动脉以侧支形成与腹主动脉相连接,其口径也大,易接受栓子的卡入,腹腔动脉与腹主动脉以90°角相连,因此不易进入栓子,肠系膜下动脉老年人常易发生粥样硬化闭塞,但由于侧支血供丰富,故很少有症状. 供应肠道粘膜及粘膜下的小血管,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管腔变小,这些小血管也可因炎症而闭塞,可导致溃疡性小肠结肠炎,局限性溃疡,极易穿孔,引起腹膜炎等. 这些小溃疡多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结节性多动脉炎. Byun et al[20]对31例有急性腹痛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CT检查,发现31例患者具有缺血性肠病的典型改变. 说明全身血管病变也是肠缺血的常见原因. 1.2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及血栓形成由于肠系膜上动脉管腔较粗,从腹主动脉发生的角斜行,因此由于二尖瓣狭窄伴心房纤维颤动、细菌性心内膜炎、心肌梗塞、动脉粥样硬化的栓子脱落的各种栓子易进入肠系膜上动脉发生急性梗塞. 栓子来源大多为心房纤颤或近期内心肌梗塞引起者,也可来自人工瓣膜或心脏搭桥术后,其他如动脉瘤内栓子或有溃疡形成的动脉斑块脱落及主动脉病变引起但少见. 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如发生过程较慢,由于侧支循环的建立,可以毫无症状,但突然发生的血栓可引起肠梗塞. 一般在原有广泛动脉硬化基础上发生血栓形成时,也可发生在夹层动脉瘤、系统性血管炎、口服避孕药或高凝状态. 在三支动脉中,肠系膜上动脉由于管腔大,从腹主动脉以锐角斜行分出,容易发生栓子栓塞,但无论哪一个动脉发生病变,严重的损伤将与该动脉分布的肠组织有关,也与该动脉的侧支循环有关. 腹腔动脉的血栓和血管病十分罕见,而肠道小血管和大动脉的闭塞可产生的症状,如缓慢闭塞或小血管病为肠绞痛、肠梗阻、局部溃疡、缺血性结肠炎及缺血性狭窄,而急性闭塞主要为肠梗塞. 恶性肿瘤栓子,手术的损伤及血管造影的并发症等也可引起肠壁的缺血. 肠壁血流主要由小动脉壁的张力变化来调节,肠粘膜大约接受肠壁血流量的50%~70%,对缺血最为敏感,一旦肠襻血流突然受阻,粘膜上皮脱落、溃疡、坏死,毛细血管壁因缺氧通透性增加,血浆或血液漏出肠壁、肠腔或腹腔内,细菌侵入肠壁,炎性细胞浸润,病变可向深层发展到肌层及浆膜层,引起全层肠壁梗塞甚至穿孔[21]. 如为暂时性缺血或缺血程度不重,侧枝循环建立,病理改变可恢复. 如侧枝循环不充分,在炎性改变基础上肌层纤维化,肠壁增厚,发生狭窄. 1.3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继发性病因包括肝硬变、脾肿大、门脉高压造成的肠系膜上静脉血流滞缓、手术创伤、腹腔化脓性感染等,某些药物造成的高凝状态也可导致血栓形成,常见药物包括:可卡因、麦角胺、雌激素、苯丙胺、洋地黄、加压素以及口服避孕药等[22,23]. 静脉的阻塞多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有关,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夜间阵发性血红蛋

