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魏晋隋唐宋元明清考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乾陵 (1)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皇帝的合葬墓。位于陕西 乾县。李治于文明元年(684)入葬;神龙二年(706)开 陵合葬武则天。该陵规模宏大,气势雄伟。
(2) 陵园周长约40公里,墓室开凿在梁山北峰的山腰 上。绕北峰建有板筑方城,称为内城。其四墙设青龙、 白虎、朱雀、玄武四门,各置石狮一对,玄武门北面另 立石马6匹。朱雀门内有献殿,门外列六十一“蕃酋” 长石雕像及土阙、华表、翼兽、鸵鸟、马、牵马人、石 人和无字碑(图26)、述圣记碑等。
(4)穿过神道,即到棂星门前,门已坍毁,现只有六个 石雕柱础。经棂星门绕孙陵岗(今梅花山)的北麓,来到 一条御河前面,从御河桥往北到方城宝顶,建筑物开始按 南北中轴线固定下来,不再变更方向。 (5)过御河桥缓坡而上约200米,迎面有一道红粉围墙, 即是明孝陵正门,称紫金城大门,正中大门上书“明孝陵” 三字 。门内,陈列着清代皇帝谒陵时留下的墨迹碑刻。 其中以御碑亭内康熙皇帝手书的“治隆唐宋”碑和乾隆皇 帝的行书诗碑最为突出。 (6)过御碑亭向北就是孝陵的主建筑“祾恩殿”,即 孝陵殿。原为重檐九楹,殿基长67.5米,宽28.5米, 有大型柱础56个,建在3层须弥座台基之上。已毁,现 存享殿为光绪年间在原地上重建。殿内挂有明太祖及马 皇后像。
五、北宋东京 1.中国北宋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区及其周 围。 2.东京城平面呈东西略短的长方形,由内向外依次筑 有皇城、内城、外城,并筑有护城壕沟。 (1)外城(郭城、罗城)周长近30公里,城墙夯筑, 现一般埋在今地面下约4米深,底宽30米左右,高6~9 米,顶部残宽近4米。外城有12座城门,四周有护城河, 宽约40米,距今地面深11米左右。 (2)内城(阙城)是衙署、寺观和商业集中的地方。 周长9公里,南墙位于现存明清城南墙北约300米处, 北墙位于今龙亭大殿北约500米处,已探出朱雀门(内 城正门)。内城朱雀门直通外城南熏门的大道是御街, 为南北中轴线。
(3)四方城西北为通向陵墓 长达3里的宽阔神道,称石像 生路。神道两侧,自东向西 依次排列着狮子、獬豸、骆 驼、象、麒麟、马6种石兽, 各2对4种,2立2蹲,共12对 24座。石兽尽处,神道折向 正北,有高大的汉白玉雕云 纹望柱(又称华表)1对。继 为巨大的石像4对,2文2武, 威武雄壮,神态肃穆。石兽 和翁仲(石人)全部用整块 石料雕成,威严列队,是不 可多得的石刻艺术珍品。 (图)
(7)过“祾恩殿”徐步而上,是一座高约20米的方形城 墙,就来到明太祖地下宫殿前的最后一重宏大建筑——全 部用巨型条石堆砌而成的方城。中间一条拱形的墓门隧道, 斜坡五十四级石阶直达墓门。
三、隋唐长安城
1.隋朝建立后,创建新都,名为大兴。唐代继续沿用 大兴为都城,更名长安。 2.隋唐长安城由外郭城、宫城和皇城三部份组成:宫 城和皇城乃唐室皇族的居所,位于都城北部中央; (2)郭城则为百姓聚居生活的地方:南北十一条大街 东西十四条大街 划分为一百一十坊 朱雀大街 外郭 城内的各坊从左、右、南三面拱卫宫城和皇城。
二、汉魏洛阳城 1.从东汉开始,三国曹魏、西晋、北魏等朝先后在洛 阳建都,前后1000余年。 2.汉魏洛阳城在今洛阳市东12公里处,东起寺里碑, 西到白马寺,南起大郊村,北至邙山,洛河从中穿过。 3.城内主要大街8条,宽40多米。城内最大寺院为永 宁寺。城西的白马寺,城南的灵台,都是我国古代著 名建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二节
魏晋隋唐宋元明清墓葬
一、洛阳北魏帝陵 二、南京六朝帝陵 1.六朝(229---589年)指先后建都于建康(今南京、 丹阳、江宁一带)的孙吴、东晋、宋、齐、梁、陈六 个朝代。 2.史籍上记载,六朝时代的陵墓,属于帝后王侯的共 计71处。 3.六朝墓葬特点: (1)选址:墓葬所选之地,一般要“背倚山峰,面临 平原”。 (2)依山开凿大型墓坑,砖砌墓室(墓室壁面多嵌砌 大幅砖画)。 (3)墓前营建享堂和石刻。
