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学前儿童社会交往的发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回避型(avoidant attachment)
这类婴儿对母亲在不在场都无所谓,母亲离 开时,他们并不表示反抗,很少有紧张、不 安表现;当母亲回来时,也往往不予理会, 表示忽略而不是高兴,自己玩自己的。有时 也会欢迎母亲的回转,但只是非常短暂的, 接近一下就又走开了。因此,实际上这类婴 儿对母亲并无形成特别密切的感情联结,所 以,有人也把这类婴儿称做“无依恋婴儿”。 这类婴儿约占20%。
在这些情境中,观察儿童单独与父母相 处、单独与陌生人在一起、母亲和陌生 人共同相处,以及独自一人时的表现。 由此将儿童对母亲的依恋划分为安全型 依恋、回避型依恋和反抗型依恋三种依 恋类型。
从这8个情境中,可以看出陌生情境法包括:
3个主要的行为主体变量:母亲、儿童和陌生 人;
2种主要的人际关系变量:与母亲的相互作用 和陌生人的相互作用;
母亲的年龄是影响其对待婴儿敏感度的重要 因素。太过年轻的母亲,如未满20岁的母亲, 对于育儿工作常常持有消极的态度,对子女
需求的敏感度较低,反应性亦较差,因此,
无法提供子女正常发展的环境。而年龄超过 25岁,有稳定职业的母亲,不但对子女敏感 度与反应性较高,而且能从育儿工作中得到 满足(Ragozin et al. ,1982)。
(二)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很多理论家认为,亲子依恋这一最早的社会 关系为婴儿以后的各种社会关系奠定了基础 (Waters & Cummings,2000),个体的早 期依恋状况与后来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比不安全依恋儿童,安全追踪研究也发现,具有安全依恋的学前儿童 表现出比不安全依恋的儿童更好的自尊、社 会能力及共情,在11岁时,安全型依恋的儿 童仍然表现出较强的社会能力(Shulman, Elicker & Sroufe,1994)。
(3)“清晰的”依恋阶段(6-8个月至18 个月-2岁)。
现在,对熟悉照料者的依恋很明显。婴儿 表现出分离焦虑(Separation anxiety),当 他们开始依赖的成人离开时变得难过。焦 虑的出现意味着婴儿已经清楚理解,当照 料者不在视野范围内时仍然存在。
(五)依恋的影响因素
婴儿是否能够形成安全型依恋受到许多 因素的影响,主要有儿童的主要抚养着, 儿童的特点,家庭及社会文化背景等方 面。
第一节 亲子交往
一、亲子交往概念及作用
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可包含 隔代亲人的关系。主要包括父母与子女的情 感联系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狭义的亲子关 系是指儿童早期与父母的情感关系,即依恋; 广义的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作用 方式,即父母的教养态度与方式。
亲子关系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依恋的发展 1. 依恋的建立前提 识别记忆 客体永久性与“人物永久性”
2. 依恋形成标志
英国心理学家谢弗(R.Schaffer)认为,依恋形成的标志 需要符合以下三条原则:
(1)代表性,即能反映依恋这一行为表现不同于其他社会 关系的本质规定性;
(2)稳定性,即在依恋一般应出现的时期内能保持相对稳 定的存在,如孩子的行为今日出现,明日消失,则不具有 稳定性;
(3)普遍性,即不因个体间的差异而影响该依恋现象的普 遍存在,如在一般情况下某种行为甲具有,而乙在同期并 不出现,那么这种标志就很难认为具有普遍性。
3. 依恋的发展阶段
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比(Bowlby,1969,1991)看 来,婴儿与父母的依恋关系始于他们发出的一系 列先天的信号,以召唤成年人来到婴儿的身边。 鲍尔比认为依恋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2. Q分类方法
依恋研究的Q分类方法最早是斯特芬森 (W.Stephenson)在1953年创始的, 这种方法适合于研究1—5岁儿童的压力 类型。
依恋研究的Q分类方法包括描述依恋行为的90 个题目(如母亲进入房间时,儿童会很开心地 对母亲笑;当母亲走远时,儿童会跟上去), 由观察者(父母或专家)对照这些题目与儿童 实际行为的符合程度进行九级评分。根据儿童 的得分确定儿童的依恋类型。研究发现,应用 Q分类方法有专家观察所判定的儿童的依恋类 型,与陌生情境测验所得出的依恋类型一致程 度很高。并且,如果对母亲进行有效的培训, 那么她们作为Q分类方法的观察者所作出的反 应与专家观察者的反应一致程度很高。
3种焦虑源:陌生的物理环境、与养护者的分 离和陌生人的联系;
4种主要情境:亲子分离、亲子团聚、陌生人 在场、陌生人退场。
艾斯沃斯和她的同事采用陌生情境法,长期观察了乌干 达和美国家庭母子间的相互作用,将儿童的依恋划分为 以下三种类型。
(1)安全型(secure attachment)
这类婴儿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逸地玩弄玩具,并不总 是依偎在母亲身旁,只是偶尔需要靠近或接触母亲,更 多地是用眼睛看母亲、对母亲微笑或与母亲有距离交谈。 母亲在场使婴儿感到足够的安全,能在陌生的环境中进 行积极的探索和操作,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当 母亲离开时,其操作、探索行为会受到影响,婴儿明显 地表现出苦恼、不安,想寻找母亲回来。当母亲回来时, 婴儿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并很容易抚慰、平静下 来,继续去做游戏。这类婴儿约占65%~70%。
第十章 学前儿童社会交往的发展