35例缺血性肠病病人的护理

35例缺血性肠病病人的护理 颜 蕾 摘要:[目的]总结缺血性肠病病人的护理。[方法]对35例缺血性肠病病人采取内科保守治疗,同时加强病情评估与观察、一般护理、腹泻与便血的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31例治愈,4例治疗好转,无一例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缺血性肠病病人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关键词:缺血性肠病;腹痛;腹泻;便血;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25.024 文章编号:1674-4748(2012)9A-2336-02 缺血性肠病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肠壁缺血、缺氧,最终发生肠管梗死的疾病,病变多以结肠脾曲为中心呈节段性发生,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升高,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诊断较困难[1]。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消化科收治35例缺血性肠病病人,经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消化科收治缺血性肠病病人35例,男16例,女19例;年龄44岁~82岁,平均65岁;既往有高血压病18例,冠心病7例,伴心房颤动4例,糖尿病10例,脑梗死11例;均经CT、B超、电子结肠镜检查及病理组织活检确诊;临床表现:均有腹痛,多表现为腹痛、腹泻和便血三联征,初为隐痛或胀痛,程度轻重不等,定位不确切,可局限或弥漫,渐进性加重,可出现阵发性绞痛,最后持续性剧痛,腹泻23例,腹胀26例,其中腹痛后24h出现少量便血22例;恶心、呕吐13例,早期呕吐物均为咖啡色样;血便多呈鲜血便,个别病例为黏液血便或脓血便;35例顺利完成电子肠镜检查,发病部位左半结肠1例,右半结肠3例,内镜下主要表现:阶段性分布的黏膜充血水肿,脆性增加,斑片状出血灶,部分见大小不等溃疡及褐色黏膜坏死结节,间有正常黏膜;均行CT检查,4例CT可见不同程度的肠壁增厚及肠腔狭窄[2]。 1.2 治疗与结果 35例病人采取内科保守治疗,卧床休息、禁食、胃肠减压及肠道外营养支持,积极补充血用量,改善黏膜缺血状态,采用静脉输注扩血管药物丹参注射液、血疏通注射液及潘生丁等治疗,使用抗生素预防肠道继发感染。治疗原发病,纠正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35例病人中治愈31例,治疗好转4例,无一例护理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10d。 2 护理 2.1 病情评估与观察 缺血性肠病三联征:腹痛、腹泻、血便,严重病例可出现肠麻痹坏死和腹膜刺激征。因此,老年病人合并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病慢性病史出现腹痛、腹泻和便血三联征时,必须充分评估病人的病情,了解评估腹痛诱因、部位、程度、性质,症状与体征是否相符,使用解痉药物效果如何。30min~60min观察1次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出现异常情况或加重时,及时报告医生,配合医生做好相关检查,尤其是CT检查、B超检查、电子结肠镜检查,以便早期确诊缺血性肠病,便于早期的治疗与护理干预。重点观察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情况,重视病人的腹痛、腹胀主诉,老年病人机体反应迟钝,必须充分关注其主诉及病情变化,即便是轻微的变化。观察并记录便血的次数、量、颜色以及24h出入量,及时留取标本送验大便常规。加强对基础疾病的观察与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2 一般护理 ①卧床休息,帮助病人适应环境,保持环境安静舒适,限制探视,各种医疗护理活动与操作,力争轻柔、熟练、快捷。②观察病人腹痛,协助病人采取舒适的体位,如出现急腹症时,尽快报告医生处理。腹痛可采用肛管排气,胃肠减压、 解