(二)明孝陵 1.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 墓,位于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的独龙阜玩珠峰下。 2.明孝陵是我国现存建筑规模较大的几处帝王陵墓之 一 ,其建筑共分两大部分:一是导引建筑的神道,二 是主体建筑的陵寝。 (1)下马坊即孝陵入口处,是陵城的起点,上刻“诸 司官员下马”六字。谒陵的文武官员由此下马步行, 它是陵寝威严的标志。下马坊旁“禁约碑”和“神烈 山”石碑; (2)由“禁约碑”向东北行约5O0米,过明孝陵第一道 大红门,即正门大金门,即到四方城,城内峙立一高大 碑亭,亭内有永乐三年明成祖朱棣为其父立的“大明孝 陵神功圣德碑”一通,(图)螭首龟趺,通高8.78米, 石碑高耸,碑文正楷,洋洋270O余字,字大如拳,历述 明太祖一生功德。
第五章 魏晋隋唐宋元明清考古
第一节
第二节
魏晋隋唐宋元明清城址
魏晋隋唐宋元明清墓葬
第一节 魏晋隋唐宋元明清城址
一、曹魏邺城 1.曹魏邺城为曹操于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所建, 位于今河北省临漳县。曹魏以后后赵、冉魏、前燕、东 魏、北齐等朝代先后在此建都; 2.城内有著名的铜雀台、金凤台、冰井台“三台遗址”, 为曹魏时期所建; 3.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了发掘。为研 究曹魏时期的历史和邺城发展建筑史,提供了宝贵的实 物资料。
3.明清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面积约为60多平方公 里,分为内城和外城两部分。内城包括正阳门、崇文门、 德胜门等原北京内城的九个城楼。外城包括永定门、广安 门、左安门、永定门、东西便门等外城城楼。再加上6个 角楼,一共有22个城楼。 (1)内城 宫城:宫城在内城的中央,前朝为皇极殿(清改建后称太 和殿),后宫为乾清宫。东、西华门 在皇极殿前方的左 右。宫城后面用人工堆成万岁山(今 称景山),以为屏 障。 宫城前方左为太庙,右为社稷坛。 皇城:宫城之外筑皇城,皇城内除西部为西苑太液池, 东南隅 为“南内”重华宫外,东部和北部都是为皇家服 务的内官衙署和作坊仓库等。 (2)外城主要是工商业区域。
(二)明清北京城 1.明清两代都城。即今北京市内外旧城区 2.明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明初,徐达占领元大都后,为了便于防守,将城北 纵深约2.8公里较冷僻的城区舍弃于城外,另筑了一道北 城墙,改大都为北平府。 (2)明成祖把首都迁至北京,为了仿照南京皇宫的形制 在宫前布置五部六府官衙,又将南城墙向南移了约0.8公 里。 (3)到明代中叶的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为防止北 方蒙古部族的军事进犯,在城外加筑一道外郭城以加强城 防。原拟围内城四面增筑,后因财力不足,这道外郭城墙 只修筑了南面8公里就从东西两端折而向北和旧城城墙相 接,仅将内城南面的地区,包括天坛、山川坛和居民稠 密的工商业区围筑于外城之内。因此使整个城市形成一个 “凸”字形轮廓。清代沿袭了明北京城的规划,基本未作 改变。
(3)皇城(大内|、宫城)位于内城北部稍偏西处,即 今龙亭大殿北侧到午朝门一带,周长近 2.5公里。北宋 皇宫正殿──大庆殿基址的发现:东西面阔约80米,南 北进深60多米,残高 6米左右。台基四壁均用青砖包砌, 四周环有宽约10米、长近千米的包砖夯土廊庑基址,各 面有门。
3.“城摞城”的发现 (1)七朝古都(战国魏大梁城、唐汴州城、北宋东 京城、金汴京城、明开封城和清开封城) (2) “城摞城”的现象。 开封地下3米至12米处,上下叠压着6座城池, 其中包括3座国都、2座省城及1座中原重镇,构成 了“城摞城”的奇特景观。
六、元大都、明清北京城遗址
(一)元大都城
1.元大都是元代的都城,包括今北京市旧城的内城及 其以北部分。 2.大都城平面呈长方形,城墙全部夯筑而成,四面辟 有城门11座,由外城、皇城和宫城组成。 3.外城全城南北长7600米,东西长6700米,总面积约 50多平方公里。皇城位于外城南部中央。宫城在皇城 的偏东部。 5.全城的规划设计,均以汉族统治者建都的思想为主 导,遵循"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制度。
