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读写结合提高读写能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读写结合提高读写能力
贵州省思南县大坝场小学张洁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它们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是个互补的过程。

小学语文理事长崔峦老师说“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

”我在近三年的学校子课题《读写结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探索中也深深感悟到,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怎样才能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有效读写结合训练,切实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呢?
一、关注语言表达、挖掘读写结合训练点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

”因此教师要凭借文质兼美的教材,深度挖掘,找准读写结合训练点,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捕捉学生的真切感受,拓展写的空间,让学生乐于动笔,促使学生读中悟写,读中学写。

“读写结合”分为两种不同的性质,一种是“外在”的,即学完一篇课文后,摘录其中的好词佳句,学习作者的写作顺序,并在习作中运用这些好词,或仿写文中句子的写法。

另一种是“内在”的,即学完一篇课文后,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和写作特点,逐渐理解、消化为自己的东西,并对日后的写作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尊严》,这篇课文内容很具典型性,文质兼美,给人以教益和启示。

我抓住阅读和写作的联结点,从写具体、写生动、有条理地写这几个目标出发,抓住课文的表达特点,引导学生读中学写,以写促读。

我设计的课内读写结合点是: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做到详略得当;学习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品质。

课外读写结合点是:仿写一个人物言行片段;以写事为主体,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格。

俗话说:“记得旧句子,必得新文章。

”我常常鼓励学生在课内外阅读时自主摘录文中的好词佳句、背诵精彩段落,博采众长,为己所用。

这样在习作中就能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助。

而且每篇课文学完后,我会从教师的角度给学生指出一些比较好的词语、句子和段落,鼓励学生积累背诵,并且要求学生有意识地在写话和作文中灵活运用。

其次围绕“词语盘点”进行训练。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个主题单元之后都安排有“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不是“读、写、记”就完事,要利用这些词语做好做足“写”的文章。

要求学生完成“底线练习”---从一组词语中自由选择最少四个词语,自设情境写几句话,上不封顶,多多益善,将积累与运用有机且巧妙地结合起来。

二、关注阅读教学方法、落实有效读写结合
阅读教学中要进行有效读写结合,需要教师用心发现、挖掘、智慧地把握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联想与想象、分析与综合等思维活动的积极性。

教学模式可以采用“学生整体读文,了解大意;找准重点,读写联系;读写迁移,提高能力;课外拓展,扩大视野”。

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整体学文,通过对课文的初读、再读,透过具体的语言文字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文章所描写的事物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

然后找准练点课堂练说(侧重低年级),抓住“训练点”,训练学生能清晰大声地说一句或一段通顺、连贯的话,并注意说话的完整性和情感性;找准练点随文练写(侧重中高年级),围绕随文练笔训练目的的要求,抓住“训练点”,让学生进行课堂练笔,以说带写整理成练笔片段。

最后交流互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形式多样地鼓励学生,激起他们对阅读、写作的兴趣,养成他们自信、乐观、积极的学习心态。

三、关注学生水平、精心设计训练形式
读写结合训练的形式很多,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特点、认知水平,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选取恰当的训练方式。

尤其要关注训练点的衔接,不要零碎进行,要通盘考虑。

一年级训练:识字法(掌握“笔画笔顺”、“部首结构”、“音形义比较”识字三法),侧重练好“四素句"。

二年级训练:查字法(运用音序查字法识字、阅读),侧重练好连续、并列、总分、概括与具体四种句群。

三年级训练:读书法(初读、细读、精读),侧重练好连续、并列、总分、概括与具体结构段。

四年级训练:读记法(读,重在精读;记,摘录、评注、提纲、读后感),以篇章为重点,练好审题、立意、选材、组材、修改、观察六项能力。

五六年级:训练对应法,以综合训练为主,培养学生自学自得,自作自改能力,达到全面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

读写结合练写的方法很多,但务求做到常中有变,灵活多样。

(一)多层次仿写
语言学习研究表明,儿童语言学习的基本途径之一是模仿,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儿童的知识贫乏,经验不足,模仿是他们的天性。

既然课文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仿写资源,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它。

可以仿写句子、仿写段落、仿写思路。

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一课,我引导学生理解了桂林山水的特点及分析作者的写法后布置了一次小练笔:仿照《桂林山水》的写法,写一篇写景的习作。

即像作者一样采用首尾呼应、总--分--总的思路以及运用对比、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和先赞美所写景物的特点,再具体说明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景物的特点。

再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燕子》或《翠鸟》后,我让学生仿照描写燕子、翠鸟外形的那一段写法按耳朵、眼睛、嘴、脚、毛等外形顺序及活动特点、生活习性写自己喜欢的“小兔”、“小猫”、“小狗”等小动物、突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引导学生按杆、枝、叶、花、的顺序写其他植物……要求写作时像课文中一样采用拟人、比喻、夸张的手法把事物写得生动具体、形象鲜明。

这样的教学环节,为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提供了一个空间,将课文内容延伸,做到读写结合;这样的训练促进了学生举一反三,学习的迁移,培养学生读写的能力。

(二)想象补白、变式练写、激活想象力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世界的一切,而且是知识的源泉。

”因而教学中我们必须启迪、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创新,激活思维,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阅读能力、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利用课本内容读写结合便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以原文的终点为写的起点,展开联想,构思新情节,给课文续写;可以对教学突破点、主题深化点、情节高潮点、文中简略处、动情处、省略号进行补白;可以在原文的基础上扩写、缩写、变换体裁、变换人称,充分发挥想象,对原文进行重组;也可以研读课文时,或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特点之后,引导学生进行研讨、探究、议论、评价,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抒写学习所得、所思等;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时一边读一边在有所感有所想有所思之处做上批注,便于读完后整理自己的思路。

从而拓展学生思维,激活学生想象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理解和概括能力,同时也促进学生的读写能力。

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新型玻璃》一文,学生自读课文后,首先我让学生挑选自己喜爱的一种新型玻璃,用第一人称在小组里介绍自己的特点和作用;接着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假如你是一名发明家,你会发明怎样的新型玻璃,它具有什么特点和作用,请写下来。

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一篇枯燥乏味的说明文变得有趣味性,既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给予学生练笔的机会。

又如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泉水》时,围绕课文最后一段:“丁冬,丁冬……”中的省略号,让学生发挥想象,泉水还会流到哪里呢?一路上他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为人们做些什么?然后鼓励学生写下来,在小组内互相读一读。

这样学生就能更进一步体会泉水给人类带来的好处,感悟泉水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使自己受到奉献精神的熏陶,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创新能力。

四、关注学生课外阅读、拓展延伸
读写结合应以自能为目标。

因此,必须把课文教学延伸到课外,与学生的生活和课外阅读有机地联系起来,让学生用自己的课外阅读、生活经历来充实语文教学,使我们的阅读教学更加灵动而丰满。

教师引导学生周末、假期读写结合,丰富表达能力,既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使课外阅读落到实处,又能起到很好的练笔作用。

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丰富了语汇,学到了许多优美词句,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在写话中加以运用,并经常鼓励表扬那些善于运用妙词佳句的学生,学生就会明白要运用就得积累,要积累就要阅读。

这样,阅读、积累、写作互为一体,同步发展。

总之,教师善用文本资源,充分利用教材及学生的课外阅读,挖掘读写结合的切合点,设计形式多样的小练笔,从读学写,写中促读,突出重点,多读多写,把读写训练有机地拧在一起,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真正做学习语文的主人,一定能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