缺血性肠病的治疗 祝春华

缺血性肠病的治疗祝春华 发表时间:2012-08-03T16:50:17.73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7期供稿作者:祝春华[导读] 缺血性肠病多见于60岁以上男性老人,常在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力衰竭、休克、心肌梗死、外伤等基础上发生。 祝春华(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人民医院 165000)【中图分类号】R5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7-0251-02 【关键词】缺血性肠病治疗缺血性肠病多见于60岁以上男性老人,常在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力衰竭、休克、心肌梗死、外伤等基础上发生。具有一系列结肠缺血损伤的临床表现特点:可逆性结肠病变(黏膜下或壁内出血)、一过性结肠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狭窄、坏疽和爆发性弥漫性肠炎。 (一)临床表现 缺血性肠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在大多数患者仍不明确,有一系列原因可引起结肠缺血,包括医源性的和非医源性的,阻塞性的和非阻塞性的,全身性的和局灶性的。如血栓、栓塞、动脉硬化、血管炎、微小血管痉挛、低血压等血管因素和便秘、腹泻等引起肠内压升高及进食后肠管蠕动增强、氧需求加大等肠管自身因素的综合作用,致使某段结肠绝对或相对缺血而发生组织损害。可能引起结肠缺血的药物有可卡因、麦角胺、雌激素、苯丙胺、洋地黄、美西麦角(me thysergide)、加压素、口服避孕药、假麻黄碱等。 缺血性肠病临床上分成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慢性缺血性肠病包括腹绞痛、腹腔动脉压迫综合征;急性缺血性肠病包括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和血栓形成、急性非肠系膜血管阻塞性肠梗阻、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和缺血性结肠炎。其临床表现取决于受累肠管的范围、程度、持续时间、吻合枝丰富程度与可能形成的侧支循环状况。 慢性缺血性肠病常表现为餐后10~30分钟出现逐渐加重的腹绞痛,持续1~3小时缓解,部分伴恶心、呕吐、腹泻、腹胀、消瘦及营养不良。有时可闻及血管杂音。 急性缺血性肠病常表现为:①腹痛,突然出现于脐周的阵发性绞痛。随病情加重转为持续性且范围扩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者初始腹痛较轻,以后逐渐加重,90%就诊时常已有数天或达2周以上的腹痛史;缺血性结肠炎多为左侧及下腹痉挛性疼痛。②呕吐、腹泻,由于肠道缺血导致肠功能紊乱,可出现恶心、呕吐、嗳气、腹胀、腹泻等症状,腹泻多为短暂出现水样或血水样便。③消化道出血,血便多在腹痛之后24小时内,为鲜红色或暗红色,血与粪便混合,出血量常不多,呕血少见,严重者可出现休克。肛门指诊可发现直肠周围有压痛,指套有血。④后期表现,心动过速、血压下降、发热、肠梗阻、腹膜炎、血性腹水、脓毒血症等,早期诊断与正确处置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综合多家临床报道,缺血性肠病时腹痛、便血发生率为63.6%~100%和72%~92%,而由于肠功能紊乱所致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16%~20%,腹胀、腹泻、便秘的发生率分别为20%~69%,27.3%~44%和9%~25%。 (二)病理生理学 缺血性肠病的病理组织学改变是非特异性的,主要表现为腺管破坏、上皮细胞脱落、水肿,少见炎症细胞浸润,严重者可见广泛的透壁性纤维化和黏膜萎缩,最后导致缺血后纤维性狭窄,一旦发现小血管内纤维性血栓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胃肠系统要进行一系列耗能的加工处理过程,如运动、消化、分泌、吸收和细胞更新,这些重要功能均需适当的营养和氧气供给,否则,这些功能就不能正常进行。结肠的重要功能是对由小肠转运来的液性食糜巾的水和电解质进行重吸收以及暂时贮存粪便,结肠的收缩运动在这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肠壁微循环是由来自肠系膜的直小血管穿透肠壁,发出分支到浆膜、外肌层、黏膜下血管丛,因此肠缺血本身产生的损伤从可逆性功能改变到穿透性肠壁坏死,肠黏膜对缺血最敏感,损伤从肠腔面向浆膜面进展.黏膜的完整性首先受到损伤,直接影响大肠的重吸收功能,造成吸收不良性腹泻。当肠道发生缺血时,除了结肠本身局部缺血性组织损伤之外,缺血还可以导致炎症细胞因子和其他炎症递质的释放,如血管活性肠肽(VIP)、前列腺素(PG)、5-羟色胺、 P物质等,这是黏膜通透性增加和机体处于应急状态而引起内毒素血症的结果。缺血后的再灌注和氧自由基释放增加与缺血性损伤的毒性代谢产物也有关。有报道,VIP可引起胃容受性舒张,抑制胃酸分泌,刺激大、小肠分泌,松弛胃肠道平滑肌,抑制结肠和直肠的紧张性。 (三)实验室检查 结肠镜检查具有确诊意义,特别是在便血期的急诊内镜检查,是早期诊断的关键,并能确定病变的范围及病变的阶段,同时能获取组织学检查,有助于与其他炎性肠病、结肠癌的鉴别诊断。根据结肠病变缺血持续时间及缺血严重程度,缺血性肠病分为2型。 (1)非坏疽性缺血性肠病又分为一过型和慢性型。一过型病变为一过性短暂缺血,病变涉及黏膜及黏膜下层,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瘀斑,黏膜下出血,黏膜呈暗红色。血管网消失,可有部分黏膜坏死,继之黏膜脱落、溃疡形成,呈环形、纵形、蛇形及散在溃疡糜烂,溃疡在亚急性期边界清楚,可长达3~4cm,宽1~2cm,周边黏膜水肿、充血,至发病7天左右,溃疡一般不再进展,2周内结肠基本恢复正常。慢性型见持续性缺血黏膜,损害较重,病变涉及固有肌层,数周或数月后组织替代受损的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形成慢性溃疡和持续性节段性结肠炎,受损肌层被纤维组织替代,常致结肠狭窄。一过型与慢性型肠镜表现有时在2周内不易鉴别,都可有狭窄,需动态观察。 (2)坏疽性缺血性肠病见严重缺血或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肠黏膜病变为全壁坏死、形成深大纵形溃疡、脓肿需要手术切除病变肠段。由于脾曲至乙状结肠是肠系膜上、下动脉及肠系膜下动脉与髂动脉血管交界处,血管发育不良、狭窄易缺血,且与小肠动脉吻合枝少。左半结肠是肠系膜下动脉供血,它与腹主动脉呈锐角,亦影响血液灌注,因而病变多为左半结肠。肠镜下可见病变部与正常肠段之间界限清晰,病变部位几乎均见于左半结肠,直肠侵犯较少,这与溃疡性结肠炎多有累及直肠不同,一旦缺血改善,其症状消失快,病变恢复快,即“两快”,亦是与其他炎性、非特异性肠炎相鉴别的关键之一。病理组织学黏膜下层有大量纤维素血栓和含铁血素细胞为此病特征,也是与其他肠病鉴别的关键,对诊断有意义。 内镜检查时,应注意事项:①如有持续腹疼、便血及腹膜刺激征应考虑坏疽性,镜检为禁忌证;②禁用盲目滑镜、钩拉、解袢等手法,以免加重出血,甚至穿孔;③结肠镜下注空气压力超过3.9 kPa(30mmHg)时,因肠内压过高可导致肠壁变薄血流减少,加重结肠缺血,如注以CO2气体可使血管扩张,有利于结肠的血供;④黏膜下出血通常很快被吸收或被溃疡替代,因此发病后72小时内进行内镜检查非常重要。