四、隋唐扬州城址 1.隋唐扬州城是隋炀帝建江都宫所在,唐代扬州城是 唐代中国最大的商业都市之一,有“富庶甲天下,时人 称扬一益二”的声誉。 2. 唐代扬州城分衙城(内城)、罗城(外城)两部 分。 (1)现衙城保存完好,位于蜀冈中峰之上,周长6.5公 里,南北道路长1400米,东西道路长1860米。现门道、 水关、瓮城、城门位置清晰可辨。 (2)罗城在蜀冈之下,范围较大,发现有桥梁、水道、 作坊、城墙、墓葬等遗迹,出土文物十分丰富。
4.中轴线布局:
从北京城最南端永定门城楼经正阳门、大明门、紫禁城、 万岁山到鼓楼、钟楼这条轴线长达8公里,是一条完整的 城市轴线。轴线上的层层门殿,轴线两侧左右对称布置 的坛庙、官衙、城阙,使这条贯串全城的轴线显得格外 强烈、突出。 永定门为外城七门中最大、最重要的城门,它前有箭楼, 后有城楼,中间为瓮城, 1957年,永定门被彻底拆除了, 理由有二,一是说它妨碍了交通,二是说它已成危楼。从 此,全长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如同一根断了线的琴弦。 2004年又重修永定门城楼。 5.城墙已全部用砖贴砌,一改元代土城墙受雨水冲刷 后的破败景象。 (城墙后被拆除)
(4)陵台(夯土筑成覆斗形) (5)地宫(安放皇帝棺椁。用条石镶砌) (6)后陵(在帝陵之西北,规模仅及帝陵的一半)
五、绍兴南宋皇陵 1.南宋陵寝分布在浙江绍兴。 2.南宋六陵的建制均草率简陋,既没有高崇的陵台, 也没有神道的石像生。 六、西夏王陵 1、西夏王陵位于宁夏银川市西,占地近四十平方公里, 内有帝陵9座,陪葬墓193座。 2、西夏王陵建筑的特点,显著地表现在陵台上,其独 特的造型被誉称为“中国金字塔”。
(3)陵东南还有陪葬墓17座,章怀太子墓(图)、懿 德太子墓、永泰公主墓等。
四、巩义北宋皇陵 1。北宋帝陵位于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境内,南北 约15公里,东西约10公里。北宋9帝,除徽、钦二宗被金 人掳走死于漠北之外,其余7帝均葬此,加上赵匡胤之父 赵宏殷的墓由开封迁此(称永安陵),所以人们称七帝 八陵。宋陵区还有21个后陵和宗室及王公大臣陪葬墓100 多座,形成庞大的陵墓群。 2。北宋的八座皇陵按同一制度建造,布局也基本一致。 (1)陵园南门为正门。 (2)神道石刻:自南而北依次为望柱2、象及驯象人2、 瑞禽2、角端2、仗马4及控马官8、虎4、羊4、客使6、武 将4、文臣4等,共计60件。 (3)每陵皆有兆域。(兆域,或称茔域,四周植荆棘等 为标记。)兆域内除皇陵之外,还有祔葬的皇后陵以及 宗室子孙和当朝重臣的陪葬墓。
七、明南京城
1.明朝开国之初的五十三年(1368~1420年)建都 在长江下游的南京。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 后,南京成为明朝的留都。
2.南京是在元代集庆路旧城的基础上扩建的。城市 由三大部分组成,即旧城区、皇宫区、驻军区。后两 者是明初的扩展。环绕这三区修筑了长达33.68公里 的砖石城墙。城墙沿线共辟十三座城门,门上建有城 楼。
七、明代皇陵
七、明代皇陵 (一)明祖陵 1。明祖陵是朱元璋祖先的葬地,在今江苏省泗洪 县东南杨家墩。 2。朱元璋一统天下以后,在此地建祖陵,追封并 重葬其祖父朱初一、曾祖朱四九和高祖朱百六三代帝 后,并在陵前建享殿。到明代中叶以后,淮水泛滥, 祖陵时被淹没,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祖陵沦入洪 泽湖。1961~1962年间,南京博物院趁洪泽湖水位下 降时,对露出湖底的祖陵遗迹和石刻作了调查。
三、唐代帝陵:关中十八陵 1.唐代18座陵墓集中分布在陕西省乾县、礼泉等地, 东西绵延100余公里,位于渭水汉九陵北侧。 2.唐代帝陵的特点: (1)依山凿筑( “依山为陵”,这一方面是为了显 示气势雄伟,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盗) (2)墓室凿在山南的半腰处,高踞陵园北部,为全陵 主体建筑。 (3)陵墓四周筑内外两道围墙,围墙外分布着皇族和 文武大臣的陪葬墓,围墙内有石刻群。 3、昭陵 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合葬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