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历史时期植被的变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华中、西南的亚热带林地区
• 本区包括秦岭、大巴山、大别山、江南山 地丘陵、闽浙山地及长江中下游平原,还 包括四川盆地、贵州高原、云南高原北部 及中部、南岭山地、两广丘陵北部及青藏 高原东南部等地。本区也是我国早期森林 面积最大的区域。
(四)华南、滇南、藏南热带林地 区
• 本区包括福建福州以南、台湾、两广山地 丘陵中部和南部、海南岛、南海诸岛以及 云南高原南部等地。 • 本区在历史时期早期森林茂盛,由于人口 稀少,开发较晚,直至宋代这里仍是“山 林翳密”。广西山地、滇南地区在明清时 还是“草木畅茂”、“榛莽蔽翳”的“树 海”。
4、豫鄂川陕交界地区
• 古代原为一片亚热带森林。 • 明宣德年间以后,大批流民迁入林区,至明中叶 进人鄂西郧阳山区的流民竟达200万之多。清中 叶又出现一次大批流民迁人的浪潮,流民进人山 区后,伐木造纸、烧炭,种植玉米、甘薯,甚至 开辟梯田。多年老林,尽遭砍伐,以至“老林邃 谷,无土不垦”。到了19世纪,除了少数地区如 神农架、镇坪、淅川等处尚有较多的森林和竹林 外,荒山秃林到处可见,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故 本区为天然植被破坏较晚而程度极为严重的典型 地区。
第三讲 历史时期植被的变迁
一、基本思路
• 由于中国在五六千年前曾有过相当长的温 暖湿润的气候时期,大部分地区覆盖着面 积广大而丰富的天然植被,包括森林和草 原。以后随着气候等自然要素的变化,主 要是人类活动的影响,许多地区的植被发 生了变化,而这种变化则对各地区的自然 环境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影响。
小结
• 总之,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几千年来各族人民 长期的开拓垦殖,大规模地改变了天然植被的面 貌,生产了不可计数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为各族 人民的繁衍生息,提供了物质条件。 • 由于人类对自然发展的认识不足,土地利用的失 误,使自然界失去了平衡。这种破坏越到近代越 为严重,从18世纪初至1949年前的250年间,森 林资源的损耗速度大大超过以往的千年。20世纪 50年代以来,由于政策上的失误,大炼钢铁,以 粮为纲,大伐山林,森林面积大为缩小,这是造 成当前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3、太行山区及晋北地区
• 本区农业开发较早,古今植被变迁也很大。 太行山中段是华夏族发祥地之一。从商代 开始有很多政权建都于太行山东麓,如殷 (安阳殷墟)、沫(今河南淇县)和赵国 的邯郸等,宫室的营建材木均取于此。 • 所以,经过历代的采伐,太行山区的森林 至北宋时已半为童山。由此加重了太行山 区的水土流失。以致形成“土薄石厚”的 环境,反过来又影响次生植被的生长。
作业
• 史料:夫山西饒材竹轂纑旄玉石山東多魚 鹽漆絲聲色江南出枏梓薑桂金錫連丹沙犀 瑇瑁珠璣齒革龍門碣石北多馬牛羊旃裘筋 角銅鐵則千里往往山出棊置此其大較也。 (《史记· 货殖列传》) • 1、勘误 • 2、释文 • 3、揭示的问题
三、草原和荒漠地带的原始植被状 况
• (一)我国古代大兴安岭南段、呼伦贝尔 草原、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西北部及青藏高原中部和南部,是广大的 草原地带,也有森林分布。 • (二)内蒙古西部、宁夏、甘肃河西走廊、 青海柴达木盆地和新疆等地,存在着一长 条气候干燥、植被稀少的荒漠地带,但其 中个别地区也分布有不少森林草甸。(绿 洲)
二、主要森林地带的原始植被状况
(一)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寒温 带、温带森林地区
• 直至19世纪前期,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还保持了森林原始状态,今天本区仍为我 国主要森林区之一。
(二)华北暖温带林地区
• 本区范围甚广,包括辽东山地丘陵、辽河 下游平原、冀北山地、黄土高原东南部、 豫中和豫西山地丘凌、华北平原、渭河平 原和山东山地丘陵。孢粉分析、考古发现 及文献资料,都反映进人全新世以来至三 四千年前华北地区普遍分布有茂密的天然 森林植被。
(一)原因
• 气候等自然要素的变化 • 人类活动及生产工具的革新 • 人口的变化(自然增长与地区迁移)Leabharlann Baidu
(二)变化最为显著的地区
1、华北平原
• 近年来发现河北武安市磁山和河南新郑市裴李岗 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粟的遗存和石制农具,说 明距今七八千年前,在今华北平原西缘与太行山 脉、豫西山地的交接处已经有了进入耜耕阶段的 农业,这意味着天然植被开始遭到破坏。 • 本区是我国历史时期森林和草原植被变迁最早、 早大、最频繁的地区,也是人类活动对天然植被 干扰最甚的地区。
2、黄河中游地区
• 本区中的陕西渭河平原,山西南部涑、汾 河流域和河南西部的伊洛河流域,早在仰 韶文化时期已进人了农业社会,天然植被 已开始遭到破坏,代之以人工栽培植物。 但是其他地区在战国以前仍还是畜牧区, 森林和草原分布还相当广泛。秦汉以后情 况发生了变化。秦汉建都关中,迁人大量 关东人口,农业空前开发,大力兴办水利。 当时长安地区“亩值一金”,可见农耕业 发展的程度。
问题与思考
• 主要森林地带与草原、荒漠地带的大体界 线:约北起大兴安岭北段,东南沿着嫩江 折向西南,经冀北、晋北、陕北、川北至 西藏东南一线,此线以南为古代主要森林 地带,本地区大致占全国总面积的1/2左右。 • 胡焕庸人口线 • 古代中国的农牧分界线(农牧分界线与边 境社会)
四、历史时期植被的变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