缺血性肠病的护理体会

缺血性肠病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7-08-08T11:44:15.217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14期作者:张倩[导读] 综上所述,对于缺血性肠病患者运用全方位护理,能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湖北武汉 430014)【摘要】目的:分析运用全方位护理对缺血性肠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消化内科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300例缺血性肠病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观察的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护理意愿将300例患者平均分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15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150例患者采用全方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150例患者经全方位护理后治疗总有效率为 92.66%;对照组150例患者经常规护理后治疗总有效率为76.66%,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缺血性肠病患者运用全方位护理,护理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提升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关键词】缺血性肠病;患者满意度;常规护理;全方位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4-0208-02 缺血性肠病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因结肠部位缺血或缺氧导致部分肠坏死或梗阻[1]。常见的临床症状以出血为主并伴有痉挛性疼痛,腹泻也为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缺血性肠病因无特异性,会常常出现误诊现象[2],延误患者最佳的治疗时间,造成治愈率低下的情况。我院为提升缺血性肠病的治愈率,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特将消化内科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300例缺血性肠病患者,运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对治疗进行干预,并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300例缺血性肠病患者,按照患者本人的护理意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共有患者150例,男性患者87例,女性患者63例,年龄(52~82)岁,平均年龄为(64.2±2.6)岁;对照组共有患者150例,男性患者90例,女性患者60例,年龄(53~81)岁,平均年龄为(63.0±3.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经肠镜检查后确诊为缺血性肠病。(2)患者均认可护理方案,并签署之情协议书。(3)患者均出现腹泻、排便次数增加、腹胀、呕吐等临床症状。 1.2 护理方法 两组缺血性肠病患者均接受保守治疗,保守治疗包括为患者进行肠胃减压,疏通患者微循环等。对照组150例缺血性肠病患者,按照本人的护理意愿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包括保持病房清洁、密切观察患者的体征、给予患者常规的营养支持、用药监督、健康宣教等。观察组150例患者采用全方位护理干预治疗,具体护理方法如下:(1)环境护理:护理人员要为患者提供舒适整洁的病房患者,嘱咐患者要多注意休息,为患者更换更舒适的卧具,在病房外粘贴禁止喧哗的标语,保证患者的睡眠质量。护理人员定期要对病房内的器具进行消毒清洁。(2)饮食护理: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要给予患者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如:蜂蜜、酸奶、水果等。流食或半流食是最佳选择,要少食多餐,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对于症状严重便血、剧烈腹痛的患者,给予肠外静脉营养,对患者进行2~4d的禁食,减少食物对患者胃肠道的刺激,防止患者临床症状加重。(3)便血及腹痛护理:腹部绞痛是缺血性肠病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当患者出现腹部绞痛时,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肛管排气治疗,并观察患者的状态,并询问患者接受治疗后症状是否缓解,若无缓解护理人员应立即通知患者的主治医生,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对于便血的患者,护理人员要仔细观察患者血便的颜色,并认真进行记录,给予患者治疗肠管缺血的治疗药物,若患者是腹痛24小时之内出现的便血症状,应立即通知患者的主治医师,患者可能为肠梗阻。护理人员可给予患者温开水坐浴,保证患者肛门周围皮肤清洁。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经不同的护理方式干预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3]。 显效:经护理后患者的临床消失80%以上。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80%~30%。无效:患者经护理后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加重。患者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由本科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获得,满分100分。非常满意:分数≥85分;基本满意:84~60分;不满意:分数<60分以下。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1.0软件对本次临床观察的300例缺血性肠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治疗结果进行卡方检验分析,计数资料以(x-±s)表示,使用t检验分析计量数据,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观察组150例患者经全方位护理干预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2.66%;对照组150例患者经常规护理后治疗总有效率为76.66%,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表

