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详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1903年后,在日文文献里出现的社会主义术语
A. 从日语中借出的术语: 矛盾、对立、对抗、不断革命;辩证法;价值;修正 主义;改造;意识、意识形态;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无产者、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实践 B. 从日语里暂时,后来为其他词代替的术语: •“资产者”“资产阶级”代替“有产者”“有产阶级” •“小资产阶级”代替“小有产阶级” •“中等资产阶级”代替“中产阶级” •“专政”代替“独裁” •“剥削”代替“榨取” •“觉悟”代替“自觉” •“群众”代替“民众”
改编、改订、概括、概略、概念、概算、感性、 干部、干事、干线、纲领、高潮、高利贷、高 炉、高射炮、高周波、歌剧、工业、攻守同盟、 公报、公立、公民、公判、公仆、公认公诉、 公营、公债、共产主义、共和、共鸣、古柯、 固定、固体、故障、关系、观测、观点、观度、 观念、观照、光年、光线、广场、广告、广义、 归纳、规范、规则、国际、国教、国库、国立、 国税、国体、过渡 海拔、寒带、寒流、航空 母舰、和服、黑死病、弧光、化石、化学、化 妆品、画廊、环境、幻灯、幻想曲、回收、会 谈、会社、会谈
人物:波普尔

思想:
--批判归纳方法 --提出证伪原则
弊端:约定主义
历史主义哲学
人物:库恩
思想:
-- “范式”理论 --科学发展期:前“范式”期wk.baidu.com常规科学 期;科学革命期
•来自日本汉语的词
•解读,新锐,职场,4.新人类,视点, 亲子,达人,放送,完败,完胜,上位, 点滴,量贩,健康、卫生、衬衣、宠儿、 乘客、储蓄、反感、化妆品、接吻、紧张、 批评、企业、气氛、人格、肉弹、升华、 生产、体育、通货膨胀、通货收缩、同情、 统计、文化、文明、文学、时间、劳动、 服务、白血病、鼻翼、剥离、大气污染、 关节炎、抗体、麻醉药、牵引、弱视、色 盲、糖尿病、听力、血压
学科--自然哲学 地位--科学革命
科学的起源-2
格物致知:
研究事物获得的知识; 格致学——研究事物的规律的科学

Science:
西周;化学,哲学等 福泽谕吉 康有为的移植;梁启超、严复等

•德国著名汉学家李博 (W.Lipper)在1978年写 出此书。
•通过对一个个术语来源 的详细分析,让我们从 一个侧面看到了中国接 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 •看到了晚清民初话语革 命的一个侧面
一,1903年前,在日语文献中出现的社会主义术语: A. 汉语借用日语的术语: 社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资本、资本家;资本主 义;帝国主义;封建制度、封建主义;阶级;阶级斗 争;生产;劳动、劳动力;政治经济学;私有财产; 农民;地主;人民;权力、政权;解放;反动;思想; 理论;唯物论、唯物主义;形而上学 B. 从日语中借用,后被其他新词代替的术语: •劳动者,由“工人”代替 •“劳动阶级” 由“工人阶级”代替 •“垄断”代替“独占” •“统治”代替“支配” •“压迫”代替“压抑”“压制”


日语
民主 自由 经济 封建 化学 共产党
汉语
民之主 随心所意 经邦济民 封邦建国 舍 密 公共党
democracy liberty Economy Feudality chemistry Communist Party
2、科学的本质
研究自然、社会、思维本质
及规律的知识体系 创造知识体系的活动或过程 社会事业 文化现象
•常用的日本汉语:
白夜、百日咳、版画、半径、半旗、饱和、保险、保障、备品、 背景、必要、编制、变压器、辩护士标本、标高、表决、表象、 病虫害、舶来品、博士、博物、不动产、不景气 财阀、采光、 参观、参看、参照、策动、插话、茶道、长波、常备兵、常识、 场合、场所、衬衣、成分、成员、承认、乘客、乘务员、宠儿、 抽象、出版、出版物、出超、出发点、出口、出庭、初夜权、 处女地、处女作、储藏、储蓄、触媒、传染病、创作、催眠、 催眠术、错觉、大本营、大局、大气、代表、代言人、代议士、 贷方、单纯、单利、单位、单行本、但书、蛋白质、导火线、 德育、登记、登载、等外、低调、低能、低能儿、低压、敌视、 抵抗、地上水、地下水、地质、动态、动议、动员、独裁、独 占、读本、短波 、 发明、法律、法人、法庭、法则、番号、 反动、反对、反感、反射、反响、反应、泛神论、泛心论、范 畴、方案、方程式、方程、方针、放射、分解、分配、分析、 分子、风琴、封建、封锁、否定、否决、否认、服务、服用、 辐射、复式、复员、复制、副食、副官、
第二讲: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科学 技术 科学和技术 科学技术与社会
一、科学
科学的起源 科学的本质 科学的特征 科学的划界

科学的结构 科学的分类 科学发展的模 式和动力

科学的起源-1

认识--劳动
1、采集活动——植物知识
2、狩猎活动——动物知识 2、打磨石器——力学知识 3、治疗疾病——药物知识 4、火的发明——化学知识 5、记数运算——数学知识
•马克思关于科学的论述:71,83
•对自然界的运动形式的反映,体现人 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 •排除形而上学;特殊社会意识形式 •科学以实践为基础,是实践活动产物
•科学从感性出发,以感性为基础; •科学是一般生产力
3、科学的特征,88-89
客观性+实证性:真理+实验
探索性+创造性
通用性+共享性
“实证主义”和“逻辑分析”统一,建立“科学的哲学”
思想:①逻辑是哲学的本质;哲学的问题归结为逻辑问题;②
科学理论必须具有“可证实性”,可被还原为“可观察性”
“可证实性”:区分科学和伪科学的标准

一切被直接观察、经验到的知识才是真理,超出人的感觉经验之外 的都是无意义的
弊端:经验决定论
批判理性主义
可检验性:重复检验
主体际性:同行专家 局限性:绝对性+相对性
4、科学的划界-85
标准:P85
1、逻辑实证主义:证实 2、批判理性主义:证伪 3、历史主义:社会 4、自由主义:无
标准的演变:一元—多元;静态—动态 伪科学;非科学;反科学
逻辑实证主义
人物:施里克、罗素、维特根思坦 宗旨:崇尚实证主义,注重对科学理论进行逻辑分析,主张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