李明军 博士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社会交往(social communication)也称人际交 往,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出于自身需要,运 用言语性或非言语性方式交流信息,沟通情感, 进行活动的过程。社会交往是儿童社会化的基 础、社会性发展的前提。对于大多数儿童来说, 生活中最经常、最主要的接触者是父母、同伴 和教师,与这些“重要人”(significant others) 的交往是学前儿童生活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基 于此,本章主要介绍学前儿童亲子交往、同伴 交往及师幼交往等问题。
父亲不只是主动的指导者或代理照顾者,在 婴幼儿未能与母亲建立安全依恋关系的情况 下,父亲还能通过与婴幼儿积极的互动,减 轻孩子的社会性不足及情绪上的困扰。与较 少照顾子女的父亲相比,常照顾子女、对教 养子女有积极态度的父亲,更可能促进婴幼 儿安全的依恋关系的建立,他们也更倾向于 积极地评价自己的孩子,认为自己的孩子是 有能力的。
(3)反抗型(resistant attachment) 这类婴儿每当母亲将要离开时就显得很警惕,
当母亲离开时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反抗, 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引起大喊大叫。但 是当母亲回来时,他对母亲的态度又是矛盾 的,既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 母亲的接触,当母亲亲近他如抱他时,会生 气地拒绝、推开。但是要他重新回去做游戏 似乎又不太容易,不时地朝母亲这里看。所 以,这种类型又常被称为“矛盾型依恋”。 这类婴儿约占10-15%。
(4)交互关系的形成(18个月至2岁和以 后)。
到第二年末,表征和语言的迅速发展使得学 步儿能够理解母亲的来去,以及预测她的返 回。结果是,分离抗拒下降。现在,儿童与 照料者协商,使用请求和劝说来改变她的目 的。
1. 稳定的照看者; 2. 照看的质量(包括照看的态度和环境) 3.儿童的特点 4. 家庭的因素
2.父子关系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以来,父亲对子女发展的影响开始 收到西方学者的重视。
研究发现,父亲与母亲在与子女互动中是有明显 差异的,母亲与婴幼儿互动时,大部分的时间是 提供照顾,而父亲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与子女游 玩,而且游玩的方式也与母亲不同,父亲会玩一 些不同寻常,不可预测且有点粗暴的游戏,而母 亲则是抱着婴幼儿、安抚他们、和他们说话、安 静的和他们玩(Lamb, 1981)。
(1)前依恋阶段(出生到6周)
这一年龄的婴儿可以识别自己母亲的气 味和声音。但是,他们还没有形成对她 的依恋,因为他们不介意与不熟悉的成 人留在一起。
(2)“形成中的依恋”阶段(6周至6-8个月)。
在这一阶段婴儿对熟悉的照料者和陌生人反应不 同。随着婴儿与母亲交流,体验到忧伤可以缓解, 他们得知自己的行动可以影响周围人的行为。他 们开始发展信任感——当他们发出信号时照料者 将做出反应的预期。但是,即使他们可以识别母 亲,当与她分开时,婴儿仍然不会抗议。
(一)依恋的测量及类型
测量儿童依恋的主要方法有陌生情境法 (strange situation procedure)和Q分 类方法(Q—sort)。
1. 陌生情境法
美国心理学家玛丽·艾斯沃斯(Mary Anisworth) 和她的同事推理认为,如果依恋发展完好,儿童 应视母亲为安全保障并在此基础上在游戏室里探 索。另外,当父母短时间离开时,儿童应表现出 离别焦虑,陌生的成人来安慰他一定不及父母安 慰有效。他们设计了8个情境。
1.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前提; 2.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
基石; 3.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
亲子关系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1. 母子关系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心理学家的研究一致发现,温暖而敏感的母亲,
经常与婴儿说话,提供给婴儿多样化的刺激,有 助于婴儿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有利于他们好奇 心的培养、探索环境行为的增加以及智力的发展, 有利于儿童健全心理功能的发展,为未来奠定良 好的基础(Shaffer,1989)。
3. 父母的教养类型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鲍姆令特把父母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开明型、权威 专制型和容许型三种不同类型。在此基础上,麦 考比等(Maccoby & Martin,1983)又将父母的 养育行为划为两个维度:控制难度(control)和 情感反应维度(warmth),两个维度结合产生了 四种养育类型: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同伴交往
上述三类依恋中,安全型依恋为良好、积极的 依恋,回避型和反抗型依恋又称不安全型依恋, 是消极、不良的依恋。
埃斯沃斯和其他的研究者 (Thompson, Sroufe,Waters,etal.)的研究还表明,婴儿 的依恋类型具有明显的稳定性;但同时,在家 庭环境经历较大变化、母亲与婴儿的交往发生 较大转变时,也可能发生变化,安全型可能变 为不安全型,或者不安全型转变为安全型。
二、学前儿童亲子依恋的发展
依恋(attachment)一般是指个体对某一 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依恋的 主体是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人;依恋的客体 或对象一般是能形成对主体的感情呼应并 与之建立强烈情感联结的特定个体。在发 展心理学中,依恋特指婴儿与成人所形成 的情感联结。婴儿依恋的对象主要是母亲, 也可以是别的抚养者或与婴儿联系密切的 人,如家庭其他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