缺血性肠病的诊治

缺血性肠病的诊治 缺血性肠病是指由于支配肠道的血管本身结构改变(闭塞) 和/或功能异常(挛缩),或者全身血液动力学变化(低灌注)导致肠道血流减少而引起的肠壁器质性损害及肠功能障碍。包括小肠缺血和结肠缺血。根据发病情况和病变范围,肠缺血可以分为3类:急性肠系膜缺血,慢性肠系膜缺血,缺血性结肠炎。急性肠系膜缺血是指突然发作的肠 道供血不足,常表现为急性重度腹痛,诊断一般不困难。慢性肠系膜缺血(肠绞痛)是间断或持续的肠道供血不足,无法满足餐后肠道活动的代谢需求。缺血性结肠炎是肠道供血不足导致的结肠损伤。 1 急性肠系膜缺血 1.1 分类 包括急性肠系膜动脉性缺血和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前者又包括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非阻塞性肠系膜缺血和局灶性节段性动脉缺血。各种类型所占比例见表1。 1.2 诊治概要1. 2.1 急性肠系膜动脉性缺血的诊治概要 1.2.1.1 临床特点 (1)突然发作的重度腹痛为首要症状,血管内应用血管扩张剂可缓解腹痛。 (2)剧烈的腹痛和不显著的腹部体征之间不相称。 (3)腹痛后可出现腹泻、便血、腹胀等。 (4)在肠坏死时出现腹膜刺激征。 (5)小肠局灶性缺血为节段性,因充分的侧枝循环,一般不发生贯壁坏死,临床有以下三种类型:①阑尾炎类似的急性肠炎;②与Crohn病类似的慢性肠炎;③出现伴有细菌增殖和“盲袢”综合征的肠梗阻。 (6)多存在本病的易患因素。 1.2.1.2 诊断要点 (1)具有以上典型临床特点者,提示有本病可能。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100083) 吕愈敏 Lv Yu-min 作者简介: 吕愈敏,女,主任医师,教授。主要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等临床工作,经验丰富。研究方向以肠道疾病为主,共发表相关学术论文80余篇。曾获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及卫生部基金和吴阶平医学研究三等奖。

缺血性肠病临床路径

缺血性肠病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缺血性肠病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缺血性肠炎(ICD-10:K55.015),局限性缺血性肠病(ICD-10:K55.901),缺血性肠炎(ICD-10:K55.9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胃肠病学》200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 主编萧树东、许国铭。《老年人缺血性肠病诊治中国专家建议(2011)》(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 1.临床表现:最常见是腹痛,突然发生,位于脐周及下腹部,阵发性绞痛,程度不同,坏死型可出现恶心、呕吐、发热、心动过速、血压下降等急腹症症状。其次为便血,呈鲜红、暗红或果酱色,可伴腹泻。体征可有下腹部压痛。 2.结肠镜检查:发病48小时内,粘膜充血与苍白区交替,随后粘膜下水肿,高低不平,粘膜下岀血,呈现散在分布红色瘀斑,融合后出现蓝紫色小结节,继后出现粘膜浅表糜烂和溃疡,酷似溃疡性结肠炎。但病变呈区域性分布,与正常段分界清楚。7天左右溃疡融合延长,变深,可出现纵

行、匍行性溃疡,类似结肠克罗恩病。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缺血性肠炎(ICD-10:K55.015),局限性缺血性肠病(ICD-10:K55.901),缺血性肠炎(ICD-10:K55.902)。 临床病情排除急性坏死型。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日。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输血前检查(乙肝五项、HCV抗体、HIV抗体、血型)、D-二聚体、C反应蛋白; (3)胸片、心电图、立位腹平片、腹部B超 (4)不愿接受结肠镜检查或存在结肠镜检查禁忌症的患者,可选择其它影像学检查(包括腹部CT、MRI、DSA)。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 (1)肿瘤标志物 (2)其它与本病发病机制相关的病因学检查项目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1、支持治疗: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和酸中毒,必要时给予禁食和胃肠减压。

缺血性肠病护理常规

缺血性肠病护理常规 一、定义:缺血性肠病是因为小肠,结肠血供不足,导致不同程度的局部组织坏死,以及一系列症状的病变,以急腹症和血便而就诊。 二、护理评估: (1)评估是否为老年人 (2)评估患者是否患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肝硬化等既往病史(3)评估患者的病情及腹痛情况 三、护理 1.病情观察: (1)每30-60分钟观察一次生命体征、面色、神志、意识、瞳孔等变化 (2) 观察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重视老年人的腹痛、腹胀主诉,特别是对存在高凝状况的老年人要做到早发现,为成功救治赢得宝贵时机。 (3)观察便血的次数、量、颜色的变化及24小时出入量,及时留取大便标本送检。(4)加强对基础疾病的观察,缺血性疾病多为老年患者,常伴有其他系统疾病,要加强观察,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饮食护理:腹痛、腹泻、便血明显者,禁食3-5天,直到腹痛减轻时科进少许流质,以后逐渐加量,但为防加重胃肠道负担,应严格控制饮食量、品种及烹饪方法,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适量蛋白质,少量多餐。 3.疼痛护理:缺血性肠病均有明显腹痛史,具有症状与体征不相符的特征,即腹痛重体征轻,早期腹肌软,压痛点不固定的特点。注意腹痛部位、的性质等,腹痛最明显的部位多为病变处。如突然出现剧烈腹痛、腹肌紧张,表明肠穿孔可能,应立刻通知医生,给予处理,在未明确诊断之前禁用镇静剂,以免掩盖病情。可采用肛管排气、胃肠减压等方法。 4.肛周护理:腹泻、便血病人因大便次数频繁,每次便后应擦净,保持臀部清洁、干燥,以防发生湿疹和褥疮。保持床铺清洁、干燥,便后及时清洁用 物。

5. 心理护理本病患者早期均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现象,出现时均未给予正确认识,认为是胃肠炎症状,后期出现便血了,才入院治疗,并且心里伴有恐惧感,怀疑是恶性肿瘤等相关疾病,造成很大的心里负担,对于此类患者入院后先安抚其心里,并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检查,待检查回报后,向患者介绍疾病知识,注意事项,并告知积极配合治疗可很快达到痊愈效果。减轻心理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6. 药物指导因本病的发生大多与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及低血容量为主要病因,其用药多以扩张血管、改善循环、预防感染、补充血容量,治疗原发病为主要原则。用药时禁用缩血管及激素类药物,避免增加出血。伴有肝功能损坏、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应给予对应治疗。急性期并伴有并发症的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生活护理由护理人员及家属共同完成,以确保病人的安全。

老年人缺血性肠病诊治中国专家建议

老年人缺血性肠病诊治中国专家建议 缺血性肠病分为急性肠系膜缺血(AMI)、慢性肠系膜缺血(CMI)、缺血性结肠炎(IC)。 一、流行病学 ㈠患病率 随着人口老年化、动脉硬化相关疾病发病率增加,缺血性肠病的患病率也有所增加,但目前有关缺血性肠病患病率的流行病学资料尚不多见。 ㈡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主要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各种原因所致的休克、动脉血栓形成、机械性肠梗阻等。医源性因素有动脉瘤切除术、主动脉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术、肠切除术、肠镜、钡灌肠、妇科手术等;药物因素有可卡因、达那唑、地高辛、雌激素、苯异丙胺、利尿剂、非甾体抗炎药等,均可导致老年人缺血性肠病发生。 二、临床特点 ㈠临床表现 1. AMI:AMI的三联征:剧烈上腹痛或脐周痛而无相应的体征、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胃肠道排空障碍。 2. CMI:典型症状为餐后腹痛、畏食和体质量减轻。 3. CI:典型症状为腹痛,多位于左下腹,为突发性绞痛,轻重不一,进食后加重。 ㈡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1.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增高,大便潜血常阳性。 2. 腹部X线检查:是AMI最基本的检查。最典型的征象是“指压痕”征。 3. 超声检查:B型超声能显示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和肠系膜上静脉的狭窄和闭塞;脉冲多普勒超声能测定血流速度,对血管狭窄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4.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检查:CT增强扫描和CT血管成像(CTA)可观察肠系膜动脉主干及其二级分支的解剖情况。 5.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一般不作为急诊检查方法。MRI对判断血栓的新旧、鉴别可逆性和不可逆性肠缺血有很高价值。 6. 肠镜检查:是缺血性结膜炎主要诊断方法。 7. 选择性血管造影:是AMI诊断的金标准,并可在诊断的同时直接进 1

护理个案

护理个案 患者景桂珍,女性,87岁,因髋关节炎症状加重来院就诊。 [主诉]左髋部疼痛活动不利7年。 [现病史]患者于7年前无明显诱因及原因出现左髋部疼痛伴活动不利,呈非持续性疼痛,休息后无缓解,其间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无胸闷,心慌,无肢体瘫痪,近期症状加重,曾就诊当地医院,拍片提示左侧髋关节炎,为求进一步治疗,就诊我院。 至入院以来,神志清,精神可,食欲睡眠可,大小便无明显异常。 [既往史]有脑血管病病史。 [专科检查]双下肢外观无明显畸形,左腹股沟区轻压痛,左髋关节活动受限,以外展,内收,屈曲,旋转受限为主,左髋部皮肤无红热,双下肢末梢血循,感觉,运动正常。 [辅助检查]X线提示左侧髋关节炎。 [初步诊断]左侧髋关节炎。 患者于2017年6月6日8时在全麻下行左侧髋关节置换术. 一、术前护理问题: (1)疼痛—与关节炎有关 护理目标:术前减轻疼痛程度 护理措施: 1.给予病人正确舒适的体位。 2.心理疏导,指导放松的技巧,分散注意力。 3.保持病室环境安静,集中治疗,护理。操作时动作轻。 4.遵医嘱适度应用镇痛药物。 评价:病人术前疼痛程度下降。 (2)焦虑—与陌生环境担心疾病预后及手术有关 护理目标:住院期间患者情绪稳定无明显焦虑现象 护理措施: 1.做好入院宣教,因语言融合恰当,态度和蔼可亲,消除陌生感,尽量提供舒适安静的 环境。 2.了解患者焦虑原因,与患者加强沟通,给予心理疏导。

3.向其讲解疾病的治疗方法及预后,多介绍康复病例,正向引导,消除疑虑。 4.让其家属多陪伴,建立良好家庭支持系统,给与患者精神上的支持。 评价:患者情绪平稳 二、术后护理问题: (1)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年龄较大及术后长期卧床有关 护理目标: 无压疮发生 护理措施: 1.床单位保持干净,整洁,干燥,床单无褶皱,碎屑,如发现有潮湿,及时更换。 2.每日定时观察皮肤情况,臀部有些红时给予臀部下垫软枕。 3.使用便盆时动作轻柔,不要摩擦着皮肤抽出或放入,用好后及时撤出。 4.病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环境不宜过度潮湿。 5.鼓励患者加强营养,增加机体抵抗力。 6.患肢穿丁字鞋应用毛巾包裹脚踝等受压部位,定期监测受压部位皮肤情况。 评价:患者住院期间无压疮发生 (2)知识缺乏—与缺乏术后及康复注意事项有关 护理目标:患者术后及康复过程中积极配合 护理措施: 1.告知患者和家属术后6小时内禁食水,6小时内去整平卧,头偏向一侧 2.告知患者及家属正确的体位可平卧或半卧位,但患髋屈曲小于45°,不侧卧,患肢外 展30°并保持中立,穿丁字鞋或双腿间放置梯形枕。 3.告知病人及家属妥善保管深V导管,以免病人无意识中拔出。 4.指导患者术后六小时后进食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半流质。术后第一天后,如无腹胀, 可进普食,食物以不胀气,易消化,无刺激胃原则,宜进食高维生素,高钙,粗纤维,以保持大便通畅 5.术后第一天做“踝泵运动”以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术后第三天做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锻炼,之后锻炼直腿抬高练习。 6.切忌术后必须在有康复医师的指导下下床,行走,以防头晕,摔倒,不可自行下床。评价:患者积极配合康复锻炼 (3)有便秘的危险—与活动受限,长期卧床有关 护理目标:尽早让患者排便,解除不适感

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护理

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护理 发表时间:2013-10-24T14:26:44.04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8期供稿作者:官凤云 [导读] 急性腹痛是一个许多不同类型组织损伤的共有症状,可由腹部或盆腔器官和血管损伤引起。 官凤云(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 163001) 【关键词】急性腹痛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8-0283-02 急性腹痛是一个许多不同类型组织损伤的共有症状,可由腹部或盆腔器官和血管损伤引起。引起急性腹痛最常见的疾病。有些疾病(如出血、梗阻)可因大量体液丢失而危及生命,但其他疾病仅需要非手术治疗。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2年6月收治的261例急性腹痛患者,年龄在18~54岁,平均年龄28岁,患者除腹部疼痛外,还也会有恶心、呕吐、腹泻、便秘、胃肠胀气、疲劳、发热和腹围增加的症状。 1.2 诊断检查 1.2.1 诊断应依据病史和体格检查。体格检查应包括直肠、盆腔和腹部检查。 1.2.2 除了全血细胞计数(CBC)、尿液分析,腹部X线检查和心电图(ECG)这些最基本的检查之外,还可用超声或CT扫描帮助诊断。 1.2.3 急性腹痛的育龄妇女需做妊娠试验以排除宫外孕。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2.1.1 休息与安全急性剧烈腹痛病人应卧床休息,保持舒适体位,卧床休息可使脏器血流量增加,促进组织修复,减少疲劳感和体力消耗,提高疼痛耐力;烦躁不安病人要有防护措施,防止坠床等意外发生;协助病人做好各种生活护理。 2.1.2 饮食护理慢性腹痛病人,进食以易消化、丰富营养、无刺激性食物为宜,急性腹痛者应暂禁食,静脉补液,保证体液平衡。疼痛缓解后,可逐渐进少量流质饮食。 2.2 病情观察观察并记录病人腹痛的部位、性质及程度,发作时间、频率、持续时间,及相关疾病的其他表现;病人对腹痛表达方式和耐受性。观察非药物和(或)药物止痛治疗的效果。若腹痛加剧、血压下降、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上升,提示病情恶化,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以进一步检查及治疗。 2.3 止痛疗法护理 2.3.1 放松疗法①缓解病人心理压力: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同情并安慰病人,鼓励病人表达疼痛感受,理解病人疼痛时的行为。②转移病人注意力:积极参加有趣味的活动,如画画、游戏、下棋、看电视等。③指导式想象:利用一个人对某特定事物的想象而达到特定正向效果,如回忆一些有趣的往事可转移对疼痛的注意。④其他:深呼吸放松法;行为放松法,如冥想、音乐疗法、生物反馈等。 2.3.2 物理止痛应用按摩、推拿法;冷、热疗法,如冰袋、冷湿敷或热湿敷等,可有效减轻疼痛。 2.3.3 针灸止痛根据不同疾病和疼痛部位选择针疗穴位。 2.3.4 药物止痛镇痛药物种类甚多,应根据病情、疼痛性质和程度选择性给药。癌性疼痛应遵循按需给药的原则,有效控制病人的疼痛。疼痛缓解或消失后及时停药,防止药物不良反应,减少药物耐受性和药物依赖的发生。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口干、恶心、呕吐顺秘和用药后的镇静状态。急性剧烈腹痛诊断未明时,不可随意使用镇痛药物,以免掩盖症状,延误病情。 WHO建议三阶梯止痛疗法,在观察病情和掌握疼痛规律基础上,把握用药的阶段、时间和剂量,分为非麻醉—弱麻醉—强麻醉逐步给予轻、中、重病人,且主张在疼痛发生前20~30min给药,能有效控制疼痛,及时停药,以防止耐药和成瘾性发生。 2.3.5 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 analgesia,PCA)是用计算机化的注射泵,经由静脉、皮下或椎管内输注止痛药物,达到连续性止痛的一种方法。病人可根据需要决定给药剂量、间隔时间,减少了病人对止痛药的总需要量和对专业人员的依赖性,增加了病人自我照顾和对疼痛的自主控制能力。 3 讨论 急性腹痛多见于腹腔脏器急性炎症、扭转或破裂,腹腔脏器梗阻或扩张,腹腔内血管阻塞等,如急性胃炎、急性肠炎、肠扭转、肝破裂、缺血性肠病、门静脉血栓等。慢性腹痛常见于腹腔脏器慢性炎症、脏器包膜张力增加、消化性溃疡、胃肠神经功能紊乱、肿瘤压迫及浸润等,如反流性食管炎、胆囊炎、结核性腹膜炎、消化性溃疡、肝淤血、肝癌等。此外,腹痛还见于某些全身性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腹外脏器疾病,如铅中毒、胃肠神经症、急性心肌梗死、肺炎等。 处理原则是确定和治疗病因,预防和治疗并发症,特别是休克。因为很多疾病引起的腹痛不需要外科手术,所以需要鉴别诊断。 恰当的疼痛处理不会导致意识改变[如酮咯酸氨丁三醇(酮咯酸注射剂)],可以减小弥漫性疼痛,腹肌紧张和使疼痛局限。外科手术既可以作为治疗措施,也可用于诊断疾病。剖腹探查术,就是通过腹壁开口进入腹腔,找出急性腹痛病因的手术。手术探查被证明是“边查边看”,比“边等边看”更好。如果急性疼痛的病因可以手术祛除(如阑尾炎)或手术修复(如腹主动脉瘤破裂),那么外科手术应被考虑为确定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胡佩诚,吴任钢,苏英.医护心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246-249. [2]汪鸿志.重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中华内科杂志,1998,37(8):509. [3]王美峰,林征,林琳,等.胃肠起搏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护理.内科护理,2006,12(1):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